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题第二个字是雨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诗题第二个字是雨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诗题第二个字是雨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诗题第二个字是雨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论语为政篇第二》,愿对您有所启发。
论语为政篇第二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知道有不能由人力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在温*旧的(已经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12、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19、哀公问曰:何为*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这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论语全文及翻译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分析】
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感悟《绝句》
1.板书题目,并解题
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体裁,是旧体诗。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有固定的格式和规则。如,共有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言绝句”(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言绝句”(七绝)。《望庐山瀑布》也是绝句。
2.简介作者
3.理解诗句之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自鹭上青天。]鸣:叫,指歌唱。翠:新绿。翠柳:初春时节柳枝刚抽出新芽。青天:蔚蓝色的天空。诗句之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含:包含,藏在里面。西岭:泛指成都西面的岷山。千秋:千年。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泊:停泊。东吴:指长江下游,现在江苏一带。万里:万里之外。诗句之意: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万里之外的东吴的客船。
4.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⑴第一、二行描写先写地上,再写天上,各写什么?
标出声音、颜色、动作之词:
表示声音的词语:鸣、上。
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
表示动作的词语:鸣、上、含、泊。
师:“黄、翠、白、青”相互映衬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生机勃勃的图景,令人赏心悦目,传达出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鸣”、“上”两个动词写出了黄鹂在柳枝上欢叫和一行白鹭从水面飞上青天的`声响。“含”、“泊”两个动词具体写出了草堂外的景象,特别是“含”的妙用,把岷山积雪这一远景移至草堂内,使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景色优美的图画。
⑵三、四行写什么?(千秋雪,万里船)
师:“千秋雪”表现出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胸襟是如此开阔。当然,诗中所讲的时间和空间并非实指,但从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看,我们不难想象他对和*生活多么向往。
⑶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
师:前两行先描绘草堂前看到的景:眼前有鸣叫的黄鹂,翠绿的柳树;天边有蔚蓝的天空,飞腾直上的白鹭。后两行描绘草堂以外看到的景:窗外有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有驶往东吴的客船。
这首诗先写*景,后写远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草堂春天美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无比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三、指名朗读,练*背诵
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反复练读。
练*背诵。
四、积累运用
1.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绝 句 早发白帝城
杜甫 李白
木兰诗第二课时阅读题
木兰诗第二课时的阅读题怎么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戒机,关山渡若飞。溯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妹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⑦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解释下列词语(4分)
(1)户( ) (2)著( ) (3)理( ) (4)帖( )
2.找出画线句子的错别字。(2分)
3.翻译下列诗句(4分)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指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3分)
5.从全诗看第⑥段属于________(A详写,B略写)(1分)
6.《木兰诗》中的对偶句比较多,请在文中找出两组你所喜欢的对偶句。(4分)
7.本诗是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十年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略呢?请你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3分)
8.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品质?(4分)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练*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木兰当户织 ⑵不闻机杼声 ⑶惟闻女叹息。⑷问女何所忆 ⑸昨夜见军帖 ⑹军书十二卷 ⑺愿为市鞍马 ⑻旦辞爷娘去⑼万里赴戎机 ⑽关山度若飞 ⑾朔气传金柝
二、一词多义:
⑴市 ①愿为市鞍马 ⑵机 ①万里赴戎机 ⑶买 ①东市买骏马
②东市买骏马 ②不闻机杼声 ②欲买舟而下
三、划分朗读节奏: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四、默写填空:
⑴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⑵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⑶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
⑷形象概括木兰从离家出征至凯旋回朝*的句子是_____。
⑸ _______,______。 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⑹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
五、选择题:
⑴选出对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⑵对第3段中的 不闻 但闻 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⑶对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一句中的 大 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 大 就是大规模的意思。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⑷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⑸对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艾青情诗《他死在第二次》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艾青情诗《他死在第二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舁床
等他醒来时
他已睡在舁床上
他知道自己还活着
两个弟兄抬着他
他们都不说话
天气冻结在寒风里
云低沉而移动
风静默地摆动树梢
他们急速地
抬着舁床
穿过冬日的林子
经过了烧灼的急剧的痛楚
他的心现在已安静了
像刚经过了可怕的恶斗的战场
现在也已安静了一样
然而他的血
从他的臂上渗透了绷纱布
依然一滴一滴地
淋滴在祖国的冬季的路上
就在当天晚上
朝向和他的舁床相反的方向
那比以前更大十倍的庄严的行列
以万人的脚步
擦去了他的血滴所留下的紫红的斑迹
二、医院
我们的枪哪儿去了呢
还有我们的涂满血渍的衣服呢
另外的弟兄戴上我们的钢盔
我们穿上了绣有红十字的棉衣
我们躺着又躺着
看着无数的被金属的溶液
和瓦斯的毒气所啮蚀过的肉体
每个都以疑惧的深黑的眼
和连续不止的**
迎送着无数的日子
像迎送着黑色棺材的行列
在我们这里
没有谁的痛苦岜人?傩拇蠹叶家越鲇械纳
为了抵挡敌人的进攻
迎接了酷烈的射击——
我们都曾把自己的血
流洒在我们所守卫的地方啊……
但今天,我们是躺着又躺着
人们说这是我们的光荣
我们却不要这样啊
我们躺着,心中怀念着战场
比怀念自己生长的村庄更亲切
我们依然欢喜在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论语为政篇第二》,愿对您有所启发。
论语为政篇第二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知道有不能由人力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在温*旧的(已经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12、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19、哀公问曰:何为*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这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论语全文及翻译
引导语:古人喜欢用爱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下面是小编整理艾青的经典情诗《他死在第二次》,欢迎大家阅读!
一 舁床
等他醒来时
他已睡在舁床上
他知道自己还活着
两个弟兄抬着他
他们都不说话
天气冻结在寒风里
云低沉而移动
风静默地摆动树梢
他们急速地
抬着舁床
穿过冬日的林子
经过了烧灼的急剧的痛楚
他的心现在已安静了
像刚经过了可怕的恶斗的战场
现在也已安静了一样
然而他的血
从他的臂上渗透了绷纱布
依然一滴一滴地
淋滴在祖国的冬季的路上
就在当天晚上
朝向和他的舁床相反的方向
那比以前更大十倍的庄严的行列
以万人的脚步
擦去了他的血滴所留下的紫红的斑迹
二 医院
我们的枪哪儿去了呢
还有我们的涂满血渍的衣服呢
另外的弟兄戴上我们的钢盔
我们穿上了绣有红十字的棉衣
我们躺着又躺着
看着无数的被金属的溶液
和瓦斯的毒气所啮蚀过的肉体
每个都以疑惧的深黑的眼
和连续不止的*
迎送着无数的日子
像迎送着黑色棺材的行列
在我们这里
没有谁的痛苦岜人?傩拇蠹叶家越鲇械纳
为了抵挡敌人的进攻
迎接了酷烈的射击——
我们都曾把自己的血
流洒在我们所守卫的地方啊……
但今天,我们是躺着又躺着
人们说这是我们的光荣
我们却不要这样啊
我们躺着,心中怀念着战场
比怀念自己生长的村庄更亲切
我们依然欢喜在
烽火中奔驰前进呵
开学第二周的周记(通用10篇)
时光匆匆,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周记吧。千万不能认为周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开学第二周的周记(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这一周是开学的第二周,我满怀着憧憬走进了高一?三班的教室,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我内心不禁有一些忐忑不安。我的班主任赵老师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老师,第一次返校的时候还有些不太适应这么严格的管理,但我是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人,于是在第二次返校后我就逐渐适应了老师的管理风格。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上的第一节课是地理课,老师讲课讲得有声有色,我也听得有滋有味,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一转眼就过去了,随后上的几节课也都很有趣,这让我发现听课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当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想象着我的高中生活,我渴望它是充满乐趣、充满欢声笑语的,但同时又担心它是枯燥乏味的、充满压力的。但通过第一天的学*我发现高中的生活是这两者的结合体,既是充满乐趣的,又是充满压力的。我认为高中的学*与高中的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高中主要是自主的学*,而高中则更多的是老师手把手的教学。另外,老师讲课的速度也比高中明显加快了。因此,我认为尽快适应高中的自主学*方式和老师讲课的速度是提高学*效率的关键。
刚刚从高中升入高中、刚刚融入一个新的集体时,我还跟同学、老师都不是很熟悉,因此我还是会经常怀念我们原来的班集体,怀念原来的同学,但是仅仅这一周过去之后,我发现原本陌生的面孔越发的熟悉起来,与同学也越来越聊得来了,我相信我的新班集体与我的原来的班集体比一定毫不逊色。
我相信在班主任、各位任课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的团结努力下,我们班级一定会在以后取得更大进步!
一转眼,开学就过去两周了,自己的学*状态已经调整到了最佳,但是,问题已然显露了出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下面我将自己开学第二周的情况总结一下:
这周的作业质量有一些下降,主要是因为自己忙着在学校将作业做完,速度提升了,效益却降低了不少,这主要体现在物理和化学上,错题自然是有很多,当然,肯定存在知识上的漏洞,但是大部分错误都在与思考不够深刻。
另一个方面,就是自己对于不会的题的态度十分恶劣,要么就是凡在哪里不管,要么就是十分烦躁,沉不住气的去问老师。这一点一定要做出改变,自己要先做足了思考尽量让自己的心境*和下来,不以速度的快慢来衡量写作业的优劣,实在做不出来了再去问老师。
这两天的计划是一天专心写作业,另一天进行复*和预*,为新一周学*的开始,做好铺垫。
这周有点小伤感哦,陈老师就要离开我们了,顿时觉得有些不舍。当然了,出国学*是件好事,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希望陈老师吃好玩好学好!
春光灿烂,万里无云。在学校的第二周已经与我们擦肩而过,我已经变得不那么生疏了,也已经结识了许多的朋友。学校对我们还不错,上课的老师很幽默,但是初一六班的廖雪老师上的数学课,曾经催眠无数的班级,她被我们亲切的称之为‘灭绝师太’。据说,她打人的时候,能够笑着打,把同学吊着打,你们可能会不信,但是这个是她亲口承认的,而且她居然说我们中学的高考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是被她打出来的。我们听了,鸡皮疙瘩掉了一地,第二节课的时候,本班一个同学,因为没有听到交作业的要求而被‘灭绝师太’,连打整整八个手板,打的他手都抬不起来。
下了课,我们去问那个同学痛不痛,我们居然得到了一个令我们吐血的答案“不痛啊,只是感觉麻的没有知觉”我们当场昏了过去,晕,这还叫不痛啊?感情你是被打麻木了!
简单来讲,这的老师还比较好,只有那一个有打人的倾向的女老师以外,其他老师对我们还算温柔!
总体来说,我还是感谢这个中学,它是我梦想腾飞的一座垫脚石,我的梦想就要从这里冉冉升起!加油。
转眼间,新学期已经过去两个星期了,这两个星期看似很短,却如此飞快,还未来及品味,却以散去余音。所以,还是记一下这一周的学*生活,保存记忆。当我看跨进初中大门的时候,我懂得,我已经长大,我已不再是那个脆弱的小女孩;但我跨进初中大门的时候,我明白,自己已经独立,不再是那个衣来伸手的小宝宝;当我跨进初中大门的时候,我清楚,自己已经成熟,是不再依赖妈妈的大孩子,当我跨进初中大门的时候……来到学校,不再像以前那样嬉皮笑脸,浪费了早上的大好时光,上课听老师讲的每句话,绝不会漏掉一点儿;告别精彩的电视,我开始努力学*,认真地过好初一的每一天,我向着自己的梦想坚定,一步步的走着,总会步入成功的大门。
上了初一了,我感觉自己被一种压抑所包围,空间在不断地变小,但是,我不会介意,为了自己所期待的学校,所以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也要想一办法来解决,在以后的日子里,等着我的还有一份考验,一份辛苦;我要有一份执着,一份勇气,一份汗水……
开学的第二周,我感觉收获颇丰,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更加好好努力的!
开学的第二周生活转眼间过去了,在这五天的时间里,我又学到里很多新知识,这使我感到非常快乐。
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四门功课的增加,学校的规律,尤其是在交朋友这方面更让我不适应,小学的时候,我有很多朋友,因为我们都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可是到了初中,整个班级的人我几乎都不认识,在下课的期间,我总是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座位上,看着其他同学玩耍,嬉戏;可是现在,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我不再是孤独的一人,每次下课,我都和朋友在一起聊天,玩耍,这使我原本像白纸一样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而且,我不再有很大的学*压力,反而觉得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数学课上,王老师给我们讲了有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知识,刚学的时候我还不太懂,后来,做了几道练*题,我渐渐掌握了解题的方法;语文课上贾老师讲了李煜,李清照等词人的诗词,这使我感到了*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除了诗词,老师还讲评了“这就是我”的话题作文,听了老师生动的讲解,我顿时恍然大悟,知道了自己写作文的不足之处;英语老师讲了二十六个字母及音标,还告诉了我们很多常用的句型,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英语的重要性,这对我们将来走向社会是很有帮助的。最令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体育课了,体育老师从来不让我们跑步,而是带着我们做游戏,这时,操场上就会传来爽朗的笑声。
第二周的学*生活短暂而又充实,我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努力学*,在两周之后的月考考个好成绩!
在原本陌生的集体如今变得那么熟悉,我开始慢慢融入这个集体,成为其中一员了。现在开学很久了,上了初二,多了一个学科,而且政治又没有开卷,使我的学*又增加了一些负担。但是我并没有气馁,我不懂的会去问老师,而且有时还会看一些课外书,增加一些课外知识,让我的视野更加宽阔,让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有趣,多么的精彩。
虽然现在我在班级的学号是32号,非常落后,但是我会积极向上,超越别人,不会遇到困难就退缩,一定会勇往直前,要有长征精神。经风雨,才能见彩虹,这话一点也不假,我一直以它为座右铭,我相信,我一定会看到最美丽最美丽的彩虹。进入实验班,这意味着我的学*要更加严格,我要花时间学*,我还要努力,比起*行班来压力更大了。
……*时作业多,在第一节晚修之间就要做完,第二节课老师要讲课,所以作业在第一节课做不完,就得带回家"加班",时不时还要加班到"十一二点",唉,到第二天早早就要起床,到周末只放一天就更不得了。作业就可以说"堆积如山"一样,一样作业起码做上一两个小时,本以为放假可以轻松轻松,在学*的苦海
中跳出来放松一下紧张的大脑,但作业之多,又把刚要展翅想飞的小鸟牢牢的放在了笼子里,唉,到什么时候才能有一个真正的假日呢!
这周,是开学的`第二周,也是我上高中的第二周。
这一周,我和铁丝很有缘,星期三上午,我赶着去上课,路过建筑工地时,手一下子就挂到铁丝上去了,铁丝在我的手背上写了一个“一”,痛死我了。星期四晚上,我们下课时间很紧,只有二十分钟,在这之内,必需整理完寝室内务,然后提前睡觉,我就飞奔在校园里,我突然发现了一条捷径,不过必需从一棵树树下钻过去,就在我过去是,我没有看见前面有一条细铁丝挂在那儿,那铁丝就从我的脸上划了过去,幸好破了一点皮,真的好痛!
在星期五那天,星期四晚上考的物理卷子下来了,当我拿到卷子时,我仿佛遭受了一个晴天霹雳,43分,我的物理第一次考43分!这真的认证了物理老师的一句话:“高中的物理很难考及格,以前的学生就编了一个顺口溜:
“化学烦,物理难,数学作业做不完!”
不知不觉的,高中生活已经开始三周了,感觉自己就像刚从绝症中幸存过来一样,一段新的生活又开始了。
回想当年的初中的时候,那日子过得真是一个滋润,三年半学半混的也就过来了,到了高中可不一样,再怎么说咱也得考上大学,所以混是不可能的,所以咱得好好学,就*这个教育形式,分就是真理。
真理归真理,但真理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就像牛顿坐在树下能被苹果砸到,而我在树下就只有接鸟粪的份儿一样。所以有时候追求真理是要有点技巧的。老师们说了——不加“们”不行,因为每个老师的话都像大家互相串通好的一样。老师们说了,高中学*要有四个必要步骤:1课前预*,2上课认真听,3课后复*,4做作业。
在回忆童年的时候,感觉血一下子涌到脑子里,把脑子一下子冲大了。
小的时候,胆子很大。那时的我敢站在桥的护拦上,向下望飞驰而过的汽车。现在是不行了。
小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敢吃。那时爷爷曾经告诉我:“中医说,蚂蚁是补药。”于是,有一次在院里玩时,天真的我从地上抓起一只蚂蚁,“嘎吱嘎吱”地嚼着吃了下去。现在想起来都后怕,万一它没死,我的五脏六腑肯定倒霉了。
小的时候身手特别敏捷,整天“飞檐走壁”,从各个人家的仓房顶上飞跑而过。现在是不行了。
小的时候,感觉世界是一幅画。湛蓝色的天,象撕碎的棉花一样的白云,赭石画成的砖墙,雪青色的丁香花。真是太美好了。
似水流年,今天的我们已不再是在草地里玩过家家的小朋友;今天的我们已不再是大声朗读"床前明月光"的小学生;今天的我们已经告别童年,走向青春。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来到了人大附中,走进了初一生活。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对新的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面对初一生活也有许多感受。
第一个感觉是新鲜。校园是那样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老师讲课是那样富有活力、引人入胜;同学们相处是那样融洽、愉快;现代化的图书馆、电教中心、网络中心以及实验室又让我流连忘返。这一切与小学都有着很大差异,是我感到无比新鲜、有趣。
第二个感觉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开学典礼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把美好的心愿系在气球上,放飞到蓝天。大家的愿望各色各样,有的希望做个音乐家,把*的传统音乐推向世界;有的希望做个记者,让全人类都为*今天的飞速发展而惊叹;有的希望做个文学家,让人们听到社会角落里的弱小声音……理想要通过行动才能实现,初中这三年,我们会给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朝目标一步步迈进。
再有的感觉便使紧张。在中学,尤其是优秀的中学,学*的竞争相当激烈,从而也会有一定的压力。稍不留神成绩就会拉在队伍后面,所以丝毫不能放松,要时时都处在学*状态。我们必须要适应这种紧张的学*气氛才能在三年的学*中取得成绩。
既激动又期待还紧张。但无论如何,从一点一滴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让我们以昂扬的心态面对初一生活。
新学期已经过去两周了,这两周看似很短,却如此飞快,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却已散去余音。所以,还是记一下这一周的学*生活,保存一份记忆。
这一周,我们班开始实行一项全新的制度——九个小组根据每一次语、数、英、物值得记录成绩的小组六人的*均分来取得量化分。学校里面设有的卫生、行为等评比,班里面也有。如果某个小组的某位同学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的评比栏上扣分,则在其小组的评比栏里就要双倍扣分了。当然,这期间如果有同学获得某些比赛的奖次,也可以算到小组评分的个人奖里面加分。具体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计划落实到期中考试,目前此评比栏已经贴在了我们班的展板上,但是还没有进行第一次分数统计。
另外一个计划也是和学*有关的,那就是每位同学要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上学期期末考试在你前面的一位同学,你锁定之后,就要在本学期努力超过他。期中考试为第一次实现目标的机会,若成功赶超,则被赶超的对赶超同学表示敬意,若未赶超成功,则对目标人物表示敬意。俺前面没人了,于是就定了一个年级前十,希望这一次努力一鼓作气杀回前十!
最后一件事,和学*没有直接关系了——那就是在本人的带领下(应该可以这么说),本班掀起了一股强有力的魔方热,很多同学都纷纷拿起了魔方开始悉心探索。当然,我们班也有不少会拼的,这是让我比较惊喜的。不管怎么说,最*我创造出的"魔方秘籍解说图纸",目前正在我们班疯抢当中,这个周末借给了金Berlin,当然还有很多同学想要借用,哈哈,发现我还是很牛的,嘻嘻~~~
古代有哪些第二人称代词
代词是指代名词或一句话的一种词类。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第二人称代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有哪些第二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尔、而、乃、若、你”六个。其中以“汝、尔、若”等最为常见。
语言文学“汝”在上古时写做“女”,常做主语和宾语。如《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多年来辛勤地侍奉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史记·*原君列传》“汝何为者也”(你是干什么的)。
“尔”常做定语,如《诗经·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带着你的车来,把我的嫁妆拉走)。“尔”后来也写做“你”。
“若”主要用做主语、宾语,有时也做定语。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你虽然长得高大,又喜欢带着刀剑,但内心很胆怯);《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
“乃”和“而”常用做定语,表示“你的、你们的”。如《史记·项羽本纪》“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如果一定要煮了你父亲,那么请分一碗肉汤给我喝)。
古代有哪些第按人称代词
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很不发达,常用“之”、“其”、“厥”、“彼”等指示代词充当第三人称代词,此外“伊、渠”也可做第三人称代词。
“之”在古汉语中经常做宾语,如《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偏爱共叔段,想立他做世子);《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怒气冲冲地等待他)。
“其”经常做定语,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幸而大王免了我的罪)。
“厥”其实和“其”是异体字,它们的`用法是一样的。
“彼”在句中可做主语、宾语,不过指示性很强,多带有“对方、那一方”的意思。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他们的或对方的军队势力强大,我方军队力量单薄)。
“伊”原来是指示代词,后来用做人称代词,如《世说新语》“汝兄自不如伊”(你哥哥本来比不上他)。
“渠”是一江一左方言,也是“他”的意思。
古代第二人称代词有哪些
在*的语言文学历史上,如今的“你”还有很多种说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第二人称代词有哪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代第二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尔、而、乃、若、你”六个。其中以“汝、尔、若”等最为常见。
语言文学“汝”在上古时写做“女”,常做主语和宾语。如《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多年来辛勤地侍奉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史记·*原君列传》“汝何为者也”(你是干什么的)。
“尔”常做定语,如《诗经·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带着你的车来,把我的嫁妆拉走)。“尔”后来也写做“你”。
“若”主要用做主语、宾语,有时也做定语。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你虽然长得高大,又喜欢带着刀剑,但内心很胆怯);《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
“乃”和“而”常用做定语,表示“你的、你们的”。如《史记·项羽本纪》“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如果一定要煮了你父亲,那么请分一碗肉汤给我喝)。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
现代常用的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有“我、我们”,是比较单纯的。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比现代汉语要复杂,经常使用的有“余、予、吾、我”四个,还有“朕、印、侬”等,这些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区别,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我们”。
“余”和“予”在古代常常通用,常做主语、宾语和定语,表示单数。如苏轼《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没有欺骗我);《孟子·万章上》“予既烹而食之”(我已经做熟了而且吃掉了)。
“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复数。如《史记项羽本纪》“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先生说的这些话,对我触动很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朕”在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如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我父亲的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后就成为只能用于皇帝的代词了,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我是始皇帝,后世按辈数计算,二世、三世以至万世,永远相传没有穷尽)。
“卬”多用在《诗经》中,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卬否,卬须我友”(别人涉水过河,而我却不,我要等待我的好友)。
“侬”属于吴地方言,魏晋南北朝时开始被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
古代第三人称代词
彼: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之:公与之乘
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余:余闻而愈悲
我: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予: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外:“臣、愚、不肖、小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
臣本布衣
愚以为宫中之事
“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
孤不度德量力
安陵君其许寡人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测试题
导语:真正的希望必须是现实的延伸,是一步步往前走的路,是不断为美好的下一步作准备的实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欢迎大家参阅。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测试题
一、请你填一填。(每空1分,共11分)
1. 63是( )的9倍,( )的4倍是128。
2. 54里面最多有( )个6,64里面最多有( )个8。
3. 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 )几次。
4 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
5. 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最大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6. 一个数的3倍是300,这个数是( )
7. 0除以6等于( )。
8. 16□÷7=236。这道算式中,□里应填( )。
二、对错我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 0×8=0÷8 ( )
2.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不一定是三位数。 ( )
3.8410÷7,商的末尾一定有一个0。 ( )
4.任何不是0的除数除以0,都得0。 ( )
5.在除法算式里,余数有时比除数小。 ( )
三、快乐ABC。(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4分)
1. 4800÷6,商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3
2. 下面各数被2除余数都为0的一组是( )。
A.98,45,301 B.39,48,52 C.42,980,66
3.一位数除以三位数,商是( )
A.两位数 B.三位数 C.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4.小红做了36朵花,是小翠所做的.花的3倍,小翠做了( )朵花。
A.9 B.12 C.108
四、开心计算。(40分)
1.直接写得数。(16分)
68÷4= 840÷4= 220×4= 180÷3=
480÷3= 9000÷3= 3×500= 1800÷3=
70÷5= 360÷5= 360×0= 4500÷5=
91÷7= 280÷2= 200×9= 0÷180=
2.估算。(4分)
71÷8≈ 323÷4≈ 359÷6≈ 103÷2≈
3.列竖式计算,并检验最后两小题。(14分)
306÷3 517÷5 783÷6
420÷3 209÷3 676÷4
五、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31分)
1.公园运来180盘花,准备摆在3个花坛里,*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盘?(4分)
2.三年级学生去农场劳动,女生去了156人,男生去了124人,4人分一组,一共可以分多少组?(4分)
3.学校买回6梱书,每梱40本,把这些*均分给8个班,每个班可分图书多少本?(4分)
4.小军读一本故事书,已经读了84页。剩下的页数是已经读了的两
倍,如果要把剩下的页数在8天内读完,*均每天读多少页?(4分)
5.猴妈妈买回23个桃,尽量的*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得几个桃?剩下的留给自己吃,猴妈妈吃了几个桃?(5分)
6.一年有365天,一个星期有7天,一年有多少个星期?还剩几天?(5分)
7.希望小学三年级共有49人,*均分成8组,每组多少人?还剩下几人?
诗题第二个字是雨的古诗
题目第二字带瓜的古诗
无题的第二首古诗
古诗第二句开头是雨的
与在第二的古诗
雷雨第二幕台词
75首古诗的第二
第二字为欢的古诗
春在第二字的古诗
为政第二的古诗
第二个字带雨的七字古诗
第二字是酒的古诗
第二字是笑的古诗
云在第二字的古诗
第二字日字的古诗
第二难背的古诗
春字在第二字的古诗
第二句有花的古诗
第二个是二字的古诗
第二个是秋的古诗
第二字是远的五言古诗
世界第二长的古诗
第二个是南的古诗
云在第二位的古诗
字数第二多的古诗
第二句带空的古诗
放第二季的古诗
古诗句第二字是花的
草的第二首古诗
第二个是风的古诗
小学和初中的所有古诗归纳
我想听古诗西江月的歌曲
用风景表现坚贞不屈的古诗词
描写一群小鸟的古诗
黄四娘家花满溪的古诗视频
赞美十月金秋的漂亮古诗
我们来听一下我们学过的古诗吧
谏太宗十思疏之类的古诗
王维写的蝉这首古诗
相爱但不能够在一起的古诗词
桃萼的古诗词
你有没有想背诵的古诗
大漠沙如雪古诗是不是爱国的
古诗中有关团结的名言
浪漫到极致的古诗朗诵
古诗中运用了联想的手法
播放白居易的古诗词
古诗中形容女子好听的声音
类似于春日的古诗
60字左右的经典古诗词作品
关于形容读书很重要的古诗
七律长征的古诗题意
朗读大班的古诗
形容一路清风的古诗
古诗中标点符号的写法
孩子很努力的古诗
教资科目二常考的古诗教学设计
学*古诗三百首的书
形容江边落日的古诗词
9月9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的情感
有写中秋节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