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风筝》

关于大班美术教案《风筝》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大班美术教案《风筝》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大班美术教案《风筝》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大班美术教案《风筝》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大班美术风筝教案菁选

  • 大班美术风筝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美术风筝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能用画、粘贴、交叉剪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风筝。

      2、尝试让风筝飞起来,体验做做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风筝课件、各式各样的风筝、制作风筝的材料:三角形白纸、长方形纸、棉线、吸管、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布置风筝展览,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的形状、颜色及风筝的对称美: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风筝,你们自己去看一下这些风筝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放轻音乐,幼儿观察)

      二、基本部分:

      1、提问: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的这些风筝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引导幼儿了解风筝各部分的构造及用途:

      不同处:颜色、图案、形状等不一样。

      相同处:图案是对称的,都有骨架、线轮、风筝面、尾巴。

      纸面是装饰用的、骨架是支撑纸面的、线轮是用来帮助风筝飞上天的、尾巴是掌控*衡的…

      3、小朋友知道哪儿的风筝最有名,做得最好吗?(潍坊)对我们的家乡潍坊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每年的4、20全世界的风筝爱好者都会拿着自己制作的风筝来潍坊参加国际风筝节。

      4、那你知道风筝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放课件幼儿了解制作过程)。

      第一步:将纸对折,用对称的方法画上图案。

      第二步:在长方形的短边上来回剪出风筝的尾巴!(让幼儿操作一下,学会交叉剪)

      第三步:扎风筝架:将竹条用线扎成“干”字状。竹条交叉处要扎紧。

      第四步:在风筝架上抹上适量的糨糊,糊上剪好的风筝面纸和彩带(或者是用交叉剪的方法做成的尾巴)

      第五步:在风筝上系好脚线和放飞线,就可以放飞了

      5、你想做吗?

      6、幼儿分组合作用材料(筷子、冰糕棍、饮料吸管)制作风筝。(放轻音乐)

      结束部分:

      1、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

      2、你的风筝能飞起来吗?试一试

      3、幼儿再次修改自己制作的风筝,尝试让它飞起来。

      4、再到室外去放一放看风筝能不能飞起来。(走出教室)

      教学目标:

      1、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愿意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创作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教学准备:

      1、集各种造型和颜色的风筝,布置"风筝王国"。

      2、有关风筝的课件1份,风筝卡片若干。

      3、纸张、水彩笔、竹签、线、胶带等风筝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参观"风筝王国"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1、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风筝,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①这些风筝真漂亮!还有什么词语可以夸风筝漂亮?

      ②你看到有什么风筝?

      ③在其他地方还见过、放过什么风筝?

      ④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感受它的对称美。

      ①讨论风筝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

      ②认识风筝的各个部分及作用。(风筝的画面、骨架、线)

      ④引导幼儿发现风筝左右对称,感受风筝对称美。观察一个风筝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图案、骨架、尾巴)

      ⑤小结:风筝是对称的,只有对称才能放到天上去。

    [阅读全文]...

2023-02-17 00:00:00
  • 大班美术风筝教案菁选

  • 大班美术风筝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美术风筝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欣赏沙燕风筝,了解其结构及美好寓意。

      2.尝试运用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表达心中美好意愿。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已知部分青花纹饰的寓意

      物质准备:

      空白沙燕风筝、蓝色勾线笔、金粉胶笔、白板课件

      活动重点:

      能够迁移已有青花纹饰经验装饰沙燕风筝。

      活动难点:

      能够根据自己的美好意愿,选择合适的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感受春天放风筝的快乐。

      美丽的.春天到了,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幼儿观看视频)你们和谁、在哪放过风筝?心情怎样?

      二、欣赏沙燕风筝,了解其结构及美好寓意。

      1.了解沙燕风筝结构,知道沙燕风筝由头部、身体、翅膀、腰节、尾巴组成。

      沙燕风筝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你们发现它的花纹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2.了解沙燕风筝图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沙燕风筝的身上都有什么图案?你知道这些图案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吗?

      教师:古时候人们在沙燕风筝的膀窝、腰节和前胸、尾羽等处加上蝙幅、桃子、牡丹等吉祥图案,寓意着幸福,长寿和富贵等美好的愿望,将风筝放上天空,寓意着放飞梦想,希望能够达成心愿。

      三、尝试运用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表达心中美好的意愿。

      1.出示青花沙燕风筝,说说图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今天我还带来了一只青花沙燕风筝,你看它上面有哪些青花纹饰,说一说它的寓意是什么?

      2. 迁移孩子已有青花纹饰经验,再次感受图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你们还知道哪些青花纹饰有着美好的寓意呢?

      3.出示操作材料,引发幼儿讨论。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沙燕风筝,你想用什么样的青花花纹来表达什么美好意愿?(同伴讨论)

      4.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同伴

      1.将幼儿作品悬挂在空中,幼儿自由欣赏

      你们喜欢哪只风筝?说说为什么喜欢?

      2.重点介绍作品表达的美好寓意

      你的这只风筝上的图案代表什么美好寓意呢?

      活动目标:

      1、能用画、粘贴、交叉剪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风筝。

      2、尝试让风筝飞起来,体验做做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风筝课件、各式各样的风筝、制作风筝的材料:三角形白纸、长方形纸、棉线、吸管、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布置风筝展览,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的形状、颜色及风筝的对称美: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风筝,你们自己去看一下这些风筝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放轻音乐,幼儿观察)

      二、基本部分:

      1、提问: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的这些风筝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引导幼儿了解风筝各部分的构造及用途:

      不同处:颜色、图案、形状等不一样。

      相同处:图案是对称的.,都有骨架、线轮、风筝面、尾巴。

      纸面是装饰用的、骨架是支撑纸面的、线轮是用来帮助风筝飞上天的、尾巴是掌控*衡的…

      3、小朋友知道哪儿的风筝最有名,做得最好吗?(潍坊)对我们的家乡潍坊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每年的4、20全世界的风筝爱好者都会拿着自己制作的风筝来潍坊参加国际风筝节。

    [阅读全文]...

2023-02-17 00:00:00
  • 大班美术教案《风筝》10篇

  • 教案,美术,大班
  •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说出风筝的不同形态。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地画出形状不同的风筝。

      3、风筝的两边图形要对称。

      4、认读汉字:骨架、左右对称 。

      活动准备:

      各种形态的风筝 活动前组织幼儿放风筝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风筝,说出风筝的不同形态。

      师:小朋友,这两天你们都在放风筝,请你说说看,你见过什么样子的风筝?

      二、讨论风筝的共同点,认读汉字:骨架、左右对称。

      师:这些风筝形状虽然不同,但是它们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教室里的风筝,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幼儿每说出一个特点,教师及时出现相应的汉字。)

      三、分析风筝的图案和色彩。

      师:小朋友真能干,发现了风筝许多相同的地方,有骨架,有一根长长的线,风筝的身体左右对称,有的风筝上的图案也左右对称,还有飘带(教师一边说,一边指着汉字)。那你最喜欢哪只风筝?请你上来说一说。

      师:现在请小朋友分组,去看看你喜欢的风筝有哪几种颜色,有哪些图案,相互之间说一说,然后再告诉老师,好吗?

      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也来设计风筝,你们愿意吗?在画的时候要注意风筝的两边要对称,把你喜欢的图案、花纹和色彩都用上去,也可以模仿这些图案和颜色,你们会吗?画完了我请小朋友把你的风筝剪下来,贴到这幅图的天空中,剪的时候边上要留些白纸,这样风筝才好看。好,开始吧。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五、评价幼儿作品:

      师:今天小朋友画出了自己设计了许多漂亮的风筝,你们看,这些小朋友放着你们设计的风筝,多开心呀!他们说:中班的小朋友真能干,颜色涂得很均匀,色彩搭配得也很好,图案设计得更漂亮,小朋友,你们开心吗?那我们也去放风筝吧。

      教学目标:

      1、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愿意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创作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教学准备:

      1、集各种造型和颜色的风筝,布置"风筝王国"。

      2、有关风筝的课件1份,风筝卡片若干。

      3、纸张、水彩笔、竹签、线、胶带等风筝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参观"风筝王国"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1、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风筝,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①这些风筝真漂亮!还有什么词语可以夸风筝漂亮?

      ②你看到有什么风筝?

      ③在其他地方还见过、放过什么风筝?

      ④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感受它的对称美。

      ①讨论风筝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

      ②认识风筝的各个部分及作用。(风筝的画面、骨架、线)

      ④引导幼儿发现风筝左右对称,感受风筝对称美。观察一个风筝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图案、骨架、尾巴)

      ⑤小结:风筝是对称的,只有对称才能放到天上去。

      3、观察、比较、讨论,了解风筝的不同种类。

      ①组织幼儿讨论各式各样的风筝除了大小、图案、颜色不同外,还有什么不一样?

      ②了解风筝的种类:*面、立体、串式。

      ③练*分类。

      二、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1、教师示范制作简易风筝,提醒创作要注意的地方。

      2、幼儿自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制作好的风筝放到展板上,互相欣赏、交流。

      三、组织幼儿拿着自制的风筝到院子里放风筝。

      四、活动总结

      教学反思:

    [阅读全文]...

2022-06-17 23:34:12
  • 大班美术画风筝教案菁选

  • 大班美术画风筝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画风筝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学*用装饰画及卡通化的手法,自主的装饰风筝面。

      2、欣赏各种美丽的风筝,通过观察看示意图,了解制作风筝的简单方法。

      3、体验放飞风筝,获得成功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油画棒或水彩笔,皱纹纸,剪刀,浆糊,长方形白纸,细线;

      2、师生收集各种风筝展示在教室里。

      活动过程:

      一、有故事《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导入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49只风筝在天上飘,49只纸船在水里漂,啊,多么美好!你们教室里飘的是什么风筝呢?

      二、通过观察,师生共同探索了解风筝的结构及风筝面的装饰方法。

      1、请带风筝来的小朋友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风筝,说说:风筝上有什么图案?风筝的色彩是怎样的?你喜欢什么样子的风筝。

      2、教师:你们还见过哪些风筝?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4、探索:风筝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5、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制作简易风筝的示意图,请幼儿说说: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掌握制作风筝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明确绘画要求,教师交待要求。

      1、在长方形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图案,涂上漂亮的颜色;

      2、用皱纹纸剪一条或两条常常的彩色带粘贴在风筝上做飘带。

      3、系绳是要细心,不要将风筝拉断。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及时将幼儿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幼儿,探讨最好的解决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实际问题。

      四、幼儿去户外放风筝,体验成功放飞的快乐。

      大班美术风筝教案,大班的孩子们动手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锻炼了,我们可以教幼儿做一些比较有趣又稍微有点复杂的手工了,比如说我们春天最常见的一种玩具——风筝,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增加春天放风筝的趣味性。

      一、活动目标:

      1.学*用对称的方法装饰风筝,体验作画的快乐。

      2.激发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与能力。

      二、活动准备:

      PPT美丽的风筝、风筝半成品、记号笔、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主题“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风筝)(二)出示风筝PPT,让幼儿观察1.图一:提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风筝?(蝴蝶,金鱼)觉得好看吗?你觉得哪里好看?

      2.图二、图三:我们先来看看这只美丽的蝴蝶风筝。 (出示左右对称的蝴蝶风筝)孩子们,你们看这个风筝漂亮吗?

      幼儿:漂亮。

      教师:颜色真美啊,那你们谁能说出他有哪些颜色?

      幼儿:(点数颜色),翅膀上有。。。。色。下面翅膀上有。。。背部有。。。眼睛上有。。。

      图三:这只蝴蝶上面还有很多图案?你们发现了吗?谁来说说?

      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左右都一样)告诉你们这叫对称。

      什么是对称?(左右大小要是一摸一样的)为什么要做成对称的?(为了保持*衡和美观)3.按照同样方法讲述图四(金鱼)和图五(蜻蜓),侧重对称。

      (三)学*点线技巧装饰风筝。

      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些美丽的风筝都是由点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1.请小朋友回忆点,并在黑板上画出。

      2.请小朋友回忆线,也画出。

      3.动脑筋将点和线结合,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案。

      4.欣赏PPT,感知点线结合的美。

      (四)创作与体验1.进一步让幼儿表现美,激发创作的欲望。

      看老师也准备了三种形状的风筝,有蝴蝶、金鱼和蜻蜓,要请你帮助这些风筝穿上有图案的花衣服。你会用哪些线条和图案来装饰呢?

      2.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画之前要学会用左右对称的方式来画,要先用线条分割,然后用图案装饰。线条和图案要密一点,丰富一点,这样的风筝才漂亮。

      (2)要注意绘画时的坐姿。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风筝。

    [阅读全文]...

2023-03-01 00:00:00
  • 大班美术优质教案《风筝》含反思3篇

  • 教案,美术,大班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惯。

      5、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1、教室里布置"风筝展",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

      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3、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若干,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

      4、人手一只马夹袋、剪刀、胶水。

      5、每组放有各种彩纸(皱纹纸、自粘纸、手工纸、泡沫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3分钟)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教师引导语:"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如有幼儿提到喜欢风筝对称的话,就请他在集体面前说说,可直接引出下一个环节)教师引导语: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

      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5分钟)过渡语: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徐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1、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

      教师引导语:你们觉得它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一样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的,还是教师直接说出比较好)』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风筝面。(15-20分钟)教师引导语: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好吗?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最好看。

      教师引导语:

      (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只风筝的优点和缺点)

      (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四、幼儿制作风筝面。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风筝装饰的最漂亮。(原本我设想要用旧图书、挂历纸,但是如果要求幼儿对称装饰的话,只能用各种纸了)

      1、幼儿做到一半时,教师可请几位能力强一点的幼儿,用铅笔画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

      2、做的快的幼儿可以帮助做的慢的幼儿。

      3、请客人老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线系在风筝上。(马夹带的拎手上)

      五、带幼儿去放风筝。(没有做好的幼儿可以继续做)(2分钟)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操场上放风筝,比一比谁的风筝最漂亮。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活动目标

      1、学*“刮蜡”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对配色所产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2、在玩风筝、画风筝的活动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牙签刻出花纹。

      难点:控制手部动作的力度。

      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油画棒、牙签、淡颜色的水粉颜料(淡绿、淡黄、淡兰、淡紫等)小毛笔。

      活动流程

      1、放风筝——讨论——示范——创作棗评价——延伸活动

      放风筝,了解风筝,引起兴趣。

      2、通过放风筝,教师应引导幼儿去观察风筝的构造与*衡的关系,介绍放风筝的一些基本方法,鼓励幼儿去尝试,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3、讨论(1)观察她们各个相同的整体造型,体会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

      (2)欣赏、讨论风筝上对称的、五彩缤纷的图案,激发表现美的欲望。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美术教案《风筝》10篇

  •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剪贴以及包扎等手工技能,合作完成风筝的制作。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及享受成功的喜悦。

      (4)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 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老师的制作过程,能够与小伙伴一起动手按照步骤制作风筝。

      活动准备

      一个做好的风筝、一大叠报纸、足够的剪刀、足够的簿竹片、胶水、足够份数的长线团、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实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1.出示风筝实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让孩子说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风筝

      3.喜欢同样风筝的孩子坐在一起,准备合作做风筝

      二、学做风筝

      1. 给孩子讲清楚做风筝需要的物品

      2.对他们讲明白做风筝的步骤

      3.师生一起动手做风筝,老师一边教一边做给孩子们看,让孩子跟着老师一起做。(这个过程是小组合作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好让他们合作完成)

      (1)先在报纸上画好自己喜欢的风筝图形,要大小刚好合适。还可以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用剪刀把已经画好的风筝图形剪下来。

      (3)用线把小竹片按要求固定好形状,做成一个框架。

      (4)把风筝图形与框架粘贴在一起。

      (5)把长线团的一头扎在小竹片框架的最中间。

      三、展示作品,表现自我

      1.让孩子们把自己做的风筝举起来,大家一起欣赏。

      2.让孩子们说说哪个小组做的风筝最好。

      四、拓展

      让孩子们在大人的陪同下,一起到空地上放风筝。

      教学反思

      1、这节课我准备得比较充分,材料也准备得很充足。

      2、整节课的思路比较清晰,时间安排也很合理。

      3、做风筝的过程每一步都讲得很详细,教做风筝的过程也很到位。

      4、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合作的体验与快乐。

      5、因为孩子们还小,所以做出来的风筝不是很漂亮,而且也没能让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风筝。以后如果再教孩子们做,我想让他们合作完成之后,再继续做,好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风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室里布置"风筝展",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

      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3、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若干,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

      4、人手一只马夹袋、剪刀、胶水。

      5、每组放有各种彩纸(皱纹纸、自粘纸、手工纸、泡沫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3分钟)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教师引导语:"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如有幼儿提到喜欢风筝对称的话,就请他在集体面前说说,可直接引出下一个环节)教师引导语: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

      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5分钟)过渡语: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徐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阅读全文]...

2022-07-08 08:20:01
  • 大班美术教案

  • 教案,美术,大班
  • 大班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浸染法创作染纸图案。

      2、学*用色彩变化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供各种染纸作品,组织幼儿欣赏。

      2、了解并学*染纸的基本折叠方法(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任意折、卷搓折等)。

      3、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宣纸或餐巾纸,彩色墨水、水彩盘,作衬用的旧报纸,抹布。

      活动过程:

      一、展示染纸围巾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欲望。

      师:天气寒冷,小朋友们都戴上了围巾,动物商店的小熊也想为小动物们准备一些围巾,它想请小朋友为它制作一些漂亮的围巾。

      二、与幼儿共同探索用浸染法染纸的过程及方法。

      1、折叠:主要折叠法有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任意折、卷搓折等。

      2、浸染:把需要染色部分浸入颜料中,发现浸在颜料中的时间长短与染色面积小的关系。

      3、*晾:将浸染好的纸漫漫打开,*放在旧报纸上晾干。

      三、幼儿尝试染纸,创作各类围巾的图案。

      1、提醒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使画面色彩明快、对比强烈。

      2、染好后,小心地将染纸打开,*放在旧报纸上。

      3、幼儿可尝试多种折染的方法,感受不同折染方法能产生变化无穷图案的乐趣。

      4、举办小熊商店"围巾展览会",组织幼儿欣赏,进一步激发关心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一、课题的生成: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设计娃娃”,这是一个来源于幼儿生活的美术活动。

      来源一:活动区角中,让幼儿准备娃哈哈瓶、易拉罐、可乐瓶等废旧材料,课余活动中,发现有许多幼儿给娃哈哈瓶上画上头发、眼睛、衣服,幼儿的兴趣很浓。幼儿生活中,娃娃是他们最熟悉、最了解的事物。小的时候最爱抱娃娃,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娃娃。

      来源二:手工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在撕撕、贴贴、折折、剪剪中幼儿获得极的满足感和成功感;各种瓶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做成娃娃当装饰品,简便又美观,及时感受制作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符合幼儿思维直观现象的心理特点。

      对于制作娃娃幼儿非常想亲身体验,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抓住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满足幼儿的愿望。因此,选择这个主题内容。

      二、课题的实施:

      (一)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娃娃,感受活动的乐趣。

      2、难点: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导幼儿学*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教师的教具:布置小熊商店,制作好的娃娃五个,半成品一个。

      2、幼儿用的材料:双面胶、剪刀、筐子若干。

      做头发的材料(毛线、皱纸、布等);做帽子的材料(果冻盒子、蜡光纸);

      做衣服的材料(布、塑料花纸、毛线等);做眼睛的材料(布、钮扣等)

      (四)活动过程:

      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进入“小熊商店”,引导幼儿自由欣赏娃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观察,讨论,发现娃娃的漂亮和不同之处。

      1、师:小熊开了一家娃娃商店,店里有漂亮的娃娃。看看,这些娃娃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讨论)

      2、师:小动物最喜淮买小熊商店里的娃娃,可是,娃娃太少了,怎么办,呢?

      3、师:太好了,我们就来小熊做娃娃吧!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1、幼儿观察讨论材料,鼓励幼儿胆使用各种材料。

      师:(1)做娃娃的材料真多,有些什么材料?(幼儿自由说)

      (2)你想用什么材料做娃娃的头发、帽子、衣服?

      2、引导示范。

      师:(1)老师小熊做了个娃娃,看看娃娃缺了什么?(头发)找找看,哪些材料像娃娃的头发?

    [阅读全文]...

2022-11-04 09:59:52
  • 美术美工《风筝》优秀教案3篇

  • 教案,美术
  •   一、课题的导

      〈一〉背一背。清·高鼎 《风筝》导入课题。鼓励学生齐读,大声读,提高课堂气氛和活跃度。

      风 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yuán)

      〈猜一猜。下面这首诗是清·吴友如的一首题画诗,猜一猜描写的是一项怎样的活动:

      只凭风力健,不加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清云有路通。

      ①同学们放过风筝吗?曾经放过风筝的同学举手,并谈一谈你放风筝时的心情好吗?

      ③由鲁迅和他弟弟关于风筝的故事引入课文:强调鲁迅的心曾因为风筝的事而沉重过,设置疑问,引入课题。

      二、认识鲁迅

      ①谁了解鲁迅先生的一点情况? 小学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一篇课文《三味书屋》。

      ②补充有关鲁迅的资料: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写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他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中篇小说《阿Q正传》;还有其他杂文集等。

      三、整体感知

      〈一〉学法指导: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过程当中注意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举手问我,注意学*要求。

      ①标出每一自然段的序号,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看谁又快又认真。(时间:7分钟)

      ②读完课文想一想,这篇散文诗向我们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作者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注意:结合听、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学*指导: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方法,注意和学生交流,掌握学生学得情况。

      ①注意纠正下了字的读音: 模样 嫌恶 什物 掷在地下 虐杀 堕着

      ②和同学们交流整体感知的情况。

      四、质疑探究

      〈一〉学法指导:通过同学们对课文的初步阅读,我们对文章有了粗浅的认识,我想,课文中肯定有你不理解的句子,不明白的意思。下面就请你再次快速得阅读课文,仍用“圈点勾画问叹”的读书方法标下你有疑惑的地方或者有所感触的地方,看看哪个小组找的问题最多最有价值?

      〈二〉学*指导:组织学生速度课文,发现问题,交流问题;和学生双向交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①读课文找问题。——→②组织学生交流问题——→③探究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鼓励激发学生: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一一解决同学们所有的问题,看哪些同学能抓住时机,快把问题提出来,先解决。注意启发引导,尽量让学生把问题感悟出来。

      五、体会品味

      〈一〉友情提示:人物的心理是通过作者的描写才表现出来,只有抓住关键的词句才能很好的体会出人物的心理,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体会下列心理。

      ①哪些语句写出了小弟弟对风筝的喜爱?

      ②哪些动词写出了“我”对于精神的虐杀?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二〉体验感受

      ①组织学生找相关的词句——→②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心理感受

      六、总结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我想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把你的收获说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

      提示:你的收获可以是知识方面的;可以是学*方法方面的;可以是你的感悟;也可以对作者或者作的小弟弟说几句知心的话。

      板书:(略)

      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教学环节:(6分钟)

      背一背。下面这首诗请同学们大声读,齐声背,看看谁能最先背过。

      风 筝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yuán)

      猜一猜。下面这首诗是清·吴友如的一首题画诗,猜一猜描写的是一项什么活动:

      只凭风力健,不加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清云有路通。

      认识鲁迅:(读一读,对鲁迅先生要有初步了解)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写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他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中篇小说《阿Q正传》;还有其他杂文集等。

      第二教学环节:(12分钟)

      读一读,说一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最好大声朗读),读的过程当中注意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举手和老师交流,注意学*要求: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美丽的风筝》美术教案10篇

  • 教案,美术
  •   教学目标:

      1、在欣赏风筝的基础上,鼓励幼儿通过大胆想象,学*用对称的方法尝试表现出不同形状的风筝,体验成功的.快乐。

      2、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教学准备:

      1、一段音乐,幼儿绘画用品。

      2、一只风筝,风筝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2、春天来了蝴蝶、小鸟都在天上飞来飞去,除了他们还会有谁在天上飞? (幼儿讲述)

      3、春天是放风筝最好的季节,今天刘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风筝,你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老师手里的风筝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漂不漂亮?这些风筝都有一个特点是什么?(两边对称,教师讲解风筝)

      二、让幼儿在欣赏的基础上,讲述美。

      欣赏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风筝图片,请小朋友们说出这些风筝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这些风筝多美呀!有XX风筝,形状有各种各样的,而且图案和颜色都很漂亮。美丽的风筝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多快乐啊!

      三、进一步让幼儿表现美,激发创作的欲望。

      1、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成一只美丽的风筝啊?假如让你们变成一只美丽的风筝,长着两只翅膀,你想变成一只什么风筝呢?

      2、噢,今天老师也想变一只风筝到空中去自由自在的飞翔,多快乐呀!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变成一只漂亮的风筝去飞翔一下好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音乐做飘得动作)

      四、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小朋友,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吧你们刚才变的这只美丽的风筝给画下来,让后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风筝。

      五、讲述作品,活动结束

      1、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2、带领幼儿去放风筝。(结束)

      《小班美术教案:美丽的风筝》摘要:

      蝶、小鸟都在天上飞来飞去,除了他们还会有谁在天上飞? (幼儿讲述) 3、春天是放风筝最好的季节,今天刘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风筝,你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老师手里的风筝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漂不漂亮?这些风筝都有一个特...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美丽的风筝,了解风筝的简单构造。

      2、学*为图形糊上直线形或弧线形骨架,选择各色彩纸自主装饰风筝面,制成风筝。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惯。

      4、进一步学*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废旧材料: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旧报纸若干,直线形或弧行形骨架若干(可使用包装带或者竹篾),各色彩纸、飘带、线若干

      2、辅助工具:剪刀、浆糊、牙签、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主题。

      1、教师出示风筝实图,让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风筝,了解风筝制作材料的多样性。 "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参观风筝展,你们开心吗?"

      2、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观察,会发现。把风筝的秘密找出来!教师提问:"你看到的是些什么风筝呀?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二、引导幼儿讨论风筝的简单构造,激发幼儿制作风筝的愿望。

      1、教师提问:"风筝后面有个硬硬的是什么呀?"(介绍骨架、风筝面),"我们放风筝是手里牵着的是什么呀?"(介绍线和飘带)、"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个有骨架的风筝呀?"

      三、幼儿尝试制作简单的风筝。

      1、出示三角形风筝面和骨架,引导幼儿理解虚线的作用,提问:怎样才能让风筝面和骨架牢牢得糊在一起呢?(一幼儿尝试为三角形风筝面糊上骨架。)

      2、出示圆形风筝面,引导幼儿理解实线的作用,提问:圆形的风筝面该选择什么样的骨架呢?

      3、幼儿介绍为三角形风筝面糊骨架的经验。糊好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帮它打扮了,你想做什么风筝就可以把它打扮成什么样。

      四、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儿童完成作品)

      1、引导幼儿探索利用已有小工具为风筝穿线的方法。

      2、提醒幼儿最后别忘了帮风筝装上线和飘带。

      五、作品展示,欣赏交流。

      1、同伴之间相互介绍,交流制作经验。

      2、把自己的风筝展示给客人老师看,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到操场上去放风筝,比比谁的风筝飞得高!

      活动目标

    [阅读全文]...

2022-05-14 10:49:59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