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建安诗歌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建安诗歌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建安诗歌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建安诗歌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建安诗歌的基本特征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建安诗歌的基本特征,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时代特征
建安诗歌的这种杰出成就和特色,形成后来被称为“建安风骨”的传统,“风骨”,原指人的品格、性格,也是古代文艺理论的一个术语。自建安文学后,亦称能反映社会现实,慷慨悲凉、刚健遒劲的作品有“风骨”。
2、简介
建安诗歌一方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加以发展、改造。
就继承方面来说,从汉乐府民歌中兴起的五言诗形式,被建安诗人普遍使用,加以发展,并成为整个魏晋南北朝诗歌最基本的形式。乐府民歌的语言风格,对文人诗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且,采用乐府诗题,沿袭乐府民歌中常见题材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的文人诗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3、评价
建安时期的独特的时代氛围造就了一批有理想,有追求,有情怀的建安作家。他们的作品体现着一种直面现实人生,执着于理想追求与创作态度和豪迈奔放的创作激情,生动的抒写着他们的“烈士悲心”慷慨悲壮,苍凉沉雄,刚健遒劲,表现出“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的时代特色,被后人誉为“建安风骨”。成为后世反对绮糜文风的旗帜,影响深远。
4、背景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一般指建安至魏初,即公元196—220年。建安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此期许多作品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能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安定统一的愿望和理想。其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有力,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所言:“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慷慨而多气也。
5、发展历程
就发展和改造方面来说,首先,过去作为诗歌主体的乐府民歌,是一种社会性的集体创作。它们由某些无名作者最初写成以后,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加以改造,很少能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征。而建安时代,就不大有作品无主名的现象。这些与作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作品,常常也和作者个人的特殊经历、情感和独特的审美爱好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促使诗]歌向风格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汉乐府民歌中叙事诗为数较多,因为带有故事趣味的作品容易为普通民众接受,得到广泛流传。而建安文人诗绝大多数是抒情之作,即使采用乐府诗题,也很少具有故事性。
第三,过去作为文人文学之主体的辞赋的某些特点,也被带到诗歌领域中来。辞赋最显著的特点是语言华丽,而乐府民歌一向是朴实无华的。建安诗人中,不乏作赋的名家,王粲、曹植就是突出的代表。他们的诗,也明[显带有华丽的倾向。而且,在辞赋中较早就被大量运用的骈偶手段,在诗歌领域内,也是由他们率先使用的。这些骈偶(即对仗)诗句,还显示出有意锤炼的痕迹。
总之,建安文人诗既受了乐府民歌的影响,同时开始向文]人化的精致华美转变。这在*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开端。曹丕说“诗赋欲丽”,正反映了当时普遍的文学观念。不过,建安诗歌虽有趋向华丽的一面,但并没有过分使用典雅深奥的书面语言,也没有过分的繁缛、铺张,以至文句松弛,妨碍情感的表达。一般说来,作品的语言仍然是明朗、浅显、紧凑而富有力度感的。
6、代表作家
建安诗歌的主要代表是曹氏父子,即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还有“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中成就最高者是王粲。除“三曹”和“七子”外,还有女作家蔡琰(字文姬),她的《悲情诗》和《胡笳十八拍》均为建安诗歌中的上乘之作。
1、曹操(155—220)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汉末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为*定北方与日后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而作为文学典型的曹操,则由于融进了《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拥刘贬曹的政治倾向而成为一反面人物:阴险、残忍、狡诈、狠毒,集剥削阶级腐朽品质于一身。
*主张实事求是评价历史人物,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抑制豪强,发展生产,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和发展,是有功的。说曹操是奸臣。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读史》)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是以创造大业。
建安十五年,以丞相身份下《求贤令》,提出“唯才是举”;
建安十九年,以魏公身份下《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
建安二十二年,以魏王身份下《举贤勿拘品行令》。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都为乐府旧题,但却表现新的内容。
①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反映当时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些诗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又有自己的创造。汉乐府诗大多叙事,而曹操常用乐府旧题抒写感情和抱负,内容和形式上多有创新,气魄雄伟,情感深沉,于质朴自然中带有慷慨激昂的悲壮情调。鲁迅称曹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2、曹丕(187—226)
曹操次子,公元220年迫汉献帝禅位,建立魏王朝,谥文帝。
曹丕存诗约40首,笔触细腻,语言流畅,格调清新。其《燕歌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风格清丽宛转。兹录其一如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粱!
曹丕的《典论·论文》则是一篇开文学批评风气的重要论文,批评了“文人相轻”的恶*;提出“建安七子”之称,并品评七子的文学创作;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见解;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文学的社会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3、曹植(192—232)
曹操之子,曹丕同母弟。因才学出众,曹操曾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相继为帝,备受猜忌压迫,郁郁而死。因封地在陈,卒谥思,世称陈思王。其创作以曹丕即位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作品多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后期作品主要表现受压抑的悲愤和哀伤情怀。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诗品》称之“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如“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赠白马王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等都脍炙人口。所作辞赋以《洛神赋》最为著名。有《曹子建集》。
*诗歌的基本特征
*有着悠久的诗歌发展的历史。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也正因为诗歌在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长期发展的进程当中,*古典诗词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概括起来,*诗歌有四个基本特征,即:意境美。个性美。建筑美。音韵美。
一、意境美:
所谓的意境一般是指作者通过诗中物象所表达的一种境界,把作者所要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用诗中所写景来表现。例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虽然只有28字,却包涵着极丰富的内容,它描绘了10种景物,却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天涯游子的孤寂痛楚之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情景高度浓缩于这一幅画面之中。在诗中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更能使意境显得深远优美,例如,,刘禹锡的《石头城》一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四句诗句句写景,诗人所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在朦胧的.月夜中写,显示了故都的荒凉和没落,更透露出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无限感伤。
二、个性美:
所谓的个性在诗歌中一般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人物照象等等。其中诗人的自我形象常常包括一些肖像、行动、神态、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比如,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歌虽朴素简短,但人物形象尽显。鸿门宴之后,刘邦战胜了项羽,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使他兴奋、欢快,踌躇满志,然而他心中又隐藏着深深的恐惧和悲哀:得江山易,守江山难。所以他极其渴望得到良将志士,以固国安邦。由此可见,此诗既表现了其豪迈得志的一面,又表现了其内心忧虑矛盾的一面。其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还有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为情景交融的佳作,秋夜的江边,月落乌啼,清霜满天,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只有残败的江枫,明灭的渔火相伴,让人彻夜难眠,再加上深夜苏州城外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更衬托游子的孤寂怀乡之情。刻画了游子思乡的独特形象。
三、建筑美:
所谓的建筑在诗歌中多是指诗歌的和律,采用的修辞发法,表现方式等,让人读起诗来感到诗歌形式整齐多样,很是规整,就像所盖的建筑一样,形式整齐而又不单一,有上下四方的,有金字塔式的还有阶梯式的。例如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此诗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运笔朴素自然。从意象上说,此诗用了一个"秋风",见到秋风,一种会产生时间飞快,一年将尽,而自己离家已久,何时是归期,故油然而生思乡怀人之情;一种会因秋风落木叶,气候转凉,引起心中的无限愁绪。 从叙事的特点上说,此诗抓住了一个典型的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十分逼真的写出诗人对家人的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犹如一个建筑上嵌了一颗靓丽的明珠而使建筑变的格外摧残。四.音韵美:所谓的音韵在诗歌中是指诗歌读起来不仅压韵而且还具有极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相间。长短有致和韵调谐和,从而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美。
此外,双声、叠韵、叠音。象声,这类同在*古典诗歌里运用得相当广泛。如“参差荇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聊逍遥以相羊”、“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用得恰当,不但增加了音韵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1、《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2、《杂诗》
曹植
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3、《吁嗟篇》
曹植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
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
建安诗坛为中国诗歌确立了“建安风骨”的美学典范,而正始之音是以隐晦曲折为主要特征。
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一方面学*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抱负,形成了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称之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
正始文学:正始文学泛指魏代末年的文学,此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嵇康和阮籍,他们在作品中*司马氏的残暴统治,揭露礼教的虚伪,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
以何晏为代表的正始文学,其成就虽比不上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也比不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后正始文学,但它在文学史上也留下了自己的印迹,并对两晋文坛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学雷锋诗歌》,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学雷锋诗歌
1、《怀念雷锋》
三月的鲜花芬芳了你的名字,
2、《雷锋》
哥哥说:他是一幅
3、《给雷锋叔叔的诗》
雷锋叔叔,
4、《满江红雷锋》
劈断昆仑,有宝剑,锋芒淬砺。
5、《从小就要学雷锋》
养女盼她长成凤,养仔盼他长成龙;
6、《浪花里的一滴水》
你
7、《雷锋与雷锋精神》
一个偏僻的村落造就出一颗闪耀的明星!
8、《雷锋精神永励后人》
雷鸣吼天祭忠魂,
9、《雷锋精神》
雷锋日里说雷锋,
10、《雷锋精神》
当初我还是个初小生
11、《雷锋精神永驻凌海》
凌海城乡迈大步,
12、《雷锋精神万代传》
雷锋精神永长存,
想信您读完学雷锋诗歌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无言的诗歌,愿您喜欢。
建安之杰是谁
在*文学史上,“建安之杰”指三国时期诗人曹植,出自钟嵘《诗品》:“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建安之杰是谁,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安时代在*文学史上,特别是在文人诗的传统里,是一个很突出、很辉煌的时代。而曹植是建安时代最杰出、最具有代表性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作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论是诗、赋还是骈文,都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人。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说:“邺中诸子,陈王最高。”钟嵘在《诗品·序》中也说:“陈思为建安之杰。”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族王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还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更是赞许有佳:“天下才共一石(dàn),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建安风骨 公元二O四年,曹操彻底打垮了最大的军阀袁绍,攻克邺城,领了冀州牧,遂又*定四州,自这以后曹操基本上常住邺城。“百川赴巨海,众星环北辰”,文人学士亦紧紧追随曹氏父子,多集聚在邺城,这时的邺城是俊才云蒸、群星灿烂。曹操见此便大兴土木,建造了铜雀台作为文人名士集聚、笔会之地,以至文学的繁荣达到了顶峰。因当时的江南文风不盛,作品也很少,后人亦把建安文学称之为“邺下文学”、“魏国文学”或“北方文学”。
以曹操去世为分界,曹植一生可分为前后两段。前半生他是翩翩浊世之佳公子,生活在曹操的宠爱之下,身边又有杨修、丁仪丁廙兄弟等志同道合的文友,可说是颇为称意。“归来宴*乐,美酒斗十千”、“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也许就是他的自我写照。在宴会上,酒酣耳热之时,人生苦短的不足之感会突然涌上这位年轻多才的公子的心头,在诗中,他这样写道:“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既然年华易逝,身逢乱世怎能在碌碌无为中度过一生呢?建安文人建功立业的理想也深深根植于曹植的心中,所不同的是,曹植把它与青年人的激情融为一体,与其它建安文人相比,早年的曹植的济世情怀中多了几分理想的色彩,少了一些悲凉。曹植将一腔救世的热情毫无掩饰地抒发在诗中:“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操最终选定曹丕为继承人,虽然曹植、曹丕名分已定,在公开的宴会上,曹植难免要写一写“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这样的文字来颂扬他的哥哥,但从总体来看,“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这种游宴还是相当惬意的。
曹丕称帝之后,曹植的生活陡然发生了变化。曹丕在皇位上还没坐稳,就派了一批手下去寻曹植的错处,显然是欲除之而后快,并杀了丁仪兄弟。曹植对友人之死无能为力,只能悲愤地写道:“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从此曹植身边再也没有什么朋友,他在文章里说自己“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名为诸侯,实同囚徒。早年作为曹操的儿子,他有资格憧憬自己的未来,抒发自己的理想。而如今,曹植再没有什么机会为国出力,曹丕父子对其猜忌有加,当然不会给他任何建功立业的机会。然而从曹植的诗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为国立功的迫切愿望:“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在赠自己的哥哥曹彪的诗中他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面对曹丕父子,曹植写了《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企图打动皇帝的心意,当然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史书上说他最终“怅然绝望”。曹植有一首《七哀诗》,被看作是他后期的代表作,诗中曹植以女子自比,期望能得到丈夫的眷顾:“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可谓缠绵凄恻,哀婉动人。自古以来,诗人就有以男女喻君臣的传统。古代社会中,男子之于女子是绝对的权威,类比下来,君臣也如是。曹植只不过期望得到一个为国出力的机会,然而在皇帝面前恳求哀求都没有用处。“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的满怀壮志只能变成“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的无奈与彷徨。对曹植来说,这种彷徨不知何之的状态才最最痛苦。他在《吁嗟篇》中自比为一把随处漂泊的转蓬草:“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泉。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若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在诗的末尾,曹植写出了心中痛苦的呐喊:“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只要不做漂泊无根的转蓬,哪怕做野草呢,秋天被野火烧尽也罢。读诗至此,直令人唏嘘不已。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学雷锋诗歌》,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学雷锋诗歌
1、《怀念雷锋》
三月的鲜花芬芳了你的名字,
2、《雷锋》
哥哥说:他是一幅
3、《给雷锋叔叔的诗》
雷锋叔叔,
4、《满江红雷锋》
劈断昆仑,有宝剑,锋芒淬砺。
5、《从小就要学雷锋》
养女盼她长成凤,养仔盼他长成龙;
6、《浪花里的一滴水》
你
7、《雷锋与雷锋精神》
一个偏僻的村落造就出一颗闪耀的明星!
8、《雷锋精神永励*》
雷鸣吼天祭忠魂,
9、《雷锋精神》
雷锋日里说雷锋,
10、《雷锋精神》
当初我还是个初小生
11、《雷锋精神永驻凌海》
凌海城乡迈大步,
12、《雷锋精神万代传》
雷锋精神永长存,
想信您读完学雷锋诗歌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无言的诗歌,愿您喜欢。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我的梦*梦诗歌》,愿对您有所启发。
我的梦*梦诗歌
1、《我的梦*梦》
我的梦在长城生长,
2、《我的梦*梦》
这是你的梦
3、《我的梦*梦诗歌》
当浦江的浪花摇落满天繁星,
4、《我的梦我的*梦》
乘着时代的快艇
5、《我的梦*梦》
* 我美丽的家园
6、《我的梦*梦》
巴蜀之腹学府地,屹立云雾渠江边,
7、《我的梦*梦》
我的梦,是青春洋溢的意气风发
8、《我的梦*梦》
九十二年前,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梦古诗。
关于立夏古诗歌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歌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立夏古诗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山海经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频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赏析:孟夏就是初夏。这首诗写夏天最为有名,写景自然天成,“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读之令人身临其境。后四句写诗人的夏日情趣,妙不可言。
夏日山中
李白
懒摇白羽扇,**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赏析:李白的诗,前人评论是天马行空,不可羁勒。大才子的性格更是狂放不可羁勒,看这首诗,李白在把衣服挂在石壁上,自己**在青林中,接受松风的洗礼。何等狂放,逍遥自在。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赏析:“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诗人只选了形态和*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赏析:首联描写环境,一个“抱”字用得精妙,生动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态。颔联写景物之幽: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江村景色的幽静跃然纸上。颈联写人事之幽:老妻画棋盘,幼子弯针当作钓钩,各得其乐,也就引出了尾联中别无他求,心满意足的心境。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颇有生活情趣。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赏析:“一夜薰风带暑来。”这句诗写出了夏天来的快,自然贴切。
初夏即事
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赏析:首句静景,次句动景,三句放眼高远,景物稍虚,却写出光明、温暖和特殊的香气——麦气。结句写另一景,绿阴幽草。取景别致,感受独特。前人评价王安石的诗有唐人境界,此言不虚。
立夏
宋·薛澄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
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
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赏析:燠,音同玉,意思是热。
迎新年的古诗歌
导语:我国诗歌源远流长,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至今也有2500多年历史了。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但古代诗歌的体裁却不外乎古体诗和*体诗两大类。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迎新年的.古诗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3、《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5、《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6、《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头六十人。
7、《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8、《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9、《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10、《迎春》
赞美福建的诗歌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歌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赞美福建的诗歌,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
闽山莽莽,越水汤汤。
周朝分七部,汉初合一邦。
岛屿星罗棋布,海岸曲折绵长;
峰岭和缓秀美,江河众多浩荡。
面临台湾,背靠江西;
下接广东,上连浙江。
福祉不断,千年血脉趋兴旺;
建制屡更,万里山川致瑞祥。
多族混居,关系和谐;
广林覆盖,环保优良。
美哉福建!胜景熠熠。
武夷山下,风展红旗;
天游峰上,泉彰绿意。
鸟的天堂,三教融融栖息;
蛇之王国,二产昭昭载记;
昆虫世界,岩茶热泡九曲;
蕨类伊甸,船棺冷悬一壁。
铁杉珍稀,银杏孑遗。
巍巍静伫黄岗,悠悠遐想朱熹。
神奇太姥,巨型雕塑。
层岭叠翠,怪石神工鬼斧;
练瀑流银,暗泉溅玉飞珠。
九鲤朝天赏心,二佛谈经悦目。
海上仙都,翻云腾雾;
世外桃源,隐洞藏屋。
晴川海滨,浪蚀礁石盛名负;
福瑶列岛,草原风光美湖睹。
夫鼓浪屿,轮渡搭桥。
蓝天碧波,帆影舟棹。
音乐之乡,弹琴噔噔入耳;
芳园之海,擂鼓咚咚击礁。
处处有花鸟陪伴,天天无车马喧嚣。
览遍万国建筑,听过千声波涛。
南普陀珍藏玉佛,胡里山闲卧铁炮。
道祖老君,稳坐清源。
千年沧桑,风采依然。
思物理兮通阴阳,论道德兮表繁简。
面容慈祥,深崇上善若水;
目光深邃,勤修厚德如山。
(二)
美丽福建,我的梦,
人生因为有梦想而精彩,
国家因为有梦想而富强。
梦想是什么?
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梦想是火,点燃希望之灯;
梦想是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
当有人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时,
关于建安诗歌的古诗
关于建安诗歌中的古诗
建安七子之一的古诗
古诗带有建安二字的
建安七子名言
关于建安风骨的古诗
建安风骨的古诗词
关于南京的古诗建安文学
安的古诗歌
谷建芬的古诗歌舞蹈
安葬的诗歌古诗
故乡建房子的古诗歌
歌颂广安的古诗歌
关于秦安的古诗歌
谷建芬的古诗歌曲江南
舟过安仁的古诗歌曲
描写安徽的诗歌
描写建筑工人的诗歌
王安石的梅花是古诗还是诗歌
形容安全和危险的古诗歌
赞美西安繁荣的古诗歌
关于交通安全的诗歌或古诗
关于安全的句子的诗歌
雪的古诗歌
200的古诗歌
火的古诗歌
渔诗歌的古诗
诗歌里的古诗
儿童古诗歌曲王安石的梅花
湖诗歌的古诗
带拼音的古诗二月二日
描写东日美景的古诗
古诗是对时间流逝的
一局酷的古诗
看图诵古诗比赛的总结
关于楼字的古诗词
结婚幸福的古诗
形容月亮皎洁的古诗
形容档案的古诗词
形容老领导退休的古诗词
主题为夏天的古诗词
有大雁大雪的古诗词
关于雪的古诗(全部)
穿的厚的古诗
关于李小璐出轨的古诗
含有夏的古诗大全
古诗设计谜语的
关于邻的古诗
带有泉字的古诗
惜时的古诗赏读序言
小学所有古诗的教案
古诗中向人求爱的诗
形容美人的古诗词七言
关与献出我们的爱古诗
诗人的古诗带意思
古诗词在文化自信中的作用
短一点的古诗五个字那种
整理衣冠的古诗词
金庸小说中的借用古诗
小学语文涉及到的古诗词
不要泄气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