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范晔的古诗诗句

关于赠范晔的古诗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赠范晔的古诗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赠范晔的古诗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赠范晔的古诗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66) 语录(43) 说说(150) 名言(7) 诗词(8k+) 祝福(46) 心语(2)

  • 赠范晔古诗赏析

  • 赠范晔古诗赏析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赠范晔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陆凯 赠范晔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二、【译文及注释】

      折梅花的时候恰好遇到信使,于是将花寄给你这个身在陇头的好友。江南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吧。

      1、驿使:古代驿站传递公文、书信的使者。

      2、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3、聊:姑且。

      4、一枝春:此处借代一枝花。

      5、春:梅

      三、【赏析】

      古时赠友诗无数,陆凯这一首以其短小、*直独具一格,全诗又似一封给友人的书信,亲切随和,颇有情趣。

      诗的开篇即点明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而这一次,诗人传送的不是书信却是梅花,是可见得两个之间关系亲密,已不拘泥形式上的情感表达。一个“逢”字看似不经意,但实际上却是有心;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如果说诗的前两句直白*淡,那么后两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想象是多么丰富。“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古今吟咏岭梅诗词不下千章,最早的是陆凯《赠范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直隶南雄州志》载,南雄城南有寄梅驿,即取折梅逢驿使诗语。该驿曾经宋绍兴知州李岐重修。清道光知州戴锡纶有《寄梅驿》诗云:“一枝春可当人情,投赠南州艳此清。妙是不登供帐例,香风千古被征行。”

      陆凯是三国时人。《三国志.陆凯传》载:“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也。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珠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又《三国志.孙权传》载:“赤乌四年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

      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他那“虽统军众,手不释书”的儒将风度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赠范哗》寥寥20字,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祈望定能实现。

      范哗是谁?南北朝刘宋时有个编写《后汉书》的范晔,但他距三国*200年,肯定不是这个范晔,而是三国另一个范晔。有的人则认为范哗是刘宋时的范哗,而陆凯不是三国吴的陆凯,而是刘宋时的另一个陆凯。熟是熟非,有待考证。

    [阅读全文]...

2021-12-16 18:27:31
  • 赠范晔诗译文及注释(古诗赠范晔翻译及赏析)

  • ——南北朝 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译文】折梅花时遇见北去的驿使,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作者简介】陆凯,生年不详,卒于504年,字智君,从小聪明好学。十五岁,成为中书学生,任侍御中散,改任通直散骑侍郎,升任太子庶子、给事黄门侍郎。陆凯在中枢部门十多年,以忠厚为人称道,说话不多却屡屡言中,高祖嘉许他。后来生病,多次上书请求退休,诏令不允许,命令太医供给汤药。任正*太守,在郡七年,被称为贤能的官吏。起初,高祖打算商议改变旧的风俗,大臣都面有难色。又常常招致刘芳、郭祚等人秘密地在一起谋划方案,共同讨论当时的政治措施,而皇亲国戚以为完全是疏远自己,怏快不乐有不*之色。于是派陆凯私下晓谕他们说:“皇上只是想广知以前的事,应当向他们询问古代的法度,终究不会亲*他们而疏远你们啊。”皇亲国戚和旧臣们心情才逐渐*静。咸阳王元禧谋反,陆凯的哥哥陆琇被诬陷有罪,冤死在狱中,陆凯也被拘捕,遇上大赦才解脱。陆凯为哥哥的死悲痛,没有节制地哭,眼睛几乎失明,不断地申诉冤情,人情事理周备详尽。到正始初年,世宗恢复陆琇的官职爵位,陆凯十分高兴,设置酒*会集众亲属说:“我之所以几年之中抱病而不肯气绝,是顾念家族的大事啊。过去的事情不再追究,如今心愿已了。”就在这一年去世。追赠为龙骧将军、南青州刺史,谥号为惠。

    【赏析】陆凯和范晔,是一对志趣相投的好友,又或者说,用灵魂契合的知己来形容他们的关系更为恰当。但是,这对知音之间有一道巨大的鸿沟,那就是,陆凯是鲜卑人,效力于北魏,范晔是*,效力于刘宋,这是由二人的出身决定的,而当时的南北两朝处于敌对状态,这让他们难以像正常朋友那样秉烛夜谈、面对面唱和诗文。但是纵然有困难重重,陆凯和范晔也并没有轻易放弃他们之间的友谊,而是暗地里往来通信不断,互相交流、互相倾诉。这首诗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陆凯和范晔两人皆是才子,故后世戏称“两位才子一枝梅”

    [阅读全文]...

2022-03-19 03:25:10
  • 赠范晔古诗带拼音原文104句

  • 经典
  •   《赠范晔诗》原文:

      陆凯〔南北朝〕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赠范晔诗》译文: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

      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赠范晔诗》赏析:

      陆凯这首诗不过二十个字,却包含无限的诗趣和感情。当陆凯怀念范晔的时候,为了表达高洁与纯挚的感情,特地折取一枝梅花,托传递书物的信使带给范晔,所谓陇头人,因为范晔时在陕西长安,陇山在陕西陇县,所以用陇头人以代。不言而喻,陆凯折花遥赠之地是江南,江南的梅花是驰名于世的。隐居西湖的林逋有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正是江南梅花神韵的写照。江南是文物之邦,物丰文萃,但陆凯认为别的礼物不足以表达他对范晔的情感,所以说江南没有什么可贵的东西堪以相赠,唯有先春而至为报春讯的梅花是最适当的,因而遥遥千里,以寄思慕之情,而梅花也象征他们之间的崇高友谊。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写到了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逢驿使”的“逢”字说明不期然而遇见了驿使,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使全诗充满着天机自然之趣。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想象是多么丰富。“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艺术特色方面,诗中“一枝春”描写到眼前仿佛出现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梅花是江南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

      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它的艺术美在于朴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环境,把怀友的感情,通过一种为世公认具有高洁情操的梅花表达出来,把抽象的感情与形象的梅花结为一体了。

      《赠范晔诗》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梅花开放,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

      作者简介:

      陆凯,字智君,陆俟之孙,北魏代(今张家口涿鹿县山涧口村)人,鲜卑族。是南北朝人。《魏书》有传。

    [阅读全文]...

2022-06-20 13:28:19
  • 赠范晔诗赏析

  • 赠范晔诗赏析

      《赠范晔诗》是北魏诗人陆凯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赠范晔诗赏析,供大家参阅!

      赠范晔诗原文赏析

      南北朝 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译作:折梅)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赠范晔诗赏析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

      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注释

      ⑴《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诗。”唐汝谔《古诗解》则云:“晔为江南人,陆凯代北人,当是范寄陆耳。”这里用《赠范晔》题,乃暂从旧说。范晔:字蔚宗,顺阳山阴(今河南省淅川县东)人,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

      ⑵驿使:古代递送官府文书的人。

      ⑶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⑷“聊赠”句:赠: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

      赠范晔诗赏析

      前两句写到了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逢驿使”的“逢”字说明不期然而遇见了驿使,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使全诗充满着天机自然之趣。

      后两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 想象是多么丰富。 “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艺术特色方面,诗中“一枝春”描写到眼前仿佛出现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梅花是江南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

      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它的艺术美在于朴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环境,把怀友的感情,通过一种为世公认具有高洁情操的梅花表达出来,把抽象的感情与形象的梅花结为一体了。

    [阅读全文]...

2022-01-19 11:21:47
  • 赠范晔的诗文欣赏

  • 赠范晔的诗文欣赏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点出赠诗寄花的对象和缘由。“陇头人”,写出了朋友所在地方的边远和荒凉。诗的后两句,写明为什么要寄去一枝梅花。江南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应该说“无所不有”,但作者却说江南“无所有”,意思是觉得寄什么都不足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感情。这样就衬托出寄一枝梅花所包含的深重情意了。是啊,梅花开放的时候,春天就要到来了,梅花是春的使者、春的象征,在那边远荒寒的西北高原,有什么能比见到家乡的春色更值得欣慰的呢?作者寄给朋友一枝梅花,就是寄去了春天的.温暖,春天的明媚,春天的生机和春天的希望。所以有什么礼物能比这“一枝春”更能表达作者对朋友深切的关怀、热情的鼓励、殷切的希望和真挚的友情呢?

    [阅读全文]...

2022-01-31 10:02:05
  • 赠范晔写梅花的诗句

  • 梅花
  • 赠范晔写梅花的诗句

      《赠范晔》原文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赠范晔》作者简介

      陆凯诗(?―约504年),字智君,陆俟之孙,北魏代(今张家口涿鹿县山涧口村)人,鲜卑族。是南北朝人。

      陆凯诗出身名门,祖父陆俟官拜征西大将军,父兄也都为朝廷命官。他15岁时就官拜给事黄门侍郎,为皇帝亲*侍从。陆凯诗忠厚又刚正不阿,身居要职数十年。后来,又出任正*太守七年,被称为良吏。

      陆凯诗与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友好,常以书信来往。当时南朝北朝处于敌对状态,但是陆凯诗与范晔暗地里不断通信,互相诉说对时世的看法和感愤。陆凯于北魏景明二年(501年),把一支梅花装在信袋里,暗暗捎给江南好友范晔。

      《赠范晔》简介

      古时赠友诗无数,陆凯这一首以其短小、*直独具一格,全诗又似一封给友人的.书信,亲切随和,颇有情趣。

      诗的开篇即点明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而这一次,诗人传送的不是书信却是梅花,是可见得两个之间关系亲密,已不拘泥形式上的情感表达。一个“逢”字看似不经意,但实际上却是有心;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如果说诗的前两句直白*淡,那么后两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想象是多么丰富。 “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

    [阅读全文]...

2022-03-31 13:59:10
  • 古诗《赠汪伦》的诗意

  • 诗意,阅读
  • 古诗《赠汪伦》的诗意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赠汪伦》的诗意,欢迎阅览。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阅读全文]...

2021-12-17 14:56:30
  • 赠刘景文古诗的意思(赠刘景文古诗全解)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开学就是三年级了,暑假期间让孩子把古诗先熟悉一下,我看了下课本,说实话,我都没学过。孩子坑坑吃吃的读了,不明白什么意思,自己先学*起开,才能给孩子讲。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用“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又用“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 。从文献搜索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但是孩子还是不能理解,看来还得专业人来干专业事,交给老师

    [阅读全文]...

2022-01-18 13:45:52
  • 有关送别的诗句,关于离别的古诗_赠离别的诗句

  • 离别,送别,经典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有关送别的诗句,关于离别的古诗》,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4、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草》

    6、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薛涛《送友人》

    7、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8、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9、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生一片心。——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10、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11、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刘长卿

    12、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相送》

    13、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卢纶《送李端》

    14、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白居易《青门柳》

    1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7、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18、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9、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20、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王勃《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离别的古诗绝句。

    [阅读全文]...

2021-12-24 02:31:59
  • 范晔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范晔名言

    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范晔

    2、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 范晔

    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范晔

    4、位尊身危,财多命殆。—— 范晔

    5、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范晔

    6、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范晔

    7、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范晔

    8、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 范晔

    9、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范晔

    10、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范晔

    11、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

    12、德音流千里,功名重泰山。—— 范晔

    13、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秦焚书坑儒何异?—— 范晔

    14、士者贵其用也,不必求备。—— 范晔

    15、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范晔

    16、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 范晔

    17、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范晔

    18、人各有能,因艺受任。—— 范晔—— 范晔

    19、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 范晔

    20、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迁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范晔

    21、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 范晔

    2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范晔

    23、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范晔

    2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 范晔

    25、天命难知,人道易守。—— 范晔

    26、蒲鞭便示辱。—— 范晔

    27、势存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哀哉!—— 范晔

    28、拨乱反正,以宁天下。—— 范晔

    29、神龙失势,与蚯蚓同。—— 范晔

    [阅读全文]...

2022-07-06 19:59:27
赠范晔的古诗诗句 - 句子
赠范晔的古诗诗句 - 语录
赠范晔的古诗诗句 - 说说
赠范晔的古诗诗句 - 名言
赠范晔的古诗诗句 - 诗词
赠范晔的古诗诗句 - 祝福
赠范晔的古诗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