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部编版语文目录中的古诗

关于八上部编版语文目录中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八上部编版语文目录中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八上部编版语文目录中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八上部编版语文目录中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72) 语录(11) 说说(23) 名言(1) 诗词(1k+) 祝福(8) 心语(25k+)

  •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 语文,七年级,教育
  •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语文教材承载着人类精神财富,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体现与反映、语文教师及学生的教与学的凭借,那目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第一单元

      1、忆读书(冰心)

      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3、*山中避雨(丰子恺)

      4、风筝(鲁迅)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与提问 写作--记一件事

      写字--楷书与行楷

      第二单元

      5、回忆我的母亲(*)

      6、小巷深处(林莉)

      7、*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8、*“两弹”元勋邓稼先(顾迈南)

      口语交际--采访任课老师 写字--写一个人

      综合性学*-学会利用图书馆

      第三单元

      9、春(朱自清)

      10、*济南的冬天(老舍)

      11、竹林深处人家(黄蒙田)

      12、*树林和草原(屠格涅夫)

      口语交际--说家乡 写作--描写景物

      综合性学*-调查社会用字情况

      第四单元

      13、空城计(罗贯中)

      14、*美猴王(吴承恩)

      15、心声(黄蓓佳)

      16、*勇气(狄斯尼)

      口语交际--说特征,猜同学 写作--写童年的故事

      写字--行楷字的笔画组合

      第五单元

      17、犟龟(米切尔 恩德)

      18、小溪流的歌(严文井)

      19、*基因畅想(漆孝诗)

      20、*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坎斯 彼勒)

      口语交际--讲故事,评故事 写作--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

      综合性学*-主题探究学*: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第六单元

      21、《论语》六则

      22、《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 期行 乘船

      23、*伤仲永(王安石)

      24、木兰诗

      25、*诗五首

      回乡偶书(贺知章) 夜雨寄北(李商隐)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刘禹锡)

      口语交际--交谈学*体会 写作--改写《木兰诗》

      第七单元

      26、卖油翁(欧阳修)

      27、三峡(郦道元)

      28、*古文二则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 戴震难师(段玉裁)

      29、*陌上桑

    [阅读全文]...

2022-07-27 22:51:30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

  • 五年级,语文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都有哪些课文?大家还记得吗?下面是具体的目录,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组

      1、草原 (老舍)

      2、丝绸之路

      3、白杨 (袁鹰)

      4、把铁路修到*去

      口语交际·*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古诗词三首

      牧童 (吕岩)

      舟过安仁 (杨万里)

      清*乐·村居 (辛弃疾)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林海音)

      7、祖父的园子 (萧红)

      8、童年的发现 (费奥多罗夫)

      9、儿童诗两首

      我想 (高洪波)

      童年的水墨画 (张继楼)

      口语交际·*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10、杨氏之子 (刘义庆)

      11、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12、半截蜡烛

      13、打电话

      口语交际·*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4、再见了,亲人 (魏巍)

      15、金色的鱼钩 (*)

      16、桥 (谈歌)

      17、梦想的力量 (江菲)

      口语交际·*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8、将相和 (司马迁)

      19、草船借箭 (罗贯中)

      20、景阳冈 (施耐庵)

      21、猴王出世 (吴承恩)

      口语交际·*作五

      回顾·拓展五

      第六组 综合性学*:走进信息世界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

      网上呼救

      把握自己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阅读全文]...

2022-06-21 08:02:45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知识点

  • 二年级,语文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知识点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我会写:

      楼lóu(城楼、下楼、钟楼)

      依yī(依靠、依赖、依着)

      尽jìn(尽头、尽情、尽力)

      黄huáng(黄金、黄叶、电影)

      层céng(上层、双层、一层楼)

      照zhào(照明、照射、照相)

      炉lú(火炉、香炉、炉子)

      烟yān(烟雾、烟火、香烟)

      挂guà(悬挂、挂着、挂图)

      川chuān(冰川、山川、一马*川)

      我会认:

      欲yù(欲望、食欲、贪欲)

      穷qióng(贫穷、穷人、穷尽)

      瀑pù(瀑布、飞瀑、雨瀑)

      布bù(白布、棉布、布料)

      遥yáo(遥看、遥远、遥望)

      多音字:

      更gèng(更好)gēng(更正)

      落luò(落后)là(丢三落四)

      *义词:

      依——靠望——看

      反义词:

      白——黑人——出穷——富

      前——后直——弯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

      古诗大意:

      《登鹳雀楼》: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问题归纳:

      1。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2。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

      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3。《望庐山瀑布》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

      采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联想、想象的方法来写瀑布的磅礴气势。

      课文主题:

      《登鹳雀楼》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望庐山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全文]...

2021-11-26 00:20:09
  • 人教版初中古诗词大全

  • 初中,文学
  • 人教版初中古诗词大全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中古诗词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沧海》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泊秦淮》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春望》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归园田居 其三》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渡荆门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年代: 宋 作者: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阅读全文]...

2022-02-24 04:18:19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

  • 语文,五年级,幼儿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

      目录的发展成了“文件夹”。随着目录工作的发展,衍生出“目录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欢迎参考!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目录

      一 龙

      龙的传人

      大人们这样说

      叶公好龙

      语文天地

      二 书

      神奇的书

      忆读书

      走遍天下书为侣

      语文天地

      三 角 度

      古诗二首

      牛和鹅

      语文天地

      四 真 诚

      用目光倾听

      信任

      修鞋姑娘

      语文天地

      五 心 愿

      凡卡

      种子的梦

      语文天地

      六 劳 动

      古诗二首

      幸福在哪里

      劳动的开端

      语文天地

      七 尊 严

      囚 歌

      晏子使楚

      为了他的尊严

      语文天地

      八 火与光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奇异的激光

      灯 光

      语文天地

      九 破除迷信

      西门豹治邺

      活见鬼

      语文天地

      十 我们去旅行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少年旅行队

      拓展内容: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草原》:作者老舍。表达了汉族人蒙古族人民的深情厚意。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

    [阅读全文]...

2022-07-24 11:18:41
  • 小学生75首古诗目录

  • 小学生,文学
  • 小学生75首古诗目录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古诗目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生古诗目录

      1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

      2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汉乐府

      3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4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

      5风(解落三秋叶)

      李峤

      6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

      7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贺知章

      8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

      9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

      10春晓(春眠不觉晓)

      孟浩然

      11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

      12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

      13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王昌龄

      14鹿柴(空山不见人)

      王维

      15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王维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王维

      17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李白

      18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李白

      19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李白

      20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李白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李白

      22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李白

      23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李白

      24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高适

    [阅读全文]...

2022-05-02 13:12:04
  • 初中古诗文中互文举隅的诗句

  • 初中
  • 初中古诗文中互文举隅的诗句

      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讲不通意思。例4由“秦时明月”和“汉时关”两部分组成,前者省“汉”和“关”,后者省“秦”和“明月”,可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

      (三)、偶句互文 指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其特点是前后两个句子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彼此隐含,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个句子拼合起来。例如:

      5、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6、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例5这两句互文,不能说成“在东西呼叫,在南北骚扰”。应作:在东西南北叫扰乱,在南北东西骚扰呼叫来理解。这里的“叫嚣”和“隳突”,“东西”和“南北”是互相渗透,相互说明,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例6是“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的浓缩形式。例7应理解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

      (四)、多句互文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例如:

      8、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对举互文,可理解为“(到)东西南北的集市上购买骏马、鞍鞯、嚼子、缰绳和长鞭”,表现出木兰征战前的紧张忙碌。

      下边就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课本古诗文中的互文修辞,举隅如下。

      七年级: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译:在明月下,在清风吹拂中,传来了鹊和蝉的`鸣叫。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译: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译: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黄花帖在脸上。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译:雄兔雌兔脚扑朔眼迷离。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译:湖光山色使鸟儿欢娱,使人心除去杂念。

      6、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在歧王宅里和崔九堂前,我们都经常相会。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译:谈笑和来往都是博学的人,而没有无学问的*民。

      8、男有分,女有归。(《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

      译:男女都应有职业,及时婚配,即都应成家立业。

      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译:由于战乱,感慨时政和离别亲人,反而使诗人对花流泪,闻鸟惊心。

      10、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在上边雕刻有唐代和现在名人的诗和赋。

      11、朝辉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早晨和傍晚有晴有阴,景象千变万化。

      12、去国怀乡。(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

      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译: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14、前者呼,后者应。(欧阳修《醉翁亭记》)

      译:前后的人彼此呼应。

      15、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

      译:背东西的和赶路的都在路旁树下休息、唱歌。

      16、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译:奇异的山水,为天下独一无二。

      17、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译: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角弓,都觉得铁衣太冷,难以穿上身。

      九年级:

      18、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译:北国的风光,在千万里辽阔的疆土上,都是冰封雪飘。

      19、伐无道,诛暴秦。(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译: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

    [阅读全文]...

2022-02-14 06:25:46
  • 诗经全文目录

  • 诗经,文学
  • 诗经全文目录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诗经》原本叫《诗》,又称“诗三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经全文目录,欢迎阅读。

      诗经·国风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诗经·国风·周南·葛覃

      诗经·国风·周南·卷耳

      诗经·国风·周南·樛木

      诗经·国风·周南·螽斯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诗经·国风·周南·兔罝

      诗经·国风·周南·芣苢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诗经·国风·周南·汝坟

      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

      诗经·国风·召南·鹊巢

      诗经·国风·召南·采蘩

      诗经·国风·召南·草虫

      诗经·国风·召南·采苹

      诗经·国风·召南·甘棠

      诗经·国风·召南·行露

      诗经·国风·召南·羔羊

      诗经·国风·召南·殷其靁

      诗经·国风·召南·摽有梅

      诗经·国风·召南·小星

      诗经·国风·召南·江有汜

      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麕

      诗经·国风·召南·何彼襛矣

      诗经·国风·召南·驺虞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诗经·国风·邶风·绿衣

      诗经·国风·邶风·燕燕

      诗经·国风·邶风·日月

      诗经·国风·邶风·终风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诗经·国风·邶风·凯风

      诗经·国风·邶风·雄雉

      诗经·国风·邶风·匏有苦叶

      诗经·国风·邶风·谷风

      诗经·国风·邶风·式微

      诗经·国风·邶风·旄丘

      诗经·国风·邶风·简兮

      诗经·国风·邶风·泉水

      诗经·国风·邶风·北门

      诗经·国风·邶风·北风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

      诗经·国风·邶风·新台

      诗经·国风·邶风·二子乘舟

      诗经·国风·墉风·柏舟

      诗经·国风·墉风·墙有茨

      诗经·国风·墉风·君子偕老

      诗经·国风·墉风·桑中

    [阅读全文]...

2021-11-30 04:49:58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原文

  • 语文,八年级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原文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文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人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是弱国,所以*人当然是低分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就是希望*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十月十二日。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怀念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性格和正直、热忱、高尚的品质,回顾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时期探索救国道路和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毅然地放弃了跟随生*最敬爱的老师一一藤野先生学*医学,摈弃了科学救国的改良主义道路,改为从事文艺运动以唤醒人民群众起来革命;从而激励自己要永远不忘革命的初衷,决心同封建及帝国主义势力斗争到底。

      文章一开头就写目击东京“清国留学生”的醉生梦死,激起自己想“到别的地方去看看”的原因。接着写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是此文的主体,着重写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怀、教育的深厚情谊,以及放弃学医的思想变化原因。这部分在写藤野先生之前,叙述了从东京去仙台的途中所见以及在仙台医专所受的优待。最后“从离开仙台之后”到结尾,写出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以及藤野先生给鲁迅的激励和鞭策。鲁迅回国以后,之所以没有和藤野先生通信和寄照片,这是“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也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这里透露了作者对辛亥革命后*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的失望和不满,从而也觉得无法报答藤野先生对自己对*人民的关心和期望,含蓄的笔调更加强了文章思想的深度。接着写对藤野先生的敬仰和怀念:我“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在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后,鲁迅先生更进一步揭示藤野先生的思想境界:“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是为*”,“希望*有新的医学”;“是为学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去”。正因为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乃是对*人民的关心,所以鲁迅怀着深深的敬意赞颂“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

      如写作者满怀爱国激情寻求救国的道路,而“清国学生”则过着饱食终日、白天逛公园、晚上跳舞的无意义生活,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如“清国留学生”是*人,对祖国的前途漠不关心,而藤野先生是日本人,却热望把新的医学传到*去;这二者也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有以学生会干事为代表的日本“爱国青年”妄自尊大,仗势欺人,而藤野先生却毫无民族偏见,对弱国留学生热心教诲,关怀备至,形成了强烈对照。再有作者离乡背井,刻苦学*,寻求救国道路,日本仙台医专学生会干事造谣生事,损害国家荣誉,也形成强烈对照,这些等等对比手法的运用,都有力地衬托了藤野先生的伟大性格和作者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丰富和深化了主题思想。

      白描手法

      在描写人物方面,作者运用了白描手法。如写藤野先生时,无论写他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的自我介绍、耐心细致改正鲁迅的听课笔记和解剖图、看到鲁迅成功地进行了解剖实*的高兴状况以及鲁迅要离开仙台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都只是简练的几笔,没有粉饰,没有渲染,但写得栩栩如生,显示出人物鲜明的性格。

    [阅读全文]...

2022-03-23 04:50:55
  •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1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8、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4、东隅已逝,桑隅非晚。

      25、多行不义,必自毙。

      2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8、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9、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30、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3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7、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3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4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阅读全文]...

2021-12-02 08:21:42
八上部编版语文目录中的古诗 - 句子
八上部编版语文目录中的古诗 - 语录
八上部编版语文目录中的古诗 - 说说
八上部编版语文目录中的古诗 - 名言
八上部编版语文目录中的古诗 - 诗词
八上部编版语文目录中的古诗 - 祝福
八上部编版语文目录中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