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关李煜的古诗讲解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李煜的古诗讲解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李煜的古诗讲解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李煜的古诗讲解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虞美人》李煜古诗赏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虞美人》李煜古诗赏析,希望能帮到你!
原文: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
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
问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赏析
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李煜以帝王之尊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尝尽辛酸,最后被宋太宗用药毒害而死。這首词可以看作是他临终前绝命词,据说這首词中抒写自己的悲恨和怀念故国,因而成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词中吟咏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和人生的愁恨,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亡国之痛。
词的开头一句就极为沉痛。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可是作者却以怨恨的口吻发出诘问:“春花呀 ,秋月呀,什么時候才能终了呢?”词人为什么這样见花落泪,对月伤心,为什么這样痛不欲生呢?因为春花秋月只会引起他对往事的追忆,而往事桩桩件件都会令人心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两句缩笔吞咽,放笔呼号。因偷生人间,历尽折磨,感到這种非人的生活、痛苦的折磨没有尽头,而往日的一切又不堪回首,只能更加增添悲愁。下阕承上,因故国月明进一步联想,旧日的宫殿犹在,而江山易主,人事已非,回想起来真是肝肠寸断,凄惨之至。结尾两句自问自答,倾吐心中不可抑之愁,用江水的长流不息来形容自己愁恨的永无尽時,以兴体作结,尤为精警。
全词以问起,以问结,由仰首问物,到抚心自问,一气盘旋,曲折回荡,如泣如诉,声泪俱下。通篇语气连贯而又起伏不定,抒发感情深沉真挚。词中还运用反衬和比喻,如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但却怨问其“何時了”,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不堪回首”之念。這都是反衬的手法,表达感情更为深刻。“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形象地表现出愁思如水,长流不断,无穷无尽。通过這样具有诗意的形象比喻,真实而深刻地表现自己的深哀和剧痛,而且将這些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东西写得具体形象,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李煜诗词大全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作者: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作者: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留 一作:留人)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作者: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长相思·一重山
作者: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作者: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尊罍在 一作:前)
清*乐·别来春半
作者: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柔肠断 一作:愁肠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作者: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作者: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一梦 一作:梦里)
忆江南·多少恨
作者: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标题作者正文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作者:李煜
李煜古诗词大全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煜古诗词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桃李依依春暗度,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清*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浣溪纱》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谢新恩庭》
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呈郑王十二弟》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三台令》
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2、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 《浪淘沙》
3、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李煜 《望江南》
4、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李煜 《深园静》
5、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
6、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全文诗文翻译 / 赏析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作者:李煜 (五代) ——李煜 《虞美人》
7、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煜 《蝶恋花》
8、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李煜 《相见欢》
9、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李煜 《浪淘沙》
10、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李煜
11、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相见欢》
12、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李煜 《望江南》
13、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也去,天上人间。 ——李煜
14、 林花谢了春红 ——李煜
15、 花明月暗笼轻雾, 今朝好向郎边去。 刬chǎn 袜步香阶, 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 一晌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 教君恣意怜。 ——李煜 菩萨蛮 ——李煜 《菩萨蛮》
16、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李煜 《长相思》
17、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李后主
18、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李煜
19、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李煜 《长相思·一重山》
20、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相见欢》
21、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李煜 《子夜歌》
22、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23、 菊花开,菊花残,寒雁高飞人未还。 ——李煜 《长相思》
24、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李煜
25、 与朋友交,只取其长,不计其短。 ——李煜
26、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清*乐》
27、 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28、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李煜 《乌夜啼》
29、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小词以健笔写柔情,以豪放衬婉约,颇得东坡婉约词之妙。 ——李煜 《虞美人》
30、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李煜
31、 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盈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 《渔父》
32、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 《相见欢》
33、 庭空客散人归后, 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 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李煜 《谢新恩·庭空客散人归后》
34、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李煜 《咏扇》
35、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清*乐》
36、 东风吹朔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笛声残,笙歌醉梦间;佩声悄,晚装残,凭谁整翠鬟,流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栏 ——李煜 《阮郎归》
37、 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 《望江南》
38、 浪花有意千重雪, 桃李无言一对春。 一壶酒,一竿纶, 世上似侬有几人? ——李煜 《渔父》
39、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是容易相见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浪淘沙》
40、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41、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 《虞美人》
42、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李煜 《感怀》
43、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李煜 《乌夜啼》
44、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清*乐》
45、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李煜 《柳枝》
46、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一作“挥”)泪对宫娥。 ——李煜 《破阵子》
47、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李煜 《浪淘沙》
48、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 《乌夜啼》
49、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李煜 《相见欢》
50、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浪淘沙》
51、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 《相见欢》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
⑤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⑥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⑦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一作“饷”(音xiǎng)
⑧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⑨凭栏:靠着栏杆。
⑩江山:指南唐河山。
赏析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着的例子。
创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九《西清诗话》:“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整理:zhl201608
望江南李煜原文及译文
《望江南·闲梦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的词作。此词借梦境抒情,表达对故国清幽自在的情境和人物的追慕之情。下面我们来看看望江南李煜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借鉴。
望江南·闲梦远
五代: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译文
闲梦悠远,南国春光正好。船上管弦声不绝于耳,江水一片碧绿,满城柳絮纷飞,淡淡尘烟滚滚,忙坏了看花的人们。
闲梦幽远,南唐故国正值秋高气爽的清秋。辽阔无际的江山笼罩着一片淡淡的秋色,美丽的芦花深处横着一叶孤舟,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洒满月光的高楼。
赏析
这两首同调的词,描绘了两幅江南美景。全词以“闲梦”起,以秋意收,用凄寒冷寂的秋景直抒作者孤苦怀思的悲情,缀笔不多而气氛浓郁,未见雕琢而含蕴深远,描摹生动,笔笔见情,足见才力。
第一首写春景。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概括写出广大的江南地区,正是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春之名“芳”,使人如见百媚千娇的花容,如闻馥郁的花香。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词人从三方面具体描写了这“芳春”美景。首先是春风拂面、水波荡漾的春江。“船上管弦江面绿”的“江”,当是流经南京城的长江支流秦淮河。春满金陵,石城生辉,秦淮河上绿波荡漾,画船游舫,来往穿梭,船上丝竹相和,飞扬出舷的乐声飘荡于水波之上,动人心魄。这里,词人仅在一句之中,就把有形之物、无形之声和鲜明之色集合调配绘制成一幅水上音乐会的画图。句末的“绿”,乃是春天的颜色,是生命力的象征,它既写水色,亦状春色。它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样,一下就将生机勃勃的江南春色概括无余。其次,词人又把目光转向陆地,抓住春风杨柳、飞絮满城的典型景色,进一步写出江南春景之美。“满城飞絮滚轻尘”,是实景的形象描写,同时还是对春风的暗写。词人并未直接写春风,但从那一“飞”一“滚”之中,却已使人觉得扑面的春风是无所不在了。“轻尘”翻滚,除春风吹拂的自然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春色美好,人人皆欲观赏,游人多了,自然也就践起轻尘滚滚,故“滚轻尘”乃借物写人,说明游人之多。只有这样,才能与下面的描写自然地衔接起来。“忙杀看花人”:春是百花盛开之时,观赏众芳,确是赏心悦目的快事,所以,写春是很难不写花的;但词人却不直接写群花如何美丽动人,而只说把看花人“忙杀”了。一个“忙杀”,则百花之美,看花人兴致之高,人之多,场面之大,尽在其中。
第二首写秋色。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词人笔下的江南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其总的特色是一个“清”字。“清”,兼有清澈明朗和清爽凉快之意,它概括出秋天的景色和气候两方面的特点。正因为“清”,词人才能将这秋景(无论是*、中、远景)看个清清楚楚,也才能将这秋景生动地描绘出来。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在总括秋色之“清”后,接着,也是从三方面对之加以具体描写。首先是远景,词人从大处着墨,给“千里江山”敷上一层“寒色”,勾画出一幅江山秋晚图。所谓“寒色”,乃清冷之色。“寒”与“清”,其义是可以合二而一的.。“寒色远”的“远”,既说明是远景,又是对千里江山皆寒色的一个模糊的数的量度,它还与“闲梦远”的“远”在内容上有内在的联系,即以在一片“寒色”掩映之下的“千里江山”之“远”,来说明“闲梦”之“远”。其次是中景。“芦花深处泊孤舟”,既是写自然景物,也是写人的活动。“舟”之谓“孤”,除从数量上指舟乃独木一叶外,也暗点出舟中人的孤独,使人想象出其身世之漂泊凄苦,心情的酸楚悲凉;如再看这“孤舟”乃泊于芦花深处,则其孤独、凄苦,就更是可想而知了。它在情调上与前面的“清”“寒”是完全一致的。“笛在月明楼”,是说秋月当空,银光如泻,高楼之上,笛声忽起,那悠扬的笛声,忽高忽低,时断时续,它说明吹笛人的心灵在颤动,听笛人的心潮在激荡。古代诗人,大都以笛声写离别之思,表哀怨之情,故向秀思旧,有感于邻人吹笛之发声嘹亮,叹而赋日:“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唐人亦有“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声?……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杜甫《吹笛》)之句。由此可见,词人在这里所表达的也是一种思念故国的眷恋难舍之情。不过,它不像前面那样是由“清…寒…孤”等字予以点出,而是隐含于笛声之中。我们只有明了了这一点,才算把握住了此句内容的实质。
1、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5、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李煜《病中书事》
6、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7、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李煜《柳枝》
8、同醉与闲评,诗随羯鼓成。——李煜《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9、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李煜《病中书事》
10、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11、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1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3、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14、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5、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李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1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7、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梅·闲梦远》
18、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李煜《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19、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20、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李煜《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2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2、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李煜《柳枝》
23、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云一緺》
24、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25、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26、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27、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李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28、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李煜《望江南·多少泪》
29、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0、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李煜《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3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32、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33、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34、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35、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6、辘轤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李煜《采桑子·秋怨》
37、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38、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李煜《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39、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40、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李煜《句》
41、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42、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43、粉英含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李煜《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
44、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李煜《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45、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李煜《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46、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47、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李煜《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48、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49、闲梦远,南国正芳春。——李煜《望江梅·闲梦远》
50、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51、杨花风弄,鹅毛天剪,总是诗人误。——李煜《青玉案·梵宫百尺同云护》
李煜唐诗《临江仙》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是南唐李煜的作品之一,这首词是李煜在围城中作的,当时围城危急,无力挽回,诗人缅怀往事,触目伤心,故全诗所发之亡国哀怨,深切感人。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煜唐诗《临江仙》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香炉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注释】
1.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礼记·月令》中记载:“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樱桃)先荐寝庙。落尽:凋谢之意。
2.翻:翻飞。
3.金粉:妇女装饰用的铅粉,这里借指蝴蝶的翅膀。全句意谓蝴蝶翻飞着银灰色的翅膀双双飞舞。
4.子规:鸟名,即杜鹃鸟的别名。古代传说失国的蜀帝杜宇,被其臣相所逼,逊位后隐居山中,其魂化为杜鹃。又经常于夜间呜叫,令人生悲,故古人有“杜鹃啼血”之说。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之句。
5.啼月:指子规在夜里啼叫。
6.寂寥:冷冷清清。
7.低迷:《古今词统》、《古今词话》、《历代诗余》等本中均作“凄迷”。低迷,模糊不清。
8.闲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这里指香烟缭绕悠闲而缓慢上升的样子。
9.凤凰儿:指绣有凤凰花饰的丝织品。这里指饰有凤凰图形的或制成风凰形状的香炉。
10.持:拿着。罗带:丝带。
11.恨依依:形容愁恨绵绵不断的样子。
【翻译】
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鉴赏】
此词是李煜在凉城被围中所作,开宝七年(974)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词当作于开宝八年(975)初夏。全词意境,皆从”恨”字生出:围城危急,无力抵御缅怀往事,触目伤情.开头”樱桃”二句,以初夏”樱桃落尽”的典型景物寓危亡之痛.此时甚感宗庙难保,樱桃难献,而又随春而归去”落尽”,伤痛良深.”蝶翻”句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子规”句,加深了亡国之预感.句中”小楼西”的西字,不是简单的表方位,而是宋兵自西而来,故予以特别关注.”玉钩罗幕”,点明以上见闻是从小楼窗口所及.倚窗销愁,
愁偏侵袭,望幕烟之低垂,对长空而惆怅,为国势朝不保夕而自伤.过片写内景,时间自暮入夜.”别巷”句写街巷人散初夜寂寥的景况,渲染环境气氛.”望残”句,刻画出凄然欲绝的惆怅之人面对”烟草低迷”的寂寥天的形象.接写室内的炉香悠闲缭绕着带有”凤凰儿”文的衾枕,却见她空持罗带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凄惨,怎能不”回首恨依依”!结句点出一”恨”字,回贯全篇.全词所发之亡国哀怨,深切感人。
出自南宋诗人陈与义的《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赏析
词一开头,一语惊人。高咏楚词,透露了在节日中的感伤必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深感流落天涯之苦,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志。陈与义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产生无穷的感触,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陈与义因《墨梅》诗为徽宗所赏识,名震一时,诸贵要人争相往来,歌舞宴会的频繁,可想而知。而现在流落江湖,兵甲无归日,江湖送老身(《晚晴野望》),难怪五月的榴花会如此触动他对旧日的追忆。但是,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有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呢?高歌《楚辞》之后,满帘生风,其慷慨悲壮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更加突出了作者的痛苦心情。从高咏到歌罢一曲《楚辞》的时空之中,词人以一酬字,交代了时间的过渡。酬即对付、打发,这里有度过之意(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在这值得纪念的节日里,词人心灵上的意识在歌声中起伏流动。节序匆匆的感触,榴花不似舞裙红的怀旧,无人知此意的感喟,都托诸于激昂悲壮的歌声里,而满帘风一笔,更显出作者情绪的激荡,融情入景,令人体味到一种豪旷的气质和神态。
词的下阕,基调更为深沉。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正如他在诗中所咏的,老矣身安用,飘然计本(《初至邵阳逢入桂林使作书问其地之安危》),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伤春》),其对自己岁数的悲叹,与词同调。戎葵凝笑墙东句,是借蜀葵向太阳的属性来喻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墙边五月的葵花,迎着东方的太阳开颜。戎葵与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征,词人用此来映衬自己旷达豪宕的情怀。戎葵虽为无情之物,但凝笑二字,则赋予葵花以人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虽然年老流落他乡,但一股豪气却始终不渝。这凝笑二字,正是词人自己的心灵写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最后三句写此时此刻的心情。满腔豪情,倾注于对屈原的怀念之中。酒杯深浅是以这一年之酒与前一年之酒比较,特写时间的流逝。酒杯深浅相同,而时非今日,不可同日而语,感喟深远。用酒杯托意而意在言外,在时间的流逝中,深化了万事一身伤老矣的慨叹。突出了作者的悲愤之情。情绪的激荡,促使词人对诗人屈原的高风亮节的深情怀念,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面对湘江作者祭酒的虔诚,加上这杯中之酒肯定会流到汨罗江的联想,因而滔滔江水之中,融合了词人心灵深处的感情。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其强烈的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已付托于这试浇的动作及桥下水,今夕到湘中的遐想之中。
原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简析
迁谪黄州的郁愤,似乎全已在东坡夜饮中舒泄。来归临打开亭寓所,妙在"仿佛三更",或许不到三更?醉中谁能辨清!"敲门"是白费劲了——小小家童竟也有如雷的鼾声。好在寓所临江,听江声比自比鼾声有味,但醉立到天亮也累,"倚仗"正物我两适!
赏析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
以上两句精粹议论,化用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夜阑风静彀纹*”,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内容】: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释】
春恨:春日离别的`情思。却来:又来。 小蘋:是晏几道朋友家歌女的名字。 彩云:这里指小蘋。
【赏析】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伤离恨别之作,最能表现作者流连歌酒,无意仕途的心境及曲折深婉的词风。上片写今日之相思。先写景,后言情,即景抒情;下片补叙初见歌女小蘋时的情景。这首词,通篇用形象抒情,以境界会意,词人怀念歌女小蘋的难言的相思之情,寓于暮春的景物描绘之中,词尽而意未尽,蕴藉含蓄,轻柔自然。感情深挚,优美动人。 谭献《谭评词辨》:“落花”两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末二句正以见其柔厚。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小山词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前二句追昔抚今,第三句融合言之,旧情未了,又惹新愁。“落花”二句正春色恼人,紫燕犹解“双飞”,而愁人翻成“独立”。论风韵如微风过箫,论词采如红蕖照水。下阕回忆相逢,“两重心字”,欲诉无从,只能借凤尾檀槽,托相思于万一。结句谓彩云一散,谁复相怜,惟明月多情,曾照我相送五铢仙佩,此恨绵绵,只堪独喻耳。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旧怀人,精美绝伦。一起即写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其凄寂无人可知。而梦后酒醒,骤见此境,尤难为怀。盖昔日之歌舞豪华,一何欢乐,今则人去楼空,音尘断绝矣。即此两句,已似一篇《芜城赋》。
【年代】:宋
李煜诗词大全
李煜的`词按其内容及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亡国之前和亡国之后两个阶段。但是不管是他亡国之前的词还是之后的词,都无不体现了他“真”的这一特点。下面小编带来的李煜诗词大全。
1.《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
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
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2.《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3.《长相思·一重山》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4.《长相思·云一緺》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5.《捣练子令·深院静》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1【九月十日偶书】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黄花冷落不成艳,
红叶飕飗竞鼓声。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2【秋莺】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
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3【病起题山舍壁】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炉开小火深回暖,
沟引新流几曲声。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4【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李煜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浩浪侵愁光荡漾,
乱山凝恨色高低。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李煜诗词精选
【提要】本篇《李煜,诗词》由应届毕业生小编特别为需要诗词古诗古文的朋友收集整理的,仅供参阅。内容如下:
李煜诗词(一)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桃李依依春暗度,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诗词(二)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李煜诗词(三)
《清*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浣溪纱》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谢新恩庭》
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呈郑王十二弟》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