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娘娘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娘娘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娘娘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娘娘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总有一天你会相信的,我邵群能为了你,彻底把自己改造一遍。
2、他上了我的人,答应拿你给我抵一次债。
3、这个人,说爱他。把他推进了深渊,然后伸出手,说其实他爱他。
4、张床还真大,左右都够不到边沿,够不到任何东西。
5、你怎么就不看看我,以前你的眼里只有我的。
6、我想让你一辈子安心,换我来提心吊胆。
7、去奢望不属于自己这个世界的东西,难怪要摔得这么重,这么痛。
8、世界上就这么一个李程秀,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9、一段感情中如果缺少尊重和信任,那么必定是失衡的,一段失衡的感情,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10、邵群爱着他,这回是真的。世上为什么要有如此让人痛苦的事,在一个人伤害过你,羞辱过你,把你推入极度痛苦的深渊后,再告诉你他爱你。爱到什么都做得出来,而且绝不罢手的程度。
11、我不是,女人,我可以,养活,自己。
12、可是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你的意见对我很重要。
13、我放过你,谁他妈放过我。
14、人的一生会做很多抉择,有些是对的,有些是错的,有些非要等到时过境迁了,才能看清究竟是对是错。
当初素锦十分喜华,我们乐胥娘娘,作为从小她长大的长辈,也是好心她此,她也跟我们素锦讲过,能嫁给夜华的,只能是天族、望族,所以,我们的素锦,是毫无可能嫁给夜华的,毕竟,夜华好歹也是这天族未来的继承人,他的妻子,肯定是很有身份的人。
,所以,这也间接说明了,其实我们的乐胥娘娘也很有可能,是天族或是望族之人,并且她的真身也很有可能是龙。
毕竟,当初我们夜华,为何要投身于乐胥身上,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是两人之间很有缘分。
二呢也可能是只有乐胥的身份,才配得上夜华的出生,毕竟,我们夜华也不是等闲之辈。
后来乐胥娘娘她还恨着白浅吗
因为那个时候的白浅是凡人素素,夜华是有婚约的人,乐胥娘娘不希望节外生枝坏了和狐族的婚约~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乐胥娘娘,扮演者是刘晓晔。
刘晓晔,1982年出生于山东青岛,中国大陆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2000年在电视剧《皇嫂田桂花》饰演角色蓝小青进入演艺圈。
2001年在《绿宝石之恋》中饰演杜鹃,同年在《集体宿舍》饰演任小乔。
2007年《猎狐》饰演苏娅,同年在《珍珠》饰演角色黄美玲。
夜华小时候两万岁劫是第八集,夜华长久没有见到他的母妃,因此跟天君说想见母妃。
天君告华,除非他在两万岁前飞升上仙,不然不能见。
因而夜华真的在两万岁前飞升上仙,带着一身伤痕去见了乐胥(飞升上仙需承受三道天雷),乐胥看着夜华哭了,所以夜华说以后穿玄色的衣服,即使受伤了别人也不知道,看不到血迹了。
乐胥娘娘自从触碰金莲后,很快便有了身孕,而不到数日就准备临产。
天君觉得奇怪,但央错认为乐胥娘娘这胎是得到了昆仑虚的真气,得到了金莲花的庇佑。
乐胥娘娘在生产了七日的时间后,终于诞下皇子。
而皇子诞生之时,天空中出现一片祥瑞之兆。
天君表示那是墨渊上神降临时才有的景象,同时为皇子赐名夜华。
夜华复活后乐胥娘娘没有难为白浅,最后白浅和夜华结婚了,并成为了天后,毕竟白浅还给乐胥娘娘生了一个孙子。
而且乐胥娘娘为什么为难白浅,就是因为夜华为了救她而死的,现在夜华活过来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是否《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天族太子夜华,他在封印擎苍后死去,夜华的母妃乐胥娘娘,去青丘,
因为夜华为白浅默默做出那么多(就像承受天雷还是什么和断臂都与白浅有关),但白浅还是误会夜华,在夜华死前他去找白浅向她解释但白浅一直没见他,之后夜华就去封印那啥,死了,所以乐胥娘娘就觉得夜华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也把夜华的死怪在白浅身上。
上神还是皇妃
三世的缘分,干嘛还要吃惊
描写娘娘山的诗句范本
(第一首)
甘岭湖畔有仙山,卓然不群天地间,
携子登顶瞰群峰,畅然忘却艰与难。
(第二首)
祥云吐瑞彩盈天,满翠芳菲缀映山。
百日娘娘呈善意,五时圣母送祈缘。
东沟童牧横笛奏,西岭龙腾醉抚弦。
甲冠冯公庭信步,昭然触玉自为仙。
(第三首)
掣电驰风石径斜,穿云破雾绕山涯。
轮旋溪籁千重韵,衣染琼田万缕霞。
(第四首)
圣母凌云连七峰,腰浮宿霭削芙蓉。
梵香鈡罄导仙观,本草石阶遮栎松。
渺渺烟波望海屿,茫茫沃野看山龙。
灵犀一点通天宇,福祉万顷耕地丰。
(第五首)
彩云轻飞祺瑞天,深翠抱拥娘娘山。
百日花红送美意,五时枫绿递情缘。
东沟牧童奏横笛,西岭卧龙拨琴弦。
冯公挂甲去闹市, 悠然抱玉学神仙。
(第六首)
漫步花丛竹径幽,山村寻友绕溪流;
秋风摇动园林树,硕大黄梨落脚头。
(第七首)
圣母凌云连七峰,腰浮宿霭削芙蓉。
梵香鈡罄导仙观,本草石阶遮栎松。
渺渺烟波望海屿,茫茫沃野看山龙。
灵犀一点通天宇,福祉万顷耕地丰。
中华大地之母后土娘娘
后土娘娘又称地姥娘娘、地母娘娘、地母元君、虚空地母至尊、后土夫人等。是*神话传说中的万物之母,也是民间信仰的大地女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大地之母后土娘娘,希望大家喜欢!
后土娘娘的由来
神格化
“后土”是上古原始母系社会在土地崇拜中对土地神只与女性崇拜的尊称,后来才把它神格化和人格化。史籍不乏记载,正史查之有据。但由于史籍记载简略、繁杂,且历代学者各有不尽相同的种种解释,今人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详述其渊源,众说纷坛,版本不一。
后土在道教体系神话中被列为四御/六御之一,与玉皇大帝管理天上相反,她是主宰大地之神。她是一位女神,被人们称为地母,而玉皇大帝就被称为天公。在为她建立的神庙里,人们把她塑造成一位端庄的女性,一般民众称她为后土娘娘。人们相信,该神是农业获得丰收的保护神,还是生育之神、大地之神。因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国家,且人类长期蒙受着“天之所生,地之所养”的思想束缚,即形成了崇拜天、地的礼法。
对天、地的原始崇拜,是崇拜天、地的自然性质及其作用。就崇拜土地而言,当时古人并非是崇拜土地的实体本身,而崇拜的主要原因是她们感到土地广大无边、力无穷、孕育万物、负载万物,是赖以生存的根源,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所以,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崇拜该神。在*的历史上,每年都要举行对该神的大型祭祀仪式,许多时候由皇帝亲自主持。
由来
“后”字最初的象形字,是一个女人半蹲式的产子形状;“土”字最初象形字是女人的乳房。乃母权时代女性酋长之称谓。上古时代,后既可指有天下的天子:如夏后氏;又称诸侯:如风后、后羿。故引用正史上的部分记载和权威性工具书上的解释。
“后土”,《辞海》的解释有三:
一为“古代称大地为后土”,犹称天曰“皇天”。《楚辞·九辩》云:“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漧,即干。又《左传·熹公十五年》:“君覆后土而戴皇天。”
再为“土地神,亦指祀土地神的社坛”。《礼记·月令》云:“其神后土。”又《檀弓上》曰:“君举而哭于后土。”郑玄注:“后土,社也。”
三是“古代掌管有关土地事务的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土正曰后土。”杜预注:“土为群物主,故称后也。”
人格化
先民的鬼神意识是相当牢固的,她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最终都要归位天地,而精神却是不朽的。因而除天地山川等自然神之外,凡是先贤,或有功于民的帝王、贤臣,都是不死的,因而都必须祭祀,这就出现了人格神。出现了为自然神配飨的人格神,对土地的祭祀正是如此。
《山海经.海内西经》说:炎帝的妻子......生下炎居......共工生后土,后土生下噎呜,噎呜生年十二。《大荒北经》:“后土生下信,信生下夸父。”夸父是最后一代炎帝,当时“神农氏世衰”,而后轩辕代之,为黄帝。到夸父为止,炎帝都是有天下的共主。
《国语·鲁语上》:从前神农氏治理天下的时候......共工氏称霸九州,第四个孩子后土,能*定九州,所以作为社神祭祀...... 土地神祀后土,起自后“*九土”的功绩。《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土正曰后土。”和“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共工之子术器处于江水,后土氏则在九州腹心地区承共工之位,为炎帝。黄帝之子昌意降处江水,也表示不居帝位。
《祭法》说:“共工氏称霸九州,共工的孩子后土,能*定九州,所以作为社神祭祀。” 孔颖达疏注解:“其子曰后土,能*九州,故礼以为社者,是共工后世之子孙,为后土之官。后,君也,为君而掌土,能治九州,五土之神,故祀以为配社之神。”
总之,凡是有功德及恩惠于黎民的人,死后均在被祭祀之列,同时根据其才能、专长配以相应的职权及管辖范围,共工之子*定九州,巩固疆域,有定边御毅的才略,故为配社之神。自此,地抵有了“后土”这一固定的称谓,也有了专门的人格配飨神,并完成了自然神向人格神的转化过程。
后土娘娘的演变
五行之官
《帝王世纪》帝喾“以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是五行之官分职而治诸侯......”颛顼时有“南正重”、“火正黎”,帝喾设“五行之官”可信。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所述五祀,即讲这五行之官的来历。少暤氏四叔重、该、修、熙实能金、木及水”,所以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与熙为玄冥,也就是木正、金正、水正的称呼。
《山海经》四方之神东方句芒、南方祝融、西方蓐收、北方禺疆。
可知这些官名、神名最初为真人,因她们有功,被后来的人祭祀,以其称号为官名。羲和为少昊妻,尧时羲、和分为四,夏代羲和是官名。后土也是同理,其为炎帝远在黄帝以前,后为官名,本源已忘,只称作是“田官”,不全面。
佐神
《吕氏春秋》、《淮南子》、《礼记》等到*五方天帝及其佐神,中央土,黄帝,后土为佐神。后土的“土”字与黄帝的“土”德一致,被联系在一起。《淮南子.天文》:“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又《时则》:“中央之极......黄帝、后土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是后土作为神的第二个阶段。这是凭空编造的,与后土其人无关,而是由后来的土正附会出来的。
社神
后土被奉为社神,时代当在远古时代,与黄帝同列中央之神,时代当在周代后期。汉建“后土祠”,祠黄帝之佐神,与社神的地位不同。皇天后土对称,就是这一观念的体现。公元443年,北魏遣官去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告祭祖先旧墟,刻下祝文,其中有“皇皇帝天,皇皇后土”。天为阳,地为阴,帝又与后相对。山西介休有后土庙,祠后土娘娘,这是封建时代后土作为神的又一个分阶段。父系社会后,有所变动:民间称“土地爷”,仍是男神;玛雅、古希腊地神为地母;而古埃及地神是拉的儿子;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土地”是阴性;德语“土地”是中性;俄语“土地”是阴性,而今“大地母亲”早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观念了。
职务考究
后土究竟是何职务,须从史籍上考察。《左传·昭光二十九年》说,“土正曰后土”。后土既云“土”,土正又云“土”,可见它是与土地大有关系。
何谓“土正”,先看“正”字是何意思。正者,与副相对也。当是为正职者。《左传·隐公六年》有“翼九宗五正”句,西晋注家杜预注道:“五正,五官之长”,可见正者确系正职的长官,亦即长官中的最高位者。
长官所干者何,自然是领导和管理之事。因而所谓“土正”就是管理土地的最高长官。既然如前所引,土正与后土是画等号的,那么这位后土亦即管理土地的最高长官了。
这位最高长官何以冠个“后”字,也有其含义。《尚书·大禹谟》曾说:“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克艰者,战胜艰难之谓也,亦即完成任务之意。翻译出来是,后完成后的任务,臣完成臣的任务。这里的后与臣明显是相对的,而臣者,据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臣宰》考证,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与民一样“同为锡予之物”,“均古之奴隶”,即广大劳动群众。
后既然与群众相对,那当然是群众的主子了。《尚书》的同篇文字里又有“后非众”的话,也正好说明了这点。一句话,后就是君主的意思,与正没有区别,后土就是管理土地的君主,用宋代杨照《重修太宁庙记》的说法,就是“后土为土地最尊之神”。
性别考究
争议
这位土地最尊之神的后土是女性,还是男性,值得研究一番。《左传·昭公九年》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礼记·祭法》说:“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九州”。此两书皆把后土称为共工之子,很多人认为“子”代表男性,但从一些古籍来看,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子”是何意,《史记·律书》说:“子者,滋也,滋者,言万物滋于下也。”《说文》说:“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各本讹入,据段注正)以为称。”滋是滋生,生人为子。而这个生人,不一定释为生男。兼之《山海经·海内经》明言:“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说文》说:“子之子为孙”,子既可以为女,子之子也就可以为女之女了。所以“子孙”二字,在父系社会可以指男系,在母系社会就应该指女系。
《史记·秦本纪》说:“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这个“苗裔孙曰女修”,就证实了“孙”可以为女、古代传说中的“子孙”,可以为女系。而这个从颛顼到女修的世系就是女系。《史记·索隐》说:“女修,颛顼之裔女,吞鸵子而生大业。其父不著,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而以母族而祖颛顼”,这不是说,世系之中,也可以有女系。
至此,后土到底该是男性,还是女性,便成了问题。为了搞清它,须从“后土”二字的产生和原始含义追溯。
象源
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的产物。它不仅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同时也促进了文字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这个过程也正是人类自身认识和发展的过程。由远古时期的象形字发展而来的汉字,几乎每一个字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后土”二字也不例外。远古先民从禽兽的印痕中得到启示发明象形字以来,逐步代替了“结绳记事”,如距今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已经出现了方块式文字,规划整齐,有的绘彩,分布在千里之内,说明它是在一定范围内通行的文字,作为传递社会信息或宗教意念的符号。这些文字都刻在祭器陶尊上,说明这些文字与祭司有关。事实上,祭司是为了记述历史、族谱,进行宗教活动,不仅精于雕刻、绘画,还发明了自己的文字。
龙山文化时期已出现了与甲骨文相*的陶文,它与传说中的仓颉发明文字相去不远。
当代能看到的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作为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的甲骨文,还较多保留着远古象形字的特点,从而也较多保留了远古人类生存繁衍的信息。这些点滴信息对现代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与可贵。
“后”字最初的象形字,是一个女人半蹲式的产子形状,《说文》云:“象人之形,从口。”王国维先生在解读甲骨文时也指出 。这个象形字极为形象的表达了后字的主要特点,即生育孩子的母亲。这种产子形状不像现代女人在生育时多采用仰卧或半仰卧式的生产,而是半蹲式,这更说明了在远古时代所保留的某种兽类的痕迹。从而也告诉今天的人们,后字象形字的古老和原始。
“土”字也是一样,土字的象形字女人的乳房,并有几个点,象征着乳汁,可以想象土字的原始字意,就是哺育婴儿生长,提供食物。
从这样一个朴素认识出发,当看到大地上长着的植物茎叶或果实,人们可以采集食用时,土地好像有着母亲乳房的功能,自然就会想到由同一个象形字来代替,由此产生了“母”字的同义字。由此可见,“土”字和“后”字一样原始和古老。
肯定
从女人产子状而产生的“后”的象形字,从女人哺育婴儿的乳房和土地生长植物供人采集食用的联想而产生的'“土”的象形字看,这正是完成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关系人的自身繁衍和壮大,关系到族群的生存和发展。这个过程,正是女人的生殖器完成的,是母亲给予的,原始的人们并不能科学的解释这一现象和过程,自然就产生了对生殖器的崇拜、生殖的崇拜、生命之源的崇拜,即“母祖神”的崇拜。
在人类的成长和进化史上这个过程经历了很长时间,许多古人类学家都承认人类的历史上却曾有过一个生殖器崇拜、生殖崇拜和母祖崇拜的重要阶段。生殖崇拜是世界文化初始共同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生殖器有两大神奇的功能:一是它能产生出活泼的生命,繁衍人类;二是它能给个体生命带来铄骨销魂的快感,使男女相互神秘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它成了人类早期最亲切、最实在的崇拜对象。在世界各民族最古老的艺术中,在各地的古老风俗中,在宗教文化中,几乎都可以找到生殖器崇拜的痕迹。
和人题真娘墓(真娘吴中乐妓墓在虎丘山下寺中)
李商隐〔唐代〕
虎丘山下剑池边,长遣游人叹逝川。罥树断丝悲舞*,
出云清梵想歌筵。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
一自香魂招不得,只应江上独婵娟。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宋代〕
王定**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应乞与 一作:天教分付; 尽道 一作:自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如意娘
武则天〔唐代〕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杜秋娘诗
杜牧〔唐代〕
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錡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
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滋。
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
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
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
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
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差。
金阶露新重,痕捻止箫吹。
莓苔夹城路,南苑雁初飞。
红粉羽林仗,独赐辟邪旗。
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
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
雷音后车远,事往落花时。
燕禖得皇子,壮发绿緌緌。
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
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帷。
长杨射熊罴,武帐弄哑咿。
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
崭崭整冠佩,侍宴坐瑶池。
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辉。
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
王幽茅土削,秋放故乡归。
觚稜拂斗极,回首尚迟迟。
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
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
却唤吴江渡,舟人哪得知?
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
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寒衣一疋素,夜借邻人机。
我昨金陵过,闻之为歔欷。
自古皆一贯,变化安能推?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武则天《如意娘》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佚名《戏赠张先》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王建《新嫁娘词三首》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如意娘》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徐凝《忆扬州》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王建《新嫁娘词三首》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动昏王室。——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道潜《口占绝句》
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朝天一炷香,就是同爹娘。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王建《新嫁娘词三首》
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纳兰性德《眼儿媚·咏红姑娘》
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纳兰性德《眼儿媚·咏红姑娘》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李白《草书歌行》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徐凝《忆扬州》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举手不打无娘子,开口不骂赔礼人。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王建《新嫁娘词三首》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李贺《浩歌》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姑娘诗歌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姑娘诗歌,欢迎大家分享。
朴素而不失风雅的头纱,
简约大气的精巧配饰,
一袭并不艳丽的民族衣衫,
一个普通却很灵动的
*姑娘正向我们走来。
迈着着轻盈的步伐,
一步一步走*了我们。
闪亮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
微笑着,这微笑,
宛如柔和的月光。
多一分,辛辣浓烈,
少一分,苦涩难昧。
刚刚好的微笑和眼神,
既不过分热情,
也不失民族好客之风。
韵味十足的妆扮,
值得考究的民族风情。
一秒、两秒……
*姑娘从我们身旁路过
渐渐走远,
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花香。
那么自然,
宛如整片田野都沉浸在这份安逸。
回神,已瞧不见*姑娘的身影,
眺望,远方……
拓展:*人的民风民俗
大家都知道*,是我们*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是*民族的'简称。其先民主要是13世纪蒙古人3次西征后大批东迁的“*”人,以及远在唐宋时期侨居*东南沿海的林“蕃客”,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并吸收了、汉、蒙古、*尔族等生活*俗,逐渐形成了*民族。汉族为*的共同语言。*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还擅长经商,尤其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偏爱面食。喜爱面条、面片,还喜爱吃调和饭。甘肃、青海的*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san)子是各地*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城市的*一年四季*惯饮用奶茶。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
你们知道吗?鸽子在甘肃区的*中被认为是圣鸟耶,可以饲养,但不能轻易食用。如果有危重病人,还得征得伊玛目,就是宗教职业者的同意,才可以把鸽子作补品食用呢!*的饮料比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就不饮用。更加忌讳人在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呢!
还有,*也很喜欢饮茶和用茶待客,特别是西北地区*的盖碗茶很有名和宁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哦!
金缕衣杜秋娘古诗全文翻译及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缕衣杜秋娘古诗全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
1、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2、堪:可以,能够。直须:不必犹豫。直:直接,爽快。
3、莫待:不要等到。
译文: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作品介绍:
《金缕衣》是唐朝时期的一首七言乐府诗。
此诗是一首富有性、涵义深永的小诗,它叫人们不要重视荣华富贵,而要爱惜少年,可以说它劝喻人们要及时摘取的果实,也可以说是人们要及时建立功业,正因为它没有说得十分具体,反而更觉丰富。
创作背景: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
赏析:
关于这首《金缕衣》,一直有学者说并非杜秋娘所作,她不过是中唐时一个著名的歌女,因为曾经唱过此曲,所以便有幸被冠名。这首诗的大意是:我劝你不要在乎那华丽的金缕衣,我劝你还是要好好珍惜青春年少的.光阴。花开的时候,不要犹豫,直接折下来便可以了。不要等到花谢之后,徒然折下一段空枝。
曹芹在《葬花词》里写道: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花开花落,最能触动女子细腻的情思。而诗人杜秋娘似乎也悟到了这自然的常态,但她并不消极。她并劝勉世人,不要贪图金缕衣的物质吸引,要将自己的热情和年华投入积极进取之中。唯有把握时机,拮取最灿烂繁华的光阴,才算不辜负宝贵的。
这首诗千百年来广为传唱,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两句更成为后世人劝喻珍惜光阴,及时行乐的经典诗句。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诗文解释」
我劝诸君不要太珍惜那华贵的金缕衣,我要劝诸君应当爱惜青少年时代的青春年华。如同鲜花盛开之时应该及时摘取一样,切莫要枝上无花之时再去摘取,那可就要落空了。
「词语解释」
金缕衣:指华丽贵重的衣服。
堪:可以。
直须:只该,就应该。
⑴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⑵惜取:珍惜。
⑶堪:可以,能够。
⑷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
⑸莫待:不要等到。
「韵译」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
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
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译文」
不要爱惜荣华富贵,而应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作品鉴赏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 “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胆,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句两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起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作为独立的诗篇一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难怪它那样使人心醉而被广泛流唱了。
相传《金缕衣》这首诗歌是唐朝女子杜秋娘所写。杜秋娘当时是李锜的侍妾,她能歌善舞,常常在李锜面前演唱这首《金缕衣》,所以此曲也深受李锜的喜爱。
现在流传下来的记载,《金缕衣》这首诗歌的作者有三个版本,一个是杜秋,也叫杜秋娘,包括著名的选本《唐诗三百首》也是这么署名的。
二个是李锜,认为是李锜创作出来让杜秋娘演唱的。李锜时任镇海节度使,杜秋娘是她买来的歌舞伎,后来才纳为侍妾。关于杜秋娘一生的悲欢离合,杜牧的《杜秋娘诗》等都有明确的记载。
三个是无名氏,现在流传的多数唐诗选本,基本上都是署名无名氏,认为《金缕衣》这样的思想内容,不可能是杜秋娘或李锜所写,但是真正的作者又无可考。
我认为蘅塘退士孙洙的观点是正确的,既然找不到真正的作者,那么署名歌唱者也不错,因为毕竟是经过她的演唱才得以保存,否则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之所以艺术价值很高,是因为它的形式非常独特,诗里的用词复沓回环,对比强烈,达到了突出主题而又不显重复累赘的效果。
如全诗以”劝君”领起,接着下来写”莫惜”和”须惜”,三四两句又写”须折”和”空折”,还以”有花”和”无花”对举,在这种反复的对比咏叹中,达到一种规劝世人的目的。
那么这首诗歌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呢?前人早就说过,诗无达诂。所以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个人认为起码有这几种寓意在里面。
一是鄙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倡导及时行乐或回归自然。”金缕衣”就是缀有金线的衣服,指代富贵奢华的生活。诗中就是指出不要去留恋珍惜这样的日子。
富贵如过眼云烟。贺知章欣赏李白的诗歌,竟以金龟换酒。李白与朋友饮酒,也是不惜五花马,千金裘。他在诗歌里说,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二是人生要抓住时机,不能错失机会,机遇稍纵即逝。诗中以花木做比喻,到了春天开花了,该摘花的时候不要犹豫,要果断出手,过了这个时节,就只剩下树枝。
这是劝人把握好火候,不要对到来的机遇视而不见,更不要太贪婪,总等着更大的利益。我想现在些人做生意、买股票、谈恋爱等都有体会,不能当机立断是要吃亏的。
三是劝人珍惜光阴,人生短暂,不要虚度年华。这是诗中三四两句阐述的道理。春光虽好,韶华易逝,人生如白驹过隙,李白说朝如青丝暮成雪,人说老就老了,这句话真不是夸张。
古人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说法,金子那么贵重都买不到,可见时间的宝贵。我们读过朱自清的《匆匆》,他说在举手投足之间,时间不觉就溜走了。
四是指出少年学*的重要性,否则到老会因一事无成而后悔。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思想单纯,记忆力好,精力充沛,这个时候如果努力,学*效果会特别好。
古人有很多劝学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汉乐府《长歌行》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还有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估计大家都知道。
当然杜秋娘和李锜都不是文人士大夫,他们没有这个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抱负,甚至李锜到后来还要拥兵自重,最后落得身败名裂。至于杜秋娘的入宫为妃,又沦落街头,那是后来的事。
所以这里说的几层意思,只不过是我们今天的分析,是就诗论诗。至于当初杜秋娘和李锜写作和演唱《金缕衣》的用意,我们不得而知。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的成功也源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此诗趣味横生,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充满了生活气息,也因此而流传千古。
释义:
新婚三天后下厨房,洗干净手亲自做羹汤,不熟悉婆婆的口味,于是叫小姑过来先尝尝味道。
这是一个细心聪明的新媳妇,依照旧时规矩,入门三天后需要下厨为公婆做饭。“洗手”这个细微的动作出现在了文中,是不是有重要作用呢?当然有。五绝只有短短二十个字,不重要的内容会尽量的精简,比如在赏析《寻隐者不遇》这首五绝里,我们就会发现诗人省去了大量对主旨影响不大的对话,保留了最精炼的几处,令人回味无穷。此诗中,“洗手”作为细节描写,体现的是新媳妇的细心周到,做事有条理,并且郑重其事,爱干净。由“洗手”我们还能联想到她肯定还做了其他的准备工作,例如洗菜、生火、清洁碗碟等等,只是洗手更具代表性,被诗人敏锐捕捉,巧妙地反映出一个聪明伶俐干净利落的女主人形象。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是千古难题,源于双方不愿沟通和换位思考,不替对方考虑。这个新嫁娘非常清楚,一定要讨好婆婆,才能在这个家过得舒服。嫁过来做的第一顿饭,决定了婆婆对自己的印象,千万马虎不得。这又是其聪明之处,识大体,懂事。饭做好了,婆婆喜欢不喜欢呢?最重要的是合不合口味,新嫁娘很懂得抓重点。重点是抓到了,总不能咋咋呼呼四处打听婆婆的口味吧,也不能直接跑去问“婆婆您爱吃甜还是爱吃咸?”,更不能端着碗去问“婆婆您尝尝好不好吃,不好吃我再做”,这都是低情商的表现。怎么办呢?找小辈里面最了解婆婆的,最佳人选就是小姑,比自己小,听话,好使唤。这里的“遣”字很传神,命令的意思,作为嫂子,使唤使唤小姑,自然是不会像对长辈那样客客气气的,“去,尝尝嫂子做的汤,合不合娘的口味?”合情合理,一点也不过分。通过一件小事,两个细节,一个机灵俏皮,做事干练的新媳妇的形象就这样被写活了。
多么讨人喜欢的新嫁娘啊!
古诗娘娘的诗句
关于娘娘的古诗
甄嬛娘娘的古诗
关于王母娘娘的古诗句
关于娘娘庙的古诗
华妃娘娘的台词
古诗中的甄嬛娘娘
娘娘语录
形容皇上娘娘的古诗
给我讲娘娘古诗的图片
娘娘生辰祝福
李白的古诗写给娘娘的诗
给皇后娘娘贺寿的古诗
尿频娘娘台词
宫廷剧娘娘台词
感谢娘娘的台词
王母娘娘生气的古诗描写
给娘娘请安台词
娘娘生日祝福语
奴才请娘娘沐浴更衣的古诗
华妃娘娘经典语录
奴才给娘娘请安台词
舞法天女恐怖娘娘台词
薛之谦娘娘腔段子台词
豆娘的古诗句
含娘的古诗句
古诗谢娘的诗句
豆娘诗句
姐如娘的古诗句
古诗姑娘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