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丰富的节日文化

关于古诗句丰富的节日文化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句丰富的节日文化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句丰富的节日文化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句丰富的节日文化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96) 说说(155) 名言(35) 诗词(4k+) 祝福(63) 心语(1)

  • 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 文化,传统节日
  • 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下面就让我们学*下怎么写毕业论文?

      摘要:节日,一种文化现象,全方位的表现出孕育这一节日的民族的历史文化意识。*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分别是东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对这两个节日的由来、*俗、社会功能、文化内涵、传播变迁等方面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窥见中西文化差异的一斑。

      关键词:节日 *俗 社会功能 文化内涵

      一、春节和圣诞节的由来以及*俗

      (一)春节的由来和*俗

      春节,在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就有记载:“夏曰岁,商曰记,周曰年。”因为其在农历的岁首,又称“岁”。春节的概念,最初的含意都来自农业。周人主要是根据农作物成熟的周期来认识“年”这个概念的,《说文禾部》:“年,谷熟也”。《谷梁传》中也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在农作物成熟的时候,周人要举行一年一度酬神*收的活动,这就是过年的雏形。汉代太初元年创立了太初历,俗称夏历,确定正月为岁首,初一为元旦,过年的节日就基本定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是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为了顺应农时、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而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1949年新*成立,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传统意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司命菩萨”。每逢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灶祭”的仪式一般在黄昏时举行,一家人到厨房向灶王敬香,并用饴糖供奉,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甜言蜜语”。祭灶过后,人们便正式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就是 “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的大扫除。“尘”与“陈”谐音,因此扫尘就有“除旧布新”的涵义,就是要把一切“晦气”扫地出门。春节最热闹的活动当然是放爆竹。其原始目的是驱鬼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拜年又称“拜正”。正月初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就是自家人对拜,往往是晚辈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长辈再给晚辈以期望,并讲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春节贴“福”字也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地方人们还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已到。

      (二)圣诞节的由来和*俗

      圣诞节也称“耶稣圣诞瞻礼”、“主降生节”,在每年公历12月25日。在宗教上它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圣经》的记载上帝决定让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和更好地相互关爱。耶稣是因圣灵感孕,由童女玛丽亚所生的。玛丽亚是巴勒斯坦北部小城拿撒勒的木匠约瑟夫的未婚妻。因为玛丽亚在婚前就怀孕,约瑟夫本打算悄悄退掉婚事。一天夜里,上帝派天使在梦中告诉约瑟夫说:“不要嘀咕了,把玛丽亚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一个男孩儿,你们就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后来,玛丽亚在马槽中生下了耶稣。于是这一天也就称为了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诞节。

      世界上有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庆祝圣诞节,假期从12月24日到来年的1月6日。今天圣诞节的许多风俗都来源于《圣经》中关于耶稣诞生的传说。与*的春节不一样,它的节俗活动具有相当浓厚的宗教特色。圣诞节前夕也就是*安夜。根据耶稣诞生在这天夜里的说法,*安夜应该是一个狂欢夜。当天晚上,全家人共进丰盛的晚餐,围绕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表达内心的祝福。在这天晚上,人们会看到一群可爱的小孩挨家挨户的唱诗歌报佳音。因为耶稣的出生的那一晚,一位正在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有声音自天上传来,向他们报告耶稣降生的好消息。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安夜里到处向人们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今天,报佳音已经变成圣诞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与*的春节一样,“吃”也是传统圣诞节的第一要务。像*人一样,西方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圣诞大餐。这顿圣诞大餐包括:鸡、鸭、火鸡、色拉、面包、蔬菜。最具特色的是各种甜点。只有吃过这几种食物,在新年中才会有好运。

      通过比较得出,*的春节主要来自于民俗,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春节节期的选择是人们对现实生产和生活的总结,是对农事活动节律的概括,是对各种天体运动规律认识的运用。而圣诞节则完全来自宗教。但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宗教故事又何尝不是来自民间,来自人们的创作呢?

      这两个节日的性质不同,一个是传统的民俗节日,而另一个是全民性的宗教节日,但是它们的节俗活动中也有极为相似的地方。比如:年夜饭和圣诞大餐,压岁钱和孩子们的圣诞礼物,用来装饰的春联年画和圣诞树,对家人朋友的深深祝福,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等等。无论形式多么不同,生活中人类真实的愿望总是相通的。

      二、春节和圣诞节的社会功能

      (一)交流功能

      春节有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距离越来越大。而春节正好可以为人们提供沟通与交流的好机会、好场合。在春节期间,人们不论多么繁忙,都要从天涯海角、四面八方回到家里,聚在一起倾吐真情、享受温馨。只有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现实的功利中回过头来,真诚地看看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阅读全文]...

2022-05-17 12:14:43
  • 传统节日文化对*全

  • 传统节日,文化,对联
  • 传统节日文化对*全

      *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传统节日诗词对联,欢迎大家阅读。

      1、 金鸡报晓重重喜; 神犬迎新处处春。

      2、 玉宇来神六; 春光满大千。

      3、 鸡鸣昌盛世; 犬守太*年。

      4、 听辞岁金鸡,*往来频报喜;看迎春玉犬,九州腾跃倍舒怀。

      5、 鸡司晨唤出一轮红日;犬守夜迎来万户安宁。

      6、 酉鸡辞岁霈雨结硕果;戌狗迎春瑞雪兆丰年。

      7、 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8、 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9、 盛世千家乐 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10、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11、 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12、 共享锦绣年华 相伴健康天使 横批:福如东海

      13、 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14、 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15、 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16、 占天时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17、 高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18、 天地和顺家添财 *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安

      19、 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20、 内外*安好运来 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21、 日日财源顺意来 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22、 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安 横批:吉祥如意

      23、 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24、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25、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26、 精耕细作丰收岁 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27、 发愤图强兴大业 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28、 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29、 迎新春事事如意 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30、 万事如意展宏图 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31、 和顺门第增百福 合家欢乐纳千祥 横批:欢度春节

      32、 冬去山川齐秀丽 喜来桃里共芬芳 横批:新年大吉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

      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

      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

      横批:皆大欢喜

      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下联:*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安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

    [阅读全文]...

2022-03-17 15:29:37
  • 丰富的香港饮食文化

  • 修养
  • 丰富的香港饮食文化

      香港一向有“美食天堂”之美誉,因为这个小岛集中了世界各地美食,食物素质高而收费合理。至于香港饮食文化,则不但承传*传统,且受着外国文化的影响,可说荟萃中外特色。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丰富的香港饮食文化,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香港文化发展中,饮食占有重要而有趣的一环。香港饮食文化为东方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汇所在,发展出了一套揉合*菜(主要为粤菜)和西餐的.饮食*惯。作为全球各地人们的汇聚点,日本菜、韩国菜、台湾菜、越南菜、泰国菜及印度菜等餐厅于香港均十分常见,因而被誉为“美食天堂”。不过,有不少外国人都指,虽然在香港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但其实都已经为了迁就香港人的饮食*惯而变得不够地道正宗。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外来饮食文化亦同时丰富了香港饮食文化。

      本地菜

      香港家庭大多以*菜为家庭菜。他们大多保留了自己民族传统饮食特色。在华人社区内,以广府人、客家人(以新界的原居民尤甚)、潮汕人、蜑家人为主。因此粤菜、客家菜、潮州菜等都被视为本地菜色。盆菜是新界原居民在节日时的传统菜。西贡市、南丫岛、流浮山和鲤鱼门则以海产闻名。古渔村如长洲和大澳仍有传统食肆营业。

      外省菜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国共内战,不少*内地各省移民涌入香港,当中上海人、宁波人为数不少。他们带到香港的上海菜、宁波菜、徽菜被统称为外江菜。

      大牌档

      大牌档曾经是非常普遍的食肆,但是由于严苛的卫生条例以及*不再向公众发出有关的经营牌照(许可证),大牌档在港已经面临绝迹的命运。大牌档慢慢把茶水档搬进室内,并结合以菠萝冰、杂果冰和红豆冰作招来的冰室,演变成今日的茶餐厅。

      街头小食

      街头小食是香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鱼蛋、鸡蛋仔、肠粉、碗仔翅、钵仔糕、格仔饼、狗仔粉、凉粉、猪红、牛杂、萨琪玛、龙须糖、脆麻花、蛋散、煎酿三宝都是很受欢迎的街头小食。大部分街头小食都是来自广东,但也有少数来自其他省份,例如萨琪玛是满洲小吃。香港其他的咸甜小吃也充满传统风味,有些更是香港特有的,如元朗的老婆饼和老公饼。客家人的茶粿则在离岛地区比较受欢迎。

      私房菜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经济下滑,私房菜成为饮食业界一种新的经营模式。*的私房菜原是达官贵人在生活安稳后,饮食上不断有所追求,产生偏重主人口味的特别菜色。香港人把各省份的私房菜移植到香港,以比较隐蔽的楼上铺方式经营,地点遍布港九,如名门私房菜、囍宴、活色生香等。

      过去,百多年经济及社会急速发展为香港饮食文化带来了新的风貌。时至今日,饮食已由过去的简单果腹发展到对色香味美的追求;食肆亦由朴实简陋及至讲求装潢华丽;菜式由地道口味到世界各地美食共冶一炉,足以反映香港人饮食态度及生活质素的转变。

    [阅读全文]...

2022-04-24 02:16:40
  • 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

  • 哲理
  • 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海上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阅读全文]...

2022-03-25 05:12:44
  • 含有丰富物候知识的古诗词

  • 知识,文学
  • 含有丰富物候知识的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含有丰富物候知识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一洲青。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2.“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这是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中的诗句。诗人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奇景:一夜透雨过后,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上一般,充分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这是赵师秀《约客》中的句子。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4.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在《游大林寺序》中,描绘大林寺的风景,曾说:“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地聚落(村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这首小诗即是通过荒野小寺中,桃树开花时节的异常来显示此地春天的'姗姗来迟。人们总是喜爱春天的。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给人以美的遐想。可是春光毕竟不能长驻,到四月份时花草都已凋零。这对喜爱春光的诗人来说,不能不说是极其遗憾的事。所以他“长恨春归无觅处”。然而在这大林寺中,诗人竞意外地见到“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大喜过望,以为又找到了春天。“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表达了诗人重新发现春光时的欢欣,传达出诗人重新发现美时的喜悦。小诗与游记浑然一体,风格隽永,耐人寻味。

      5.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首句中的“五原”,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张仁愿一壬朔方总管时为防御突厥而修筑的著名的三受降城之一——西受降城,就在五原西北。这一带地处塞漠,北临大碛,气候严寒,风物荒凉,春色姗姗来迟,所以说“五原春色旧来迟”。着“旧来”二字,不但见此地的荒寒自古迄今如斯,而且表明诗人对此早有所闻。这一句是全篇总冒,以下三句即对春色之来迟进行具体描绘。“二月垂杨未挂丝。”仲春二月,内地已经是桃红柳绿,春光烂漫,这里却连垂杨尚未吐叶挂丝。柳色向来是春天的标志,诗人们总是首先在柳色中发现春意,发现春天的脚步、声音和身影。抓住“垂杨未挂丝”这个典型事物,便非常简括地写出边地春迟的特点,令人宛见在无边荒漠中,几株垂柳在凛烈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空枝,看不到一点绿色的荒寒景象。三四两句仍紧扣“春迟”写边地风物,却又另换一副笔墨。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第二句与三四两句之间,包含着一个时间的差距。河畔冰开,长安花落,暗示时令已值暮春。在荒寒的北边,到这时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虽已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春天的色彩却仍然未能望见,而皇都长安,这时早已姹紫嫣红开过,春事阑珊了。这个对照,不仅进一步突出了边地春迟,而且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简单些说,物候就是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和某些动物的迁徙、冬眠等活动,反映了气候和节令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古诗歌中包容着极其丰富的物候知识。

      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晚冬时节,水鸟相依,一声冰响,群鸟惊飞。鸭子与小鸟同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水槛遣心》)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则把读者引向另一个世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 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涉笔物候的古诗中往往会看到前人的农事和军事活动。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这两句写江南晚春乡村的诗,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衬托农夫农妇农事忙碌。 再看文同的《早晴至报恩山寺》:“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独卧斫桑稀。”上联描绘了一幅远山高林、野鸟飞翔的生动画图;下联写了春夏农夫农妇收麦、整菜、采桑、喂蚕,忙碌不堪的情景,亲切动人。而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则是写行军打仗:敌人夜逃,雁群惊飞,由此引起我军大将的警惕,遂率领士兵追赶敌骑,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竹枝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七绝】 类别:【】

      杨柳青青江水*,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如梦令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体裁:【词】 类别:【】

      木叶纷纷归路,

      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沉,

      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

      秋雨,

      一半西风吹去。

      秋雨叹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古】 类别:【】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春雷

      年代:【现代】 作者:【郭沫若】 体裁:【七律】 类别:【】

      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

      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

      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1宋代诗人欧阳修《鸟啼》: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幻灯片投影)

    [阅读全文]...

2022-01-17 01:01:00
  • 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

  • 哲理
  •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6、海上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m.ju.51tietu.net)——陆游《游山西村》

      1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阅读全文]...

2021-12-05 20:35:15
  • 描写对秋天丰富情感的诗句

  • 秋天,情感
  • 描写对秋天丰富情感的诗句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描写秋天的诗歌很多,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通常来说是萧瑟,孤独,思想,寂寞之情.但也有例外,比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秋高气爽,秋景风流,作者豁达开阔的胸怀.

    [阅读全文]...

2022-03-13 15:19:29
  •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论文

  • 学*
  •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论文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文化建设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体现。工会立足服务职工、服务大局,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通过各种有效的文体活动载体,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团队凝聚力,推动了医院和谐发展。

      【关键词】

      文体活动;职工;文化生活

      多年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职工的文体活动工作,通过各种有效的文体活动载体,着力增强职工的自觉参与意识和团队凝聚意识。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经费到位

      1.1领导重视。院领导对于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凡是院里的重大文体活动,院领导都积极参与,这不仅增强了领导与群众的感情,更促进了上下关系的和睦。每年的迎新春长跑活动中,院领导在队伍前面领跑。演唱会上,院领导亲自指挥全体员工大合唱等,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参加文体活动的热情。形成党政领导支持、工会组织实施、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

      1.2组织健全。医院成立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瑜伽、舞蹈、桥牌、柔力球等文体协会,各分工会在依托院内文体协会的基础上,相应成立了若干文体协会分会,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院工会制订全院的文体活动计划、安排活动内容,各分工会以职工健身为着力点,以普遍参与为重点安排活动。

      1.3经费到位。凡组织文体活动,就涉及到活动场所和所需的器械等活动经费,院领导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每年在预算时对文体活动经费有较充足的安排,从而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凡院内和本系统及社会各级部门组织的活动费用,由院工会统一支付,收缴的工会会员的会费全部返还给工会用于职工的文体活动。

      2、文体活动主题明确,上规模,有影响

      院工会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本院发展的需要,组织开展了专项主题活动。每年都要举办1—2次全院职工普遍参加的大型文体活动,把活动组织方案、活动过程应急预案、活动后总结评比表彰等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和实施。成功实施了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有:大众广播体操展示运动会;《秉德敬业、求真维新》职工大型歌咏比赛演唱会;两年一次的职工趣味运动会;《感恩的.心》5.12护士节晚会等。这些大型活动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和震撼,激发了职工的团队意识,增强了整体的凝聚力,培育了携手共超越的团队合作精神。

      3、日常文体活动,因地制宜,形式多样,适时总结

      *年来,我们借“全民健身”的主题,全面推进职工文体活动的开展。院工会组织的文体活动形式以大型、集中为主,各分工会组织的活动形式以小型、分散为主,适时总结、评比、表彰,长期规划职工文体活动。

      3.1院工会组织的文体活动形式以大型、集中为主。院工会于2008年起以健康工程的方式大力推动职工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活动以固定项目与不固定项目相结合。固定项目有:迎“新年”长跑活动、庆祝“三八”妇女节女职工踢毽子、跳绳、投沙包趣味活动、迎五一“康复杯”健身快步走,展示了“携手共超越”的团队精神。不固定项目有:职工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比赛,联系租用镇江市工人文化宫,开展保龄球、室内游泳、桌球、网球、歌舞厅等活动,在每年冬春两季的每个双休日下午,分别安排1~2个分工会组织职工到该场所参加活动。院文体活动中心的建成,更是极大的方便了职工在班前班后就*健身的要求。

      3.2各分工会组织的活动形式以小型、分散为主。各分工会积极探索文体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与组织参与院里各项活动的同时,根据科室班组工作特点和职工业余爱好,大力开展文体活动,力争做到活动经常化,形式多样化,以陶冶职工的高尚情操、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科室之间还开展乒乓球、足球、篮球等友谊比赛活动,增进了科室间的友谊和联系,互相取长补短。

      3.3适时总结、评比、表彰,长期规划职工文体活动。院工会每半年组织一次分工会*工作交流会,年终进行工作总结评比会,文体活动是交流总结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基层科室能否获得“五一文明班组”“职工小家”“工人先锋号”等荣誉。通过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活跃了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有着昂扬向上的精神活力和蓬勃生机。

      4、各项比赛成绩斐然

      积极参加外出比赛,对开展文体活动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在省、市及系统中我院多次获得了殊荣。院桥牌队是市甲级队冠军,每年代表镇江市参加全省运动会。男子乒乓球队代表了全市卫生系统的最高水*。舞蹈水*更是走在全市基层单位的前列,舞蹈《红珊瑚》荣获了江苏省舞蹈“莲花奖”第二届社会舞蹈大赛金奖。朗诵兴趣小组活动经常,队员曾在全国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职工个人也多人获省级健美和气功比赛的冠军。

      通过外出参加活动比赛,增强了全院的影响力和职工的团结拼搏精神,展示了职工热爱生活、热爱事业、团结奋进的无限活力和精神风貌,促进了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阅读全文]...

2022-07-15 15:33:56
  • 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词赏析)

  • 传统节日
  •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记忆。勤劳勇敢、祀祖敬长、和睦邻里、热爱生活……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深入到生活中,直到今天,这些节日文化依然在沿续。

    正月初一,就是元日。元日,还有元旦、岁日、岁旦、朔旦、正旦、正日、新年等多种称呼。

    元日不仅是新年的第一天,还是新月的第一天,还是新日的第一天,此称为“三元之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每读到这句,总能感受到蕴藏在诗句背后的那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只有卸下昨日的包袱,才能挺直脊梁面对新的朝阳。

    《元日》

    南宋·辛弃疾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元日有新年伊始的寓意。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的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正月十五夜热闹繁华的景象。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代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不输唐代,且看辛弃疾这样写道: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这天,雨后刚晴,青草和菜芽都借着雨水不停的生长着。游春的少年们骑着马,在渡口排成了行,可见出来游春的人真的很多。

    《二月二日即事》

    宋·方岳

    春潮昨夜没*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二月二,春雨过后,花儿半开。元宵远去,社日新来,花树新开,燕子归来,何必要不开心呢。从此只好好报答天地赐予的美景,和儿女承欢膝下,就是最大的快乐了。

    寒食,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旧时在清明节前的一两日。

    民间认为,寒食节来源于对介子推的纪念,其淡泊名利、宁死不屈、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受到推崇。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阅读全文]...

2021-12-14 11:03:09
  • 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大全

  • 哲理
  • 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大全

      哲理: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通常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态度等,相比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而言,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智慧箴言式,下面是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大全,取出来!

      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海上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2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

      2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阅读全文]...

2022-07-11 16:54:37
古诗句丰富的节日文化 - 句子
古诗句丰富的节日文化 - 语录
古诗句丰富的节日文化 - 说说
古诗句丰富的节日文化 - 名言
古诗句丰富的节日文化 - 诗词
古诗句丰富的节日文化 - 祝福
古诗句丰富的节日文化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