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和初中的所有古诗归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小学和初中的所有古诗归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小学和初中的所有古诗归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小学和初中的所有古诗归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
在*凡的学*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
(2)用滚动代替滑动;
(3)加润滑油;
(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初中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
漫长的学*生涯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 ①*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分弦,并且*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 圆的两条*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5.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6.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7.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8.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9.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0.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①直线L和⊙O相交 d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3.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4.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5.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6.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7.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8.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外角等于内对角
19.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20.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
21.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分两圆的公共弦
22.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23.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24.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25.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26.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27.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28.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29.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30.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31.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32.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3.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34.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35.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初中数学中考圆的知识点
圆的知识:*面上一条线段,绕它的一端旋转360°,留下的轨迹叫圆。
圆心:
(1)如定义(1)中,该定点为圆心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的归纳
酒、饮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例句及出处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
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例句及出处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柳
折柳 “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例句及出处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初中化学实验题知识点归纳
在化学的学*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实验知识和做好化学实验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化学考试的试卷中,实验题所占的分值是非常高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中化学实验题知识
一、 托盘天*的使用
1. 托盘天*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 托盘天*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衡螺母组成。
3. 物理使用方法(给物体测质量):
a) 将天*水*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衡螺母,使天**衡。
b) 将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防止砝码生锈造成称量的误差),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衡为止。
c) 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d) 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4. 化学使用方法(给质量取物体):
a) 将天*水*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衡螺母,使天**衡。
b) 如果药品是粉末,在天*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如果药品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在天*上放玻璃器皿。(可以先放后调*衡,这样就不用记录它们的质量)
c) 用镊子夹取砝码并放在右盘,移动游码,使天*的读数等于要称量的药品的质量。
d) 在左盘上添加药品,使天**衡。如果天*不*衡,只能在左盘添加或减少药品,不能动砝码或游码。
e) 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5. “左物右码”时,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左码右物”,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左码右物”的.做法虽然也能称出物质的质量,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6. 称量干燥的固体物品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二、 仪器的连接
1.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2.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4. 需要用力的事情都要由右手来做。
5. 连接一套装置顺序:先左后右,先下再上
三、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 “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 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初三化学考点知识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一)、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1、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ZnSO4 + H2↑
2、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FeSO4 + H2↑
3、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MgSO4 + H2↑
4、铝和稀硫酸:2Al + 3H2SO4=== Al2(SO4)3 + 3H2↑
5、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
6、铁和稀盐酸:Fe + 2HCl=== FeCl2 + H2↑
7、镁和稀盐酸:Mg + 2HCl=== MgCl2 + H2↑
8、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2AlCl3 + 3H2↑
(二)、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CuSO4 === FeSO4 + Cu
10、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11、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Hg(NO3)2 === Cu(NO3)2 + Hg
(三)、碱性氧化物 + 酸 盐 + 水
12、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13、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3H2SO4 === Fe2(SO4)3 +3H2O
14、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2HCl === CuCl2 + H2O
15、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CuSO4 + H2O
16、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MgSO4 + H2O
17、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2HCl === CaCl2 + H2O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学科特点就是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所以我们更需要具备自我归纳总结知识内容的能力。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重要的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初中数学有序数对的知识点归纳
在我们*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有序数对的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分享。
有序数对的知识要领是运用在*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但不是完全只运用于这一处。
有序数对
通过像“九排七号” “第一排第五列”这样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
例如前边的表示“排数”,后边的表示“号数”。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order pair),记做(A,B),常用在*面直角坐标系中。
*面直角坐标系:在*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面直角坐标系。
水*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①在同一*面②两条数轴③互相垂直④原点重合
三个规定:
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在同一个*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点的坐标的性质
建立了*面直角坐标系后,对于坐标系*面内的任何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它的坐标。反过来,对于任何一个坐标,我们可以在坐标*面内确定它所表示的一个点。
对于*面内任意一点C,过点C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的对应点a,b分别叫做点C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实数对(a,b)叫做点C的坐标。
一个点在不同的象限或坐标轴上,点的坐标不一样。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如果多项式有公因式就先提公因式,没有公因式的多项式就考虑运用公式法;若是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多项式,
通常采用分组分解法,最后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因此,可以概括为:“一提”、“二套”、“三分组”、“四十字”。
注意: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否则就是不完全的因式分解,若题目没有明确指出在哪个范围内因式分解,应该是指在有理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因此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要素:①结果必须是整式②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③结果是等式④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m(a+b+c)
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公因式确定方法:①系数是整数时取各项最大公约数。②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③系数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的积就是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提取公因式步骤:
①确定公因式。②确定商式③公因式与商式写成积的形式。
分解因式注意;
①不准丢字母
②不准丢常数项注意查项数
③双重括号化成单括号
④结果按数单字母单项式多项式顺序排列
⑤相同因式写成幂的形式
⑥首项负号放括号外
⑦括号内同类项合并。
【拓展】
相交线与*行线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行线: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移:在*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移*移变换,简称*移。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化学是很简单的,也是很复杂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的知识概念很好理解,但是大量的化学内容记忆起来却有点吃力。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
(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 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常见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 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 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常伴随一些现象
①颜色改变:如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石蕊试液遇碱变蓝。
②放出气体:2KMnO4△K2MnO4+MnO2+O2↑
③生成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
初中化学中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的时候,化学要考的知识点还是挺多的,所以我们在复*的时候,要抓住必考的的知识点来复*。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中考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16、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
(2)磁铁矿(Fe3O4)。
(3)菱铁矿(FeCO3)。
17、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8、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1)升温。
(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9、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20、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1、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2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NaCl)
(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a(OH)2)
23、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4、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6、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7、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8、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
(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9、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
(1)硫酸铜晶体。
(2)氢氧化铜沉淀。
(3)硫酸铜溶液。
30、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初中政治最类知识点的归纳
其实初中的政治学*没有什么难度,只是需要记忆的知识量有点大。其实我们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分类,这样会更容易记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政治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中政治最类知识点
1、调节情绪的最根本方法:理智控制法(借助自己理智的力量,去控制不良情绪)。
2、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3、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生命。
4、应对挫折最积极的态度:精神升华。
5、学会尊重最重要:维护人格。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6、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立足于自己的当前生活、学*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7、法律最基本的特征:强制性(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8、避免违法犯罪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9、竞争最理想的结果:“双赢”。
10、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权利。
11、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
12、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权。
13、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国家处在为难时刻。
14、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15、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大会。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效力、最具权威:宪法。
17、当代*最基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克服考试焦虑最重要:增强自身实力。
19、为了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党和国家提出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0、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依法治国。
21、人类的最高理想:*。
22、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初中政治易错知识
1、易错:我们要追求绝对公*。
2、就业:(易错:工作轻松的职业就是好职业;能赚大钱的职业才是好职业。)
3、*的国际地位(联系:*的发展,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易错:我国是世界强国,是发达国家。)
4、*的基本国情(易错:给出一段*发展变化的材料,说*已进入社会主义发达阶段或超越了初级阶段)
5、经济建设(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解决什么什么问题的根本途径、工作的中心、首位、第一要务等都是发展;易错: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是强国之路;教育或创新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易错:民族区域自治是高度自治权)
7、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易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8、计划生育的目的(易错: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二孩政策:易错计划生育过时了。
9、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易错: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人民直接决定国家大事;*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少了“全国”二字);*大会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少了“制度”二字);全国*大会通过决定修改法律,易错:决定权。正确是立法权。
10、经济制度(易错: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或主体)
1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易错:有利于实现同时、同步、同等、*均富裕)
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易错:我国还未实现小康社会)
13、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易错:现在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
14、理智面对学*压力(易错:压力越小越好)
15、先进文化:(易错:*文化是世界最先进的`文化,中华民族是世界最优秀的民族。)
16、理想:(易错:不同的社会阶段,人们有着相同的社会理想。)
17、世界主题:和*与发展(易错:合作与竞争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初中政治知识重点
法律护我成长
1、 未成年人保护法 和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颁布的必要性(重要性或原因):①未成年人代表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够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P100第1—4行)③社会环境复杂,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经常发生,所以必须制定专门的法律进行特殊保护
(2)保护的目的: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保护的对象:未满十八周岁的我国公民,即未成年人
(4)保护的内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对这几方面的保护内容要结合教材第104-106进行全面理解,以应对考试。)
2、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初中英语学科知识重点归纳
英语是按照分布面积而言最流行的语言,但母语者数量是世界第三,仅次于汉语、西班牙语。它是学*最广泛的第二语言,是*60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英语学科知识重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英语知识归纳
一、引导词
1.从句为陈述句,常选择引导词that,that引导宾语从句无意义,不充当句子成分常省略。例句:He told us (that)they would help us through the whole work.
2.从句为一般疑问句,常选择引导词if或whether,表示“是否”。在 whether … or not 结构中不能用 if 替换。例句:I don't know if there will be a bus any more.
3. 从句为特殊疑问句,常选择what,when,where,which,who,how等的疑问代词、副词作引导词。例句:He didn't tell me when we should meet again.
二、判断时态情况:
1.主句是一般现在时,从句可以为各种时态。
2.主句是一般过去时,从句要用相应过去时态。
注意:从句描绘客观事实、真理、自然现象等,从句时态不受主句时态限制,仍用一般现在时。
例句:He answered that he was listening to me.
Father told me that practice makes perfect .
三、宾语从句的语序要用陈述句语序
陈述句语序,就是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在后。
错误:He is wondering when can he finish this difficult job.
正确:He is wondering when he can finish this difficult job.
注意:宾语从句的否定转移
主句的谓语动词是think,believe,imagine,suppose,consider,expect,fancy,guess等,并且主句的主语是第一人称而且为一般现在时,从句的否定词一般要转移到主句上来,其反义疑问句一般与宾语从句一致。例如:I don't think he will come to my party.而不能说成I think he won't come to my party.
初中英语必备知识
动词
(1) 动词的时态:
① 一般现在时
一般现在时的主要用法有两点:其一表示一经常发生的动作,如: I always go to scho
ol at seven. 其二表示某一真理,事实,如: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② 现在完成时
现在完成时的.主要用法有两点:其一表示某一动作发生于过去,并持续下来,到现在完成。如: I have studied English for two years. 其二表示某动作发生于过去并已结束,但其影响到现在。如: I haven’t had my lunch. I’m hungry now. 与现在完成时连用的词语有:yet, already, before, since, ever, never等。 其考查要点:
其一: Have been表示曾经去过,如:I have been to America twice. 说此话的人应已经回到国内。而He has gone to Japan.则此人目前已到日本去了。
其二:截止性动词可以有现在完成时,但不可与表示一段长度的词连用,如: The clas
s has begun. The class has been on for five minutes.
③ 一般过去时
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过去的*惯或反复发生的动作。如: Who broke the window? In those days, I studied hard at night every day. 与过去时连用的时间状语有: at that time, ago, in 1949, just now (刚才), last night, yesterday
④ 一般将来时
纯将来时的表示法: shall/will+动词原形
例: I’ll leave for Shanghai this evening.
表示按计划要做或可能做的事: be going to+动词原形
例: I’m going to help you tonight.
将来时的特殊表示法
a. be+coming/leaving/going/starting/arriving
例: Don’t worry. I’m coming.
b. be about to+动词原形
例: He is about to leave, when the telephone rings.
c. 状语从句中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
例: If it rains tomorrow I won’t go to the party.
初中英语知识
句型
(1) 宾语从句:
由疑问代词或副词引出的宾语从句
例: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the post office is?
Could you tell me what he said? (what作said的宾语)
由that引出的宾语从句
小学和初中的所有古诗归纳
小学初中所学的古诗词
小学到初中所有带月的古诗
小学古诗的归纳
小学到初中所有学过的古诗
look短语初中归纳
小学到初中所有关于夏的古诗
小学初中所有要背的古诗词
cut短语归纳初中
put短语归纳初中
take短语归纳初中
look短语归纳初中
give短语归纳初中
up短语归纳初中
make短语归纳初中
come短语归纳初中
get短语归纳初中
turn短语归纳初中
归纳小学阶段所有关节日的古诗
初中短语归纳总结
初中所有学过的古诗
初中英语短语归纳
苏轼的古诗初中所学
初中所学的古诗总结
初中所以的古诗
初中所有古诗的用典
从小学到初中的所有古诗
初中所学的关于夏天的古诗无
初中所有的背的古诗
初中所有古诗的情感
俩个人所想不一的古诗
古诗中带有土的古诗
古代关于法律的古诗
关于菊花和鸟的古诗
悯农二首古诗的名言
七个字带翰的古诗
脸在古诗中的称呼
枫叶季的秋色古诗
赞时代楷模的古诗
归纳必背古诗的书
适合情景记忆的古诗
古诗词的知识问答小程序
古诗文中一词多义的例子
在雾中的古诗
珍惜物品的名言或古诗
关于艰难岁月的古诗
人去楼空的孤独古诗
带岐字的古诗词
写景的古诗难
其他文言文的古诗
古诗画中描写景物的有
佳丽英杰的古诗词
课外积累的李白古诗
人的命运由自己做主古诗
17课古诗三首的教学
最后一个字是情的自创古诗
对于医生的古诗
写思念一个人的古诗
苏轼苏辙苏洵描写家乡的古诗
灵魂不再孤单的古诗
带一光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