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的原文及注解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的原文及注解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的原文及注解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的原文及注解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翻译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注释
1、漉豉以为汁: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
2、本:原本,本来。
3、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赏析
三国时期,魏国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你既言如此,吾们一言为定!”
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阵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为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灭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啊!”曹丕听之,被驳得无话可说。
拓展
*历史上有一个有名的家庭,父亲曹操不仅是军事家和诗人,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父子三人并称“三曹”,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为最高。
曹丕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他的《典论·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划时代的著作。曹植则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才华很出众,特别在文学方面,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诗人。
哥哥曹丕继位以后,非常嫉妒弟弟曹植的才能。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曹丕打算借机惩罚曹植,除非曹植可以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完整而且合乎韵律的诗。曹植明知道哥哥是故意为难自己,但曹丕现在是皇帝,他只能唯命是从。想到迫害自己的人是自己的亲兄长,曹植感到异常悲愤。一时,他吟下四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皇帝曹丕听了这首诗,感到很惭愧,也就不再加害自己的弟弟了。
曹植的最大成就在诗歌创作。三国时候,战争连绵不断,社会凋敝,身为贵公子的曹植却用诗歌表达了对无家可归的百姓的深切关切和同情,而乱世惨景也激发了他的报国热情,在一首诗中他写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千古名句。
尽管曹植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但他始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这样就招致皇帝的猜忌和迫害,因此曹植的生活充满曲折。他在作品中表达这种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却又不能写得太直白,因此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曹植在自己的诗文作品中描写了大量美丽的女性形象,象《美女篇》、《南国有佳人》等诗歌,其中的女性不仅漂亮,有才华,而且品行高洁,富有理想。作者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怀。这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洛神赋》。洛水是魏国首都洛阳附*的一条河,曹植以洛水之神宓妃为题材,刻画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以及因神人殊途不能交流的惆怅。尽管是虚拟的主人公,但作者以高超的手法,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洛神的美丽姿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篇文章上千年来一直为人称颂。
天才诗人曹植仅活了41岁,但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现在,“七步成诗”作为一个成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文学才能很高。
七步诗典故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他从小聪明过人,十多岁时,就能够诵读《诗经》、《论语》等经典著作。到了青年时代,他的文学才华更是充分显露,写下了《洛阳赋》、《铜雀台赋》等传世名篇,曹操对他十分欣赏。
曹操的长子曹丕也是一个很有文学才能的.人,但与曹植相比,还略逊一筹。曹操看到曹植才能在曹丕之上,曾好几次想立曹植为世子。曹丕得知后,心中非常恼火,从此埋下了与曹植之间的怨恨。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曹丕如愿以偿,继任魏王。曹丕怕当时任临淄侯的曹植日后养成势力,威胁他的宝座,便以父死不来奔丧、醉酒侮辱他的使者为名,派许诸带兵把曹植逮住押到洛阳。
曹植的母亲卞太后得知消息,十分焦急。她赶到曹丕那里,对他说:“你三弟曹植*生喜欢喝酒,脾气怪僻,性情疏狂,这都是我*时教养不严造成的。你要是能念手足之情,饶他一命,我就是死了,也可以暝目了。”
曹丕跪下说:“母后放心,三弟的才学我也喜爱,我怎么会杀了他呢?我只是想警戒警戒他,让他把坏脾气改掉。”
第二天,曹丕升殿,命曹植进见。曹丕说:“我和你虽是兄弟,可是照国法,我们是君臣,你怎么能狂妄自大,蔑视法令制度,违抗我的命令,侮辱我的使臣?”曹植听了,连连叩头,请求恕罪。
曹丕又说:“父王在世时,常常夸奖你的文才,我怀疑你是请人代笔的。今天我要亲自考考你:限你走七步,做诗一首。如你真有才能,免你一死;如徒有虚名,足见你一向欺诈,决不宽容。”
曹植站起身来,说:“请出题目。”
曹丕想了一想,说:“我和你是兄弟,就以此为题,可是诗句中不准出现兄弟两字。”
曹植略加思索,一面迈步,一面念道: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未完,诗已做成。在场的文武官员都叹服曹植的奇才,纷纷请求宽恕曹植。卞太后也从殿后出来,笑着说:“做哥哥的别把兄弟逼得太紧了。”
曹丕也不由惊佩曹植的才思,对卞太后说:“母后放心,我会因此赦免他的。”
于是,曹丕下令说:“植弟是我同胞兄弟,我对天下尚且无所不容,何况兄弟?为了骨肉之情,我免他死罪,改封他为安乡侯!”
就这样,曹植以自己的诗才躲过了一场惨祸。然而曹丕后来仍不放过自己的三弟,把他贬东谪西,使他时时处于恐惧不安之中。曹植只活到四十一岁,就离世而去。
后来,“七步诗”这一典故,用来称誉人文思敏捷,才气超群。(梅初)
古诗词原文(通用20篇)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为居中御史题
明代郑潜
谏垣崇柏府,察院表松厅。执法昭乾象,郎官应列星。
九重资耳目,四海捷风霆。清浊由泾渭,聪明在视听。
按巡遵旧典,咨访靡常经。出使临分署,如松揭广庭。
应储梁栋具,俨对雪霜形。挺特标孤峙,芳华德比馨。
云烟春霭霭,风雨昼冥冥。贞白梅同洁,敷荣竹并青。
岁寒知节操,品汇仰仪刑。大厦须扶植,颠崖赖底宁。
何惭蜀庙柏,曾阅舜阶蓂。缥缈闻天籁,蜿蜒隐地灵。
气盘龙起蛰,风度鹤梳翎。藓晕衣新绣,膏明刃发硎。
居然立霄汉,飒尔击沧溟。杜甫遗诗本,毕宏开画屏。
才疏叨茂选,亲老觊脩龄。济济山东士,萧萧历下亭。
观风惟黾勉,顾影独伶俜。兴已辜泉石,行当戒井陉。
歌谣采田野,声迹达朝廷。漫续斯堂记,期看不朽铭。
谪居感事
宋代王禹偁
迁谪独熙熙,襟怀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还依道,生涯只在诗。
惟尚谕山水,讵敢咏江蓠。
偶叹劳生事,因思志学时。
读书方睹奥,下笔便搜奇。
赋格欺鹦鹉,儒冠薄駿鸃。
耕桑都不事,园井未曾窥。
必欲缣缃富,宁教杼轴纰。
光阴常矻矻,交友尽偲偲。
步骤依班马,根源法孔姬。
收萤秋不倦,刻鹄夜忘疲。
流辈多相许,时贤亦见推。
叨荣偕计吏,滥吹谒春司。
仆瘦途中病,驴寒雪里骑。
空拳入场屋,拭目看京师。
技癢初调箭,锋銛欲试锥。
甲科登汉制,内殿识尧眉。
数刻愁晡矣,三题亦勉之。
先鸣输俊彦,上第遂参差。
罢举身何托,还家命自奇。
唯慙亲倚户,敢望嫂停炊。
竭力求甘旨,终朝走路歧。
贪希仲由米,多废董生帷。
丹桂何时折,孤蓬逐吹移。
知怜无国士,志气自男儿。
季子貂裘敝,狂生刺字隳。
广场重考覆,蹇步载驱驰。
明代宁甘退,青云暗有期。
礼闱冠多士,御试拜丹墀。
泽雾宁慙豹,抟风肯伏雌。
重瞳念孤迹,一第忝鸿私。
得告还乡贵,除官佐邑卑。
古诗词原文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失题
宋代蒋之奇
三十六湖水所潴,其间尤大为五湖。中间可以置邮戍,隐然高阜如覆盂。
大开名园治亭榭,时燕朱履为欢娱。高台雄跨一千尺,熙熙乐国游华胥。
堂轩峻叠青壁滑,老蚌放开明月珠。苍龙脱角莹且泽,鲜瓜自与风雷俱。
郏家女子已仙去,尚有故井存通衢。淩波罗袜尘欲起,冉冉玉水翻红蕖。
摇辉蘸影弄姿媚,粉黛醉倒无人扶。牡丹芍药开四达,品第未必扬州殊。
武陵迷春无处问,杳杳仙路来盘纡。流杯插花欢客饮,霏霜溅雪来坐隅。
序贤祈爵发鸣镝,传花叠语争喧呼。主人能诗有仙格,锦囊丽藻纷披敷。
拟驱轻驾逐烟客,旷浪尘外天为徒。梦得池塘生春草,一句我知今古无。
西归定蹑瀛峤顶,气象早已居蓬壶。甘棠留爱在他日,好事传作淮南图。
答李生
清代曾国藩
我年廿四登乡贡,始与刘蓉相追陪。
延津双创忽会合,深夜挂壁鸣风雷。
勋名自谓凌管乐,文采何曾怯邹枚。
岂知羲和鞭日月,头上光阴火急催。
老刘偃素不称意,酸寒一衿初受裁。
我虽置身霄汉上,器小仅济瓶与罂。
立朝本非汲黯节,媚世又无张禹才。
似驴非驴马非马,自增形影良可咍。
囗天广殿棵云开,飞房结构要群材。
倦眼相遍天下土,焉知吞国有颜回。
李生年少风骨峻,骁腾汗血龙所服。
*地一朝能九例,欲与老刘争崔克。
万里辞家来从我,如金受治玉受锤。
所轮只有一心喻,献璞翻为两足灾。
世上升沉日子变,得失于我有何哉!朝来告别问何往,迎妇塞外调高洪。
长安自是别离海,新婚便作锦绣堆。
离情吉语议消说,新诗抄句千琼瑰。
我有一言生听取,冰案乃为福之媒。
富贵绮罗遭鬼瞰,忧患可以坚筋骸。
陈*终非贫贱客,王章莫忘辛苦怀。
边关十月雪融天,劝生为我尽一杯。
告少年
*现代*
太空暗无际,昼见非其形。
众星点缀之,相远难为明。
光形无所丽,虚白不自生。
半日见光彩,我居*日星。
西海生智者,厚生多发明。
摄彼阴阳气,建此不夜城。
局此小宇内,人力终难轻。
吾身诚渺小,傲然长百灵。
食以保躯命,色以逢种姓。
逐此以自足,何以异群生。
相役复相斫,事惯无人惊。
伯强今昼出,拍手市上行。
旁行越邻国,势若吞舟鲸。
古诗词原文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原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失题
宋代蒋之奇
三十六湖水所潴,其间尤大为五湖。中间可以置邮戍,隐然高阜如覆盂。
大开名园治亭榭,时燕朱履为欢娱。高台雄跨一千尺,熙熙乐国游华胥。
堂轩峻叠青壁滑,老蚌放开明月珠。苍龙脱角莹且泽,鲜瓜自与风雷俱。
郏家女子已仙去,尚有故井存通衢。淩波罗袜尘欲起,冉冉玉水翻红蕖。
摇辉蘸影弄姿媚,粉黛醉倒无人扶。牡丹芍药开四达,品第未必扬州殊。
武陵迷春无处问,杳杳仙路来盘纡。流杯插花欢客饮,霏霜溅雪来坐隅。
序贤祈爵发鸣镝,传花叠语争喧呼。主人能诗有仙格,锦囊丽藻纷披敷。
拟驱轻驾逐烟客,旷浪尘外天为徒。梦得池塘生春草,一句我知今古无。
西归定蹑瀛峤顶,气象早已居蓬壶。甘棠留爱在他日,好事传作淮南图。
越王台怀古
清代朱彝尊
君不见越山高高越台古,复道逶迤接南武。北望山头遍白云,西临城下环珠浦。
由来形胜尽高丘,万里天南此壮游。惊涛暗向扶胥落,佳气晴连郁水浮。
忆昔中原逐秦鹿,五军矢利屠睢戮。番君一出王衡山,户将从征入函谷。
天教霸象开南溟,宵分东井聚五星。龙川县令起岭表,被书移檄驰边庭。
声言三关盗兵至,一时按法诛秦吏。万人既筑浈阳城,千里还开雒王地。
汉帝当年为剖符,陆生燕喜出西都。冠裳魋结须臾变,文锦蒲桃绝世无。
番禺之交一都会,因山筑台落天外。百丈回盘信壮观,三时朔望长升拜。
自古羁縻称外藩,谁令市铁禁关门。不见鲛鱼重入贡,旋看黄屋自言尊。
汉使陈觞更行乐,紫贝明犀双孔雀。重来锦石已成山,归去黄金遂盈橐。
一从蒟酱启唐蒙,越骑校尉甘泉中。是谁僇杀弃繻者,江淮巴蜀纷来攻。
伏波下濑军三面,楼船戈船齐教战。合浦珠崖隶海隅,山姜扶荔移深殿。
尉佗城圯夕阳原,建德园荒秋树根。虚传避暑游宫阙,几见浮杯出石门。
木棉花开山雨积,鹧鸪啼处蛮烟碧。旧井潜移郭璞城,离宫半入虞翻宅。
人事消沈洵可哀,千秋朝汉余高台。汉家遗迹不可问,吁嗟乎!
歌风柏梁安在哉。
1、关雎《诗经》
关关(拟声词)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君子好逑(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在船的左右两边)流(捞取)之。窈窕淑女,寤(醒时)寐(睡时)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思念)。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弹琴鼓瑟)友(亲*)之。参差荇菜,左右芼(挑选)之。窈窕淑女,钟鼓(敲击钟鼓)乐(使……快乐)之。
2、蒹葭《诗经》
蒹葭(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白露为霜。所谓伊人(那人),在水一方(在那水的那一边,指对岸)。溯洄(逆流而上)从(跟随,这里是“追寻”的意思)之,道阻(艰险)且长。溯游(顺流而下)从之,宛(好像)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茂盛的样子),白露未晞(干)。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岸边)。溯洄从之,道阻(险)且跻(高)。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水中高地)。
蒹葭采采(茂盛,众多),白露未已(还没有完)。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水边)。溯洄从之,道阻且右(弯曲)。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3、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高)峙(挺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银河)灿烂,若出其里。幸(庆幸)甚至(极点)哉,歌以咏志。
4、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在人境(人居住的地方),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这样)?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傍晚)佳,飞鸟相与(相伴)还。此中有真意,欲辨(辨识)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遥望岷江上的五津,只见风烟迷茫)。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出外做官)人。海内(指全国各地)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邻)。无为(无须,不必)在歧路(告别的地方),儿女共沾巾(挥泪告别)。
6、使至塞上(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王维
单车(一辆车)欲问边,属国(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过居延(在今内蒙古)。征蓬(飘飞的蓬草)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直,长河(黄河)落日圆。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逢候骑(骑马的侦察兵),都护(指都护府的长官)在燕然(燕然山,即今现在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黔阳)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啼(杨花落尽杜鹃声声的时节),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有的版本写作“随君”)直到夜郎西(我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8、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一斗值万钱),玉盘珍羞(“馐”。珍贵的菜肴)直(通“值”)万钱。停杯投箸(筷子)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姜尚的典故),忽复乘舟梦日边(商汤时伊尹的典故)。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在哪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高高的船帆)济(渡)沧海。
9、次(停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下王湾
古诗词原文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方元忠
宋代郑獬
京师恶尘土,两足没至踝。
狂风暴然作,塞天赤如赭。
事牵或出门,复又无驴跨。
垢汗黏透衣,留迟固不遐。
走归扫一室,凉泉急倾洒。
琢琢客扣门,置帽懒出迓。
呼童揖客进,客语惊邻舍。
自夸已得计,归舟即日驾。
风尘久厌苦,喜此脱去乍。
淮影贮苍山,飞峰皆倒挂。
霜月秋晖明,乾坤曝图画。
往往穷谷间,贤豪伏其下。
去而从之游,精粗得陶冶。
剖发露光铓,爬罗无缝罅。
豨膏滑两轴,直纵飞黄靶。
庶以卒吾业,孰能筹周舍。
余云子语健,决去不可且。
伊昔同壮游,清樽固屡把。
病酒常至午,醉归每及夜。
朋辈俱饮豪,斗酒快一写。
穷甚或见怜,怪极亦遭骂。
尔来五六年,退缩但嗟讶。
老意渐相期,欢心早已谢。
买得东皋田,束衣即归稼。
箪笥苟非道,万石安能藉。
期子在高秋,行当秣吾马。
蓟州新城
清代高其倬
于役季冬月,东入渔阳城。城圮五十载,奉诏新经营。
墉堞一云具,筑作工遂停。胡不事宏丽,役物劳皇情。
此州实险要,世界方升*。长驭控八极,内地固所轻。
昔当明之季,置镇藩神京。高起两重郭,遍征九州丁。
城中贮刍粟,城上罗旗旌。蓟门大帅任,郑重属老成。
高议百僚会,推毂千人英。且复命丙魏,不啻求韩彭。
陛辞涕汍澜,密诏言丁宁。志鸣伊吾剑,意洗鱼海兵。
长计一蹉失,塞马仍纵横。连营一日溃,列嶂同时崩。
尘来白日匿,烧猛苍天赪。九门戒楼橹,六府严关扃。
*安一星火,重比千金琼。传呼达禁闼,夜寝始不惊。
外召勤王师,内办迁都行。下诏责专阃,幕府空抢攘。
拥兵不敢救,闭壁如聋盲。侦敌已出境,追骑甫及坰。
*取其元,受赏都堂厅。累累鞍上极,一一田间氓。
更奏塞外勋,肯耻城下盟。懦帅肆欺谩,勍敌生门庭。
既以杀其躯,患亦贻朝廷。呜呼厉有阶,夫谁滋乱萌。
或云右文士,误国由书生。或云吝边饷,饥卒难力争。
南史与董狐,百喙同一声。敢独曰不然,奄寺实彗荧。
监军专将柄,司礼为阿衡。众贿水输海,百度禾生螟。
搒笞杀壮士,罗织戕名卿。刚鲠靡孑遗,媕婀忌忠诚。
古诗词原文15篇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原文,欢迎大家分享。
八阵图
宋代喻汝砺
鱼复江边春事起,万点红旗飏清泚。主人元是刘梦得,载酒娱宾水光里。
酒阑放脚步涉碛,细石作行相靡迤。卧龙起佐赤龙子,天地风云入鞭箠。
蛇盘虎翼飞鸟翔,四正四奇公所垒。当时二十四万师,开门阖门随臂指。
几回嚇杀生仲达,往往宵遁常骑豕。海中仙人丈二履,相与往来迂玉趾。
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拿虎掷堆胸胃。江头风波几劘荡,断岸奔峰俱披靡。
阳侯鏖战三峡怒,祇此细石吹不起。晋大司马宣武公,常山之蛇中首尾。
幕中矹矹何物客,未有一客能解此。千年独有老奇癫,见之敛袂三叹喟。
颇知此法自玄女,细与诸公剖根柢。君不见风后英谋尽奇诡,龛定蚩尤等蜉蚁。
汉大将军亲阅试,四夷闻风皆褫气。马隆三千相角掎,西羌茸茸落牙嘴。
而公于此出新意,盖世功名无第二。不知何处著双手,建立乃与天地比。
河图洛书亦如此,堂堂孔明今未死。我门生人如死人,老了不作一件事。
却被狝猴坐御床,孰视天王出居汜。既不能蹠穿膝暴秦王庭,放声七日哭不已。
又不能断脰决腹死社稷,满地淋漓流脑髓。羡它安晋温太真,壮它霸越会稽蠡。
八年嫪恋饱妻子,洒涕东风肉生髀。斑斑犹在杲卿发,离离未落张巡齿。
爱惜微躯欲安用,有臣如此难准拟。虽然爱国心尚在,左角右角颇谙委。
二广二矩及甄,春秋所书晋所纪。况乃东厢与洞当,复有青龙洎旬始。
淫淫陈法有如许,智者舍是愚者蔽。此图昔人之刍狗,参以古法行以已。
偏为前距狄笑之,制胜于兹亮其岂。尔朱十万破百万,第顾方略何如耳。
嗟我去国岁月老,渺渺赤心驰玉扆。可怜阿伾财女子,而我未刷邦家耻。
属者买舟泸川县,扣船欲泛吴江水。赤甲山前春雪深,白帝城下扁舟舣。
胡为于此久留滞,细雨打篷愁不睡。剽闻逆雏犯淮泗,陛下自将诛陈豨。
六师如龙贼如鼠,杀回屋瓦皆蜚坠。距黍直射六百步,虏尸蔽江一千里。
哀哉狝猴太痴绝,垂死尚持虞帝匕。那知光武定中兴,要把中原通爬洗。
君不见陛下神武如太宗,万全制陈将*戎。倚闻献馘*江宫,坐使四海开春容。
六騑还自江之东,光复旧京如转蓬。蜀花千枝万枝红,辄莫取次随东风。
奇癫眼脑醉冬烘,东向舞蹈寿乃翁。醉醒聊作竹枝曲,乞与欸乃歌巴童。
汇上里
清代潘钟瑞
昨闻里巷言,异人世罕有。西山汇上里,蔡氏沈家妇。
年逾一百岁,山中无其偶。今晨趋造之,村客导先走。
门庭表肃清,竹木参左右。登堂识其子,疑是绛县叟。
问年八十五,自云早衰朽。虽幸抱孙曾,康彊逊吾母。
引我窥中闱,藜床坐而久。晬然盎于背,如丘秃其首。
叩以长生诀,默默不开口。视我一转睫,遽起掩户牖。
会兹掩户意,鐍钥贵能守。守之金石坚,可与彭佺友。
我闻磅礴气,惟坤得其厚。阳动而阴静,静者每多寿。
况钟山水灵,迥脱尘市垢。谁谓劳力身,蕉萃夭陇亩。
人瑞锡自天,创见额加手。此境岂西池,有星灿南斗。
归去夸眼福,游仙良不负。我亦癸未生,追逐周甲后。
形癯鬓二毛,对母惭老丑。一百有六岁,知我能到否。
画鹤篇
明代虞堪
伊谁画此鹤,千载遗*。飘飘有仙气,相顾移蓬瀛。
高吭修胫若长鸣,磊落昂藏睥太清。思凌霄汉不飞去,若有待者台阶*。
群真昔朝上帝所,郁罗萧台隔风雨。鸾骖凤驭自钧天,却载瑶笙来下土。
寥廓馀音世罕闻,聋听瞽辨徒纷纭。南岳真人既旋迈,五色云霞散华盖。
棋声一响阑干空,人境皆非城郭在。自脱红尘世网中,直来玄圃沧洲外。
《劝学》原文及翻译及注解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常用的成语。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劝学》原文及翻译及注解,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酰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劝学》注音
木直中(zhòng)绳
其曲(qu第一声)中(zhòng)规
揉(róu)
槁(gǎo)暴(pù)
就砺(lì)
参(cān通“叁”)省(xǐng)
知(zhì)明
须臾(yú)
跂(qǐ)
假舟楫者假(jiǎ)
楫(jí)
生(xìng)非异也
跬(kuǐ)步
骐骥(qíjì)
驽(nú)马十驾
锲(qiè)而舍之
金石可镂(lòu)
螯(áo)
蛇鳝(shàn)
朽(xiǔ)
假舆(yú)
善假(jiǎ)于物
朽木不折(zhé)
爪(zhǎo)牙
《劝学》注释
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学不可以已:学*不能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于:从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于:比。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以为轮: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手工艺)。以:把。为:当作。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
春望古诗词原文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望古诗词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五言律诗。
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这首诗是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
(2)品读赏析
首联: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3)“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4)诗的这前四句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书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
(5)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是杜甫擅长的表现方法。
(6)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7)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酬刘柴桑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及注释:
作者:孟二冬
译文
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
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人用:指人事应酬。用:为。四运:四时运行。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或作“阎”,或作“檐”,今从焦本。
(4)牖(yǒu 有):或作“墉”,今从和陶本、焦本。牖:窗户。葵:冬葵,一种蔬菜。穟:同“穗”。畴:田地。
(5)不:同“否”。(6)室:指妻子。登:通“得”。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诗与《和刘柴桑》诗当作于同一年,即义熙十年(414),陶渊明五十岁。从诗意来看,《和刘柴桑》作于冬春之交,而此诗作于秋天。
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敕勒歌》原文及翻译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
辽阔的敕勒大*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赏析
诗的前六句写*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川、*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古朗月行》原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古诗词泛舟原文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泛舟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代:周密
老火浊不流,热恼无可避。驾言清溪滨,濯缨税尘辔。
扁舟无定游,放缆任其至。荡桨三汇交,空明发清思。
摘鲜得野实,钓水投香饵。碧筒注芳酒,湘奁荐新芰。
主宾略酬酢,冷暖随所嗜。须臾月轮上,烟水合空翠。
清风真可人,意厚万金施。露叶生辉光,水华多妩媚。
欲拍洪崖肩,欲挽湘君帔。虽无管弦乐,一洗世俗伪。
清弹发邻舸,暗搅潜虬睡。应作蜩蛙观,亦足助幽致。
岂惟家山乐,要是会心地。热官岂办此,未易轻拟议。
我年未四十,齿发已憔悴。往者不可追,来者何可觊。
富贵难幸求,岁月不少置。于此贫贱中,此乐已不啻。
鹤长与凫短,造物正儿戏。功名类蚁梦,身世等萍寄。
百年几良晤,何暇计荣悴。纵有身后名,不博今夕醉。
高歌未知晓,坐见斜河坠。谪仙宫锦舟,继者仅一二。
老坡赤壁游,始尽阐天閟。我后二百年,乃默契此意。
会当歃斯盟,勿使等闲弃。高咏三百言,聊用谂同志。
吴南屏先生自岳阳泛舟金陵兼有苏浙之游次湘乡曾相国韵奉简
清代黎庶昌
尺土欲作阿房筛,万夫撼山龙膊摧。黄金之埋地纪绝,破碎乃自秦以来。
承*一瞬阅三载,池有水竹庭有槐。丽佳未接冠盖盛,战斗喜无笳鼓豗。
当时盗弄等蛮触,人事一生何其乖。相公起试活国手,洗涤浩劫沙虫灰。
遗民来归土渐辟,虽有旱潦不为灾。山川精神要湔祓,凭藉文字辉蓁莱。
南屏老人今诗伯,豪气渐除心尚孩。九江楼头恣游宴,泽国那逢当路豺。
君山如宾集户牖,一回一上真佳哉。天机浩荡物与狎,追逐鸥鹭无嫌猜。
洞庭三月浪花下,桃杏已落青春隤。扁舟访古诣吴越,欲寻兴废生远哀。
十年干戈沦战血,六代歌舞荒烟霾。霸图王业亦安在,白日但照须眉皑。
新诗百篇易感激,把酒莫负千金杯。长江拍天际云海,万里孤帆应好开。
胥台禹穴有余兴,东穷岭峤西岐邰。
古诗词的原文及注解
古诗词有注解的
古诗词的原文及注释
思乡的古诗词及注解
古诗《离离原上草》的注解
咏竹古诗词100首的注解
教材中的古诗词及注解
有关励志的古诗词及注解
李商隐的古诗词带注解
赠刘景文古诗的的注解
古诗词书籍有大量注解的
陆游古诗词大寒的注解
古诗词三的原文
描写芦苇的古诗词带注解
关于带注解描写草原的古诗
古诗带注解的
古诗雪的注解
古诗梅的注解
古诗注解发展成熟的原因
古诗词还是看原文的好
76字的古诗词原文
风古诗的注解
古诗注解的书
写雪的古诗注解
古诗村晚的注解
古诗风的注解
古诗雪梅的注解
伤感的古诗词原文
我们学的古诗词是原文吗
有关月的古诗词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