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囚字的古诗大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囚字的古诗大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囚字的古诗大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囚字的古诗大全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眷眷者,慈母之意。拳拳者,游子之情。《游子吟》总共三十字,竟无一字不是催泪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十岁前,孟郊丧父,他与两个弟弟孟酆、孟郢由母亲裴氏辛苦养大。在这个单亲家庭里,父恩天高,已摸不着边际;母爱地厚,才立得住单薄的身体。
孟郊,这位大唐诗人,以诗风矫激而著称。一千二百年来,无数游子的泪水都源自他的笔下!我猜想,他写完那首《游子吟》后,一定泣不成声,顷刻间泪湿襟袖。
年轻的孟郊抱负不凡,他挥洒笔墨,仿佛运斤成风,全是顾盼自雄的豪言壮语:“丈夫四方志,女子安可留?”还未见识世路上的风波险恶,还未遭遇命运之神一记小指头的轻敲,此刻,他胸中跳荡的是一颗将以有为的少年心。
我愿分众泉,清浊各异渠。
我愿分众巢,枭鸾相远居。
此志谅难保,此情竟何如?
“情”也好,“志”也罢,日后皆与世事圆枘方凿,难以吻合。善恶相羼,美丑莫辨,最是人间常景,谁能了了分明?谁又能独秉公正?浊水遍地横流,枭鸟尽占高枝,清泉因此远避,鸾凤为之低徊。孟郊是赤子,也是痴子,他对外面的世界抱有极高的期望值,认定“物皆备于我也”,仿佛举目可见,唾手可得,殊不知,海面虽辽阔,可取饮者无一勺。
现实有时比盛气凌人的继母更冷漠,也更苛刻。年逾不惑,孟郊遵从母命,远赴京师。大唐礼闱的门槛比踵其后尘的任何朝代都要高得多,满打满算,单科进士名额不足三十人。李白不肯尝试,是明智的。杜甫偏不信邪,结果在京师困居十载,饱尝悲辛,苦无所获。
孟郊的运气如何?他一入长安,空手而返;再游西京,铩羽而归。似乎命中注定,他面前不会出现一条*坦的仕途。只能放歌咏诗,“刿目鉥心,钩章棘句”,“神施鬼设,间见层出”,一腔怨气化作满纸哀声:“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
忽忽多年,怀才不遇,孟郊对于冷酷的现实有了切肤之痛,“恶诗皆得官,好诗空抱山”。他索性结庐嵩岳,过起了白云为田、绛雪为饭的隐居生活。衣褐怀宝者,既然得不到当途者的赏识,那就将一腔孤愤诉与群山去听:“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影孤别离月,衣破道路风。”
在大唐帝国,贫寒书生的出路有限。倘若孟郊的政治前途受阻,就多半会沦为涸辙之鲋,那顶“诗人”的桂冠固然光鲜好看,但它兑现不了现世的安稳。
一方面,命运薄待孟郊;另一方面,则给他补偿。尽管时乖运蹇,孟郊有志难伸,但他与韩愈结下的深厚友谊不失为高山流水的华彩乐章。
孟郊比韩愈年长十七岁,按理说,这条代沟又宽又深,然而他们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结为了比忘年之交更好的忘形之交。在唐人传奇《龙城录》中有一则《韩退之梦吞丹篆》,可谓奇谈:“退之常说,少时梦人与丹篆一卷,令强吞之,傍一人抚掌而笑,觉后亦似胸中如物噎,经数日方无恙,尚可记其一两字笔势非人间书也。后识孟郊,似与之目熟,思之乃梦中傍笑者,信乎相契如此。”人生如梦?人生如戏?人生如传奇?命运归定数,情谊续前缘?信也由你,不信也由你。
韩愈二十五岁登进士第,此后数年,参加过三次吏部考试,均未能通过铨选,他的官运如何?尚在未定之天。孟郊羁旅长安,一介布衣,诗才固然不薄,但要在仕途上软着陆,找寻到一个可靠的落脚点,殊非易易。韩愈在京师大名鼎鼎,毅然以古文运动的旗手自任。他为孟郊延誉,难度很小。他为孟郊解忧,难度很大。
韩愈的神作《与孟东野书》述及了两人的知己之情:“与足下别久矣,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悬悬于吾也。……吾言之而听者,谁欤?吾唱之而和者,谁欤?言无听也,唱无和也,独行而无徒也,是非无所与同也,足下知吾心乐否也。”若非至交,无此深言。精神吸引,灵魂映照,世俗的计虑尽抛,方有此一番告白。
韩愈赋诗《醉留东野》,其真挚热烈的情谊于字里行间呼之欲出:“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我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杜甫一生写过《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传世的诗篇,韩愈对其风义景慕不已,但他也扼腕叹息:李、杜二位前贤未能常相过从,遂成千古憾事。
忧戚伤人,胜过铅刀割肉。孟郊之忧是谋生,孟郊之戚是落第。莫非长安真就不是他安身立命的福地?没有上策,只有中策,韩愈送孟郊去谒见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贫寒书生做幕僚可算一条入仕的捷径,倘若能得到封疆大吏的力荐,衮衮诸公或许会对他另眼相看,顶不济,生活总归有个着落。临别时,韩愈再三慰藉好友,赋诗鼓励道:“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卞和献玉,稀世之宝无人识得,被诬为欺君而惨遭刖足之祸,可说是天下有名的苦人儿,但他最终获得了楚王的接纳,所献之玉也被视为天下重宝。韩愈用这个典故激励孟郊,是提醒他:衣褐怀玉者终必有遇。
命运肆虐,祸不单行。孟郊三次得子,一一夭殇。落第之悲尚可转念,失子之恸如何释怀?至此,孟郊被逼入了“积怨成疾瘳,积恨成狂痴”的绝境。
总会有否极泰来的那一天,天公铁石心肠,也有歇手消停的时候。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终于荣登进士第,喜赴琼林宴,置身在一群志骄意满的青年人当中,其满头华发格外引人注目。这一天,他等待得实在太久了,仿佛等待了整整一百年。孟郊赋诗《登科后》,意气洋洋,但知情人读了无不为之泫然泪下。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宋人尤袤的《全唐诗话》评论此诗:“一日之间,花即看尽,何其遽也。”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据此而议,更进一层:“识者亦证其气度窘促。卒漂沦薄宦,诗谶信有之矣!”莫非真的是“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居然连长安城的鲜花也不可一日看尽。李白朗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同样晚运不佳,这似乎又额外添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一生中,孟郊难得有如此极情尽兴的日子,夙愿已酬,悬而未决的功名终于到手,真是莫大的慰藉,在老母亲裴氏眼里,这不仅胜过人间的锦衣玉食,而且胜过仙界的灵丹妙药。
四年后,孟郊出任溧阳尉。城东,古木蓊郁,孟郊常去林中,栖息在积水旁,饮酒弹琴,徘徊赋诗,终日不倦。他厌烦曹务和案牍,请人代理,将自己那份微薄的薪水分给对方一半,终于穷到辞职。此后,由韩愈举荐,孟郊追随尚书留守郑余庆,辗转数地,依旧沉沦下僚,毫无起色。正如韩愈所言,“物不得其*则鸣”,孟郊历尽坎壈之后,昔日的乐观悉数归零。“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男儿久失意,宝剑亦生尘!”他怨恨命运,怅触西风,终极的解决之道,唯有幡然觉醒。
“愿存坚贞节,勿为霜雪欺!”从迷失的地方回到原点,孟郊依旧贫寒,依旧孤苦,但他参透了生之荣枯,心境遂如一泓秋水,波澜不兴。昔年,孟郊愤然绝叫过“我欲横天无羽翰”,现在想来,皆因心中迷障太多。天穹犹如一张大幕,受苦的灵魂匍匐在苍茫的原野上,吮吸清露,践履严霜,就算所有的梦想凋落于眼底,只要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即可瞬间脱困。既然孟郊以凤鸟自居,以俗世的功利为罗网,他久在罗网中苦苦挣扎,又岂能自由翱翔?
所有滴落的同情之泪都无法逆流到唐朝去,否则,它们将汇成大河,载起一叶又一叶搁浅之舟。孟郊病逝于元和九年(814年),韩愈召诗人张籍会哭,出葬前,张籍说:“先生揭德振华,于古有光。贤者故事有易名,况士哉!如曰贞曜先生,则姓名字行有载,不待讲说而明。”众人无异词,于是朋友们私谥孟郊为“贞曜先生”。孟郊的忘年诗友贾岛赋诗《哭孟郊》,颇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意思,其中那句“故人相吊后,斜日下寒天”,读者品咂再四,苦涩无比。
苏东坡能够在豪放派与婉约派之间从容来去,衣不沾尘,鞋不沾土,这门绝技罕有传人。他瞧得起隐逸派,迷恋陶渊明的诗歌,无以复加,但他不喜欢苦吟派,对于孟郊的诗歌不无微词,“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如食蟚蟹,竟日嚼空螯”。诚然,依照美食家的标准来欣赏孟郊的诗歌,不免大失所望,他的诗歌太苦涩,太生冷,能供人大快朵颐的“鱼肉”、“蟹肉”少得可怜。孟郊的诗歌更像是毫不起眼的芥末,待它把你辣得倒吸一口凉气,泪水夺眶而出,顿时忘记了盘中的鱼和蟹,才会觉得它真强,认为它极好,微量品尝才是王道。
金朝诗人元好问作《论诗绝句》三十首,其中一首针对孟郊:“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卧元龙百尺楼。”有人说,这是对孟郊的贬低。也有人说,孟郊就是诗囚,评价恰如其分。其实,做诗圣、诗仙、诗魔也好,做诗囚、诗丐、诗癫也罢,匆匆都是一生。千古愁也得放下,万古悲也得放下。
囚痛组诗
『一』
就这样被关闭在牢笼
密不透风
四周密密麻麻的是
钉刺
紧顶着每一寸裂伤的肌肤
绝不留下一丝空缝
即使有些微的蠕动
定会被刺破
滴落撕心裂肺的痛
『二』
头顶
随时有一把利刃横空
时不时剁下几刀
砍伤的
除了肉体
还有神经
不许流露情绪
哪怕丝毫笑容
别奢望发出呐喊
哭啼更没有用
只能被动地
用二十四小时煎熬
硬扛一个月的疼
『三』
尽管那样害怕
尽管懂得生命有多重
总奢望
咬破舌尖的.忍耐
咬碎牙齿的硬挺
换来苟延残喘的余生
撕裂的黑血
依旧会
滴落身下脚下
永远也不停
『四』
不分白昼黑夜地重复
战战兢兢
把体积缩到最小
触角也不剩
就连捕风的耳朵
都不敢再去聆听
忍受到窒息
连梦想也不生
心也不动
『五』
宁愿把月光疼来
宁愿将烈火疼醒
焚毁这牢笼
焚毁现在和曾经
囚春的组诗
一
在初春的夜马奔驰过后
这榕树的绿被风雨侵蚀
像皱褶的脸
沿地*线展*
遍地都是悲伤
那是被浪费的时光
如麦粒般饱满
却*土地再也拔不出来
它,隐隐而过
从树梢吹过掀起衣脚
长长的路,忍不住回头张望
独行的人,我从天亮到月明
看到的永远是你的背影
失败的童话啊
来自于根的记忆
笑声落进了林中
二
把金色的种子撒在泥土中
静静睡着的叶子
挥舞着绝望的'双臂
当表盘转动一圈
带着摆动的齿轮沉入大地
发出闷闷声响
如今是春风得意
吻在暮色苍茫的大地
你没有真正明白
因为此时你没有归来
或许因为一只天鹅受伤
你陪它越过桥梁
或许你坚守在墓地旁
透过阳光在想
这一片悠悠落下的叶
为何在春天之时翩翩起舞
三
春天,春天
它何其痛苦
把一切埋葬的重新触碰
而又不愿苏醒
太阳早早的垂在东方
却缩紧了衰老的乳房
于是用火热的唇
来眺望远方
那在灯光刻下的身影
此时举起火把
也举起孤傲的头颅
冲到山头
这一片被雨淋湿的麦地
住在了一把伞中
用温热的颊,滚烫的泪水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意思
革命者所走的路被敌人紧紧地锁着,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却敞开着。*派声嘶力竭地叫喊着:投降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得到自由,但是我深深地懂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怎么能出卖革命获得自由!
我希望有一天,革命的烈火,把我和*派的监狱这黑暗社会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火与热血的斗争中得到永生。
从1987年后由迟志强录制的专辑《悔恨的泪》开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歌曲类型——囚歌系列。指进过监狱的人出来后演唱的悔过的歌曲,在80年代非常流行。
赏析
叶挺将军这首《囚歌》,原诗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这正是他当时处境的形象写照;皖南事变后,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将军,遭到*当局长期的无理拘押。写作此诗时,他被囚禁于重庆郊区的红炉厂,此处专门关押高级政治犯,是臭名昭着的中美技术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诗浓缩着叶挺将军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是他对于生命、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囚歌》的开始,叶挺将军以形象的语言,把囚禁在牢狱里的受难者的自由与尊严相分离的景况直陈出来。一方面,*当局绝对不允许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节操和尊严;另一方面,他们又千方百计诱惑受难者以尊严的丧失换取行动的开阔空间。随后的“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了了八个字,把*分子的骄狂、阴险、狰狞的嘴脸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从来就不以屈尊为代价,更不会以奴颜婢膝去换得所谓的“自由”。士可杀不可辱,这早已是自古以来志士仁人们律已的法则。“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诗人高傲地拒绝着*派的诱惑。自由诚可贵,然而,失去了尊严的自由,又怎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旧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远是畜牲。自由的精灵被隔绝在*的高墙之外,受难的人们时时渴求着自由的温存,却无法与之结合。牢狱从来就不是梦幻情调的温床,阴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现实。弱者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骨气将在这里彻底消融,强者的凛然正气却可以在这里得到张扬。“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结尾,慷慨而悲壮。
对于自由的信徒,革命的斗士,死亡并不是什么骇人的东西。他们明白,在被囚的那一刻,他们已与死亡比邻而居。志士的被囚,对很多人来说,这便可能是他们整个抗争生涯的最后阶段。他们无惧于死亡,甚至乐于把这视为是他们生命中的最后辉煌。叶挺高歌“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便大有此种意味。实际上,在他们选择成为自由斗士的开始,他们便已领悟到这选择与死亡之间存有割不断的脐带。“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也可看作是自由的斗士在思考自己最后的行程时向世人豪迈的告白。事实也正如诗人自己所预言的,叶挺将军逝世后,他的英名彪炳史册,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叶挺将军的诗》一文中曾如此评价叶挺将军的《囚歌》:“他的诗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叶挺将军的这首诗,曾被谱上乐曲,与文天祥的《正气歌》一起,被囚禁在这所*集中营中的志士们所咏唱,维持着他们作为人的不可摧折的尊严。
踢开囚禁的栅栏
灯烛的泪光流,滚烫了我的手
我听到尖叫:
一根草的牺牲;燃烧屋前梧桐。
肮脏的疾病
巨型的黑势兽,刮着灰尘的风
天空没有星星
长满芥虫罪恶的灵魂啊,正在藏匿死去的光体与伤口。
悲惨的灯烛啊
你满身的珠宝光芒,沉落在受难西行的太阳神灯。
梦的被絮
散乱
一本历史书卷,染着光的刀口,流出人类文明原本的生命灵魂意义。
啊,你是没有吹灭的灯
在我的胸口,有风的音乐,有花一样的梦幻诗句
销魂着
飘浮着。
我听到烛的泪光流
尖叫
流进手指
如讥讽,如刺针,如潮涌,如剪刀,如箭矢,如呐喊。
飞向
飞向
飞向晨曦露珠透射而出的晕色云霞,如千年琥珀的字珠;
你没有死亡啊!
终在灵魂升华的花园,开了一束白雪靴子,踢开了黑色囚禁的栅栏。
夏小伙又请来了风婆婆,怕热着我们,风婆婆轻轻的摇动了一下身子,就出现了一道道的风,凉爽极了!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春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春的古诗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0、《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1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13、《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14、《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7、《绝句》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6、《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8、《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9、《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关于马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马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的古诗 11、《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2、《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3、《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
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4、《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5、《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6、《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
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7、《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
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8、《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9、《咏马》
春天是美好的,看那便把春天的时光写进了诗中。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泊船瓜洲
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月夜 / 夜月
唐代: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春雪
唐代: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