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心动的古诗

关于薄暮心动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薄暮心动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薄暮心动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薄暮心动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1) 语录(4) 说说(16) 名言(1k+) 诗词(127) 祝福(31k+) 心语(1)

  • 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

  • 野望·东皋薄暮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

      ①选自《东皋子集》卷中。王绩(约589—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人(现在山西河津),唐代诗人。

      ②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③薄暮:傍晚。

      ④徙倚(xǐyǐ):徘徊。

      ⑤依:归依。

      ⑥落晖:落日。

      ⑦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⑧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⑨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思想感情

      本诗描绘了萧瑟恬静的秋天黄昏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孤独、抑郁的心情。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带着猎物回去。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

      赏析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鉴赏

      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王尧衢曰: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视此,则律中起承转合了然矣。

    [阅读全文]...

2022-07-27 21:54:02
  •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全诗翻译赏析

  •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全诗翻译赏析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的诗意: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这两句是说,山间早秋傍晚时分,蟋蟀在草间不住鸣叫,秋天已经到了,蝉在树上悲鸣,更增添了早秋的气氛。诗句写山居情趣,隐喻着诗人因愤慨而退隐的心绪,耐人寻味。

      出自王维《早秋山中作》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释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蛩(qióng)响:犹蛩声。唐王棨《离人怨长夜赋》:“远林而未有鸟啼,偏嫌耿耿;幽壁而徒闻蛩响,顿觉漫漫。”蛩:蟋蟀。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三国魏曹植《梁甫行》:“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空林:渺无人迹的树林。晋张协《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期:约,约定。

      参考译文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

      不厌弃尚*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

      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背景

      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在辋川时期,时间约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此时作者四十多岁,年龄与陶渊明辞官时(年四十一)接*。当时朝政日坏,王维郁郁失志,所以向往隐逸生活。

      赏析

      《早秋山中作》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通过描写早秋季节山林的'环境以及山野林间昆虫的声音,表达了作者无心世事、向往隐逸的心绪。全诗情景交融,笔法微婉,但旨趣明白,厌倦仕途的心情约略可见。

      此诗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谦词反语出之,王维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不是真的无才。此句笔法微婉,旨趣却很明白。

      颔联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出句用的是东汉尚长之典,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汉建武(汉光武帝年号,25年六月—56年四月)中,尚长子女婚嫁已毕,遂不问家事出游名山大川,后不知所终。对句是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的故事。陶渊明曾经在彭泽当县令,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有次有个督邮来督查,他觉得这个督查粗俗而又傲慢,但是又不得不去,一旁的县吏建议他穿得整整齐齐去拜见督邮,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向小人折腰”,于是挂印归去。此二句这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

      颈联是从山野间的昆虫的声音,也就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早秋寒凉萧瑟的特点。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预示着一个寥落季节的来临,予人一种萧索落寞的秋季感受。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是景语,也是情语,映衬出作者的迟暮感。

      最后二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这里说自己寂处山中,空林独往,只和白云期会,厌倦仕途的心情,约略可见。

      此诗主要申明作者自己无心世事,向往隐逸生活,抒发了一个隐士的情怀。全诗语言含蓄,意味悠长。

    [阅读全文]...

2022-07-14 01:00:45
  • 古诗暮江吟原文及译文(暮江吟古诗赏析及诗意分享)

  • 诗意,分享
  •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古诗译文:一道残阳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让江水一半呈青绿,一半呈橘红。可爱的是九月初三之夜,颗颗露珠像珍珠,一轮新月如弯弓。

    暮江吟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诗的前两句写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铺”字用的很到位,把“残阳”已经接*地*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景色形象的描绘了出来。后两句写九月初三的夜晚,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意境优美,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给全诗造成了波澜。

    全诗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渗透着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情绪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阅读全文]...

2022-01-20 10:19:10
  • 暮江吟古诗

  •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

      1、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2、瑟瑟:碧绿的颜色。

      3、怜:可爱。

      4、真珠:即珍珠。

      5、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地*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呵呵,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多么象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这真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珍珠月似弓”。作者从弓也似的一弯新月,想起此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令人叹绝。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意境不是单层的*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如果说,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写春江日暮景色的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纯属那一时代“贵尚形似”(钟嵘《诗品》)的文艺思想在谢朓审美意识中的积淀和外化;它只是描写了日落时一个凝结了的瞬间,像一幅淡淡泼墨而成的春江素描画;那么,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则是盛唐以来“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王昌龄语,见《唐音癸签》卷二)的文艺思潮,在白居易笔下,审美的凝聚而创构的艺术意境。它艺术地展现了一个时空运动着的过程,岂止是一幅金碧辉煌的水彩画,简直像彩色影片中的一组镜头,于是,随着长镜头的推移,我们的审美意识很快地转移到长短镜头的组接而摇出来的“露似真珠月似弓”上来了。

      黑格尔说过:“诗不会像绘画那样局限于某一一定的空间以及某一情节中的某一一定的时刻,这就使其有可能按照所写对象的内在深度以及时间上发展的广度把它表现出来。”(《美学》第三卷第六页)这中间有赖“可怜九月初三夜”这一直抒胸臆的诗句作为内在情感的粘合剂。正是这种特定时空意识下的独特的审美情愫,才把“半江瑟瑟半江红”和“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两个镜头系统创构为动态性的艺术整体了。爱森斯坦说过:“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两数之和而更象两数之积。”这可以理解为任何一种艺术样式的多维交叉、双向反馈的艺术结构,它所包含的艺术意蕴都会更加醇厚、浓郁和结实,它往往给人带来一种模糊性、复合性的杂糅情感。你看吧,当残阳斜映,晚霞铺展的瑟瑟江水,变幻莫测地在诗人视野中渐渐消失后,另一幅幽美、静谧的蒙太奇镜头,又轻摇着舒展在诗人眼前了。抬头仰望,弯弯似弓的新月在浩冥碧空中高悬、浮动;低头俯视,颗颗晶莹的露珠在江边花草上凝结、闪亮。真是“在泉为珠,着璧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借用殷璠《河岳英灵集》中评王维语)诗人禁不住脱口赞美道:“多么可爱的夜呀!”这是惊叹,也是陶醉。诗人无比喜悦、轻快的心情,向往超脱、宁静的意趣,统统和盘托出却又十分含蓄,叫人玩味无穷、领悟不尽。这儿,我们可以参证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赞语:“更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宫体诗的自赎》)可不是吗?我们今天读这样的诗,还禁不住产生神话般的遐想:那神秘的冥冥碧空中的一弯新月,莫非真是飞天中的那些小天使。小仙女所拉开了的明晃晃的弓,那颗颗露珠莫非是他们在游戏中射向蓝天、撒落人间的粒粒弹丸吧!这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

    [阅读全文]...

2022-07-16 09:29:11
  • 让人怦然心动的爱情古诗词

  • 爱情,怦然心动,诗歌
  • 古人以古诗抒发心中思想情感,古人表达感情的方式也许没有现代人花样这么多,但写诗是非常浪漫的。有哪些表达爱情的唯美古诗句?以下是励志的句子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让人怦然心动的爱情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让人怦然心动的爱情古诗词【篇一】

    1.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2.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3.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

    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5.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7.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纳兰容若《虞美人》

    8.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鱼玄机《闺怨》

    9.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10.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

    11.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傅玄《车遥遥篇》

    12.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试上张籍水部 / *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1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1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

    15.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1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

    17.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18.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19.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20.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让人怦然心动的爱情古诗词【篇二】

    21.思君令人老,岁月忽以晚。——《行行重行行》

    22.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白居易《潜别离》

    23.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24.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25.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26.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李白《杨叛儿》

    27.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28.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29.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30.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吴文英《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31.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袁枚《马嵬》

    32.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辛弘智《自君之出矣》

    33.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34.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3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迢迢牵牛星》

    3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7.嗟余只影系人间, 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38.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39.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

    40.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让人怦然心动的爱情古诗词【篇三】

    41.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42.心若有良人,世人皆路人。

    43.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44.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乐》

    45.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6.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47.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阅读全文]...

2022-01-12 06:45:06
  • 含有暮字的古诗词 带暮字的诗词名句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春暮》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淮南子·说山训》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钱福《明日歌》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

    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卢祖皋《江城子·画楼帘暮卷新晴》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杨万里《初秋行圃》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李冠《蝶恋花·春暮》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阅读全文]...

2022-03-11 21:56:40
  • 暮江吟古诗 描写女子身材的句子

  • 励志,女子,身材
  • 1、她的身长得高,手臂然那细小,颧骨照旧,指头束枯竹枝,折就折断的;因她消瘦,所看起来她的身轻飘飘的。

    2、看她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碧玉龙凤钗。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

    3、粉红玫瑰香紧身袍袍袖上衣,下罩翠绿烟纱散花裙,腰间用金丝软烟罗系成一个大大的蝴蝶结,鬓发低垂斜插碧玉瓒凤钗,显的体态修长妖妖艳艳勾人魂魄。

    4、她,像一尊刀凿斧削的石像,像一株花枝遒劲的秋菊,像一幅大气磅礴的泼墨,美得健壮,美得豪放,美得粗犷。

    5、她有北方姑娘所特有的那种健壮浑厚的体质,圆圆的脸儿,微黑而丰腴,在那细长的浓眉下面,滴溜溜地闪动着一双略带稚气的大眼睛。

    6、她留着披肩的长,总喜欢让它在风中摆动,淡褐色的双眼不时闪过俏皮的光芒,精致的五官犹如洋娃娃般楚楚动人。

    7、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淡蓝色的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一根镂空金簪,缀着点点紫玉,流苏洒在青丝上。

    8、她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碧玉龙凤钗。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

    9、清澈明亮的瞳孔,弯弯的柳眉,长长的睫毛微微地颤动着,白皙无瑕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

    10、她的身体长得不高,手臂依然那么细小,颧骨照旧凸出,十个指头像一束枯竹枝,仿佛一折就会折断似的;因为她十分消瘦,所以看起来她的身体轻飘飘的。

    11、魔鬼般惹火的身材,一头*浪形金黄卷发发出耀眼的光芒,修长的大腿穿着一条鹅电影的超短迷你裙,显出身材的完美绝伦。

    12、微风吹来,那墨绿色的大衣,时而像鼓起的风帆,时而紧紧裹住她修长苗条的身躯。如丝如缕的晚霞衬托着那墨绿色的影子,宛如写在天边火红的乐谱上的一个有力的音符。

    13、眼前这少女除了服饰相异之外,脸型,眼睛,鼻子,嘴唇,耳朵,肤色,身材,手足,竟然没一处不像,宛然便是那玉像复活,一双眼只是瞧着她淡淡的眉毛这么一轩,红红的嘴唇这么一撅。

    14、她有一幅修长窕窈的好身材,雪藕般的柔软玉臂,优美浑圆的修长玉腿,细削光滑的小腿,配上细腻柔滑、娇嫩玉润的冰肌玉骨,真的是婷婷玉立。

    15、小个子,小长脸,小手小脚,浑身上下无一处不小。而都长得匀称,加上美妙的身段,最新款式的服装,他颇像一个华丽光滑的玻璃珠儿。

    16、定睛看时,却见这少女身穿鹅黄短袄,服色固自不同,形颜亦是大异,她面庞略作圆形,眼睛睁得大大地,虽不若那绿衫少女那般明艳绝伦,但神色间多了一份温柔,却也妩媚可喜。

    17、一身白色的拖地长裙,宽大的衣摆上绣着粉色的花纹,臂上挽迤着丈许来长的烟罗紫轻绡。芊芊细腰,用一条紫色镶着翡翠织锦腰带系上。乌黑的秀发用一条淡紫色的丝带系起,几丝秀发淘气的垂落双肩,将弹指可破的肌肤衬得更加湛白。脸上未施粉黛,却清新动人。

    [阅读全文]...

2021-12-18 00:51:34
  • 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

  •   《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长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展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赏析:

      此凡二十句,支、微韵通押,一韵到底。诗分五节,每节四句,层次分明。

      惟诗中最大问题在于:一、“游子”与“良人”是一是二?二、诗中抒情主人公即“同袍与我违”的“我”,究竟是男是女?三、这是否一首怨诗?答曰:一、上文的“游子”即下文之“良人”,古今论者殆无异辞,自是一而非二。二、从全诗口吻看,抒情主人公显为闺中思好,是女性无疑。但第三个问题却有待斟酌。盖从“游子无寒衣”句看,主人公对“游子”是同情的;然而下文对良人又似怨其久久不归之意,则难以解释。于是吴淇在《选诗定论》中说:“前四句俱叙时,‘凛凛’句直叙,‘蝼蛄’句物,‘凉风’句景,‘游子’句事,总以叙时,勿认‘游子’句作实赋也。”其间盖认定良人不归为负心,主人公之思极而梦是怨情,所以只能把“游子”句看成虚笔。其实这是说不通的。盖关四句实际上完全是写实,一无虚笔;即以下文对“良人”的态度而论,与其说是“怨”,宁说因“思”极而成“梦”,更多的是“感伤”之情。当然,怨与伤相去不过一间,伤极亦即成怨。但鄙意汉代文人诗已接受“诗都”熏陶,此诗尤得温柔敦厚之旨,故以为诗意虽忧伤之至而终不及于怨。这在《古诗十九首》中确是出类拔萃之作。一篇第一层的四句确从时序写起。岁既云暮,百虫非死即藏,故蝼蛄夜鸣而悲。“厉”,猛也。凉风已厉,以己度人,则游子无御寒之衣,彼将如何度岁!夫凉风这厉,蝼蛄之鸣,皆眼前所闻见之景,而言“率”者,率,皆也,到处皆然也。这儿天冷了,远在他乡的游子也该感到要过冬了,这是由此及彼。然后第二节乃从游子联想到初婚之时,则由今及昔也。“锦衾”二句,前人多从男子负心方面去理解。说得最明白的还是那个吴淇。他说:“言洛浦二女与交甫,素昧*生者也,尚有锦衾之遗;何与我同袍者,反遗我而去也?”“锦衾”句只是活用洛水宓妃典故,指男女定情结婚;“同袍”出于《诗经·秦风·无衣》,原指同僚,旧说亦指夫妇。窃谓此二句不过说结婚定情后不久,良人便离家远去。这是“思”的起因。至于良人何以远别,诗中虽未明言,但从“游子寒无衣”一句已可略窥端倪。在东汉末叶,不是求仕便是经商,乃一般游子之所以离乡北井之主因。可见良人之弃家远游亦自有其苦衷。朱筠《古诗十九首》云:“至于同袍违我,累夜过宿,谁之过欤?”意谓这并非良人本意,他也不愿离家远行,所云极是。惟游子之远行并非诗人所要表白的风客,读者亦无须多伤脑筋去主观臆测。

      自“独宿”以下乃入相思本题。张庚《古诗十九首》云:“‘独宿’已难堪矣,况‘累长夜’乎?于是情念极而凭诸‘梦想’以‘见’其‘容辉’。‘梦’字下粘一‘想’字,极致其深情也,又含下恍惚无聊一段光景。”正惟自己“独宿”而累经长夜,以见相别之久而相爱之深也(她一心惦记着他在外“寒无衣”,就是爱之深切的表现。),故寄希望于“梦想见容辉”矣。这一句只是写主人公的主观愿望,到下一节才正式写梦境。后来范仲淹写《苏幕遮》词有云:“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虽从游子一边着笔实从此诗生发演绎而出。

      第三节专写梦境。“惟”,思也;“古”,故也。故欢,旧日欢好。梦中的丈夫也还是殷殷眷恋着往日的欢爱,她在梦中见到他依稀仍是初来迎娶的样子。《礼记·婚义》:“降,出御归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又《郊特性》:“婿亲御授绥,亲之也。”“绥”是挽以登车的索子,“惠前绥”,指男子迎娶时把车绥亲处递到女子手里。“愿得”两句有点倒装的意思,“长巧笑”者,女为悦己者容的另一说法,意谓被丈夫迎娶携手同车而归,但愿此后长远过着快乐的日子,而这种快乐的日子乃是以女方取悦于良人赢得的。这是梦中景,却有现实生活为基础,盖新婚的经历对青年男女来说,长存于记忆中者总是十分美好的。可惜时至今日,已成为使人流连的梦境了。

      第四节语气接得突兀,有急转直下的味道,而所写却是主人公乍从梦境中醒来那种恍恍惚惚的感受,半嗔半诧,似寤不迷。意思说好梦不长,良人归来既没有停留多久(“不须臾”者,犹现代汉语之“没有多久”、“不一会儿”),更未在深闺中(所谓“重闱”)同自己亲昵一番,一刹那便失其所在。这时才憬然惊察,原是一梦,于是以无可奈何的语气慨叹首:“只恨自己没有晨风一样的双翼,因此不能凌风飞去,追寻良人的踪迹。”“晨风”,鸟名,鸇属,飞得最为迅疾,最初见于《毛诗》,而《十九首》亦屡见。这是百无聊赖之辞,殆从《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语意化出,妙在*于说梦话,实为神来之笔,而不得以通常之比兴语视之也。

      前人对最末一节的前两句略有争议。据胡克家《文选考异》云:“六臣本校云:‘善(指李善注本)无此二句。’此或尤本校添。但依文义,恐不当有。”这两句不惟应当有,而且有承上启下之妙用,正自缺少不得。“适意”亦有二解,一种是适己之意。如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云;“眄睐以适意,犹言远望可以当归,无聊之极思也。”另一种是指适良人之意,如五臣吕延济及吴淇《选诗定论》之说大抵旨谓后者。应解作适良人之意较好。此承上文“长巧笑”意,指梦中初见良俚的顾盼眼神,亦属总结上文之语。盖梦中既见良人,当然从眼波中流露了无限情思,希望使良人欢悦适意;不料稍留即逝,梦醒人杳,在自己神智渐渐恢复之后,只好“引领遥相睎”,大有“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杜甫《梦李白》)的意思,写女子之由思极而梦,由暂梦而骤醒,不惟神情可掬,抑且层次分明。最终乃点出结局,只有“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了,而全诗至此亦摇曳而止,情韵不匮。这后四句实际是从眼神作文章,始而“眄睐”,继而“遥睎”,终于“垂涕”,短短四句,主人公感情的变化便跃然纸上,却又写得那么质朴自然,毫无矫饰。《十九首》之神理全在此等处,真令读者掩卷后犹存遐思也。

      从来写情之作总离不开做梦。《诗》、《骚》无论矣,自汉魏晋唐以迄宋元明清,自诗词而小说戏曲,不知出现多少佳作。甚至连程砚秋的个人本戏《春闺梦》中的关目与表演,都可能受此诗的影响与启发。江河万里,源可滥觞,信然。

    [阅读全文]...

2022-06-14 07:12:33
  • 有关暮春谷雨的古诗词

  • 谷雨
  • 有关暮春谷雨的古诗词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暮春谷雨的`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谷雨茶香院院夸。——宋·陆游《闲游》

      2、谷雨初匀牡丹。——宋·李石《扇子诗》

      3、晓天谷雨晴时。——宋·曹组《水龙吟》

      4、谷雨初晴早景中。——宋·*甫《牡丹二首》

      5、茶将谷雨前。——宋·黄彦*《田家春日二首》

      6、谷雨赊犹半月期。——宋·程公许《题花十绝句》

      7、茶户初收谷雨芽。——宋·陆游《暮春龟堂即事》

      8、谷雨将应候。——唐·李适《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9、寒食初过谷雨前。——宋·陆游《湖上》

      10、谷雨初晴。——宋·曹勋《金盏倒垂莲》

      11、乍过夜来谷雨。——宋·曹勋《庆清朝》

      12、三朝前谷雨。——宋·方回《怪梦十首》

      13、谷雨清明空屈指。——宋·苏轼《天仙子》

      14、未容谷雨泪胭脂。——宋·李石《扇子诗》

      15、各将谷雨崖烟写。——宋·方回《次韵送张文焕》

      16、是日已尝谷雨茶。——宋·方回《记游自次前韵》

      17、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清·乾隆《观采茶作歌》

      18、谷雨共惊无几日。——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19、何似西窗谷雨茶。——宋·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20、谷雨如丝复似尘。——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谷雨郊园喜弄晴。——宋·曾觌《浣溪沙》

      2、正当谷雨弄晴时。——宋·仇远《浣溪沙》

      3、谷雨催秧蚕再眠。——宋·舒邦佐《春日即事五首》

      4、人卖山茶先谷雨。——宋·陆游《春晴自云门归三山》

      5、谷雨夜来收。——唐·崔国辅《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6、谷雨初晴。——元·张翥《水龙吟·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7、谷雨将迎稚绿来。——宋·艾性夫《春晚》

      8、谷雨干时手自锄。——唐·曹邺《老圃堂》

      9、谷雨洗纤素。——唐·王贞白《白牡丹》

      10、鱼翻谷雨萍。——唐·张又新《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11、春逢谷雨晴。——唐·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12、谷雨深春*。——宋·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

      13、茶村谷雨前。——宋·陆游《出行湖山间杂赋》

      14、谷雨收茶早。——明·高启《姑苏杂咏·临顿里——十首》

      15、谷雨初晴叫杜鹃。——唐·齐己《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16、嘉谷雨来长。——宋·张嵲《怀新亭四首》

      17、装迟谷雨催。——宋·杜安世《巫山一段云》

      18、谷雨笋茶俱俊美。——宋·刘过《春日即事》

      19、谷雨才耕遍。——宋·范成大《蝶恋花》

      20、山寺馈茶知谷雨。——宋·陆游《春日》

      1、谷雨如丝复似尘(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谷雨才耕遍(宋·范成大·《蝶恋花》)

      3、谷雨郊园喜弄晴(宋·曾觌·《浣溪沙》)

      4、山寺馈茶知谷雨(宋·陆游·《春日》)

      5、正当谷雨弄晴时(宋·仇远·《浣溪沙》)

      6、谷雨贡黄封(宋·曹勋·《诉衷情》)

      7、谷雨清明空屈指(宋·苏轼·《天仙子》)

      8、谷雨茶香院院夸(宋·陆游·《闲游》)

      9、谷雨初匀牡丹(宋·李石·《扇子诗》)

    [阅读全文]...

2022-07-02 10:36:32
薄暮心动的古诗 - 句子
薄暮心动的古诗 - 语录
薄暮心动的古诗 - 说说
薄暮心动的古诗 - 名言
薄暮心动的古诗 - 诗词
薄暮心动的古诗 - 祝福
薄暮心动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