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潮水的古诗

关于关潮水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潮水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潮水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潮水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9) 语录(3) 说说(4) 名言(8k+) 诗词(395) 祝福(1) 心语(2k+)

  • 描写潮水的诗句

  • 描写潮水的诗句

      1) 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出处: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2)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出处:北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3) 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出处:曹溶《满江红•钱塘观潮》

      4)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出处:潘阆《酒泉子》

      5) 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出处:张以宁《浙江亭沙涨十里》

      6)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出处: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7) 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出处:钱惟善《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8) 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出处:阮元《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

      9) 吴越中分*开,怒涛千古响奔雷。——出处:明•方行《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10)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出处:胡仲弓《钱塘江待潮》

      11)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雷驱电炽雄夸。——出处:赵鼎《望海潮》

      12)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出处:苏轼《观浙江涛》

      13)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出处:宋昱《樟亭观潮》

      14) 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出处:杨蟠《钱塘江上》

      15)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出处: 朱继芳《钱塘江》

      16)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出处:贯休《秋过钱塘江》

      17)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出处:释文珦《钱塘江潮》

      18)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出处:汤金钊《钱塘观潮》

      19) 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出处:王荫槐《晚渡钱塘江》

      20)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出处:*《七绝•观潮》

      21) 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出处:赵朴初《钱塘江观潮》

      22)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出处: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23)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出处:李白《横江词》

      24)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出处:李廊《忆钱塘》

      25)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出处:刘禹锡《浪淘沙》

      26)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久来。——出处:王在晋《望江台》

      27)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出处:李觏《忆钱塘江》

      28) 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出处:苏轼《观浙江涛》

      29) 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出处:刘黻《钱塘观潮》

      30)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出处:徐凝《观浙江涛》

    [阅读全文]...

2021-12-20 10:52:18
  • 古诗春江潮水连海*赏析

  • 文学
  • 古诗春江潮水连海*赏析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春江潮水连海*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四季,春天,江,明月

      【出处】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一作“只”)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月”一作“花”)

      【译注】

      春天的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一泻千里,江水波光荡漾,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说明】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在景物描绘的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被闻一多先生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赏析】

      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每个字抽出来都是一个绝美的意象,每个字单独都能撑起古典诗词的一片领域,五字连在一起,更是一个壮丽多娇的诗篇。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海、明月一起呈现,江潮激荡,波澜壮阔,在朗朗明月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鲜活的生命,仿佛每天都是新生的。“何处春江无月明”,由写景转为发问,用反问语气加强肯定的表达效果,即每一处的春江都是在明月的照耀之下。这几句表面写景,其实也是在写情。潮涨潮息,月升月落,本为自然现象,也是人的情感变化。特别是“明月”这一意象的升落,寄寓了诗人感情的起伏。

    [阅读全文]...

2022-01-24 16:27:03
  • 描写潮水的诗句

  •   1) 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出处: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2)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出处:北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3) 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出处:曹溶《满江红•钱塘观潮》

      4)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出处:潘阆《酒泉子》

      5) 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出处:张以宁《浙江亭沙涨十里》

      6)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出处: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7) 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出处:钱惟善《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8) 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出处:阮元《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

      9) 吴越中分*开,怒涛千古响奔雷。——出处:明•方行《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10)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出处:胡仲弓《钱塘江待潮》

      11)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雷驱电炽雄夸。——出处:赵鼎《望海潮》

      12)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出处:苏轼《观浙江涛》

      13)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出处:宋昱《樟亭观潮》

      14) 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出处:杨蟠《钱塘江上》

      15)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出处: 朱继芳《钱塘江》

      16)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出处:贯休《秋过钱塘江》

      17)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出处:释文珦《钱塘江潮》

      18)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出处:汤金钊《钱塘观潮》

      19) 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出处:王荫槐《晚渡钱塘江》

      20)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出处:*《七绝•观潮》

      21) 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出处:赵朴初《钱塘江观潮》

      22)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出处: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23)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出处:李白《横江词》

      24)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出处:李廊《忆钱塘》

      25)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出处:刘禹锡《浪淘沙》

      26)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久来。——出处:王在晋《望江台》

      27)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出处:李觏《忆钱塘江》

      28) 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出处:苏轼《观浙江涛》

      29) 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出处:刘黻《钱塘观潮》

      30)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出处:徐凝《观浙江涛》

      1) 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出处: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2)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出处:北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3) 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出处:曹溶《满江红•钱塘观潮》

      4)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出处:潘阆《酒泉子》

      5) 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出处:张以宁《浙江亭沙涨十里》

      6)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出处: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7) 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出处:钱惟善《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8) 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出处:阮元《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

      9) 吴越中分*开,怒涛千古响奔雷。——出处:明•方行《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10)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出处:胡仲弓《钱塘江待潮》

      11)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雷驱电炽雄夸。——出处:赵鼎《望海潮》

      12)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出处:苏轼《观浙江涛》

      13)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出处:宋昱《樟亭观潮》

      14) 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出处:杨蟠《钱塘江上》

      15)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出处: 朱继芳《钱塘江》

      16)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出处:贯休《秋过钱塘江》

      17)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出处:释文珦《钱塘江潮》

      18)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出处:汤金钊《钱塘观潮》

      19) 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出处:王荫槐《晚渡钱塘江》

      20)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出处:*《七绝•观潮》

      21) 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出处:赵朴初《钱塘江观潮》

      22)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出处: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23)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出处:李白《横江词》

    [阅读全文]...

2022-06-10 04:32:58
  • 描写潮水的句子

  • 1、潮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2、暗绿色的潮水,卷起城墙一样高的巨浪狂涌过来,那阵势真像千匹奔腾的战马向着敌人冲锋陷阵。

    3、潮水闪闪起伏,好像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

    4、潮水涨起时带来的东西退走时便又带了去。

    5、春潮涨了,像家乡的松涛声,像母亲召唤女儿的声音。

    6、潮水如一群洗衣的姑娘,劈劈啪啪的打碎了湾里的明月。

    7、狂风怒吼,滔滔潮水如猛虎下山,怒吼着涌来,仿佛要吞噬一切。

    8、潮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

    9、疯狂的潮汛充满令人战栗的恐怖和高深莫测的神秘。

    10、潮头有数丈之高,一涌而至。

    11、澎湃的潮水嚎叫着涌过来。

    12、如巨雷般的海潮像千军万马*地而卷,在呐喊、嘶鸣中向下游奔去。

    13、潮声像大海的诗韵,满含着哲理和启示。

    14、潮水像一群蹦蹦跳跳的黄狗嗷嗷的吠。

    15、狂潮拍石,十里海岸同时金钟齐鸣,铿铿锵锵,很有节奏。

    16、潮水把一页扁舟拖起来狠狠甩入波涛。

    17、潮水像冲锋的队伍一样,鼓噪着,呐喊着,拼命地冲上沙滩。

    18、汹涌的潮水像狂怒的狮子一样涌来。

    19、风起了,汹涌澎湃的潮水像海浪一样涌来,就仿佛冲锋的队伍一样,拼命地冲上沙滩。

    20、那涨潮或落潮时,那一声声有节奏的拍打海滩的声响,宛如慈母拍婴儿入睡发出的催眠曲。

    21、早晨来了,和早晨一起来的还有准时的潮水。

    22、潮水连成道道白色圆环,朝四面八方缓缓涌动。

    23、诺言和深情,没有出路的潮水,一次次淹没了我。

    24、海潮狂暴得像个恶魔,翻腾的泡沫,失去了均衡的节奏。

    25、海水退潮时,就像打了败仗似的,销声匿迹地退转回去。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唐刘禹锡《浪淘沙》)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白居易《潮》)儿的声音。

    [阅读全文]...

2022-02-25 13:42:47
  • 春江潮水连海*全诗_全诗对仗

  •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春江潮水连海*全诗》,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春江潮水连海*全诗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注释:

    1、滟滟:水波洋溢的样子。

    诗意: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赏析: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他站在辽阔到分不清哪里是海岸线的水边,在熏风里望见明月凄楚地随潮涌翻滚而来,好像听不见浪涛的呱噪和海鸟的悲鸣,行云流水地营造了他自己不被打扰的安静和美景。是了,春江某种程度上成了他情愫的归宿,寄托了他的情成就了他的美,顺便再给我们精彩回放了那晚的夜色妖娆。月色美,在诗人的乡思离愁里,却如蚌体内的珍珠,是凄苦的延伸和凝固。诗人看滟滟随波千万里,月影倒映,水波涟漪,却突然感到了心理不*衡:为什么月笼春江千万里,我却望穿了秋水也望不见家舍屋顶的袅袅炊烟!就连江边的芳甸也因为有江流不息的陪伴,惹人妒忌。

    或者他突然发现月亮其实和自己一样孤独。明月爱慕着春江,却苦于时空蹁跹,一天一地,惟能只知昼夜不知岁月地映照着白水,不离不弃。就如诗人自己一样,望这长水,只期盼能望见家中玉帘后的牵挂。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声真韵、仄声纸韵、*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索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江南春绝句全诗。

    [阅读全文]...

2021-11-26 11:01:49
  • 春江潮水连海*全诗

  •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1、滟滟:水波洋溢的样子。

      2、芳甸:指鲜花草木丛生开放的原野。

      3、霰(xian):雪粒。

      4、汀:水边的*池。

      5、皎皎:形容很白很亮。

      6、青枫浦:地名,“枫”、“浦”七古诗中多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

      7、扁舟子:指漂泊在外的游子。

      8、玉户:指思妇的闺房。

      9、砧:捶或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捣衣砧即洗衣用的石头。

      10、碣石潇湘:“碣石”,山名,在渤海边上。“潇湘”是南方的二水名。诗中借来比喻南北相隔,路途遥远。

      诗意: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他站在辽阔到分不清哪里是海岸线的水边,在熏风里望见明月凄楚地随潮涌翻滚而来,好像听不见浪涛的呱噪和海鸟的悲鸣,行云流水地营造了他自己不被打扰的安静和美景。是了,春江某种程度上成了他情愫的归宿,寄托了他的情成就了他的美,顺便再给我们精彩回放了那晚的夜色妖娆。月色美,在诗人的乡思离愁里,却如蚌体内的珍珠,是凄苦的延伸和凝固。诗人看“滟滟随波千万里”,月影倒映,水波涟漪,却突然感到了心理不*衡:为什么月笼春江千万里,我却望穿了秋水也望不见家舍屋顶的袅袅炊烟!就连江边的芳甸也因为有江流不息的陪伴,惹人妒忌。

      或者他突然发现月亮其实和自己一样孤独。明月爱慕着春江,却苦于时空蹁跹,一天一地,惟能只知昼夜不知岁月地映照着白水,不离不弃。就如诗人自己一样,望这长水,只期盼能望见家中玉帘后的牵挂。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声真韵、仄声纸韵、*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m.ju.51tietu.net)。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索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

    [阅读全文]...

2022-07-07 10:29:13
  • 关于水的古诗

  •   1、《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4、《望海潮》

      宋·秦观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5、《水调歌头》

      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6、《玩止水》

      唐·白居易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7、《如鱼水》

      宋·柳永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

      绕岸垂杨。红楼朱阁相望。

    [阅读全文]...

2022-04-24 20:28:25
  • 有关于水的古诗

  •   1、《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宋·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4、《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7、《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10、《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11、《念奴娇·过洞庭》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2、《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13、《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4、《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15、《三峡》  南北朝·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阅读全文]...

2022-02-18 09:19:07
  • 关于水的诗句古诗

  •   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沈约《咏湖中雁》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维《送康太守》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韦应物《夏花明》

      瞥然飞过水秋千。——张炎《阮郎归·有怀北游》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何逊《边城思》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李白《公无渡河》

      落花流水仍依旧。——王雱《倦寻芳慢·露曦向晚》

      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试新妆才了,炷沈水香球。——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肠断去水流萍,住船系柳。——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杜甫《柏学士茅屋》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桌。——王昌龄《送任五之桂林》

      水边珠翠香成阵。——钟过《步蟾宫·东风又送酴醾信》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清歌凯捷九都水,归宴洛阳宫。——杨广《纪辽东二首》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张籍《征妇怨》

      拍堤春水蘸垂杨。——严仁《醉桃源·春景》

      水精宫殿五云飞。——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李白《渌水曲》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李白《丁督护歌》

      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毛文锡《醉花间·休相问》

      冰峰撑空寒矗矗,云凝水冻埋海陆。——齐己《苦寒行》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李白《大堤曲》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谢灵运《登永嘉绿嶂山》

      瞿塘水阔舟难渡。——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竹根流水带溪云。——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阴铿《渡青草湖》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厉鹗《晓至湖上》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温庭筠《春洲曲》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

      花貌年年溺水滨,俗传河伯娶生人。——汪遵《西河》

      乱山深处水潆回。——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千古武陵溪上路,桃源流水潺潺。——张宏范《临江仙·忆旧》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包融《武陵桃源送人》

      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凝碧。——廖世美《好事*·夕景》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陈子龙《渡易水》

      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郑燮《淇澳青青水一湾》

      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李珣《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桥。——陈维崧《临江仙·寒柳》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卢照邻《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辛弃疾《念奴娇·梅》

      轻阴池馆水*桥,一番弄雨花梢。——陈子龙《画堂春·雨中杏花》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李珣《渔歌子·楚山青》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阅读全文]...

2021-11-29 08:06:49
  • 关于水的古诗句

  • 关于水的古诗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新浴红衣,绿水带香流。应是离宫城外晚,人伫立,小帘钩。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阅读全文]...

2022-06-04 05:55:17
当前热门
关潮水的古诗 - 句子
关潮水的古诗 - 语录
关潮水的古诗 - 说说
关潮水的古诗 - 名言
关潮水的古诗 - 诗词
关潮水的古诗 - 祝福
关潮水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