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朱淑贞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唐朱淑贞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唐朱淑贞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唐朱淑贞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朱淑真的诗词,永远惊艳在时光之外
朱淑真和李清照,被称为宋代的“词坛双壁”。李清照是北国佳人,她写的诗词自然更大气、豪迈。朱淑真是南国才女,她的诗词大都婉约、细腻。
朱淑真的诗词,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可真正经典的事物,永远都不会被时光打败,永远都惊艳在时间之外。朱淑真的诗词,就是如此。她的诗词被收集在《断肠集》里。
1.家境优裕,幸福的青葱时光
大凡创作者,都要依托于一定的心境和创作环境,著名的词人也不例外。
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家境优渥,父亲文学修养极高,有空便教她赋诗填词。朱淑真有着幸福的童年,享受着天真烂漫的青春,情蔻初开之时,梦想着心中的如意郎君。
这个时期,朱淑真的诗大都是春天的基调,充满生机与渴望,比较欢快、令人愉悦。
如:《围炉》
围坐红炉唱小词,旋篘新酒赏新诗。大家莫惜今朝醉,一别参差又几时?
饮酒赋诗,朱淑真享受着青春韶华,“今朝有酒今朝醉”,年轻就是资本,可以肆意释放。朱淑真的诗词,永远惊艳在时光之外
《秋夜舟行前江》:
扁舟夜泊月明秋,水面鱼游趁闸流。更作娇痴儿女态,笑将竿竹掷丝钩。
乘一叶扁舟,与家人远游,水中鱼儿欢畅,娇笑声中,抛丝钩,装作钓鱼翁,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之情。
“哪个少女不怀春!”热情奔放,容貌俊美,充满才情的朱淑真,喜欢将自己妆扮得美美哒,这份渴望遇见爱情的少女情怀,在《秋日偶成》中可以寻到:
初合双鬓学画眉,未知心事属阿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
不错,女为悦己者容。朱淑真的“萧郎”真的出现了。他来京城应试 ,寄住在她家里,少女春心萌动,郎才女貌,只可惜不是父母眼中的门当户对,只落得个萧郎“吹箫归去”。
少女的那份失落,寄情怀于《湖上小集》:
门前春水碧如天,坐上诗人逸似仙。白壁一双无玷缺,吹箫归去又无缘。
奈何“一双白壁”,两情相悦,最终也是有缘无份不相见。
2.嫁错人,红尘漫漫,苦海无边
朱淑真20几岁时,父母凭媒妁之言把她嫁给了一个富家子弟。最初她对夫君抱有幻想,希望他心怀大志,成就功业。所以,新婚之乐还是有的。
据传,朱淑真曾作“圈儿词”,记录这段快乐时光。《相思词》: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整圆儿是团圆,半圈儿是别离。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我意。还有数不尽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儿圈到底。
许多的圈儿,圈出新娘子数不尽的相思,还有新婚燕尔的矫情。丈夫顿悟了娘子的心思,次日一早雇船归故里。
然而,新婚的甜蜜太少,聚少离多,朱淑真的丈夫后来又迷恋妓院,乐不思蜀,朱淑真只能是夜夜忧愁,千里寄相思,见《春日抒怀》:
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已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追客愁。月落鸟歌空美景,花光柳影漫盈眸。高楼惆怅凭栏久,心逐白云向南浮。
丈夫久不归家,又无鸿雁传情,少妇凭栏远眺,心事惆怅。好一副“相思图”,可怜貌美多才的朱家女子,就这样被孤寂折磨。
这一时期,朱淑真的诗词多充满哀怨,借物抒怀,聊以慰藉,再不又怎么能派遣愁怀!朱淑真的诗词,永远惊艳在时光之外
《愁怀》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修身连理枝。
这首诗道出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真理,知书达礼,貌美如花的朱淑真,怎么就错嫁了人!为这位才女惋惜。
当婚姻成了围城,朱淑真时常想冲出去,然而在宋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丈夫的一纸休书。朱淑真将忧愁怨恨宣泄在诗词中,惹得负心男不悦,顿则家暴,于是,朱淑真大胆提出与他分居。
“解铃还须系铃人”,分居后的朱淑真日渐消瘦,体弱又病,不忍卷起帘子,看那同样命运的落寞梨花,连院里的秋千都被冷落已久,这首经典的《生查子•寒食不多时》,更是一首伤春之作: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3.回杭州老家,遇初恋暂*缱绻
朱淑真虽然是江南女子,可是却生性刚烈,她不肯委屈求全,“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她的倔强个性在《黄花》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此时,丈夫再次调官,朱淑真借故身体不好,提出回杭州老家养病。丈夫有了新欢,也嫌她碍眼,于是欣然应允。丈夫带着小妾远游去赴任,朱淑真则回到了杭州娘家。
朱淑真心中仍然燃烧着对爱情的渴望,她的初恋情人会经常浮现在脑海。后来经过多方打探,终于有了消息,跟朱淑真分手后,他由于忧伤过度,至今未婚,在十分遥远的地方谋生。
朱淑真听闻后欣喜万分,遂感情决堤,旧情复燃,急切地想见他一面,此心情在《谒金门.春半》可见: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在这首词里,作者感叹了时光易逝,年华易老,也流露了无处寄愁绪的怨恨。风和日暖的大好春光,无人与之共享,只能空羡慕那些莺莺燕燕。相思漫漫,断肠人在天涯。朱淑真的诗词,永远惊艳在时光之外
朱淑真的初恋情人借春节到杭州探亲之际,与朱淑真见面了。真是“执手相看泪眼” ,道不尽的相思!
整个春节期间,他们结伴出行,尽情享受爱情的甜蜜,陶醉在帝都的浮华里。这种情感在《元夜三首》其三可以感受到:
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哪得功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但愿暂*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两个相爱的人难得片刻时间缠绵,月色不妨就这样朦朦胧胧吧,哪里还有功夫赏灯!
春节过后,情人离开。朱淑真又恢复了往日的孤寂惆怅。半年后,他们又相遇在杭州,缱绻缠绵,极尽欢乐,见《清*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两人携手游走在荷花湖畔,霎那间,下起了细雨,真是“雨”为媒啊!此景下,游人稀少,给他们创造了幽清的独处环境。遂情切切,意绵绵,难舍难分。归来后更是无尽的相思。这首词写出了朱淑真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敢精神。朱淑真的诗词,永远惊艳在时光之外
4.世俗难容,溪水深处,安放此生孤寂
然而在封建社会,他们之间的交往有违封建礼教,招到了亲朋好友、乃至邻居及不相干的人的非议。
朱淑真《即景》的全诗翻译赏析
即景
南宋 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注释】
①罩幽窗:竹影笼罩而使窗前幽暗。
②两两:成双作对的。
③时禽:泛指应时的雀鸟。
④噪:聒噪、吵扰。
⑤谢却:凋谢、谢掉。
⑥絮:柳絮。
⑦困人天气:指初夏使人慵懒的'气候。
⑧日初长:白昼开始变长了。
【译文】
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正在夕阳下尽情地喧噪鸣叫。在这海棠花凋谢、柳絮飞尽的初夏,只觉炎热的天气世人感到乏困,白昼也开始变得漫长。
赏析:
这首是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诗人郁郁寡欢的心情。翠竹清幽,映照小窗,成双作对的禽鸟在夕阳中鸣叫戏耍,此时海棠已谢,柳絮飘尽,随着夏季来临,白昼加长,人愈发感到娇慵困倦。前两句有静有动,表态中的“清影”和“幽窗”动态中的“竹摇”和“鸟噪”,绘声绘色。后两句将前句中的烦躁情绪进一步深化,初夏时分海棠花写了,柳絮也飞尽了,白天越来越长了,实在给人一种“困人”的感觉。全诗寄情绪于景物,淡淡几笔,却极具感染力。
春怨诗朱淑贞解释
导语:朱淑真书画造诣也相当高,笔意词语皆清婉,她的`诗词、才艺足可与李清照比美,共同辉耀着宋代的文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春怨诗朱淑贞解释,欢迎借鉴!
朱淑贞《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酌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说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背景:
朱淑贞(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诗词留存颇丰的女词人之一。钱塘(今杭州)人,一说浙江海宁人。朱淑贞出身于官宦之家,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惟一生痴情所托非人。丈夫乃一介庸吏,擅转圜于官场、名利场、欢场;志趣不投、琴瑟不合,终致其抑郁早逝。现遗《断肠诗集》、《断肠词》。
有词评家评其“《断肠词集》,名声不在李清照之下”;陈廷焯于《白雨斋词话》有评“朱淑真词,风致之佳,情词之妙,真可亚于易安。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也”;吴从先《草堂诗余隽》也引李攀龙语评之“李清照《如梦令》,写出妇人声口,可与朱淑真并擅词华。”可见朱淑贞在南宋词坛造诣匪浅,称得上李清照第二。只不过名声,没有易安居士大罢了。
赏析:
“剑雄品评”认为:“独行独坐,独唱独酌还独卧。”开篇“五独俱全”,敢如此在词中,一句复同字,不多,颇考验功力。五“独”一出,幽栖之名所言非虚啊。一个悲苦孤于绣楼,茕茕孑立的弃妇跃然纸上。头2个“独”字,对行坐动作的堆砌,已让读者隐隐有所猜测,边唱边酌,空对梦影,自话自醉,伶仃难眠。
词人因内心孤郁难遣而焦灼无宁、百无一可之境遇令人嗟叹。“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轻衣伫身楼外阶前,又不禁春中微寒伤心神。“著摸”二字宋作撩拨、沾惹之意,看如此辗转反侧,心神不宁,不由吟道“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想必寡居的李清照最知词人之孤忿空寂。
下片,“此情谁见,泪说残妆无一半”,此生蹉跎情错寄,片刻春愁遏不止。偏却无人见、无人解、无可遁(宋女子不可离婚,除非夫休之)。未语泪洗妆,却道骤雨急。“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愁病夹击,孤夜寒灯,枯剔芯尽,一坐天明。读到此句,吾不由一阵颤栗。描写寡居弃人,“五独”开篇,一句五独,已是尽览词人一生,灯本火成,寒夜暖心。岂有寒灯之理。心寒灯寒、芯尽心尽,夫婿尚在,可有孤苦寡居如此,女中翘楚,悲乎哀哉!
全局:读朱淑贞之词如寒冬暖室饮冷茶,入口初觉尚可自持,渐之茶味绵长,却回味苦涩,久之内外之寒相仍,虽暖室亦不抵凄冷,茶尽之际浑身颤抖。不耐此词孤怨低沉。这还是写《膏雨》之“添得杨柳色更浓,飞烟卷雾弄轻风。展匀芳草茸茸绿,湿透夭桃薄薄红。”的朱淑贞吗?彼时绮手弄春、辞丽隽秀,易安第二,那堪如此?嫁人不易!
扩展阅读:个人简介
朱淑贞(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
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过魏文贞公宅(一作题魏文贞)
杜牧〔唐代〕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可怜贞观太*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贞元历(是岁秋八月,太上改元永贞,传位今皇帝)
元稹〔唐代〕
象魏才颁历,龙镳已御天。犹看后元历,新署永贞年。
半岁光阴在,三朝礼数迁。无因书简册,空得咏诗篇。
贞则堂诗黄岩谢编修鸣治大母赵氏有贞德其媵严闺儿从之终身
李东阳〔明代〕
忆昔归夫君,君家妾乡邑。所期在偕老,中道百忧集。
男孤二女弱,妾年未三十。饥寒幸相保,生死在呼吸。
衡门畏宵启,行露被田隰。危言动盈路,俯仰身岌岌。
挥刀断我发,解橐散我粒。本图绝窥觎,亦用拯穷急。
肝肠向人尽,磊磈不自戢。皦若天日晶,幽闻鬼神泣。
*生旧箕帚,忍弃不再执。圭玷尚可磨,衣敝尚可缉。
委质自当年,君门岂轻入。一婢老相从,白首供爨汲。
艰难备万状,不离扃与□。此曹岂解事,居处视所*。
感激自不移,畴能彊维絷。民彝本同赋,贵贱无等级。
男儿失所事,俯首忍羞涩。衣冠乃倾颓,于此望何及。
天台中峰秀,偃蹇众山立。节妇孝子家,高风远相揖。
请歌柏舟篇,以继蓼莪什。
送杨贞复宫洗请告南还贞复闻乃弟之变
余继登〔明代〕
十年强半卧林丘,又向君王乞昼游。六月炎蒸愁客路,一帆烟雨送行舟。
鸰原梦断悲青草,鵻栩吟成叹白头。万里瞻云情自切,承明肯为故人留。
送杨尚絅杨名甫毛贞甫陆全卿四进士归省 其三 贞甫
王鏊〔明代〕
接官长傍驿边河,来往君家较独多。已向交情知鲍叔,岂因笔势误东坡。
还乡未觉关河远,感旧无如岁月何。南望吴门君独去,西风落木洞庭波。
题居士贞仿倪云林小景用士贞及文休承韵 其一 用居韵
张萱〔明代〕
流云绝壁逗微风,万顷烟光淡欲空。不为扁舟寻范蠡,生涯原在钓车中。
题居士贞仿倪云林小景用士贞及文休承韵 其二 用文韵
张萱〔明代〕
市尘烜赫高千丈,烟水苍茫自一区。心地总输孤棹客,清凉不用六壬符。
仲夏十八日彭贞元李尔明载酒镜园玩月留宿邻仙楼次贞元韵
邓云霄〔明代〕
避地郊坰村自孤,闲依水竹敞清都。客来荒径同鸣玉,月到寒塘正弄珠。
碧海仙踪天外远,黄粱尘梦醉中无。连床睡熟凭谁唤?只许横江独鹤呼。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吕温〔唐代〕
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永贞行
韩愈〔唐代〕
君不见太皇谅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
北军百万虎与貔,天子自将非他师。一朝夺印付私党,
懔懔朝士何能为。狐鸣枭噪争署置,睗睒跳踉相妩媚。
夜作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公然白日受贿赂,
火齐磊落堆金盘。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汍澜。
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
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疏贱。——《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千字文·全文》
提三尺剑以定四海——《贞观政要·卷八·论贡赋》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贞观政要·卷五·论公*》
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贞观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诸王》
忠臣不借人以力,贞女不假人以色。——《列女传·贞顺传·楚白贞姬》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病困乃重良医,世乱而贵忠贞。——《抱朴子·外篇·广譬》
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贞观政要·卷六·论俭约》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贞观政要·卷八·论务农》
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
信者人之干也,义者行之节也。——《列女传·贞顺传·陈寡孝妇》
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贞观政要·卷七·崇儒学》
官不得其才,比于画地作饼,不可食也。——《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为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闻,此犹捕雀而掩目,盗钟而掩耳者——《贞观政要·卷五·论公*》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发号施令,若汗出于体,一出而不复也。——《贞观政要·卷八·论赦令》
无常乱之国,无不可理之民者。——《贞观政要·卷五·论公*》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孟郊《列女操 / 烈女操》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宋书·列传·卷八十一》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刘孝先《咏竹》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贞观政要·卷五·论公*》
父慈子孝,夫信妻贞,家之福也。——《史记·七十列传·范雎蔡泽列传》
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王禹偁《官舍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自知者明,信为难矣。——《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
小臣不可委以大事,大臣不可责以小罪。——《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李白《湖边采莲妇》
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曹植《蝉赋》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1、《咏蕙》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2、《忆秦娥·梅花发》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鸣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3、《兰涧》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4、《兰》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5、《游烂柯山》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空叫禾樵客,烂柯不知归。
6、《赋水仙花》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弱植晚兰荪,高标摧冰霜。湘君谢遗褋,汉水羞捐珰。嗟彼世俗人,*焚衷肠。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7、《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8、《水口行舟》郁郁层恋隔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桌知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
9、《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云起欲为雨,中川分晦明。才惊横岭断,已觉疏林鸣。空际旱尘灭,虚堂凉思生。颓檐滴沥余,忽作流泉倾。况此高人居,地偏园景清。芳馨杂悄蒨,俯仰同鲜荣。我来偶兹适,中怀淡无营。归路绿泱漭,因之想岩耕。
10、《忆秦娥·云垂幕》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朱淑真是哪个朝代的
朱淑作为一名知名的诗人,是唐宋时期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朱淑真是哪个朝代的,一起来看看吧!
朱淑真是哪个朝代的
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 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朱淑贞简介
朱淑贞,也写作朱淑真、朱淑珍(约1131年前后在世),是两宋交替时代著名的女词人,约生活于南宋宗、孝宗时期。她的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原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她的生*有很多还不确定的细节,但是根据流传下来的其作品,能够大致勾勒出其轮廓。她生于钱塘,因婚姻不幸破裂,写下大量伤怀之作。她曾离家寓居汴梁,结交文人雅士,渐有文名。金兵南侵,她返回故乡,不能见谅于家人,而在凄苦中老去。作品被后人辑录为《断肠集》。
其生*,传世载籍多记载为“自号幽栖居士,祖籍浙江海宁路仲,世居桃村。工诗,嫁为俗吏为妻,不得志殁”。幽栖居士之说,最早见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朱淑真璇玑图记》,学术界已断为伪托;世居桃村,则不详其说从来。此外各项均见宋魏仲恭《断肠集序》,而据集中《春日书怀》“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可知,其夫亦曾仕宦。因此除钱塘人,出身宦家,生活不幸外,诗人生*今已难详考。
出身宦门
北宋时,今杭州叫钱塘,城南坐落着好大一处园林,园林又分东西两园,在东西两园中,有桂堂、水阁、西
楼、雪霁、依绿亭等胜景。这座园林是当地世代为官的朱家的,朱家的小姐朱淑贞一天到晚在里面蹦蹦跳跳,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微凉待月画楼西,风递荷香拂面吹。”“独自凭栏无个事,水风凉处读残书。”小小年纪的朱淑贞就已经通诗词,工书画,晓音律,还帮着父亲朱延龄收拾古董清玩。
朱淑贞欢快地度过她的童年,她渐渐地懂事了,她有了自己的恋人。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轻轻地抚弄着杨柳;满园的鲜花,幽静的小径,飘逸着芬芳的花香,春日的景色是多么迷人!可是不久恋人就离她远去,从此她人虽在家中,但心已到了万里之外。清明过后,云 雾笼罩着华丽的小楼,楼中的朱淑贞,回首早日的欢乐,止不住思绪万千,
那天午睡醒来,从窗外传来黄茸的婉嗒叫声,是那样好听,这鸟儿不知是在绿杨影中,是在海棠旁边,还是在红杏枝头?她努力追寻那鸟的叫声,忽然想起当年也是在这个时节,这样的环境,两情相悦,那鸟儿也叫个不停,当年多么高兴,还说道:“莺莺燕燕休相笑,试与单栖各相知。”渐渐地一缕离愁随着那鸟叫声不断地飘入窗中,充满了小楼,将朱淑贞全身裹紧,浸透了她的心。
又是一年过去了,朱淑贞的思念愈来愈深,想起离乡背井,远在天涯的恋人,她看到的一切都使她愁肠寸断,她千方百计设法摆脱这种苦恼,“十二阑干闲倚遍”,可“愁来天不管”。离愁逐渐加深,先还是“危楼十二阑干曲,一曲阑干一曲愁”,后来便是:“万景入帘吹 不卷,一般心做百般愁”,“鸣窗夜听芭蕉雨,一叶中藏瓦斜愁。”从一曲愁到百般愁到万斜愁,那是“倾心吐尽重重恨,入眼翻成字字愁。”朱淑贞对恋人已是由思念到离愁到怨恨。
又到了斜风细雨作春寒的时候,朱淑贞借酒消愁,在园中独自饮酒,但情不自禁又想到了过去欢乐的场面,
她渐渐地不胜酒力,依着桌儿睡去,突然她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恋人在水云相接的地方,两个人相见了,太高兴了,两个人都默默无言,就在将要拥抱的刹那,她无 奈地醒过来,她懊恼惆怅,她明白“天易见,见伊难。 ”这时朱淑贞已经二十出头了。
晚春唐韩愈的古诗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在读晚春这首诗的时候, 仿佛看到一幅喧闹繁盛的风景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晚春唐韩愈的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的,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芳菲:形容花的芳香。 杨花榆荚: 杨花就是柳絮, 榆荚, 榆树的荚又叫榆钱。
惟解:只知道。
漫天:满天。
【背景】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半百。
【译文】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如何?
【赏析】
在读这首诗的时候, 仿佛看到一幅喧闹繁盛的风景画, 草木原本是没有知觉的, 但是诗人却赋予它生命, 让它具有智慧, 晓得春天即将离去, 要及时把握。 草木尚能如此, 何况是我们呢? 如果一再的蹉跎, 就只有老大徒伤悲了。 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作诗, 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再加上用字浅白, 更能够轻易的表达出诗中的原意。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朱淑真《落花》原文及译文
《落花》是南宋女诗人朱淑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直露惜花之情,并借惜花来表达她对人世间不*的愤慨和对美的呼唤。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朱淑真《落花》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落花
朱淑真〔宋代〕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译文:
连理枝头艳丽的鲜花正在盛开,但风雨嫉妒鲜花的美丽,时时刻刻想要催促鲜花凋谢。
我真想让掌管春天的神长久做主,不让娇嫩可爱的鲜花落到碧绿的青苔上。
赏析:
惜春和怜花的情感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珍惜,而且包含着一种自怜、对人生短促的叹惜、对生命不能圆满的茫然。也就是所谓的写景以自况,借花以自怜。《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怜花、葬花最明显也最强烈地表现了这种心态。
这首诗直露惜花之情,并借惜花来表达她对人世间不*的愤慨和对美的呼唤。前两句写象征*力量的横雨狂风侵袭着象征美好事物的花;后两句写呼唤青帝为落花做主,莫让风雨欺凌花,隐含着诗人对人间幸福和美的呼唤。诗写得含蓄而深情。
唐代的孟浩然曾写过一首有名的“惜花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在春眠中被欢快的鸟啼惊醒,想来当时还并未完全从梦中清醒,却唯独想起了昨夜的风雨和遭风雨的花。怜花之情写得很是生动。而这首朱淑真的诗,惜花之情却写得更是直露。
起首两句,展开的似乎是一种搏斗的场面,一方面是正在开的弱花,另一方则是满怀妒意的横雨狂风,作者用“正”和“便”两个字突出了其间时间的紧迫,有搏击的紧张感。“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摧”,花开正好,风雨何急,但是在作者眼里,横雨狂风夹着妒意向落花袭来时,已经成为人间暴虐力量的化身,而那正当新鲜、美好而又娇嫩的花枝则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作者眼中不仅仅只有落花,还有落花般不幸的人生、世事:人之无力掌握捉弄人的命运,而人间暴虐的力量往往占上风。这两句实际上是对人世生活的一种概括。
诗人无力改变残酷的现实和苦难重重的人生,只能从内心发出呼唤:“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在乞求司春之神保护花儿,不要落下地成为尘埃的心情中,实际上隐含着诗人对人间幸福和美的呼唤。这种呼唤有点类似于晚清诗人龚自珍写“我劝天公重抖擞”时的`浪漫精神。整首诗的情花之情,并非是对自然景物的感慨,而是对人生的感溉,诗表达的主要是一种哲理,以落花来写人世的风雨沧桑,以惜花来表达她对人世间不*的愤慨和对美的呼唤。
将这首诗与孟浩然的那首诗作以比较,孟诗的意象和情感更自然,更生动,形象和意念结合得更紧密,更饱满,而这首诗则理大于象,理大于情,如果说孟诗更合于林黛玉所说的:“这是人心自然之音,做到那里就到那里”,那么朱淑贞的诗则是为理而作的诗。这也是唐诗与宋诗的基本区别。
作者简介: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七绝·春吟集朱淑真诗句九首欣赏
(一)
窗风战雨下琅玕,心碎檐声点滴间。
无奈梨花春寂寂,柳条如线未飞绵。
(二)
柳条如线著春工,蝶翅轻便细雨中。
嫩草破烟开秀绿,小桃和露坼香红。
(三)
庭竹潇潇来好风,花容不减旧时红。
闲将诗草临轩读,添得垂杨色更浓。
(四)
韭黄兰茁簇春盘,淡薄轻寒雨后天。
百结丁香夸美丽,更宜移就月中看。
(五)
柳眼藏娇雪影埋,停杯不饮待春来。
园林深寂撩私恨,一点芳心冷若灰。
(六)
红叠苔痕绿满枝,欲亲笔砚赋新诗。
弄晴莺舌於中巧,陌上轻狂趁马蹄。
(七)
海棠庭院正愁加,香玉封春未著花。
独坐小窗无伴侣,酒杯收起点新茶。
(八)
今得东君着意妆,日移花影上窗香。
绿槐高柳浓阴合,两两时禽噪夕阳。
(九)
迟迟花日上帘钩,十二栏杆锁画楼。
草色乍翻新样绿,三眠杨柳弄轻柔。
唐朱淑贞的古诗
朱淑贞的古诗
朱淑贞的诗词
朱淑贞的古诗和衣醉倒人怀全文
唐李贞的古诗
朱淑真古诗中的景物
朱淑真留下的古诗数量
落花的古诗诗人朱淑真
古诗词朱淑珍的落花
黄花的古诗朱淑真拼音
朱淑真最有名的诗句
芍药唐王贞白的古诗
关于朱淑真黄花的古诗意思
朱淑真有名的经典诗句
播放唐朱放的古诗
王贞的古诗
韩贞的古诗
带淑的古诗
宋淑直的古诗
带贞字的古诗
含嘉贞的古诗
有柳淑的古诗
王世贞的古诗
宋淑彬的古诗
愿忠贞的古诗
有淑和敏字的古诗
带淑和媛的古诗
含有淑彩的古诗
王贞白的古诗
王贞仪的古诗
带郭岩的古诗
古诗李贺的巫山高
花生相思的古诗
请帮我搜索秋夕的古诗
20首古诗词最新的
赞美销售精英的古诗文
有气势的初秋古诗词
关于灯的古诗意思
赞美家乡的古诗书法
六月的古诗特点
自写反问的古诗
我要听古诗花火雅唱的六旬
有关末伏的古诗和谚语
古诗画技说个有趣的故事
播放旧水的古诗
航标灯的古诗
形容自己是游子的古诗
排名第一的古诗大风歌
赞颂守卫边疆的6字古诗词
写节日的三个古诗
描写丹霞山的古诗
有关山的古诗两联
贺知章与李白的古诗
浪费别人光阴的古诗词
关于古诗的文学常识是啥
晚春拼音的古诗
爱读古诗词的孩子强在哪里
出师表的古诗全文
用诗歌开启黎明的古诗
银月的古诗
写水的古诗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