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泻千里对应的古诗

关于一泻千里对应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一泻千里对应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一泻千里对应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一泻千里对应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9) 语录(4) 说说(3) 名言(937) 诗词(137) 祝福(7k+) 心语(3k+)

  • 含有一泻千里的诗句

  • 含有一泻千里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望庐山瀑布》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将进酒》第一段,其全诗文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我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

      钟鸣馔(zhuàn)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观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

      统统用来换美酒,

      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老将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阅读全文]...

2022-06-26 02:18:34
  • 一泻千里的诗句

  • 一泻千里的诗句

      导语: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下面是小编收集“一泻千里的诗句”。欢迎阅读!

      1.、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范仲淹《瀑布》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3.、犀潭飞瀑挂崖阴,雪浪高翻水百寻。几度凭栏观不厌,爱他清白可盟心。——黄培杰《犀潭飞瀑挂崖阴》

      4.、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瀑布联句》

      5.、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弓。——辛弃疾《沁园春》

      6.、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江为《瀑布》

      7.、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8.、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9.、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10.、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李梦阳《开先寺》

      1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2.、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13.、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15.、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白玉蟾《三叠泉》

      16.、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17.、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18.、青山断缺耸双剑,元气直泻岩头摧。——蒋士铨《开先瀑布》

      19.、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王勃《郊园即事》

      20.、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21.、飞泉三叠绝倚旁,坐观一洗尘氛怀。——蒋士铨《开先瀑布》

      22.、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

      23.、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范仲淹《瀑布》

      24.、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

      25.、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饥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乔吉《水仙子·重观瀑布》

      26.、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冯云山《咏瀑布》

      27.、水悬三尺,泻阶隅,满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28.、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29.、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

      30.、银花下散布水台,混沌凿破山根隈。——蒋士铨《开先瀑布》

      31.、隐现数折蓄精锐,失势一落如奔雷。——蒋士铨《开先瀑布》

      32.、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

      3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34.、自天飞下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惠山泉》

      35.、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36.、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沈德潜《月夜渡江》

      37.、华月初上广寒空,一泻千里银辉送。小园花姿迎风舞,鸟宿枝头半眠中。

      38.、一泻千里山前瀑,风光旖旎九寨沟。游人如织踏青至,空中飞鸟鸣啾啾。

      39.、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李白《望庐山瀑布》

      40.、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41.、雪净鲛绡落刀尺,大珠小珠飘随风。——严遂成《白水岩瀑布》

      42.、岩口逼仄势更凶,夺门而出悬白龙。——严遂成《白水岩瀑布》

      43.、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44.、匡庐瀑布天下称奇绝,何如白水河灌犀牛潭;银汉倒倾三叠而后下,玉虹饮涧百丈那可探;声如丰隆奋地风破碎,涛如天孙织锦花口口。——田雯《白水河放歌》

      45.、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46.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王安石《咏千丈岩瀑布》

      47.、飞流已出不肯下,一线中折分潆洄。——蒋士铨《开先瀑布》

      48.、九层峭壁铲青空,*鸣泉飞暮雨。——白玉蟾《三叠泉》

    [阅读全文]...

2022-07-11 10:23:54
  • 有关一泻千里的诗句50句

  • 有关一泻千里的诗句50句

      一泻千里,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xiè qiān lǐ,意思是形容江河奔流直下,现比喻文笔奔放畅达,也泛指直线下降,势头很猛。出自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下面小编整理了有关一泻千里的诗句50句,一起来看看吧。

      

      1、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范仲淹《瀑布》

      2、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李梦阳《开先寺》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4、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王安石《绝句》

      5、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6、犀潭飞瀑挂崖阴,雪浪高翻水百寻。几度凭栏观不厌,爱他清白可盟心。——黄培杰《犀潭飞瀑挂崖阴》

      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8、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1、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2、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13、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14、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李梦阳《开先寺》

      1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6、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17、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1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19、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白玉蟾《三叠泉》

      20、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21、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22、青山断缺耸双剑,元气直泻岩头摧。——蒋士铨《开先瀑布》

      23、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王勃《郊园即事》

      24、九层峭壁划青空,*鸣泉飞暮雨。——白玉蟾《三叠泉》

      25、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26、飞泉三叠绝倚旁,坐观一洗尘氛怀。——蒋士铨《开先瀑布》

      27、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

      28、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范仲淹《瀑布》

      29、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

      3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3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3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6、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37、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

      38、银花下散布水台,混沌凿破山根隈。——蒋士铨《开先瀑布》

      39、隐现数折蓄精锐,失势一落如奔雷。——蒋士铨《开先瀑布》

      40、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

      41、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42、自天飞下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惠山泉》

      43、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44、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沈德潜《月夜渡江》

      45、华月初上广寒空,一泻千里银辉送。小园花姿迎风舞,鸟宿枝头半眠中。

      46、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47、匡庐瀑布天下称奇绝,何如白水河灌犀牛潭;银汉倒倾三叠而后下,玉虹饮涧百丈那可探;声如丰隆奋地风破碎,涛如天孙织锦花口口。——田雯《白水河放歌》

    [阅读全文]...

2021-12-10 22:13:58
  • 含有泻字的古诗词 带泻字的诗词名句

  •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梦天》

    泻水置*地,各自东西南北流。——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佚名《水调歌头·*生太湖上》

    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宋琬《渡黄河》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王维《栾家濑》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李贺《秦王饮酒》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施肩吾《瀑布》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纳兰性德《金菊对芙蓉·上元》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苏轼《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张炎《疏影·咏荷叶》

    心随云乱,眼随天断,泪逐长江泻。——石孝友《青玉案·征鸿过尽秋容谢》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柳永《二郎神·炎光谢》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王勃《郊园即事》

    鸳楼碎泻东西玉。——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苏轼《有美堂暴雨》

    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元好问《游黄华山》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苏轼《汲江煎茶》

    晚堂疏雨暗柴门,忽入残荷泻石盆。——王守仁《因雨和杜韵》

    开尽星桥铁锁,*地泻银潢。——王寂《望月婆罗门引·元夕》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苏轼《吴中田妇叹》

    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翻飞千寻玉,倒泻万斛珠。

    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曾巩《道山亭记》

    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谢灵运《白石岩下径行田诗》

    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白居易《三游洞序》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袁宏道《观第五泄记》

    将军下马力排山,气卷黄河酒中泻。——杨维桢《鸿门会》

    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佚名《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梁启超《少年*说》

    筐泽泻以豹鞟兮,破荆和以继筑。——刘向《九叹》

    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袁宏道《虎丘记》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邓牧《雪窦游志》

    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韩愈《贞女峡》

    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杜甫《玉华宫》

    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黄庭坚《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曲曲潺湲,千里飞哀泻。——王夫之《蝶恋花·湘水经东安县东》

    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陈维崧《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

    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李贺《南园十三首》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

    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李白《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

    [阅读全文]...

2022-07-14 03:59:27
  • 千古第一诗人是谁(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

  • 千古,诗人,古诗文
  • 中国古代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诗歌,都说“武无第二,文无第一”。可是每个人心中,总有一首诗歌无可替代。

    小编下面列了几首参选诗歌,不知道您认为谁能排千古第一诗呢?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深秋,天已经很冷了。到了后半夜,四处传来乌鸦的叫声,渔夫们都起来捕鱼了。诗人躺在姑苏城外桥边的一艘小船上,想到国家正值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自己想尽力却无能为力,怎么也睡不着。突然寒山寺传来了钟声,一夜无眠。

    张继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安史之乱。由于江南相对安定,所以诗人也避祸来到了江南。自己也和其他百姓一样,居无定所,只能旅居在一艘小船上,这种日子也不知何日才能到头,怎能不让人惆怅。

    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谁不想为国家尽一份力,哪怕再微薄,纵手无缚鸡之力,也要提三尺长剑,血染沙场。诗人这首诗,发自内心,忧国忧民,读后让人感慨。

    上榜理由:忧国忧民,人人有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太阳渐渐的落在了山的那边,黄河滚滚向东流向大海,这都是自然的规律。要想看到更美的风景,只有站在更高的位置上。

    这首诗虽简单易懂,却极富哲理。这种登高望远的境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的。甚至多少人都宁愿做一只井底之蛙,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想要获得很高的成就,就要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可能费点力,再登高一层,你会看到更美的风景。诗人这种鼓励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值得学*,发人深思。

    上榜理由:哲理深,境界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的前两句,画面感太强。一个是在家为儿子缝衣服的慈祥的母亲,一个是在外漂泊的游子。中间两句,仿佛看到母亲孤身一人在深夜里,认真的为儿子缝补衣服;因为儿子马上就要远行,此去千里万里,衣服破了再无人缝补,一方面,希望儿子能早日归来。最后两句,诗人认为母亲对自己的这份爱,自己永远都报答不了,就像小草无法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

    这首诗好就好在,虽朴实无华,却真情流露。孟郊一生坎坷,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到五十几岁才当上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小官。安定下来后,诗人第一时间去接母亲。回到老家,推开门,看到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早已不是年轻时的模样,尽管如此,她还在缝补着以前儿子曾经穿过的衣服,等待着儿子的归来。诗人不由得老泪纵横,写下《游子吟》这样的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这首诗,小编不敢多读,因为多读几遍,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流。

    上榜理由:真情流露,催人泪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仙人早已驾着黄鹤飞走了,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走再也没有回来,时间过的真快啊,千年也只是一眨眼的时间,只留下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越来越多,鹦鹉洲上也长满了芳草。天色已晚,眺望远方,不由得思念家乡。江上雾太大了,看不见家乡,心里好难受。

    据说李白在黄鹤楼看到这首诗歌,也是自愧不如。为此李白还模仿了几首,但总觉得差点意思,这首歌任何人看到,都会不由得赞到,好湿好湿。

    上榜理由:感叹时光飞逝,思念家乡,李白自愧不如。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这首诗厉害之处,就是反过来年也是诗。正过来思念妻儿,反过来是妻儿思念自己。小编不由得感概,这种诗歌还是比较少见。

    不信自己看一下吧,都给您整理好了。

    《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首歌含义比较易懂,就是思念亲人,就不翻译了。

    上榜理由:正念倒念都是诗,千古第一奇。

    [阅读全文]...

2022-05-29 19:29:14
  • 韦应物的古诗

  • 1、《相和歌辞·相逢行》二十登汉朝,英声迈今古。适从东方来,又欲谒明主。犹酣新丰酒,尚带灞陵雨。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宁知白日晚,暂向花间语。忽闻长乐钟,走马东西去。

    2、《效陶彭泽》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3、《寄子西》夏景已难度,怀贤思方续。乔树落疏阴,微风散烦燠。伤离枉芳札,忻遂见心曲。蓝上舍已成,田家雨新足。托邻素多欲,残帙犹见束。日夕上高斋,但望东原绿。

    4、《沣上寄幼遐》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端居无所为,念子远徂征。夏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忽从东斋起,兀兀寻涧行。罥挂丛榛密,披玩孤花明。旷然西南望,一极山水情。周览同游处,逾恨阻音形。壮图非旦夕,君子勤令名。勿复久留燕,蹉跎在北京。

    5、《寄令狐侍郎》三山有琼树,霜雪色逾新。始自风尘交,中结绸缪姻。西掖方掌诰,南宫复司春。夕燕华池月,朝奉玉阶尘。众宝归和氏,吹嘘多俊人。群公共然诺,声问迈时伦。孤鸿既高举,燕雀在荆榛。翔集且不同,岂不欲殷勤。一旦迁南郡,江湖渺无垠。宠辱良未定,君子岂缁磷。寒暑已推斥,别离生苦辛。非将会面目,书札何由申。

    6、《寄大梁诸友》分竹守南谯,弭节过梁池。雄都众君子,出饯拥河湄。燕谑始云洽,方舟已解维。一为风水便,但见山川驰。昨日次睢阳,今夕宿符离。云树怆重叠,烟波念还期。相敦在勤事,海内方劳师。

    7、《送李儋》别离何从生,乃在亲爱中。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东。日昃不留宴,严车出崇墉。行游非所乐,端忧道未通。春野百卉发,清川思无穷。芳时坐离散,世事谁可同。归当掩重关,默默想音容。

    8、《宴别幼遐与君贶兄弟》乖阙意方弭,安知忽来翔。累日重欢宴,一旦复离伤。置酒慰兹夕,秉烛坐华堂。契阔未及展,晨星出东方。征人惨已辞,车马俨成装。我怀自无欢,原野满春光。群水含时泽,野雉鸣朝阳。*生有壮志,不觉泪沾裳。况自守空宇,日夕但彷徨。

    9、《谢栎阳令归西郊,赠别诸友生》结发仕州县,蹉跎在文墨。徒有排云心,何由生羽翼。幸遭明盛日,万物蒙生植。独此抱微痾,颓然谢斯职。世道方荏苒,郊园思偃息。为欢日已延,君子情未极。驰觞忽云晏,高论良难测。游步清都宫,迎风嘉树侧。晨起西郊道,原野分黍稷。自乐陶唐人,服勤在微力。伫君列丹陛,出处两为得。

    10、《送丘员外还山》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还辞郡邑喧,归泛松江渌。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11、《答冯鲁秀才》晨坐枉琼藻,知子返中林。澹然山景晏,泉谷响幽禽。仿佛谢尘迹,逍遥舒道心。顾我腰间绶,端为华发侵。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薄田失锄耨,生苗安可任。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12、《怀素友子西》广陌并游骑,公堂接华襟。方欢遽见别,永日独沉吟。阶暝流暗驶,气疏露已侵。层城湛深夜,片月生幽林。往款良未遂,来觌旷无音。恒当清觞宴,思子玉山岑。耿耿何以写,密言空委心。

    13、《池上怀王卿》幽居捐世事,佳雨散园芳。入门霭已绿,水禽鸣春塘。重云始成夕,忽霁尚残阳。轻舟因风泛,郡阁望苍苍。私燕阻外好,临欢一停觞。兹游无时尽,旭日愿相将。

    14、《经武功旧宅》兹邑昔所游,嘉会常在目。历载俄二九,始往今来复。戚戚居人少,茫茫野田绿。风雨经旧墟,毁垣迷往躅。门临川流驶,树有羁雌宿。多累恒悲往,长年觉时速。欲去中复留,徘徊结心曲。

    15、《再游西山》南谯古山郡,信是高人居。自叹乏弘量,终朝亲簿书。于时忽命驾,秋野正萧疏。积逋诚待责,寻山亦有馀。测测石泉冷,暧暧烟谷虚。中有释门子,种果结茅庐。出身厌名利,遇境即踌躇。守直虽多忤,视险方晏如。况将尘埃外,襟抱从此舒。

    16、《睢阳感怀》豺虎犯天纲,升**备。长驱阴山卒,略践三河地。张侯本忠烈,济世有深智。坚壁梁宋间,远筹吴楚利。穷年方绝输,邻援皆携贰。使者哭其庭,救兵终不至。重围虽可越,藩翰谅难弃。饥喉待危巢,悬命中路坠。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宿将降贼庭,儒生独全义。空城唯白骨,同往无贱贵。哀哉岂独今,千载当歔欷。

    17、《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昏。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

    18、《游开元精舍》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19、《慈恩精舍南池作》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缘崖摘紫房,扣槛集灵龟。浥浥馀露气,馥馥幽襟披。积喧忻物旷,耽玩觉景驰。明晨复趋府,幽赏当反思。

    20、《善福精舍秋夜迟诸君》广庭独闲步,夜色方湛然。丹阁已排云,皓月更高悬。繁露降秋节,苍林郁芊芊。仰观天气凉,高咏古人篇。抚己亮无庸,结交赖群贤。属予翘思时,方子中夜眠。相去隔城阙,佳期屡徂迁。如何日夕待,见月三四圆。

    21、《同元锡题琅玡寺》适从郡邑喧,又兹三伏热。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洁。花香天界事,松竹人间别。殿分岚岭明,磴临悬壑绝。昏旭穷陟降,幽显尽披阅。嵚骇风雨区,寒知龙蛇穴。情虚澹泊生,境寂尘妄灭。经世岂非道,无为厌车辙。

    22、《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栖身齿多暮,息心君独少。慕谢始精文,依僧欲观妙。冽泉前阶注,清池北窗照。果药杂芬敷,松筠疏蒨峭。屡跻幽人境,每肆芳辰眺。采栗玄猿窟,撷芝丹林峤。纻衣岂寒御,蔬食非饥疗。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郡有优贤榻,朝编贡士诏。欲同朱轮载,勿惮移文诮。

    23、《郊居言志》负暄衡门下,望云归远山。但要尊中物,馀事岂相关。交无是非责,且得任疏顽。日夕临清涧,逍遥思虑闲。

    [阅读全文]...

2022-06-13 07:04:50
  • 宝应湖古诗译文(关于宝应广洋湖的古诗)

  • 白马湖南部、东南部是宝应湖。这片大湖地处运河以西,因宝应县名而得名。金湖与宝应分治时,界址就是这片大湖中的深泓——大汕。由于大湖的缘份,金湖地区又称宝应湖西地区。若加上东南高邮湖以西部分,则并称为高宝湖西地区。如此说来,金湖确与宝应湖血肉相连。一个金湖人,对大湖的那份感情,实在是难以名状的。

    宝应湖的形成,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又与淮河变迁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来追寻大湖演变的足迹吧。

    宝应湖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由于地质运动,形成了泻湖地貌。但泻湖里的水,除了老天落雨,或是周边涝水,其他水源不多。这使得湖面很小,水位也低。就在宝应湖地区,那时只有津湖一个小湖,它的位置大约就在今天宝应湖退水闸一带,其他地方还只是沼泽洼地。

    由于江淮不通,对南北的军队调动、经济交流、人民交往带来极大不便,先人们为解决这一难题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吴王夫差为北上中原,称霸诸侯而开凿邗沟,津湖也辗转与淮水相沟通。邗沟开通后,成了北方齐、鲁等大国与南方吴国联系的热线,使臣、兵马往来不断,也产生了有关津湖湖神的神话①。有一年,齐王派大臣椒丘诉出使吴国,途经津湖时,特地下了坐骑,让侍从牵马到津湖边饮水。这时,津湖旁的官吏对他说:“津湖水中有湖神,见马就出来,将它夺走。还是到别处饮水吧。”椒丘诉以为自己是大国使臣,根本不予理会,还说:“壮士在此饮马,与湖神有何相干?”坚持让侍从将马牵往湖边。马刚低头饮水,湖神果然悄无声息地将马夺走。突然丢了马,椒丘诉怒火冲天。他袒胸露臂,拔出长剑,骂骂咧咧来到湖边,要与湖神决一死战。一连挑战几天,湖神终于出现。交战中,椒丘诉被湖神刺瞎一只眼睛。他不敢恋战,慌忙乘船前往吴国。

    东汉末年,湖水位普遍升高,津湖与樊良湖连为一片。广陵太守陈登从津湖北口起,开凿马濑,将津湖与白马湖相连。这条新航道缩短了不少路程,也发生了很大作用。

    到了三国时期,湖水位开始下降,原有航道经常搁浅。‘魏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十月,魏文帝曹丕第三次发动讨吴战役,大批战船沿邗沟西道南下。当时正值秋汛,战船顺利抵达瓜洲,而返回时已是冬季枯水期,数千战船来到津湖时,再也无法前行,而一起滞留湖中。文帝只得轻舟简从先行回都,留下蒋济处理滞舟。

    西晋末年,北方五个少数民族兴起,各自建立*,与晋王室分庭抗礼。东晋偏安江南后,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征战并未停息。祖逖、桓温、刘裕这些当年北伐名将,数度往来津湖一线,取得赫赫战果。东晋永和年间(公元345年~356年),津湖的水位又有下降,有些本来就较浅的航道变成了浅滩。当时,正值桓温北伐取得节节胜利之时。为保证北伐将士的兵员补充与给养供应,东晋朝廷又派陈敏沿浅滩开凿深沟,以便于船只通过。今日宝应湖中的深泓——大汕,可能就是这条深沟的一部分。所以,*又称大汕为永和沟。这条水道,也称永和故道。

    250年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仍是由樊良湖沿永和沟入津湖,再由永和沟人白马湖,最后进入淮河,走的也是晋永和故道。直到北宋初,津湖湖面都比较稳定,位置也仍在宝应湖退水闸一带。应该说,津湖是以邗沟与运河的一部分而著称于世的。

    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南下夺泗夺淮,分流冲进白马湖,并滞人周边的沼泽洼地。随着淮河河床不断被黄河泥沙淤垫,人海通道越来越窄,大股洪水就冲进白马湖、津湖。不仅白马湖湖面越来越大,而且白马湖东南部、南部的沼泽洼地积水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新的湖泊。到明代初年,自北而南形成有清水湖、汜光湖、洒火湖,再加上原有的津湖,共四个大湖。

    清水湖,在白马湖东南,宝应县城以西,从山阳往南,直到刘堡一片,长约15公里。境内阮桥以东,都在清水湖范围。清水湖的水都来自于白马湖。浑浊的黄淮交汇之水,经过一路沉淀,再经白马湖过滤,水色自然澄清。再加上清水湖湖床处在低洼沼泽地,水草很少。所以,这片湖就称作清水湖。

    汜光湖,从清水湖往南,直到今天宝应中港与汜光湖两乡交界处,为汜光湖水域,南北长约7.5公里。这时,从清水湖往南,到汜光湖已经是20多公里,再往南又是津湖,绵延*40公里。晴好天气,无论是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下,远望这片大湖,都好像泛着银光,由此得了汜光湖这个美名。在今日金湖境内,阮桥以南,大汕河(指石港往东北到宝农、淮胜、前锋、白马湖一线的河道,不是金湖与宝应的界河大汕)以东,公司河以北这一片,都属于当时的汜光湖湖面。

    津湖,在汜光湖以南,涂沟河以东,并伸人高邮地域,都属于当时的津湖。

    洒火湖,这完全是在金湖境内的一个湖。衡阳河以北,白马湖以南,石港、应集到吕良桥河口一线以东,大汕河以西,这片地区就是洒火湖。这是一片浅水湖,捕鱼小船很多。入夜,湖面渔火点点,像是洒了一片的火星在湖上,所以称作洒火湖。

    明代中叶以后,黄淮交汇的洪水直接进入白马湖、清水湖,而且水势越来越大。这四个大湖完全连成了一片,水天相接,碧波万顷。人们就俗称这片大湖叫汜光湖道路。又因为这片大湖属宝应县地域,就正式称之为宝应湖。就这样,四湖并一湖的宝应湖形成了。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北岸决口,它夺淮661年的历史宣告结束。这时,进入宝应湖的水势逐渐减弱,湖中滩地开始显露,湖面也相对缩小。大湖变化了,湖的名称也有了改变。大汕以东,运河以西,刘堡以南,子婴河以北,被统称为汜光湖。在洒火湖的西北一隅,湖水位较深,被称作泗湾湖。除此以外,仍然称作宝应湖。这一演变,可以说是宝应湖一湖变三湖。至于清水湖、津湖、洒火湖,早已失去了原先的称代作用,慢慢从人们的口头上消失了。

    宝应湖水位降低、湖面缩小后,为了生存的人们开始了与湖争地,在湖边筑起一道道小圩,小圩又不断被联并成大圩,以增强抗御洪水的能力。到清末民初,金湖境内就有大小圩堤300多座,成了宝应湖的一大景观。

    张集大圩,在阮桥以西的宝应湖与白马湖之间,由早期所筑的罗家圩、伏李圩、王家圩、潘尖圩、华家圩联并而成,总长21.25公里(俗说42里半),当时称作同乐大圩。后来挑筑白马湖隔堤,将张集大圩圩区一分为二,北部白马湖边的是张集内圩,南部宝应湖边的叫张集外圩。

    郑家圩,在阮桥东北,宝应湖与白马湖之间,是在被称做四套沟的地方,挑筑成的小圩。开始时圩很小,后来不断扩大。如今郑家圩圩长10公里,圩内有5个村,6000人,耕地*万亩。

    同心圩、德兴圩、振兴圩、王尖圩,都在宝应湖东南部。同心圩,在涂沟河以西的涂沟、银集、淮建一带,圩长21.25公里,因筑得较为牢固,很少破堤沉圩。德兴圩,在唐港河以南,圩长也是21.25公里。振兴圩,在唐港河以北,圩长20公里。王尖圩,在振兴圩东南圩外,圩长5公里。该圩处在迎湖段,水大极易沉没。所以,当地有首民谣说:“铜打铁浇的同心圩,纸糊灯笼王尖圩,豆腐做的德兴、振兴圩。”

    由于湖水位降低,湖中滩地面积不断扩大。建国初,在宝应湖南部刘圩往东到公司河一带,建立了宝应湖农场。宝应湖中滩地虽然大片露出,但行洪时仍是一片汪洋。

    今日大汕子隔堤以南,高邮新民滩以北,是碧波万顷、浩淼无际的高邮湖。高邮湖地跨江苏、安徽两省的金湖、高邮、宝应、天长四县,是江苏的第三大湖。每座大湖都有它不*凡的历史,高邮湖呢,更显得雄奇阔大、瑰丽斑斓。翻开史册,高邮湖正向我们走来。

    春秋时期,如今的高邮湖地域,有两座著名的大湖。一座叫樊良湖,又称樊梁湖,意思是攀附在天长石梁溪溪尾的湖。另一座叫津湖,也写作精湖,这是地跨高邮、宝应两地的湖。

    吴王夫差为北伐齐晋,下令开凿邗沟。这条沟从邗城(城址在今扬州北)东边通过,经江都山阳河往北,从陆阳湖和武广湖之间穿过入樊良湖,继而在界首附*往东北人博支湖,再入射阳湖,最后又折向西北,经白马湖到淮安末口人淮。这是著名的邗沟东道。东汉时期,樊良湖水位抬高,与津湖连成一片。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广陵太守陈登在津湖与白马湖之间,开凿马濑,舟船由樊良湖入津湖,再经马濑人白马湖后抵达淮河。这是邗沟西道。不过,无论是东道,还是西道,樊良湖都是必经之道。

    [阅读全文]...

2022-01-26 14:28:25
  • 千古名句古诗霸气

  • 千古,霸气
  • 我只想当听众,因为不想感染太多尘世喧嚣。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千古名句古诗霸气希望大家喜欢。

    1、亲爱的希望你原谅我这一次,我真的不能没有你。

    2、在最悲伤的时候不能失去信念,在最幸福的时候不能忘记挫折。

    3、记忆就像是握在手中的水,不管你握紧还是摊开都会慢慢的消失。

    4、在什么都不确定的年代,我们总是爱得太早、放弃得太快,轻易付出承诺,又不想等待结果。

    5、心中的那把钥匙,至此至今,都无法打开。因为,无法把你忘怀。

    6、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7、好好爱自己吧,没人会比你更爱你自己了。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8、有些事,别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别看懂,看懂,伤情。

    9、曾经在某一个瞬间,我们以为自己长大了,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和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在生活的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们从未长大还不懂得爱和被爱。

    10、被恨的人,是没有痛苦的;去恨的人,却是伤痕累累。

    11、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向前,各自修行。

    12、趁我还爱你,你,可不可以不要错过我?

    13、我很好,不吵不闹不炫耀,不要委屈不要嘲笑,也不需要别人知道。

    14、最好的东西,往往是意料之外,偶然得来的。

    15、心若计较,处处都是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

    [阅读全文]...

2022-05-24 21:22:12
  • 谷雨对应的古诗

  • 谷雨
  • 谷雨对应的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谷雨对应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 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二、《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齐己 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 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三、《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孟浩然 唐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四、《芍药》

      王贞白 唐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五、《老圃堂》

      曹邺 唐

      邵*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六、《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陆希声 唐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七、《白牡丹》

      王贞白(唐)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八、《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九、再有诗次其韵

      唐·王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阅读全文]...

2022-03-16 18:58:04
  • 咏新荷应诏古诗词

  • 咏新荷应诏古诗词

      古诗原文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诗文赏析

      荷花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名莲、芙蕖,古时也称为芙蓉。它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素来为诗人墨客们所赞颂,用以自喻和他喻。此诗即是其中的一首。

      诗的一、二句以议论入题,针对人们因荷花是草卉而轻贱它的心理而发。天池,本谓神话中的瑶池。此诗是“应诏”之作,故这里“天池”应指皇宫内的荷池。两句意谓荷花虽为草卉之物,但其有幸植根天子之池,自与其他山泽中的草卉身份不同,也更易受人们的注目。

      三、四句转入咏物本题,细致而微地描绘荷花的初生水面,应题“新荷,二字。荷的根茎最初细瘦如鞭,俗称莲鞭。莲鞭上有节,能向上抽出叶子和花梗。“微根才出浪”,就是说花梗刚刚伸到水面。这里连用“微”字“才”字,已极言其细小,下面“短干未摇风”,则更形象地体现其细小;梗干之短,甚至风亦不能使它摇动,可见它只是刚刚在水面露头而已。这两句直逼出“新荷”的“新”来,观察之细致,用笔之精到,真堪令人叫绝。在这细微之处,诗人的功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上二句写初出荷茎之至微至小,文势犹如尺蠖之屈,已蓄足了力。于是乎五、六二句,乃一变而由屈转伸,忽出石破天惊之语。“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那荷茎长不满寸,看上去若有若无。然而谁能知道,那短茎里寓含着的花蕾胚芽,却蕴育着万紫千红的将来。只等夏天一到,它就要把那绚丽的色彩,洒满整个池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满眼红绿的壮观景象,正是“新荷”的未来世界。

      这首诗,单就咏物而言,也是清新可喜的。再看诗中的“勿言”、“宁知”这些强烈语气,读者就不免会推测:诗人如此用力为新荷抱不*,恐怕不会是无所寄托的吧。据《粱书·沈约传》记载,沈约幼年因父亲被诛,被迫潜窜他地,以后虽然“会赦免”,却“流寓孤贫”。但他“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最终“遂博通群籍”,累官至步兵校尉,“管*,直永寿宫,校四部图书”,堂堂皇皇地进入“天池”,成为当世首届一指的大学者、大手笔。诗人看到新荷初出时的'微陋,遥想自己幼小时的辛酸,他不禁深感慨。他不禁充满自信地说:新荷的今天虽然为人们所轻贱,但它在明天,定将是姹紫嫣红的创造者。诗人幸而言中,后来他历仕宋、齐、梁三朝,封侯拜相。他在文学上的“紫”“红”之才,也充分发挥出来了,不仅衣被当世,而且也惠泽*。

      所以,沈约的这首诗,既是咏物,亦是抒怀。诗人咏的是荷花,但读者所感觉到的,同时又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阅读全文]...

2022-03-23 02:30:46
一泻千里对应的古诗 - 句子
一泻千里对应的古诗 - 语录
一泻千里对应的古诗 - 说说
一泻千里对应的古诗 - 名言
一泻千里对应的古诗 - 诗词
一泻千里对应的古诗 - 祝福
一泻千里对应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