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到初三上册的古诗

关于初二到初三上册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初二到初三上册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初二到初三上册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初二到初三上册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62) 说说(136) 名言(22) 诗词(984) 祝福(200) 心语(1k+)

  • 初三上册语文课后古诗

  • 初三,语文
  • 初三上册语文课后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三上册语文课后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塞下曲六首》(其一)

      1、 诗中所写的地方在哪里?诗中“折柳“的含义应如何理解?

      2、“五月”本该是春花烂漫的季节,而祁连山一带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景象?

      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一句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情怀?

      4、你从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物候现象:

      成因:

      5、 请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宵”所表达的意象。

      二、《凉州词》王之涣

      1、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B、“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C、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感情抒发。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三、《塞下曲》卢纶

      1、本诗最后一句写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2、本诗情景交融,请具体说明。

      四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1、这首诗的作者和_______、_____并称“三苏”。

      2、 全诗在写景时有何特点?请具体分析。

      3、从诗中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描绘的是早春景色?

      4、诗中哪些句子是作者的想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春江水暖鸭先知也反映了一定的哲理意义,请说一说。

      望 江 南 [唐]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认识诗人]温庭筠,唐朝诗人、词人。

      [了解背景]本词是一首闺怨词,写思妇楼头,望人不归。

      [全诗精释]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栏眺望。大江之上,千帆驶过,但哪一条船都不是我所等待的丈夫的船。斜阳夕晖脉脉无言,江水悠悠不尽,望着开满白色蘋花的江中小州,失望之情涌上心头,真是愁肠寸断。

      [诗中言志]表现了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之情。

      [话题拓展] 女性主题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拟人写景 温庭筠 斜晖脉脉水悠悠

      李白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渔家傲 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写肃杀之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思乡爱国、壮志难酬

      [认识诗人]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学过他的《岳阳楼记》。

      [了解背景]范仲淹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作《渔家傲》数篇,述边镇之劳苦。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全诗精释]秋天到了,边塞的景物与江南一带迥然不同,大雁向衡阳飞去,而无半点留恋之意。周围边疆的各种声音连同军中的号角一起响起,充满肃杀之气。重重叠叠、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中耸立着一座孤城,夕阳西下,烟雾缭绕,城门早已关闭。

      乡思涌起,然而,浊酒一杯消不了浓重的万里乡愁。边患未*,功业未成,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羌笛之声悠扬,夜深寒重,寒霜满地,引发思乡之情。将军和征夫都久久不能入眠,流下忧国思乡的热泪。

      [诗中言志]表达了边疆将士决心抵御敌人、保卫家园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们思念家乡的凄苦心情。

      [名句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重重叠叠的山峦犹如道道屏障一般耸立。斜阳西沉,烟雾弥漫,在这千山万壑之中,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描绘出边塞苍凉肃瑟的景色,抒发慷慨悲壮的情怀。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无眠、头生白发?

      答: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

      [话题拓展].报国立功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范仲淹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边塞风光 范仲淹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异曲同工

      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阅读全文]...

2022-07-17 00:20:33
  •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古诗鉴赏

  • 初三,语文
  •   望 江 南 [唐]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认识诗人]温庭筠,唐朝诗人、词人。

      [了解背景]本词是一首闺怨词,写思妇楼头,望人不归。

      [全诗精释]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栏眺望。大江之上,千帆驶过,但哪一条船都不是我所等待的丈夫的船。斜阳夕晖脉脉无言,江水悠悠不尽,望着开满白色蘋花的江中小州,失望之情涌上心头,真是愁肠寸断。

      [诗中言志]表现了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之情。

      [话题拓展] 女性主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拟人写景 温庭筠 斜晖脉脉水悠悠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渔家傲 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写肃杀之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思乡爱国、壮志难酬

      [认识诗人]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家,学过他的《》。

      [了解背景]范仲淹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作《渔家傲》数篇,述边镇之劳苦。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全诗精释]秋天到了,边塞的景物与江南一带迥然不同,大雁向衡阳飞去,而无半点留恋之意。周围边疆的各种声音连同军中的号角一起响起,充满肃杀之气。重重叠叠、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中耸立着一座孤城,夕阳西下,烟雾缭绕,城门早已关闭。

      乡思涌起,然而,浊酒一杯消不了浓重的万里。边患未*,功业未成,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羌笛之声悠扬,夜深寒重,寒霜满地,引发思乡之情。将军和征夫都久久不能入眠,流下忧国思乡的热泪。

      [诗中言志]表达了边疆将士决心抵御敌人、保卫家园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们思念家乡的凄苦心情。

      [名句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重重叠叠的山峦犹如道道屏障一般耸立。斜阳西沉,烟雾弥漫,在这千山万壑之中,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描绘出边塞苍凉肃瑟的景色,抒发慷慨悲壮的情怀。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无眠、头生白发?

      答: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

      [话题拓展].报国立功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范仲淹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边塞风光 范仲淹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异曲同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乐器 岑参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范仲淹 羌管悠悠霜满地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上阙写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

      抒发由打猎激发的豪情壮志

      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老当益壮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典故希望朝廷重新重用自己,委以重任,戍边抗敌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金戈铁马、杀敌报国的远大志向和爱国情怀

      [认识诗人]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豪放派词人。

      [了解背景]本词是苏轼人密州知州时写的一首出猎词。

      [全诗精释]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扯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做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做的大衣,带领千余膘马*卷过小山冈,威武雄壮。为酬报太守,人们倾城出动,紧随身后。我要亲自搭弓射虎,我多像当年的孙权,英姿勃发,意气豪放。

      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两鬓已生出白发,这又算得了什么!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义士来为我*,让我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我也能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

      [诗中言志]这首词通过太守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名句赏析]“亲射虎,看孙郎”的意思是作者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持节云中,遣冯唐”,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话题拓展] 老当益壮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苏轼 鬓微霜,又何妨?

      金戈铁马爱国 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辛弃疾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用典 苏轼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 亲射虎,看孙郎。

    [阅读全文]...

2022-02-20 06:34:10
  • 初二上册必背古诗词

  • 初二
  • 初二上册必背古诗词

      古诗词背诵默写是考试必考题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上册必背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杜甫诗三首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一户人家,天刚黑就有差役进村捉人。这家的老汉听到动静翻墙逃走了,老妇人出门去看情况。

      差役吼叫声是那样的凶,老妇人的啼哭又是那样的`悲痛!

      只听到老妇人上前向差役诉说,她说:我一共有三个儿子,都已经应征去守邺城了。最*有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活着的人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就都永远完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可以抓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这孙子,所以他母亲还没有离家而去,只是她进进出出,连件完整的衣服也没有啊!你们如果非抓一个人不可,就抓我老婆子好了,我虽然衰老没什么力气,但今晚跟你们去,还能支应河阳紧急的差使,赶得上给部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嘈杂的说话声消失了。我似乎听到隐隐约约的哭泣抽咽。天亮后,我启程赶路,只好单独跟老汉一个人告别。

      诗四首

      《归田园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阅读全文]...

2022-07-21 01:18:05
  • 初二上册语文诗句翻译

  • 初二,语文
  • 初二上册语文诗句翻译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句子翻译?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气凝结成的冰花(在白雪的辉映下)弥漫着白气,天空与云层与远山与湖水,上上下下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一抹,湖心亭一点,以及我乘坐的'小舟一叶,以及舟中的两三粒有影罢了。

      3、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土地*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

      (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退房乡邻 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渔人外面)现在是什么时候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处处作了记号。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乐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拖累身心。

      8、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互相靠*的两膝,都隐没在手卷下的衣褶里。

      9、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10、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憎恨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阅读全文]...

2022-01-11 06:39:07
  • 初二英语上册单词表

  • 初二,英语
  • 初二英语上册单词表

      初中英语的学*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讲都是很迟的,许多孩子们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提高英语学*,感觉自己很努力的学*英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英语上册单词表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anyone [eniwn] pron.任何人

      anywhere [eniwe(r)] adv.任何地方 n.任何(一个)地方

      wonderful [wndfl] adj.精彩的;极好的

      few [fju] adj.很少的;n.少量

      most [mst] adj.最多的;大多数的;

      something [smθ] pron.某事物;

      nothing(=not…anything) [nθ] pron.没有什么n.没有

      myself [maself] pron.我自己

      everyone [evriwn] pron.每人;人人

      yourself [jself] pron.你自己;你亲自

      hen [hen] n.母鸡;雌禽

      bored [bd] adj.无聊的;厌烦的;郁闷的

      pig n.猪

      diary [dari] n.日记;日记簿(keep a diary)

      seem [sim] vi.似乎;好像

      someone [smwn] pron.某人;有人

      quite a few相当多;不少(后接可数名词)

      of course [vks] 当然

      activity [ktvti] n.活动;活跃

      decide [dsad] v.决定;选定(decide to do sth.)

      try [tra] v.尝试;设法;努力 (try to do sth. /try doing sth.)

      bird [bd] n.鸟;禽

      paragliding [prɡlad] n.空中滑翔跳伞

      bicycle [baskl] n.自行车

      building [bld] n.建筑物

      trader [tred(r)] n.商人;商船

      wonder [wnd(r)] v.惊奇;想知道;怀疑

      difference [dfrns] n.差异;不同

      top [tp] n.顶部;顶

      wait [wet] v.等;等待(wait for)

      umbrella [mbrel] n.伞;雨伞

      wet [wet] adj.湿的;雨天的

      below [bl] prep.低于;在...下面adv.在下面

      as [z] conj.如同;像...一样

      enough [nf] adj.足够的adv.足够地;充分地

      duck [dk] n.鸭肉;鸭

      hungry(反full) [hɡri] adj.饥饿的;渴望的

      feel like(doing sth.)想要

      dislike [dslak] v.不喜欢;厌恶 n.不喜爱;厌恶;反感

      because of因为;由于

      have a good time=enjoy oneself=have fun(doing sth.)玩得痛快

      Unit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housework [haswk] n.家务劳动

      hardly [hɑdli] adv.几乎不;简直不;刚刚

      ever [ev(r)] adv.曾经;在任何时候

      once [wns] adv.一次;曾经

      twice [twas] adv.两倍;两次

      Internet [ntnet] n.因特网

    [阅读全文]...

2022-05-25 10:22:55
  • 初二语文上册的诗词默写

  • 初二,语文
  • 初二语文上册的诗词默写

      1、《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9、《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阅读全文]...

2022-03-17 06:34:47
  • 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 初二,语文,初中
  • 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漫长的学*生涯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在山的那边》: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

      2、《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的脱险)对你也会有宝贵的启示。

      3、《生命 生命》:(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这些本来是寻常小事,作者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4、《紫藤萝瀑布》: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5、《童趣》:一种*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像)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1)项(脖子、颈项)为之强。 (2)果(果真)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树林) (4)兴(兴趣)正浓

      (5)方(正)出神 (6)驱(赶、驱逐)之别院

      2.(1)明察秋毫(见“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见“注释”)

      (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题目是编者加的。沈复(1763—?)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2)[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3)[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4)[项]颈,脖颈。

      (5)[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6)[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7)[徐]慢慢地。

      (8)[唳]鸟鸣。

      P20

      (1)[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1.“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2.“说”通“悦”高兴的意思

      3.“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4.“不”通“否”表示否定的疑问

      5.“匪”通“非”非常,很

      6.“知”通“智”聪明

      7.“乌”通“无”没有

      8.“裁”通“才”仅仅

      9.“反”通“返”返回

      童趣一、主要实词

      (1)故时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暗自、暗暗地)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4)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5)果如鹤唳云端。(唳,鸟鸣。)

      (6)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丘,山丘。壑,山沟。)

      (7)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抽打。)

      (8)神游其中。(其中,这里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二、主要虚词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之,助词,的。其,它的。代指“藐小之物”。)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之,代词,指蚊子。)

      (3)徐喷以烟。(以,介词,用。)

      (4)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于,介词,在。)

      (5)蹲其身,使与台齐。(其,代词,自己。)

      (6)以丛草为林。(以,介词,把。)

      (7)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介词,被。)

      6、《理想》:(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人类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

      7、《短文两篇》: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尝试(第一次)有时需要勇气,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阅读全文]...

2022-06-07 17:49:33
  •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复*计划

  • 初二,语文,期末
  •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复*计划

      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大家都有接触过复*计划吧,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更系统的掌握所学的方法,做到活学活用。那么你有了解过复*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二语文上册期末复*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复*目标:

      1、巩固本册书所学的基础知识,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2、背记要求背诵的课文以及语段,做到能正确书写,并且理解一些语句的含义,积累精练的语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分析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学*一些常用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

      4、通过复*,使学生明白:知识贵在积累,温故知新的道理,养成勤学好问的*惯。

      二、复*重点:

      1、本册教材的字、词、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讲读课文的内容及*题。背诵。

      3、精要语段的阅读分析。

      4、文章的写作方法。

      三、复*难点:

      揣摩和品味词、句;学困生主要是*题的记忆。

      四、复*用具:

      1、投影仪。

      2、教科书、练*册以及复*题单。

      五、计划课时:

      略。

      六、复*顺序及反馈方式:

      1、复*讲读课文,重点复*课文内容及课后*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积累字、词,学*一些写法。用题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复*说明文,记忆字词及作者,理顺课文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方法,揣摩准确、生动的语言,记忆*题,分析重点语段。当堂复*,当堂发题单巩固,然后用小卷或试卷检测复*情况,对学困生要“一帮一”,稍微降低一些要求。

      3、复*文言诗文。记忆常识,背写课文,理解写法和情感,记忆课后*题,重点是对精彩语句的理解。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记忆一些文言字词的用法。

      4、欣赏一些佳作,拓宽学生的选材范围,会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表述感情,并且会描写、议论抒情。

      5、用综合试卷检查学生的复*情况,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答卷的*惯。

      一、期末考试范围:

      (一)、积累:

      1、词语积累

      2、课外名句积累

      3、理解性默写: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含现代文

      )4、《课程标准》指定背诵的古诗文。

      (二)、运用:重在考查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综合性学*:设计活动方案或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探究(按《课程标准》要求)

      (四)、阅读理解:

      (1)课内语段阅读理解

      (2)课外短文或片断阅读理解

      (3)课内文言文阅读

      (4)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

      (五)、根据课本要求,写一篇开放性命题作文:(400字以上)。在复*中要真正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自觉地将新课程中的先进科学的理念内化为切实的教育教学行为,积极转变学生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需要,真正做到扎实有效,避免做无用功。现将本备课组讨论复*计划拟定如下:

      二、复*安排

      1、单元与综合练*结合,分工到人,适时训练,落实本单元的学*重点、难点;

      2、分题型进行单项训练,主要是三大块:

      1)积累运用,此项内容注意印发一些资料,补充学生的积累,如名言警句、名句阅读。探究、改错再做专项训练,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指导,减少失分。

      2)阅读理解,课内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语段,注重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的训练、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审题,落实一个“规范性”。

      3)作文指导以记叙文体为主,针对学生写作中不会具体描写,只会概括叙述的空洞弊病,加强训练,充分利用日记进行片段训练,分写人、写事两类进行训练,同时印发一些优秀作文作为典型进行分析。

      总而言之,初二语文期末复*力求做到精选精练,指导方法,双基训练与能力提高并重。

      一、本学期教学效果分析

      1、语文学*中的薄弱环节

      (1)语文积累与运用方面:词语(包括成语等)积累不够丰富,所以根据拼音写汉字、成语填空和运用下文分析词句、中心思想的分析与主要内容的归纳、重点词句的赏析等均需进一步训练。

      (2)文言文阅读方面:文言词法与句法尚缺乏明确的了解。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不够系统化。对课外文言文尚有胆怯心理。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写作方面:审题能力、选材立意的能力、布局能力、遣词造句能力等均需进一步提高。

    [阅读全文]...

2022-03-10 05:09:54
  • 初二历史上册重要的知识点

  • 历史,初二,教育
  • 初二历史上册重要的知识点

      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历史上册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

      一、*战争

      1、虎门硝烟:

      (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道光帝派他到( 广东)禁烟

      (2)(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州)将缴获的*在(虎门海滩)全部销毁

      (3)意义: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战争:

      (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要打开( *市场),直接原因:( 林则徐的硝烟活动)

      (2)经过:(1840)年6月,战争爆发,英军攻陷浙江(定海)直逼(天津),1841年初,占领(香港岛),结束时间(1842)年

      (3)结果:清*向英军(投降)签订《南京条约》

      3、南京条约:

      (1)时间(1842)年,英侵略者强迫清*签订了**代第一个(不*等条约)

      (2)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贷物缴纳的(税款)*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是**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战争

      (1)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3)列强:(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4)罪行: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方公里

      三、甲午中日战争:

      1、经过:

      (1)、(1894年),日军占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发动(侵华战争)

      (2)、1894年9月,(甲午海战)中,(邓世昌)等爱国官兵重创日本舰队

      (3)由于(清*)妥协,日军占领(辽东半岛),(黄海海战)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结果:(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1)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军费白银(两亿)两,允许 日本在*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2)影响: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2)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下进犯(北京) 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重创,狼狈逃回(天津),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劫掠。

      (3)结果:(1901)年,清*被迫同英、美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内容: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人)居住。

      (4)影响: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的*),(清*)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人民的反抗

      1、太*军抗击洋枪队

      (1)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天国),起义军称(太*军)

      (2)1853年,太*天国定都(天京),并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3)1860年,中外*势力勾结,成立了(洋枪队),美国人(西摩尔)为统领,8月,(李秀成)率太*军,在(青浦)击败洋枪队。

      2、左宗棠收复新疆

      (4)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约,*收回(伊犁),(1884)年清*在新疆设立(行省)

      初二历史上册基础知识

      一、洋务运动

      背景:(第二次*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代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 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为代表

      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代化(军事)工业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海军: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各地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人才破产:(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阅读全文]...

2022-04-09 23:08:33
  • 初二上册语文生字词汇总

  • 初二,语文,初中
  • 初二上册语文生字词汇总

      初二上册就要学完,生字词是语文这一学科的基础,学生要做好汇总,好好记忆。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初二上册语文生字词总结,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初二上册语文基础生字词

      1、(è) 豫 绥靖(suí jìng) 阻遏(è) 锐不可当(dāng)

      2、尖利 能耐 悠闲 寒噤(jìn) 阴惨 仄歪(zè) 央告 转弯抹角(mò) 月明风清 张皇(huáng)失措(cuò)

      3、拂(fú)晓 瓦砾(lì ) 地窖(jiào) 鞠躬 颤巍巍(chàn wēi wēi )

      4、赃物 箱箧(qiè) 制裁 荡然无存

      5、5、肃穆(sù mù ) 荒谬(miù) 健忘

      6、6、骇(hài) 掳(lǔ) 悚(sǒng) 惶(huáng)急 疮(chuāng)疤 诘(jié)问 渴慕 疏懒 霹雳(pī lì) 孤孀(shuāng)

      7、交卸(xiè) 奔丧(sāng ) 狼藉(jí ) 簌簌(sù sù) 典质 赋闲 颓(tuí)唐 琐屑(xiè )

      8、凹凼(dàng) 尴尬 烦躁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9、伛(yǔ) 惶(huáng)恐 荒僻(pì ) 塌败 取缔(dì ) 骷髅(kū lóu ) 滞(zhì)笨 愧怍(kuì zuò)

      10、克(kè)扣 接济(jì ) 唏嘘(xū ) 稀罕(hǎn ) 噩耗(è hào) 呵(hē )斥 焦灼(zhuó) 伎俩(jì liǎng) 颠沛(pèi ) 吊唁(yàn ) 文绉绉(zhōu) 长途跋涉 穷愁潦(liáo)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11、雄跨(kuà) 雄姿 残损 古朴 推崇 惟妙惟肖(xiào) 巧妙绝伦

      12、美感 史诗 驻(zhù)足

      13、轩榭(xiè) 败笔 丘壑(hè ) 嶙峋 镂(lòu)空 蔷薇 明艳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

      14、磬(qìng) 鳌(áo)头 琉璃 藻(zǎo)井 蟠(pán)龙 中轴线 金銮(luán)殿

      15、屏风 纳凉 帷幕 缓(huǎn)冲 造型 伦俗 雅俗之别

      16、萌发 次第 翩(piān)然 孕(yùn)育 销声匿(nì)迹 衰(shuāi )草连天 风雪载(zài )途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17、囊(náng) 克隆 繁衍 胚胎 蟾蜍(chán chú ) 鳞片 脊椎(jǐ zhuī) 两栖(qī) 相安无事

      18、褶皱(zhě zhòu ) 劫难 致密 追溯(sù ) 天衣无缝

      19、失衡 藩(fān)篱 监控 归咎(jiù) 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啸(xiào)聚山林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20、幻觉 吟咏 绮(qǐ)丽 殷(yān)红 变化多端 日薄(bó)西山 气息奄奄(yān)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文

      初二上册语文重点生字词

      鄂(è):*湖北省的别称。

      豫(yù):*河南省的别称。

      阻遏(è) 阻止。

      锐不可当(dānɡ):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绥靖(suijing):安抚,*定。

      尖利:尖锐,锋利

      能耐:本事;技能。

      悠闲:闲适自在。

      寒噤(jìn):因寒冷而哆嗦。文中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

      阴惨:阴森凄惨。

      仄(zè)歪(wāi):倾斜,歪斜。

      央告:央求,恳求。

      转弯抹角: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月明风清:月光明亮,清风微动。形容美好的夜晚。

      张皇(huánɡ)失措(cuò):慌慌张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拂(fú)晓:天快亮的时候。

      瓦砾(lì):破碎的砖头瓦块。

      地窖(jiào):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鞠(jū)躬(gōnɡ):弯身行礼,表示恭敬。

      颤(chàn)巍巍(wēi):抖动摇晃的样子。(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就英法联军远征*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赃物: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法获取的财物。

      箱箧(qiè):箱子。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处罚。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毁坏殆尽或完全失去。

      初二上册语文生字词练*题

      1、雪皑皑( )2、黔省( )3、毡房( )4、扎营盘( )

    [阅读全文]...

2022-06-13 18:24:20
初二到初三上册的古诗 - 句子
初二到初三上册的古诗 - 语录
初二到初三上册的古诗 - 说说
初二到初三上册的古诗 - 名言
初二到初三上册的古诗 - 诗词
初二到初三上册的古诗 - 祝福
初二到初三上册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