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潮水的四字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潮水的四字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潮水的四字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潮水的四字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潮水的诗句
1) 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出处: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2)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出处:北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3) 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出处:曹溶《满江红•钱塘观潮》
4)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出处:潘阆《酒泉子》
5) 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出处:张以宁《浙江亭沙涨十里》
6)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出处: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7) 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出处:钱惟善《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8) 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出处:阮元《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
9) 吴越中分*开,怒涛千古响奔雷。——出处:明•方行《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10)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出处:胡仲弓《钱塘江待潮》
11)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雷驱电炽雄夸。——出处:赵鼎《望海潮》
12)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出处:苏轼《观浙江涛》
13)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出处:宋昱《樟亭观潮》
14) 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出处:杨蟠《钱塘江上》
15)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出处: 朱继芳《钱塘江》
16)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出处:贯休《秋过钱塘江》
17)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出处:释文珦《钱塘江潮》
18)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出处:汤金钊《钱塘观潮》
19) 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出处:王荫槐《晚渡钱塘江》
20)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出处:*《七绝•观潮》
21) 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出处:赵朴初《钱塘江观潮》
22)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出处: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23)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出处:李白《横江词》
24)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出处:李廊《忆钱塘》
25)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出处:刘禹锡《浪淘沙》
26)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久来。——出处:王在晋《望江台》
27)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出处:李觏《忆钱塘江》
28) 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出处:苏轼《观浙江涛》
29) 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出处:刘黻《钱塘观潮》
30)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出处:徐凝《观浙江涛》
古诗春江潮水连海*赏析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春江潮水连海*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四季,春天,江,明月
【出处】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一作“只”)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月”一作“花”)
【译注】
春天的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一泻千里,江水波光荡漾,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说明】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在景物描绘的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被闻一多先生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赏析】
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每个字抽出来都是一个绝美的意象,每个字单独都能撑起古典诗词的一片领域,五字连在一起,更是一个壮丽多娇的诗篇。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海、明月一起呈现,江潮激荡,波澜壮阔,在朗朗明月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鲜活的生命,仿佛每天都是新生的。“何处春江无月明”,由写景转为发问,用反问语气加强肯定的表达效果,即每一处的春江都是在明月的照耀之下。这几句表面写景,其实也是在写情。潮涨潮息,月升月落,本为自然现象,也是人的情感变化。特别是“明月”这一意象的升落,寄寓了诗人感情的起伏。
1) 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出处: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2)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出处:北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3) 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出处:曹溶《满江红•钱塘观潮》
4)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出处:潘阆《酒泉子》
5) 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出处:张以宁《浙江亭沙涨十里》
6)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出处: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7) 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出处:钱惟善《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8) 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出处:阮元《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
9) 吴越中分*开,怒涛千古响奔雷。——出处:明•方行《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10)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出处:胡仲弓《钱塘江待潮》
11)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雷驱电炽雄夸。——出处:赵鼎《望海潮》
12)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出处:苏轼《观浙江涛》
13)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出处:宋昱《樟亭观潮》
14) 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出处:杨蟠《钱塘江上》
15)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出处: 朱继芳《钱塘江》
16)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出处:贯休《秋过钱塘江》
17)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出处:释文珦《钱塘江潮》
18)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出处:汤金钊《钱塘观潮》
19) 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出处:王荫槐《晚渡钱塘江》
20)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出处:*《七绝•观潮》
21) 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出处:赵朴初《钱塘江观潮》
22)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出处: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23)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出处:李白《横江词》
24)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出处:李廊《忆钱塘》
25)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出处:刘禹锡《浪淘沙》
26)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久来。——出处:王在晋《望江台》
27)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出处:李觏《忆钱塘江》
28) 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出处:苏轼《观浙江涛》
29) 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出处:刘黻《钱塘观潮》
30)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出处:徐凝《观浙江涛》
1) 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出处: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2)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出处:北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3) 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出处:曹溶《满江红•钱塘观潮》
4)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出处:潘阆《酒泉子》
5) 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出处:张以宁《浙江亭沙涨十里》
6)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出处: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7) 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出处:钱惟善《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8) 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出处:阮元《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
9) 吴越中分*开,怒涛千古响奔雷。——出处:明•方行《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10)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出处:胡仲弓《钱塘江待潮》
11)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雷驱电炽雄夸。——出处:赵鼎《望海潮》
12)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出处:苏轼《观浙江涛》
13)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出处:宋昱《樟亭观潮》
14) 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出处:杨蟠《钱塘江上》
15)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出处: 朱继芳《钱塘江》
16)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出处:贯休《秋过钱塘江》
17)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出处:释文珦《钱塘江潮》
18)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出处:汤金钊《钱塘观潮》
19) 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出处:王荫槐《晚渡钱塘江》
20)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出处:*《七绝•观潮》
21) 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出处:赵朴初《钱塘江观潮》
22)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出处: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23)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出处:李白《横江词》
1、潮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2、暗绿色的潮水,卷起城墙一样高的巨浪狂涌过来,那阵势真像千匹奔腾的战马向着敌人冲锋陷阵。
3、潮水闪闪起伏,好像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
4、潮水涨起时带来的东西退走时便又带了去。
5、春潮涨了,像家乡的松涛声,像母亲召唤女儿的声音。
6、潮水如一群洗衣的姑娘,劈劈啪啪的打碎了湾里的明月。
7、狂风怒吼,滔滔潮水如猛虎下山,怒吼着涌来,仿佛要吞噬一切。
8、潮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
9、疯狂的潮汛充满令人战栗的恐怖和高深莫测的神秘。
10、潮头有数丈之高,一涌而至。
11、澎湃的潮水嚎叫着涌过来。
12、如巨雷般的海潮像千军万马*地而卷,在呐喊、嘶鸣中向下游奔去。
13、潮声像大海的诗韵,满含着哲理和启示。
14、潮水像一群蹦蹦跳跳的黄狗嗷嗷的吠。
15、狂潮拍石,十里海岸同时金钟齐鸣,铿铿锵锵,很有节奏。
16、潮水把一页扁舟拖起来狠狠甩入波涛。
17、潮水像冲锋的队伍一样,鼓噪着,呐喊着,拼命地冲上沙滩。
18、汹涌的潮水像狂怒的狮子一样涌来。
19、风起了,汹涌澎湃的潮水像海浪一样涌来,就仿佛冲锋的队伍一样,拼命地冲上沙滩。
20、那涨潮或落潮时,那一声声有节奏的拍打海滩的声响,宛如慈母拍婴儿入睡发出的催眠曲。
21、早晨来了,和早晨一起来的还有准时的潮水。
22、潮水连成道道白色圆环,朝四面八方缓缓涌动。
23、诺言和深情,没有出路的潮水,一次次淹没了我。
24、海潮狂暴得像个恶魔,翻腾的泡沫,失去了均衡的节奏。
25、海水退潮时,就像打了败仗似的,销声匿迹地退转回去。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唐刘禹锡《浪淘沙》)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白居易《潮》)儿的声音。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春江潮水连海*全诗》,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春江潮水连海*全诗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注释:
1、滟滟:水波洋溢的样子。
诗意: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赏析: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他站在辽阔到分不清哪里是海岸线的水边,在熏风里望见明月凄楚地随潮涌翻滚而来,好像听不见浪涛的呱噪和海鸟的悲鸣,行云流水地营造了他自己不被打扰的安静和美景。是了,春江某种程度上成了他情愫的归宿,寄托了他的情成就了他的美,顺便再给我们精彩回放了那晚的夜色妖娆。月色美,在诗人的乡思离愁里,却如蚌体内的珍珠,是凄苦的延伸和凝固。诗人看滟滟随波千万里,月影倒映,水波涟漪,却突然感到了心理不*衡:为什么月笼春江千万里,我却望穿了秋水也望不见家舍屋顶的袅袅炊烟!就连江边的芳甸也因为有江流不息的陪伴,惹人妒忌。
或者他突然发现月亮其实和自己一样孤独。明月爱慕着春江,却苦于时空蹁跹,一天一地,惟能只知昼夜不知岁月地映照着白水,不离不弃。就如诗人自己一样,望这长水,只期盼能望见家中玉帘后的牵挂。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声真韵、仄声纸韵、*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索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江南春绝句全诗。
钱塘江潮水诗句
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在生活中有着许多的`诗句是赞美它的,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有哪些诗句吧!
1、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人间莫往三千岁,沧海桑田几许悲。——[元]张以宁《浙江亭沙涨十里》
2、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徐凝《观浙江涛》
3、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李廊《忆钱塘》
4、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二十万人争一瞬,群龙腾跃怒潮来。——《钱塘江观潮》赵朴初
5、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唐]宋昱《樟亭观潮》
6、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七绝·观潮》
7、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钱塘江潮》罗隐
8、漫漫*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王师道《十七日观潮》
9、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满江红·钱塘观潮》清·曹溶
10、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
11、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望江台》
12、顾兔盈虚端不爽,神龙变化竟何如。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元]钱惟善《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13、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14、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浪淘沙》
15、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苏轼《观浙江涛》
1、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清·曹溶《满江红·钱塘观潮》
2、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宋·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3、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唐·宋昱《樟亭观潮》
4、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罗隐《钱塘江潮》
5、岳王亦遁荒丘冢,瀚海浮舟陌路哀。山势穷追烟霏尽,悲风怒卷大潮来。
6、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李廊《忆钱塘》
7、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宋昱《樟亭观潮》
8、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望江台》
9、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徐凝《观浙江涛》
10、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11、一江钱塘两湖酒,三分西子四分妖。五杯醉卧兰舟上,醒来身后六百桥。
12、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远自三山起,高连**。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若是吴胥魄,如何渡越兵。——释文珦《钱塘江潮》
13、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客心兼浪涌,时事与潮生。路转青山出,沙空白鸟行。几年沧海梦,吟罢独含情。——杨蟠《钱塘江上》
14、天宝谪仙骑鹤去,诗风大袖月宫寒。钱塘每度潮汐猛,疑是狂生纵酒澜。
15、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苏轼《观浙江涛》
16、好似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李觏《忆钱塘江》
17、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人间莫往三千岁,沧海桑田几许悲。——张以宁《浙江亭沙涨十里》
18、顾兔盈虚端不爽,神龙变化竟何如。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元·钱惟善《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19、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二十万人争一瞬,群龙腾跃怒潮来。——赵朴初《钱塘江观潮》
20、漫漫*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北宋·王师《十七日观潮》
21、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七绝·观潮》
22、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23、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浪淘沙》
24、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久来。——王在晋《望江台》
25、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李觏《忆钱塘江》
写四季山水和风景的古诗句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
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
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原文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
作者:张若虚
朝代:唐朝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5)汀(tīng):沙滩。(6)纤尘:微细的灰尘。(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8)穷已:穷尽。(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11)悠悠:渺茫、深远。(12)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上:水边。《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13)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15)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16)离人:此处指思妇。(17)妆镜台:梳妆台。(18)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19)捣衣砧(zhēn):捣衣石、捶布石。(20)相闻:互通音信。(21)逐:追随。(22)月华:月光。(23)文:同“纹”。(24)闲潭:幽静的水潭。(25)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洛阳方言是当时的标准国语,斜在洛阳方言中就读作xiá)。(26)潇湘:湘江与潇水。(27)碣(jié)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28)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29)乘月:趁着月光。(30)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赏析: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
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目前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
作品原文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作品注释
(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水边*地,小洲。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望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只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上:水边。《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13)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15)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古诗中描写山水四季名句
1.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2..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宋·陆游《初夏绝句》
3、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4、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5、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6、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潮水的古诗四句
关于潮水的四字古诗
描写潮水的四句古诗
写四句关于潮水的古诗
描写潮水潮水的古诗
关于潮水的古诗《潮》
形客潮水的古诗
关于潮水的古诗
关潮水的古诗
有光潮水的古诗
潮水的诗句
潮水的古诗句
潮水有关的古诗
潮水壮观的古诗
江水潮水的古诗
表示潮水的古诗
和潮水有关的古诗
描写潮水的古诗
请写出描写潮水的古诗四句
关于潮水的古诗文
有关潮水的古诗句
关于潮水的诗句
关于潮水的成语和古诗
关于海和潮水的古诗
关于潮水的整首古诗
有关潮水的古诗小学
李白关于潮水的古诗
描写潮水的句子
形容潮水的句子
描写潮水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