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代的诗古诗

关于关于宋代的诗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宋代的诗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宋代的诗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宋代的诗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87) 语录(8) 说说(15) 名言(2) 诗词(1k+) 祝福(5) 心语(64)

  • 宋代古诗词大全

  • 文学
  • 宋代古诗词大全

      1.《曲玉管·陇首云飞》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

      龙纹玉掌梳,

      去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

      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

      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4.《鹊桥仙·纤云弄巧》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5.《八归·秋江带雨》

      年代: 宋 作者: 史达祖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6.《苏武慢·雁落*沙》

      年代: 宋 作者: 蔡伸

      雁落*沙,烟笼寒冰,古垒鸣笳声断。

      青山隐隐,败叶萧萧,天际暝鸦零乱。

      楼上黄昏,片帆千里归程,年华将晚。

      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

      忆旧游,邃馆朱扉,小园香径,尚想桃花人面。

      书盈锦轴,恨满金徽,难写寸心幽怨。

      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栏倚遍。

      尽迟留,凭仗西风,吹干泪眼。

      7.《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阅读全文]...

2022-07-21 18:41:33
  • 宋代古诗三百首144句

  • 经典
  • 唐诗宋词三百首名句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入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下面是唐诗宋词三百首名句,请参考!

      一、诗中“江”的描写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二、诗中“云”的描写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宗元《江雪》)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入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诗中“离别”的描写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入》)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入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四、诗中“亲情”的描写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入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入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入。(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五、诗中“乡情"的描写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乡情更怯,不敢问来入。《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入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入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阅读全文]...

2022-01-22 12:23:23
  • 描写夏天的宋代古诗

  • 夏天
  •   夏天,是美丽的过程,一年又一年,叶子依旧还是那么绿,关于描写夏天的有哪些呢?

      1、《初夏绝句》

      宋·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人。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4、《夏日登车盖亭》

      宋·蔡确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5、《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6、《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7、《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8、《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阅读全文]...

2022-03-12 02:51:52
  • 宋代诗人有哪些

  • 诗人,初中生
  • 宋代诗人有哪些

      小编倾心为各位朋友奉献宋朝诗人资料介绍,包括宋代古诗文名家大全,宋代诗人有哪些,宋代诗人简介等,查找古代宋朝诗人从这里开始。

      慕容修,1007到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进士。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首领。散文说道理畅达,抒怀委婉,为“唐宋八各人”之一,诗风与其散文*似,言语流利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有《慕容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其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证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努力于字画金石聚集整理。金兵进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际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落拓生活,前期多哀叹身世,情调感伤。方式上擅长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言语清丽。词调夸张协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支持于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王安石,1021到1086年,出色的政治家日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革新旧政,世称王荆公。文学上的主要效果在诗方面,词作未几,但其词可以“一洗五代故*”,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函集》。

      辛弃疾,1104到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耿京聚兵山东,控制忠义兵马。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回,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其词热忱弥漫,小气悲壮。笔力雄厚,艺术作风多样,而以豪迈为主。有《稼轩是非句》。

      周邦彦,1056到1121年,北宋词人。字美成,号*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知晓音律,曾创编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慎重严密,言语曲丽精雅。长调尤善展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居士集》,先人改名为《片玉集》。

      吴文英,1212到1272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人。终身未仕,但*生所交,皆一时权贵,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其词典丽而工,多雕琢,音律合谐。今传有《梦窗词》。

      王灼云,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熬头。作是非句能盘曲尽人意,轻巧尖新,仪态出现的次数十分多;阁巷荒谣之语,恣意下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裙钗,未见云云无顾藉也。

      史达祖,1163到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人。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心腹的堂吏,担任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穷中。今传有《梅溪词》。其词工于咏物。

      王沂孙,南宋词人。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会稽人。宋亡,回隐,在西湖结社唱以及。有《花外集》、一名《碧山乐府》。碧山词多咏物,寄予远深,哀婉动人。

      晏几道,约1040到1112年,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颖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独,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抑扬。有《小山词》。

      晏殊,991到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进试,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章事兼枢密使。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以及落拓性致,言语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原有集,已散掉,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类书《类要》,今存残本。先人称之为“词人宰相”。

      苏轼,1037到1101年,北宋文学家、字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嘉佑进士,官至礼部现代官名。在政治上属旧党,累遭贬黜。其文汪洋恣肆,为“唐宋八各人”之一。其诗清爽豪健,词属豪迈一派,意象开阔。其字画也独树一帜。

      柳永,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宗安(今福建)人。景佑进士,官营屯员外郎。为人放纵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娼妇捐款掩埋。其词多描画都会景色以及歌妓生活,尤善于表达描写羁游览役之情。词作传达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姜夔,1155到1121年,字尧章,鄱阳人。号白石道人,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终身不好不坏易*,靠卖字以及冤家救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知晓音律,能自制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蕴藉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清代四库全书提要: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词亦精深华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一时。

      秦不雅,1049到1100年,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商邮(今江苏)人。历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等职。坐元佑党籍。绍圣后累遭贬调。文辞为苏试所欣赏,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词诗,词多写男性以及女性情爱,因慨叹而悲伤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各人。诗风与词相*。有《淮海集》、《淮海士是非句》。

      贺铸,1052到1125年,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辉县)人。孝惠王后族孙。元佑中通判泗州、太*州,前进居吴下。其词题材较富厚,作风也多所变化,兼有豪迈、婉约二派之长,擅长消融先人成句。守格律、重用韵。今传《东山词》一卷、《贺方回词》二卷。

      张先,990到1078年,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都官郎中。晚年往来于杭州、吴兴间,过着优游的生活。词作与柳永齐名,号称“张三影”。今传《安陆词》、又名《张子野词》。

      张炎,字叔夏,号玉田,晚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杭州)人。张俊六世孙,宋亡,落拓而终。他的词尤以咏物词名重其时,其作词圣“清空”之说,词有《山中白云》及词学专著《词源》传达到后代。

      陆游,1125到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不雅,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各人诗人之一。词作量不比诗篇庞大,但以及诗一样贯串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著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分,南唐已奉宋正朔,偷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往。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来岁十一瓮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兴国三年(978)七月初七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忆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后主前期词作作风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幽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尽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度不幸运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前期词作,痛苦悲壮,意象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迈”派打下了伏线,为词史上承上启下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世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视界始大,慨叹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以及谐,更是尽后尽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掉传。现存词四十六首,此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宋英宗治*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掉实被贬职,后来*执政,屡遭贬,死与宜州贬所。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开一代*尚,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写艺术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不雅齐名,艺术效果不比秦不雅。晚年*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慨叹,豪迈秀逸,时有拙劣。有《山谷词》。

      朱淑真,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活着。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李之仪,北宋无棣(今属山东省)人。考取进士后,做过编修官。

    [阅读全文]...

2022-04-02 15:32:40
  • 宋代经典情诗

  • 经典,情诗
  •   在宋代的有哪些呢?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不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吴山青,越山青,*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能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阅读全文]...

2022-01-30 01:09:07
  • 宋代的诗词

  • 宋代的诗词

      宋代是长短句歌词繁荣兴盛的时代。文学史上,词以宋称,体现了宋词作为一代文学的重要地位。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宋代古代诗词著名作品,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浣溪沙(1)

      匆匆春归没计遮。百年都似散余霞。持杯聊听浣溪沙。

      但觉暗添双鬓雪,不知落尽一番花。东风寒似夜来些。

      转调定风波(和答海南统领陈康时)(2)

      从古将军自有真。引杯看剑坐生春。扰扰介鳞何足扫。谈笑。纶巾羽扇典刑新。

      试问天山何日定。伫听。雅歌长啸静烟尘。解道汾阳是人杰。见说。如今也有谪仙人。

      菩萨蛮(辛未七夕戏答张庆符)(3)

      银河牛女年年渡。相逢未款还忧去。珠斗欲阑干。盈盈一水间。

      玉人偷拜月。苦恨匆匆别。此意愿天怜。今宵长似年。

      减字木兰花(3)

      喜。庆符云:尝梦舅氏如梦囱也。予尝占庆符当弄瓦,赌主人。庆符来督,故词中具之

      渭阳佳梦。瓦变成璋真妙弄。不是勾回。汤饼冤家唤得来。

      不分利市。要我开尊真倒置。试问坡翁。此事如何著得侬。

      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4)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

      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

      醉落魄(和答陈景卫望湖楼见忆)(5)

      千岩竞秀。西湖好是春时候。谁知梅雪飘零久。藏白收香,空袖和羹手。

      天涯万里情难逗。眉峰岂为伤春皱。片愁未信花能绣。若说相思,只恐天应瘦。

      鹧鸪天(癸酉吉阳用山谷韵)(6)

      梦绕松江属玉飞。秋风莼美更鲈肥。不因入海求诗句,万里投荒亦岂宜。

      青箬笠,绿荷衣。斜风细雨也须归。崖州险似风波海,海里风波有定时。

      鹧鸪天(和陈景卫忆西湖)(7)

      一忆西湖太瘦生。十年不到梦曾行。空濛山色烟霏晚,淡沲湖光雾縠轻。

      芳草远,暮云*。雨余空翠入帘明。梦回一饷难存济,这错都因自打成。

      朝中措(黄守座上用六一先生韵)(8)

      崖州何有水连空。人在浪花中。月屿一声横竹,云帆万里雄风。

      多情太守,三千珠履,二肆歌钟。日下即归黄霸,海南长想文翁。

      采桑子(甲戌和陈景卫韵)(9)

      山浮海上青螺远,决归鸿。闲倚东风。叠叠层云欲荡胸。

      弄琴细写清江引,一洗愁容。木杪黄封。贤圣都堪日日中。

      临江仙(和陈景卫忆梅)(10)

      我与梅花真莫逆,别来长恐因循。几年不见岭头春。栩然蝴蝶梦,魂梦竟非真。

      浪蕊浮花空满眼,愁眉不展长颦。此君还似不羁人。月边风畔,千里淡相亲。

      如梦令(11)

      谁念新州人老。几度斜阳芳草。眼雨欲晴时,梅雨故来相恼。休恼。休恼。今岁蕊枝能好。

      玉楼春(赠李都监侍儿,是夕歌六么)(12)

      十年目断鲸波阔。万里相逢歌怨咽。髻鬟春雾翠微重,眉黛秋山烟雨抹。

      小槽旋滴真珠滑。断送一生花十八。醉中扶上木肠儿,酒醒梦回空对月。

      清*乐(和曾检法海棠)(13)

      深深花院。雨虐风饕遍。只欠画屏并羽扇。谁领略春风面。

      愁须诗酒相禁。少陵底事慵吟。不是为梅牵兴,怕渠恼乱春心。|<王介甫梅诗云:“少陵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故云

      青玉案(乙酉重九葛守坐上作)(14)

      宜霜开尽秋光老。感节物、愁多少。尘世难逢开口笑。满林风雨,一江烟水,飒爽惊吹帽。

      玉堂金马何须道。且斗取、尊前玉山倒。燕寝香清官事了。紫萸黄菊,早罗红袂,花与人俱好。

      感遇三十八首(其四)

      陈子昂

      乐羊为魏将, 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 他人安得忠?

    [阅读全文]...

2022-05-20 14:49:14
  • 宋代诗人曾几的诗句

  • 诗人
  •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作品鉴赏编辑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

    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

    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

    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

    “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

    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

    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

    他的学生陆游就专学这种,蔚成大家。

    (修改病句)

    意思重复,某某诗歌是有某人所作,就不能写某人的作品,所以只留一个就可以《三衢首中》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写的

    三衢道中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曾几的几是读第三声的

    曾几(1085--1166)南宋诗人。

    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

    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

    奥山剧照中作者宋代诗人,他们中队的很多友善,用脚踢毽子一小时熬夜漂亮山水画题,现在做对山水的喜爱之情。

    诗句描绘的是什么和什么

    诗中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句展示了西湖的美景和诗人送朋友的心情。

    宋代诗人对瓷塑的诗句如下: 1、 汤泛冰瓷一坐春——黄庭坚 《鹧鸪天·汤泛冰瓷一坐春》 2、 冰瓷莹玉——黄庭坚 《满庭芳·北苑龙团》 3、 花瓷羯鼓催行酒——谢逸 《虞美人·角声吹散梅梢雪》 4、 乳雾泛冰瓷——谢逸 《武陵春·画烛笼纱红影乱》 5、 水沈催注玉花瓷——周紫芝 《减字木兰花·门外青骢月下嘶》 6、 温温玉色照瓷瓯——李纲 《望江南/忆江南》 7、 频瓷胶佑——张元干 《水调歌头·最乐贤王子》 8、 花瓷清响——杨无咎 《一丛花·娟娟□月可庭方》 9、 香云旋涌花瓷——杨无咎 《朝中措·杯盘狼藉烛参差》 10、 沈水煮花瓷——仲并 《八声甘州·正西山》 11、 冰瓷对捧——王千秋 《醉蓬莱·正歌尘惊夜》 12、 花瓷雪乳珍奇——曹冠 《朝中措·春芽北苑小方圭》 13、 冰瓷金缕胜琉璃——无名氏 《西江月·灯火楼台欲下》 14、 定州花瓷琢红玉——苏轼 《试院煎茶》 15、 规摹定州瓷——苏轼 《独酌试药玉酒盏有怀诸君子明日望夜月庭佳景》 16、 卧听山童转瓷——陆游 《初冬杂题》 17、 草茂锄氯ゼ瓷——陆游 《久雨》 18、 坊坊曲曲闻瓷——陆游 《明河篇》 19、 瓷崃偻匿——陆游 《南沮水道中》 20、 四邻瓷?——黄庭坚 《次韵章禹直开元寺观画壁兼简李德素》 21、 月团新碾瀹花瓷——秦观 《秋日三首》 22、 那知玉作瓷——胡寅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23、 罄瓷照坏——刘克庄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24、 四十九年瓷忉怛——释宗杲 《偈颂一百六十首》 25、 磷磷水瓷——王禹偁 《春游南静川》 26、 雅使仙翁瓷意眠——邢仙老 《诗赠晚学李君》 27、 兴来呼酒乏瓷卮——杨公远 《次程南仲韵五首》 28、 连林瓷斤斧——赵蕃 《书事》 29、 应笑开元瓷骄乐——真德秀 《端午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30、 幸哉拥杭瓷?——仲并 《上枢密生辰》 31、 瓷瓯并瓦注——刘子寰 《霜天晓角·满前儿女》 32、 无穷蛭峡瓷蚋——晁说之 《七月五日立秋》 33、 柪椿瓷峡——陈造 《送李监岳二首》 34、 稳账?苹瓷险——陈造 《再用韵寄丁知县三首》 35、 人寰瓷超越——范祖禹 《资州路月山亭》 36、 狼虎瓷吞噬——方回 《登屋东山作》 37、 错硬瓷挑——方回 《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38、 缥瓷酹新汉——胡珵 《沧浪亭》 39、 雪泛定州瓷——胡寅 《用前韵示贾阁老》 40、 撞还槔瓷郊偶——黄庚 《和靖墓》 41、 瀹茗初试琼瓯瓷——家铉翁 《谢刘仲宽惠茶》 42、 巨飚瓷喧——刘黻 《风水》 43、 花瓷泛蜜小剂供——刘子翚 《橙子四首》 44、 柪瓷锨灏——楼钥 《分韵送孙从之司业使湖南得千字》 45、 鱼暇瓷掀舞——蒲寿宬 《六和塔僧房》 46、 春山瓷攀缘——释文珦 《煎茶》 47、 纵横瓷鞭箠——司马光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48、 啜清须要玉为瓷————祁 《贵溪周懿文寄遗建茶偶成长句代谢》 49、 井华晓汲注瓷瓯——苏坚 《重过石井》 50、 规摹定州瓷——苏轼 《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

    明日望夜,月》 51、 绿蓑*日瓷遨游——孙锐 《泊*望吊玄真子》 52、 碧瓷波纹生——孙元卿 《与钱孝先游洞霄》 53、 瓷复瓷兮闲利名——陶羽 《古歌赠岩主喜公》 54、 器野执素瓷——汪莘 《野趣亭》 55、 旋泻玉瓷浮白花——吴潜 《谢惠计院分饷新茶》 56、 更能议论瓷倾倒——曾巩 《寄孙之翰》 57、 装宓蹦昀瓷瞎——张舜民 《宿卢岩寺》 58、 耀州烧瓷朴不巧——赵蕃 《鉴山主以天圣宣赐行道者五百金装罗汉青瓷香》 59、 筐瓷欠邹漉——郑清之 《谢郑广文和韵》 60、 绮啦桓瓷薪旧——仲并 《题李德邵蘖庵》 61、 瓦盆瓷缶息老身——周弼 《丰年行》

    赏花》由来——苏小妹遥寄回环诗 六月的一天下午,苏小妹与长兄苏东坡正荡舟湖上,欣赏那无边景致,忽然有人呈上苏小妹丈夫秦少游捎来的一封书信。

    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首别出心裁的回环诗: 苏小妹看罢微微一笑,立即省悟出其中的奥秘,读出了这首叠字回文诗: 静思伊久阻归期, 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 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小妹被丈夫的一片痴情深深感到动,心中荡起无限相思之情。

    面对一望无际的西湖美景,便仿少游诗体,也作了一首回环诗,遥寄远方的亲人: 采莲人在绿杨津, 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漱玉, 歌声漱玉采莲人。

    苏东坡在一旁深为小妹的过人才智暗暗高兴,他也不甘寂寞,略加沉吟,便提笔写了如下一首: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阅读全文]...

2022-01-23 17:30:51
  • 宋代婉约代表诗人

  • 诗人
  • 宋代婉约代表诗人

      婉约派为*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宋代婉约代表诗人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1.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称“苏门四学士”,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20岁,作《浮山堰赋》。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详见《宋史》卷四。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又辑《扬州诗》、《高邮诗》。其《蚕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又善书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高邮文游台、秦观读书台、《秦邮帖》石刻、扬州云山图、“淮东第一观”石刻,保存至今。

      2.柳永

      (987年~1053年)

      *北宋词人。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推官、馀杭县令、晓峰盐场(在今浙江定海县)监和泗州判官等地方官。后官至屯田员外郎,世故称“柳屯田”。

      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分秋色,齐头并进。

      小令的体制短小,一首多则五六十字,少则二三十字,容量有限。而慢词的篇幅较大,一调少则八到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柳永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唐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到了文人手中,词的内容日益离开市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3.李清照

      (公元1084年~1151年)

      *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两宋之交杰出的女词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人称婉约派的一代词宗。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其中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金兵入据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据传清照曾改嫁,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其晚年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仅知她曾作《打马图经》及自序,还曾携米芾墨迹访米友仁求题跋。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

      另外一首《如梦令》,讲述了主人公因怜惜花儿而痛饮后作了另外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

      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词人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章更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之初,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

      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声声慢]、[清*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4.周邦彦

      (1056年~1121年)

      *北宋词人。字美成,号*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南京的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历官太学正,国子主簿,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管理音乐的机构)。诗词文赋,无所不擅。但为词名所掩,诗文多零落不传。其中《汴都赋》为成名之作,长7000字,流传至今。古体诗《天赐白》、《过羊角哀左伯桃墓》,风骨凛然,绝无绮罗香泽之气。周邦彦被公认为是“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邦彦词多写男女恋情,咏物怀古,羁旅行役,内容较窄,境界不高。但在艺术创意上堪称大家,其词善于铺叙,即在写景抒情中渗入述事,造成另一境界,形成曲折回环,开阖动荡,抑扬顿挫之势,发展了柳永、张先的慢词。加之语言工丽,多用典故,形成了浑厚、典雅、缜密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如:〔少年游〕“并刀如水”,在寥寥51字中,不但写故事,重现当时的境界,而且写对话,如见词中之人,且闻其语,生动地描摹出人物的性格、心态,在词中实为独创。另一首〔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写得更妙。一首小令写了两个故事,中间只用“而今丽日明金屋”一句联起来,将上阕的追忆恋爱与下阕的共同生活、金屋藏娇两种境界进行了比较,感受追忆两个故事中的同一种情调:相聚不如相思,意味深长。另如长调〔花犯〕“粉墙低”,跳跃曲折,照应、收放、开合,十分讲究;〔过秦楼〕“水浴清蟾”,将时间、地点、人物、感情变换数次,构成全部事件、人物感情发展的脉络;〔兰陵王〕《柳》,把将离之情,既去之思,居者与行者,旧恨与新愁,人和物,情和境,浑然融为一气。邦彦词音律严整,格调精工,多创新调。因此他被尊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开南宋姜夔、吴文英格律词派先河。周邦彦的集子有杨*、方千里、陈允*三家和词,今存《片玉词》10卷,《彊邨丛书》本;另有《*集》2卷,集外词1卷,《四印斋所刻词》本。

      5.欧阳修

      (1007年~1072年)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生*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祐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祐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嘉祐五年(1060年),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 等职。英宗治*二年(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年),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卒谥文忠。宋代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

      文学创作欧阳修是北宋诗文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与张秀才第二书》),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却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他的笔记文,有《归田录》、《笔说》、《试笔》等。文章不拘一格,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并常能描摹细节,刻画人物。其中,《归田录》记述了朝廷遗事、职官制度、社会风*和士大夫的趣事轶闻,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都很有价值。

      欧阳修的赋也很有特色。著名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非常生动形象,使人仿佛可闻。这篇赋变唐代以来的“律体”为“散体”,对于赋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成就不及散文,但也很有特色。他的一些诗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如《食糟民》、《答杨子静祈雨长句》。他还在诗中议论时事,抨击腐败政治,如《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其他如《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再和明妃曲》,表现了诗人对妇女命运的同情,对昏庸误国的统治者的谴责。但他写得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写个人情怀和山水景物的诗。

      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凌溪大石》、《石篆》、《紫石屏歌》等作品,模仿韩愈想象奇特的诗风。但多数作品,主要学*韩愈“以文为诗”,即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虽然他以自然流畅的诗歌语言,避免了韩愈的险怪艰涩之弊,但仍有一些诗说理过多,缺乏生动的形象。

      欧阳修还有一部分诗作写得沉郁顿挫,笔墨淋漓,将叙事、议论、抒情结为一体,风格接*杜甫,如《重读〈徂徕集〉》、《送杜岐公致仕》;另一部分作品雄奇变幻,气势豪放,却*于李白,如《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更多的写景抒情作品,或清新秀丽,或*淡有味,如《黄溪夜泊》中的“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中的“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等。总的来看,他的诗歌风格还是多样的。

      欧阳修还善于论诗。在《梅圣俞诗集序》中,他提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论点,发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的《六一诗话》是*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他的词,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采桑子〕十三首,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写得恬静、澄澈,富有情韵,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另一些词的“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玉楼春〕),“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浣溪沙〕)等,也都是写景的佳句。偏重抒情的词,写得婉曲缠绵,情深语*,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阕的最后两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过春水春山,把感情抒写得非常深挚。他还有一些词,虽然颓唐叹老、牢骚不*,却直抒胸臆,表现出襟怀豪逸和乐观的一面。还有一些艳词,虽写男女约会,也朴实生动;当然,其中也不免有浅薄庸俗的作品。

      欧阳修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成就。在经学方面,他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提出自己的创见。史学造诣更深于经学。除了参加修撰《新唐书》250卷外,又自著《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他勤于收集、整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编辑成一部考古学资料专集──《集古录》。

      欧阳修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的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天下翕然师尊之”(苏轼《居士集叙》)。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其中,苏轼最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他所开创的一代文风。北宋以及南渡后很多文人学者都很称赞他的散文的*易风格。他的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6.晏几道

      (约1040年~1112年),

      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

    [阅读全文]...

2021-12-04 03:29:30
  • 宋代诗人有哪些的诗句

  • 诗人,文学
  • 宋代诗人有哪些的诗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宋代诗人有哪些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兰诗

      宋·杨万里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蓠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点绛唇·兰花

      宋·姚述尧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

      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点绛唇·国香兰

      宋·王十朋

      芳友依依,结根遥向深林外。

      国香风递,始见殊萧艾。

      雅操幽姿,不怕无人采。

      堪纫佩,灵均千载。九畹遗芳在。

      咏兰

      宋·赵以夫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

      秋风试与*章看,何似当时林下香。

      秋兰

      宋·朱熹

      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

      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

      夕民生运思,晨露洒中林。

      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

      兰

      宋·刘克庄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

      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画屏。

      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

      贺新·郎双兰

      宋·赵以夫

      草色庭前绿。掩重门、国香伴我,画帘幽独;

      无奈薰风吹绿绮,闲理《离骚》旧曲。

      觉鼻观、微闻清馥。可是花神嫌冷淡,碧丛中、炯炯骈双玉。

      相对久,各欢足。冰姿带露如新沐。

      想当年、夷齐二子,独清孤竹。

      千古英雄尘土尽,凛凛西山云木。

      总付与一樽。学得汉宫娇姊妹,便承恩、贮向黄金屋。

      终不似,在香谷。

      满江红·次韵西叔兄咏兰

      宋·魏了翁

      玉质金相,长自守、闲庭暗室,对黄昏月冷,朦胧雾。

      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

      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

    [阅读全文]...

2022-02-02 06:22:41
关于宋代的诗古诗 - 句子
关于宋代的诗古诗 - 语录
关于宋代的诗古诗 - 说说
关于宋代的诗古诗 - 名言
关于宋代的诗古诗 - 诗词
关于宋代的诗古诗 - 祝福
关于宋代的诗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