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有仇怨的古诗

关于表现有仇怨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表现有仇怨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表现有仇怨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表现有仇怨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5) 诗词(14) 祝福(1k+) 心语(56)

  • 含有仇字的古诗词 带仇字的诗词名句

  •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菜根谭·概论》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格言联璧·从政类》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佚名《秦风·无衣》

    抚我则后,虐我则仇。——《尚书·周书·泰誓》

    恩义广施,人生何处不相逢;冤仇莫结,路逢狭处难回避。

    夫妻无隔宿之仇——《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

    大恶多从柔处伏,须防绵里之针;深仇常自爱中来,宜防刀头之蜜。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陆游《长歌行》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岳飞《题青泥市萧寺壁》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为仇。——《增广贤文·上集》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容小过者,以一长酬;释大仇者,以死力报。——《智囊(选录)·上智部·丙吉 郭进》

    蠢尔蛮荆,大邦为仇。——佚名《采芑》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杜牧《不寝》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曹植《浮萍篇》

    往日无仇,今日无故——《孽海花·第十回》

    亲不择骨肉,恨不记旧仇。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与子同仇!——佚名《秦风·无衣》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佚名《国风·邶风·谷风》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李白《少年行三首·其三》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高适《邯郸少年行》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夏完淳《即事三首》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虞集《挽文丞相》

    嫉恶如仇几根傲骨横天下,舍生取义一颗头颅落状元。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后汉书·列传·朱冯虞郑周列传》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佚名《兔罝》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薛逢《凉州词》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白居易《李都尉古剑》

    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李白《东海有勇妇》

    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闻君往年游锦城,章仇尚书倒屣迎。——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韩愈《进学解》

    后来者咎其徒之不合舍去,责诮怒骂,不啻仇敌。——陈亮《送韩子师侍郎序》

    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昏姻也。——左丘明《吕相绝秦》

    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柳宗元《驳复仇议》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方孝孺《豫让论》

    漂泊江湖,疾恶如仇。——佚名《义士赵良》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苏轼《山坡陀行》

    歌曰: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嵇康《琴赋》

    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销。——朱淑贞《断肠迷》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雍正剑侠图·第二十回》

    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左丘明《阴饴甥对秦伯》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柳宗元《驳复仇议》

    [阅读全文]...

2022-04-04 09:42:21
  • 《征人怨》古诗鉴赏

  • 《征人怨》古诗鉴赏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征人怨》古诗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解」:

      1、金河:现内蒙古自治区内。

      2、三春:春季。

      3、青冢:汉代王昭君的坟墓,在内蒙古自治区。

      4、黑山:在内蒙古自治区。

      「韵译」:

      去年去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

      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

      阳春三月下白雪回到昭君墓地,

      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

      「评析」: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

      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

      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征人怨》

      作者: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解】:

      1、金河:现内蒙古自治区内。

      2、三春:春季。

      3、青冢:汉代王昭君的坟墓,在内蒙古自治区。

      4、黑山:在内蒙古自治区。

      【韵译】:

      去年去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

      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

      阳春三月下白雪回到昭君墓地,

      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

      【评析】: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

      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

      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阅读全文]...

2022-02-03 03:01:54
  • 怨篇古诗词鉴赏

  • 怨篇古诗词鉴赏

      《怨篇》

      猗猗秋兰,植被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之远,我劳云何!

      「翻译」

      茂盛葱笼的秋兰,生长在高高的山巅上。淡电影的花儿,发出阵阵的幽香。尽管生长在幽深的山里,却依然这样美艳动人。离你这样遥远,我是多么的忧伤啊。

      「注释」

      (1)猗猗:美盛的样子。

      (2)被:被覆,遮盖。《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

      (3)中阿:丘陵之中,亦指山湾里。《诗经·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4)有馥:即馥馥,形容香气浓郁。

      (5)葩:秦人谓花曰葩。

      (6)厥:它,第三人称代词。

      (7)嘉:善,美。《周礼·大宗伯》:以嘉视亲万民。

      (8)之子:即“是子”,指兰。

      (9)劳:忧伤嗟叹。

      「赏析」

      《怨篇》是东汉诗人张衡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诗的前六句写秋兰所处的环境及其美善品质,结尾两句写诗人的感叹。诗中采用隐喻和对比的手法,以兰喻美善的人才,批判埋没人才的社会制度。《文心雕龙》评《怨篇》为“清典可味”。

      诗人张衡先说秋兰生于大山陵中,那是荒远之所在,但秋兰茂盛,生命力顽强,这是一种对比。接着诗人具体介绍秋兰的色香浓郁,色彩艳丽。诗人又写秋兰的品德:虽然生于幽远深山之中,它的美善却更加完备、充溢。这又是一种对比。结尾诗人发出感叹:这位人士居幽深之僻远,我忧深嗟叹又如之奈何?诗人篇末点题,用拟人化的称谓以物喻人,指明人才虽然美善,处于不用之位,我因而怨恨嗟叹。诗人怨叹的是社会制度,看到当时社会的缺陷:埋没人才。

      古琴曲有《猗兰操》,晚于张衡的蔡邕在其《琴操》一书中说:“《猗兰操》孔子所作,孔子……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谓然叹曰:‘夫兰者,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云。”当然,《猗兰操》不见得是孔子所作,但其为古琴曲则是可信的。这说明以兰喻人才埋没,由来甚远。但最早把这个意思完整地写成一首诗的,却是张衡。

      从艺术上来说,诗人用的是隐喻和对比的.手法,本来“秋风兰蕙化为茅”,秋天草木凋谢,但诗人笔下的秋兰却“猗猗”(茂盛),虽处深山荒僻之处,却美善充溢。诗人虽极为赞赏,却无能为力。这三重对比说明当时的社会制度缺乏“唯才是举”的机制和活力。这是古代专制时代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病根。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加上隐喻手法,发人深思。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怨篇》“清典可味”。

      「诗人简介」

      张衡(78—139年),字*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17岁张衡画像[6]离家,后到长安、洛阳,就读于太学,通五经,贯六艺,精天文历算。张衡28岁任南阳鲍德主薄,34岁为郎中,升迁太史令,掌管天象观测,写成天文著作《灵宪》,创造浑天仪。汉顺帝统治早期,张衡复任太史令,132年(阳嘉元年)创造地动仪。59岁张衡离京任河间相,在职三年归,又被征为尚书,不久病逝。

      *总结张衡的主要成就在发明了于地动仪,开创了中国天文、地理研究之先河,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为纪念张衡在南阳建设有张衡博物馆。

      张衡为汉赋四大家之一,著有诗、赋、铭、七言凡32篇,其诗今存3首,四言诗《怨篇》、五言诗《同声歌》和七言诗《四愁诗》各一首。张衡原有集十二卷,已散佚,明人著有《张河间集》,《后汉书》有张衡传。

    [阅读全文]...

2022-03-25 04:46:20
  • 《春怨》古诗原文及鉴赏

  • 文学
  • 《春怨》古诗原文及鉴赏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怨》古诗原文及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句】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出处】唐·金昌绪《春怨》

      【意思】赶飞黄莺,不让它在枝上啼叫。啼叫时惊醒了我的好梦,使我不能到辽西跟丈夫相见了。教:让。妾:古代妇女的自称。辽西:辽河以西地区,在今辽宁省西部。

      【鉴赏1】

      当我正在梦中会见丈夫的时候,偏有那可恨的黄莺鸟在树上不停地鸣叫着,以致打断了我的美梦,于是我起来赶打黄莺儿,不许它在树枝上啼叫,免得惊醒了我的好梦,使我不能到爱人所在的辽西地方去与他会面。

      “伊州歌”是伊州地方的民谣。伊州地在边疆区,是古时的伊吾国。又“辽西”即今奉天地方。

      【鉴赏2】

      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整日啼叫,因为它的叫声总是扰了我的好梦,害我不能在梦里到辽西与夫君相会。这首诗语言生动自然,成功之处在于其谋篇布局之妙:诗句善于设悬念,起句引起读者的疑问,为何要“打起黄莺儿”呢?因为它总是啼叫;啼叫时又会怎么样呢?黄莺儿啼叫时会惊扰我的梦;黄莺儿是在白天啼叫的,为什么会惊扰你的梦呢?因为我对远方戍边的丈夫思之甚重,只好白天睡觉以企求梦里与之相会。句句相承,环环相扣,通篇自然流畅,结构浑然一体。在设置悬念的同时又为读者解开悬念,最后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在思想意蕴上,这首诗触及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了戍边兵役给战士及其家人带来的痛苦。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女子对爱人寤寐不泯的思念。[例]事后佳秀向那个学生学会了这首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从此,她一思念长征的肖望东,便轻轻地念着这首“闺怨”诗来。(欧阳球琳《将军家的童养媳》)

      二、用以形容驱赶鸟雀,以免啼叫影响睡眠。[例]春眠人总是倦慵不起,“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古代女子不得不用竹竿驱走乱啼的晨鸟,怨它们惊破了一觉好梦。(薛尔康《鸟儿,你早》)

      【全诗】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释】①诗题一作《伊州歌》。②打起:用竿棒驱赶。莫教:不让,不使。

      ③辽西:辽河以西,今辽宁省西部。

      【题解】

      这首诗语言*易清新,蕴藏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它通篇词意联属,篇法圆紧。每句诗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一句扣一句,一气呵成。首句起笔突兀,引起“悬念”:为什么打鸟呢?次句点明原因,原来是“莫教枝上啼”。为什么不让黄莺啼叫呢?原因在于“啼时惊妾梦”。末句画龙点睛,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女主人公在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辽西,汉郡名,它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迁西、乐亭以东,长城以南,辽宁松岭山以东、大凌河下游以西地区。唐人喜欢以汉喻唐,所以常借用古地名。此诗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内容层层深入,感情步步深化,生动刻画了少妇复杂的内心活动。

      【赏析】

      这首诗的神妙处,就在于以层层倒叙手法,把闺中少妇那种思念征人借物发泄的憨态表露得淋漓尽致。其捕捉形象,新颖活泼,暗示感情含蓄蕴藉。诗句质朴自然,不啻脱口而出,意境天然浑成,可称唐人绝句精品。

      春晨,一位少妇,刚刚做上难得的好梦,飞越千里万里,与久别而又远在军中的丈夫相会。就在这关键时刻,窗外传来一连串莺啼,把少妇从美梦中惊醒。诗是用少妇对莺嗔怨的口吻写成的。

      一句先将梦醒后打鸟的情状表出,起得很突兀。就艺术效果而言,这种写法能一下子抓住读者,引起“悬念”,又符合气急、恼怒时语无次第的实际情况,口角逼肖。二句解释打鸟的原因——“莫教枝上啼”。春莺的歌喉原是美妙的,但少妇听来,却烦心死了。不准它在树枝上叫,这为什么呢?“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辽西”是唐代征东部队的驻地。由于少妇的丈夫从军在外,无由相会,这里点出“春怨”的题旨,“悬念”释然。枕上片时春梦,可以行尽千里,在梦中会见亲人,对少妇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但梦境到底难续,既已惊梦,打鸟何益?但还是要打,这不但把少妇气恼而又单纯得*乎痴稚的情态活现纸上,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活中常有的幽默情趣。

      在写作布局上,《春怨》采用倒叙手法,一浪追一浪,后句说明前句,篇法圆紧,语气蝉联,增添了全诗活泼的情趣。试想一下,要将篇法结构改作“离别——入梦——惊梦——打鸟”,即使内容完全一样,不免*板枯索,化神奇为*庸了。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诗中反映了思妇渴望与丈夫团聚的心情。

      诗的起句突兀:“打起黄莺儿”。黄莺是一种令人喜爱的鸟,本是春天的美好事物,但女主人为什么要把黄莺赶跑呢?这就形成了悬念。次句点明了“打起”的原因:“莫教枝上啼”。原来是她不愿让黄莺在枝头啼鸣,但是这一句还是没有解释事情的原委。黄莺的鸣啭是婉转浏亮、悦耳动听的,女主人干吗不让那美丽可爱的黄莺儿在春天的早晨歌唱呢?这就形成了新的悬念。这一联写的是假想的动作,是女主人的心理活动:想把黄莺赶跑。但我们好象可从中看到她被吵醒后,气急恼怒的神态。这种迁怒于物的方式,我们在唐人李端的《闺情》诗中亦可见到,“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诗歌第三句紧接着作了解释:“啼时惊妾梦”。原来是黄莺儿的叫声惊醒了她的美梦。黄莺啼晓,说明本是应该梦醒起床的时分了,但女主人为什么还要沉浸在梦境中呢?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梦呢?最后一句用画龙点睛的方式作了彻底的交代;“不得到辽西”。原来这个梦不是寻常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是去会见那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梦。“辽西”指辽河西部一带。唐朝曾东征高丽,在那里驻扎了重兵。丈夫远戍辽西,音讯难通,思妇唯一的希望只是枕上的片刻春梦,在梦中与千里之外的亲人一叙衷曲。诗歌至此,才点出“春怨”题旨,令人恍然大悟。

      诗歌刻画的是思妇复杂的心理活动,诗人没有正面描绘思妇愁苦不已的`形象,也没有直接抒写思妇对生离死别之命运的怨恨,只是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写她希望在梦中与丈夫相会。试想,现实生活把她与丈夫活活拆散,天涯遥遥,只有在梦中才可以打破这种空间的阻隔,获得短暂的虚幻的幸福。但偏偏这些许的愿望也不得实现,不知趣的黄莺又来把她闹醒,这岂不令人可恼生恨。诗表面上写思妇的这种单纯痴稚,怨怒黄莺,好象思妇与丈夫不能相会全是黄莺的过错。但实际上人们自然知道,思妇怨的真正对象应是拆散他们夫妇生活的战争,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限痛苦,这才是此诗意义的真正所在。

      诗贵含蓄。此诗题为“春怨”,诗中却无一怨字,而是通过“打起黄莺儿”的细节描写,委婉地表达了诗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全诗一气呵成,意脉贯通,采用倒叙手法,一个悬念接一个悬念,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极尽曲折之妙,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原文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那呆子骑着白色骏马,黄金羁马头,奔驰在辽东半岛。

      我这里绣帐锦被,只有春风陪伴。

      月下西山,月光透过窗户偷窥,只见蜡烛燃尽,人还未入睡。

      落花乘春风飞入室内,也笑:怎么只有一个人!

      赏析

      此诗大意是写一个妇人思念在那遥远的辽海之东从军的丈夫,夜很深了,也无法入睡。“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是拟人的写作手法。月亮西落,从低低的窗户斜照进来,偷偷地看着将燃烧尽的蜡烛,凋谢的花瓣飘飞进门,也笑床空,表现出妇人因思念丈夫,内心的忧愁苦闷。全诗对仗工整有趣。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春怨》

      作者:刘方*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解】:

      1、金屋:原指汉武帝少时欲金屋藏阿娇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韵译】:

    [阅读全文]...

2022-05-30 14:48:47
  • 关于报仇的古诗词有哪些 有关的全部古诗大全

  • 1.《义鹘》唐朝

    杜甫

    阴崖有苍鹰,养子黑柏颠。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餐。雄飞远求食,雌者鸣辛酸。力强不可制,黄口无半存。其父从西归,翻身入长烟。斯须领健鹘,痛愤寄所宣。斗上捩孤影,噭哮…

    2.《驳复仇议》唐朝

    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3.《董孝子黯复仇》唐朝

    贺知章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4.《吉老手刃凶人为母报仇诗以纪之》宋朝

    喻良能

    卧冰叱驭全忠孝,王氏多贤今古同。公乎孝行惊创见,落落岂特汉晋风。凶人夜半发丘陇,敢尔残暴不畏公。古来刃仇不共天,痛贯肝膂何时穷。刳心设祭久自许,何况临机敢不武。…

    5.《四和·复仇万古明义》宋朝

    项安世

    复仇万古明义,寸刃终屠魏齐。箦裡谁知范叔,车中暗逐王稽。

    6.《沈叔子解番刀为赠二首·沈子报仇塞外行》明朝

    徐渭

    沈子报仇塞外行,一诧便得千黄金。买马买鞍意不惬,更买五尺番家铁。镂金小字半欲灭,付与碧眼译不出。细瓦厂中多狐狸,京师夜行不敢西。叔子佩之只一过,黄蒿连夜闻狐啼。…

    [阅读全文]...

2022-02-20 01:17:37
  • 瑶瑟怨译文评析古诗词

  • 瑶瑟怨译文评析古诗词

      《瑶瑟怨》

      作者: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解】:

      1、冰簟:喻竹*之凉。

      2、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内。

      【韵译】:

      银床竹*多凉爽,我却偏偏不能入梦;

      长空澄碧如水,夜里云絮轻轻地飘荡。

      远处传来几声雁叫,雁群飞过潇湘去;

      十二楼中夜已深,唯有明月洒着寒光。

      【评析】:

      诗是写女子别离的悲怨,蘅塘退士批注:“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

      诗所写的'是梦不成之后之所感、所见、所闻的情景。全诗象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

      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

      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

      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诗中虽无“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阅读全文]...

2022-04-29 08:51:07
  • 内心充满怨恨的句子 心中充满仇恨的句子

  • 内心,仇恨
  • 心中充满仇恨的句子

    1、自古以来,人们无不敬佩民族英雄,痛恨汉奸卖*。

    2、现在人们最痛恨的是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

    3、*人民痛恨八国联军烧毁了圆明园。

    4、这帮坏家伙一有机会就兴风作浪,让人痛恨!

    5、这首唐诗表达了诗人对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的痛恨之情。

    6、同学们对他不遵守时间的行为十分痛恨。

    7、侵略者所犯的暴行擢发难数,令人痛恨不已。

    8、这些叛徒目无法纪,草菅人命,真是令人痛恨!

    9、我们痛恨日本侵略者。

    10、她非常痛恨尔虞我诈的旧社会。

    11、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不痛恨奸贼秦桧的。

    12、贪官污吏和奸商狼狈为奸,最是令人痛恨。

    13、对于以权谋私、营私舞弊案件,群众最为痛恨,所以一定要严加查处。

    14、战争年代,老百姓痛恨日本鬼子,恨不食肉寝皮。

    15、我痛恨那些华而不实、*淡无奇、或自欺欺人的广告。

    依、公*相用条件同别比 贰、要抱怨公*根本知道谁 三、要叹帝公*命巨斧雕凿屈辱辉煌没

    [阅读全文]...

2022-05-02 21:03:15
  • 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古诗翻译赏析

  • 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古诗翻译赏析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古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前言】

      《玉阶怨》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一位妇女寂寞和惆怅的心情。前两句写女主人公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她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女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不著怨意而怨意很深,有幽邃深远之美。

      【注释】

      ⑴玉阶怨:乐府古题,是专写“宫怨”的曲题。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三列于《相和歌辞·楚调曲》。

      ⑵罗袜:丝织的袜子。

      ⑶却下:回房放下。却:还。水晶帘:即用水晶石穿制成的帘子。

      ⑷“玲珑”句:虽下帘仍望月而待,以至不能成眠。玲珑:透明貌。玲珑,一作“聆胧”。聆胧:月光也。

      【翻译】

      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月。

      【鉴赏】

      李白的这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表现出人的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的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

      怨深,夜深,主人公不禁幽独之苦,由帘外到帘内,拉下帘幕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而如果人不伴月,则又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言。但读者却深知人有无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却只是一味望月。这正是“不怨之怨”,所以才显得愁怨之深。

      “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处一转折,似断实连;好像要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际上则是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却下”一词,看似无意下帘,而其中却有无限幽怨。本来主人公由于夜深、怨深,无可奈何而回到室内。入室之后,却又怕隔窗的明月照此室内幽独,因而拉下帘幕。帘幕放下来了,却更难消受这个凄苦无眠之夜,在更加无可奈何之中,却更要去隔帘望月。此时主人公的忧思不断在徘徊,直如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那种纷至沓来,这样的`情思,作者用“却下”二字表达出来。“却”字直贯下句,“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反复,诗句字少情多,以虚字传神。*古代诗艺中有“空谷传音”的手法,这是如此。“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的笔调,实际上极见功力。以月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

      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来表达含义,引读者步入诗情的最幽微之处,所以能不落言筌,为读者保留想象的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所以,这首诗体现出了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真意。以叙人事的笔调来抒情,这很常见,也很容易;以抒情的笔调来写人,这很少见,也很难。

      契诃夫有“矜持”说,写诗的人也常有所谓“距离”说,两者非常*似,应合为一种说法。作者应与所写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持一定的“矜持”与冷静。这样一来,作品才没有声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漫天的诗思充满全诗,却又在字句间捉摸不到。这首《玉阶怨》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正是这样的佳作。

    [阅读全文]...

2022-05-01 06:27:50
  • 王昌龄《闺怨》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原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

      1、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2、不知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3、凝妆:盛妆,严妆。

      4、翠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

      5、陌头:路边。

      6、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7、悔教:后悔让

      8、觅封侯:觅,寻求。从军建功封爵。

      【译文】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直译】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赏析】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无余。

      [$HRgetPages$]

      【鉴赏】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

    [阅读全文]...

2022-07-04 18:06:18
  • 内心充满怨恨的句子 心中充满仇恨的句子

  • 仇恨,内心,经典
  • 心中充满仇恨的句子

    1、自古以来,人们无不敬佩民族英雄,痛恨汉奸卖*。

    2、现在人们最痛恨的是*的腐败分子。

    3、中国人民痛恨八国联军烧毁了圆明园。

    4、这帮坏家伙一有机会就兴风作浪,让人痛恨!

    5、这首唐诗表达了诗人对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的痛恨之情。

    6、同学们对他不遵守时间的行为十分痛恨。

    7、侵略者所犯的暴行擢发难数,令人痛恨不已。

    8、这些叛徒目无法纪,草菅人命,真是令人痛恨!

    9、我们痛恨日本侵略者。

    10、她非常痛恨尔虞我诈的旧社会。

    11、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不痛恨奸贼秦桧的。

    12、贪官污吏和奸商狼狈为奸,最是令人痛恨。

    13、对于*、营私舞弊案件,群众最为痛恨,所以一定要严加查处。

    14、战争年代,老百姓痛恨日本鬼子,恨不食肉寝皮。

    15、我痛恨那些华而不实、*淡无奇、或自欺欺人的广告。

    依、公*相用条件同别比 贰、要抱怨公*根本知道谁 三、要叹帝公*命巨斧雕凿屈辱辉煌没

    [阅读全文]...

2022-04-11 04:54:01
表现有仇怨的古诗 - 句子
表现有仇怨的古诗 - 语录
表现有仇怨的古诗 - 说说
表现有仇怨的古诗 - 名言
表现有仇怨的古诗 - 诗词
表现有仇怨的古诗 - 祝福
表现有仇怨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