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潜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道潜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道潜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道潜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病中得长儿潜书至自北京喜而赋此因便书示潜凡 其一
梁兰〔明代〕
潇然卧病室南隅,赖有诸孙问起居。原自闾阎踪迹少,转于朋旧笑谈疏。
馀年止饮瓢应弃,*日粗安药未除。底事老怀能慰藉,叩门人送北京书。
病中得长儿潜书至自北京喜而赋此因便书示潜凡 其二
梁兰〔明代〕
书来万里报*安,抱病胸怀取次宽。首报远方俱入贡,中期老父倍加餐。
新分马乳偏能饮,旧赐貂裘不怕寒。兼说冷官多述作,赋成早晚寄来看。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宋代〕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於潜僧绿筠轩
苏轼〔宋代〕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潜别离
白居易〔唐代〕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舂断连理枝。(舂断 一作:春断)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唐代〕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金门 一作:君门)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孤村 一作:孤城)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李清照〔宋代〕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灌漏卮——《潜夫论·卷三·浮侈》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潜龙勿用。——《周易·乾卦》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杜甫《哀江头》
人之善恶,不必世族;性之贤鄙,不必世俗——《潜夫论·卷一·论荣》
不得哭,潜别离。——白居易《潜别离》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鱼玄机《赠邻女 / 寄李亿员外》
和氏之璧,出于璞石;隋氏之珠,产于蜃蛤——《潜夫论·卷一·论荣》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闇者偏信也。——《潜夫论·卷二·明闇》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得语,暗相思。——白居易《潜别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柳永《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谢灵运《登池上楼》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白居易《潜别离》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丘明《蹇叔哭师》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白朴《寄生草·饮》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两心之外无人知。——白居易《潜别离》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白居易《望月有感》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沈潜,不然耳边口头尔。——《格言联璧·学问类》
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其一百三十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淡,二分梁甫一分骚。——龚自珍《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选四)》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纳兰性德《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吕蒙正《破窑赋 / 寒窑赋 / 劝世章》
陶潜自爱吾庐好,李白休歌蜀道难。——段成己《鹧鸪天·谁伴闲人闲处闲》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佚名《鹤鸣》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鱼玄机《卖残牡丹》
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曹植《仙人篇》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李煜《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白居易《潜别离》
《临*道中》
作者:道潜
风蒲猎猎弄清柔,
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山下路,
藕花无数满汀州。
注释:
1、临*:即临*山,在今杭州市东北。
2、风蒲:被风吹着的蒲苇。猎猎:风声。
赏析:
宋诗区别于唐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宋诗更重视对画意的表现。考其原因,或许是宋代绘画特别发达,而许多知名作家又每兼具画家和诗人两种身份的缘故(顺便应该提到,宋代的题画诗也较之前代更为发达)。苏轼、米芾诸人固不必说,即如张公庠《道中》:“一年春色已成空,拥鼻微吟半醉中。夹路桃花新雨过,马蹄无处避残红。”郑獬《绝句》:“田家汩汩水流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武衍《湖边》:“日日湖边上小车,要寻红紫醉年华。东风合与春料理,忍把轻寒瘦杏花。”李显卿《溪行》:“枯木扶疏夹道旁,野梅倒影浸寒塘。朝阳不到溪湾处,留得横桥一板霜。”法具《东山》:“窗中远看眉黛绿,尽是当年歌吹愁。鸟语夕阳人不见,蔷薇花暗小江流。”都描写精工,诗中有画。道潜这首诗写蒲苇受风的声形,写蜻蜓在蒲苇上站立不稳的姿态,写临*山下,经行之处满眼盛开的荷花,也是充满浓重的画意,表现了宋诗在这一方面的典型特征。但是,诗人们所追求的诗中有画,并不是诗等于画,而是诗画相通,特色兼具。因为,一般说来,诗是动态艺术,画是静态艺术。此诗虽有画意,但强调了自然景物的声形、姿态,仍带有诗的特点,是二者完美结合的典范。所以,苏轼作为对诗画都非常内行的作家,一见此诗,就为之激赏。宗室曹夫人还根据诗意画了一幅《临*藕花图》。
关于道别的古诗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道别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2、《山中相送》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3、《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4、《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6、《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7、《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生一片心。
8、《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9、《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古诗赏析:《三衢道中》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赏析:《三衢道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出自宋代诗人曾畿的《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词句注释
①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lí):黄莺。
白话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赏析
诗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首句写出行时间,“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但现在却“日日晴”,写天晴,也是写诗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么明睸,那么开朗!次句写出行路线。诗人乘船去游山去了,“泛尽”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又换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乐无穷,其雅无穷,其趣无穷。第三句写“绿阴”,游山归来的路目,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作品鉴赏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他的学生陆游就专学这种,蔚成大家。
考校同文馆戏赠子方兼呈文潜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考校同文馆戏赠子方兼呈文潜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考校同文馆戏赠子方兼呈文潜
宋代·晁补之
二十年来曹子方,新诗曾见未能忘。多才善戏称物芳,吴娃*上呼作郎。
瞥然何许岁月长,只今未老毛发苍。自言逢掖非昔狂,传经华阴夫子堂。
何曾骑马身挟枪,诏随上将西击羌。董蒲跗注谓我臧,夜行马顿饥无粮。
鼓鼙惊谷骑卷冈,吏呼为微醉在床。前锋奄至灵武傍,中坚反后无敢骧。
城开三日牧蔽隍,百驰载笴千橐装。旌旗立垒乌鸟扬,还军不省一矢亡。
坐师无获劳不偿,铙歌入奏虚锦囊。秋风鲈鱼思故乡,锐头宜董鹳鹅行。
得官犹领万骕骦,王城对巷如参商。那知连月居兹房,称多量少非我王。
群公古镜悬秋光,闭门饭饱庭叶黄。秋盘登兔官酎香,吴音讹变杂秦凉。
令壶老柏笑覆觞,淹留*日梦欲翔。得君可乐殊未央,人生倾盖何所望。
结交松柏要冰霜,中天号出玉玺章。青骢御史腾康庄,归期屈指未可忙。
闻君况有梦虺祥,生女不恶嫁邻墙。扫轩留客具酒浆,与君更约城南张。
考校同文馆戏赠子方兼呈文潜
[宋] 邓忠臣
五年坎壈哀南方,江湖魏阙两相忘。
洞萝岩桂搴孤芳,月潭风渚俦渔郎。
单阏孟夏草木长,望都楼观郁苍苍。
谁令焚芰辞楚狂,复来上君白玉堂。
黄门戟曜羽林枪,未央引籍班氐羌。
云屯锦缚马斯臧,大官日膳琼为粮。
追随威凤呜南冈,岂敢偃息复在床。
投铃归休下殿傍,卫士传诏来如骧。
馆阊阖外西城隍,书橐迫遽不及装。
吁俊上集要言声,得弓勿问何人亡。
赵璧既入秦城偿,颖脱喜见锥出囊。
同人于野不择乡,峨峨羽翮整颜行。
王闲玉勒皆骕骦,伯喈怀赎望金商。
魁梧奇伟值文房,家令数术应帝王。
三英粲粲日争光,我辄与之较雌黄。
芳菲满室兰生香,坐堂月久秋气凉。
将军思归歌抚觞,倚梧目送雁南翔。
想见葭菼水中央,洞庭河汉遥相望。
香枫叶老赤染霜,感慨少日七步章。
长安城西约郑庄,牵率不往有底忙。
人生可意乃吉祥,快马划过小苑墙。
入门烂醉银瓶浆,秦筝赵瑟喜高张。
晏几道虞美人古诗原文及赏析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选自《小山词》。北宋晏几道词作。此为怀人怨别词。词的上片描述女主人公倚阑望月、盼人归来之情。下片抒写女子不幸被弃之恨,与上片的真诚信托、痴情等待形成强烈的反差。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晏几道虞美人古诗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虞美人
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
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园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旧意谁教改?
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晏几道词作鉴赏
此为怀人怨别词。词中以浅*而真挚的语言,回旋往复地抒写了词人心中短暂的欢乐和无法摆脱的悲哀,寄托了词人落拓不堪的人生境遇中对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身世浮沉的深沉感慨。词中着意刻画的女子形象,隐然蕴含作者自伤幽独之感。
词的上片描述女主人公倚阑望月、盼人归来之情。
起首两句主写倚阑,而写今夕倚阑,却从“昨夜曾倚”见出,同样一句词,内涵容量便增加一倍不止。——既然连夜皆倚阑而望,当还有多少个如“昨夜”者!“天如水”,比喻夜空如水般明澈与清凉,可是其意不于写天,而于以明净的天空引出皓洁的明月。歇拍两句写女主人公的对月怀人。男子去后一直不回来,也没说准什么时候回来,她结想成痴,就相信了传统的或当时流行的说法——月圆人团圆,每遇月圆,就倚阑苦望。词中写女主人公倚阑看月,从希望到绝望,有其独到之处。“初将”是说“本将”,这一语汇,便已含有“后却不然”的意味。下面却跳过这层意思,径写“长望”,其中自有一而再、再而三以至多次的.希望和失望的交替不言之中。“初”字起,“长”字承转,两个要紧的字眼,括净时期以来望月情事,从中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痴情和怨意。
词的下片抒写女子不幸被弃之恨,与上片的真诚信托、痴情等待形成强烈的反差。过片两句,从等待无望而终于悟知痴想成虚。“罗衣著破”,是时长日久:“前香”,则以罗衣前香之犹存比喻往日欢情的温馨难忘,委婉表达对旧情的缱绻眷恋。“旧意谁教改”?问语怨意颇深。人情易变,不如前香之尚;易散之香比人情还要持久,词中女主人公感到深深的痛苦。结拍二句,点出全词的“离恨”主旨,以“一春”写离恨的时间久长,以“懒调弦”、“两行闲泪”形容离恨的悲苦之深,将愁极无聊之感抒写到极致。
春日本为芳思缠绵之时,然而日日为离恨所苦,自然无心调弦弹筝,然而又百无聊赖,于是不得不对着筝弦黯然神伤。这种内心的苦恨,被作者表现得维妙维肖。陈延焯谓“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确然不错。
此词运笔有迥环往复之妙,读之使人心魂摇荡,低徊不已。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柳荫归牧图(局部) 元·佚名
雨后晴天,风和日丽,地上雨水也无踪无影,流水涨满河道,岸边野草繁茂,野花肆意开放。小牧童在柳阴里睡梦正酣。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头。
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惟兹初成,沫沉华浮。
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赋》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
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皎然《九日与陆处士饮茶》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
皎然《饮茶歌送郑容》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凡尘。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韦应物《喜园中茶生》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陆羽《歌》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白居易《琴茶》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
白居易《食后》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生不*事,
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桑茶坑道中》阅读答案
《桑茶坑道中》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作。此诗描写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围;同时描绘了儿童牧牛与牛吃草的动态画面,营造了生机无限的意境。全诗远景写意,着色粗放淋漓;*景写人,工笔勾勒,细致入微。诗中浸润着古典的静穆与纯净。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桑茶坑道中》阅读题
1.解释下面的词语
花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眠正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诗人在江南旅途中记下的一幅_______风光小景,读后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和谐。
《桑茶坑道中》阅读答案
1.花堤——鲜花盛开的堤岸。
眼花正着——睡得正熟、正香。
2.这是诗人在江南旅途中记下的一幅田野风光小景
还会深深感到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这是个雨后晴天,日头光灿灿的,微风清爽爽的,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溪水穿过碧绿的原野,奔向无处;夹岸丛生着繁茂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那头老牛,却只管埋头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去了枣没有人担心老牛逃走,它和小牧童是形影不离的老伙伴儿。
《桑茶坑道中》大意
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雨水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的河槽涨满了流水,岸边丛生绿油油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一个牧童躺在柳荫下,睡梦正甜。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桑茶坑道中》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春景物,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围和生机无限的意境.
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于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春的律"动";第三句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静",加上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时动时静,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
晴明风日两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一个雨后的大晴天,日头光灿灿的微风清爽爽的,地面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里的水却涨满河槽.溪水滚滚,滔滔淌过碧绿的原野,奔向远处,夹岸丛生着茂密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
不过,赏心悦目的江南原野的夏日风光只是诗中人物的背景."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小牧童和他的牛才是着幅田野小景的画面主体.堤岸旁,柳阴下一位小牧童躺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正酣睡呼呼地做他的美梦,他那头老牛却只管埋头吃草,边吃边走,越吃越远,渐渐地吃到柳林西南去了.
欣赏这首小诗,你不但会醉心于江南原野自然景色的优美,还会深深领略到人和大自然之间的融洽和谐.在我们有兴味地观赏小牧童在柳阴下酣然大睡,远望他的老牛吃到柳林西南的时候,不知不觉地,仿佛自己也置身画面之中了.
道潜的古诗
道潜的诗词
潜心修道的诗句
古诗秋江北宋道潜的朗诵
有潜的古诗词
陶潜明的古诗
含潜心的古诗
潜宿龙兴寺的古诗
潜气内转的古诗
朱光潜写的古诗
关于潜水的古诗
潜山二乔的古诗
沉潜的名言古诗
带潜的古诗词
带有潜龙的古诗
古诗潜水的诗词
形容潜水的古诗
形容潜龙的古诗
描写潜力的古诗
形容有潜力的古诗
潜龙的古诗文
朱光潜的所有古诗
仙本那潜水的古诗
危机潜伏的古诗
无限潜能的古诗
潜心钻研的古诗
含有潜渊的古诗词
潜别离的古诗鉴赏
朱光潜的一首古诗
人的潜力无限古诗
赞美甘南腊子口的古诗
乔睿的古诗
形容溪口古镇的古诗
关于凉拌菜的古诗
关于家乡的绝美古诗
难以明说的心情古诗
古诗第一个字有张的
古诗词中的解剖学知识
葡萄红包不用踩的古诗
60多字的长古诗
人的身上难免会有缺点的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常用语
古诗词中对狐狸的描写
爱国古诗人的故事
关于黄帝陵园的古诗
古诗中思念情人的意象
形容没能力冒充能力的古诗
怀远古镇的古诗
关于古诗词音乐的问卷调查
听雨的奢侈引用古诗文的好处
有博修的古诗
祖国壮丽山河的古诗抄写
学生减负提质的古诗
红色古诗2首短一点的
古诗欹湖欹的读音
古诗的解说辞是不是诗意
被改成现代歌的古诗
儿童生龙活虎的古诗
约的节古诗
李白写的古诗有景有寓意的
掌握正确的方法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