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则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则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则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则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谐音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谐音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出塞》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留),春风不度玉门关。
2、《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伤),月色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3、《劳劳亭歌》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
4、《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6、《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留)。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7、《竹枝》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8、《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杨柳枝》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0、《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留)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金陵酒肆送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伤)。
1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留)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2、《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伤),月色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3、《劳劳亭歌》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
4、《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6、《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留)。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7、《竹枝》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8、《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杨柳枝》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0、《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留)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金陵酒肆送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伤)。
1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留)。
13、《谢公亭》
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3、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4、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曾几《苏秀道中》
5、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6、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8、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白居易《伤唐衢二首》
9、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吴澄《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10、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11、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陆游《沈园二首》
12、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13、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14、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
15、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常建《春词二首》
16、怅恨不逢如意酒。寻思难值有情人。——晏几道《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17、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李白《古意》
18、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19、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王维《酌酒与裴迪》
20、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21、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22、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23、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2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25、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26、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8、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2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其一》
30、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陆凯《赠范晔诗》
31、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32、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33、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欧阳修《秋声赋》
34、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35、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3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
37、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38、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9、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4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41、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42、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严仁《玉楼春·春思》
43、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苏轼《无题》
44、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45、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46、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明月上高楼》
47、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48、安的五彩虹,驾天作长桥。——李白《焦山望寥山》
49、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
50、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许浑《谢亭送别》
51、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含谐音的古诗
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 以下关于含谐音的古诗 ,希望您驻足阅读!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简析]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惜春也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调。
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很有情趣。
1、《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留)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2、《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伤),月色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3、《劳劳亭歌》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
4、《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谐音古诗
古体诗是与*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谐音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留)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2、《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伤),月色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3、《劳劳亭歌》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
4、《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6、《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留)。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7、《竹枝》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8、《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杨柳枝》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0、《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留)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金陵酒肆送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伤)。
1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竹里馆拼音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竹里馆拼音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古诗竹里馆王维带拼音版
zhú lǐ guǎn
竹里馆
wáng wéi
王维
dú zuò yōu huáng lǐ
独坐幽篁里,
dàn qín fù zhǎng xiào
弹琴复长啸。
shēn lín rén bú zhī
深林人不知,
míng yuè lái xiàng zhào
明月来相照。
2、古诗竹里馆王维翻译
注释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三。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⑴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幽深的竹林。
⑵啸(xiào):长声呼啸。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⑶深林:指“幽篁”。
⑷相照:与“独坐”对应。
译文
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3、古诗竹里馆王维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清明古诗带拼音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全诗色彩清淡,心境凄冷,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历来广为传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古诗带拼音,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qīng míng) 杜牧(dù mù).
清明时节雨纷纷(qīng míng shí jié yǔ fēn fēn),
路上行人欲断魂(lù shang xíng rén yù duàn hún)。
借问酒家何处有(jiè wèn jiǔ jiā hé chù yǒu)?
牧童遥指杏花村(mù tóng yáo zhǐ xìng huā cūn)。
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杜牧的诗歌成就
林建略《晚唐诗人杜牧之》认为,杜牧的诗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豪迈的,一是香艳的,前者“或为遣愁,或为吊古,或为感怀之作,多是用一种拗峭的笔调写成,立意奇特”;后者“大半是用一种清新的笔调来轻描淡写的,所以便不至满纸都脂粉气了”。王叔箱《诗人杜牧》认为,杜牧的“文是那样的陈厚奇变,诗又是那样的英姿雄发”,“他的诗辞旖旎动人,拗峭过甚,正以如此,有时也就流入纤巧了。不过要知道,元镇、白居易、李商隐、温庭筠等都是与他上下同时,他既不愿效风行一时的元白所创作的元和体,又不愿效温李的晦涩;不得不自成一色,力矫时弊,立意必在奇辟。”
缪钱《杜牧诗简论》认为,杜牧诗中俊爽的风格,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风华流美之致,在晚唐是杰出的,在整个唐代诗坛中是独创的。这是杜牧*生忧国忧民的壮怀伟抱与伤春伤别的绮思柔情交织在一起而以艺术天才表现出来的特征。葛晓音《杜牧和他的诗歌》认为,“渴望为国立功的理想给杜牧的诗歌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和豪放的气概,但他的务实精神又使他的想象和比喻从不带有神仙世界的险怪色彩。”又由于杜牧在“以直达的语言表现对生活美的敏锐感觉”方面特具的天赋,“他总是能从日常的景色中发现独特的美,并找到某一种与意境最相和谐的情调,通过画面的巧妙组织表现出来。”王西*、张田《杜牧诗歌艺术美浅析》`认为,杜牧诗歌的艺术美在于具有“豪爽健朗的形象美”,“强烈坦荡的诗情美”、“清新明洁的意境美”。王西*《杜牧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综论》指出,杜牧在表现上多用率真直赋;寓理于诗;用拗折法,而反说(翻案法)和设问则是杜牧拗变的主要手段,从而形成了豪爽俊健的风格。吴在庆《杜牧诗歌表现手法初探》认为,“他的诗歌之所以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这与他采用比喻、拟人、寓情于景、以景表情、对比等手法有更密切的关系。而翻案法、掉尾一波、设问深入、应用典故等表现手法对于开拓他诗歌的新意境,深化思想内涵,也不无作用。”“直抒胸臆、语法句式的倒置改变,这对于他古诗的豪爽劲健,惆搅不羁的风格有直接影响”,“而含蓄婉转、掉尾一波、寓情于景,以景表情、设问深入等更明显地有助于他绝句的远韵远神、流情婉转风格特色的形成。”
创作背景
此诗最早见于宋人谢枋得编《千家诗》,杜牧的《樊川文集》(杜牧外甥延翰编,北宋人续编)、清人冯集梧《樊川诗集注》(版本依据为《樊川文集》)及《全唐诗》均未收录。谢枋得为南宋人,然从《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所载宋祁《锦缠道》词“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数句可知,此诗在北宋已流传人口。尤以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流传最广,江南一带可谓家喻户晓。此诗当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时杜牧为池州刺史。关于杏花村到底在何处,历来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或说在山西汾阳,或说在湖北黄州,或说在江苏南京(金陵),亦有以为诗人虚拟者。然而,诸说之中,以池州说最为可信。池州贵池西郊,有杏花村。据方志记载,唐会昌间,有黄公名广润者,在此酿酒出售。店内有井,水似甘泉,人称“黄公广润玉泉”。而杜牧会昌年间,恰有出守池州的经历,借本地风光,组织成诗,为水到渠成之事。《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整体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魂”不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太没来由了。
再回到“纷纷”二字上来。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说出是向谁问路的。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是否答话了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比如《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读者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后人学*继承的地方。
唐代诗人写过许多出色的思乡之作,《春兴》也是其中一首。
唐代:武元衡
yang liu yin yin xi yu qing , can hua luo jin jian liu ying 。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chun feng yi ye chui xiang meng , you zhu chun feng dao luo cheng 。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乡 一作:香)
《春兴》注释
⑴春兴:春游的兴致。唐皇甫冉《奉和对山僧》:“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⑵阴阴:形容杨柳幽暗茂盛。
⑶流莺:即莺。流,谓其鸣声婉转。南朝梁沈约 《八咏诗·会圃临东风》:“舞春雪,杂流莺。”
⑷乡梦:美梦;甜蜜的梦境。乡:一作“香”。
⑸梦:一作“又”。洛城:洛阳,诗人家乡缑氏在洛阳附*。
《春兴》译文
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枝头的残花也在雨中全都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鸣的流莺。
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甜蜜的思乡梦,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春兴》赏析
此诗的开头两句,从春天的景物写起。“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两句中雨晴与柳暗、花尽与莺见之间又存在着因果联系。
“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洒洗,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两个出语*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不难发现,在整首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串始终的角色。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由于春色春风的熏染,这本来不免带有伤感怅惘情调的乡思乡梦,也似乎渗透了春的温馨明丽色彩,而略无沉重悲伤之感了。诗人的想象是新奇的,奇妙的想象将强烈的乡思形象化、具体化了。在诗人的意念中,这种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的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末句的“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
唐代诗人写过许多出色的思乡之作。悠悠乡思,常因特定的情景所触发;又往往进一步发展成为悠悠归梦。武元衡这首《春兴》,就是春景、乡思、归梦三位一体的佳作。这首诗所写的情事本极*常:看到暮春景色,触动了乡思,在一夜春风的吹拂下,做了一个还乡之梦。而诗人却在这*常的生活中提炼出一首美好的诗来,在这里,艺术的想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梅花》是北宋诗人所作。表达了诗人就算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意志。
王安石
qiáng jiǎo shù zhī méi
墙 角 数 枝 梅 ,
líng hán dú zì kāi
凌 寒 独 自 开 。
yáo zhí bù shì xuǎ
遥 知 不 是 雪 ,
wèi yǒu àn xiāng lái
为 有 暗 香 来 。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⑴凌寒:冒着严寒。
⑵遥:远远地。知:知道。
⑶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在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
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
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
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古诗诗音的声音
阿音的古诗
有chi的音古诗
羽音的古诗
萧音的古诗
有则音的古诗
诣音的古诗
有诣音的古诗
画音的古诗
带音的古诗
d音的古诗
有qi音的古诗
u音的古诗
寻音的古诗
yi音的古诗
有古诗的抖音
有ln音的古诗
古诗的轻音音乐
古诗的拼音音节
古诗有音的古诗
写古诗的拼音音调
古诗为的发音
是谐音的古诗
古诗的泛音
乡音的古诗
有幽音字的古诗
抖音很火的古诗
有拼音的古诗
醉花音的古诗
有音的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