描写汉语的优美的古诗

关于描写汉语的优美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汉语的优美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汉语的优美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汉语的优美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68) 语录(5) 说说(16) 名言(1) 诗词(576) 祝福(2) 心语(1)

  • 描写汉语拼音的优美句子

  • 优美
  • 1.春天的田野,就像春天的本色一样是绿的;站在这儿,像置身一片绿色的海洋;迎面扑来的春风,清新的新鲜空气,和温暖柔和的阳光——都是田野里最不可缺少和最体现出一番春天气息的自然景观。

    2.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找春天。田野上,麦苗返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那金黄色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

    3.鼻韵母(个: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4.共 产 党像太阳。(什么修辞手法

    5.春天的小草真绿啊!绿得青翠欲滴,似乎叶面就快要滴出水来;那颜色,不像成熟的叶片那样灰暗,而是透亮的,似乎里面充满了阳光,十分地好看……

    6.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个整体认读音节。

    7.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8.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调值变,这叫逆行异化;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有的变,有的变。例如:

    9.春风中,人们走进自然,放飞身心,精神抖擞着,筋骨舒活着。历经风雪磨砺的树枝,一改僵硬呆板的冬姿,仪态轻柔娇嫩,涨满着青春的气息!遍野的小草像是听到了冲锋的集结号,争先恐后地钻了出来,为春天加油,为春天喝彩,为春天*添生机!

    10.认识常用的汉字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个,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

    11.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

    12.当表示惊异和赞叹时,变调为阴*。

    13.一元 一群 一团(阳*字前变去声);

    14.路旁长满了一片片绿色的小草,它是那样富有生机,春天一到,小草一下子就铺成了一片绿色的大地。仔细看,它们是那样嫩绿,哪样水灵灵,连叶脉都露出来了,多么喜人啊!尤其是它那顽强的生命力!

    15.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的,听不见淅沥的响声,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的,特别清爽,空气十分新鲜,呼吸一口,甜丝丝的,像喝了蜜一样。

    16.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17.. 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元音,声调符号应标在元音上。

    18.把要排列的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

    19.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20.春天是个魔术师,谁比她更神奇,谁比她更美丽,她用魔杖拍拍天空的脸庞,天空顿时露出了笑颜,明媚的阳光给云朵镶上金边,她用魔杖碰碰大山的肩膀,群山马上睁开惺松的睡眼,脱去灰色的冬装,换上鲜艳的衣裳,她用魔杖点点大地的胸膛,花儿草儿赶紧钻出被子,仰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她用魔杖敲敲河流的琴弦,河流立刻发出优美的潺潺,情不自禁唱出心中的喜悦,春来了!

    21.当春间二三月,轻随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

    22.春天到了,小草悄悄地从土里钻出来,长出了新的叶子,一切变得那么新鲜,一切变得那么美好。小草一出生,吓了一跳,它看见所有的兄弟姐妹都穿上了绿色的衣服,而且比自己高,比自己壮。放眼望去,一大片绿,像一大块柔软的地毯,它们细细的身体像头发一样。

    23.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

    24.一走了之 两肉 一篓菜(上声字前变去声);

    25..i行韵母要写成yi(衣)yɑ(呀)ye (耶)yɑo(腰)you(忧)yɑn(烟)yin(因)yɑnɡ(央)yinɡ(英)yonɡ(雍)

    26.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7.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28.. 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时写成"r"。如:儿童(ér tóng)

    29.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30.一番 一端 一庄(阴*字前变去声);

    [阅读全文]...

2022-04-28 02:49:14
  • 汉语拼音优美的句子开头

  • 优美
  • 汉语拼音a开头的韵母是不是都可以单独成音的

    你的“单独成音”是什麽意思

    汉语普通话韵母可分为单韵母a, 复韵母ai ao ia iao等(是整体的,不是各单韵母的组合), 鼻韵母an ang uan iang等(是一个整体)。

    nü这个音节只有三声,即女儿的女和金属钕,而无四声。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全部字母只有ü是附加符号的字母,是拉丁字母表里所没有的。

    另外,汉语拼音的调号,规定是标在主要元音上的,若过多地在ü上再加调号,看起来不太清楚;或者ü之后紧跟着的是调号的主要元音,也不好看。

    在普通话里,以ü为韵头的音节及j、q、x与ü相拼的音节非常多,如果不去掉ü上的两点,那么拼音读物(包括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上就会出现密密麻麻的点子,再加上ü上面的四种调号,显得既乱又难看。

    《方案》规定ü开头的音节将ü改变yu,j、q、x与ü相拼时将ü改为u,就大大缩小了附加符号ü这个字母的使用范围。

    这样,在拼写汉语音节时保留“ü”的,就只有nü、lü、nüe、lüe四个音节。

    按《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统计,在3500字中,nü只出现1个字:女(三声):nüe只出现2个字:疟、虐(四声);lü出现14个字:驴、旅、屡、吕、侣、铝、缕、履、律、虑、率、绿、滤、氯(二、三、四声,而无一声);lüe只出现2个字:掠、略(均为四声)。

    一共只有19个字。

    《方案》作出此规定,也是为了跟国际接轨。

    国际通用的打字机特别是英文打字机不带附加符号的字母,电报通讯设备也不带附加符号的字母,电脑键盘也没有带附加符号的字母。

    因此在拉丁字母的电脑输入方面,一般键盘上输入带附加符号的字母,会有麻烦。

    现在,只有4个带ü的音节19个字,只要配置专门设计的拼音-汉字转换输入法的软盘,就可以进入拉丁字母电脑输入的领域。

    为了避免附加符号字母ü带来的麻烦,有人曾主张用v代替ü。

    《方案》采用的拉丁字母,实际只用了25个,还留下一个v,原规定是用它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要是让v代替ü,那么nü、lü、nüe、lüe就可写成nv、lv、nve、lve,j、q、x后面的ü也一律写成v。

    然而,用v代ü同国际使用惯例不一致,同时也使《方案》规定用来拼写普通话以外的语言没有了着落,因此这一主张没有被采纳。

    在电脑键盘上,含ü的音节可以这样输入:nü、lü、nüe、lüe打成nv、lv、nve、lve,j、q、x后面的ü则去掉两点(ü见j、q、 x,脱帽敬个礼),打成ju、qu、xu。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下面是四种拼音首字母需要大写的情况:  1、汉语人名:姓的第一个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ZhangHui(张辉)  Z和H要大写。

    姓和职务、称呼等组成词语时,姓的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  字母小写。

    如Wang lao shi(王老师)W要大写。

    但“老”、“小”、“大”、  “阿”等称号。

    开头第一字母也要大写。

    如Xiao liu(小刘)X、L要大写。

      Lao Qian(老钱)L、Q要大写。

    A San(阿三)。

    A和S要大写。

      2、汉语地名、专有名词(如书名、机关、团体等)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B  ei jing(北京)B要大写,Shang hai(上海),S要大写,Ning bo (宁波)N  要大写。

    如专有名词是词组,要按词连写,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Ahonghua  Rennin Gongheguo(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的第一个字母Z,人民的第一个字母  R,共和国的第一个字母G都要大写。

      3、每个整句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果是诗歌,每行开头第一个字母也要  大写。

      4、商标和商店的名字,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

    拉脱维亚 Latvia莱索托 Lesotho老挝 Lao黎 Lebanon利比里亚 Liberia利 Libya立陶宛 Lithuania列士登 Liechtenstein卢森堡 Luxembourg

    [阅读全文]...

2022-07-03 01:54:05
  • 描写汉语拼音的优美句子

  • 优美
  • 1.春天的田野,就像春天的本色一样是绿的;站在这儿,像置身一片绿色的海洋;迎面扑来的春风,清新的新鲜空气,和温暖柔和的阳光——都是田野里最不可缺少和最体现出一番春天气息的自然景观。

    2.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找春天。田野上,麦苗返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那金电影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

    3.鼻韵母(个: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4.共 产 党像太阳。(什么修辞手法

    5.春天的小草真绿啊!绿得青翠欲滴,似乎叶面就快要滴出水来;那颜色,不像成熟的叶片那样灰暗,而是透亮的,似乎里面充满了阳光,十分地好看……

    6.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个整体认读音节。

    7.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8.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调值变,这叫逆行异化;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有的变,有的变。例如:

    9.春风中,人们走进自然,放飞身心,精神抖擞着,筋骨舒活着。历经风雪磨砺的树枝,一改僵硬呆板的冬姿,仪态轻柔娇嫩,涨满着青春的气息!遍野的小草像是听到了冲锋的集结号,争先恐后地钻了出来,为春天加油,为春天喝彩,为春天*添生机!

    10.认识常用的汉字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个,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

    11.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

    12.当表示惊异和赞叹时,变调为阴*。

    13.一元 一群 一团(阳*字前变去声);

    14.路旁长满了一片片绿色的小草,它是那样富有生机,春天一到,小草一下子就铺成了一片绿色的大地。仔细看,它们是那样嫩绿,哪样水灵灵,连叶脉都露出来了,多么喜人啊!尤其是它那顽强的生命力!

    15.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的,听不见淅沥的响声,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的,特别清爽,空气十分新鲜,呼吸一口,甜丝丝的,像喝了蜜一样。

    16.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17.. 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元音,声调符号应标在元音上。

    18.把要排列的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

    19.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20.春天是个魔术师,谁比她更神奇,谁比她更美丽,她用魔杖拍拍天空的脸庞,天空顿时露出了笑颜,明媚的阳光给云朵镶上金边,她用魔杖碰碰大山的肩膀,群山马上睁开惺松的睡眼,脱去灰色的冬装,换上鲜艳的衣裳,她用魔杖点点大地的胸膛,花儿草儿赶紧钻出被子,仰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她用魔杖敲敲河流的琴弦,河流立刻发出优美的潺潺,情不自禁唱出心中的喜悦,春来了!

    21.当春间二三月,轻随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

    22.春天到了,小草悄悄地从土里钻出来,长出了新的叶子,一切变得那么新鲜,一切变得那么美好。小草一出生,吓了一跳,它看见所有的兄弟姐妹都穿上了绿色的衣服,而且比自己高,比自己壮。放眼望去,一大片绿,像一大块柔软的地毯,它们细细的身体像头发一样。

    23.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

    24.一走了之 两肉 一篓菜(上声字前变去声);

    25..i行韵母要写成yi(衣)yɑ(呀)ye (耶)yɑo(腰)you(忧)yɑn(烟)yin(因)yɑnɡ(央)yinɡ(英)yonɡ(雍)

    26.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7.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28.. 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时写成"r"。如:儿童(ér tóng)

    29.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30.一番 一端 一庄(阴*字前变去声);

    [阅读全文]...

2022-01-05 20:49:01
  • 优美古诗

  • 优美
  • 优美古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美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无题》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寄人》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写情》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赠婢》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送临津房少府》

      年代:唐作者:杨炯

    [阅读全文]...

2022-01-28 10:52:54
  • 古诗词木兰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 古诗词木兰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木兰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欢迎阅读。

      “唉……唉……”花府内传来一阵叹息,是谁为何事叹息呢?她就花老爷的小女——花木兰。

      花木兰从小跟着花老爷*武,花老爷是朝廷的将领,因花甲之年而还乡养老。木兰从小好学,玩枪弄棍,当是强身练体,织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木兰为何事叹气呢?”花姐问 。

      “姐姐,我是担心昨夜军贴上有爹爹的名字,如今爹爹岁数已高,如何能与敌军打战呀?”

      “是呀,我也挺担心的,你看咱家也没长子,小弟又太小,如何能替爹打战呀?”花姐忧愁地说。

      因朝廷将领不足,花老又曾带兵打战百战百胜。所以点名让花老去。

      木兰左思右想。“咦!”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木兰高兴地笑着说。

      ”妹妹有何高见哪?“花姐说。

      ”待会接你就会知道的。“木兰神秘兮兮地说。

      ”好,木兰还不肯说,那姐姐我就拭目以待喽!“花姐笑着说。

      ”老爷,外面来了位身穿铠甲的将军,说要见您 。“下人说。

      ”让他进来吧!“花老爷说。随着,那位将军跟着下人进来。

      ”请,将军。“下人说。

      ”好“将军说。

      ”花老爷,您老不认我了吗?“那位将军说。花老爷左看右看,上下打量了将军一番。

      ”这位壮士,老夫真的不认识你,请问你尊姓大名呀?“花老爷说。

      ”哈哈,爹,是我呀,我是木兰呀!“花木兰笑着说,随手摘下头盔。 呀!木兰,真是木兰,呀!”花府人吃惊地说。木兰,你怎么穿成这样?”花母问。“对呀,怎么回事?”花父又问。 “哎呀,我想去打战,保卫国家。”花木兰说。“荒唐,简直荒唐至极!不可理喻!你一个女孩子怎能打战呢?!”花父气急败坏的说。“是呀,木兰哪,听娘的,不要去。”花母劝道。你该不会是想替父从军吧?”花姐说。“哦!木兰姐变成哥哥喽!”花弟笑着说。“爹,如今年势已高,不适打战,就让木兰我替你出征吧,一是代您出征,二是保家卫国啊!”木兰昂搜挺胸地说。“可是你是女孩子呀,军营不是你女孩子进去的。”花父花母异口同声说。“我穿成这样,连你二老都认不出来,其他人就更难知晓了。”花木兰说。“既然木兰决心已定,爹娘就答应了吧!”花姐替木兰说道。花父冥思苦想了很久。“好吧,那就去吧,从军艰苦,可得保重身体啊!花父定叮叮嘱说。

      ”木兰,敌军来势凶猛,万事可要但心,娘只能盼你凯旋归来。“花母说着,泪水模糊了眼睛,满是不舍。

      ”妹妹,你这一去,不知多少年才能回来,这是姐姐绣的荷包,想家了,就拿出来看看。“花姐说着就掏出一个荷包递给木兰。

      ”木兰姐,你要当大英雄啦,弟弟会想念木兰姐的。“花弟笑着说。

      ”好,爹娘多保重,姐,你要照顾好爹娘和小弟。木兰走了。“木兰跪下给爹娘磕完头,上马走。

      ”木兰啊!保重啊!—— “花姐和花父母向木兰背影喊。木兰快马加鞭地赶往军营。路上遇到两位将领。 ”请问兄台这是去哪儿?“花木兰问。

      ”我们是赶往军中的士兵。看兄台你这身装扮,也是军中将军吧?“其中的'一位说。

      ”我姓花,叫木——“木兰心想:要说我叫花木兰的话,他们肯定会怀疑我是个女的。

      ”怎么了,花兄叫什么?“另一位说。

      ”哦,我叫花木棣。“花木兰说。

      ” 花兄名字果然与众不同,好,我叫赵斌。“赵兄说。

      ”我叫陈晋元。“陈兄说。

      ”那我们就一起同行吧!“陈兄说。

      ”既然这样,我们就结拜兄弟吧。我是大哥。“年龄更大的陈兄说。”花弟,那你就年龄最小,我俩就叫你花弟吧!“

      赵兄说。三人一起赶往了军中。

      ”花将军,敌军向我军发起强烈进攻,我军快顶不住了。“战士甲急切说明。

      ”走,我去会会敌军!“木兰胸有成竹地说。

      ”杀呀——,弟兄们,上!“木兰视死如归的左一刀右一枪得和敌军展开生死搏斗。

      ”花弟,刚才在战场上,你功夫不凡呐,把敌军杀得落花流水,仓皇而逃。陈某佩服,佩服!“陈兄说。

      ”是呀,花弟果然厉害!“赵兄称赞说。 ”大哥,二哥严重了,只是我练的一些三脚猫的功夫哪比的上你们武艺高强呐!“木兰说谦虚地说。

      战斗十多年,我军已将敌军打退,我军凯旋入朝。皇上赏赐木兰等人后,恩准回乡。陈兄与赵兄陪同木兰去花家做客。走到城门。花府上下都来迎接。

      ”花伯父花伯母好。“陈兄赵兄一同向花父花母行礼。

      ”爹,娘。我回来了!“木兰流着泪说。

      ”好,回来就好。“花父花母说。木兰跟姐姐走进房间,换回女装。出来见大家。

      ”这位是——。“赵兄和陈兄说。

      ”我是花——木——兰——。“木兰说。

      原来木兰是个女孩,同行二人惊得呆立着。

      昏黄的烛光把一个憔悴的影子印在花堂竹墙上,从影子显示的动作看来,织布女的疲倦、愁劳另有原因。

      ”吱呀“——花姐身穿一袭白睡衣,出现在木兰房门。”木兰“姐姐轻柔地说,”还不睡呀?都已经三更了。“便走来想要扶起木兰:”再不睡老母父可要生气了。“”唉!“木兰深深地叹了口气,抬起那朦胧的眸子,”姐,您请过目,这可如何是好呀?“花姐接过木简,小心地打开——原来是军书。”你也别愁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快睡吧!“木兰微弱地点点头,轻轻卧躺在木*上,花姐微笑一下,那微笑蕴藏着苦——她也为这事担心。随后,她为木兰熄了灯,闩了门。

      第二天,花姐早早起来,去看看木兰。呀!木兰不见了!而她的衣服、头饰、花黄全留在床头呀?!裸着身子能跑到哪去?花姐正焦急时,”哎呀!“老父房内,又传来一声惊叫,花姐急忙跑去。发现父亲衣柜上钉着黄蜡纸:

      父亲,望借一套您少时的战甲和衣服,请原谅!

      ——木兰

      家人都愣住了。木兰一个女孩,借男装干什么?

    [阅读全文]...

2022-03-25 16:43:54
  • 优美的古诗

  • 优美,抒情
  • 1、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2、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

    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5、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苟》

    6、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7、牛星织女年年别,分明不及人间物。——张先《菩萨蛮·牛星织女年年别》

    8、酒如以人废,英禄何负焉。——元好问《后饮酒》

    9、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10、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1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12、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緿楼饯别校书叔云》

    13、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14、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5、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16、何事独伤怀,少年曾得意。——刘禹锡《曲江春望》

    17、客离孤馆一灯残,牢落星河欲曙天。鸡唱未沈函谷月,雁声新度灞陵烟。浮生已悟庄周蝶,壮志仍输祖逖鞭。何事悠悠策羸马,此中辛苦过流年。——张泌《长安道中早行》

    18、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19、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贾岛《送无可上人》

    20、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21、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春景》

    22、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陈与义《登岳阳楼》

    23、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4、华省占星动,孤城望日遥。直庐收旧草,行县及新苗。沧海天连水,青山暮与朝。闾阎几家散,应待下车招。——刘长卿《送齐郎中赴海州》

    25、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陶渊明《咏贫士》

    26、纵有新赠别离,医不可相思病体。——卢挚《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27、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归故园作/归终南山》

    28、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9、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

    30、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31、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32、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刘沧《赠道者》

    33、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张籍《征妇怨》

    34、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流觞与红叶,诗酒不胜杯。——《一似梦瑶台》

    35、醉搥黄鹤楼,一掷财百万。——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36、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乔吉《天净沙·即事》

    3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8、秋景最清尤在夜,客居虽好总怀乡。——高鼎《秋宵怀湖上》

    3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40、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4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2、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43、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44、在负在娵觜,羲双正东陆。羽书西边来,胡骑报南牧。仓茫星火急,飘忽风雨速。凭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45、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6、明日*长安,客心愁未阑。——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47、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吴融《途中见杏花》

    48、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4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50、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墨子·非命下》

    5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阅读全文]...

2021-12-20 07:43:35
  • 优美古诗词

  • 优美
  • 优美古诗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美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白居易《青门柳》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

      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阅读全文]...

2022-05-29 14:32:36
  • 木兰诗汉语翻译

  • 古诗文
  • 木兰诗汉语翻译

      《木兰诗》是*南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木兰诗汉语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è),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ān jiān),南市买辔头(pèi tóu),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j īn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唧唧的织布声,木兰在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气声。

      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思念什么呢?(木兰说)我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正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出征。

      木兰到集市各处买了骏马,鞍垫子,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和长鞭。(东、西、南、北市只是一种名叫互文的修辞手法并不是去东、西、南、北市。)早晨辞别父母上路,傍晚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木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傍晚到达燕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马的马叫声。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战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返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回到了原来的房间,打开各个房间的门,坐一会儿各个房间的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旧衣裙,对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头发贴饰物。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姑娘。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创作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北魏神麚二年(429),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学者们大都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时期。

      整体赏析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它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此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全诗共分六段,采用的是顺叙手法,从木兰准备应征到出征途中到战地生活一直到凯旋,写了十多年的整个过程。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唧唧是叹息声。木兰当户织,却不闻机杼声,这暗示木兰此时已无心织造。唯闻女叹息,进而暗示木兰内心忧思深重。以“唧唧复唧唧”开头,则此一暗示,效果突出。起唱已见出手不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两问实是一问,出以排比,便扣人心弦。“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问得那样关切,回答却如此*静,可见木兰性格之沉着,亦意味着木兰内心之忧思,经过激烈冲突后,已毅然下定决心。“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征兵文书连夜发至应征人家,这说明军情十分火急,显然是敌人大举进犯。可汗大征兵,则千家万户皆有关系。“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书指征兵名册,十二卷是言其多,卷卷有父名是夸张,言父亲应征,册上有名,千真万确也。“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此二句言一事:家中父老子幼,支撑门户唯有木兰。衰老的父亲怎能去远征杀敌,可是祖国的召唤又义不容辞。面对这双重的考验,木兰挺身而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好女儿,替父从军意志,实为对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之凝聚,亦为巾帼英雄本色之发露。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连下四个排比句,铺陈四市购买鞍马,尤其“骏马”、“长鞭”二语,极有气派地写出木兰出征之前的昂扬士气。士气,原是士兵的生命。“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暮至,不必坐实为一日内事,此言晓行夜宿,征途之长,行军之急。此四句展开巨幅出征情景。先言其情。古时一少女离开闺阁远赴沙场,不异投入另一世界。旦辞爷娘,暮宿黄河,黄河激流溅溅之鸣声,代替了*日父母亲切之呼唤,这层层描写,将一女性出征之后全幅生活翻天覆地之变化、全幅心态之新异感受,一一凸现出来。唯其如此,所以真。再言其景。黄河边上,暮色苍茫之中,一位女战士枕戈待旦,这是十分苍凉而又悲壮之境界。此种境界,在*诗史上稀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此四句与上四句为一排比,但意脉已大大发展。暮至黑山,言至而不言宿,暗示我军已经前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直提起战斗即将打响,亦意味着木兰昔日之儿女情怀,从此将在战争中百炼成钢。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上二句写我军征战之奋勇,“赴”字、“度”字、“飞”字,极有气势。中二句写宿营之戒备警惕,亦点出战地生涯之艰苦卓绝。四句虽写全军,木兰自在其中。下二句以将军之战死,衬凸木兰生还之不易。“百战”、“十年”皆非实数,概言战事频繁,岁月漫长也。此六句,写尽木兰从军生涯,笔墨异常精炼。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天子即可汗,明堂指朝廷。策勋即记功,勋位分作若干等,每升一等是一转,十二转者,夸张连升之速也。百千强,言赏赐之物成百成千还多。写天子对木兰之优遇非常,一则暗示木兰战功之卓著,一则衬凸木兰还家之心切。“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定是木兰对于勋位赏赐全无兴趣,故天子怪而问其所欲,木兰则告以不用作官,只愿还乡。愿借千里足(指快马),婉言归心似箭也。木兰不受官职,固然可谓鄙薄官禄,但也应知她还隐蔽着女性之身份,在当时条件下,女子又岂能做官(从军本是万不得已)。尤其长期离别父母,女儿之情深切矣。辞官一节,仍是紧扣木兰作为一女性来写的。

      第五段,以浓墨重彩大书木兰还家与亲人团聚。“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描绘全家欢迎木兰,一气铺陈三排六句,喜庆欢腾遂至高潮。然而个中仍极有分辨,须加体会。十二年过去矣,父母更加衰老,故彼此相扶出城来迎。阿妹长大**,故依闺阁之礼,用红妆隆重欢迎。既逢喜庆必杀猪宰羊。一片欢乐和祥,而又长幼有序,此中深具传统礼俗之美也。木兰喜慰,可想而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花黄即在面额上贴花涂黄,是当时妇女流行之容饰。一气又是四排句两偶句,铺写木兰恢复女儿身之乐。十二年未入之闺阁,未坐之床,未着之衣裳,未理之云鬓,未贴之花黄,今日百度俱兴矣,其乐何若!这意味着,木兰来之不易的女性之复归。“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古代兵制十人为一火,火伴即同火之士兵。火伴们能不惊惶?谁知道十二年来一同征战出生入死之木兰,原来竟是门前这位光彩照人之女郎!全诗悬念至此解开,原来十二年里,木兰是女扮男装从军作战。此一节最具喜剧性效果,亦是全幅诗情之最高潮。然而又令深思。十二年沙场之出生入死,难。十二年乔装而不露痕迹,更难。木兰内心之精神力量,该是何等之大!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是跳跃貌,迷离是兔眼眯缝貌,此二句互文。雄兔扑朔而又迷离,雌兔迷离而又扑朔,两兔一道在地上奔跑,谁又能辨其雌雄!木兰与大伙一道征战,装束举止与男子并无二致,大伙又岂能知道我是女子!这四句通过雄兔雌兔在跑动时不能区别的比喻,对木兰的才能和智慧加以赞扬和肯定,传达了一种“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观念。此一机智幽默之比喻,是木兰女扮男装之奇迹的圆满解释,亦是喜剧性诗情之袅袅余音,此余音之有余不尽,仍在于意味着木兰之英雄品格。

      此诗艺术形式上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是叙述情节详略得当,如写军中的征战生活就很简括,而写出征前及立功归来则很繁复。这是由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所决定的。作者感兴趣的只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罕见的事情本身。诗歌开头写她的焦灼不安与思虑无非是为了说明她是个女子,因为男子出征理所当然,不足为怪,女子出征则不同寻常了。中间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也同样是为了突出她的女子身份。后面写她不想做官、急于回家和回家以后的种种举动,更是强调了她是个女子。整首诗的详略安排都是围绕这一用意的。

      其次是作者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并善于在矛盾的产生与解决过程中表现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同时全诗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

      最后是全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偶、排比及互文,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其中互文是此诗极有特色的修辞手法,在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二句,单从字面上看是不合逻辑的,上下文互文互补而增义:“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由于互文手法的运用,省略了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表现了木兰一别十年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到这里坐坐,到那里看看,看到曾经熟悉的一切,心中既充满亲切之感,又有说不清的滋味。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通过动作细节的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又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二句,如果把“当窗”和“对镜”分开理解,显然不合女子梳妆的实情。“当窗理云鬓”应“对镜”,“对镜贴花黄”也要“当窗”。这里的互文手法如同“蒙太奇”一样变换镜头,表现了木兰脱下戎装的动作之迅速、麻利,渲染了她急切地想找回女儿家感觉的兴奋之情。再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二句,对偶兼用互文,高度概括了十年征战的旷日持久和激烈悲壮,突出了木兰出生入死,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又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二句,“脚扑朔”是雄兔的特征,“眼迷离”是雌兔的特征,分辨雌雄本是一目了然的事,但二兔上述的特征兼而有之,就很难区别了。这里暗示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和男人一样驰骋疆场,巾帼不让须眉,表现了木兰的机智勇敢,照应了上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使这个传奇式的女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含蓄而富于浪漫色彩。又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几句,排比兼用互文,表现出一种急促跳荡的节奏,一种跃跃欲试的意态,表现“可汗大点兵”的军情紧急,渲染了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而有序。这些互文手法的运用,不仅词约意丰,详略得当,而且从叙事上跨越时空,加快了情节的推进,使行文富于节奏感,跌宕生姿,增强了表达效果。

      《木兰诗》是*诗史上罕有的杰作,诗中首次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生活。木兰完满具备了英雄品格与女性特点。天性善良勇敢,沉着机智,坚忍不拔,是木兰英雄品格之必要内涵,对父母对祖国之无限爱心和献身精神,则是其英雄品格之最大精神力量源泉。同时,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从“不闻爷娘唤女声”到“木兰不用尚书郎”,从“木兰当户织”到“著我旧时裳”,始终不失其为女性之特点。故木兰形象极为真实感人。《木兰诗》创具一种*气派之喜剧精神,其特质,乃是*人传统道德精神、乐观精神及幽默感之整合。这种*气派之喜剧精神,实与以讽刺为特征的西方喜剧大不相同。《木兰诗》充分体现出*民歌之天然特长,铺排、夸张、象声、悬念的突出运用,对于渲染气氛、刻划性格,效果极佳。

      过去多认为《木兰诗》所产生之基础,为北朝尚武之社会风俗。但是,北朝历史发展之主流,是入居北*的游牧民族接受农业文明,进而接受*文化,最终为*文化所化。就此诗言,即使木兰之家原为鲜卑民族,也早已汉化。“木兰当户织”,是一证。木兰还家,全家喜庆之中所深具之礼意,是又一证。尤其木兰替父从军、高度体现对父母之爱心与对祖国之忠心,实为高度体现*文化之精神。故应当说,《木兰诗》所产生之基础,是*传统文化与北朝尚武风俗之融合,而《木兰诗》之根本精神,则是*文化之精神。

    [阅读全文]...

2022-04-25 02:20:04
  • 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

  • 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

      导语: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下面小编讲解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欢迎参考!

      1、字典辞书的编排:

      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4)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

      5)形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如:江、河、杨、柳等。

      6)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的字来代替,后来*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如:莫。

      7)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如:考、老。

      8)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

      (1)左形右声。如:松、理、越。

      (2)右形左声。如雕、期、鸿、救。

      (3)上形下声。如茅、空、简。

      (4)下形上声。如基、裳、姿。

      (5)外形内声。如园、闾、街。

      (6)内形外声。如辩、闻、雠。

      9)形符和声符位置有反常的情况:如“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是下形上声。

      10)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

      (1)形符偏于一隅: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

      (2)声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

      (3)形符藏于声符中间:赢、羸、辩、辨、哀。

      (4)声符藏于形符中间:裹、衷、戚。

      (5)互相穿插,分合离奇:随、游、赖。

      11)省形和省声:有少数形声字,它的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如:釜,从金省,父声。雷,从雨,田省声。

      12)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现在已知的是商代的文字,包括商代金文、甲骨文。

      13)文字的演变阶段:

    [阅读全文]...

2022-01-24 16:17:08
  • 优美的古诗句

  • 优美
  • 优美的古诗句

      1、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2、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

      3、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4、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5、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6、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7、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1、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

      12、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13、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14、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15、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16、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1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9、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

      20、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21、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22、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23、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24、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25、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26、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27、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2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29、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30、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31、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32、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

      3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4、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35、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

      36、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37、*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38、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3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0、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41、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42、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43、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44、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45、忍泪不能歌,试托哀弦语。

      46、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47、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48、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49、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50、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阅读全文]...

2022-03-22 09:21:24
当前热门
描写汉语的优美的古诗 - 句子
描写汉语的优美的古诗 - 语录
描写汉语的优美的古诗 - 说说
描写汉语的优美的古诗 - 名言
描写汉语的优美的古诗 - 诗词
描写汉语的优美的古诗 - 祝福
描写汉语的优美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