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句子摘抄及赏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红楼梦句子摘抄及赏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红楼梦句子摘抄及赏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红楼梦句子摘抄及赏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红楼梦摘抄加赏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红楼梦》。每一次看《红楼梦》,对于里面各种各样的人物我都深感悲痛,替他们不公的命运深感痛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摘抄加赏析,一起来看这篇经典小说。
元妃省亲
——《红楼梦》第十八回精彩片段赏析
【原文】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
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邢夫人等忙上来解劝。贾母等让贾妃归座,又逐次一一见过,又不免哭泣一番。然后东西两府掌家执事人丁在厅外行礼,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领丫鬟等行礼毕。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未敢擅入。”贾妃听了,忙命快请。一时,薛姨妈等进来,欲行国礼,亦命免过,上前各叙阔别寒温。
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贾妃亦嘱“只以国事为重,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等语。
【赏析】
如果要了解封建伦理纲常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曹雪芹所描写的贾政与元春之间畸形的父女关系,便为我们提供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教材。从表面上看,省亲是让元妃回家看看父母亲人,叙天伦之乐,尽做女儿的孝道。但实际情况如何呢?为了恭迎元春,贾府上下老小从五鼓起身直等到上灯,全都“跪止不迭”。
贾元春见过了祖母和母亲,该见父亲了。但是,做父亲的贾政连见女儿一面都不可能,有话要说,也必须像臣子对皇帝那样奏启,而且一个只能在“帘外问安”,一个则只好“垂帘行参”。为什么连父亲的面也不能见呢?因为元春首先是贵妃,除了太监,是不准与别的男人见面的,那怕你是父亲也罢。元妃倒想跟父亲说几句心里话,而且她隔帘垂泪说得很动情:庄户人家,虽然吃的是腌菜穿的是布衣,但是一家人可以和和美美,享受天伦之乐。我们现在虽然已经富贵到极点,但是却骨肉分离,想想真没有什么意思!
元妃终于大着胆子把心里的苦闷跟父亲说出来了,但是却得到了一番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贾政“含泪启道”,“启”是臣子对皇帝的口气,“含泪”是父亲对女儿的情感,但这点父亲对女儿的情感,也完全淹没在臣子对皇室的恭敬之中了,贾政对女儿说了什么呢:我这个做臣子的,出身在山村的穷人家,家里的这帮人都是乌鸦麻雀,没想到鸦鹊窝里飞出您这么个金凤凰!这段话说得多么虚伪、多么矫揉造作、多么言不由衷!贾家是寒门吗?不是,是世代公卿;贾家的儿女都是些乌鸦和麻雀吗?更不是。做父亲的为了恭维做了皇妃的女儿,竟然说出如此不符合事实的话来!
接着,贾政用颂圣的语气说自己的女儿,他竟然在这里创造性地用了一个词:“下昭祖德”。*时说某个人光宗耀祖,应该说“上昭祖德”,但是元妃已经是皇帝的妃嫔,君臣之礼就高于一切,祖宗再大的功劳也不能跟皇帝并列,于是在贾政嘴里,“上昭祖德”便被改成“下昭祖德”了。如果说贾政说自己的女儿时,还带着一些怜爱之心父女情深,那么当他说到实际上的女婿皇帝时,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做女婿的让女儿回一次娘家成了天高地厚之大德,成了千古以来的旷恩!贾元春已经明确表示她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的痛苦,贾政还得嘱咐她:必须兢兢业业地侍奉皇上。她感到痛苦怎么办?那就把这痛苦压下去,把这苦果吞下去,切勿满怀怨愤。
这段几百字的父女对话看得人毛骨悚然。贾政没有多少才气,他能够在元妃跟前讲出这番非常严谨、非常考究、非常到位的官场话语,固然因为多年官场的熏染,但也可能是经过认真的预先排练,结果创造出这番父亲见面的不伦不类的“世界之最”。 正是由于一系列的封建伦理纲常,才使元妃和父亲贾政之间上演了一出滑稽戏。
凤姐逞才
——《红楼梦》第十三回精彩片段欣赏
【原文】
贾珍此时也有些病症在身,二则过于悲痛了,因拄个拐踱了进来。邢夫人等因说道:“你身上不好,又连日事多,该歇歇才是,又进来做什么?”贾珍勉强陪笑道:“侄儿进来有一件事要求二位婶子并大妹妹。”邢夫人等忙问:“什么事?”贾珍忙笑道:“婶子自然知道,如今孙子媳妇没了,侄儿媳妇偏又病倒,我看里头着实不成个体统。怎么屈尊大妹妹一个月,在这里料理料理,我就放心了。”邢夫人笑道:“原来为这个。你大妹妹现在你二婶子家,只和你二婶子说就是了。”王夫人忙道:“他一个小孩子家,何曾经过这样事,倘或料理不清,反叫人笑话,倒是再烦别人好。”贾珍笑道:“婶子的意思侄儿猜着了,是怕大妹妹劳苦了。若说料理不开,我包管必料理的开,便是错一点儿,别人看着还是不错的。从小儿大妹妹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又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我想了这几日,除了大妹妹再无人了。婶子不看侄儿,侄儿媳妇的分上,只看死了的分上罢!”说着滚下泪来。
王夫人心中怕的是凤姐儿未经过丧事,怕他料理不清,惹人耻笑。今见贾珍苦苦的说到这步田地,心中已活了几分,却又眼看着凤姐出神。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今见贾珍如此一来,他心中早已欢喜。先见王夫人不允,后见贾珍说的情真,王夫人有活动之意,便向王夫人道:“大哥哥说的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王夫人悄悄的道:“你可能么?”凤姐道:“有什么不能的。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王夫人见说的有理,便不作声。贾珍见凤姐允了,又陪笑道:“也管不得许多了,横竖要求大妹妹辛苦辛苦。我这里先与妹妹行礼,等事完了,我再到那府里去谢。”说着就作揖下去,凤姐儿还礼不迭。
【赏析】
宁国府的贾蓉媳妇秦可卿去世了,贾珍想把丧事办得轰轰烈烈、体面奢华,偏偏尤氏撂挑子,而自己又顾不过来,便想请荣国府大管家王熙凤来协理。而要想请得王熙凤协理,需要王夫人点头同意,于是贾珍拄着拐棍儿去求王夫人。王熙凤在荣国府日常琐细的家务中,埋头苦干,虽然彰显出她的能力,却没能获得显赫的名声,现在一听到贾珍的请求,巴不得利用这个机会大干一场,好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干。但王夫人却一开始不同意,说王熙凤“小孩子家”,没办过丧事,料理不清会惹人耻笑。贾珍苦苦哀求,终于让王夫人有点心动,王熙凤便乘机请求说:“大哥哥说得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吧。”按说这时的凤姐应该假作推托,但她料定一旁的婆婆邢夫人,是素来暗里讨厌她“能不够”的,因而如何能推她一把呢!只好自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了。假设王熙凤来句“我可干不了!”之类的客气话,也许王夫人就完全回绝贾珍了。王熙凤可不是固守那些妇德妇言妇工陋俗的人,她擅长放灵眼看到机会,该出手就出手!协理宁国府是她展示才能、邀买人心的最好的机会,她岂能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但当王夫人默认了她的请求之后,她表现得却又是那么谦逊得体。一是王夫人悄悄问她行不行时,她回答:外边有大哥哥料理,我不过在里边照管一下,有不明白的事问太太就是了,显得她很收敛。但是此后的实际情况呢,读者没有看到王熙凤在任何事情上请示过贾珍,也没有请示过王夫人。二是当贾珍要把宁国府对牌交给王熙凤,而且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时,王熙凤故意不接对牌,只看着王夫人,显然意思是要王夫人公开下令,她好名正言顺地接手。更妙的是,对牌最终也不是王熙凤从贾珍手里接过来,而是贾宝玉从贾珍手里接过来,强递到王熙凤手里的,好像她协理宁国府是迫不得已。王熙凤可真是百变佳人,应对这样的场面实在是游刃有余。
协理宁国府的事定下后,王熙凤一个晚上都不耽误,马上来到宁国府厅房。她不忙着管哪件具体事宜,二是先仔细分析形势。小说里一共写到五件“宁国府中风俗”,也就是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王熙凤虽身在荣国府,但对于宁国府的问题却洞如观火。此前,她可能没有主持过这样的大事,但她天资超人,当仁不让,主动出击,迎难而上,把个秦可卿丧事期间的宁国府,治理得有条不紊,有口皆碑,充分展示出她治家不让须眉的女强人形象。
可卿出殡
——《红楼梦》第十四回精彩片段赏析
【原文】
一夜中灯明火彩,客送官迎,那百般热闹,自不用说的。至天明,吉时已到,一般六十四名青衣请灵,前面铭旌上大书:“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诰封一等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享强寿贾门秦氏恭人之灵柩”。一应执事陈设,皆系现赶着新做出来的,一色光艳夺目。宝珠自行未嫁女之礼外,摔丧驾灵,十分哀苦。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余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堂客算来亦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小轿,连家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余十乘。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远。
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早有宁府开路传事人看见,连忙回去报与贾珍。贾珍急命前面驻紥,同贾赦贾政三人连忙迎来,以国礼相见。水溶在轿内欠身含笑答礼,仍以世交称呼接待,并不妄自尊大。贾珍道:“犬妇之丧,累蒙郡驾下临,荫生辈何以克当。”水溶笑道:“世交之谊,何出此言。”遂回头命长府官主祭代奠。贾赦等一旁还礼毕,复身又来谢恩。
【赏析】
秦可卿之死,是《红楼梦》中通过写办丧事来洞察社会、透视人生、描写封建末期风俗的大手笔。秦可卿是重孙媳妇,这么个小人物死了,又死得不明不白,按理说悄悄埋了就算了,不值得小题大做,大肆铺张。可是,宁国府主人却偏要借助办丧事摆阔耍威风,以此来显示熏天气势。先是旷日持久地大做佛事,其次是花巨资买了一套珍贵棺木,再次是通过宫廷权阉买了个“龙禁尉”的虚衔,好写到秦可卿的灵旙上。作者以此写尽贾府的豪门气派,豪门门面,豪门网络,顺带也写到了官场和宫廷的腐败与糜烂。
秦可卿出殡,是古代其他小说中从未有过的精彩场面。六十四个青衣请出来秦可卿的铭旌上写着:“诰封一等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享强寿贾门秦氏恭人之灵柩”。“强寿”是长寿的意思,秦可卿不过才二十岁,怎么能称为“强寿”呢?显然,作者在这里故意用“强寿”二字,是在暗示秦可卿死于非命。跟“恭人”这四品夫人配套的“执事陈设”,全部现赶着新做出来,一色光艳夺目。还有宝珠作为秦可卿的义女,摔盆尽孝,还要为秦可卿去守灵。四品夫人是现造的,未嫁之女也是现认的,这段描写意味深长。
更让人十分诧异和震撼的,是秦可卿的送葬队伍浩浩荡荡,有镇国公等六位国公继承人,有南安郡王之孙等七位郡王的继承人……王公大人以及王孙公子,能来的都来了,大轿小轿,不下百余辆,这些来宾的摆设跟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摆了三四里远。这是何等的气派,何等的排场!跟极力铺张的送葬队伍相映成趣是高规格的“路祭”,因为宁国府的权势,皇室“四王”,东*王、南安王、西宁王、北静王在贾府送葬路旁搭起彩棚,奏起哀乐,点上香烛,祭奠亡灵。这样的路祭是贾府权势的最高体现,把贾府的权势、地位、豪门的网络都表现出来了。“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短短十几个字,写尽了贾府的繁华,写尽了大殡里边的权势,这是从其他小说中看不到的精彩文字。表面上看,作者在这里写得是宁国府办丧事,但深意却无不在写贾家的铺张和荒唐,而且作者如此描写,显然是要把贾府全盛时候的气派和排场,跟后来的`大衰落、大败局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贾府由兴盛走向衰落是必然的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
上面这一切闹剧的总导演,是宁国府的主人贾珍。贾珍在《红楼梦》中,是一个极其荒淫无耻的男人,基本上没见过他做过什么好事。恰好《红楼梦》也写到了贾珍父亲贾敬之死,那更是一段非常滑稽又非常深刻的文字。曹雪芹对于贾敬之死描写非常简略,丧礼场面的描写居然只有十几个字:“丧仪焜耀,宾客如云,自铁槛寺至宁府,夹路看的人何止数万人。”为什么曹雪芹对于宁国府大老爷的丧事如此轻描淡写?因为作者已经用秦可卿之死把贾府的权势写尽了,写绝了,不需要再重复可卿丧事上已写过的场面,他要写出更深刻更耐人寻味的内容。
宝玉题额
——《红楼梦》第十七回精彩片段赏析
【原文】
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息歇息。”说毕,方欲进篱门去,忽见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众人笑道:“更妙,更妙,此处若悬匾待题,则田舍家风一洗尽矣。立此一碣,又觉生色许多,非范石湖田家之咏不足以尽其妙。”贾政道:“诸公请题。”众人道:“方才世兄有云,‘编新不如述旧’,此处古人已道尽矣,莫若直书‘杏花村’妙极,”贾政听了,笑向贾珍道:“正亏提醒了我。此处都妙极,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作一个,不必华丽,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作来,用竹竿挑在树梢。”贾珍答应了,又回道:“此处竟还不可养别的雀鸟,只是买些鹅鸭鸡类,才都相称了。”贾政与众人都道:“更妙。”贾政又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众客都道:“是呀。如今虚的,便是什么字样好?”
大家想着,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命,便说道:“旧诗有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众人听了,亦发哄声拍手道:“妙!”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你方才那些胡说的,不过是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
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未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刚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
【赏析】
大观园题对额,是《红楼梦》作者浓墨重彩表现贾宝玉才气的一个重要章节。作为元妃省亲的面子工程,耗费巨大的大观园终于修成了,但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如果单纯去介绍,既费笔墨又可能让读者感到乏味,因而天才作家曹雪芹便把对它的介绍,与表现贾宝玉的才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艺术起到了一箭双雕之效。
在这一回里,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种种活动,都在大观园的背景上次第展开,作者通过贾政、清客和宝玉巡看新告竣的大观园,拟题匾对,一开始就把大观园的规模、方位、建筑布局、山水特色等等作了全面的介绍和重点的描绘。如果没有这一情节,我们很难设想用其他什么更好的方法,能使结构繁复、景物众多的大观园,很快地就在读者心目中留下如此清晰、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安排,正是作者高出于一般的才能*庸的小说家的地方。值得深深玩味的是,作者把题对额活动,写成了对两类人在文才诗思方面的一次实地考核:一方面是被人称为“自幼酷读书”、当时在朝廷做官的贾政,以及他门下的一批附庸风雅的清客;另一方面则是所谓“愚顽怕读文章”的封建逆子贾宝玉。尽管宝玉在题对额的过程中,一再被迂腐古板的父亲喝骂得不敢吱声,但考核的结果,谁优谁劣,谁智谁愚,谁被弄得窘态百出,明眼的读者还是从小说中清楚地看到了。在这里,作者对贾政及其门下清客相公们作了淋漓尽致的嘲讽,对贾宝玉出类拔萃的才学作了不动声色的赞美。
稻香村是一派田园风光,贾政见了就表示勾起他“归农之意。”那宝玉却是茫然不知,也不等贾政之命,先就发了一通议论,把众人所题贬得一无是处,气得贾政只好制止。按说宝玉听到父亲断喝,就应该知趣收敛才对,可是他不,当贾政问他此处如何,众人都悄悄推他,让他说好。可是他却说“不及有凤来仪多矣。”招来贾政一番训斥。然而这一番训斥并不能使宝玉就此改口,竟然当着众人的面顶撞起父亲来。表面看,这是宝玉在评点地理环境,其实是一篇有关艺术观的宣言,他在艺术上主张自然、天然,反对扭捏造作。从贾宝玉所题对额以及诗联,不仅可窥到宝玉诗词才功底之一斑,而且也可观其诗品人格、胸怀性情、道德教养之高低。
红楼梦经典名句摘抄赏析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什么样的句子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楼梦经典名句摘抄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赵飞燕立着舞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宝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宝玉含笑道:“这里好,这里好!”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着,亲自展开了西施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于是众奶姆伏侍宝玉卧好了,款款散去,只留下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丫鬟为伴。秦氏便叫小丫鬟们好生在檐下看着猫儿打架。
2、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因为身染重疾,写书来特接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阻。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费,不消絮说,自然要妥贴的。作速择了日期,贾琏同着黛玉辞别了众人,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3、却说伏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忽然凉风过处,飒飒的落下一阵雨来。宝玉看那女孩子头上往下滴水,把衣裳登时湿了。宝玉想道:“这是下雨了,他这个身子,如何禁得骤雨一激。”因此禁不住便说道:“不用写了,你看身上都湿了。”那女孩子听说,倒唬了一跳,抬头一看,只见花外一个人叫他“不用写了”。一则宝玉脸面俊秀,二则花叶繁茂,上下俱被枝叶隐住,刚露着半边脸儿:那女孩子只当也是个丫头,再不想是宝玉,因笑道:“多谢姐姐提醒了我。难道姐姐在外头有什么遮雨的?”一句提醒了宝玉,“嗳哟”了一声,才觉得浑身冰凉。低头看看自己身上,也都湿了。说:“不好!”只得一气跑回怡红院去了。心里却还记挂着那女孩子没处避雨。
4、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头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5、刘老老只是千恩万谢的,拿了银钱,跟着周瑞家的走到外边。周瑞家的道:“我的娘!你怎么见了他倒不会说话了呢?开口就是‘你侄儿’。我说句不怕你恼的话:就是亲侄儿也要说的和软些儿。那蓉大爷才是他的侄儿呢。他怎么又跑出这么个侄儿来了呢!”刘老老笑道:“我的嫂子!我见了他,心眼儿里爱还爱不过来,那里还说的上话来?”二人说着,又到周瑞家坐了片刻。刘老老要留下一块银子给周家的孩子们买果子吃,周瑞家的那里放在眼里,执意不肯。刘老老感谢不尽,仍从后门去了。
6、且说荣府中合算起来,从上至下,也有三百馀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乱麻一般,没个头绪可作纲领。正思从那一件事那一个人写起方妙,却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这一家说起,倒还是个头绪。
7、那宝玉恍恍惚惚,依着警幻所嘱,未免作起儿女的事来,也难以尽述。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因二人携手出去游玩之时,忽然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行,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
8、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彩,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垂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9、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加清溜,溶溶荡荡,曲折萦纡。池边两行垂柳,杂以桃杏遮天,无一些尘土。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
10、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云。
11、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士隐令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的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好;再使几人去找寻,回来皆云影响全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去,何等烦恼,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顾性命。
12、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干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13、黛玉两眼直瞪瞪的瞅了他半天,气的“嗳”了一声,说不出话来。见宝玉别的脸上紫涨,便咬着牙,用指头狠命的在他额上戳了一下子,“哼”了一声,说道:“你这个——”刚说了三个字,便又叹了一口气,仍拿起绢子来擦眼泪。宝玉心里原有无限的心事,又兼说错了话,正自后悔;又见黛玉戳他一下子,要说也说不出来,自叹自泣:因此自己也有所感,不觉掉下泪来。要用绢子揩拭,不想又忘了带来,便用衫袖去擦。黛玉虽然哭着,却一眼看见他穿着簇新藕合纱衫,竟去拭泪,便一面自己拭泪,一面回身将枕上搭的一方绡帕拿起来向宝玉怀里一摔,一语不发,仍掩面而泣。
14、通灵宝玉反面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后面。但其真体最小,方从胎中小儿口中衔下,今若按式画出,恐字迹过于微细,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所以略展放些,以便灯下醉中可阅。今注明此故,方不至以胎中之儿口有多大、怎得衔此狼蠢大之物为诮。
15、士隐意欲也跟着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又见奶母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
16、黛玉正自悲泣,忽听院门响处,只见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群人都送出来。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尚望着门洒了几点泪。自觉无味,转身回来,无精打彩的卸了残妆。紫鹃雪雁素日知道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着什么,常常的便自泪不干的。先时还有人解劝,或怕他思父母,想家乡,受委屈,用话来宽慰。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是常常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了,也都不理论了。所以也没人去理他,由他闷坐,只管外间自便去了。那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
17、盼到晚上,果然黑地里摸入荣府,趁掩门时钻入穿堂。果见漆黑无一人来往,贾母那边去的门已倒锁了,只有向东的门未关。贾瑞侧耳听着,半日不见人来。忽听咯噔一声,东边的门也关上了。贾瑞急的也不敢则声,只得悄悄出来,将门撼了撼,关得铁桶一般。此时要出去亦不能了,南北俱是大墙,要跳也无攀援。这屋内又是过堂风,空落落的,现是腊月天气,夜又长,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好容易盼到早晨,只见一个老婆子先将东门开了进来,去叫西门,贾瑞瞅他背着脸,一溜烟抱了肩跑出来。幸而天气尚早,人都未起,从后门一径跑回家去。
18、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常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19、当下代儒没法,只得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铁槛寺后。一时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荣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也是二十两,宁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其馀族中人贫富不一,或一二两、三四两不等。外又有各同窗家中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得此帮助,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20、一时宝钗凤姐去了,黛玉向宝玉道:“你也试着比我利害的人了。谁都像我心拙口夯的,由着人说呢!”宝玉正因宝钗多心,自己没趣儿,又见黛玉问着他,越发没好气起来。欲待要说两句,又怕黛玉多心,说不得忍气,无精打彩,一直出来。
【红楼梦】经典语录一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甄士隐语
【红楼梦】经典语录二
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贾雨村名字的由来
【红楼梦】经典语录三
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二仙师对石头语
【红楼梦】经典语录四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出自《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经典语录五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语
【红楼梦】经典语录六
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甄宝玉语
【红楼梦】经典语录七
这女人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甄宝玉语
【红楼梦】经典语录八
里面女儿们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你岂不愧些!’
他回答的最妙。他说:‘急疼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便果觉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了。’——甄宝玉语
【红楼梦】经典语录九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述王熙凤容貌
【红楼梦】经典语录十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红楼梦】经典语录十一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描述贾宝玉容貌
【红楼梦】经典语录十二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出自《西江月》,评价贾宝玉
【红楼梦】经典语录十三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出自某大石牌坊
《红楼梦》第九回发生了一件大事,贾府学堂内部由于闲言碎语,引发了一场群殴事件。
事件的起因是秦钟与香怜借着外出上厕所的机会,两个人嘀嘀咕咕,似有相互交好之意,恰被金荣听见,金荣回到学堂后,就将此事宣传开来,各种污言秽语传播起来,秦钟向代课老师贾瑞告状,结果贾瑞不但不管,还助纣为虐,贾瑞不敢责备秦钟,于是将所有的责任全都归结在香怜身上,这场闹剧本来就此结束,最多香怜受点责备,大家息事宁人,结果贾蔷的出现却让这场闹剧扩大化。
金荣只一口咬定,说:“方才明明的撞见他两个在后院子里,亲唇摸*,两个商议定了,撅草棍儿抽长短,谁长谁先干。”金荣只顾得意乱说,却不防还有别人,谁知早又触怒了一个。你道这个是谁?原来这一个名唤贾蔷。——第九回
贾蔷这个人很有意思,秦钟受委屈的时候,他没有出头,倒是这场事故快要息事宁人的时候,他听了金荣的几句歪话,就生气得要采取措施,这是为何?
按照《红楼梦》文本的官方说法,贾蔷和贾蓉的关系甚好,而秦钟又是秦可卿之弟,也就是贾蓉的小舅子,所以贾蔷看秦钟受委屈,心中不忿,这才挺身而出,但事实应该并非如此。试想一下,贾蔷若真的单纯是为了秦钟,那么他一开始就该采取措施,可在书中我们看到,这场闹剧本来已经终结,结果金荣嘴贱,又说了些男男关系的脏话,贾蔷这才忍不住要动手!
金荣的话,为何对贾蔷触动如此之大呢?
原来在宁国府中,也一直盛传着贾蔷与贾珍关系肮脏,贾蔷是贾珍的娈童的说法,这一点书中也有记载:
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专能造言诽谤主人,因此又不知有什么小人诟谇谣诼之词。贾珍亦想风闻得些口声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如今竟分与房舍,命贾蔷搬出宁府,自去立门户过活去了。——第九回
且不论贾珍、贾蔷之间是否有龙阳关系,但这些谣言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贾蔷为此不得不搬到外面去住,所以贾蔷出头搞事,一半原因是为了给秦钟出气,一半原因是贾蔷由金荣的脏话联系到了自己的处境,想借着打击金荣出出气。
贾蔷是个聪明人,金荣是薛蟠的人,他跟薛蟠关系不错,不想为了一个小小的金荣跟薛蟠闹矛盾,于是他略施小计,将目光对准了宝玉的仆人茗烟。
这茗烟乃是宝玉第一个得用的,且年轻又不谙世事,如今听贾蔷说金荣如此欺负秦钟,连他爷宝玉都干联在内,不给他个厉害,下次越发狂纵难制了。这茗烟无故就要欺压人的,如今得了这个信,又有贾蔷助着,便一头进来找金荣。——第九回
贾蔷心思深沉,他了解茗烟,将其当作挑起事端的工具。本来事情已经结束了,结果茗烟进来一场大闹,直接引发了“顽童闹学堂”事件,而在这个时候,贾蔷去哪儿了呢?他跟贾瑞打了个招呼,偷偷跑了。
贾蔷遂跺一跺靴子,故意整整衣服,看着日影儿说:“是时候了。”遂先向贾瑞说有事要早走一步,。贾瑞不敢强他,只得随他去了。——第九回
从此处也可以看出,贾蔷替秦钟出气是假,泄自己心中之气是真,贾蔷一走,秦钟还在学堂,难道贾蔷不怕秦钟被打坏,至少也应该留下现场假装劝说,顺便保护好秦钟才是。书中记载,贾蔷当时已满十六岁,应该算是学堂内部年龄最大的孩子,他有责任,更有能力保护秦钟,可贾蔷根本没考虑这些,抬抬脚就走了,任由学堂内发生群殴事件。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事件,我们就能看出贾府内部的层层危机,学堂是贾府内部学术气息最浓厚的场所,可却成了薛蟠实施龙阳之兴的“夜店”,金荣、香怜、玉爱等都与薛蟠有染,各种污言秽语在这里盛行,在这里,贾府学子当真能学*到经济学问吗?我们不禁要给这个问题打个问号。
贾府的衰败,处处可见,学堂也不例外!
红楼梦优美句子摘抄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楼梦优美句子摘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优美句子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二、经典语录
1、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甄士隐语
2、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贾雨村名字的由来
3、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二仙师对石头语
4、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出自《金陵十二钗》
5、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语
6、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贾宝玉语
7、这女人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贾宝玉语
8、里面女儿们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你岂不愧些!”他回答的最妙。他说:“急疼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便果觉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了。”
9、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
10、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1、传说远古时候,天原来不整齐,女娲氏在大荒山无稽崖炼五色石补天,共炼成十二丈高、二十四丈见方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2、一日到了京都,街市的繁华,人烟的昌盛,自非别处可比。那贾府更是气度非凡:街东的宁国府与街西的荣国府,两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
3、只见已进来了一位年轻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脖子上挂着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4、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静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拂风。
5、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了多少,但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都说黛玉不及。而且宝钗做事豁达,待人随和,不像黛玉孤高自许,所以深得下人之心。
6、只见宝钗正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挽着黑漆油光的发髻,身上蜜合色的棉袄半新不旧的`,看去不见奢华,惟觉雅淡。
7、黛玉用手轻轻地笼住束发冠儿,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把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
8、路旁彩棚高塔,设*张筵,和音奏乐,居是各家路祭。
9、宝玉举目望去,见北静王面如美玉,目似明星,好个秀丽人物。宝玉忙抢着上来参见。北静王从轿内伸手搀住,见宝玉面若春花,目如点漆。
10、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友如何来庆贺,宁、荣二府*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若无,毫不介意,因此众人笑他越发呆了。
11、咱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建造海船,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就把银子花得淌海水似的!
12、一对对凤霎龙旌,雉羽宫扇,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执事太监捧着香巾、绣帕、漱盂、浮沉等物。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鹅黄绣凤鸾舆,缓缓行来。
13、只见院中香烟缭绕,华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景象,富贵风流。
14、但见一处处铺陈华丽,一桩桩点缀新奇。
15、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16、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起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17、只见一个个歌有裂石之音,無有天魔之态,虽是妆演的形容,却做尽悲欢的情状。
18、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竿竹子,隐者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些。
19、园内顿时花招绣带,柳拂春风,不似前番那般寂寞。
20、宝玉自进园来,每日只和姐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致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音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
21、宝玉回头一看,却是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花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
22、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
红楼梦中多女子,且德才兼备
《红楼梦》又叫《石头记》,作者是清朝时期的曹雪芹、高鹗。
1、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又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为不幸的。”这是鲁迅先生对《红楼梦》所领悟的,且透彻精辟诠释了人性。
2、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3、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4、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
5、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6、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7、世外仙姝寂寞林,山中高士晶莹雪。
贾府真是如梦如幻如烟花一散
8、气质美如兰,才华腹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艳,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9、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鲁迅先生说过:“悲凉之雾气,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知者,独宝玉而已。”
11、花招绣带,柳拂香风。
12、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3、不以功名为念,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
红楼梦里的女子琴棋书画都精通
我对《红楼梦》的评价是,红楼梦中多女子,且德才兼备,比起污秽的男子来更显如出淤泥而不染,但处在那种封建社会中,女子是多么没地位啊,因为女子受封建礼教与三从四德影响之深,所受的迫害,是女子多薄命的摧残之物。
在作者的笔下,却能以女子为上者,这些女子又如女儿国般地闪现,展示各自的才能,在现实中不比任何一位男子差,作者此处的用意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在如此多的女林之中,难免要有一些悲剧,因为要受封建礼法的摧残,故此红颜多薄命。
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这种为知己者生,为知己者死的那种崇高的友谊,更显得比任何一部明清小说对女性的有失偏颇的冷嘲热讽,更来得弥足珍贵。
红楼梦
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林黛玉
2: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贾宝玉
3:菩提本非对,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贾府人员
4:沉酣一梦终须星,冤孽偿清好散场。 5:大丈夫相时而动,趋吉避凶者为君子。 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7: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这几个句子是我比较喜欢的金典语录,你们喜欢吗?喜欢的话帮点个赞关注一下,后面再分享更多的金典句子
《红楼梦》葬花吟赏析
说到《葬花吟》,我们不得不先谈黛玉葬花。自《红楼梦》问世以来,“黛玉葬花”便广为传颂,成为红楼最动人的故事。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把香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落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丧?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早在明代中叶,唐伯虎在他的桃花庵前种过不少牡丹,有时大叫痛哭,至花落时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以送之(《六如居士外集卷六》)。唐寅《花下酌酒歌》里的“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知是谁?”极似黛玉的“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葬花故事也远非唐寅一家,与曹雪芹先人交好的杜濬也写过《花冢铭》,其中这样写道“余**瓶花,不减连林,尝窃有慨世之蓄瓶花者,当其荣盛悦目,珍惜非常,及其衰悴,则举而弃之地,或转入溷渠莫恤焉,不第唐突,良亦负心之一端也,余特矫其失,凡前后聚瓶枯枝计百有十三枝,为一束,择草堂东偏隙地,穿穴而埋之。(《变雅堂之集卷八》)曹雪芹根据这些原形,比较综合之后,构造了《红楼梦》的黛玉葬花,葬花从此广为流传。
黛玉葬花起于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在大观园沁芳闸桥边桃花下偷读西厢,正读至落红成阵处,只见一阵风吹过,桃花落得他满身满书都是,宝玉要抖将下来,又恐怕脚步践踏了,故兜了花瓣抖向池内,让他们随水流出闸去,正踟蹰将地上的花如何处置时,肩锄挂囊,手拿花帚的黛玉来了,将花扫了装在囊里,送到畸角上的花冢埋掉,接着上演了共读西厢一幕。其后一回贾政将宝玉叫去了一日,黛玉替他担忧,晚饭后闻得宝玉回来,便往怡红院去探视,正见宝钗宝玉一起进院去,故在别处停一会儿后再往怡红院,不料晴雯将她误作别人,闭门不开,恰在进退不定之时,又听见宝钗宝玉二人的笑语之声,黛玉哪受得了此气,回去一夜不曾睡得安稳。次日一早与宝玉见面,宝玉便说:“好妹妹,你昨日可告了我不曾?叫我悬了一夜心。”恰与黛玉疑宝玉因为恼她打小报告故不肯开门相符,气愤委屈之下便偷偷来至葬花处吟唱《葬花吟》。
曹雪芹对贾宝玉的评语是“情不情”,黛玉则是“情情”,意为宝玉将感情倾注于无情之物,即博爱万物,而黛玉则是将感情倾注于用情的人,读至葬花处,笔者不禁生疑,黛玉所葬之花岂非无情之物,博爱无情之物者有岂止宝玉一人哉?宝玉将落花抛至流水,一经流出便依旧把花糟蹋了,哪如黛玉将花埋了,随土化了来得干净,如此看来,黛玉倒盛过宝玉了。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这是《葬花吟》的第一节,写暮春之景。花儿急急地凋谢了,经风一吹变成了漫天的花雨,褪尽了娇艳的红艳,消逝了醉人的芳香,有谁去怜惜她们呢?柔弱的蛛丝飘荡在春日的台榭前,几时被风吹散呢?还有那飘零的柳絮扑进绣帘,是在乞求闺中人的怜惜么?
自古以来花便是女性的象征,以花喻人,以人喻花,诗词中常用此手法。《红楼梦》中的花与人也是对应的,牡丹对应宝钗,芙蓉对应黛玉,海棠对应湘云,杏花对应探春,老梅对应李纨,并蒂花对应香菱,桃花对应袭人,另外晴雯号称“芙蓉仙子”。由此诗中的花当指大观园的女儿们,花儿的凋谢也预示着她们的逝去。世人对待她们的消逝也如同对待花儿一样,谁会来惜取将残的红颜呢?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女性的生命不过昙花一现,花开过后便要迅速飘落,任那些曾欣赏她们的人践踏,芳魂艳魄都将不存,留下的只是一缕尘香。
“有谁怜”隐含了一段答语,世人春风都不懂得怜惜落花,对她们的逝去都是冷眼旁观,置之不理,懂得怜惜落花的只有黛玉了,自称绛洞花主的宝玉也不懂,将残红付与无情的流水,岂知流出大观园后便会被糟蹋,甚至比被人践踏更为悲惨。
游丝之软,游丝之弱,不禁让人联想到黛玉的身世,出身于诗书之家,幼年丧母,父亲死后益发无依无靠,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孩像浮萍一样寄居贾府生命之软弱,不正如檐下飘荡游丝么,随时都有可能被风斩断。仅凭贾母的疼爱和宝玉的那份爱情维系着生命,怎经得日日夜夜的风吹雨打。
王国维说“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江心点点萍”。落絮的人生,落絮的命运,天意如此,无可奈何。
“落花”“游丝”“落絮”,同样的飘零,同样的忧伤,同样的命运,同样的还有那花下的葬花人。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第二节转而写人。暮春是个忧伤的季节,弹指间红颜衰老,百花凋零,无可奈何,惟有惋惜。黛玉本就多愁善感,加之对宝玉的误解,更是满怀忧郁惆怅。许多版本的“无处诉”作“无释处”或“无着处”,笔者认为不妥。第三十七回黛玉《咏白海棠》中“娇羞默默同谁诉”,第三十八回黛玉《咏菊》中“片言谁解诉秋心”,《菊梦》中“醒时幽怨同谁诉”,皆用“诉”而不用“释”或“着”,此处亦是。最后一句写黛玉不忍心践踏落花,同时也暗含其他人却在落花上走过的意思。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第三节又转回写景。柳叶和榆荚只知道炫耀自己的芳菲,却不管桃花的飘零,李花的纷飞,等到来年春回大地,桃李又含苞吐蕊,只是闺中却无昔日的葬花人。读至这里,不禁萌生对柳絮榆荚的厌恶之情,只是天地不仁,世道无情,我们又何必去怪罪柳丝榆荚呢?在这个世道上,多数人都是只顾自己能够芳菲百年,哪管别人的死活。王熙凤说得好“‘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借剑**————不露痕迹’,‘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站干岸儿————不沾事’,‘推倒油瓶子不扶————懒到家了’,都是全挂子的武艺”,锦上添花的不少,雪中送炭的难寻。此节连用两层对比,前两句柳丝榆荚的芳菲与桃花李花的飘零对比,后两句将人与桃李对比,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另外笔者疑此节为后文埋下伏笔,“柳丝榆荚”可能暗指李纨和贾兰。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随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第四节转写燕子。前一节已言桃李不如柳丝榆荚,人不及桃李,悲已至极,因此将视角植物转向梁间飞燕。燕巢飘香,这本是可喜之事,黛玉却恼燕子无情,本节之妙正在于此。此节虚写燕子,实写惜花,燕巢已然生香,自是衔花筑巢的结果,怎能不让惜花的黛玉生恨。情由景发,景由情生,黛玉又想到了明年的自己,回答上节之问,重拾上文之悲。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第五节写花之境遇。一年三百六十日的风霜无情地摧残花枝,艳丽的芳华能有几时呢?一旦飘落便化作香尘,再也无处寻觅。风似刀,雪如剑,最后着一“逼”字,尤显残酷无情。这样的日子令人望而却步,更何况一年三百六十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日如此,岁岁不改。此节明写花,实写人,黛玉寄居贾府,陷于孤立无援的处境,这句正是反映了她所受的痛苦和煎熬。因为风刀霜剑无孔不入,所以她才步步留神,时时警惕,即便如此,黛玉仍逃脱不了命运之剑,最终还是伤痕累累地逝去。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花枝见血痕。
第六节写葬花之人。黛玉独自一人,手把花锄,边哭边葬,读来无限悲伤,最后一句“洒上花枝见血痕”更是断肠之语。许多版本将“花枝”误作“空枝”,所谓“花之颜色人之泪”,花之颜色乃泪染成,不必洒上“空枝”后见血痕。这日本是饯花节,大观园的其他女孩都在庆祝,而黛玉避开他人,独自至花冢前默默洒泪,这本已悲,竟又血泪,令人心痛。想当年娥皇女英哭于九嶷,血泪洒于青竹之上,故有*,其后又于潇湘之间投水自尽,号为湘夫人。黛玉潇湘妃子,竟亦哭出血泪,染红花枝,想至黛玉死时,其院内亦尽是*,笔者心亦滴血。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第七节转而写景。日已黄昏,杜鹃无语,青灯照壁,冷雨敲窗,初睡之人,未温之被,尽是黛玉想象之境,如此凄凉之境恐怕也只在想象中才有。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望帝,国亡之后甚是悲痛,死后魂化为杜鹃鸟,悲鸣是滴出血来。这里黛玉自比杜鹃,紧应上节之血泪,亦叹自己命运之悲惨。等光弱故青,心寒故雨冷,此时此境怎能入眠?黛玉由情生景,自景见情,传情入景,自景悟情,情景反复,循环不绝。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第八节是黛玉的自问自答。
问曰:“什么事这么伤神呢?”
答曰:“半为怜春半恼春。”
问曰:“为什么既怜又恼呢?”
答曰:“怜春忽至,恼春忽去。”
红楼梦人物赏析
《红楼梦》,*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清代作家高鹗所补。下面小编整理了红楼梦人物赏析相关内容,欢迎参考。
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作者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长期艰辛劳动才给子孙后世留传下来的一件宝贵的艺术珍品。《红楼梦》出世以后,它所具有的思想艺术力量,立刻惊动了当时的社会。人们读它,谈它,对它“爱玩鼓掌”、“读而艳之”;又为了品评书中人物而“遂相龃龌,几挥老拳”;还有的青年读者,为书中的爱情故事感动得“呜咽失声,中夜常为隐泣”因此在当时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说。书中的人物个个形象鲜明,深入人心。现摘取几个人物,对他们做浅要的赏析。 林黛玉 《红楼梦》中的人物,褒贬最多的恐怕就是林黛玉了。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每次读完《红楼梦》,她都能引起我的深深思考,她本身是一个柔弱的女性。而她却用她的敏感多疑,用她的反抗,用她的痛苦和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 因为林黛玉的家世、出身,她在最根本点上所表现的是一个贵族阶级的小组。在探春理家之后,黛玉评论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算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可见她对于自己是属于贵族阶级,对于与自己休戚相关的贾家贵族的命运也是非常关心的。当湘云等人说一个扮小旦的伶人模样很象黛玉时,她是很气恼的。“黛玉冷笑道……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这里不仅是由于她使 “小性儿”,更重要的是在于:她在自己和社会地位低贱的人们——例如伶人——之间划下了一道深深的鸿沟。认为拿自己与这类人相比,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这里,她的封建阶级思想表现了出来。 另一方面,她的性格中虽然存在着叛逆因素,但也并不是说她就一味地与封建阶级抗争。在宝玉的叛逆思想与封建传统观念冲突,矛盾最激化的时候——宝玉挨打 ——黛玉却在宝玉被打后劝她:“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还有,她偶尔说了两句《牡丹亭》和《西厢记》的曲文,被宝钗听到了,宝钗就对她作了长篇的说教。黛玉对此不但没有反感,而且“心下暗服”从此变得和宝钗非常亲密。显然,在黛玉性格中,封建传统观念是与叛逆因素并存的。
林黛玉的性格与她所生长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由于她出身在贵族世家,自幼受父母的疼爱,因此养成了她贵族小姐的性格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在她性格中最突出的一点也就是她对封建礼教的叛逆。 林黛玉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由于父母钟爱,把她当作男孩来培养教育,使得她的才华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后因父母早丧,她寄居到每日每时都发生仇恨、倾轧、争夺、欺诈的“本也难站”的贾府内。“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这样一种险恶的环境下,黛玉得不到一点欢乐幸福。同时,险恶的环境更推进了她的叛逆性格。她永远也学不会薛宝钗的处事圆滑,也学不会讨好封建统治家长。她眼里揉不得沙子,心里装不下尘埃。无视“温柔敦厚”的封建规范的存在。她用她那“比刀子还厉害”的言语对贵族家庭中种种黑暗和丑行揭露和嘲讽。我们常说,黛玉是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但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她正是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除此之外,林黛玉还直接反抗封建礼教。薛宝钗曾经一本正经地向她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信条,她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她才华横溢,写诗做赋直逼须眉。而且她还和宝玉有着同样的爱好,爱看《西厢记》、《牡丹亭》这类“移人心性”的“杂书”。她蔑视封建礼教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从来不劝宝玉为官做宦,从来不用“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去劝宝玉,因而深得宝玉敬重,被宝玉视为“知已”。他们的这种共同点也成了他们爱情的基础。
红楼梦人物赏析
一、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红楼梦人物简析及读后感。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二、林黛玉
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
他们的相爱使曹雪芹将黛玉对宝玉的一段痴情演绎得美丽异常,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反封建礼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三、王熙凤
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在文中表现的十分鲜明,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
四、薛宝钗
薛宝钗是一个赋予理性力量的冷美人。她冷观世人,泊淡贞静博学多识,宝玉曾以仙姿形容她的端持貌美,但宝玉悬崖撒手之后她品尽孤独滋味,幸而有冷香丸能让她“历尽别离而自安”,作文指导《红楼梦人物简析及读后感》
《红楼梦》内容概括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他们的家族是因为他们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我认为这篇文有带有一些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有些地方就是作者当时生活的写照。
作者在当时就如宝玉那般家势贵盛,气派显赫,后来其父因事获罪,产业被抄没,家道衰落。
《红楼梦》突破了传统的取材和构思方式,将社会高度浓缩于家庭范围内作整体展现,贾府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缩影,道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落没,还有作者心中的无可奈何。
红楼梦简介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他祖先原是*,但很早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曹雪芹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一个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这一经历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出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顾。这就为他写《红楼梦》准备了良好的基础。
作品:
《红楼梦》共110回,前80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行世,后30回作者也已基本完成,只是未能传抄行世,后来终于迷失。到18世纪末,高颚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塑造了小说的典型环境。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在我国及世界发展中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但很早就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康熙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信在曹寅的江宁织造署内。曹寅还奉命经常以密摺向康熙报告当地政治情况和大官僚的动态。因此,在康熙朝,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
曹寅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自己又能写诗填词谱曲。曹雪芹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这种家庭环境是不无关系的。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
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父亲曹 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
曹雪芹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 ”“饫甘餍肥”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顾。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的基础。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从该书的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110 回,前80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也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行世,后来终于迷失,这是不可弥补的
损失。到了18世纪末,高颚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
主要人物介绍:
金陵十二钗之————林黛玉
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扶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他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
而逝。
金陵十二钗之————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
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金陵十二钗之————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并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金陵十二钗之————贾巧姐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王熙凤死后,舅舅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帮忙,把她乔装打扮带出大观园。后嫁给一个
姓周的地主。
金陵十二钗之————贾探春
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精 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抄检大观园时,她为了在婢仆面前维护作主子的威严,“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对探春动手动脚的,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 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金陵十二钗之————贾元春
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金陵十二钗之————贾惜春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栊翠庵为尼。
红楼梦曲原文及赏析
《红楼梦》,*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曲原文及赏析相关内容。
原文: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赏析:
这是《红楼梦曲》总收尾的曲子。
《飞鸟各投林》,是“家散人亡各奔腾”的另一种说法,与“树倒猢狲散”同义。
这首收尾的曲子是对以贾家为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命运的概括,也可以说是一首带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主题歌。
作者一生由“饮甘餍肥”的贵族子弟跌落成一个“举家食粥”的落拓文人。他看到封建社会处处充满矛盾斗争,一切都在运动,都在产生和消失。这种客观的辩证法印在作者头脑中,就形成了他朴素的辩证法观念。在第十三回中作者通过秦可卿之口说:“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所能常保的。”这就是说“物极必反”,有始必有终,有盛必有衰,这个客观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这首《飞鸟各投林》的曲子等于宣布:凡是封建统治阶级所拼命追求和维护的一切,都是注定要灭亡的。曹雪芹依据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忠实地描绘了大观园内外的社会生活,正像他自己宣称的:“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蹬迹,不敢稍加穿凿”,因而《红楼梦》所反映的贵族家庭的兴衰始终,是符合历史的辩证法的。作者写他们的“极盛”,正是要反衬他们的“极衰”;写他们的“赫赫扬扬”,正是要反衬他们的“烟消火灭”。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写贾家最后又“沐天思”、“延世泽”、“兰桂齐芳”,安排一个不喜不悲的“团圆”结局,是违背曹雪芹原意的。曹雪芹设计的结局是“乐极悲生,人非物换”,“树倒猢狲散”。按照作者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荣国府并不永远“荣”,有荣必有枯,而且要枯得很惨;宁国府也不永远“宁”,有宁必有危,”终要有破家灭族的一天。从脂砚斋批语透露的曹雪芹所写的八十回以后的部分情节看,贾家败落后,当年“金窗玉槛”、“珠宝乾坤”的大观园要变成“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的一片凄凉颓败景象。被撵出大观园的宝玉和宝钗要有一段“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困苦生活;王熙风要有一个“身微远蹇”、“回首惨痛”的可悲下场;惜春要沿门托钵,“缁衣乞食”;贾赦、贾珍之流要被撤职罢官,扛上枷锁,或被杀头,或被流放充军。贾家如此,与他们有关联的其他史、王、薛三族也一样,得势时他们互相“扶持遮饰”,势败时也要一齐完蛋。他们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了去。这首《飞鸟各投林》的曲子,就是对他们下场的形象描绘。
曹雪芹毕竟是二百多年前封建贵族出身的一位作家,他的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他对他出身的贵族阶级充满厌恶和愤慨,但又和这个阶级难解难分地联在一起;他清楚地看到这个阶级不配有更好的命运,但又不知道谁是历史的主人;他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败,但又提不出超出封建主义范畴的政治思想。他看到了社会现象的发展和变迁,但只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简单的循环,如认为“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就是错误的“历史循环论”。所有这些都反映了曹雪芹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反映了他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
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中有一个论断,认为这首曲子是《红楼梦》全剧三大主线之一的“人散”。原文摘录如下:
……这第三条大线就是“人散”。人散虽与家亡相联,又自成体段,前文已经说过。秦可卿与风姐托梦的结语,说了两句七言诗——秦可卿也能诗!岂不甚奇?须知所谓“正邪两赋而来”之人,大抵皆属于诗人型.这是个专题,宜有专文讨论。如今只说可卿最后说道是:“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署名“梅溪”的,于此便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便欲堕泪。”可知这人散一线,是书中最后的一局——也就是结局,所以它独自构成一大经纬。
“三春去后诸芳尽”,有几层涵义。一即字面义;三春(孟、仲、季,即“九十春光”)过去了,百花凋谢.二是“三春”又指书中所叙三次重要的元宵佳节——第十八回省亲,第五十四回夜宴,与八十回后某回的一次元宵节(大约是巨变的发生)。三是“三春”又指贾氏姊妹,元、迎、探,特别是探春一去,方是人散的总溃之始。这两句诗总括地表述了大势.我们当然还是“欲知其详”。我以为这就要向雪芹给我们留下的另一段曲文去参会——就是第五回《红楼梦曲子》正曲第末支,那首惊心动魄的《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单只这“飞鸟各投林”五个大字,已然道尽了“人散”的意味。这曲子笔大如椽,音调悲慨,总结了全书,我说是“结局”,全书的结局就是“人散’。大约不是我的一时的错觉吧!
这首极端重要的曲文,是探佚学和结构学的一把关键之启钥,纲领之提挈,把它研究透彻、的确了,将是“红学’的一大贡献。但就我个人来说,一时还未能做到。只有一些零碎的看法,姑且提供参考。
这首曲文应是每句暗切一入之?事。例如“有恩的,死里逃生”,是指巧姐,正谓“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者是矣。又如“欠泪的,泪已尽”,人人都能指为晴切黛玉。即此二例,其曲文体例确然可知,非我们穿凿可比。循此体例,就可以试作推寻了鄙意如下: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两句总括“家亡”
有恩的,死里逃生——巧姐
无情的,分明报应——宝钗、妙玉
欠命的,命已还——元春
欠泪的,泪已尽——黛玉
冤冤相报实非轻——迎春
分离聚合皆前定——探春、湘云
欲识命短问前生——凤姐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
看破的,遁入空门——惜春
痴述的、枉送了性命—一秦可卿
以上十二句,本以为恰好分属十二钗,但首二句并非妇女之事,而脂批于此正有总括荣宁的语义(其实应是总括贾王史薛四门),那么可知此二句是先从“家亡”领起,以下才是每句分属。又由于只剩下了十句,而“分离、聚合”明明是两者的合词并咏,这又明白了还有一句应该也是合咏二人,于是我寻找这个可能性时,发现“看破的,遁入空门”也可能包括妙玉惜春二人而言。但细味其言,终以指惜春更为切合,盖妙玉之出家,固幼年多病,为父母所舍身,又因避权势仇家之难,方进京入园的,并非“看破”之故,因此我仍以本句只指惜春,而并妙姑于宝钗一起,理由全在不能忘记“报应”二字是眼目。宝钗属于“无情”,书中有明文点破(她抽的花名酒筹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是为力证。),这样是合榫的。
另需说明的则尚有元春、凤姐、迎春三人的分屑,以其容或招来争议,所以也是研讨的题目。我将凤姐隶于“命短”句下,理由也是书有明文暗示之处。元春原系死于非命,实因政治变故而致,受
原文: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安。
奴去也,莫牵连。
赏析:
探春在贾家诸姊妹中是比较头脑清醒、眼光敏锐的一个。《红楼梦》中许多很有分量的话都是从探春口里说出来的,她所说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话,把封建统治阶级家庭内部鸡争鸭斗的丑态表露无遗。她早就预料,这样的人家是定要“一败涂地”的。
探春的远嫁不是偶然的。这一方面说明封建贵族家庭的分崩离析,另一方面也是这个“精明志高”的三姑娘理家失败后的必然结局。从这支曲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探春远嫁的矛盾心情。她舍不得抛开至亲骨肉,舍不得远离自己的家庭,所以有悲痛的哭泣;但她也预料到家势必败,怀着“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忧虑,所以有“离合岂无缘”的 * 。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探春有远嫁避祸的意思。
原文: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赏析:
[评介]这是《红楼梦》十二支曲的一首序曲,它引出十二支曲子,同时也是这十二支曲子的总括和提示。
这首序曲交代了《红楼梦》的起缘。在这里,作者是以警幻仙子的口气,借风月之情来抒发他的“愚衷”。诚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风月情浓”,表现了宝、黛之间的爱情。但这种爱情是建筑在对封建礼教叛逆的基础上的纯洁的爱情,并不是“才子佳人”式的庸俗爱情。因此,“悲金悼玉”既不是什么“色空幻境”的描写,也不是什么“情场忏悔”之作,而是通过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来表现封建社会末世之“天”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排遣作者的“愚衷”,这个“愚衷”就是作者意想补“天”而又无法可补的思想矛盾。
1、)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2、)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3、)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4、)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5、)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6、) 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7、)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8、)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9、)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10、)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11、)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12、)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13、)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14、)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15、)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16、)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17、)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盈盈烛泪因谁泣,默默花愁为我嗔。
18、)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挨过
19、)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
红楼梦摘抄赏析
红楼梦的摘抄与赏析
红楼梦句子摘抄及赏析
红楼梦摘抄加赏析
红楼梦的摘抄加赏析
红楼梦好段摘抄赏析
红楼梦赏析摘抄大全
红楼梦的好句摘抄赏析
红楼梦好句摘抄及赏析
红楼梦好段摘抄加赏析
红楼梦片段摘抄及赏析
红楼梦段落摘抄及赏析
红楼梦片段摘抄赏析
红楼梦好句摘抄加赏析
红楼梦片段摘抄加赏析
红楼梦文段摘抄加赏析
红楼梦第五回摘抄赏析
红楼梦第四回摘抄赏析
红楼梦第六回摘抄赏析
红楼梦句子赏析
红楼梦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
红楼梦句子赏析30句
红楼梦精彩片段摘抄赏析十篇
红楼梦好句子赏析
红楼梦名句赏析
红楼梦的摘抄
红楼梦摘抄
红楼梦的优美句子赏析
红楼梦经典句子赏析
红楼梦优美句子赏析
羽毛球的古诗
写树木连理枝的古诗
朋友的婚纱照古诗
关于北京奥运的古诗七绝
关于数字的小古诗
文房清供的古诗
岳阳楼记古诗全文的图片
古诗里最后押韵是ian的
一年终了的古诗
古诗江南山水的描写
长歌行的古诗字体教程
十里长街的古诗词
描述初雪的古诗文
江宁的古诗图画
伟大的诗篇古诗
团结拼搏努力的古诗
柳宗元的咏史怀古诗
古诗教学中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
写古诗比赛的作品
关于浚县古城的古诗
古诗中的花开月份
有没有咏冬的古诗词
初中积累古诗的方法
刮风刮雨的古诗
关于古诗的画报初中
题西林壁古诗的课文原文
表现这一意境的古诗
比喻女孩漂亮的古诗词
小学生最典型的古诗
适合二岁的古诗
运动很快乐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