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句子赏析

关于三国演义句子赏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三国演义句子赏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三国演义句子赏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三国演义句子赏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219) 说说(28) 名言(61) 诗词(2k+) 祝福(6) 心语(9k+)

  • 三国演义好段摘抄赏析(三国演义每回好段赏析)

  • 三国演义
  • 1、说出吾名,吓汝一跳,

    我乃是零陵上将军邢道荣

    2、 宁教我负天下,毋教天下人负我。

    3、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4、大丈夫生于天地间 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5、 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吾观文丑 ,如土鸡瓦犬耳。

    6、竟然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7、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8、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9、 我部悍将刘三刀,三刀之内必斩吕布于马下!

    10、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因得显神威!

    12、自吕布死后,我看谁都像插标卖首尔。

    13、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14、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15、诸葛村夫!

    16、我原本以为吕布,已经天下无敌了,没想到有人比他还勇猛,这是谁的部将。

    17、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18、曹贼休走,拿命来

    19、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

    20、龙困浅滩遭虾戏,虎落*阳被犬欺。

    21、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22、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23、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4、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

    25、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26、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7、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2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29、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

    30、庶安敢比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

    31、欲除禽兽必先献身于禽兽。

    32、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33、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耳。

    34、兵不在多,在于精,将不在勇,在于谋。

    35、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

    36、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37、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38、既生瑜,何生亮。

    39、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40、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41、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2、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43、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44、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45、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阅读全文]...

2022-02-13 21:04:16
  • 三国演义原文赏析(三国演义白话文全译版)

  • 三国演义
  • 1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开创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对于小说的作者、姓名、成书年代,历来众说纷纭。嘉靖元年刊行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题有“晋*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的字样。后来,清末明初的毛纶、毛宗岗父子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编辑整理,删改点评。我们今天看到的通行版本,一般就是指“毛评本”。应该说,毛评版《三国演义》大体上保持了罗贯中著作的原貌,只是在细枝末节上有所增删。

      《三国演义》成书过程久远,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是史料的记载,晋初陈寿撰写《三国志》,南朝裴松之引用众多的野史别传为之作注,使三国故事初具形貌。然后是民间传承,最初的历史故事经过千百年来文字和口头的流传,尤其是在宋元时代民间艺人的“戏说”之中,变得越来越生动、细致,颇具传奇性和趣味性。最后是文人写定。生活于元末明初的罗贯中,经历了*统一、改朝换代的历史变革,将自己对政治、历史、军事、战争的思考,融入到对三国故事的创造性书写之中。应该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为历代积累型的作品,既包含了民间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又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倾向性。而两者在大体上又是一致的,明显的表现是“拥刘抑曹”的基调。

      在对三国历史的记载中,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和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曹魏为正统,而东晋*凿齿的《汉晋春秋》和南宋朱熹的《通鉴纲目》以蜀汉为正统。由于史家们受个人所处的时代环境、政治需要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各异,所以对历史的评价和判定有所不同。地域的南北、朝代的承袭,成为他们评判的重要依据。“拥刘抑曹”的基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广大民众渴望统一稳定,反对分裂战乱;希求仁治,谴责*的美好愿望。据此,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和事件,都带有鲜明的主题色彩。

      从一开始,小说就揭示了“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原因。“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作者很明确地将“三分”的根源视为“人事”,而不是“天命”。正是因为皇帝昏庸、大臣无能,宦官争权、朝*败,才导致百姓造反、黄巾起义。正是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豪强趁乱崛起,国家陷入四分五裂、战乱不止的状态。

      这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在作者眼中,真正能力挽狂澜,救民于危难的英雄,要有智、有仁、有勇。在三国的人物之中,诸葛亮的智、刘备的仁、关羽的勇,无疑是最突出的。因此,在全书的一百多个人物中,这三个人是重点描写的正面人物。而与之相对的人三个反面人物,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论智谋,诸葛亮可谓冠绝天下,就连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百万雄兵的东吴都督周瑜,也在嫉妒和愤恨中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可是在小说的中后期,却出现了一位与诸葛亮旗鼓相当的对手司马懿。与仁德的刘备相对立的,是奸诈的曹操。曹操曾对刘备说,乱世群豪并起,可是能称得上真英雄的,就只有你我两人而已。纵观三国历史,主要就是曹刘之争,当魏蜀分出胜负之后,吞并孙吴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在三国的武将中,关羽可谓威震天下,但若单以武艺而论,却稍逊吕布。关羽之所以可以后来居上,成为三国第一名将,是因为他所具有忠勇精神,豪气干云。而吕布具有的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难以望其项背。

      整部小说采取的不是以“成败”,而是以“是非”论英雄。或许论智慧、功业、武勇,司马懿、曹操和吕布,比诸葛亮、刘备、关羽并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可是他们在人格和品行上,却有天壤之别。我们可以在对比中,来发现他们之间的差距。

      2

      先看诸葛亮与司马懿。在小说中,两人几乎同时出场,不过诸葛亮一上来就大显身手,逐渐成为头戴光环的主角人物。而司马懿却韬光隐晦,一直蛰伏在曹操的身旁。而以曹操的老奸巨猾和疑心之重,居然到临死也没有看透这只潜伏在他身边,伺机而动的豺狼。最终让自己辛苦打下的基业落入他人之手。司马懿在曹操面前很少显山露水,可仍像诸葛亮一样,成为托孤重臣。不得不说,论阴险狡诈和伪装能力,他比曹操更胜一筹。刘备与曹操相继死后,蜀魏两国的斗争,基本上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较量。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每次在战术上都胜过司马懿,可是在战略大局上,却有所不及。诸葛亮在伐魏之前,曾用反间计使司马懿被革职。司马懿在家中听到诸葛亮收服姜维,大破羌兵,打得曹魏大军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的消息,不禁仰天长叹。他的大儿子司马师以为他“莫非叹魏主不用乎?”司马懿却胸有成竹地说:“早晚必来宣召父亲也。”果然,在形势危急之下,明帝曹睿不得不重新启用他。

      纵然赋闲在家,司马懿对当时的形势却了如指掌。复出之后,立即出手,火速*定孟达叛乱,让蜀军失去一大助力。又以重兵抢占街亭要地,逼得诸葛亮不得不全线撤军。唱了一出“空城计”才得以脱险,导致他官阶连降*。在之后的多次交锋中,司马懿尽量避免与诸葛亮正面冲突,用拖延战术最后耗死对手。对待并不信任自己的曹氏君臣,他一再地伪装和示弱,如同一条豺狼一般,潜伏等待,一旦时机到来,就紧紧扑上去咬住对方要害。在高*陵事变中,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轻易地麻痹了曹爽兄弟。夺得兵权之后,又将曹氏势力连根拔除,从此独揽大权。司马懿先后受曹操、曹丕、曹睿三代魏主托孤,最终却辜负他们的期望,夺去他们的江山。与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鞠躬尽瘁,竭力辅佐幼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演义)法》中评论诸葛亮说:“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千古者莫若孔明。”“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贤相中第一人。”应该说,这样的评价,更多的是基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形象,而不是历史人物。在小说中,诸葛亮无疑是书中的主角,全书一百二十回中,写了一百多年的故事。诸葛亮从第三十八回正式出场,到一百零四回五丈原归天,占去了小说的大半篇幅。作为一个战略家,他是当之无愧的。正是他的“隆中决策”,以及之后指挥的一系列战役,尤其是在赤壁之战前后促成孙刘联盟,大败曹军,巧夺荆州,攻取西川的策略成功实施,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正如刘备所说:“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

      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在诸葛亮的相助之下,刘备才摆脱了依附豪强,寄人篱下的日子。在新野之战后逐渐扬眉吐气,最后取得川蜀之地,位登九五。他深知这一点,对诸葛亮充满尊敬和感激。“玄德得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塌,终日共论天下之事。”而诸葛亮时刻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将自己的后半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复兴汉室的大业。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可辅,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当即表明自己的心志:“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死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如此做的。刘备驾崩之后,诸葛亮实际上担负起了蜀国的一切军政事务,虽然位极人臣,但却从来没有欺君擅权的表现。在他四出祁山的时候,后主刘禅中了离间之计,诸葛亮不得不在北伐大好的形势下撤军。而对如此昏庸的幼主,他的忠心却没有丝毫的改变。

      正是诸葛亮将心血精力全心投入到忘我的操劳之上,才过早地耗尽了生命。对于这一点不仅他自己,就连他的对手司马懿也清楚得很:“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他这样鞠躬尽瘁、殚精竭虑,有着可不推却的理由:“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他人不似吾尽心也。”魏明帝曹睿非常希望司马懿也像诸葛亮一样尽心辅佐自己的儿子,可是却不能如愿,反而因此失去了祖宗基业。从事功上看,诸葛亮“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没有达成,无论是对他自己、对刘备,还是对众多期望延续汉室江山的人来说,这个结局都是沉痛的。尤其是他临终前的情景,尤其令人扼腕叹息。——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毛宗岗称诸葛亮为“智绝”,鲁迅评其“多智而*妖乎”。但论智谋、论功业,司马懿与之相比,犹有过之。可是在人格操守,理想追求上,两人却有天壤之别。

      3

      曹操在三国中可谓第一枭雄,他一生消灭了无数对手。用他自己在铜雀台前颇为自豪的话来说:“孤本愚陋,始举孝廉。后值天下大乱,筑精舍于谯东五十里,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方出仕耳。不意朝廷徵孤为典军校尉,遂更其意,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生愿足矣。念自讨董卓,剿黄巾以来,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遂*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的话,说的没有毛病。正是他从行刺和讨伐董卓开始,逐步消灭北方各大诸侯割据势力。为在后来的三分格局中,最终由北方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如果他在赤壁之战中打败了孙刘联盟,是否会推进全国统一进程?不过,如果真让小说中描写的曹操实现统一,他又会建立一个怎样的*呢?

      毛宗岗称曹操为“奸绝”。他也的确是在当时群豪并起的战乱年代中,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小说中善于知人的许劭,对他的评价非常具有概括性:“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而他自己的人生信条:“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让他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心态暴露无遗。正是他抱着这样的态度为人,才做出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桩桩阴险、凶残之事。曹操经常以小人之心度人,因猜忌杀死世交好友吕伯奢的一家八口,在得知真相后,又将买酒回家的吕伯奢杀害。当陈宫指责他:“知而故杀,大不义也”的时候,他却理直气壮地说出了目中无人,极端自我的人生信条。难怪陈宫宁可追随有勇无谋的吕布,也不愿意与他为伍。至死也不愿意接受他的招降。

      曹操身边的*侍出于关心为他盖被,他竟然一剑将其刺杀,并谎称喜欢梦中*。同样,他以醉中*为借口,在铜雀台将扫他诗兴的扬州刺史刘馥当众刺死。明显是在杀一儆百。如果佯装醉梦之中*,说明他对自己的凶残还有所掩饰。那么,在攻打徐州时。“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所到之地,杀戮人民,挖掘坟墓”则*裸地表现了其凶残本性。他用“借刀*”和“借事*”的方法,先后除去了才华横溢的祢衡、杨修。营中缺粮,又演出了向仓管王垕借头的把戏,来稳定军心。曹操对稍微得罪自己的人,睚眦必报,对于反对自己的人,更是斩尽杀绝,毫不留情。荀彧和荀攸两叔侄,曾为他出谋献策,立下大功。可一旦反对他称公、称王,他便立刻翻脸,下毒恐吓,致其死地。他身为臣子,杖杀皇后、*贵妃,鸩杀皇子,并将后、妃的亲族家眷株连处死*千人。害死好心为他治病的神医华佗。试想,如果让这样一个自私自利、不仁不义、奸诈虚伪、凶残狠毒的人坐了天下,将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与残暴的曹操相对的,则以是仁德著称的刘备。可以说,他们在行事为人上,完全不同。刘备曾坦然道:“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两个人在行事为人上的差别对立,在同一件事上表现最为明显。在刘备的早期军事生涯中,一向败多胜少。原因在于他虽然麾下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却没有真正的谋士。而徐庶的到来,让他得以突破困境,同时也为对手曹操带去威胁。为了不使自己的对手做大,曹操采用谋士程昱的计策,先骗徐庶之母到许都,并命人仿照其手迹骗徐庶与母亲相见。孙乾从刘备事业发展的大局考虑,提出建议不让徐庶见母。如果曹操杀死徐母,徐庶便会与曹操结下深仇大恨,死心塌地辅助刘备。可是刘备听后却说:“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曹操虽然赚得徐庶的人,但却没有得到他的心,遂成“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

      刘备以仁义行天下,就连徐母都有所闻:“吾久闻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屈身下士,恭己待人,仁声素著,世之黄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真当世之英雄也。”刘备之所以在黄童、白叟、牧子、樵夫等黎民百姓中有口皆碑,在于他行事以仁德为准则。也就是他说的“吾宁死,不忍做负义之事。”早在刘备做安喜县尉的时候,就表现出仁民爱物的作风。“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他投奔刘表,驻扎新野后,由于治民有德,受到百姓的称赞:“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在曹操南下,刘备无力抗衡的时候,新野百姓出于对他的信任和爱戴,要和他一起撤离。“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而刘备也不愿意舍弃百姓。“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在遭遇追兵时,看到百姓惨况,不禁放声大哭。“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甚至想投河自尽。撤退之时途径襄阳,本来有魏延相助可以入城,他却以:“本欲保民,反害民也!”为由而不入。

      刘备将“以民为本”作为他成事的原则。因此所到之处,深受百姓的欢迎。大事上如此,小事亦如是。他的坐骑“的卢”虽是宝马,却有妨主之说。徐庶为试探他的人品,建议他将马送给有仇之人,等马害过仇人,再骑就没事了。刘备听后,勃然变色,严词拒绝。在群雄相争,刘备如同丧家之犬,没有立锥之地的情况下,徐州太守陶谦、荆州之主刘表,都有意将领地相赠,刘备却不愿乘人之危,失去许多良机。充分显示出面对利和义的抉择时,他宁愿放弃利益,而要践行仁义的态度。因此才成为被百姓爱戴的明主仁君形象。除此之外,刘备还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自从他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之后,就一直没有忘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荆州被东吴攻取,关羽兵败身死。刘备大为悲痛,誓要为其报仇。从当时的形势看,这却不是明智之举。赵云曾劝道:“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他却全然不听。就是诸葛亮也无法劝其放弃复仇之念。

      在刘备的心中,结义之情已经超过了江山社稷。甚至当众表态:“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出兵伐吴,是刘备一生中做出的最错误决定,夷陵之战的大败,使蜀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难怪诸葛亮感叹道:“汉朝气数休矣!”刘备一生,为行仁义,确实失去了很多争雄占地的机会。而他最后的错误行动,最终让他半生打下的江山根基动摇,他自己也含恨而终。但从个人来说,关羽对他的忠心和付出,也值得他为关羽报仇。

      4

      关羽在刘备打江山的过程中,曾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又是为他守护疆土而死。关羽的一生,同样践行了“桃园结义”的誓言,毛宗岗称其为“义绝”。并概括为:“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在“千里走单骑”和“义释华容道”两件事上,最能体现关羽的义。关羽在曹操南下攻打徐州时与刘备、张飞失散,被围困于下邳。曹操爱惜关羽的将才,让张辽当说客,在“降汉不降曹”的前提下,答应在朝廷任职。曹操为了笼络其心,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与高爵厚俸,美女宝马、绫锦战袍,但是却丝毫不能打动关羽的心。他一旦探听到刘备的消息,即刻封金挂印,过关斩将,重新回到旧主身边。即使在接受曹操赠与的锦袍、宝马的时候,他想到的还是“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见面矣。”关羽对刘备忠心不二,生死不渝。面对孙权招降,慷慨陈词:“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耳!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在关羽和曹操的关系上,他虽然以斩杀颜良和文丑作为回报。但在华容道上,还是想起往日恩谊,冒着违反军令状的死罪,将其放走。小说写到:“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毛宗岗赞道:“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关羽在三国武将中,单论武艺虽非第一。但其忠义、谋略,单刀赴会的气概、割骨疗毒的风采,确非他人可比。而在三国武将中,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吕布,却因为背信弃义、反复无常而为人所不耻。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既为丁原义子,被董卓以宝马收买,将其杀掉,认贼作父。后来又因为貂蝉挑拨,杀掉董卓。他叛主弑父的原因,都与财宝美色有关。在与曹操、刘备、袁绍、袁术的关系上,完全以利益为导向。在与袁术结亲的事情上,尤其暴露了他毫无信用,反复无常的为人。最后,他在曹操和刘备两军的夹击之下被围困在下邳,众叛亲离。在被围城之时,他还气焰嚣张地说:“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我?”可是被俘之后,却毫无气节地向曹操乞降:“明公所虑,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曹操对其心存顾虑,于是向刘备征求意见。刘备一句话道出吕布的人品不堪信任:“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曹操这时才下决心将其缢死。与其说是刘备落井下石,不如说是吕布自己搬起石头砸死了自己。

      5

      从诸葛亮、刘备、关羽的身上,我们看到小说作者对信义、仁义、忠义的肯定和赞赏。而情和义是分不开的。我们从小说中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到,他们十分在乎君臣之情、手足之情、朋友之情。而正是因为司马懿、曹操、吕布无情,他们也同时没有对国家的忠义、对百姓的仁义、对他人的信义。在小说开头“桃园结义”的誓词之中,作者已将“义”的时代内涵阐明:“虽然异性,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而结义的精神,由刘备、关羽、张飞开始,后来逐渐扩大,在赵云、诸葛亮、姜维等先后加入到“拥刘抑曹,复兴汉室”阵营之人中越发壮大。汇聚成一条横贯三国百年风云变幻的浩然长虹,散发出撼人心魄的瑰丽光辉。

      在史学家的笔下,更多体现出官方以成败论英雄的态度。而在小说家的笔下,体现出的更多是民心的向背。其实《三国演义》小说作者以及更早的说话、戏剧艺术对蜀汉正统的推崇,并非仅仅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帝室之胄。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刘备、关羽代表了贤相、明君、名将所具有的智、仁、勇,以及贯穿三者的义。诸葛亮在小说中一语道出民本天下的思想:“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周仓也说:“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显然,来自社会下层的诸葛亮、刘备等人,被曹操、袁绍等公卿贵族讥嘲为“村夫”、“织*小儿”。他们更能体会民间疾苦,治国理念、政治追求,反映的是广大民众的迫切愿望,因此自然深受他们的爱戴。如苏轼在《东坡志林》里所载:“王彭常云:深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阅读全文]...

2022-06-06 04:11:43
  •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及赏析(三国演义好词好句好段赏析)

  • 三国演义
  •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5、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6、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0、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阅读全文]...

2022-05-12 14:51:05
  • 三国演义名人名句赏析

  • 三国演义,名人名句
  • (袁绍、刘表)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句三国演义名人名句,希望大家喜欢!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亮再不能兴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诸葛亮

    3、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

    4、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5、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

    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8、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9、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水镜先生

    10、(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11、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12、操*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评曹操

    1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

    14、“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程普

    15、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仲达评孔明

    [阅读全文]...

2022-01-27 03:13:37
  • 儿童版三国演义佳句

  • 三国演义,儿童
  • 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

    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忽哨马报说:“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

    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后人有诗赞之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玄德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庶辞曰:“不劳使君远送,庶就此告别。”

    玄德就马上执庶之手曰:“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却在何日!”说罢,泪如雨下。庶亦涕泣而别。

    玄德立马于林畔,看徐庶乘马与从者匆匆而去。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

    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

    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 上面是刘备哭时的一个情景描写 望梅止渴: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为激励士气曹操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赤壁之战>>但见:黄盖用力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皆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刘备:就算是很小的善事也要去做,但就算是很小的恶事也不能去做。

    曹操:我可以对不起天下所有人,但天下所有人不能对不起我。关羽:我虽然投奔了曹操,但我的心却一直牵挂着大哥刘备。

    太史慈:大丈夫在乱世生存,必须要手拿三尺宝剑立下绝世大功,而现在我的志向还没有完成,怎么能死呢?张辽:不要因为胜利就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失败就郁郁不乐。曹操:生孩子就应该生出像孙权这样的豪杰来。

    诸葛亮:为了国家这一生我要耗尽我全部的精力,直到我死后才停止。周瑜:既然我已经出生了,何必又诞生一个诸葛亮呢!刘备:老婆和儿子像衣服,兄弟像手和脚。

    衣服破了,还可以修补;手和脚没了,怎么修补啊?刘禅:这里快乐,我不想念蜀国。水镜先生司马徽:卧龙和凤雏这两个人,你只要得到一个人,就可以*定天下。

    恣意妄为—— 恣意:任意,随意;妄为:胡作非为。

    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执鞭随镫——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知遇之恩—— 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张灯结彩——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

    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有机可乘—— 有空子可钻。

    隐介藏形—— 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以卵击石——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衣架饭囊—— 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什么事的人。

    一面之词—— 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摇摇欲坠—— 摇摇:摇动,摇晃;坠:落下。

    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 养精蓄锐—— 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

    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佯输诈败——佯、诈:假装。

    假装败下阵来,引人上当。 扬幡招魂—— 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

    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 血流成河——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揎拳裸袖 ——犹言揎拳捋袖。 虚虚实实——假假真真,以假乱真。

    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虚废词说 ——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心术不正——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心怀叵测—— 心怀:民心,存心;叵:不可。

    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心胆俱裂—— 俱:都。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笑容可掬—— 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笑傲风月——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闲杂人等——指与工作无关的人员。 先礼后兵—— 礼:礼貌;兵:武力。

    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物伤其类—— 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

    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伤感。 舞文弄墨—— 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

    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

    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无名小卒—— 卒:古时指士兵。

    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卧床不起——病卧床上,不能起来。 围魏救赵——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为虎添翼—— 替老虎加上翅膀。

    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望风而逃 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

    形容十分怯敌。 万死不辞—— 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

    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土鸡瓦犬—— 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童颜鹤发—— 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

    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天崩地塌—— 天崩塌,地裂陷。

    [阅读全文]...

2022-04-04 19:34:36
  • 三国演义的名言

  • 名言,三国演义,名人名言
  • 三国演义的名言

      名言是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的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

      3、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

      4、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5、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

      6、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

      7、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9、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

      1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1、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12、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

      13、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14、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6、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

      17、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18、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19、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20、操*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

      21、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

      2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3、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杨顒

      24、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仲达

      25、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着矣。——孔明

      26、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7、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28、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生。慰*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29、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30、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31、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

      32、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

    [阅读全文]...

2021-11-28 06:42:43
  • 三国演义精彩句段摘抄(三国演义精彩句段)

  • 三国演义,精彩
  • 《三国演义》中最霸气的十句话

    《三国演义》中最霸气的话是什么?

    1、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编辑

    2、关羽:“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编辑

    3、关羽对曹操:“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编辑

    4、张飞: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张飞吼出来牛气冲天,无人敢应战。

    编辑

    长坂坡之战,张飞的这句话直接吓退了曹操大军,曹操说道:“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然后赶紧叫左右去掉他的伞盖,生怕张飞朝他冲过来,取他首级。

    编辑

    曹操一到宛城就问曹昂:“此处有*否?”曹操好色的确是事实,但曹操是个江山重于美人之人。不会为美人放弃江山,在他心中,美人不过是消遣,娱乐,而不是目的。

    编辑

    5、赵云:吾乃常山赵子龙也。这句话也是牛得很呀,长坂坡之战,赵云白袍白甲,七进七出血战曹军,终于将阿斗救出。冲出曹军的包围圈之后,大声回答曹军: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威震敌胆,一战成名。

    编辑

    6、吕布: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

    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

    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9、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鲁肃

    10、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阅读全文]...

2022-06-22 05:58:10
  • 三国演义名句摘抄

  • 三国演义,经典
  • 三国演义名句摘抄

    1、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2、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4、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5、生子当如孙仲谋。

    6、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7、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

    8、七星坛上卧龙登,一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9、汉朝无起色,医国有称*;立誓除一奸一*一,捐躯报圣明。极刑词愈烈,惨死气如生。十指淋一漓处,千秋仰异名。

    10、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11、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12、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13、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14、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15、立功名兮慰*生。慰*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16、天下英雄,惟使君与一操一耳!

    17、既生瑜,何生亮。

    18、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1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曹一操一一奸一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21、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22、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23、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24、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25、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26、勉从虎一穴一暂趋身,说破英雄惊*。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27、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28、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一操一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2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0、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31、治世之能臣,乱世之一奸一雄。

    32、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

    33、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34、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35、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36、刘备,人中之龙也,生*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动心哉!

    名言名句扩展阅读

    1、适欲烹小臣者,乃大王也;今欲使小臣者,亦大王也。大王犹自狐疑未定,安能取信于人?

    2、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3、(袁绍、刘表)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

    4、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惆怅人亡书亦绝,*无复见青囊!

    5、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6、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7、生获严颜勇绝伦,惟凭义气服军民。至今庙貌留巴蜀,社酒鸡豚日日春。

    8、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9、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10、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11、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

    12、淮南袁术;江东孙策、冀州袁绍、荆襄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皆狐兔也。

    13、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

    [阅读全文]...

2022-01-30 21:44:23
三国演义句子赏析 - 句子
三国演义句子赏析 - 语录
三国演义句子赏析 - 说说
三国演义句子赏析 - 名言
三国演义句子赏析 - 诗词
三国演义句子赏析 - 祝福
三国演义句子赏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