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风筝的古诗四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放风筝的古诗四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放风筝的古诗四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放风筝的古诗四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儿童放风筝的古诗
我国风筝历史悠久,有两千多年。例如唐代路德延《小儿诗》中就有,“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之句。唐代以后放风筝更加盛行,并逐渐与春游踏青、荡秋千、插柳、祭祖等共同组成清明节的主要民俗活动。而且风筝不仅多见于古代诗词,也多见于我国古戏剧。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儿童诗放风筝,一起来看看吧!
风筝
清-曹雪芹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借探春这一人物把放风筝的人和放风筝的季节,以及放风筝时出现断线的情况写得惟妙惟肖,耐人寻味。由此看来,风筝遥遥一线牵,有放飞成功后的喜悦与兴奋,也有盘旋坠地后的思考与沉思。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时节,快乐的孩子舒臂引线,喜放风筝的情景。吟诵全诗,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不觉出现在眼前。
风筝
唐-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风筝发出的声音有音乐的美,像一串串流动音符响在耳边,一阵风吹来,风筝又吹出另一种曲调,细细品味,犹如丝竹之音萦回于耳,让人感悟到风筝音乐的无穷曼妙。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诗中并不见纸鸢的形象,却给人们带来了遐想,风筝只有凭借风力方可傍云而飞,人事腾达不也是这样的吗?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该诗前两联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纸鸢跋扈挟风鸣”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以及孩子那天真可爱、欢乐自在的状态。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元-马臻
豪家游赏占头船,趁得风轻放纸鸢。
手拍丝轮争上下,一时回首看青天。
春天的西湖,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只只飞鸢翔于蓝天碧水间。此情此景,怎能不使诗人诗兴大发?诗中惟妙惟肖地写出放鸢者,寄情蓝天的乐趣和情态。诗句生动传神,耐人寻味。
纸鸢
元-谢宗可
画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跹。
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
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杨天。
黄昏人倚楼头望,添个红灯到上边。
风鸢图诗
明-徐谓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徐谓的《风鸢图诗》,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让我们看到春天里,人们争放风筝的情景。
怀潍县
清-郑板桥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满天飞翔的风筝下,娇女摆动罗裙,在周围欢呼助兴,风筝给了她们春天的心境和展示美丽的机会。这种春意盎然的民间活动,让我们呼吸到了早春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也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时光。
风筝
关于放风筝的古诗
古人的风筝是充满诗意的,古诗里风筝美丽的姿态,既牵动着我们的视线,也系着我们对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关于放风筝的古诗,一起来看看吧!
1、风筝
唐-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风筝发出的声音有音乐的美,像一串串流动音符响在耳边,一阵风吹来,风筝又吹出另一种曲调,细细品味,犹如丝竹之音萦回于耳,让人感悟到风筝音乐的无穷曼妙。
2、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诗中并不见纸鸢的形象,却给人们带来了遐想,风筝只有凭借风力方可傍云而飞,人事腾达不也是这样的'吗?
3、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该诗前两联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纸鸢跋扈挟风鸣”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以及孩子那天真可爱、欢乐自在的状态。
4、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元-马臻
豪家游赏占头船,趁得风轻放纸鸢。
手拍丝轮争上下,一时回首看青天。
春天的西湖,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只只飞鸢翔于蓝天碧水间。此情此景,怎能不使诗人诗兴大发?诗中惟妙惟肖地写出放鸢者,寄情蓝天的乐趣和情态。诗句生动传神,耐人寻味。
5、纸鸢
元-谢宗可
画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跹。
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
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杨天。
黄昏人倚楼头望,添个红灯到上边。
6、风鸢图诗
明-徐谓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徐谓的《风鸢图诗》,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让我们看到春天里,人们争放风筝的情景。
7、怀潍县
清-郑板桥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满天飞翔的风筝下,娇女摆动罗裙,在周围欢呼助兴,风筝给了她们春天的心境和展示美丽的机会。这种春意盎然的民间活动,让我们呼吸到了早春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也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时光。
8、风筝
清-孔尚任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兴致勃勃的儿童准备好放风筝,却等不到足够的春风,“骂”是心急,也“骂”出了对风筝的钟爱。
9、风筝
清-曹雪芹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借探春这一人物把放风筝的人和放风筝的季节,以及放风筝时出现断线的情况写得惟妙惟肖,耐人寻味。由此看来,风筝遥遥一线牵,有放飞成功后的喜悦与兴奋,也有盘旋坠地后的思考与沉思。
10、村居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唐 高骈《风筝》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宋 陆游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明 徐谓《风鸢图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 高鼎《村居》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清 孔尚任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清 郑板桥《怀潍县》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清 吴友如的题画诗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清 曹雪芹的《红楼梦》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
--清陈长生《春是信笔》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
吹来落在杏花枝。
--清 骆绮兰《春闺>>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作者寇准(961-1023)字*仲,北宋政治家、诗人。
宋太宗时举进士,后擢升为相,太宗嘉之,以比魏征。
寇准死后宋仁宗谥号忠愍。
寇准的诗受晚唐派影响,情景交融,清丽深婉。
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留世。
上引五言绝句是否原引此集,尚待查考。
该诗虽题名为《纸鸢》,但诗中却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
诗人意在借物写景,状景抒怀。
“碧落”指天界、天空。
前句写环境气氛和眼前所见:初秋晴朗的天空,风力不大,风筝难以
描写放风筝的古诗咏风筝的诗歌最早出现在唐代,元稹在他的咏物诗《有鸟二十章》中写道:“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借物讽人,意味深远。
北宋著名宰相寇准曾作《纸鸢》诗:“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南宋诗人陆游以拟人的笔法描写纸鸢,十分生动有趣:“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明代著名诗人兼画家徐渭写了《风鸢图诗》25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是:“江北江南纸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描绘了当时江南地区放风筝时的热闹情景。
另一首“我亦曾经放纸嬉,今来不道老如斯。
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
”读后发人深思。
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更是描写放风筝的脍炙人口之作。
孔尚任也有一首描写儿童放风筝的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使一个天真、生趣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任过潍县县令,他在《怀潍县》诗中吟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清明节放风筝的古诗
古往今来,风筝牵动着诗人的`情愫,成为争相吟咏的题材。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清明节放风筝的古诗,一起来看看吧!
美人风筝
清-杨仲愈
雾谷云销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尘缘一线时时断,碧海青天任去来。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风筝
唐-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元-马臻
豪家游赏占头船,趁得风轻放纸鸢。
手拍丝轮争上下,一时回首看青天。
怀潍县
清-郑板桥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风筝
清-孔尚任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风筝
清-曹雪芹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纸鸢
元-谢宗可
画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跹。
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
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杨天。
黄昏人倚楼头望,添个红灯到上边。
风鸢图诗
明-徐谓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春是信笔
写放风筝的诗
作者:指尖凝香
春天,系在细细长长的线上
从三月的瞳孔里
惊喜地飞起来——
翩跹的粉蝶五色的花瓣
银灰的鸽群雪亮的风帆
飞吧,飞吧
这童心的梦
幻想的鸟
这飘动的音符
翱翔的诗行
僵固中苏醒的岁月
因此而有摇曳的风采
因此而有轻盈的身姿
白云荡漾的晴空多美
小鸟的翅膀擦亮了它
向往飞翔的心拓宽了它
快加入这空中放牧者的队伍
放飞你的希望吧
春天,已把命运之绳
交到了你的手中
作者:向卫华
那天我在广场漫步
看见放风筝的儿童
风筝把我牵回到了故乡
依然记得小时候
春风一起
便约上小伙伴到田野里放风筝
放风筝丰富了童年的生活
也载满了童年的喜悦
使友情不断加深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
当年放风筝的小伙伴
你们去了哪里
一只风筝从故乡的方向飞来
在我的头上盘旋
那是故乡对我的呼唤
故乡并没有离我远去
它一直埋藏我的心底
还有那只童年的风筝
望着天空盘旋的风筝
我默默地祝愿
愿它带去我对故乡的思念
作者:红尘心语
蛰居了一个深冬
迎着乍暖还寒的晨风
走在广阔的田野上
放飞风筝
手中牵着长长的线
我们奔跑着自由自在
儿童放风筝的古诗
我国风筝历史悠久,有两千多年。例如唐代路德延《小儿诗》中就有,“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之句。唐代以后放风筝更加盛行,并逐渐与春游踏青、荡秋千、插柳、祭祖等共同组成清明节的主要民俗活动。而且风筝不仅多见于古代诗词,也多见于我国古戏剧。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儿童诗放风筝,一起来看看吧!
风筝
清-曹雪芹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借探春这一人物把放风筝的人和放风筝的季节,以及放风筝时出现断线的情况写得惟妙惟肖,耐人寻味。由此看来,风筝遥遥一线牵,有放飞成功后的喜悦与兴奋,也有盘旋坠地后的思考与沉思。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时节,快乐的孩子舒臂引线,喜放风筝的情景。吟诵全诗,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不觉出现在眼前。
风筝
唐-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风筝发出的声音有音乐的美,像一串串流动音符响在耳边,一阵风吹来,风筝又吹出另一种曲调,细细品味,犹如丝竹之音萦回于耳,让人感悟到风筝音乐的无穷曼妙。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诗中并不见纸鸢的形象,却给人们带来了遐想,风筝只有凭借风力方可傍云而飞,人事腾达不也是这样的吗?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该诗前两联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纸鸢跋扈挟风鸣”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以及孩子那天真可爱、欢乐自在的状态。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元-马臻
豪家游赏占头船,趁得风轻放纸鸢。
手拍丝轮争上下,一时回首看青天。
春天的西湖,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只只飞鸢翔于蓝天碧水间。此情此景,怎能不使诗人诗兴大发?诗中惟妙惟肖地写出放鸢者,寄情蓝天的乐趣和情态。诗句生动传神,耐人寻味。
纸鸢
元-谢宗可
画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跹。
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
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杨天。
黄昏人倚楼头望,添个红灯到上边。
风鸢图诗
明-徐谓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徐谓的《风鸢图诗》,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让我们看到春天里,人们争放风筝的情景。
怀潍县
清-郑板桥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满天飞翔的风筝下,娇女摆动罗裙,在周围欢呼助兴,风筝给了她们春天的心境和展示美丽的机会。这种春意盎然的民间活动,让我们呼吸到了早春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也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时光。
风筝
关于放风筝的日记(精选36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放风筝的日记(精选3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一个春天的下午,风和日丽,天空中万里无云。较之昨日,天显得格外明朗、湛蓝。我仰望蓝天,心想:这真是一个放风筝的好天气。于是,我约了好伙伴在附*的人民公园放风筝,举行一次比赛。
那一天,我们兴高采烈的上了路,一路上,我们踏遍了欢声笑语,不一会就到达了目的地。此时,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每个人的心中都洋溢着自信和骄傲。谁都想让自己的风筝飞得最高。
比赛开始了,一时间,大大小小、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筝一齐徐徐飞上高空。这么多风筝漫天飞舞,真让人感到有点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有五彩斑斓的花仙子“蝴蝶”,有本领高强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试想,他是否还要大闹天空呢?有庞然大物“飞机”和“火箭”,有白得似雪的“珍珠鸟”和乌黑发亮的“小燕子”,它们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画出了许许多多美丽的弧线。再看!那只“小蜜蜂”仿佛正在花丛中忙着采蜜呢!"飞机”呢?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上高空。“雄鹰”不甘示落,它搏击长空,紧贴着“飞机”,要和“飞机”比高下。“火箭”窜上天空,排在第一位。它似乎要把云层捅破,飞出地球,探索宇宙奥秘……
忽然,我的风筝风筝线断了,风筝越飞越高。我心想:风筝,你飞吧,带着明媚的春光,带着和煦的春风,载着我们远大的理想,载着我们完美的愿望,飞吧!飞吧!我叫啊,跳啊。心中开心极了!
这次放风筝,给了我无尽的欢乐,也让我播下了期望的种子。我认为它是我人生中最为快乐的事,让我难以忘怀。
我爱放风筝。
这天,我们去放风筝。爸爸给我买了一只风筝,颜色鲜艳,有红、黄、绿、白、还有几个戏剧的脸。所以我就叫它“戏剧脸”。
我们去体育场放。每次我都按要求去做,但是“戏剧鸟”都飞不起来。最后等到起风了,我的“戏剧鸟”就唰的一下飞了起来。不料一头栽在树冠上。就这样我的“戏剧鸟”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我失望极了。爸爸说:“我们去灵湖广场放吧!那边的风会大点”。我迫不及待的一路小跑到了灵湖广场,我又开始放风筝,我叫我爸爸给我的风筝抬高点,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唰的一下飞了起来。我拼命地奔跑,可那风筝老飞不高。爸爸说:“你要把线拉一拉再放一放。”我照爸爸的样貌去放风筝“,果然风筝飞高起来了,我的风筝越飞越高。
于是我明白了,放风筝不仅仅要有必须的技术,而且还要适合放风筝的天气,当然还需要放风筝的地方要空旷。
一天,天气晴朗,妈妈带我去北门广场放风筝。妈妈给我买了小鱼形状的风筝。
我们兴致勃勃的来到北门广场,在广场中找到了一个很宽阔的地方。我们把风筝线调好,就开始放风筝了。刚开始放风筝,我怎样都放不上去。我就感到很疑惑:“天上明明有风,怎样会放不上去呢?”这时候,妈妈走过来说:“是方法用错了,就应是这样放的。”妈妈示范了一遍给我看,很快风筝就飞上了天。我就照妈妈的方法做,我的风筝也慢慢的飞了起来,我看着风筝给的越来越高,心里面不明白有多开心。
但是吹过来一阵很大的风。把我跟妈妈的风筝吹在了一齐,两只风筝在空中打起了架。不一会儿,风筝就掉下来了,我心里很难过,妈妈对我说:“孩子,放风筝要有耐心,这样风筝才能越飞越高。”我听了,又充满了信心。
在我和妈妈的努力下,风筝越飞越高,我的心也越飞越高。
我和我的大妹妹约好到南江滨公园玩,到了公园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向沙滩!在沙滩上我看见了妹妹,我立刻把早已准备好的风筝递给了妹妹,教她如何放风筝。
首先教她先把风筝线放长,然后握紧线把,迎风跑起来,把线绷紧,风大时放线,风小时就收线。一上一下地拽紧风筝线,慢慢地妹妹手中的线徐徐地飞翔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突然,一阵大风吹过,把妹妹手中的风筝线吹断了,妹妹看着飘得无影无踪的风筝,垂头丧气地坐在沙滩上望着天空发呆,之后悲哀地哭起来。我赶紧跑过去,安慰她说:“别哭了,虽然风筝飞走了,但是你已经学会了放风筝呀!”听了我的话,妹妹最后笑逐颜开了。这天我和妹妹玩得真开心!
这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春风拂面,我和爸爸、妈妈还有94班的许多小朋友去南山公园放风筝,到了南山公园,爸爸把风筝正着放在地上,抓住有风的机会我拿起风筝不停的奔跑,风筝刚飞起来,我们没来得及高兴,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抬头一看,风筝不知怎样开始摇晃,最后竟像断了翅膀的大雁,一头栽到地面上,真扫兴,爸爸又接连试了好多次都没有成功,我立刻仔细查找原因,原先这边的风不大,我找了一处风大的地方,我慢慢抖动着风筝线,风筝慢慢飘起来,我又开始放线,边抖动边放线,风筝飞的越来越高,我高兴极了!
我的风筝比别人的风筝飞的还高,像是飞向蓝天,飞向天空,从这一次放风筝中我体会到人生就像放风筝一样几经磨难才能成功,此刻我要好好学*克服碰到的一切问题和困难,将来就能够像风筝一样任我们在蓝天上自由自在的飞翔遨游!
阳春三月,柳树笑弯了腰,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草儿发芽了,春天充满了生机。这样阳光明媚的季节,正是放风筝的好时机。
说得也巧,这天中午,我们四年级全体同学都去操场上放风筝。走进操场,只见形式多样的风筝有的在天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有的还躺在地*线上睡懒觉呢!看到这儿,我们不免有点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我和施展也开始了自己的“飞翔之梦”。
首先由施展拉线,我在后面助跑。开始了,施展当风来后,大喊了一声:“放!”我就使劲把风筝扔了上去,眼看风筝就要被放上天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但是,风筝刚上“舞台”跳了不久舞,风筝线就断了,它随风飘到了马路对面。我们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呆呆地看着蔚蓝色的天空。结果,我们无意间发现了一只甲虫风筝,再老高老高的空中“飞翔”。于是,我沿着风筝线找到了放风筝的“高手”。原先,“高手”就是我们班的陈子超。
他一手拿着线轴,一手拿着线绳,一会儿收,一会儿放,认真极了。真让人羡慕!
风筝在蓝天上快乐地飞翔,我们在它的陪伴下,快乐地成长!
星期六上午,阳光明媚,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哥哥来到三圣花乡,那里的天空中飘荡着许多美丽的风筝,我和哥哥也连忙去买了一个彩虹风筝。
我们来到一块空地,哥哥用手托着风筝,我牵着线,哥哥说了一声“放”,我就跑起来,风筝飞起来了,而且乘着风儿越飞越高,我兴奋极了,就飞快地放线,哥哥在旁边大叫:“慢一点,别放了。”话音刚落,我们的彩虹就晃晃悠悠地往下栽,躺在了地上。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十分沮丧,爸爸在一旁鼓励我说:“别灰心,风筝会飞起来的,加油哦!”于是,风筝在我的跑动下又飞了起来,哥哥和我一齐留意翼翼拿着线盘,看着我们的彩虹飞上蓝天,它飞得又高又稳,好像和云儿在一齐聊天呢!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天色已晚,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三圣花乡。
这天真是完美的一天。
这天,我和爸爸、妈妈一齐去放风筝。
我们买了阿狸的风筝,开始放风筝了,我扯起风筝线迎着风跑,每当风筝要落下来时,我就拉拉线,这样风筝就又能飞起来了,呀!风筝落地了。我看看天上,哇!天上有好多风筝在飞舞呢!有小熊的、蝴蝶的、蛇的、小鱼的……各式各样,五彩缤纷。我又拿起风筝上面的杆子跑,我真想让风筝带着我飞上天拥抱云海,对白云姐姐说:“白云姐姐你怎样那么白呀?把你的美白秘方告诉我吧”。
你们想不想看风筝在天空中飞舞有多么的美丽呀?那就叫你的爸爸、妈妈带你去放风筝吧!
这个星期六,天气很好,我和奶奶去公园看放风筝。只见蓝蓝的天上飞着各式各样的大风筝,有的像黑色的蝙蝠,有的像红色的金鱼,有的像花色的燕子,有的像黄色的蜻蜓。真是太漂亮了!
不一会儿,我走到一个阿姨的身边。这时奶奶对她说,让我家孩子也放一会儿吧。于是,我左手拿着线轴,右手拉着线,一松一紧、一收一放,风筝渐渐地升了起来,看着自己放的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飞舞,我心里美滋滋的。我想我要是能飞到空中,那该多好呀!我就能和小风筝玩耍、聊天了。我这天过得真开心呀!
春天,我们去放风筝。
这个星期天果然是个好天气,阳光格外的明媚,空气格外新鲜,到处生气勃勃。下午做完作业,我拿着见筝和爸爸来到堤边,看见地上的枯草冒出嫩嫩的小芽儿,柳树也发芽了,在微风的吹动下像小姑娘舞动的头发。走到堤上看见放风筝的人可真多啊!天上有“蝴蝶”,有“蜻蜓”,有“猫头鹰”……,就是没有“小燕子”,我连蹦带跳地说:“快,快把咱们的‘小燕子’放上天吧。”
我左手拿着线轴,右手拿着“小燕子”使劲地跑,但是风筝还是没飞起来,爸爸对我说:“你就应逆风跑。等风筝飞起来,再用右手扯线,左手放线轴。”我按照爸爸说的去做,果然风筝飞起来了,我一边放线,一边对爸爸说:“瞧!我放的多高!”突然,风筝一下子栽下来了,我急忙收线,并用右手带着风筝,风筝最后飞高了,我松了一口气,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不一会儿,风筝的线放完了“小燕子”变得更小了,我仿佛看见“小燕子”变成了真的燕子飞向蓝天。
今天是大年初一,天气晴朗也很暖和,我要爸爸带我去放风筝。我拿着风筝和爸爸一起来到广场,已经有很多大人和小孩在放风筝了。天上放满了各式各样的风筝,有的象金鱼在水中游,有的象老鹰在空中飞,美丽极了。我连忙拿起风筝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迎着风慢慢地飞上去了,后来越飞越高,但是我一停了下来,手中的线就松了,风筝也就往下掉。反复几次我都有点灰心了,我坐在草坪上不想动了。爸爸鼓励我说“放风筝线不能松劲,线松一下就要带紧一下,再试一次”。我按到爸爸说的方法,加大力气再跑一次,当线要松的时候,我就带一下线,果然风筝越飞越高,最后我的风筝飞得最高,我拉都不下来了。旁边的小朋友都很羡慕的看着我们,我心里美滋滋的。
从放风筝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读书就象放风筝一样,要时时刻刻抓紧学*,不能放松,一放松成绩就会下降。我想做一个飞得最高的风筝。
星期六,老师带我到广场上放风筝。
第一次看荆韬的风筝,飞起来经常在天空中打转。
我放了放张辰龙和刘璐宽的风筝。张辰龙的挺好放,庄世龙拿着风筝头,我托着风筝线,我说:“一、二、三,放!”风筝飞快地便飞了起来。
我又放着刘璐宽的战斗机,我仿佛自己开着飞机在空中巡逻。过了一会儿,我才知道我不是开飞机,我是在放风筝。
这就是我快乐的星期六,你的星期六也一定很快乐吧!
今天下午,我和我们小组的同学去昆吾园门前的广场上放风筝。
到了昆吾园门口,我买了一个老鹰风筝。买完风筝,正好看见马超,马超说:“我早就来了!”我们两个就开始放风筝了。
马超的风筝有一条尾巴,他把它放得很高,它在天上,一直不掉。我的风筝飞不起来,即使飞起来一些,又很快掉了下来。父亲说它太轻了。我和父亲去商店要了一条尾巴,风筝还是不能飞。父亲又在尾巴上绑了一块小石头,风筝终于飞起来了。我们玩了一会儿,其他人也来放风筝了。
人多了,就热闹起来。马超风筝上的线把吴晓晗的风筝线割断了,吴晓晗的风筝就飞跑了;马超的风筝线也把我的风筝线割断了,但是我的风筝飞跑又落了下来,父亲又把它给系上了。
我的风筝光在天上乱跑,父亲把它的两根铁丝揪了出来,风筝就不乱跑了。
放风筝真好玩呀!
星期天,阳光明媚,春风徐徐,我们不想错过这样的好机会,于是我们一家人决定去公园放风筝。
来到浣花公园,我请妈咪将彩色的蝴蝶风筝举起来,我扯着风筝线拼命向前跑,可是风筝怎么都不肯飞起来。反复两三次,我和妈咪已经满身大汗了。这时,老爸得意洋洋地走过来说:“我教你们怎样放风筝!”老爸用手抖抖风筝线,好奇怪呀,风筝一下就飞上天了。老爸把风筝递给我,说:“如果风筝线有点紧,就放线,如果风筝线非常松,就收线。”
如何选风筝如何放风筝
放风筝-放风筝是*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风筝起源于*,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
风筝:
风筝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指的就是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一:选择风筝
第一步 如何挑选风筝
风筝按大小可分为大型风筝 中型风筝和小型风筝。一般大型风筝的宽度300厘米以上,中型风筝宽度在200-300厘米之间,小型风筝宽度200厘米以下。
一般初学者尽量买简单的玻璃钢(或者螺纹树脂杆)骨架的中小型三角风筝,宽度在150-250厘米之间为宜。如果给孩子放,则最好选择100-180厘米宽接*三角形的玻璃钢骨架小型风筝,这类风筝易飞、不容易损伤,即经济又实惠。宽度太大和太小、立体风筝还有蜈蚣对于新手来说都不容易放飞。等到技术熟练了再换好看的或者高档碳杆风筝。
第二步 如何挑选风筝线和轮子
根据风筝大小选择线轮(不包括微型风筝、大于五米的特大风筝、各种盘鹰和(龙头)蜈蚣风筝!)
放飞器材有各种握把放飞轮,中心握式放飞轮,简单易携带的塑料放飞线板,还有专门 为盘鹰风筝制作的高档专用盘鹰轮,特技风筝放飞工具,每个人喜好不同,对于一 般放飞者选购放飞工具可以本着“手感舒适,结实耐用,价格适中”来选择,象初学 者可以选择小红轮和工程塑料轮、较小的不锈钢手握轮即可,对于风筝玩家也可选择一些高档的放飞 轮,如大号的不锈钢手握轮、背带轮,但是价格相对贵一些。
一般应把线绕到轮子里再放飞风筝,线与轮子的连接必须保证牢固。避免拿着线轴直接放,以免线放完后拴线困难或者风筝飞走。为了安全不应用金属线或者导电材料的线。
常用轮子参考配置
小红轮、六角轮里面有白线 适合宽度1.5米以内的小型风筝
线板 适合宽度1.5米以内的小型风筝,也可以拿一对配合编织线放1.8米的特技
16厘米钢珠轮 适合宽度1.5米以内的小型风筝,可装下约80克轮胎线(约200米二股轮胎线)
18厘米钢珠轮 适合宽度1.8米以内的小型风筝,可装下约120克轮胎线(约300米二股轮胎线)
19厘米钢珠轮 适合宽度1.8米以内的小型风筝,可装下约150克轮胎线(约400米二股轮胎线)
19.5-20厘米塑料轮 适合宽度2米以内的小型风筝,可装下约180克轮胎线(约500米二股轮胎线)
22厘米钢珠轮 适合宽度2.5米以内的中小型风筝,可装下约200克轮胎线(约700米二股轮胎线)
26厘米塑料轮 适合宽度2.8米以内的中小型风筝,可装下约400克轮胎线(约800米三股轮胎线)
22厘米ABS轮 适合宽度2.5米以内的中小型风筝,可装下约200克轮胎线(约400米三股轮胎线)
25厘米ABS轮 适合宽度3米以内的中型风筝,可装下约400克轮胎线(约800米三股轮胎线)
28厘米白轮 适合宽度3米以内的中型风筝,可装下约600克轮胎线(约1200米三股轮胎线)
枪把轮 适合宽度2米以内的小型风筝,可装下约300克轮胎线(约800米二股轮胎线)
铁板轮 适合宽度3米以内的中小型风筝,可装下约200克轮胎线(约400米三股轮胎线)
24钢板轮 适合宽度4米以内的风筝,可装下约400克轮胎线(约800米三股轮胎线)
24-32厘米不锈钢条手握轮 适合宽度4米以内的风筝,根据规格可装下约400-1000克轮胎线(约800-2000米三股轮胎线或400-1000米八股轮胎线)
不锈钢背带轮 适合宽度5米以内的风筝 容量比相同直径的手握轮要大一点。
盘鹰轮 适合宽度2米以内的小型盘鹰风筝
木拐 适合龙头蜈蚣
总之,宽度3米以内的可以用塑料轮,2.5-3.5米的宜选择不锈钢手握轮,3.5米以上最好选择背带轮。
白轮(abs)和兰轮(ps)的区别: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为浅黄色粒状或珠状不透明树脂,无毒、无味,吸水率低。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性及电气性能优良;
PS塑料 (聚苯乙烯),物料性能:电绝缘性(尤其高频绝缘性)优良,无色透明,透光率仅次于有机玻璃,着色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良好,.强度一般,但质脆,易产生应力脆裂,不耐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市面上常见的风筝线:一般常用线有尼龙线,南韩丝线,马克线,多股轮胎线,透明盘鹰线,各种编织线等。还有高强度大力*芙拉特多纶:
单股细尼龙线 20磅左右 适合宽度80-120厘米的小型风筝
0.5毫米尼龙线 20磅左右 适合宽度80-150厘米的小型风筝
南韩丝线:线比较轻,一般粗细的适合放120-180厘米的小型风筝
粗编织线(线径1.2毫米左右)适合宽度200-250厘米的中型三角风筝或者其他同等拉力的风筝
马克线 20-40磅 细的适合宽度80-150厘米的小型风筝
比较粗的适合宽度120-200厘米的小型风筝
0.8毫米普通白线(飞鱼线)25磅左右 不耐切割 适合宽度120-180厘米的小风筝
1毫米普通白线(飞鱼线)30磅左右 不耐切割 适合宽度120-200厘米的小风筝
轮胎线 细二股轮胎线 35磅左右 适合宽度120-200厘米的小型风筝
粗二股轮胎线 45磅左右 适合宽度150-230厘米的中小型风筝
三股轮胎线 60磅左右 适合宽度200-300厘米的中型三角风筝或者其他同等拉力的风筝
四股轮胎线 80磅左右 适合宽度280-350厘米的中大型三角风筝或者其他同等拉力的风筝
八股编织轮胎线 150磅左右 适合宽度350-450厘米的大三角风筝或者其他同等拉力的风筝,也可用于1.8米的特技风筝或者2.5米以下的软体降落伞.
白色编织线 120磅左右 适合宽度300-400厘米的三角风筝或者其他同等拉力的风筝,也可用于1.8米的特技风筝或者2.5米以下的软体降落伞.
忽如一夜北风来,气温骤降十几度。
春日暖阳遁无影,葛卧沙发闲翻书。
这首非著名的无题打油诗描写了今天的天气状况,表达了作者百无聊赖的心情。作者原计划今天去放风筝,但因变天了,只好葛优躺,卧在沙发上。
这几天老是惦记着风筝,便看起了关于风筝的诗文。常见的关于风筝的诗文从唐代开始出现,宋代甚为繁盛,明清时代最多,这大概与风筝作为一种娱乐方式的流行是一致的。
从唐代诗人高骈的《风筝》诗: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和北宋文学家田锡的《风筝歌》:
白苹洲暖春风生,画楼槛上争筝鸣。铿锵节奏急复慢,空中一部天乐声。
可以知道,那时候的风筝确实是可以像“筝”一样发出别致而又美妙的丝竹之音的,不仅白天能放,晚上也可以放。
著名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过多首有关风筝的诗,其中最著名的是《春日杂兴》其中之一,诗云:
小甔有米可续炊,纸鸢竹马看儿嬉。
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舞时。
不过,我还是赞同他的《村居书事》:
文辞苦思徒妨睡,官职虚名不疗饥。
垂老始知安乐法,纸鸢竹马伴儿嬉。
这种情绪在另一首《题斋壁》也同样地得到了表达:
出从父老观秧马,归伴儿童放纸鸢。君看此翁闲适处,不应便谓世无仙。
的确是啊,与其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在头条上写文章,挣不来几个钱,还耽误瞌睡,哪里如和孩子一起到野外、到广场上放风筝啊!你看那个和小孩一起放风筝的老头,不是像神仙一样返老还童了吗?
著名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郑板桥曾做过县令,郑县令曾写过《怀潍县》一诗,可能是他离开了潍坊还十分怀念,为什么呢?诗中写道: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原来在放风筝的地方有荡秋千的娇女。是不是比蝴蝶还好看的在风中摆动的五颜六色的裙子让郑县令春心荡漾了呢。风筝会上不看风筝看美女就像看车展不看车看车模一样,这是多少年传下来的毛病啊!
北宋名相寇准寇老西的《纸鸢》那叫一个稳重、厚道、大气,耐人寻味!诗云: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常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要想飞黄腾达,获得成功,仅靠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依托,有靠山,寇相应该对此深有体会。然而,如此通达老练之人,最后却落得个数次被贬客死异乡的结果,不免令人唏嘘。
孔子的六十四代孙孔尚任的《风筝》写得最为直爽、豪放: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以这样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个性,连老天都敢骂,要想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那应该是很难了,虽曾受康熙赏识,但最高也只做到了一个厅级干部。好在他急流勇退,隐居石门,用了十四年的功夫,写出了名垂青史的《桃花扇》,终成一代大师,不孚孔门之名。
曹雪芹用断线的风筝喻指贾府三姑娘的的命运。贾探春元宵节灯谜诗如下: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可怜!可叹!!纵然“才自精明志自高”,但“生于末世运偏消”,于是“清明涕送江边望”,只能“千里东风一梦遥”了。
看了这些诗文,忽然发现:
人们放风筝,放的不是风筝,是心情!
古人写风筝,写的不是风筝,是命运!
今人读风筝,读的不是风筝,是人生!
我是一花一叶一风景,谢谢你的阅读,这是我的风筝系列之二。
每年早春二月和清明前后,天空一碧如洗,东风拂煦,空气清新。地上花红柳绿,绿草如茵,到处莺歌燕舞,正是人们踏青春游和放飞风筝的好时候。
放飞风筝是一项高雅的活动,它既是文化娱乐活动,也是体力健身锻炼。同时风筝的制作和放飞,都有一定的技巧,考验的是一个人动脑动手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放飞风筝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在野外草地上目视高空中的风筝,随着风筝奔跑,这样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减轻眼睛疲劳。人们呼吸到野外清新的空气,心情也会更舒畅愉悦。
放风筝在我国古代就很流行。最早风筝是木头做的,也叫做木鸢,后来纸质的又叫做纸鸢。早期风筝用于测量和传递书信,到了唐代才演化成了一项文化娱乐活动。
文人墨客最喜爱风筝,他们把风筝制作成各种造型,在风筝上安置竹笛和丝带,有的还题上诗词和书画。《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酷爱字画和风筝,他穷困潦倒的时候甚至还用书画和风筝来维持生计。
历朝历代的诗人中有很多都喜好风筝。他们制作风筝,放飞风筝,吟咏风筝,也为风筝写下了不少的诗文作品。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组有关放风筝的诗歌。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这是明朝诗人徐渭的题画诗《风鸢图》。前两句是写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聚精会神,在用柳条和棉线等材料制作风筝。后两句写孩子们放飞风筝的喜悦神情。同时用春风送飞风筝,来象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这首《风筝》诗是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谜语。清明节前后天空上飘荡着风筝,引得孩子们仰面观看。但是风筝线一断,风筝就要远走高飞。这里实际上是隐喻贾探春远嫁异乡的悲剧命运。
文辞苦思徒妨睡,官职虚名不疗饥。
垂老始知安乐法,纸鸢竹马伴儿嬉。
陆游的这首《村居书事》是写自己老年的生活感受。写诗做文章动脑筋会影响睡觉休息,做官只是名声好听。人老了要知道安闲自在,和孩子们放风筝骑竹马,一起游玩嬉戏,享受童年的快乐。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
清代女诗人陈长生的《春日信笔》写的是断线风筝。庭院里已经是落花满地,树枝上的叶子也一片碧绿。窗外不断传来鹦鹉的叫声,诗人朝外一看,原来是一只断线风筝挂在了屋檐上。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是写孩子们的快乐生活。阴历二月还是早春的气候,但湖岸的杨柳已经是如烟似雾了。孩子们刚放学,来不及放下书包,就急忙趁着这东风放起风筝来。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
清代女诗人骆绮兰的《春闺》,也是写的断线风筝。因为遇上了一场倒春寒,闺中女子睡了一个懒觉,起床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是谁家的风筝断了线,落下来挂在这边的杏花树枝上。
百尺东风舞纸鸢,无端声到别离边。
人生自是无根蒂,却被功名一线牵。
明代诗人张弼的作品《咏纸鸢送陆文质之京》,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借风筝飞向远方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联系到社会生活,人们之所以到处漂泊,就是因为有名利这根风筝线拉扯着。
上面古人这些吟咏风筝的诗歌,或表达春天的风光,或表现高雅的情趣,或书写童年的快乐,或流露出闺中寂寞,或感慨人生艰难与离愁别恨。当然放飞风筝也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这个内容自然也是包含其中。
放风筝的古诗四句
四月放风筝的古诗
与放风筝的古诗
讲放风筝的古诗
描放风筝的古诗
放风筝的诗句
放风筝诗句
放风筝的古诗句
古诗放风筝的书
放风筝的语句
放风筝的句子
不是放风筝的古诗
从放风筝的古诗
放风筝的古诗大全
《放风筝》的古诗孔尚
放风筝古诗的诗句
放风筝的五言古诗
放风筝的说说
描写放风筝的诗
关于放风筝的诗句
高鼎放风筝的古诗
放风筝的古诗或诗句
放风筝的古诗有几首
放风筝的古诗明代
放风筝的情景的古诗
**风筝的古诗
描写放风筝的诗句是
关于四月天放风筝的古诗
描述放风筝的古诗
放风筝古诗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