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护兵器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爱护兵器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爱护兵器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爱护兵器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兵事十首 其一 徵兵
郭之奇〔明代〕
固垒逍遥卒,夷丁杂汉群。将骄人命贱,寇退首功分。
暮野生燐火,春郊老阵云。相传今面敌,稍见祖家军。
部院拨兵扫*土寇阮乡兵曾助堵截陈芬阁书来有义举之誉答之
黄公辅〔明代〕
初衣赋就一篮舆,世事悠悠附太虚。岂谓鼓鼙惊泽鸟,遂令风鹤骇乡闾。
高牙赖有雄威振,陇亩欣依化日锄。草野敢云干庙略,北窗赢得傲羲遽。
房兵曹胡马诗
杜甫〔唐代〕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淮村兵后
戴复古〔宋代〕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贺新郎·兵后寓吴
蒋捷〔宋代〕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陈克〔宋代〕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高适〔唐代〕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左丘明〔先秦〕
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伍举为介。将入馆,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既聘,将以众逆。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令尹使太宰伯州犁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唯大夫图之!”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
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櫜而入。许之。
洞仙歌·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
汪元量〔宋代〕
西园春暮。乱草迷行路。风卷残花堕红雨。念旧巢燕子,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
繁华流水去,舞歇歌沉,忍见遗钿种香土。渐橘树方生,桑枝才长,都付与、沙门为主。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梯空,梵王宫宇。
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杜甫〔唐代〕
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
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临危经久战,用急始如神。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
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篇》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礼记·学记》
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茶经·六之饮》
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幼学琼林·卷三·器用》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
和气迎人,*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围炉夜话·第一四二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佚名《论语七则》
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李白《战城南》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成公·成公二年》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道经·第二十九章》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千字文·全文》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格言联璧·存养类》
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国之宝器,其在得贤。——《北史·列传·卷五十一》
刻舟求剑,固而不通;胶柱鼓瑟,拘而不化。——《幼学琼林·卷三·器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经·第十一章》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圆行方止,器之异也;金刚水柔,性之 别也。——《梁书·列传·卷二十一》
食其食者不毁其器,食其实者不折其枝——《淮南子·说林训》
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李贺《唐儿歌》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荀子·王霸》
善御性者,不违金水之质;善为器者,不易方圆之用。——《梁书·列传·卷二十一》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岑参《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将苑·卷一·将器》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兵者凶器,将者危任,是以器刚则缺,任重则危。——《将苑·卷一·将志》
笨鸟先飞,大器晚成。
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朱子家训·全文》
宝器玩物,不可示于权豪;古剑名琴,常要藏之柜犊。
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墨子·01章 亲士》
大器不可小用,小士不可大任。——《金楼子·卷六·杂记篇下》
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袁去华《剑器*·夜来雨》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动昏王室。——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衣垢不湔,器缺不补,对人犹有惭色。——《格言联璧·悖凶类》
小疵不足以损大器——《抱朴子·外篇·博喻》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老子·道经·第三十一章》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佚名《论语七则》
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谭·概论》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兵法·九地篇》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题乌江亭》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谋攻篇》
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孙子兵法·虚实篇》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篇》
传闻一战百神愁,*强兵过未休。——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兵家胜败真常事,卷甲重来未可知。——《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孙子兵法·始计篇》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孙子兵法·兵势篇》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孙子兵法·军形篇》
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吴子·治兵》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燕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史记·淮阴侯列传》
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兵法·火攻篇》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始计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始计篇》
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吴子·论将》
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六韬·文韬·兵道》
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兵势篇》
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
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六韬·文韬·兵道》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虞姬《和项王歌》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孙子兵法·九变篇》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李白《战城南》
一者阶于道,几于神——《六韬·文韬·兵道》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孙膑兵法·月战》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孙子兵法·军形篇》
兵者诡道,善因事变。——《晋书·帝纪·第一章》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孙子兵法·行军篇》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兵车行》
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荀子·议兵》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南史·列传·卷六十一》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孙子兵法·军形篇》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孙子兵法·军形篇》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议兵》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旧五代史·后晋·列传十三》
三国中张辽用什么兵器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三国中张辽用什么兵器,希望有所帮助!
三国中张辽用什么兵器
张辽的武器有两种说法:
一、是戟,叫月牙戟,在三国志张辽传中提过,在逍遥津一战中张辽使把长戟大杀十方。
二、是刀,三国演义里面是钩镰刀。
张辽外号的由来
召虎:即召穆公。*周朝诸侯国召国君主之一。见于《三国志·张辽传》《三国志·张飞传》等。
周厉王暴虐,“国人”围攻王宫,他把太子靖藏匿在家,而以自己的儿子替死。厉王死后,拥立太子靖继位,即周宣王。周宣王时,淮夷不服,宣王命召虎领兵出征,*定淮夷。《诗·大雅·江汉》所咏“江汉之浒,王命召虎”,指的就是这件事。遗物有“召公簋”。据考证,这个召虎是西周初年与周公姬旦(周文公)共同辅政的召公姬奭(召康公)的后人,世袭相传,召虎即召穆公姬虎。按司马迁《史记》中说,共和行政是周公、召公共同行政,这里的召公就是召穆公姬虎(召虎),宣王时期是重臣。
具体参考《左传》《史记》《今本竹书纪年》和五年琱生簋、六年琱生簋、五年琱生尊。
张辽简介
中文名:张辽
别名:文远
籍贯:山西代县
出生地:代县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
出生年月:公元169年
去世年月:公元222年
职业:前将军晋阳侯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魏名将。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曹操手下五大良将。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操。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说降关羽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斩乌丸单于蹋顿于柳城,又讨*梅成、陈兰争贼寇。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袭孙权主力,使敌军十万退却,威震敌国,名威天下,为操拜为征东将军。曹丕践祚,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染病。抱病退吴将吕范。黄初三年,辽病笃,卒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三岁。
轶事典故
公私分明
当年关羽投于曹操营下,张辽与关羽为好友,曹操便派张辽问关羽去留之心,关羽表明只会跟随刘备,张辽想到如果照实说给曹操,怕曹操杀关羽。但不说,又不是事君之道,便叹息:“曹公,是如父亲般的`君上;关羽,是兄弟而已。”最后选择了照实说给曹操。此举被后世认为是为臣下者懂分轻重、能识大体的表现,如南朝宋左仆射刘穆之曾说:“我蒙公(指刘裕)恩,义无隐讳,此张辽所以告关羽欲叛也。”尚书右仆射何尚之亦曾言:“臣思张辽之言,关羽虽兄弟,曹公父子,岂得不言?”
顾全大局
张辽曾与护军武周不和,后来受胡质劝解,便与武周和好。与李典、乐进等虽然有不和,但在面对东吴大军之际,同样能不计前嫌。
家庭成员
兄弟
张辽有一兄长,名为张泛,在魏国因为张辽之功而被封侯(曹丕即王位文帝时,张辽转封前将军。朝廷分封其兄张泛及一子列侯)。
子孙
张辽有一子名张虎,张虎有一子名张统,也就是张辽的孙子。
人物评价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
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三国志乐进传》
(魏文)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三国志张辽传》
(孙权)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三国志张辽传》
演义记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曹魏名将。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先为吕布部将,曾多番令曹军陷于苦战,其武勇连关羽亦甚称道。后吕布丧于白门楼,曹操经刘备、关羽劝说,待辽以上礼,张辽遂降为曹家将。从曹操以后,辽随军征讨,多有战功,曹操亦益待之如亲信;又从劝关羽降于曹操。赤壁战中,张辽亲载曹操脱难,并射伤东吴名将黄盖。赤壁战后,曹操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果引军入寇,张辽智激李典后三人一同出战,自率二千余骑打败敌军十万,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后来张辽于黄初五年随曹丕征江东,为吴将丁奉以箭射其腰,回营后不治身亡,曹丕厚葬之。
《三国志·张辽传》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数有战功,迁裨将军。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与夏侯渊围昌豨于东海,数月粮尽,仪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豨乃许降。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从攻尚于邺,尚坚守不下。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以辽为荡寇将军。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颖,封都亭侯。从征袁尚于柳城,率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干蹋顿。
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中,其不反者安坐。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定,即得首谋者杀之。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成伪降禁,禁还。成遂将其众就兰,转入灊山。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余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增邑,假节。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关羽围曹仁于樊,会权称藩,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辽未至,徐晃已破关羽,仁围解。辽与太祖会摩陂。辽军至,太祖乘辇出劳之,还屯陈郡。文帝即王位,转前将军。分封兄汛及一子列侯。孙权复叛,遣辽还屯台肥,进辽爵都乡侯。给辽母舆车,及兵马送辽家诣屯,敕辽母至,导从出迎。所督诸军将吏皆罗拜道侧,观者荣之。文帝践阼,封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十六百户。黄初二年,辽朝洛阳宫,文帝引辽会建始殿,亲问破吴意状。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皆为虎贲。孙权复称藩。辽还屯雍丘,得疾。帝遣侍中刘晔将太医视疾。虎贲问消息,道路相属。疾未瘳,帝迎辽就行在所,车驾亲临,执其手,赐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疾小差,还屯。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子虎嗣。六年,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虎为偏将军,薨。子统嗣。
张辽善以静制扰的哲理小故事
三国时代张辽(公元171~220年)曾驻兵长社,当时军中有人居心叵测,暗持兵器准备造反,想趁夜里制造惊慌动乱,一起火,全军为之纷扰。
张辽见此情景,对左右的人说:“不要妄动,最好按兵不动,等待情势稳定。一定不会全营的人都造反,必然只有少数要作乱的人想借此扰乱人心罢了。”
于是下令说:“不造反的人安静地坐下。”
张辽就带领亲信兵士数十人,站在营阵当中。过了一段时间,情势终于安定下来,轻而易举就抓到了首谋的人,把他们绳之以法,全军终于安定下来,再没有人敢造反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无人调护,自去经心!——《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格言联璧·持躬类》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李商隐《筹笔驿》
事属暖昧,要思回护他,着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格言联璧·接物类》
惊晓漏,护春眠。——纳兰性德《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纳兰性德《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李白《丁督护歌》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李白《赠郭将军》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谢懋《霜天晓角·桂花》
秋意浓,闲伫立,庭柯影里。——周邦彦《四园竹·浮云护月》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李白《丁督护歌》
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吴文英《宴清都·连理海棠》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白居易《杭州春望》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督护歌》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王维《陇西行》
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李贺《浩歌》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雍正剑侠图·第七十三回》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岑参《灭胡曲》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李白《丁督护歌》
云阳上征去,*饶商贾。——李白《丁督护歌》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戚继光《韬钤深处》
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李商隐《骊山有感》
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晏几道《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周邦彦《四园竹·浮云护月》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江盈科《北人食菱》
挫人所长,护己所短。——李昌龄《太上感应篇》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蜘蛛作网竿。——杨万里《过百家渡四绝句》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督护歌》
畚锸载埋瘗,沟渎护其危。——柳宗元《掩役夫张进骸》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崔颢《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王维《出塞作》
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陈陶《陇西行四首》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薛逢《凉州词》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王沂孙《花犯·苔梅》
梧桐床护满,蟋蟀井吟偏。——徐威《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人的一生,在世界上一切的光荣和骄傲,都来自于母爱,母爱就是神圣的。
1、《·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2、《》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十五》
宋·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5、《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6、《豫章行》
唐·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7、《送母回乡》
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8、《慈乌夜啼》
唐·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爱国的古诗词》,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1、塞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
作者: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2、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3、和张仆射塞下曲
作者: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石灰吟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5、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
作者: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6、从军行烽火照西京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7、漫感
作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8、秣陵
作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冈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9、渡易水
作者: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
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10、病牛
作者: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11、咏田家
作者: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9、《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10、《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1、《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金陵望汉江》
1.路灯明,道路清,伴您*安万里行。
2.# 发表于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保护健身器材,守护大家的健康权利
3.绿色的植物就是我们的宝贝,宝贝需要我们爱护它。
4.人人有颗公德心,爱护公物人人赞。
5.再弱小的鸟儿也是美丽的生命,再强大的人类也需爱鸟的柔情。
6.爱护公共设施,尽你我应有责任。
7.倾听鸟语是一种优雅,爱护鸟儿是一片温情。
8.提高自我修养,爱护公共设施。
9.爱护花草树木,不攀折,不伤害。
10.全员参与改善,持续环保社区。
11.绿色的草地多美,小朋友的行为更美。
12.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衡。
13.我爱花,我爱草,我爱青青小树苗。
14.别打我,别踢我,千万不要伤害我,虽然*时不用我,但是大火来了全靠我。
15.爱护公物,如宝如珍,公共设施,同享同乐。
16.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珍爱消防器材。
17.设置健身器材的目的,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锻炼的*台,从而通过锻炼来维护大家的健康。如果大家不注意保护这个*台,那无疑剥夺了自己想通过锻炼获得健康的权利。因此希望大家很好的利用这个*台,并且保护好这个*台。
18.爱护公物,人人有责,不可破坏,你我做到。
19.科技领先一步,生活轻松一点!
20.引领医疗科技,成就健康丰碑。
21.火灾来,莫惊慌,打开门,来灭火。
22.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情。
爱国的古诗词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国的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
作者: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2、少年行·弓背霞明剑照霜
作者: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3、金错刀行
作者: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4、国殇
作者: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5、望阙台
作者: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6、岳忠武王祠
作者: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7、从军行·烽火照西京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8、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爱护兵器的古诗词
古诗词与兵器有关的
古诗词是与兵器有关的
古代有兵器的古诗词
有关古兵器的古诗词
兵器的古诗词描写
古诗词与战争有关的兵器
描写兵器的古诗词配画
与古兵器钩有关的古诗
古诗中的冷兵器
形容兵器的六字古诗
带兵器名字的古诗
冷兵器时代的古诗
含有群峰和兵器的古诗
描写兵器的句子
爱护小孩的古诗词
爱护鸟类的古诗词
爱护河流的古诗词
爱护儿童的古诗词
爱护草木的古诗词
古代关于兵器矛的诗句古诗
爱护自己爱人的古诗词
有关爱护人的古诗词
关于爱护森林的古诗词
喜欢她请爱护的古诗词
描写爱护环境的古诗词
爱护动物的诗词
劝人好好爱护自己的古诗词
老师爱护自己学生的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神兵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