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海天七绝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海天七绝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海天七绝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海天七绝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写春节的七绝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春节的七绝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夕》
爆竹传声又岁除,流年不驻隙中驹。
屠苏未用斟春酒,馎饦先教促晓厨。
彩绚户庭更郁垒,欢传院落竞樗蒲。
老来乐事关心懒,吟对梅花捻断须。
《江外除夜》
曹松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
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
不是多岐渐*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春夜雪再用韵十首》
数声爆竹入新年,万子千红信为传。
巽二搀先施妙手,花开倾刻更堪怜。
《除夜宿石塔寺》
醉後先眠客莫嗔,谁能守岁费精神。
幸无爆竹惊寒梦,休羡椒花颂好春。
今岁明年才隔夕,人情物态顿趋新。
遥怜儿女团栾处,政欠屠酥第十人。
《除夜》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雪》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凤城新年词》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癸巳除夕偶成其二》黄景仁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除夜二首》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除夕偶成呈同舍兼简陈仲恕》陈天麟
东皇送暖下青都,雪在梅梢半有无。
爆竹旧闻驱罔象,传杯今旧饮屠苏。
暗中石火频过眼,忙裹银丝欲上须。
不解玉堂供帖子,双扉聊与换桃符。
《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古诗七绝随笔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七绝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绝.桃花
文/幽兰飘香
几树桃花展倩姿,幽香点点入清池。
飞花正是离人泪,我念君时君可知?
七绝.题图
文/幽兰飘香
飞花细雨柳丝长,燕舞莺歌玉笛扬。
独立小桥风满袖,谁人知我泪成行?
七绝.游侠儿(新韵)
文/幽兰飘香
清风冷月夜枭号,千里独行胆气豪。
敢问世间蝇狗事,丹心碧血染寒刀。
七绝(新韵).和友
一路星光一路尘,秋风送我月之魂。
临窗独望飞花影,眷眷柔情只为君。
七绝(新韵)
文/幽兰飘香
麦色青青欲*冬,西风瑟瑟逝芳踪。
幽魂一缕清秋锁,浅月如霜霜叶红。
绝.李玉刚(新韵)
文/幽兰飘香
风情万种似天仙,百媚千娇花正妍。
长袖轻舒谁与竞?安能辩汝是儿男!
《七绝·等》
皓月如霜照石台,楼前桃艳盼人来。
星辉云淡诉孤意,冷露澿湿髻下腮。
《七绝·芸窗观雨》
蓬篱绿竹弹秋水,檐角孤莺诉别离?
烛影飘摇心思冷,独闻窗外雨声歧。
《五律·大隐苦修》
雁塔檀香罩,钟声响彻天。
香中藏释事,经内纳佛莲。
庙观苍生恨,堂参尘世难。
寒钵持巷过,一路苦行禅。
《七绝·醉话》
倩女游荧怜月衾,离君无意欲曚尘。
奈何桥畔痴人笑,望乡台前恨月昏。
《古风·读火焱千钟醉有感》
(仄韵)
一行新词一行泪,千日旧事千钟醉。
古来闺中多寂凉,情思一沾人憔悴。
《七绝·问月》
吟唐只见月寒心,读宋犹闻泪溅身。
今古诗人书墨叹,字间悲喜懂几人?
《七绝·雨燕》
乌衣梁上语呢悄,诗雨潇湘湿锦巢。
江岸划出春晓句,湖心倒映剪春刀。
(*水韵)
《菊开 》
小雪七绝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雪七绝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残菊》
清代:曹雪芹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倾欹:指菊倾侧歪斜。
《小雪》
唐代: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小雪》
唐代: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代: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夜泊荆溪》
唐代:陈羽
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
《虹藏不见》
唐代:徐敞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
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
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
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
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
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
小雪节到下大雪,大雪节到没了雪。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小雪地不封,大雪还能耕。
咏廿四气诗 小雪十月中(唐·元稹)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
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
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唐末宋初·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后书事》
唐·陆龟蒙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七绝贺元旦古诗词(精选25首)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绝贺元旦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七律·年末感怀(新韵)
作者:艾晓东
斗转星移与古同,天涯羁旅又年终。
杯浮明月三分醉,雪映疏梅数点红。
联海横舟逢大禹,诗山凿玉访愚公。
时光飞箭如高铁,花谢花开似梦中。
2.七律·2020岁末感怀
作者:唐国兴
未负霜须未负心,蹉跎岁月亦流金。
常怀旧事倾眸眺,偶遣新词对酒吟。
跌宕无悲情落拓,悠游积境意深沈。
明朝又得奔牛势,好助神州报捷音。
3.岁末感怀
作者:花花
冬来秋去梦无边,霰雪霏霏又一年。
荏苒时光飞似箭,殷勤俗事任删编。
恨无蓟子分身术,欲借东君造化权。
胸中难有惊人句,笑看大海作波澜。
4.七律·元旦咏怀
作者:艾方成
青女翩翩一夕逢,江山贺岁换新容。
琼花入梦飞千里,缟鹤凌空舞万松。
大国欣迎元旦美,壮怀何惧疫情凶。
会当白雪化春水,盈袖梅香处处浓。
5.七律·岁末感怀
作者:邓元发(四川)
*日寒潮蒙眼瞳,不知不觉已残冬。
树轮又长风烟里,鹤发常添白羽浓。
梦有凌云鸡叫夜,诗无新意鸟雕虫。
心安云水行其道,坐看荧屏响岁钟。
6.七律·喜迎元旦(新韵)
作者:陈首儒
玉龙漫舞下凡尘,素野凇雕映彩云。
树挂银瓶风奏曲,梅开翠柏鹊弹琴。
鼠离华夏逐新梦,牛转乾坤见喜神。
一片朝霞宣旦日,满天紫气进宅门。
7.岁杪抒怀(新韵)
作者:张玉兰
步入霜华喜律音,描*写仄慢耕耘。
随星半夜窗前案,探墨三更笔下文。
拱友吟诗歌浪漫,携朋赋韵鼓精神。
迎新序转逐新梦,除旧贴联早见春。
8.七绝·元旦抒怀(*水韵)
作者:郑玉玲(广东)
新岁管弦迎旭日,阳春白雪贺丰年。
今宵邀酌屠苏酒,醉赏梅红处处燃。
9.七律·风声夜语迎元旦
作者:黄爱文(广西)
冬入寒风整夜狂,不堪清晓下南疆。
春耕诗词七绝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耕诗词七绝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南浦春耕
明代:止庵法师
索索缲车谷口闻,鸟催农事日纷纷。
新生野水瓜藤绕,旧作田塍井字分。
耕雨每怜黄犊健,带经犹爱小儿勤。
晚风独立溪桥外,流水桃花一队云。
春耕
宋代:陆游
今年液水满西畴,父老人人卜有秋。
只要耕犁及时节,裹茶买饼去租牛。
《新城道中二首》
年代:宋作者: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北园杂咏》
年代:宋作者:陆游
鉏麦家家趁晚晴,筑陂处处待春耕。
小槽酒熟豚蹄美,剩与儿童乐太*。
《出门与邻人笑谈久之戏作》
年代:宋作者:陆游
屋角时闻黄犊鸣,相逢但可说春耕。
一言误及城中事,议罚应须便酌觥。
呈吴子鱼先生
【作者:李秀才】
凌晨走马入孤城,篱落无人杏子成。
布谷不知王事急,隔林终日劝春耕。
移家四首
【作者:朱长春】
曲笠聊从采杜蘅,含香未拟望金茎。
养生叔夜贪游兴,多病相如薄宦情。
薄酒不从时社饮,野人随地结春耕。
卜居已赋拚终隐,渔父何劳更问名。
紫荆关
【作者:尹耕】
汉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
斥堠直通沙碛外,戍楼高并朔云*。
峰峦百转真无路,草木千盘尽作兵。
谁识庙堂柔远意,戟门烟雨试春耕。
汉中兵宪王斯进讨贼有功寄赠
【作者:谢榛】
星子山头杀气生,可怜蜀盗废春耕。
皇天何意干戈扰,人日多寒军旅行。
檄出汉中鸦作阵,角吹岭上马嘶声。
夏日的绿,在天地间挥毫泼墨,在蓝天白云下,描绘着一幅幅多彩多姿的画卷。
《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初夏即事》
唐·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拓展:
宋词夏天
纳凉
宋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夜追凉
宋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幽居初夏
南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池上早夏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客中初夏
七绝除夕的诗句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这也在古诗中有所记载。
七绝 除夕之夜 (新韵)
爆竹烟火不眠城,
户户家家碰杯声。
辞旧迎新发短讯,
伴陪春晚到天明。
《七律·除夕》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竞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 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清·孔尚任
《七绝·压岁钱》
百十钱穿彩线长, 分来再枕自收藏。
商量爆竹谈箫价, 添得娇儿一夜忙。
清·吴曼云
《七绝·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
《七绝·除夕》选一
千门万户易桃符,东舍西邻送历书。
二十五年如水去,人生消得几番除。
七绝除夕的诗句赏析
上面四首古诗中提到的除夕*俗,一是围炉守岁:即除夕年夜饭之后,一家人(主要是当家理事的成年人)围着火炉聊天,话题是今年的收成、来年的打算等等。除夕守岁一般要到半夜三更开财门之后,有的则通宵达旦。所以,孔尚任有“守岁围炉竞废眠”之句。
二是喝消夜酒:旧时因围炉守岁要到深夜,所以,女主人要弄些酒菜给围炉守岁的人喝,此酒故称之为消夜酒,故孔尚任有“剪烛催干消夜酒”之句。
三是压岁钱:压岁钱是长辈给晚辈的,旧时压岁钱不是新年初一给的,而是除夕夜给的.,给的方式是放于晚辈的枕头之下,故吴曼云有“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句。“百十钱穿彩线长”是因为古人用的是有孔的铜钱,须用线系之,给晚辈压岁钱用彩线系之,是图个吉利。
四是放爆竹:烟花爆竹燃放最普遍最多的时节当推春节,古今皆然,孔尚任的“听烧爆竹童心在”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句,均反映了这一*俗。
五是贴桃符:桃符是古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用以压邪。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於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把桃树锯做桃符,钉在门上,着他两个替我管门户”,孔尚任的“看换桃符老兴偏”王安石的“总把新桃换旧符”句,文征明的“千门万户易桃符”句均反映了这一*俗。五代时,开始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其后书写于纸上,贴桃符的*俗便慢慢演变为贴春联。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
六是喝屠苏酒:《通雅·植物》中说:“屠苏,阔草也”由此可见,屠苏酒就是用屠苏草浸的酒了。但是也有“屠苏,屋也”即人之居所之说,《杜诗注》称“屠苏酒盖昔人居屠苏酿酒,因名”。还有一说即药王孙思邈居住在庞里,曾经创研出辟瘟疫的药方。陈延之《小品方》则说“此华陀方也,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因此,在春节饮屠苏酒,是饮食保健的良好措施。它能调理脾胃,解毒辟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苏东坡十分赞赏它的健身功效,他在《除夕野宿常州城外》诗中就有“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之句。王安石则有“春风送暖入屠苏”之句。喝屠苏酒的讲究很特别,饮一般的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屠苏酒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屠苏酒时,先从最小的孩子开始,年纪越长的越在后。
七是拜年:旧时拜年是有讲究的,在时间上须在新年第一天到来之子时即十二点后,故孔尚任说“五更欢笑拜新年”,可见古人是不兴时辰不到就“拜个早年”的。
前文所提及的古诗中几种古人过除夕的*俗是为一般人所遵循与践行的,也有一些不为*俗所囿的人,除夕之时在忙自己的事情,“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阔,一年功课在文词。”明才子文征明除夕之夜在挑灯读诗便是一例。
最美诗词 七绝十首为你描画那些并不难猜的女儿心事
一
芳心一点浑无主,粉面双涡倍有情。
尤物天生谁享受,爱他一笑独倾城。
二
双声拟补合欢词,空费相思十二时。
欲乞彩鸾新韵笔,晓妆替尔画蛾眉。
三
花色溶溶乱玉肠,绿衫遍惹蝶蜂香。
春光如许花何主?羞看轩前娇海棠。
四
不施脂粉出天然,淡扫蛾眉谪降仙。
语吐如莺花外啭,风流月下更翩翩。
五
多情多爱两风流,夙世姻缘今夕酬。
锦帐凤鸾连理树,遗红猩点耐娇羞。
六
风流翡翠效鸳鸯,往日情怀自此忘。
月照海棠娇不胜,晓来无力对鸾妆。
七
面似海棠初带雨,姣容犹胜月中娥。
霞衣款款轻盈态,见也魂消可奈何。
八
闲来无事立回廊,玉手频频掠鬓傍,
一点樱桃莺啄破,声声佯唤小梅香。
九
新梳云发插金钗,淡抹浓装*佳,
*自怜莲瓣小,见人微露绮红鞋。
十
苧萝村里是侬家,日暮江头独浣沙。
莫把桃花轻拟妾,既言妾貌胜桃花。
中秋节将*,部分菊花也竞相开放了,开的是那么热烈,那么奔放,为秋叶飘零时节装点了艳丽。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之一。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歌颂。黄巢曾赞叹道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人们赏菊、写菊和画菊,感悟到菊花的品格,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粹受人爱重。
十首写菊花的诗词,你喜欢哪一首?
对菊花
宋-张耒
官闲身世两悠悠,种竹栽花一散愁。
黄菊丛边对疏雨,一年怀抱此时秋。
忆福州旧居菊花
宋-吕本中
问讯阶前菊,如今属阿谁。
祗应风露底,犹记摘残枝。
菊花
宋-黄裳
葛巾尤有酦醅浓,岂是堤防落帽风。
我未醉时君莫去,且来闲坐菊丛中。
菊花
宋-高翥
爱花千古说渊明,肯把秋光不似春。
我种此花全晚节,賸栽三径伴閒身。
菊花
宋-史铸
代谢相因寒事催,绕篱疏菊又花开,
霜晴日淡虚庭里,多少清香透入来。
咏黄白菊花
宋-胡仔
何处金钱与玉钱,化为蝴蝶夜翩翩。
青丝网住芳丛上,开作秋花取意妍。
菊花
明-于慎行
几年京洛客,不对故园花。
今日重阳酒,还过处士家。
娟娟霜蕊静,袅袅露枝斜。
自爱贞心苦,含香阅岁华。
菊花
清-黄毓祺
岁晚怜君不我遐,门前老树正槎枒。
小山空自歌招隐,夜静人閒落桂花。
夜卧菊花下
清-彭孙贻
小帐秋眠下碧纱,苦吟不就鬓成华。
空亝幽事无人共,数起移灯照菊花。
赏菊
*现代-李寿铨
花到秋来放已迟,菊花偏有傲霜姿。
海棠已谢芙蓉老,独向西风晚节持。
牡丹,花色艳丽,朵大而香,品种繁多,富丽堂皇,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喜爱,被誉为“花中之王”。历史上,牡丹最初是一种药材,南北朝时期开始作为观赏花卉,在盛唐时期,牡丹一举成为“国花”。
宋代著名文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是牡丹地位提升到顶峰的重要时期。“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王侯家为牡丹贫”。最贵的姚黄魏紫,一株可以卖到数万钱,各路富豪不惜血本,竞相买花争艳。
到了宋朝,关于牡丹的栽培技术和文化价值更加丰富,欧阳修曾写《洛阳牡丹记》,比较系统地记录了当时牡丹的种类和起源。明清时期,有很多不同版本的《牡丹谱》,使得牡丹文化更加完整。
牡丹开于暮春初夏时节,此时已百花开尽,使得牡丹更加突出。由于牡丹的崇高地位,关于牡丹的诗词特别的丰富,也有很多非常经典的语句。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最为优美的10首。
1.《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盛唐时期,牡丹最风流。诸多唐朝诗人都有作品。刘禹锡这首赏牡丹,通过与芍药、芙蕖的对比,显示出牡丹品高多情的真国色。凭着这句诗,刘禹锡历来被称为“赞美牡丹第一人”。其实,刘禹锡还写过很多牡丹诗,比如:《和令狐相公别牡丹》:*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这些诗都很不错。
2.《清*调词三首》 唐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觉得“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于是,就把在翰林院的李白叫来吟诗助兴。李白当然知道唐玄宗喜欢杨贵妃,于是借着牡丹花,来形容杨贵妃的美,写下了这三首《清*调》,得到了唐玄宗的赞赏。
3.《牡丹》 唐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在众多的咏牡丹诗中,皮日休的这一首殊为精绝。既体现了牡丹的时令特点,又称赞了牡丹的花王地位。尤其是“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这一句,对仗工整,构思精巧。
4.《牡丹》 唐 李正封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牡丹被称为“国色天香”,就是来源于这首诗。秀色可餐,香气袭人,流连忘返,不知归期。这就是牡丹的魅力。这首诗虽然短,但是却很贴切生动。
5.《咏牡丹诗》 唐 *甫
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
知君已解相轻薄,斜倚栏杆首重回。
这首诗颇有仙风道骨,风流潇洒。春天牡丹开花晚,直到其他花都开完了才开。鲜艳如火,异香仿佛来自天外。早上妖艳摇曳,晚上含情如愁。好像知道人们喜欢它,就斜倚栏杆把头探过来。从写景、拟人,动静结合,十分传神。著名诗论家司空图评价*甫这首诗说:芙蓉骚客空留怨,芍药诗家只寄情。谁似天才*甫,牡丹属思亦纵横。
6.《白牡丹》 唐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这也是对牡丹国色天香的描写,只不过是通过侧面来体现。牡丹太漂亮了,以至于男人惭愧,女人嫉妒。牡丹太香了,以至于晚上根本闻不到其他的气味,满院子都是牡丹的香气。
7.《牡丹》 唐 柳浑
*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牡丹,是富贵的象征。在唐朝,一株牡丹价万金,不是富贵人家,是不敢轻易花钱买的。所以,作者由于囊中羞涩,十分无奈。然而,等到作者看到了牡丹,才发现,其实牡丹也不过如此,跟戎葵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其实,两者的差距是明显的。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作者是给自己找个没钱的台阶下,另一方面,也是在讽刺那些为了牡丹不惜一掷千金的土豪。
8.《题开元寺牡丹》 唐 徐凝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开元寺,在浙江杭州。在唐朝,牡丹只在北方种,南方种的极少。所以,白居易曾说:归到江南无此花;李咸用言:少见南人识,识来嗟复惊。白居易最爱牡丹,当时已是广为人知。他曾经写过《牡丹芳》等数十篇牡丹诗。
当时,只有开元寺有牡丹。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到开元寺观赏牡丹花。开到了徐凝这首诗,十分欣赏,邀请他来喝酒。这首诗有几个特点:一是通过海燕、胡蜂不识牡丹来说明南方栽种较少,二是通过与芍药玫瑰的对比突出牡丹的艳丽,三是把白居易写入诗中,因为白居易当时诗名最重,也爱牡丹,从而使得“名花有主”,所以,白居易对此十分高兴,并将其推荐给了元稹等人,从此,徐凝诗名大震。
9. 《洛阳观花》 宋 张崏
*生自是爱花人,到处寻芳不遇真。
只道人间无正色,今朝初见洛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