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必背古诗的书

关于归纳必背古诗的书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归纳必背古诗的书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归纳必背古诗的书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归纳必背古诗的书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06) 语录(2) 说说(2) 名言(1) 诗词(833) 祝福(2k+) 心语(808)

  • 古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1一6年级必背古诗归纳)

  • 小学生
  • 最*几天诗词才女武亦姝又因为高考分数上了热搜,曾经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因为其丰富的诗词储量和超然于年龄的气质被大家所喜爱,不同于数学、物理等理科学科更多需要的是天赋智商,古诗词学*需要长期的积累,武亦姝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两千首的古诗词储量。

    小学期间增加古诗词储量不仅能够使孩子在升入高年级以后学*文言文更加得心应手,而且也能塑造孩子爱读书爱理解的好*惯,下面心田君给大家整理了小学语文期间300首必背古诗文,收藏起来和孩子每天一起背起来!

    [阅读全文]...

2022-02-02 11:49:10
  • 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归纳

  • 语文
  •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唐·张继

      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3、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元·王冕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唐·李绅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唐·杜牧

      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唐·韩翃

      7、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南宋·朱熹

      8、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宿建德江》唐·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南宋·苏轼

      1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唐·王昌龄

      1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

      12、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秋浦歌》

      1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14、寒雨连天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15、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唐·

    [小升初语文必考归纳]

    [阅读全文]...

2022-02-08 20:04:14
  • 高考必背古诗文归纳最新5篇

  • 高考,古诗文
  • 高考必背古诗文归纳最新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必背古诗文归纳最新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这种认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蜀道难】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作者李白。诗中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诗歌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寡人之于国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荆轲刺秦王》

      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阅读全文]...

2022-07-07 00:42:58
  •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 知识,高考,教育
  •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高考前的化学复*是一项系统的学*工程,想好考好化学,就要脚踏实地将每个知识点巩固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学必背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化学知识总结

      一、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单位:moI/L;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体积、物质的`量的关系:CB=

      2、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1)主要仪器:托盘天*、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一定规格)、胶头滴管

      (2)步骤:①计算m=c· v· M ②称量 ③溶解(冷却)④转移(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和洗涤 ⑤定容 ⑥摇匀 ⑦装瓶贴签

      注意:

      1)在配制之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2)定容操作要点:加水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要学会误差分析:a.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 容量瓶洗涤后,残留有少量蒸馏水,则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c. 转移过程中有溶液洒落在容量瓶外,则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3、溶液稀释的计算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c(浓)·V(浓) = c(稀)·V(稀)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2Na+2H2O=2NaOH+H2↑,表示2molNa与2molH2O完全反应,

      生成2molNaOH和1molH2.

      高考化学知识要点

      离子反应

      1、酸、碱、盐的概念

      +⑴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如:H2SO4、

      HCl、HNO3、H2CO3、CH3COOH等。

      -⑵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如:

      Ba(OH)2、KOH、NH3·H2O等。

      ⑶盐:能电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KCl、Na2SO4、CaCl2、NH4Cl等。

      2、离子反应

      ⑴定义:在水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a、有沉淀生成;b、有气体生成;c、有水、弱酸、弱碱生成。

      3、离子方程式

      ⑴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方程式

      ⑵书写步骤:“写(写化学方程式)、拆(把强酸、强碱及易溶盐拆写成离子)、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及化学计量数约简为最简)、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⑶意义:不仅可以表示某一定物质间的具体反应,还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4、离子方程式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1)在离子反应里,把强酸、强碱、可溶盐拆写成离子符号,

      其它物质一般都保留其化学式,不能拆写。

      强酸:盐酸(HCl)、硝酸(HNO3)、硫酸(H2SO4)

      强碱:NaOH KOH Ba(OH)2 Ca(OH)2

      可溶盐: 氯化物:除AgCl外; 硝酸盐:所有; 硫酸盐:除BaSO4外

      碳酸盐:Na2CO3 K2CO3 (NH4)2CO3

      碳酸氢盐:所有 ( 如NaHCO3 KHCO3)

      高考化学知识

      一、金属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金属钠的单质:

      (1)与非金属反应;2Na+Cl

      2、2NaCl;

      4Na+O2=2Na2O(白色粉末),2Na+O,2Na2O2

      (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阅读全文]...

2022-03-10 14:37:07
  •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

  • 高考,教育
  •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

      在日常过程学*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生物实验知识点

      实验一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实验原理

      ①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②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

      ①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②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

      3、注意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②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③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④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实验二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作用:

      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5、注意事项:

      (1)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点

      生物的呼吸作用

      名词:

      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

      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②过程:第一阶段、 (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 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 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 (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 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③氧化分解: 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 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4、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

      5、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规律是: ①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1:3 ②产生同样数量的ATP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为19:1。如果某生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两种呼吸都进行。

      6、产生ATP的生理过程,例如:有氧呼吸、光反应、无氧呼吸(暗反应不能产生)。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是: 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叶绿体基粒(光反应)、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高考生物知识口诀

      一、分子与细胞部分

      1.有关细胞膜的记忆

      线叶双(线粒体,叶绿体有双层膜)

      无心糖(没有膜结构的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单细胞生物区分记忆

      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蓝(蓝藻)子

      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原核生物中有唯一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

      3.矿质元素(N、P、K)的作用

      蛋(N)黄(缺氮时叶子发黄),(P)淋浴(绿)(意指缺P时叶子暗绿),(K)甲肝(杆)(意指缺钾时茎杆细弱)

      4.生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缺乏或者过多时的症状区分

      A、生长激素缺失或者过多时的症状

      一头生(生长素)猪(侏儒症)不老实,将它的肢端(肢端肥大症)锯(巨人症)了去

    [阅读全文]...

2021-12-26 13:18:48
  • 北京高考化学必背知识归纳

  • 高考,知识,北京
  • 北京高考化学必背知识归纳

      新学期伊始,又一批学生走进高三,即将面临高考,北京的学生开始备考了吗?想知道化学需要复*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学重要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

      1.银氨溶液、氢氧化铜悬浊液、氢硫酸等试剂不宜长期存放,应现配现用

      正确,银氨溶液久制易生成Ag3N极为易爆

      2.实验室制取氧气完毕后,应先取出集气瓶,再取出导管,后停止加热

      正确

      3.品红试纸、醋酸铅试纸、pH试纸、石蕊试纸在使用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润湿

      错误,PH试纸不润湿

      4.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NaOH溶液时,所用锥形瓶不能用未知NaOH溶液润洗

      正确

      5.为防止挥发,浓氨水、*、漂白粉、液溴、汽油、乙酸乙酯等均需密封保存

      错误,漂白粉不易挥发但易变质,所以需要密封保存

      6.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干燥布擦净,最后涂上NaHCO3溶液

      错误,先用干燥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NaHCO3溶液

      7.一支25mL的滴定管中,液面所在刻度为12.00,则其中所盛液体体积大于13.00mL

      正确

      8.准确量取25.00mL的KMnO4溶液,可用50mL碱式滴定管

      错误,应用酸式滴定管

      9.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正确

      10.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蒸馏烧瓶支管口。分析下列实验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测定溶解度、制乙烯、硝基苯、苯磺酸、酚醛树脂、乙酸乙酯制备与水解、糖水解)测定溶解度(溶液)、制乙烯(反应液)、硝基苯(水浴)、苯磺酸(水浴)、酚醛树脂(沸水浴)、乙酸乙酯制备(直接加热)、水解(水浴)、糖水解(水浴)

      11.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下降的速度

      错误,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变化

      12.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的右盘,砝码放在托盘天*的左盘中

      错误,左物右码

      13.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密封,加热试管,溶液变红色,冷却后又变无色。确定溶液成分

      应为SO2+品红溶液

      14.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甲苯、氯仿、己烯、酒精、苯酚水溶液、纯碱溶液

      正确,浓溴水

      15.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时,通常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颜色由橙变黄

      错误,通常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16.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可溶性盐可通过盐析的方法

      错误,应该使用渗析

      17.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应预先煮沸,以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正确

      18.试管、蒸发皿、坩埚、锥形瓶等仪器均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错误,锥形瓶应当隔石棉网微热

      19.所谓硅胶,即硅酸胶体。硅胶变色为物理变化错误,硅胶为nSiO2?mH2O

      硅胶变色是化学变化,由于其中CoCl2的水合分子量不同而颜色不同 [CoCl2?H2O(蓝色)CoCl2?6H2O(红色)]

      20.饱和纯碱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渗析法分离油脂皂化所得的混合液

      错误,应当盐析

      高考化学知识口诀

      1、钠与水反应

      (1)芙蓉又想红

      解释:浮熔游响红

      (2)钠浮于水,熔成球。球儿闪亮,四处游。有“嘶儿”声,溶液红。

      2、苏打辨析

      大苏打,小苏打,纯碱俗名叫“苏打”,

      苏打、苏打混一沓,到底谁是真“苏打”?

    [阅读全文]...

2022-02-05 13:23:24
  •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 知识,教育
  •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学科特点就是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所以我们更需要具备自我归纳总结知识内容的能力。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重要的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阅读全文]...

2022-02-18 14:29:10
  • 高一化学必背重要知识点归纳

  • 教育
  • 高一化学必背重要知识点归纳

      与其说化学是理科科目,还不如将它归类于文科,因为高一的化学学*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涉及的计算题比较少。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

      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衡状态。

      化学*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衡,达到*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衡。

      (3)判断化学*衡状态的标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

      高一化学反应知识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 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阅读全文]...

2022-07-07 22:29:15
  • 古诗词韵律中的*仄知识归纳

  • 知识,文学
  • 古诗词韵律中的*仄知识归纳

      古诗词韵律,是指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韵律中的*仄知识归纳,欢迎阅览。

      古人们把四声分为*仄两大类。*,就是*声(普通话分为阴*、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普通话归为上声、去声,入声分别归入各声)。所谓“仄”,就是“侧”,也就是不*的意思。如果让*仄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使用,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

      古人所说的“抑扬顿挫”、“声调铿锵”,虽然还有其他讲究,但是*仄和谐确实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仄在诗词中究竟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概括为两句话就是:⑴在同一句中,*仄是交替的;⑵律诗的一、三、五、七句叫出句,二、四、六、八句叫对句。在对句中,*仄是与上句相对的。这种*仄规律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温庭筠《七律.题李处士幽居》诗的第三、四两句:

      浓阴似帐红薇晚,细雨如烟碧草新。

      这两句的*仄是:**|仄仄|**|仄,仄仄|**|仄仄|*。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的后面跟着的是**,最后一个字又是仄。这就是交替。

      就对句来说,“细雨”对“浓阴”,是仄仄对**;“如烟”对“似帐”,是**对仄仄;“碧草”对“红薇”,又是仄仄对**,“新”对“晚”是*对仄。这就是相对。

      本来只用普通话去辨别*仄是很方便的,可是古音里还有一种入声,它的发音独特,这就给现代人带来了一些麻烦。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声的(如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这些方言里都归入了普通话的阳*。那么,只要遇到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辨别,必要时只能或韵书了。如果你是北方人,由入声变成去声和由入声变成上声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仄(也都属于仄声),只有由入声变成了*声(阴*、阳*)的,才会造成辨别*仄的困难。

      总之,我们遇到诗词格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却用了一个今天读起来是*声的字,就应该引起我们的怀疑,可以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ng的字,就不会是入声字。入声问题是辨别*仄的唯一障碍。这个障碍是、韵书或多练*才能消除的;但是,*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仍然保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拓展:古诗词韵律操诗词集锦

      1、梅花(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暮归 符 野

      来时迎旭日,归去霞披时。

      天边飞鸟白,池面绿映赤。

      3、悼正弘禅师(唐) 孟浩然

      池上青莲宇,林间白马泉。

      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

      4、山中留客 唐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5、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6、 春日(南宋)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 悯农(唐) 李 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示儿(宋) 陆 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 游山村黄昏所见(明) 靳 书

      翁担山中柴,妪洗池旁菜。

      对歌水底鱼,也唱天边白。

      10、 秋浦歌(唐) 李 白

      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1、 夜会问答(唐) 皮日休

      霜中笛, 落梅一曲瑶华滴。

      不知青女是何人,三奏未终头已白。

      12、耶溪泛舟(唐) 孟浩然 (用后四句)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清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13、燕

    [阅读全文]...

2021-12-14 14:03:41
归纳必背古诗的书 - 句子
归纳必背古诗的书 - 语录
归纳必背古诗的书 - 说说
归纳必背古诗的书 - 名言
归纳必背古诗的书 - 诗词
归纳必背古诗的书 - 祝福
归纳必背古诗的书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