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宋朱熹的古诗词

关于观书有感宋朱熹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观书有感宋朱熹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观书有感宋朱熹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观书有感宋朱熹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65) 说说(124) 名言(18)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观书有感二首古诗(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名词解析: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中不断地学*、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背景解析: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赏析1: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赏析2:

    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在山村里读书,兴味正浓。他悠然自得地抬头一看,眼前是一方半亩大小的池塘。这本是最*凡不过的景象,在中国南方的村落中,这样的池塘随处可见。但到了朱熹的笔下,它却独有一种深刻的寓意。在朱熹眼中,“方塘”最大的特点是清澈,他用了一个比喻,那就是“鉴”,也就是镜子。在文学的角度上,这个譬喻并不出奇,但在理学的思想体系中,它却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在儒家看来,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面对种种诱惑与干扰,而君子的道德修养就是要不被外境所惑,清晰明了地把握生命的方向,也就是孔子说的“知者不惑”。这种境界仿佛一面明镜,它能够照见人间的各种事物,而不落一丝一毫的灰尘。“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来不乱,物去不留”,便是这层含义。

      看着眼前的池塘,朱熹体会到内心世界的清晰明朗,便犹如明镜一般。镜子虽小,却能照进整个天地。因此,这区区半亩的方塘,竟也有了湖海般的气象——“天光云影共徘徊”。尽管它小,却能倒映出长天无垠、云影悠悠。在这里,美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观赏事物的心灵境界。写这首诗时,朱熹正处在人生的逆境,他在小山村中读书讲学,不过是为了避祸而已。尽管如此,他的内心世界却是充实而自信的,在他胸中包含着人间万象,惦念着天下苍生。正因为这种博大的胸襟,眼前这方小小的池塘,却也吞吐着宇宙万象。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

      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7-24 05:26:46
  • 朱熹最有名的诗有哪些(朱熹的4首代表作古诗词)

  •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称考亭先生,南宋徽州婺源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曾在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讲学。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等书,门人辑有《朱子大全》。朱熹四首诗,经久不衰 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阅读全文]...

2022-07-30 10:30:35
  • 朱熹的诗古诗词

  • 1、《咏蕙》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2、《忆秦娥·梅花发》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鸣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3、《兰涧》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4、《兰》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5、《游烂柯山》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空叫禾樵客,烂柯不知归。

    6、《赋水仙花》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弱植晚兰荪,高标摧冰霜。湘君谢遗褋,汉水羞捐珰。嗟彼世俗人,*焚衷肠。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7、《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8、《水口行舟》郁郁层恋隔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桌知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

    9、《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云起欲为雨,中川分晦明。才惊横岭断,已觉疏林鸣。空际旱尘灭,虚堂凉思生。颓檐滴沥余,忽作流泉倾。况此高人居,地偏园景清。芳馨杂悄蒨,俯仰同鲜荣。我来偶兹适,中怀淡无营。归路绿泱漭,因之想岩耕。

    10、《忆秦娥·云垂幕》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阅读全文]...

2022-04-07 11:14:55
  • 朱熹的诗 南宋朱熹名诗名句

  • 对于朱熹的诗《春日》中有“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诗大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天里不同的景色,对于这种景色深深的陶醉其中,这就是朱熹的诗

    朱熹的诗 南宋朱熹名诗名句

    1、 《忆秦娥·云垂幕》 宋·朱熹 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征车渺渺穿华

    2、 《赋水仙花》 宋·朱熹 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纷敷翠羽帔,温艳

    3、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 宋·朱熹 云起欲为雨,中川分晦明。才惊横岭断,已觉疏林鸣。空际旱尘灭,虚堂

    4、 《忆秦娥·梅花发》 宋·朱熹 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 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

    5、 《偶题》 宋·朱熹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6、 《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 宋·朱熹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老仙诗句

    7、 《念奴娇·临风一笑》 宋·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8、 《兰》 宋·朱熹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9、 《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 宋·朱熹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身老心

    10、 《满江红·秀野诗翁》 宋·朱熹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好雨初晴

    11、 《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 宋·朱熹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

    12、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3、 《水口行舟》 宋·朱熹 郁郁层恋隔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

    14、 《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 宋·朱熹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

    15、 《咏蕙》 宋·朱熹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ju.51tietu.net

    16、 《浣溪沙》 宋·朱熹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

    17、 《好事*·春**来时》 宋·朱熹 春**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中原佳气郁葱

    18、 《游烂柯山》 宋·朱熹 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空叫禾樵客,烂柯不知归。

    19、 《九曲棹歌》 宋·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20、 《鹧鸪天·脱却儒冠著羽衣》 宋·朱熹 脱却儒冠着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 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

    21、 《泛舟》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2、 《题榴花》 宋·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23、 《偶题》 宋·朱熹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24、 《鹧鸪天·暮雨朝云不自怜》 宋·朱熹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

    25、 《水调歌头 隐括杜牧之齐山诗》重阳节 宋·朱熹 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

    26、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 宋·朱熹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27、 《偶题》 宋·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28、 《兰涧》 宋·朱熹 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29、 《拜张魏公墓下》 宋·朱熹 衡山何巍巍,湘流亦汤汤。我公独何往?剑履在此堂。念昔中兴初,孽竖

    30、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31、 《菩萨蛮·暮江寒碧萦长路》 宋·朱熹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

    32、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宋·朱熹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33、 《春日》描写春天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4、 《水调歌头·长记与君别》 宋·朱熹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今夕不知何夕,

    35、 《鹧鸪天·已分江湖寄此生》 宋·朱熹 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

    朱熹的诗 唐宋八大家朱的诗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朱熹。其古诗全文如下: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水口行舟》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朱熹。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翻译】

    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今早试着翻开帘子看时,*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

    文言文《读书要三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朗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翻译】

    [阅读全文]...

2021-12-07 19:14:48
  • 朱熹的诗词全集

  • 1、《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2、《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题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4、《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泛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6、《浣溪沙》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7、《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8、《菩萨蛮·暮江寒碧萦长路》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9、《好事*·春*来时》春*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阕。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10、《九曲桌歌》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桌歌闲听两三声。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桌几何年。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林。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桌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阅读全文]...

2022-03-21 18:23:28
  • 朱熹观书有感的诗句113句

  • 经典
  • 朱熹的著名诗句集锦

      1、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偶成——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

      4、鹧鸪天——朱熹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5、浣溪沙——朱熹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

      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6、菩萨蛮——朱熹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7、忆秦娥——朱熹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8、好事*——朱熹

      春*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9、西江月——朱熹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10、南乡子——朱熹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11、水调歌头——朱熹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12、念奴娇——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13、青玉案——朱熹

      雪消春水东风猛。帘半卷、犹嫌冷。

      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

      而今白发羞垂领。静里时将旧游省。

      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14、满江红——朱熹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

    [阅读全文]...

2022-07-08 00:48:22
  • 朱熹写的诗句

  • 朱熹写的诗句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一起来看看朱熹写的诗句,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朱熹的诗句

      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活到老,学到老。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8、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9、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10、礼即理也。

      1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13、朋友,以义合者。

      14、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5、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6、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1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9、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2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焉。

      21、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2、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心遭暗想。

      23、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24、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25、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2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朱熹的故事

      敖江北岸山下村,人烟稠密,阡陌纵横,早在宋代就以物阜田丰,交通便利,商旅云集而名闻四乡。北来南往的客人无不在山下村歇马停轿,休息打尖,天明又匆匆上路。

      相传,理学宗师朱熹为避“伪学”之祸,路过山下村。那日骄阳当空,盛暑难当

      朱熹也走得口干舌燥,双脚发软,瞥 -见路口开一爿茶馆

      忙走进茶馆坐在板凳上,呼哧呼哧直喘气。这茶馆旁边一棵大榕树,枝干苍虬,绿叶如盖,清风飒然,令人神清气爽,是纳凉的`好地方。朱熹口啜香茗,开襟纳凉,浑身舒坦,连日的困顿疲劳消除了大半。茶馆主人是个年*半百的妇女,膝下仅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是她在下山路上生的,取名“下山”。

      这下山自幼好学,终日手不释卷,朱熹是一个大儒,自然喜爱读书郎。他沉吟一会,从身上摸出一枚通宝,笑着吩咐道:“替我办九种下酒菜来。”女主人接铜钱在手,心里象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办嘛,得罪了客官,办吧,区区一枚铜钱如何端出九碗菜?怔怔地愣在那里,脚象生了根似的提不起来。下山见母亲受窘,抓起铜钱说:“娘,我有办法!”。下山如飞般出了茶馆,不一会儿,只见他提着一把韭菜

      喜眉笑眼地站在朱熹面前。朱熹见状,忙把下山搂在怀里,抖动着花白胡须,高兴地流出泪水。原来韭菜的“韭”与“九”同音,朱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验证下山的才学,不料聪慧的下山即刻猜中了哑谜,怎不使朱熹兴奋激动呢! 朱熹在茶馆住了一夜,第二天带走了下山,悉心教授,下山也不负师教,高中进士,官拜两浙提点刑狱。下山官高爵显,举家北迁临安,他为感激朱熹提携教诲之恩,在茶馆原地修起一座“朱子祠”。

      奉供朱熹牌位,春秋两季,乡人顶礼膜拜,遗迹至今尚存。传说朱熹在山下住过的茶馆,蚊虫绝踪,是下山母子用艾草燃熏的结果。艾草被朱熹步履踏过,乡民称为“步步香”。

    [阅读全文]...

2021-12-21 02:01:06
  •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 读书,名言
  •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2、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朱熹

      4、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朱熹

      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 《劝学诗》

      6、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 朱熹

      7、朋友,以义合者。

      8、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 朱熹

      9、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朱熹 《朱子全书》

      10、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朱熹

      11、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朱熹

      12、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朱熹

      13、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朱熹

      14、礼即理也。

      15、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朱熹

      16、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

      17、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18、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思录》

      1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 《春日》

      20、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21、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朱熹

      22、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朱熹

      2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朱熹

      24、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朱熹

      25、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

      26、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27、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2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朱熹

      29、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朱熹

      30、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生 ——朱熹

      31、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 ——朱熹

      32、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朱熹 《四书集注》

      33、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朱熹

      34、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 ——朱熹 《论语集注》

      35、志者诗之本也 ——朱熹

      3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朱熹

      37、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朱熹

      38、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

      39、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朱熹

      40、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朱熹

      41、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朱熹

      42、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朱熹 《宋名臣言行录》

      43、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朱熹

      44、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5、活到老,学到老。

      4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4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48、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49、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朱熹 《朱文公集》

      50、礼即理也。 ——朱熹

    [阅读全文]...

2022-05-27 00:51:25
  • 朱熹的名言,朱熹的诗句

  • 名言
  • 1、百学须先立志。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活到老,学到老。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8、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9、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10、礼即理也。

    1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13、朋友,以义合者。

    14、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5、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6、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1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9、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2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焉。

    21、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2、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心遭暗想。

    23、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24、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25、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2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1、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青玉案——朱熹

    雪消春水东风猛。帘半卷、犹嫌冷。

    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

    而今白发羞垂领。静里时将旧游省。

    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3、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偶成——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

    5、鹧鸪天——朱熹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6、浣溪沙——朱熹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

    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7、好事*——朱熹

    春*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阅读全文]...

2022-03-23 00:16:26
  • 古代朱熹的全部诗集

  • 古代
  • 古代朱熹的全部诗集

      1、《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

      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

      身老心闲益壮,形癯道胜还肥。

      软轮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2、《鹧鸪天·暮雨朝云不自怜》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3、《鹧鸪天·已分江湖寄此生》

      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

      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

      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

      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4、《鹧鸪天·脱却儒冠著羽衣》

      脱却儒冠着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

      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

      生羽翼,上烟霏。回头只见冢累累。

      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5、《南乡子·落日照楼船》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

      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6、《满江红·秀野诗翁》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

      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

      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

      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

      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

      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

      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

      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7、《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8、《水调歌头·长记与君别》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

      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

    [阅读全文]...

2022-06-06 04:05:05
当前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