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熟能生巧的古诗

关于描写熟能生巧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熟能生巧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熟能生巧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熟能生巧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 语录(3) 说说(52k+) 名言(2) 诗词(50) 祝福(16k+) 心语(4k+)

  • 有关熟能生巧的谚语

  • 谚语
  • 1、同样的米面,各人的手段。

    2、牛大自有破牛法。

    3、会者不忙,忙者不会。

    4、师傅领进门,修练在个人。

    5、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6、巧手来自熟练,熟练来自实践。

    7、巧匠手里无弃物。

    8、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9、在*坦地方不会走,便不会爬梯子。

    10、豪猪打洞,另有办法。

    11、一样事儿百样做。

    12、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13、剥猫的皮,可用各种方法。

    14、鸡不撒尿,自有便道。

    15、好舵手能使八面风。

    16、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17、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8、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

    [阅读全文]...

2022-01-07 10:53:31
  • 关于熟能生巧的名言

  • 名言,励志,语录
  • 关于熟能生巧的名言

      高山不爬不能到顶,竞走不跑不能取胜,永恒的幸福不争取不能获得。那么关于“熟能生巧的名言”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1、无论何事,只要对它有无限的热情你就能取得成功。——施瓦布

      2、有所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的乐趣。——爱迪生

      3、的确,在处理人的问题时,如果只依赖个人的见识与才智,抛弃为尊重个人而制定的社会道德法律,抛弃作为我们文明基础和基督要素的自由、*等、博爱的原则,那么,即使是最有天才的人,也肯定会犯错误。——福煦

      4、但是难道败局已定,胜利已经无望?不,不能这样说!——戴高乐

      5、要使性格有所发展并非简单之事,只有通过艰难和困苦的磨练才能使心灵强化,视野开阔,雄心振奋,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凯勒

      6、可以说成功要靠三件事才能赢得:努力、努力、再努力。——哈代

      7、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拿破仑

      8、有益者不为,无益者为之,所以苦其劳而不见成功。——薛瑄

      9、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冯梦龙

      10、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韩非

      11、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详

      12、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以小利,然后可以立远功。——方孝

      13、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卢梭

      14、天下绝无不热烈勇敢地追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人。——拿破仑

      15、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牛顿

      16、成功的秘诀,是在养成迅速去做的*惯,要趁着潮水涨得最高的一刹那,不但没有阻力,而且能帮助你迅速地成功。——劳伦斯

      17、成功的意义应该是发挥了自己的所长,尽了自己的努力之后,所感到的一种无愧于心的收获之乐,而不是为了虚荣心或金钱。——罗兰

      18、沉浸于现实的忙碌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思念过去,成功也就不会太远了。——雷音

      19、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亚

      20、成功只有一种----按自己的意思过一生。——马洛

      21、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法拉第

      22、在别人藐视的事中获得成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为它证明不但战胜了自己,也战胜了别人。——蒙特兰

      23、最困难之时,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之日。——凯撒

      24、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5、只有具备真才实学,既了解自己的力量又善于适当而谨慎地使用自己力量的人,才能在世俗事务中获得成功。——歌德

      26、成功是结果,而不是目的。——福楼拜

      27、倘若A代表人生的成功,那么公式是:A=X+Y+Z。X是工作,Y是游戏,Z是保持缄默。——爱因斯坦

      28、勤劳工作,诚恳待人是迈向成功的唯一途径。这与没有尝过辛苦而获得成功的滋味迥然不同。不下功夫,却能成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松下幸之助

      29、如果你要获得成功,就应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顾问,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守护者。——爱默生

      30、宁在事前心力交瘁的努力,事后悠然自得;不要在事前悠然自得,而在临事时无法适从。——丘吉尔

      31、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唯有面对困难或危险,才会激起更高一程的决心和勇气。——纳尔逊

      32、享受成果,是人生一大乐事。事前花的心血愈多,下的功夫愈大,事后获得的成果自然愈好享受起来必然也就愈快乐。——曾虚白

      33、一个有学问的人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的人。——林雨堂

      34、最有希望得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时机去努力开创的人。——苏格拉底

      35、高山不爬不能到顶,竞走不跑不能取胜,永恒的幸福不争取不能获得。——毛利斯

      36、毅力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你用力不断的敲门,总会有人应门的。——朗费罗

      37、只要决心成功,失败永远不会把你击倒。——奥格曼狄诺

      38、成功就像一座*衡的秤,一边是努力,一边是快乐;付出的多,收获的也多。——傅佩荣

      39、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海伦凯勒

      40、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柏拉图

      41、要获得辉煌的成就,必须坚持「我也可以这样做」的信念,如果不能勇往直前,绝对不会达到胜利成功的境界。——詹姆斯吉本斯

      42、乐观,是达到成功之路的信心;不怀希望,不论什么事情都做不出来。——海伦凯勒

      43、如果你相信自己做的还不错,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的时候,你真的可以很自在。——吴淡如

      44、信心好比一粒种子,除非下种,否则不会结果。——罗伯·舒勒

      45、虽然我们可以由别人的学问而变的博学,无论如何,我们要由自己的智能才能成为明哲。——慕田

      46、成功只路并不是一蹴可几的。要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财富的道路是那样、智能的道路是那样、荣耀的道路也是那样。——巴克斯吞

      47、聪明的人决不等待机会,而是攫取机会,运用机会,征服机会,以机会为仆役。——萧邦

      48、诚就是*实、自然。文章的基础,友情的基础,都是建立在自然*实之上。——琦君

      49、我的生命,如果有一个不可妥协、誓不两立的敌人,不会是别人,恰恰就是我自己呀!——蒋勋

    [阅读全文]...

2022-07-30 00:00:00
  • 用熟能生巧造句 熟能生巧的意思 熟能生巧的*义词和反义词

  • 熟能生巧

    汉语拼音 shóu néng shēng qiǎo

    成语解释 做事熟练了自然能领悟出其中巧妙旳窍门

    *义词 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反义词 半路出家

    熟能生巧造句

    学琴的要诀在于熟能生巧,只怕不肯下工夫,不怕学不成。

    开车虽然不是什么大本领,想要熟能生巧,也得开个一年半载。

    熟能生巧;操练得越多,你就越成功??这些说起来都很容易。

    不用担心自己的英语口语,熟能生巧嘛。

    工序操作,在于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由于熟能生巧的缘故,使人们在本行业中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同时使人们对本行业知识掌握得更多。

    庖丁解牛的神技,说穿了,也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这种熟能生巧的活儿,没什么大学问,干久了就会上手。

    不论学*什么,初学时一定困难,但只要肯努力钻研自然就熟能生巧了。

    开始时网页设计时,由于不能完全掌握状况,吃尽了苦头,如今熟能生巧,让人有倒吃甘蔗渐入佳境的感觉。

    像很多事物一样,面试也是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赛车高手都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经历去学*赛道以及赛车。

    所以熟能生巧,因为工作都是类似的,如果你非常*惯处理各种不同的事,那么大部分的情况你都会心里有数。

    拓宽工程塑料型材加工的尺寸范围和提高熟能生巧的能力,是公司的长期计划之一。

    凡事熟能生巧。在立法局的发言,我一般有稿子,而且自己动笔。

    我刚开始接触计算机时十分生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现在已是熟能生巧了。

    这位老爷爷练了很久了,熟能生巧,一会儿就完成了高难度的动作.

    [阅读全文]...

2022-02-03 16:57:30
  • 熟能生巧的名人名言1067条

  • 名人名言
  • 1.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2.经验学校学费高,愚人旁处学不到。

    3.爱乌及乌。Love me love my dog

    4.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5.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6.有志竟成:只要有好的志向,努力去做,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个瓶子,种性格(很准的哈!)

    9.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海涅

    10.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的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退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11.言出必行 So said so done

    12.There are two sides to every question问题皆有两面。

    13.obedience is the first duty of a soldier服从是军人的第一职责。

    14.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5.One eyewitness is better than ten hearsays百闻不如一见。

    16.你不能赤手空拳地开始你的行程,你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你必须锻炼出健壮的身体和足够的勇气。

    17.Eat to livebut not live to eat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18.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9.The more noble the more humble人越高尚,越谦虚。

    20.no man can do two things at once一人不能同时做两件事;心无二用。

    21.求知识就像爬楼梯,想一下爬四五级,一步登天,会掉下来。不要生吞活剥,不求甚解,要老老实实地埋头苦干。

    22.One hour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争分夺秒效率高。

    23.由经验而得的智慧,胜于学*而得的智慧;一次亲身的体会,胜过两次的教师教导。

    2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5.戮力同心:“戮力”,合力。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大家同心合力。

    26.美德胜于美貌Virtue is fairer than beauty

    2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No sweet without sweat

    28.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29.Great hopes make great man伟大的理想造就伟大的人。

    30.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31.入乡随俗,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32.活到老学到老。Live and learn

    3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34.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35.数学和音乐是人类精神两种最伟大的产品。它们全然是人造的两个金碧辉煌自给自足的世界。前者仅用了十个*数字和若干符号就造出了一个无限的真的世界;后者仅用了五条线和一些蝌蚪状的音符就造出了一个无限的美的世界。

    36.Once a thief always a thief偷盗一次,做贼一世。

    37.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高士其

    38.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39.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40.智慧是勤劳的结晶,成就是劳动的化身。——卡莱尔

    41.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42.neither fish nor flesh (nor good red herring非驴非马;不伦不类。

    43.Learn to walk before you run先学走,再学跑。

    44.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45.Action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46.江山易改,本性难移。A leopard can not change his spots

    47.学*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骛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喜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为它是建立在喜马拉雅山之上,盘基广大高原之上的一个高峰;假如把喜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难以存在的,犹如无源之水易于枯竭的。——徐特立

    48.夕寐宵兴:晚睡早起。形容勤奋不息。

    49.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

    50.nothing venture nothing hav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1.What you make of your life is up to you你的生活你做主。

    [阅读全文]...

2022-04-15 23:10:04
  • 关于乞巧古诗

  • 古风
  • 关于乞巧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乞巧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林杰《乞巧》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 —— 刘镇《柳梢青·七夕》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 顾太清《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盈盈一水经年见。 —— 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 柳恽《七夕穿针》

      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 —— 张埜《夺锦标·七夕》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 柳恽《七夕穿针》

      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 —— 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 —— 张埜《夺锦标·七夕》

      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 刘镇《柳梢青·七夕》

      归家梦向斜阳断。 ——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笑倩谁扶,又被春纤,搅住吟须。 ——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 —— 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 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 —— 张埜《夺锦标·七夕》

      上窗风动竹,月微明。 ——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 —— 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 ——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 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 ——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分钿擘钗凉叶下。 ——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东飞乌鹊西飞燕。 —— 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开过南枝花满院。 ——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 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 李商隐《壬申七夕》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 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玉纤暗数佳期*,已到也、忽生幽恨。 —— 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阅读全文]...

2022-05-18 05:36:46
  • 熟能生巧的名人名言1067条

  • 名人名言,名人,语录
  • 1.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2.经验学校学费高,愚人旁处学不到。

    3.爱乌及乌。Love me love my dog

    4.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5.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6.有志竟成:只要有好的志向,努力去做,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个瓶子,种性格(很准的哈!)

    9.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海涅

    10.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的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退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11.言出必行 So said so done

    12.There are two sides to every question问题皆有两面。

    13.obedience is the first duty of a soldier服从是军人的第一职责。

    14.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5.One eyewitness is better than ten hearsays百闻不如一见。

    16.你不能赤手空拳地开始你的行程,你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你必须锻炼出健壮的身体和足够的勇气。

    17.Eat to livebut not live to eat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18.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9.The more noble the more humble人越高尚,越谦虚。

    20.no man can do two things at once一人不能同时做两件事;心无二用。

    21.求知识就像爬楼梯,想一下爬四五级,一步登天,会掉下来。不要生吞活剥,不求甚解,要老老实实地埋头苦干。

    22.One hour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争分夺秒效率高。

    23.由经验而得的智慧,胜于学*而得的智慧;一次亲身的体会,胜过两次的教师教导。

    2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5.戮力同心:“戮力”,合力。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大家同心合力。

    26.美德胜于美貌Virtue is fairer than beauty

    2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No sweet without sweat

    28.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29.Great hopes make great man伟大的理想造就伟大的人。

    30.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31.入乡随俗,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32.活到老学到老。Live and learn

    3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34.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35.数学和音乐是人类精神两种最伟大的产品。它们全然是人造的两个金碧辉煌自给自足的世界。前者仅用了十个*数字和若干符号就造出了一个无限的真的世界;后者仅用了五条线和一些蝌蚪状的音符就造出了一个无限的美的世界。

    36.Once a thief always a thief偷盗一次,做贼一世。

    37.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高士其

    38.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39.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40.智慧是勤劳的结晶,成就是劳动的化身。——卡莱尔

    41.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42.neither fish nor flesh (nor good red herring非驴非马;不伦不类。

    43.Learn to walk before you run先学走,再学跑。

    44.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45.Action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46.江山易改,本性难移。A leopard can not change his spots

    47.学*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骛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喜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为它是建立在喜马拉雅山之上,盘基广大高原之上的一个高峰;假如把喜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难以存在的,犹如无源之水易于枯竭的。——徐特立

    48.夕寐宵兴:晚睡早起。形容勤奋不息。

    49.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

    50.nothing venture nothing h*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1.What you make of your life is up to you你的生活你做主。

    [阅读全文]...

2022-05-05 16:10:12
  • 古诗文的阅读技巧

  • 阅读,古诗文,语文
  • 古诗文的阅读技巧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文的阅读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版《审音表》公布后:我们如何读古诗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 颜梅华绘

      【语文笔谈】

      斜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野

      勅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衰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看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骑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乐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新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已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有望作为新的国家规范颁布实施。笔者作为审音课题组成员,参与了新版《审音表》的研制工作,因此答复并处理过一些群众的提问和来信。其中古诗文中一些字的读音,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斜”,“勅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中的“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一箪食,一瓢饮”中的“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是中小学教师、播音主持、演艺界人士以及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有必要提出来跟大家讨论。

      在讨论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以下四点:

      (1)《审音表》作为国家规范适用于一切场合,自然也适用于古诗文。

      (2)一些人口中的所谓“古音”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古音”,而是前人称为“叶(xié)韵”的东西。即使是真正的“古音”(目前学界还没有一致意见),对于现代人也并不具有约束力。

      (3)面向中小学生的工具书和教科书原则上不应该标注真正的“古音”和所谓的“古音”。

      (4)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古诗文吟诵活动和其他文艺形式中使用一些“古音”,如同京剧艺术中的“上口字”一样,应该得到尊重和宽容。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把前面例句中提到的一些字的读音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韵脚相关的,一类是与韵脚无关的。具体可细分为四小类:(1)因处于韵脚而韵母发生改变的读音(一般不涉及声母),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读xiá);(2)因诗词格律要求而声调发生改变的读音,如“春色未曾看”中的“看”(读kān);(3)有别义作用的读音,如“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读jì);(4)古今音义配合关系交叉的读音,如“不亦乐乎”中的“乐”。这两大类四小类读音产生的原因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一小类,前人称为“叶(xié)韵”(亦作“协韵”,又称“协句”“叶音”),指诗歌和韵文中为了押韵和上口临时改读的字音。

      “叶韵”的起源很早。周代人编的《诗经》,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语音的变化,一些原本押韵的诗歌读起来不再押韵,于是就有人发明了“叶韵”的办法。《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南朝齐代的经师沈重说:“协句宜乃林反。”折合成今普通话,就是把“南”读作nín,以与“音(yīn)”“心(xīn)”押韵(实际上古代这三个字如今天的广州话一样都是收m尾的)。

      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来看,明清以来许多学者已经对“叶韵”说进行过批判,现代人当然不能重蹈覆辙,因此面向中小学生的工具书或教材绝对不应该标注此类读音。但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把“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斜”读作xiá以与“家”押韵,把“勅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野”读作yǎ以与“下”押韵,把“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读作cuī以与“回”押韵(实际上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来”也是入韵的,“衰”读作cuī是顾首不顾尾,得失参半),在上文提到的特定场合中使用,是应该得到允许的。

      第二小类,按诗词格律的*仄要求须改变声调但现在已经不通行的读音。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根据格律要求,“看”字须押*声韵,而“看”字在古代也确有*声一读,因此面向中小学生的工具书和教科书可以注明:“旧读kān。”但需要指出的是,注出“旧读”只是为了丰富学生古代文化知识,而不是提倡旧读,更不宜作为考试内容,以旧读为正确读音,今读为错误读音。

      第三小类,古代有别义作用而现代已经发生合并的读音。

      “骑”字用作名词或量词时古代读“jì”,跟作动词用的“骑(qí)”意义和用法都有所不同,所以“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字正好处于仄声字的位置上。“胜”字表示“禁受”“承受”的意义时古代读*声,所以《水调歌头》“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的“胜”正好处于*声字的位置上。但今普通话口语中已经无此区别,因此旧版和新版《审音表》已经规定“骑”统读为qí,“胜”统读为shènɡ。因此面向中小学生的工具书和教科书可以参照*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新华字典(第11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分别注明:“旧读jì。”“旧读shēnɡ。”

      第四小类,一些多音多义词古今音义配合关系不完全一致的情况。

      例如“食”字,今普通话名词“食”(义为“食物”)和动词“食”(义为“吃”)均读“shí”,动词“食”(义为“给人吃”)读“sì”。但古代有所不同,名词“食”亦读作“sì”。《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下称《释文》):“食,音嗣。”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同。又如“乐”字,《释文》有“音洛”(折合为今普通话读lè)、“音岳(五角反)”(折合为今普通话读yuè)、“五教反(或五孝反)”(折合为今普通话读yào)等三种读音:

      (1)“乐”字做形容词时读“洛(lè)”。《周易·需卦》:“君子以饮食宴乐。”《释文》:“乐,音洛。”

      (2)做名词时读“岳(yuè)”。《论语·季氏》:“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释文》:“礼乐,音岳。”

      (3)做动词时“乐”则既可以读“洛(lè)”,又可以读“岳(yuè)”“五教反(或五孝反,yào)”。《诗经·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释文》:“音洛。一音岳。”《诗经·小雅·鹤鸣》:“乐彼之园,爰有树檀。”《释文》:“音洛,沈又五孝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经》:“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杜预注:“公不居先君之路寝而安所乐,失其所也。”《释文》:“乐音洛,一音岳,又一音五教反。”

      一般认为,按照《释文》的体例,凡注有两个以上读音的,第一个读音是作者首选的正确读音,第二个读音或第三个读音是可供参考的异读。以此例校核全书,往往颇有出入,但可以肯定的是,《释文》全书名词“乐”读“岳(yuè)”,形容词读“洛(lè)”,是从来没有例外的,这与今天普通话名词“乐(yuè)”和形容词“乐(lè)”两者之间的音义配合关系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乐”字做动词时,《释文》除了读“洛(lè)”外,还可以有“岳(yuè)”和“五教反(或五孝反,yào)”两个读音。因此,无论是旧版《审音表》还是新版《审音表》都没有承认动词“乐”有yuè和yào音,当代读者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把形容词和动词“乐”一律读作lè。

      我国有着悠久的诗文欣赏和吟诵传统,随着最*兴起的“国学热”和“吟诵热”,国人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古代的优秀诗歌和散文作品。但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和古今音义配合关系的变化,一些诗句或文句读起来不太上口,或意义容易发生混淆,一些人愿意在吟诵活动或其他一些艺术形式中玩“文艺范儿”,按以上提到的“叶韵”或“旧读”等来读古代诗文,也无可厚非。但一些人把这些读音当成唯一正确的读音,好像不如此读就显得没有学问,则有点像食古不化的冬烘先生如孔乙己之流了。

      笔者在这里倒是希望给喜欢所谓“古音”或“旧读”的朋友们提个醒,吟诵古代诗文时一定不要把古今音义配合关系搞混而做出错误的类推。《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中的“乐”字为形容词,无论是唐代陆德明所作汇聚六朝经师音读的《经典释文》,还是宋代朱熹所作被后代奉为科举标准教科书的《四书章句集注》,都明确标注“音洛”(折合为今普通话读lè)。但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动词“乐”的中古异读错误地推广到形容词,坚持把“不亦乐乎”的“乐”读作yuè,则不免弄巧成拙、贻笑大方了。

      拓展阅读

      鉴赏四步法:一抓修辞,古诗词奖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

      1、比喻

      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答题格式: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在哪一方面的特征。

      举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把民族危亡比作“风中絮”,把个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阅读全文]...

2022-04-12 02:06:45
  • 与乞巧节相关的古诗句

  • 与乞巧节相关的古诗句(精选50句)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与乞巧节相关的古诗句(精选50句),祝您生活愉快

      1、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2、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3、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4、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5、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6、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7、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8、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9、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罗隐《七夕》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0、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迢迢牵牛星》

      1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

      12、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王建《七夕曲》

      13、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14、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15、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6、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王建《七夕曲》

      17、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七夕二首·其一》

      18、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七夕二首·其一》

      19、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20、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1、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3、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张野《夺锦标·七夕》

      24、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七夕二首·其二》

      25、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6、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 —— 李商隐《壬申七夕》

      27、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28、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9、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30、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31、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顾太清《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32、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33、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3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古诗十九首》

      35、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杨朴《七夕》

      36、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权德舆《七夕》

      37、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38、[爱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9、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罗隐《七夕》

      40、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1、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4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43、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唐·罗隐·《七夕》)

      44、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唐·徐凝·《七夕》)

      45、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唐·杨璞·《七夕》)

      46、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宋·晏几道·《七夕》)

      47、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48、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晋·《七夕夜女歌》)

      49、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唐·宋之问·《七夕》)

    [阅读全文]...

2022-01-03 18:39:35
  • 含有熟字的古诗词 带熟字的诗词名句

  •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增广贤文·下集》

    处事最当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小窗幽记·集醒篇》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红楼梦·第五回》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肖不如无。——《醒世恒言·卷十七》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格言联璧·学问类》

    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尔雅·释天》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杜甫《百忧集行》

    锦江*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传*录·卷下·右南大吉录》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李贤《黄台瓜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杜甫《梅雨》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钝学累功,不妨精熟——《颜氏家训·文章篇》

    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李珣《南乡子·山果熟》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杨基《天*山中》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戴复古《初夏游张园》

    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李珣《南乡子·云带雨》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

    军井成而后饮,军食熟而后饭,军垒成而后舍,劳佚必以身同之。——《尉缭子·战威》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李白《荆州歌》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佚名《十五从军征》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欧阳修《卖油翁》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辛弃疾《清*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念奴娇·鸟儿问答》

    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丘明《晋灵公不君》

    虎生犹可*,人熟不堪亲。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九十七》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苏轼《猪肉颂》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杜荀鹤《自叙》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李珣《南乡子·山果熟》

    守过荒年有熟年。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杜甫《堂成》

    五谷不熟,不如荑稗——《醒世恒言·卷十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柳宗元《夏昼偶作》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杜甫《宗武生日》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皮日休《橡媪叹》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皮日休《橡媪叹》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白居易《杜陵叟》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欧阳修《卖油翁》

    [阅读全文]...

2022-02-04 14:06:41
  • 乞巧古诗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 乞巧古诗教学反思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乞巧古诗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句浅显易懂,并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牛郎织女》,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1、借吟诵悟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中,我对读的设计有范读,吟诵,个别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引读,边读边议,边读边评,边读边想象。有的地方为了突出诗情诗境,强化读,采用“一读、再读、三读”,让诗情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每首诗都有某种情调的表达。《乞巧》这首诗就表达一种喜悦的情绪,所以,问题“牛郎织女日盼夜盼,终于盼到了相会团聚的时刻,你觉得他们此时的心情会如何?”的提出会使学生自主的去读,读出心情,也会读得更动听,读得更动情,读得更感人。这样也势必会提高学生阅读古诗的效果和能力。

      2、借画面补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要想提高阅读古诗的实效,就得让学生理解古诗的背景。教学时,我首先由以前积累的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引入新课,为了达到补充资料、丰富阅读信息、了解古诗的背景的目的,我播放了学生喜爱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动画片,让学生走进与乞巧相关的一个家喻户晓神话传说,领悟“牵牛织女渡河桥”的来由,体会它千古传颂的魅力,继而出示织女的资料,一步一步深入孩子们的内心,感受七夕节又叫乞巧节的原因及盛况,品味对幸福的向往之情。

      网络已经成为教师获取课程资源最常用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与诗歌内容相符合的图片,首先从直觉上让学生知道诗歌所描述的一些内容,同时,引领学生从形象思维的角度,明白诗歌中提及的地点、人物、时间以及相关的人文背景,从而带着一些“前在知识”进入到文本的阅读中。

      如:我在教学《乞巧》一诗时,从网上下载了许多古时女子对月穿针向织女乞取智巧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画面之后的感觉和想法,从而从直观上感受古时人们对七夕节的重视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诗句不能知道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场景,所以,为了更好的阅读古诗,理解古诗,我补充了吟诵古诗《乞巧》的朗读视频,在视频中有朗诵的示范,有对月穿针的场景,这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品读层层递进,让学生和作者的心灵得到碰撞。借画面补充,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渗透古诗学法,诗画互为补充,在体验感悟、入境动情的吟诵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在教学《乞巧》《嫦娥》这两首古诗时,正好看了小学生古诗文的教学要注意“三要三不要”。三要:诗句要反复朗读;诗意要大致理解;全篇要熟练背诵。

      三不要:介绍背景不要过全;诗句翻译不要过细;意境体会不必过深。教学本课时我就借鉴了这“三要”和“三不要”。

      让学生从谈自己的读书收获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课堂生成来进行。有个学生讲到“乞巧”的意思时,好多学生都做了补充,我也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知道的对学生做了补充介绍。突然感到课堂的“三不要”中的背景不要过全,我这是不是介绍过多了?但是看到学生的学*状态又不错,我犯难了,深感教学不易啊!

      优点与不足: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那是因为诗中有意境。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创设情境、互动教学的方式,也就是意境互动教学策略,事实证明还是比较成功的。

      1、借画面互诵。

      《乞巧》这首诗有两幅大的画面:一是天上,碧霄只是背景,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才是主画面,这在教材的底图很清晰;二是人间乞巧的场面。在教学环节中,我还安排了让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让诗句和诗意化为可以视觉感受的栩栩如生的图片。

      2、借吟诵互动: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吟诵是古诗教学很多老师常用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教法。我教学时由学生背诗入课,教师吟诗入题。课中吟中诵,诵中说,说中解诗意、品诗味、入诗境。

      3、扩展延伸,丰富积累。

      丰富的想象是这首诗明显的写法特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画面,想象人间乞巧的场面。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作为古诗教学,尤其要注意以读带讲、多读多悟,这样才能让诗情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并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这首古诗的诗句虽浅显易懂,但想让学生真正读懂古诗还是有点难。特别是对诗歌那中情境的体会、感受。于是这节课中我把重难点放在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展开朗读、体会诗意以及在体会诗意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课前我下足了功夫了解许多乞巧节的资料,最后的教学效果还可以。这堂课我主要是从以下方面着手的:

      1、课内外积累做铺垫。教学时,我从复*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清明》、《元日》、《寒食》、《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导入本课学*,将诗歌学*置于相关文化背景之中,另外课前我让孩子们从故事中了解牛郎织女,从资料袋中了解乞巧节,从课外收集和七夕相关的诗篇。这样既可以帮助孩子们梳理了课外知识,也可以提高他们如何加工信息,还为进一步读、悟古诗做了情感铺垫,也加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整合,积累古诗名句。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2、想象画面入诗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力的窗口”。因此,在学*“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这两句诗时,我紧扣“看”字,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相机引出牛郎织女的故事。教学伊始,我问“读了前两句诗,你看见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话开了,有的说我看见了满天的繁星,有的说我看见了半弯的月亮,有的说我看见了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这时我相机出示了“碧霄”图,让学生认真的观察,进一步感受这美丽的夜空。是啊,夜空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繁星璀璨、白如纱带的银河更在于那美丽动人的传说牵动着一颗颗善良人们的心,最后我结合动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渡河桥”的意象感受“鹊桥”美。这很像电影的大全景,缓慢而又深情地移动着,万里星空尽收眼底——七夕之夜仰望星空,人们一颗一颗地细数着漫天星辰,搜寻着牵牛织女星,搜寻着那条闪烁着奇异光彩的鹊桥。接着我话锋一转“天上鹊桥相会,那地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呢?”我以此句过渡,引导学生学*后两句诗。“透过这两句诗,你似乎又看见了什么画面呢?”有的说,我似乎看见了:家家户户仰望星空。是啊,家家户户的姑娘都出来了,这是何等的热闹与壮观啊!有的说,我看见了姑娘们在着对月穿针穿的红丝线很多条。这时我相机抓住“几万条“尽等,让学生具体体会红丝线的多,体会姑娘们的一双巧手。借着淡淡的月光,要把红丝线从七孔或九孔针穿过去,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可见少女们心中的愿望又是多么的强烈啊!因此,试着换位思考,让学生渐入诗境,自然水到渠成。

      3、反复诵读悟诗情。“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作为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诗情在孩子们心中产生共鸣,从而受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多读多悟,特别是在创设情境后的入情入境地读。读的形式也多样化,如:指名读,男女分角色朗读,到全班齐读,配乐读,最后到深情诵读。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使课堂上书声琅琅。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它想象丰富、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短短的28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因此,我教学本诗时,紧紧抓住了诗中的“看”“尽”“望”三字进行品读、想象、拓展,从而感悟诗中的内涵。

      一、紧扣“看”字,想画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力的窗口”。因此,在学*“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这两句诗时,我紧扣“看”字,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相机引出牛郎织女的故事。教学伊始,我问“读了前两句诗,你看见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话开了,有的说我看见了满天的繁星,有的说我看见了半弯的月亮,有的说我看见了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这时我相机出示了“碧霄”图,让学生认真的观察,进一步感受这美丽的夜空。是啊,夜空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繁星璀璨、白如纱带的银河更在于那美丽动人的传说牵动着一颗颗善良人们的心,最后我结合动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渡河桥”的意象感受“鹊桥”美。这很像电影的大全景,缓慢而又深情地移动着,万里星空尽收眼底——七夕之夜仰望星空,心儿和星空同样澄碧如洗的美妙时刻,人们一颗一颗地细数着漫天星辰,搜寻着牵牛织女星,搜寻着那条闪烁着奇异光彩的鹊桥。

      二、穿过“尽”字,入诗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末。”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原话,他老人家还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们只有把自己当作“意中人”,进入作者所创的情境之中,和诗人情脉相通,才能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并与之产生共鸣,进而得到美的享受。如,“天上鹊桥相会,那地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呢?”我以此句过渡,引导学生学*后两句诗。“透过这两句诗,你似乎又看见了什么画面呢?”有的说,我似乎看见了:家家户户仰望星空。是啊,家家户户的姑娘都出来了,这是何等的热闹与壮观啊!有的说,我看见了姑娘们在着对月穿针;也有的说,我看见了她们穿的红丝线很多条。这时我相机抓住“几万条”“尽”等,让学生具体体会红丝线的多,体会姑娘们的一双巧手。借着淡淡的月光,要把红丝线从七孔或九孔针穿过去,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可见少女们心中的愿望又是多么的强烈啊!因此,试着换位思考,让学生渐入诗境,自然水到渠成。

      三、透“望”字,悟诗情

      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耐人寻味,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代大家闻一多先生曾说:诗的长处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因此,在引导学生领悟诗的表达内涵这一环节,我巧妙地拓展课外知识,为后面的理解做铺垫。如,“无数条的红丝线都穿完了,这是为什么呢?这里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介绍织女。”通过介绍,学生了解到织女是一位聪明、美丽、善良、心灵手巧的人,有了这作铺垫,学生马上领悟到,人间的姑娘对月穿针是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拥有“聪明、美丽、善良”更重要的是拥有一双“巧手”。“是啊,在男耕女织的社会里,如果你有一双巧手,那你将会过上怎样的生活呢?”没错,幸福的生活,是人们心中的希望,期望,渴望,盼望……这也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因此,才出现了“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样的画面。

      四、融入“情”字,诵诗文

      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宋代大家朱熹也曾经说过:“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只有经过充分地、反复地诵读,设身处境地进入诗的境界,仔细体味每个重点词句的含义,细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领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是啊,“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正因为诗如鼓琴,易唱动听。因此,融入我们的“情”读出我们的味,共同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又何尝不是一件乐事呢!“带着我们的喜悦、激动以及我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再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吧?”于是学生跃跃欲试,听得出他们是将自己的理解给读出来了,他们不仅读出了声更读出了情。这时,再配上轻柔的音乐,让学生陶醉在古诗的意境中美美地诵读古诗,岂不美哉!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度的课外拓展,让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积淀了古诗的文化底蕴。如学*了《乞巧》这样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我们可要求学生去找找其他有关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再读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怡情养性,岂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道理,从而共同感受祖国文化的魅力。

      虽然,古诗语言精美,富有韵律,字字高度浓缩概括,行行蕴涵丰富的情感。但是,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入情入境的学*,古诗教学课不也可以同样丰富、饱满、生动吗?让我们共同期待——开辟一个崭新的古诗教学天地!

      昨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了29课《古诗两首》,感觉自己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有以下几个地方。

      1、课前,我适当准备一些作者介绍或诗作的赏析资料,在学生理解诗的大意时,相机介绍。然后引导学生先读读“资料袋”中的内容,对乞巧节有大致的了解。

      2、课文中要求会认4个生字,我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学生互相交流后,我重点提示,“乞”与熟字“气”的区别,“烛”是翘舌音不要读错。在教学会写的字有8个,我引导学生注意难写易错的字,如“乞”不要多写一横,“晓”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霄”上下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适当。

      3、理解诗歌的大意是体会诗中丰富想象的前提。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

      4、要重视学*伙伴的提示,注意拓展延伸。课后小伙伴吐了一个泡泡:“我要去再收集一些民间故事”,不要求学生在学*本课时完成,它要贯穿到全组的课文学*始终,为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的学*做准备。

    [阅读全文]...

2022-02-21 16:08:10
描写熟能生巧的古诗 - 句子
描写熟能生巧的古诗 - 语录
描写熟能生巧的古诗 - 说说
描写熟能生巧的古诗 - 名言
描写熟能生巧的古诗 - 诗词
描写熟能生巧的古诗 - 祝福
描写熟能生巧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