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朗字的诗句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朗字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朗字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朗字的诗句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莫厌夏日长,莫愁冬日短。欲识短复长,君看寒又暖。——元稹《遣兴十首》
2.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庾信《小园赋》
3.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4.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刘禹锡《聚蚊谣》
5.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王昌龄《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6.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韦应物《子规啼》
7.夏日旧来长,佳游何易暮。——皎然《惜暮景》
8.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皇甫冉《彭祖井》
9.夏日郁蒸,言用于阴,凉风飒兴。 ——顾况《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
10.夏夜宴南湖,琴觞兴不孤。月摇天上桂,星泛浦中珠。——薛逢《夏夜宴明月湖》
11.夏夜新晴星校少,雨收残水入天河。 ——王建《新晴》
12.清风首夏夜犹寒,嫩笋侵阶竹数竿。——刘商《早夏月夜问王开》
13.千寻练写长年在,六出花开夏日消。——徐夤《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14.夏日烈烈扬晖光,阳气入土土力强。——释文珦《夏暑正隆望秋得雨风赋长句》
15.难眠夏夜抵秋赊,帘幔深垂窗烛斜。 ——李约《病中宿宜阳馆闻雨》
16.天地诗人少,山林夏日长。——方回《日长三十韵寄赵宾旸》
17.春风媚世葩华过,夏日荐茶冰蜜尝。——苏籀《园人饷果》
18.红菡白苹当夏日,冷烟寒雨过秋时。——张嵲《仇氏园·泠泠竹日澹疏篱》
19.如何夏日千雷怒,今作寒宵呜咽流。——张嵲《唁微水》
20.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张宇初《喜晴》
21.落絮蒙蒙立夏天,楼前槐树影初圆。——杨皇后《宫词·落絮蒙蒙立夏天》
22.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赵友直《立夏》
23.炎凉物意岂天心,*白花时使夏侵。——郭之奇《二十立夏下旬犹春月也作留春诗十首·其一》
24.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杨基《立夏前一日有赋》
25.一声戴胜蚕眠后,插遍新秧绿满田。——文彭《四月》
26.夏至江村正好嬉。老红生翠一川迷。——周星誉《鹧鸪天·夏至江村正好嬉》
27.田娘箬帽分秧去,乡客泥船载草归。——周星誉《鹧鸪天·夏至江村正好嬉》
28.一陂野葛花如雪,蚱蜢蜻蜓历乱飞。——周星誉《鹧鸪天·夏至江村正好嬉》
29.黄梅雨细麦秋轻,枫叶萧萧江水*。——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其二·江都夏》
30.寒逼西堂布被重,江头枫叶想应红。——冬谿泽公《溪庄即事》
31.炎蒸三伏有无中,十里荷花四面风。——赵蕃《张帅置酒环波觞孙会之签判严造道主簿及蕃作》
32.菱叶荷花渐满池,红榴绿筿正相宜。——刘基《夏日杂兴(四首)·菱叶荷花渐满池》
33.长夏未应炎暑过,薄寒恰似晚秋时。——刘基《夏日杂兴(四首)·菱叶荷花渐满池》
34.芳春柳色连,长夏荷花绕。——吴芾《登遐观亭》
35.晓木千笼真蜡彩,落蕊枯香数分在。——李贺《新夏歌》
36.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葛天民《江上》
37.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杜甫《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3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39.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40.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白胜《赤日炎炎似火烧》
4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42.去年仲夏后,盛暑若火炽。——李覯《寄祖祕丞》
43.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寒山《诗三百三首》
44.夏天将作衫,冬天将作被。——寒山《诗三百三首》
45.陶陶仲夏兮,草木蕃庑。——刘敞《逐伯强文》
46.城外园林初夏天,就中野趣在西偏。——刘禹锡《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47.仲夏夜向短,忽忽不得寐。——郑善夫《答毛汝厉侍御》
48.仲冬方寒荔挺出,仲夏方炎靡草死。——楼钥《又次王恭叔韵·仲冬方寒荔挺出》
49.腊月*汤泉不冻,夏天临渭屋多凉。——王建《昭应官舍书事》
50.清露夏天晓,荒园野气通。——韦应物《南园》
1.春昼花明日暖,夏天柳暗风凉。——白玉蟾《题丹晨书院壁》
2.孟春期过我,仲夏始来翔。——方孝孺《喜脩德汝器二君子偕嘉猷秀才至二首·其二·孟春期过我》
3.季春人病抛芳杜,仲夏溪波绕坏垣。——皮日休《奉和鲁望药名离合夏月即事三首》
4.仲夏天气热,鬓须忽成霜。——曹邺《奉命齐州推事毕寄本府尚书》
5.我来仲夏初,解箨呈新绿。——苏轼《过建昌李野夫公择故居》
6.遨游西湖中,仲夏草木荣。——苏辙《赵少师自南都访欧阳少师于颍州留西湖久之作》
7.归去稽山当仲夏,园林竹箭长千竿。——王穉登《赠刘汝临》
8.当此仲夏时,何以谢炎歊。——晁说之《始到无极作》
9.每愁仲夏多溽暑,更逢今岁少南风。——陆文圭《居高明》
10.洗去仲夏热,如逢晚秋霜。——朱翌《重午菊有花遂与菖蒲同采》
11.己卯至庚辰,仲夏晦之暮。——王周《齿落词》
12.*田渺成湖,仲夏月多雨。——李东阳《题王维诗意图》
13.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范灯《状江南·季夏》
14.盛夏天无风,广宇犹蒸炊。——强至《奉和纯甫秋扇》
15.眼浮紫电夏天影,面驻素娥秋夜轮。——江满昌《大唐大慈恩寺大师画赞》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凉风冬有雪。——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春有百花秋有月》
4.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5.纱厨藤簟, 玉人罗扇轻缣。——白朴《天净沙·夏》
6.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白朴《得胜乐·夏》
7.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朱淑真《清*乐·夏日游湖》
8.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初夏》
9.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10.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王维《苦热行》
11.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王维《赠吴官》
12.菱透浮萍绿锦池, 夏莺千啭弄蔷薇。——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
13.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李白《夏日山中》
14.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15.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王昌龄《龙标野宴》
16.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7.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8.蔷薇满院香,菡萏双池锦。海榴浓喷火,萱草淡堆金。——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上归长天》
19.暑气难禁,天地炎蒸甚,闲行*绿阴。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上归长天》
20.避热不归金殿宿,秋河织女夜妆红。——王建《宫词一百首》
21.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骆宾王《晚泊江镇》
22.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苏辙《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23.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齐己《城中晚夏思山》
24.竹轩静看蜘蛛挂,莎径闲听蟋蟀移。——齐己《城中晚夏思山》
25.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再过王辂原居纳凉》
26.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王令《暑旱苦热》
27.柳塘花坞心应懒,葵扇栎笙手自携。——丘葵《初夏·当春一脉生生意》
28.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徐玑《新凉》
29.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王守仁《书庭蕉》
30.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31.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32.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杨万里《夏夜追凉》
33.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34.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35.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36.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陈文述《夏日杂诗》
37.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韦应物《夏花明》
38.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39.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40.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41.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42.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念奴娇·昆仑》
43.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杜甫《夏日叹》
44.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孟浩然《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45.喜见夏日来,变为松景清。——孟郊《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46.少年才把笙歌盏,夏日非长秋夜短。——辛弃疾《玉楼春·效白乐天体》
47.无事门多闭,偏知夏日长。早蝉声寂寞,新竹气清凉。 ——张籍《夏日闲居》
48.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张籍《夏日可畏》
49.春景园林赏花木,夏日山间避炎屠。——马致远《杂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50.春阴怜弱蔓,夏日同短晷。——李端《鲜于少府宅看花》
适合朗诵的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适合朗诵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枫桥夜泊》
年代:唐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乌衣巷》
年代:唐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静夜思》
年代:唐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年代:唐作者: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竹里馆》
年代:唐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秋夜寄丘员外》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琵琶行》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朗诵母亲的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朗诵母亲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忆母》
作者:清代,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送母回乡》
作者:唐代,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将母》
作者:宋代,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蓼莪》
作者: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短歌行》
作者:东汉末,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风尘。
2、《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朗读端午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朗读端午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五日(选一)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五丝
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清明古诗朗诵
导语: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清明古诗朗诵,一起看看吧!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世纪恒通在线温馨提示: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经过漫长历史发展沉淀下来的精华,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诵读古诗词可以加强学生练字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此,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教材在课内及“日积月累”部分选编了113篇古诗词,既有理解运用的要求,也有诵读品析的期望。我们将按年级顺序逐一鉴赏品读,以飨读者。
【注 释】
①高鼎(生卒年不详),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 (今浙江省杭州市 )人,著有《拙吾诗稿》。 ②草长莺飞:江南暮春时节景象,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莺,黄鹂。 ③拂堤杨柳:杨柳垂下的枝条像是在抚摸堤岸。④醉:迷醉,陶醉。 ⑤春烟:指春天水上或地上的雾气。 ⑥散学:放学。 ⑦纸鸢: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译 文】
在小草发芽、黄鹂飞翔的二月春天,
轻拂着堤岸的杨柳似乎沉醉在春天的水雾之中。
儿童们放学后早早地回到了家里,
赶忙趁着东风去放风筝。
【赏 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乡村居住时见到的景象。诗的前半部分交代所处的季节以及郊外的景色,展现出一派令人迷醉的江南风光;后半部分则加入了人物:一群小孩子,他们早早放学回来,赶着去放风筝。 “忙趁 ”二字表达了孩子们着急去玩耍的样子,使得整个画面变得灵动起来。全诗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动静结合,洋溢着一种安宁、静谧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和春景的喜爱。
《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青云 一作:白云)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释及翻译:
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天上人间。
*:《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赏析: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在《清明》中,杜牧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与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日朗的古诗句
古诗月朗的诗句
带朗的诗句古诗
带朗字的诗句古诗
古朗月行的诗句古诗
古朗月行的诗句
古朗月行诗句
风的诗句古诗朗读
古诗带朗诵的诗句
宽的古诗句朗朗上口
古诗带朗读的诗句
古诗画的诗句朗读
带朗的诗句
关于朗读的古诗句
有关朗读的古诗句
清朗的古诗句子
寒雨的诗句古诗朗读
古诗画鸡的诗句朗读
古诗朗诵山的诗句
朗朗书声的诗句
含朗字的诗句
带朗字的诗句
阳光开朗的古诗句
天空晴朗的古诗句
开朗豁达的古诗句
形容朗读的诗句古诗
古诗朗诵雪梅的诗句
豁达开朗的古诗句
秋天的诗句古诗朗读
朗诵乡愁的诗句古诗
小学生描写秋天的诗句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有
描写脐橙的好句
描写戏台的诗句
描写返璞归真的诗句
描写绝招的好词好句
描写少女春心的诗句
描写奔跑的诗句
描写珠海的诗句
描写春天夜色的诗句
描写学的诗句
描写萧瑟的诗句
描写流浪的诗句
描写一个人独行的诗句
描写季节的好句好段
描写似曾相识的诗句
描写春天嫩芽的诗句
描写战友情深的诗句
描写早晨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一个人值班的诗句
描写运动会场面的好句
描写天气的词句
描写无花果的好词好句
描写蜜蜂采花的诗句
描写乌云密布的古诗句
描写青衣水袖的诗句
描写北京的繁华诗句
描写早读的诗句
描写学*努力的名句
描写*淡心境的诗句
描写幽静景色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