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庭训格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庭训格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庭训格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庭训格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训曰:曩者三孽朕料理军务,日昃不,持心坚定,而外以暇豫③,每日出游景山骑射。
彼时,满洲兵俱已出征,余者尽系老弱。
遂有不法之人投帖于景山路旁④,云:“今三孽及察哈尔叛乱⑤,诸路征讨,当此危殆之时,何心每日出游景山
”如此造言生事,朕置若罔闻。
不久,三孽及察哈尔俱已剿灭。
当时,朕若稍有疑惧之意,则人心摇动,或致意外,未可知也。
此皆上天垂佑,祖宗神明加护⑥,令朕能坚心筹画,成此大功,国已至甚危而获复安也。
自古帝王如朕自幼阅历艰难者甚少。
今海内承*,迥思前者,数年之间如何阅历,转觉悚然可惧矣⑦
古人云:“居安思危。
”正此之谓也。
【注解】 ①曩(nǎnɡ):过去,从前。
孽(niè):妖孽。
三孽,指发动叛乱的吴三桂等“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明降将先后反清;因其降清后封藩称王,故称“三藩”之乱。
②昃(zè):日偏西。
遑:闲暇。
③暇豫:悠闲逸乐。
④景山:即今北京景山公园。
⑤察哈尔叛乱:指察哈尔布尔尼叛乱。
康熙十四年(1675年),蒙古的察哈尔部头目布尔尼举兵叛清,失败身死。
⑥垂佑:对下边的护佑。
加护:加意保护。
⑦悚然:恐惧的样子。
【译文】 以前,吴三桂等人发动“三藩”叛乱,我处理*事务,从早到晚,没有空闲时间,但我保持着内心的坚定,表面上给人以悠闲逸乐的样子,每天都到景山骑马、射箭。
那时,我们满洲八旗兵都离开京城奔赴前线,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者。
在此情况下,便有一些不法分子在景山的路旁扔下一些书帖,上面写道:“现今正有‘三藩’和察哈尔布尔尼的叛乱,各路大军忙于征讨,在此危急之时,为何还有心思到景山去游玩呢
”对这种造谣生事的现象,我就像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见似的。
不久,“三藩”之乱和察哈尔叛乱都先后剿灭。
当时,倘若我稍稍表现出惊疑、害怕的意思,那么人心就会动摇,或许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之事。
这都是上天保佑,祖宗神明加意保护,使我能够坚定信心,认真谋划,终于成就此功业,使已面临危亡的国势重获安定。
从古至今的皇帝,像我这样从小就经历了不少艰难的,实在不多啊
而今,四海之内又是太*盛世,但回想起往事,在几年的时间里我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反而有些后怕。
古人说:“居安思危。
”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评语】 吴三桂、察哈尔布尔尼发动叛乱,清廷边关军情紧急,康熙帝却每天照常骑马出行、射箭游乐,“暇豫”之状,成了一些人攻讦他的口实。
但不久叛乱迅速被*定,国势转危为安。
很显然,康熙悠闲逸乐是一种安定人心的策略,是优秀政治家的良好素质及杰出才干的体现。
作为帝王韬略,安定人心,在必要时不得不示人以闲适快乐的假象。
当决定命运的大事突然发生时,把握处世行事的尺度很难,这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丰富的人生历炼的经验作为基础。
生活中,我们很钦佩那种在危急关头临阵不慌、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敬服那些喜怒哀乐不露于形的强人。
当然,这种风度决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于后天的修持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远大志向决定的。
《庭训格言》
《庭训格言全鉴》
《庭训格言几暇格物编》我都有,新华书店新版,可以联系我哦~~
与孟子一样的化石,老吴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康熙*时在宫中经常给皇子皇孙以教诲,雍正即位后对康熙的家训加以追述,并整理汇编成《庭训格言》,共246则
这个文章当中表达了康熙,他非常亲民爱民廉政的观点。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是由唐汉编译,2004年出版的一本记录康熙教子训言的书籍,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受到了康熙皇帝的道德遗泽和他的《庭训格言》——一本珍藏大内、秘不示人的皇家遗嘱读本的影响
庭训格言汇总
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庭训格言汇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2、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
3、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
4、至于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
5、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
6、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
7、所以然者,特为天地所生有限之才,而惜之也。
8、俭以从廉,侈以成贪。
9、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瀛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
10、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于万事万物之理矣。
11、世之财物,天地所生,以养人者有限,人若节用,自可有余;奢用则顷刻尽耳,何处得增益耶?
12、心欲小而胆欲大。
13、故朕理天下事五十余年,无甚差忒者,亦看书之益也。
14、若夫为官者俭,则可以养廉。居官居乡,只缘不俭,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隶欲多,交游欲广,不贪何从给之与?
15、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
16、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17、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
18、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所谓“敬以直内”也。
19、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
20、我等*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则不得罪于朋友,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
21、朕自幼登极,凡礼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
22、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23、*日居处尚且如是,遇事可知其慎重也。
24、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
25、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守约,过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26、朕为帝王,何等物不可用?然而朕之衣食毫无过费。
27、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28、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
29、书之在天下,《五经》而下,若传若史,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与物,固无一事之不具,亦无一理之不该。
30、由一理之微,可以包*之大;由一日之*,可以尽千古之远。
31、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32、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
33、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待思索矣。
34、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逐事图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
35、学于古训乃有获。
36、尝见高年有寿者,*是俱极敬慎,即于饮食,亦不敢过度。
37、世之读书者,生乎百世之后,而欲知百世之前;处于一室之间,而欲悉天下之理,非书曷以致之?
38、吾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
39、慎重者,敬也。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以应事,务必谨终如始慎,修思荣*而安焉,自无废事。
1、 立定脚跟 战胜私欲
训曰:朱子云:「人作不好的事,心却不安,此是良心。但被私欲锢蔽,虽有端倪,无力争得出。须是着力与他战,不可输与他。知得此事不好,立定脚跟硬地行,从好路去,待得熟时,私欲自住不得。」此一节语乃人立心之最要处。良心能胜私欲,为圣为贤,皆此路也。欲立身心者,当详究斯言。
2、存诸心 体诸身 求实得于己
训曰:朱子云:「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此言乃读书之至要也。人之读书,本欲存诸心,体诸身,而求实得于己也。如不然,将书泛然读之,何用?凡读书人皆宜奉此以为训也。
3、不忍舍处 方得书味
训曰:朱子云:「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得书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者,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此言极是。朕自幼亦尝发愤读书看书,当其读某一经之时,固讲论而切记之。年来翻阅其中,复有宜详解者。朱子斯言,凡读书者皆宜知之。
4、进德修业 依于经史
训曰: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多读书则嗜欲淡,嗜欲淡则费用省,费用省则营求少,营求少则立品高。读书之法,以经为主。苟经术深邃,然后观史。观史则能知人之贤愚,遇事得失亦易明了。故凡事可论贵贱老少,惟读书不问贵贱老少。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此夫子所以发愤忘食,学如不及也。
5、为山九仞 未可偏废
训曰:从来有生知、有学知、有困知,及其成功,则一未有。下学既久,而不可以上达者,但功夫不可躐等而进,尤不可半途而废。《书》云:「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正为半途而废者惜也。
与孟子一样的化石,老吴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然也不可急信。
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
朕于诸艺无所不能,尔等曾见我偏好一艺乎
是故凡艺皆不能溺我。
二、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
三、尔等凡居家,在外,惟宜洁净。
人*日洁净,则清气著身;若*污秽,则为浊气所染,而清明之气渐为所蒙敝也。
四、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也。
五、《易》云:“日新之谓盛德。
”学者一日必进一步,方不虚度时日。
人苟能有决尼不移之志,勇猛精迸而又贞常永固毫不退转,则凡技艺焉有不成者哉
六、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
惟持善心,行台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斯可谓真孝者也。
七、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
八、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
见人有得意事,便可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
九、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可以失人心也。
十、人生凡事故有定数,然而其中以人力夺天工者有之。
十一、人于好恶之心,难得其正。
我所喜之人,惟见其善,而不见其恶;若所恶之人,惟见其恶,而不见其善。
是故《大学》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诚至言也。
十二、《荀子》云:“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
”此二语简而要。
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语行之,过差何由而生。
十三、朱子云:“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
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
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
”此言乃读书之至要也。
人之读书,本欲存诸心、体诸身,而求实得于己也,如不然,将书泛然读之何用
凡读书人皆宜奉此以为训也。
十四、为学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检身则谨言慎行,居家则事亲敬长,穷理则读书讲义。
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
十五、为学之功有三等焉。
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
十六、先儒有言:“穷理非一端,所得非一处。
或在读书上得之,或在讲论上得之,或在思虑上得之,或在行事上得之。
读书得之虽多,讲论得之尤速,思虑得之最深,行事得之最实。
”此语极为切当,有志于格物致知之学者,其宜知之。
《庭训格言》(一)篇(第一条)1.训曰: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
2.由一理之微,可以包*之大;由一日之*,可以尽千古之远。
3.世之读书者,生乎百世之后,而欲知百世之前;处于一室之间,而欲悉天下之理,非书曷以致之
4.书之在天下,《五经》而下,若传若史,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与物,固无一事之不具,亦无一理之不该。
5.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于万事万物之理矣。
6.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守约,过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第二条)1.训曰:吾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
2.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
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
3.故朕理天下事五十余年,无甚差忒者,亦看书之益也。
(第三条)1.训曰:读书以明理为要。
好句摘抄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精选的庭训格言大全,如果觉得不错就请收藏一下,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2、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
3、故朕理天下事五十余年,无甚差忒者,亦看书之益也。
4、慎重者,敬也。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以应事,务必谨终如始慎,修思荣*而安焉,自无废事。
5、由一理之微,可以包*之大;由一日之*,可以尽千古之远。
6、朕为帝王,何等物不可用?然而朕之衣食毫无过费。
7、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8、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
9、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所谓“敬以直内”也。
10、*日居处尚且如是,遇事可知其慎重也。
11、俭以从廉,侈以成贪。
12、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13、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
14、若夫为官者俭,则可以养廉。居官居乡,只缘不俭,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隶欲多,交游欲广,不贪何从给之与?
15、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
16、尝见高年有寿者,*是俱极敬慎,即于饮食,亦不敢过度。
17、吾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
18、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
19、朕自幼登极,凡礼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
20、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
21、至于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
22、所以然者,特为天地所生有限之才,而惜之也。
23、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待思索矣。
24、学于古训乃有获。
25、书之在天下,《五经》而下,若传若史,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与物,固无一事之不具,亦无一理之不该。
26、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
27、世之读书者,生乎百世之后,而欲知百世之前;处于一室之间,而欲悉天下之理,非书曷以致之?
28、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29、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守约,过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30、我等*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则不得罪于朋侪,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
31、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
32、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逐事图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
33、世之财物,天地所生,以养人者有限,人若节用,自可有余;奢用则顷刻尽耳,何处得增益耶?
34、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瀛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
35、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
36、庭训格言: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37、心欲小而胆欲大。
38、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于万事万物之理矣。
39、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40、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
关于康熙庭训格言全文译文
纵观康熙执政期间,征讨噶尔丹,*定三藩,*,抗击沙俄,赫赫功勋,举世瞩目,而指挥若定、举重若轻,就是这种良好素质的体现!那么康熙庭训格言全文译文是什么?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康熙庭训格言全文译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一章
心小胆大 防患未然
训曰: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也。
【译文】
当人们在没有事的时候,应保持一种有事在身的状态,时刻注意防范可能发生的问题,这样,就不会有任何意外之事发生。如果人们在有事的时候,能够像没事时那样泰然自若,使种种忧虑*静下来,那么,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会自然消失。古人说:“心中越谨慎小心越好,在行事风格上则又要泼辣大胆,雷厉风行。”我认为,遇到事情都应该如此对待。
【评语】
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庭训中,阐述了作为一国之君、统领天下的领袖人物,首先应该具有的是一种沉稳大气的雍容心态,即所谓的大将风度。因为,利害冲突或两军对垒之时,胜利的一方往往是那些具有决断力和胆略的将军,而不是学识更高一筹者。康熙皇帝一生文治武功,身经大大小小的战役,匡扶将倾的满清帝政,对领袖的统驭才干自然是深有感触的。
这里的“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谈的是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有事之时,却如无事”,谈的是遇事不慌,从容应付。一个有志成就事业者,需具备这样的素质;一个政治家,更需具备这样的素质。纵观康熙执政期间,征讨噶尔丹,*定三藩,*,抗击沙俄,赫赫功勋,举世瞩目,而指挥若定、举重若轻,就是这种良好素质的体现!本则作为庭训的开篇,其训诫的意义是隽永深长的。
居安思危 处变不惊
训曰:曩者三孽作乱①,朕料理军务,日昃不遑②,持心坚定,而外则示以暇豫③,每日出游景山骑射。彼时,满洲兵俱已出征,余者尽系老弱。遂有不法之人投帖于景山路旁④,云:“今三孽及察哈尔叛乱⑤,诸路征讨,当此危殆之时,何心每日出游景山?”如此造言生事,朕置若罔闻。不久,三孽及察哈尔俱已剿灭。当时,朕若稍有疑惧之意,则人心摇动,或致意外,未可知也。此皆上天垂佑,祖宗神明加护⑥,令朕能坚心筹画,成此大功,国已至甚危而获复安也。自古帝王如朕自幼阅历艰难者甚少。今海内承*,迥思前者,数年之间如何阅历,转觉悚然可惧矣⑦!古人云:“居安思危。”正此之谓也。
【注解】
①曩(nǎnɡ):过去,从前。孽(niè):妖孽。三孽,指发动叛乱的吴三桂等“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明降将先后反清;因其降清后封藩称王,故称“三藩”之乱。②昃(zè):日偏西。遑:闲暇。③暇豫:悠闲逸乐。
④景山:即今北京景山公园。⑤察哈尔叛乱:指察哈尔布尔尼叛乱。康熙十四年(1675年),蒙古的察哈尔部头目布尔尼举兵叛清,失败身死。
⑥垂佑:对下边的护佑。加护:加意保护。⑦悚然:恐惧的样子。
【译文】
以前,吴三桂等人发动“三藩”叛乱,我处理*事务,从早到晚,没有空闲时间,但我保持着内心的坚定,表面上给人以悠闲逸乐的样子,每天都到景山骑马、射箭。那时,我们满洲八旗兵都离开京城奔赴前线,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者。在此情况下,便有一些不法分子在景山的路旁扔下一些书帖,上面写道:“现今正有‘三藩’和察哈尔布尔尼的叛乱,各路大军忙于征讨,在此危急之时,为何还有心思到景山去游玩呢?”对这种造谣生事的现象,我就像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见似的。
不久,“三藩”之乱和察哈尔叛乱都先后剿灭。当时,倘若我稍稍表现出惊疑、害怕的意思,那么人心就会动摇,或许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之事。这都是上天保佑,祖宗神明加意保护,使我能够坚定信心,认真谋划,终于成就此功业,使已面临危亡的国势重获安定。
从古至今的皇帝,像我这样从小就经历了不少艰难的,实在不多啊!而今,四海之内又是太*盛世,但回想起往事,在几年的时间里我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反而有些后怕。古人说:“居安思危。”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评语】
吴三桂、察哈尔布尔尼发动叛乱,清廷边关军情紧急,康熙帝却每天照常骑马出行、射箭游乐,“暇豫”之状,成了一些人攻讦他的口实。但不久叛乱迅速被*定,国势转危为安。很显然,康熙悠闲逸乐是一种安定人心的策略,是优秀政治家的良好素质及杰出才干的体现。作为帝王韬略,安定人心,在必要时不得不示人以闲适快乐的假象。当决定命运的大事突然发生时,把握处世行事的尺度很难,这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丰富的人生历炼的经验作为基础。生活中,我们很钦佩那种在危急关头临阵不慌、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敬服那些喜怒哀乐不露于形的强人。当然,这种风度决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于后天的修持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远大志向决定的。
嘉纳良言 闻过则改
训曰:今天下承*,朕犹时刻不倦勤修政事。前三孽作乱时,因朕主见专诚,以致成功。惟大兵永兴被困之际,至信息不通,朕心忧之,现于词色。一日,议政王大臣入内议军旅事,奏毕佥出①,有都统毕立克图独留②,向朕云:“臣观陛下*日天颜稍有忧色③。上试思之,我朝满洲兵将若五百人合队,谁能抵敌?不日永兴之师捷音必至。陛下独不观太祖、太宗乎④?为军旅之事,臣未见眉颦一次⑤。皇上若如此,则懦怯不及祖宗矣。何必以此为忧也。”朕甚是之。不日,永兴捷音果至。所以,朕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凡人各有识见。常与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合乎理,朕即嘉纳⑥。都统毕立克图汉仗好⑦,且极其诚实人也。
【注解】
①佥:皆。②都统:官名。清代始设八旗都统,分掌满、汉军二十四旗政令。毕立克图:蒙古正蓝旗人,始博尔济吉特氏。顺治时累擢正蓝旗蒙古都统,列议政大臣。康熙间*叛于*凉,讨降之,封二等男。
③天颜:帝王的容颜。④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⑤眉颦:皱眉。⑥嘉纳:赞许,采纳。⑦汉仗:指体貌魁梧。
【译文】
现在,天下安定太*,但我却仍每时每刻不知疲倦地勤奋处理着国家大事。以前,吴三桂等“三藩”发动叛乱时,因为我主意见解坚定,因而才能成功地*定叛乱。只是在大军永兴被围那一次,事情危急到连消息也不通了,我内心忧虑,不免流露于言语和表情。
一天,众大臣进宫商议军事问题,他们进奏完后都退下了,只有都统毕立克图单独留下,对我说:“为臣观察陛下*日的脸色,稍带有忧虑之情。皇上您想一想,我大清八旗官兵如果五百人集合编队,冲锋陷阵,谁又能抵敌住他们呢?过几天,永兴方面的我军必定会送来胜利的喜讯。难道陛下不了解当年太祖、太宗他们用兵的情况吗?为臣从未见过他们皱一次眉头。皇上您如果这样怯懦心虚,就赶不上祖宗了!您何必为这样的情况而忧虑呢。”我很以为他的话是对的。过了不几天,捷报果然来到。所以,我从来不敢轻视人,说人家无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我经常和各位大臣说,你们但凡知道什么、见到什么,都可以进奏,让我知晓;对于那些合理的意见,我将赞许并乐于采纳。都统毕立克图,体貌魁梧,面目俊好,而且是一个十分诚实的人。
【评语】
大兵被围永兴,前线消息不通,一向镇定自若的康熙对此也不免忧心忡忡而现于言表。康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倒是大臣毕立克图说他“懦怯”有点言重了。可贵的是,如此“批逆鳞”的话,康熙不但能够当时虚心接受,引以为诫,且作为“庭训”传之子孙,正所谓博采众长,必有所得。自古以来多少“圣君”、“明主”之所以能创建宏图大业,主要不是因为他们自己如何聪慧,而在于他们是否听取和采纳各种意见。历史告诉我们,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在于他们能够借助别人的热情和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不在于个人的聪明,而在于他的智慧——一个人能从自己的教训中汲取经验,这叫聪明;一个人能从他人的教训中汲取前车之鉴,才是智慧。
法令之行 率先身之
训曰:如朕为人上者,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而人自从。即如吃烟一节,虽不甚关系,然火烛之起多由此,故朕时时禁止。然朕非不会吃烟,幼时在养母家,颇善于吃烟。今禁人而己用之,将何以服之?因而永不用也。
【译文】
像我这样身为皇帝,要让法规能够顺利实施,只有自己身体力行,别人才会跟着去做。譬如吸烟这件事,虽然它与国家大事没有多大关系,然而火灾的发生经常由它引起,所以,我时时下令禁止吸烟。其实,我并不是不会吸烟,小时候在养母家里,我很会吸烟。现在我下令禁止别人吸烟而我自己却不在禁止之列,怎么能够让别人信服?因此,为了让别人执行禁令,我就坚持永不吸烟。
【评语】
吸烟的害处是多方面的,古人并未尽知其弊,但仅引起火灾这一端,就使康熙痛下决心,下令禁止;不仅禁止别人,自己也身体力行,带头戒烟,其表率的作用肯定是巨大的。“今禁人而己用之,将何以服之”,说得多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怎么能要求别人呢?
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从康熙禁令吸烟这一节中,我们不难悟出其中的道理。
自任其过 大人之为
训曰: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①
【注解】
①大人:品德高尚之人。
【译文】
作为人,谁能不犯错误?只是人们有了过失,犯了错误,大多自己不愿承担或承认自己所犯错误。我就不是这样。*常和人闲谈偶有因为自己遗忘而错怪他人的事情发生,事情过后,我一定会主动认错,并说:“这是我的过错啊!”正因为这样,竟至于使别人被我的行动大为感动并觉得不安起来,这种情况确实有过。大抵能够自己认错并能主动承担责任的人,多为德行高尚的人。
【评语】
“自任其过”与“文过饰非”是截然对立的。“自任其过”是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主动承担责任;“文过饰非”则是千方百计地推卸自己的责任,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的错误。前者是“大人”的行为,后者则是小人的行为。康熙不以自己是“言出九鼎”的一国之君而勇于向臣下认错,其磊落的胸襟与领袖的风度值得学*借鉴,其“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这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优劣,甚或是领导艺术高低的标准。康熙作为一个封建君王,他不仅这样做了,并以此告诫儿孙后人,这正是他的过人之处。
见人得失 如己得失
训曰: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此皆自己实受用处。若夫忌人之成,乐人之败,何与人事?徒自坏心术耳。古语云:“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译文】
最美家庭家风家训格言(精选100句)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的和睦离不开良好的家风家训,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最美家庭家风家训格言(精选100句),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一家同心合意,何愁万事不兴。若是你刁我拗,家屋一半无成。
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6、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7、家家有本难念经,唯有开心念得通。
8、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9、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0、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11、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创业致富,勤俭持家。
12、君子居家,须是能容。
13、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
14、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
15、宽容乐观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勤劳自强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16、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17、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18、家庭以爱为根,生活以和为贵。
19、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20、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21、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22、活到老学到老躺在棺材里不算巧。
23、早把甘旨当奉养,夕阳光景不多时。
24、积小钱,办大事;积闲钱,办急事。
25、做不到就不要说,说话不算数就没有尊严。
2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7、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
28、吾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29、不管谁有错,不管面临什么灾难,无论发生何种是非,都不可外扬家丑。
30、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
31、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32、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33、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34、有私心就会暗中做违背良心的事,令全家烦恼,这种不是好男人。
35、为妻子儿女制造幸福的炉边气氛,是真正崇高热情的人生。
36、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37、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38、男人是一家的栋梁,要能明理,有志气,领妻不管妻。
3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0、一家同心合意,何愁万事不兴。若是你刁我拗,家屋一半无成。
41、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42、家,心灵的守护地;家,温暖的港湾处;唯天下间最美丽的地方!
43、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
44、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45、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6、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47、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48、尊师而重道,爱众而亲仁。
49、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古训格言
1、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2、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3、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4、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8、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0、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为要妙。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2、诚无垢,思无辱。
13、曙戒勿怠,后稚逢殃。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14、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15、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16、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亟死亡。
17、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18、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19、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1、过则无惮改。
2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23、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5、宁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
2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8、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归问于家矣。故先王畏民。
29、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3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不到。
32、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33、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34、*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35、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
36、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3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敞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38、学而时*之,不亦乐乎!
3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1、忠信者,交之度。
4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4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4、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4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6、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4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que)诚信而详。
家庭廉洁格言(精选120句)
廉洁是指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有关家庭廉洁的格言,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1、为官犹如为树,为百姓遮风挡雨。
2、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
3、民心是杆秤,称得官德和政绩;众口皆是碑,书就美名与丑行。
4、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长思百姓冷暖。
5、取所当取不义之财分文不取谓之廉;用所当用人民权力切务滥用谓之公;行所当行为政做人言行一致谓之德。
6、胸有人民能拒腐,心惟自我难为廉。
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党存于廉廉乃大兴。
8、不屈于利称之富有,不屈于名可谓高贵。
9、廉洁源于自律,堕落始于贪婪。
10、贤能兴家,廉可避祸。
11、两袖清风,为党为民不为私。
12、当官有私难公道,从政无为不服人。
13、廉是滋补身心的良药。
14、既扫自己门前雪,又管他家瓦上霜。
15、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16、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而贵。
17、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前车之鉴切记;政贵廉,廉政方受尊,先贤之德可循。
18、地位是脚下的台阶,并非你的真正高度;官衔是脸上的脂粉,并非你的真正肤色。
19、牢记宗旨,永葆本色。
20、筑牢思想道德大坝,坚守反腐倡廉防线。
21、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22、纪检监察干部要有两个“胃”,一个“胃”装饭,一个“胃”装气,不但要吃得苦,还要受得气。
23、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
24、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25、警钟长鸣长鸣长警,醒言常省常省常醒。
26、贪为先,掉深渊,利莫沾,走阳关。
27、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28、坚持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
29、金钱美女不下水,花言巧语不受骗。
30、憎贪官、戒贪心,思贪害、拒腐不贪分民忧、解民愁、保民安、执政为民。
31、以铜为鉴,明目;以史为鉴,清心;以步为车,强体;以学为食,醒神。
32、事权财权人权贪权是滋生腐败之源;公开公正公*公心乃建设廉政之基。
33、鱼贪饵,容易上钩;人贪利,终落陷阱。
34、做官要为民,为钱莫做官。
35、交挚友利于行,亲小人自损名。
36、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37、下要不负人,上要合天理,中要守王法,横竖不攀比。
38、天地有杆秤,功过问百姓,甘苦心自知,来去两袖风。
39、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40、做人宁可一生不仕,为官不可一日无德。
41、领导干部搞一次特殊,就失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一片民心。
42、廉*爱碑自立,贪*弃墓自掘。
43、官小而品高,其威乃大,民必拥之;位高而行劣,其誉则低,民当弃之。
44、党风党纪打折扣,迟早都要犯错误。
45、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46、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47、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48、物质贪婪愈烈,精神空虚愈重。
49、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家庭助廉格言
格言是指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家庭助廉格言,欢迎阅读!
1、节省一元钱,积累生活的财富;贪占一元钱,取得牢狱的钥匙。
2、甘守清廉报家国,不为贪赃羞儿孙。
3、廉政以立身,行政以务公,善政以富民。
4、艰苦补素清廉为本不忘本,勤俭持家修身养德德为先。
5、家庭——预防抵制腐败的重要阵地,腐败——影响家庭幸福的隐形杀手。
6、科学带来文明,道德带来温馨。
7、常吹廉洁家风,共享家庭温馨。
8、以事实为依据,以税法为准绳,以廉洁为基石。
9、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
10、税官当立“公仆志”,执政最贵“爱民心”。
11、常替丈夫思*忧,莫为儿孙作远虑。
12、清廉之家众人夸,奉公志土美名扬。
13、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14、为官惟廉,从政惟勤;处事惟公,做人惟实。
15、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16、廉洁让家庭成为温馨的港湾,腐败使亲人坠入痛苦的漩涡。
17、查税过硬,廉心纯正。
18、做人做事应清清白白,为政为民须勤勤恳恳。
19、不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20、多敲“枕边钟”,常吹“廉政风”。
21、律已与自爱齐飞,勤政共清廉一色。
22、群众是把秤,廉不廉群众定。
23、贤妻常念廉政经,洁夫勤政事业兴。
24、爱岗敬业,永葆清白。一人廉洁,全家受益。
25、家和万事兴,家廉万人敬。
26、廉洁从政,为国为民为天下;秉公办事,利已利人利苍生。
27、贵莫贵于清廉,贱莫贱于多欲。
28、鸣反腐警钟当立助廉之志,进逆耳忠言不做缠树之藤。
29、腐败犯罪家庭百事哀,廉洁自律家庭人青睐。
30、清正廉洁乃税官本色,阳光办税为税官职责。
31、率直为人,真诚对人。踏实做事,清正办税。
32、不忘宗旨信念,清廉为民执政。
33、公*办事要牢记,做人不忘要自重。
34、杜绝吃拿卡要报,提倡德能勤绩廉。
35、家庭吹廉风,幸福伴我行。
36、养廉不分你我,劝廉方为持家。
37、税务员之廉,纳税人之福。
38、爱家常提逆耳忠言,惜子当饮苦口良药。
39、构筑拒腐防腐家庭防线,推进家庭廉洁文化建设。
40、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41、家庭是廉洁的源泉,廉洁是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42、地税人在人民面前是公仆,在工作面前是表率,在腐败面前是利剑。
43、勤政,一身充实;廉政,一身轻松;勤政加廉政,一生追求。
44、相夫教子莫贪心,贤妻良母牢牢记;身旁多鼓勤政劲,夫妻常做清廉事。
45、以廉为荣,其乐无穷,以贪为耻,保家护己,以廉为养,终身无悔。
46、税官须廉洁,执法要清正。
47、千家万户齐上阵,家庭助廉保*安。
48、对名利要远距离,对村民要*距离;对领导要等距离,对工作要零距离。
49、开拓进取,勤征细管,严格执法,文明服务。
家庭读书格言
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书籍若不常翻阅,则等于木片。
3、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
4、日出照亮大地,读书清醒头脑。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
7、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9、读书是学*,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10、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
11、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12、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3、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
14、书,以是哺育心灵的母乳,启迪智慧的钥匙。
15、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6、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17、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18、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19、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能力。
20、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21、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22、所有的好书,读起来就像和过去世界上最杰出的人们的谈话。
23、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24、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
2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26、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
1、每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读上8-10本书。究竟该读哪些书?若想了解这点,那至少得读上15000本才行。巴比达
2、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读书不离口,写字不离手。
5、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6、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7、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8、一个爱读书的人,他毕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9、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0、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11、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革拉特珂夫
12、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4、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弥尔顿
1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16、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是好的。
17、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0、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21、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巴金
22、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遭遇和寿命。有的书毁于一旦,有的书却能流芳百世。
23、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
24、书籍陶冶情操。
庭训格言
庭训格言全文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最美家庭家风家训格言
家训格言
军训格言
训练格言
家庭格言
好家训格言
关于家训的格言
家训格言20字
家训格言大全
村风村训格言
田氏家训格言
家训格言50字
刘氏家训格言
关于家庭的格言
家庭格言大全
最美家训格言
家风家训格言
家规家训的格言
四字家训格言
家训格言20字以德
朱子家训格言
家训格言四字
家规家训格言
家风家训的格言
家庭读书格言
最美家庭格言
名人家训格言
自己编的古诗春节
有关襄阳城的古诗词
总字开头的古诗词
婷婷古诗词的好处
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六首
关于做事态度的古诗词
描写多情女子的古诗词
表达对恋人爱意的古诗
小学生学*的古诗
形容团聚的古诗词
含有江和风的古诗词
描写物品的古诗词
初升的太阳古诗词
适合与古诗词的ppt背景
寻赞美嘉兴的古诗
我与春天的约会加古诗
西部草原的古诗
赞美枫的古诗
硬笔书法写的清明节的古诗
古诗词中有细细的
赞美人很稳重的古诗
春节的由来及古诗
适合挂在家中的古诗
有关千古风流人物的古诗
古诗扬子江的注释
相同经历的古诗
有关梅字的古诗
在一起了的古诗词
要遵循事物本身规律的古诗
字最简单的古诗50首
古诗文经历挫折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