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诫兄弟的古诗

关于训诫兄弟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训诫兄弟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训诫兄弟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训诫兄弟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54) 语录(126) 说说(901) 名言(17) 诗词(129) 祝福(173) 心语(52)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

  • 兄弟,九月,写作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诗的第一句用了“独”、“异”两个字,分量下得很足。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他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是说在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惯差别很大,诗人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惯,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日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描写就显得十分自然。这种体验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用的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会显得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诗人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静,实则更加深沉。

      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诗人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重阳节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他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他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中有“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句子,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维的诗似乎更不着力。

      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阅读全文]...

2021-12-16 17:55:05
  • 九月九日忆兄弟的诗意注释(九月九月东兄弟的古诗大全)

  • 九月,兄弟,诗意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做客,

    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

    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品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古人特别钟情于阳数组合的节日,如正月初一春节、三月三日上巳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乞巧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九”为阳数,又是“极数”,天之高为“九重”,地之极为“九泉”,皇帝称为“九五之尊”,中国又名为“九州”,王权至高无上视为“九鼎”。“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亦称“重九”,同时,九又与长久的“久”同音,“久久”寓意健康长久,所以在今天,我们又把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在这个吉祥的日子,登高望远、遍插茱萸、饮菊花酒成为被传承且名列前三的主要风俗活动。深秋时节,登高祈(q í )福、头插茱萸驱邪避灾、欢饮菊花酒祝愿长寿安康,寓意深远,历代诗词中有不少相关的佳作名篇。而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避开俗套,从手足情深落笔,把一个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蒙太奇的手法再现出来,无高歌溢美之词,不煽情却直抵人心,把思念的深沉绵延至今。

    写下这首诗作时,王维才十七岁,却已经是混迹于帝都长安的著名“京漂”。两年前,翩翩少年和弟弟满腔热情,怀着复兴家族的愿望,结伴离开家乡来到京城。初入长安,才华横溢的王维就写下四首《少年行》,其中有诗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此后的王维意气风发,凭借自己在诗画和音乐方面的才华,在大唐文艺界也是风生水起、炙手可热。后来,弟弟返乡,只留下他一人在京城打拼。*常日子还好,出入于王公贵族府邸(d ǐ ),喧哗于诗歌酒宴之中,可到了过年过节,看到家家团聚,共享天伦,自己不免心生悲凉,一个人走在孤独的十字街头,无所适从。

    王维的家乡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和京城长安隔山难望。于是这座山,成为横亘(g è n )在诗人心头一缕无法撼动的乡愁。题目中的“山东”,就是指这座山的东面,而非今天的山东省。卖了这么多关子,这座山到底是哪座山?谜底揭晓,它就是位于陕西省华阴市的西岳华山。蒲州和长安,一个在华山之东,一个在华山之西,诗中所说的“兄弟”,就是指华山之东的兄弟,家乡蒲州的兄弟。

    诗人仅仅在重阳节思念家乡吗?诗人仅仅思念山东的兄弟吗?让我们回到诗歌中找寻答案。

    全诗前两句是艺术创作中的“直接法”。首句直入自己的处境,没有先聊聊天气之类的寒暄,足见其倾诉孤独的迫切。“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  独自,两个“异”——  异乡、异客,说明在王维内心深处是非常凄苦无助的,完全没有融入上层社会的圈子。“非京籍”就像一道冷冷的秋风,时时提醒诗人只是个外来客,叶落归根才是人之常情,根在何方?只在家乡。

    重阳佳节,王维听着门外扶老携幼、呼朋唤友的热闹,怎能不“倍思亲”?本来一个人就够难受了,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家秀团聚,所以是很多倍的思念。续集来了,一个节日的感怀绵延为“每逢佳节”,意境被强势推开,金句就这样诞生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游子们心头共享的一张明信片,每到过节就会朝着家乡的方向奔涌而去,因为那里有儿时玩伴、有父老乡亲,还有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后两句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说得直白一些就是画面的拼接。地图的左下角是京城长安,王维正蜷缩在角落里暗自伤神,镜头一闪,右上角出现了家乡蒲州“兄弟登高处”的场景。“遥知”是诗人在头脑中回忆往年的重阳盛况,本应兄弟同乐,而今日,君在山之东,我在山之西,画面中“遍插茱萸少一人”,你们一定也很落寞,感叹佳节“众乐而少一人”。

    诗人从直接写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到逆笔写兄弟们对自己的惦念,更见彼此情深。这种逆笔写法叫“对面落笔”,常见于思乡、怀人、送别等诗文中,起到表意丰富、含蓄委婉、韵味深远的效果。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笔下,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许多年后,当我们达彼万方,乡愁,又将何处安放?

    [阅读全文]...

2022-02-02 22:15:44
  • 九月九月东兄弟的古诗大全 九月九日忆兄弟的诗意注释

  • 九月,兄弟,诗意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做客,

    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

    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品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古人特别钟情于阳数组合的节日,如正月初一春节、三月三日上巳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乞巧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九”为阳数,又是“极数”,天之高为“九重”,地之极为“九泉”,皇帝称为“九五之尊”,中国又名为“九州”,王权至高无上视为“九鼎”。“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亦称“重九”,同时,九又与长久的“久”同音,“久久”寓意健康长久,所以在今天,我们又把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在这个吉祥的日子,登高望远、遍插茱萸、饮菊花酒成为被传承且名列前三的主要风俗活动。深秋时节,登高祈(q í )福、头插茱萸驱邪避灾、欢饮菊花酒祝愿长寿安康,寓意深远,历代诗词中有不少相关的佳作名篇。而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避开俗套,从手足情深落笔,把一个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蒙太奇的手法再现出来,无高歌溢美之词,不煽情却直抵人心,把思念的深沉绵延至今。

    写下这首诗作时,王维才十七岁,却已经是混迹于帝都长安的著名“京漂”。两年前,翩翩少年和弟弟满腔热情,怀着复兴家族的愿望,结伴离开家乡来到京城。初入长安,才华横溢的王维就写下四首《少年行》,其中有诗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此后的王维意气风发,凭借自己在诗画和音乐方面的才华,在大唐文艺界也是风生水起、炙手可热。后来,弟弟返乡,只留下他一人在京城打拼。*常日子还好,出入于王公贵族府邸(d ǐ ),喧哗于诗歌酒宴之中,可到了过年过节,看到家家团聚,共享天伦,自己不免心生悲凉,一个人走在孤独的十字街头,无所适从。

    王维的家乡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和京城长安隔山难望。于是这座山,成为横亘(g è n )在诗人心头一缕无法撼动的乡愁。题目中的“山东”,就是指这座山的东面,而非今天的山东省。卖了这么多关子,这座山到底是哪座山?谜底揭晓,它就是位于陕西省华阴市的西岳华山。蒲州和长安,一个在华山之东,一个在华山之西,诗中所说的“兄弟”,就是指华山之东的兄弟,家乡蒲州的兄弟。

    诗人仅仅在重阳节思念家乡吗?诗人仅仅思念山东的兄弟吗?让我们回到诗歌中找寻答案。

    全诗前两句是艺术创作中的“直接法”。首句直入自己的处境,没有先聊聊天气之类的寒暄,足见其倾诉孤独的迫切。“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 独自,两个“异”——  异乡、异客,说明在王维内心深处是非常凄苦无助的,完全没有融入上层社会的圈子。“非京籍”就像一道冷冷的秋风,时时提醒诗人只是个外来客,叶落归根才是人之常情,根在何方?只在家乡。

    重阳佳节,王维听着门外扶老携幼、呼朋唤友的热闹,怎能不“倍思亲”?本来一个人就够难受了,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家秀团聚,所以是很多倍的思念。续集来了,一个节日的感怀绵延为“每逢佳节”,意境被强势推开,金句就这样诞生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游子们心头共享的一张明信片,每到过节就会朝着家乡的方向奔涌而去,因为那里有儿时玩伴、有父老乡亲,还有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后两句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说得直白一些就是画面的拼接。地图的左下角是京城长安,王维正蜷缩在角落里暗自伤神,镜头一闪,右上角出现了家乡蒲州“兄弟登高处”的场景。“遥知”是诗人在头脑中回忆往年的重阳盛况,本应兄弟同乐,而今日,君在山之东,我在山之西,画面中“遍插茱萸少一人”,你们一定也很落寞,感叹佳节“众乐而少一人”。

    诗人从直接写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到逆笔写兄弟们对自己的惦念,更见彼此情深。这种逆笔写法叫“对面落笔”,常见于思乡、怀人、送别等诗文中,起到表意丰富、含蓄委婉、韵味深远的效果。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笔下,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许多年后,当我们达彼万方,乡愁,又将何处安放?

    [阅读全文]...

2022-04-12 17:37:23
  •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 兄弟,九月,写作
  •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导语:重阳节,诗人在外感到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遗憾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忆:想念。

      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逢:遇。

      倍:格外。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 yú):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写作背景】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翻译】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作者简介】

      王维(698—759,一作701—761)〔唐〕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玄宗开元五年(717)进士,与弟缙并以词学知名。

      天宝十五年(756)官给事中,乾元中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晚年归隐蓝田辋川,尝于清源寺壁上画《辋川图》,笔力雄壮,山谷郁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善写破墨山水,笔迹劲爽,气势深重,一变线条钩勒和重色青绿画法,创以水渗透墨彩之新技法。画山水松石,似吴道子而风致标格特出,尤工*远之景,云峰石色,绝迹天机。

      得兴处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作一景;画《袁安卧雪图》,有雪里芭蕉,此乃造理入神,迥得真趣。荆浩《画山水录》说:“王右丞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巧写象成,亦动真思。”苏东坡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代董其昌推崇他为“南宗之祖”,认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亦善诗,前期诗作以边塞为题材,风格雄浑;山水诗追慕恬静和禅理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成就独特。画迹有《青枫树图》、《孟浩然马上吟诗图》等。《太上像》《山庄图》《雪山图》等126件,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雪溪图》(传),绢本,墨笔画,图录于《*绘画史图录》上册;《伏生授经图》卷,绢本设色,绘汉伏生像,形象清癯苍老,笔法清劲,无款,南宋高宗题“王维写济南伏生”,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著有《王右丞集》。

      【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直,缺乏新意与深情。

      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象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阅读全文]...

2022-06-27 11:52:31
  •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故事)

  • 兄弟,九月,故事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人”指的是谁?这是蚂蚁庄园10月14号今日庄园小课堂的问题,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10月14日今天蚂蚁庄园课堂小鸡饲料答案。

      蚂蚁庄园非常好玩,养鸡的同时还能做慈善,增进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免费领取小鸡饲料。

      今天的问题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人”指的是?

      王维

      李白

      答案:王维

      解析:“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出自王维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的“少一人”指的就是作者自己,也就是王维。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以上就是10月14日蚂蚁庄园小课堂的问题答案。

    [阅读全文]...

2022-02-18 23:55:39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 九月,兄弟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盛唐诗人王维在少年时期写成的代表作。那时他正在京城长安游谒,恰逢重阳节,在热闹繁华的京城里,王维却孤身一人,这让少年王维非常想念家乡的亲人,他写出了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因为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成为千古名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阅读全文]...

2022-02-25 10:27:29
  • 关于兄弟的诗句

  • 兄弟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

    垂老何时见弟兄,背灯愁泣到天明。 ——韩偓《秋霖夜忆家》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诗经》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诗经》

    故园兄弟别来久,应到清明犹望归。—— 崔道融《寒食客中有怀》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汉无名氏《别诗·其一骨肉缘枝叶》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韦郎好兄弟,叠玉生文翰。——李贺《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紫宸前殿焚锦绣,花萼楼高延弟兄。——*润《题张参政所藏太真上马图》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渊明《杂诗》

    兄弟同出门,同行不同志。——元稹《出门行》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放形海岳等云水,托好音书犹弟兄。——范梈《赠杨茂才》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杜甫《佳人》

    不借时恶了弟兄,不借时反了面皮。——马致远《耍孩儿·借马》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祭母文》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朱熹《朱子家训》

    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岑参《夏初醴泉南楼送太康颜少府》

    兄弟远沦居,妻子成异域。——宋之问《早发大庾岭》

    白头兄弟不多有,面如橘红不关酒。——杨万里《题萧端虚和乐堂》

    紫荆花下庭萱老,浊酒狂歌燕弟兄。——释居简《临安长官号两山》

    诸郎一一青琼枝,谢家兄弟田家儿。——胡奎《寿友人》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李白《箜篌谣》

    戒君无戏言,剪叶封弟兄。——白居易《和荅诗十首·其三·荅桐花》

    兄弟各垂白,语离热中肠。——曹勋《送子威兄钤兵池阳》

    贫贱骨肉离,非关少兄弟。——寒山《诗三百三首》

    兄弟似冤家,心中长怅怏,忆昔少年时,求神愿成长。——寒山《诗三百三首》

    去年春鸟鸣,此时思弟兄。——寒山《诗三百三首》

    我有六兄弟,就中一个恶。——寒山《诗三百三首》

    高氏好兄弟,和气溢埙篪。——王祎《国宾黄先生之官义乌主簿赋诗奉赠》

    机云兄弟更奇绝,杖藜杂沓行逶迤。——李弥逊《春日同游梅花坡韵赋诗坡字》

    明年赴辟下昭桂,东郊恸哭辞兄弟。——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弟兄仙话,水流玉洞桃花。——张可久《天净沙·书怀二首香》

    夫妻白首皆天幸,三乐无惭好弟兄。——孙介《乙巳冬十月随*赴海陵丞中途遇交代有开正》

    兄弟真二陆,声名连八裴。——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雁塞逢兄弟,云州发管弦。——卢纶《送彭开府往云中觐使君兄》

    人皆有兄弟,尔独为参商。——高适《宋中十首》

    时之人,夫妻相虐,兄弟为雠。——韩愈《嗟哉董生行》

    兄弟先我没,孤幼盈我傍。——孟云卿《伤情》

    可怜祸患来,兄弟不相面。——姚燮《古决绝辞》

    敖曹兄弟年正少,仰见赤日东方隮。——项安世《上安抚高大卿五十韵》

    兄弟八九人,吴秦各分离。——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知我即兄弟,微官此栖迟。——苏辙《偶游大愚见余杭明雅照师旧识子瞻能言西湖旧》

    专国只夸兄弟贵,举家谁念子孙危。——秦韬玉《读五侯传》

    神明官府颂声满,风月弟兄诗味深。——陈著《次韵弟茝客怀》

    宴尔如兄弟,视我同雠怨。——释文珦《浮萍寄水行》

    请君兄弟上匡庐,望我负剑东南征。——何绛《送胡云仲归豫章》

    [阅读全文]...

2022-01-09 03:31:36
  • 关于兄弟的诗

  • 兄弟
  • 关于兄弟的诗

      一段时光替你坐下来

      我挪了挪身体,给你留出一个空位

      但好长时间都空着,只有我的影子坐在那里

      后来我想:兄弟,你来不来,都没关系了

      我知道已经有一段时光替你坐下来

      它搂着我的脖子,告诉我许多有关你的秘密

      现在,风替你扫了扫灰尘

      一枚黄叶,是柳树上的吧

      吹出了好听的笛声

      我知道你会说:那不可能

      但是兄弟,我等你的时候

      只有那枚叶子肯为我弄响寂寞

      我站起立,我的影子也站起来

      奇怪的太阳把我们连成一体

      而不是你,我的.兄弟

      2015.12.17

      为你沏茶

      我没有十指莲花,只有一双粗糙的大手

      我没有铁观音,普洱,没有毛尖

      只有家里自制的花茶

      没有梅花含着白雪,也没有三月里下的那场春雨

      只有井里的一桶冰凉

      我只会用柴棘烧出的火,为你沏茶

      我没有精美的瓷器,只有一只家用的大碗

      你要不要,我的兄弟,要不要,喝

      要不要把我的暖装进肚里

      要不要和我一起,开门,迎接风雪

      或者把碗往桌子上一置

      一把拉起我,一起出走

      而我再也看不见,那碗里渐凉的茶水,正溢出的齿寒

      你也可以,假装的喝一口

      像一种誓言,然后摔碎茶碗

      那样我就会一直守住,你离开后的忠贞里

      2015.12.17

      我怀疑春天已经来临

      心忽然空了出来

      就如某处的一个隐蔽的山谷

      随后下雪,一场接着一场

      它掩盖了落在心底的那些暗疾

      但心底的山谷也起风

      让冷,透过身体,一个颤栗接着一个

      后来眼泪落了下来

      它们像一次猝不及防的暴雨

      我怀疑,是否是,心底的积雪开始融化

      是否是,春天,已经来临

      但眼前还是白皑皑的世界

      我要把它收藏好,送给我远在南方的兄弟

      直到他看出故乡的样子

      直到温暖的溪流,淌过他的面颊

      我也许会在那里,找到关于春天的讯息

    [阅读全文]...

2022-04-14 20:10:19
  • 祝福兄弟的诗句

  • 兄弟,祝福,抒情
  • 1、骅骝不惜换舟行,人到归时意气生。五马未来迎使节,四弦何事作离声。焚黄此去荣归里,垂老相看老兄弟。来岁北来如访我,寄书频到利陵城。——张舜民《送孙积中兄待次吴兴》

    2、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吴文英《声声慢·友人以梅兰瑞香水仙供客曰四香分韵得风字》

    3、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4、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5、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6、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7、一门和气只春知,笑语何殊膝下嬉。不觉兄弟俱老大,此心犹道是儿时。——张辑《春风堂》

    8、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9、七郎堂下渡船开,岂料今晨又再来。吴水越山看未足,未妨兄弟与衔杯。——赵蕃《再来江下示成父》

    10、兄弟半年别,相寻屡梦寐。书言春当来,旦暮劳占计。马足已到门,远盼犹天际。宜欢不暇欢,交零涕与泗。须发似曩时,齿缺声音异。喟然感岁华,宁复堪远离。——刘荣嗣《家兄至》

    11、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临舍翁。——柳宗元《重别梦得》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蓬头皲足谁家儿,满面尘埃双泪垂。爷娘弃我不待老,骨肉无人但兄嫂。两身一气不相知,陌路茫茫向谁道。清晨采薪日入归,残羹冷饭难充饥。欲言问兄兄不顾,嫂是他人更奚诉。人生一世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荣。爷娘在日曾眷恋,愿兄回看死人面。——刘基《孤儿行》

    14、移沙取石贮轻舟,清冷何曾似宦游。春雪歌成辞郢里,梅花落尽别扬州。东风自护桓公树,明月谁登庾信楼。兄弟凋残知己别,枇杷门外泪交流。——袁中道《别须水部日华还朝》

    15、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16、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17、故人何在,水村山郭。——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18、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19、鸣雁萧萧下,寒灯故故明。角声传细雨,云色渡高城。兄弟无书信,乾坤有甲兵。秋风归未得,见尔不无情。——韩邦靖《闻雁》

    20、东风挟弹小城春,游骑飞缰不动尘。道上相逢休借问,卫家兄弟霍家亲。——李东阳《题赵仲穆挟弹图》

    21、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22、花开酒美盍不归,来看南山冷翠微。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明年纵健人应老,昨日追欢意正违。不问秋风强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讥。——苏轼《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

    2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4、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25、龟蒙连天五百里,流贼薄人据山趾。白日公行谁复何,寡人之妻孤人子。数道分兵屡合围,崛强冲突心甘死。绿衣绣夹红裹头,手剑锋銛来佌佌。贼势陆梁金鼓微,军声震喊旌旗靡。早北已败扬将军,兄弟二人化血水。青州盐徒与贼通,千金卖却今如此。青草茫茫白骨寒,可怜尔命如虫蚁。诸军奔散似云崩,解铠挥戈无寸矢。天昏地黑少人声,尚有归魂哭战垒。——王讴《龟山战歌》

    26、金城良犉不当车,特为人间作好酥。余湩尚供肥犊子,小匳先入太官厨。邺中鹿尾空名目,吴地莼羹谩僻迂。欲比君家好兄弟,不积压谁可作醍醐。——周邦彦《天启惠酥》

    27、日夕焚香拜斗南,愿君多寿且多男。戒言阿母传兄弟,只道官家法度严。——张凤翔《宫词》

    28、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9、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韦庄《章台夜思》

    30、病就山中隐,烽催海上舟。连城新鬼哭,深壁大臣羞。赤眚缠金火,炎风污马牛。遥占女兄弟,先已下长洲。——王逢《常州江阴再失无锡告警病中自鸿山将迁海上》

    3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2、长安故人别後,料征鸿声里,画阑凭偏。——王月山《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33、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34、夕雪洒虚堂,禅身懒下床。楮衾清不暖,蜡烛冷无光。宿鸟争枝响,寒花上路香。南山有兄弟,岁晚不能忘。——止庵法师《雪夜思南山禅友》

    35、二华兄弟行,弟能如乃兄。与兄金兰采,见弟宁无情。今将总相背,欲说谁解听。仆夫往晨炊,孤立难自胜。高树方掩冉,幽泉亦珑玲。携之以西还,云尽秋冥冥。——王履《至罗纹桥卖酒家作早食所止与少华相对》

    3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荆轲《渡易水歌》

    37、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苏轼《送顿起》

    38、晦庵贻我书满纸,为说君家好兄弟。人言是公轻许可,我谓亲仁乃渠事。客游偶尔过君庐,中有诚斋膀怡字。斯人许可盖不轻,何事斋名契于季。嗟余夙昔两公游,与君常恨风马牛。何知一见辱倾盖,四海兄弟宁待求。有弟有弟江南州,尺书断绝安与不。因君使我增离忧,一夜梦逐沧波鸥。——赵蕃《题刘炳先兄弟怡斋》

    39、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归故园作/归终南山》

    40、外家人物盛东南,古已云然岂独今。兄弟长怀未多识,江湖乃得话同心。岂知行日还先我,更枉长吟写意深。别后相思回首处,山哀浦思有余音。——赵蕃《次韵萧之沈弟》

    41、不能十日不相闻,兄弟相看讵可分。此后恐无能好我,从前虽有不如君。尊前吐胆销为雪,石上题诗化作云。地下怜才应更少,如逢旧好莫论文。——秦镐《哭李大元镇二首》

    42、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慳会遇,同翦灯语。——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43、兄弟同登年亦同,羡君墨妙更文工。我惭潦倒头仍白,拟学韩豪一送穷。——喻良能《次韵李同年诚之见贻之什》

    4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阅读全文]...

2021-12-09 12:31:39
训诫兄弟的古诗 - 句子
训诫兄弟的古诗 - 语录
训诫兄弟的古诗 - 说说
训诫兄弟的古诗 - 名言
训诫兄弟的古诗 - 诗词
训诫兄弟的古诗 - 祝福
训诫兄弟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