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示儿的词解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示儿的词解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示儿的词解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示儿的词解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在记忆《示儿》时,第一步是理解《示儿》全文的意思。如果不了解诗人陆游的基本情况、特殊文字等意义,那么想要记忆《示儿》就无从谈起了。
1.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2.背景介绍
此诗是陆游临终之作,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收复九州,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3.文章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定。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在家里祭祀先人。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4.全文意思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只是我悲伤的是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举行家祭时候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上面我们解析了《示儿》的全文意思,作为七言绝句诗意思还是比较简单。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进入下一步,使用前面文章中教授的记忆法进行诗文记忆。
1.作者相关信息记忆
陆游的出生年月日,我们可以用数字挂钩法和串联法进行记忆。出生日期:1125年分为11和25,11的代码筷子,25的代码二胡。死亡日期:1210年分为12和10,12的代码是婴儿,10的代码是油条和鸡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字号使用谐音法进行记忆,务观谐音成武馆,放翁谐音成防蚊帐篷。
将上面内容组成一个小故事进行记忆,如下:
陆游出生的时候是接生婆用筷子夹出来的,爸爸高兴得拉起了二胡。稍微长大一点将陆游送到了绍兴武馆练字,师傅是一个带着防蚊帐篷的老人。出师之后与一位婴儿比武,被他用油条和鸡蛋打败,陆游羞愧而死。
2.诗词记忆
题目:示儿。我们用谐音法将“示”变成柿子的“柿”。柿做的儿子或长得像柿的儿子。
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首先我们使用谐音法将抽象文字化为具体 的事物,“死”谐音成狮子的狮,“元”可以想象成一元钱硬币,“知”想象成知了。“但”谐音成蛋,“九州”谐音酒和粥,“同”谐音成铜。然后我们将这些事物重新组合成一句话,如下:
年老的狮子死去之后去天堂路上捡到了一元钱硬币和一只知了,交给了万事屋里空军。空军表扬它给了它一颗巨大的蛋,没想到刚出生就摔破了,它悲伤不已哇哇大哭,眼睛都哭瞎看不见东西,把醉人的酒和美味的粥看成了铜块,一口吃了下去。
第二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可以直接想象成军队也可以想象成狮子的头上有个王字,老虎和狮子生下来的狮虎兽。“中”就是中间,“原”可以想象成一望无际的草原,“家祭”想象成在家里祭拜和我们过年或者清明节祭拜祖先联系起来。“无”谐音成舞,“忘”可以谐音成网,“告”可以谐音成糕,乃谐音成奶,翁可以用他的意思父亲来代替。将其重新组合一下,如下:
头上有个王字的狮虎兽倒着走向北极,发现有一根定海神针在马路中间,一不小心翻下来砸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吓得狮虎兽跑回家祭拜祖先,跳起狮子舞在蜘蛛网上,差点忘记做好发糕给奶奶和爸爸祭拜。
我们将题目和两句话整合起来组成一个小故事进行记忆,如下:
有一天陆游和长得像柿的儿子讲了一个故事。年老的狮子死去之后去天堂路上捡到了一元钱硬币和一只知了,交给了万事屋里空军。空军表扬它给了它一颗巨大的蛋,没想到刚出生就摔破了,它悲伤不已哇哇大哭,眼睛都哭瞎看不见东西,把醉人的酒和美味的粥看成了铜块,一口吃了下去。没想到肚子鼓起来生出了头上有个王字的狮虎兽,狮虎兽一出生倒着走向北极,发现有一根定海神针在马路中间,一不小心翻下来砸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吓得狮虎兽跑回家祭拜祖先,跳起狮子舞在蜘蛛网上,差点忘记做好发糕给奶奶和爸爸祭拜。
三、总结
在使用记忆法记忆《示儿》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逻辑、顺序和五感等,将其转换成图像记忆发挥两个大脑的功能,记下来之后也需要进行多次复*。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写诗无数,有着很多的流传后世,他的诗词以现实主义为主,大多都是情感真挚,很是感人。其中《示儿》这书绝笔更是情真意切,表现了陆游对于收复故土的渴望和不能亲见北定中原的悲伤。陆游的诗
陆游一生创作的诗词非常之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六十多年,所作的诗词不下万首”,虽然其中有部分已经失传了,但是现在存在的也还有九千多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临终前陆游依旧心怀天下
遍览陆游的诗词会发现他的诗词大多都是爱国诗,陆游的诗歌大多是反映当时人民的悲苦生活,批判统治阶级的不作为,抒发自己要为国捐躯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诗歌的风格豪放不羁、慷慨激昂。其中的代表作《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更是流传千古。除了这些爱国诗歌之外,陆游也有自己的情感生活,也曾经写过一些诗词来倾吐自己情感生涯的不顺利,如《钗头凤》《沈园》等,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陆游的诗词大多是现实主义,但是也充斥着浪漫气息,艺术手法多样,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陆游《示儿》赏析
纵观陆游的一生,爱国主义情感已经贯穿了陆游的一生,即使到了人生的最后陆游依旧还是记挂着国家,在病重将死的时候写下了这首绝笔诗。
陆游《示儿》
全诗的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是陆游自知自己命不久矣,想到死了人本来应该是无牵无挂的,但是马上话锋一转,下一句立刻就说,但是现在死还有一点遗憾的就是还没能看到国家的统一,失落的国土还没能收复,所以心中还是饱含着悲伤。悲伤的氛围还没有持续多久,陆游马上就转悲愤为激昂,陆游深信总有一天南宋能够打回去,将失去的土地收复回来,所以在最后一句告诫自己的儿子,虽然自己已经是看不到祖国一统的时候了,但是如果有一天国家一统,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在家祭的时候告诉自己。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之作,陆游在将死的时候任然不忘收复中原,渴望着国家能够收复失地,但是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这个结果了,所以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儿子上,写下了这首诗告诫儿子。这首诗言辞简单明了,感情真挚深厚,表达了陆游弥留之际的复杂心情,既有不能亲自驱逐鞑虏的遗憾,也有对于这一伟大事业必能完成的坚定。整首诗虽然有着悲伤之情,但是总的情感还是慷慨激昂的,全诗虽然没有什么复杂的典故、隐喻,但是读来情真意切,让人深受感动。
陆游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大诗人、大文学家,他的诗词对于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的诗词,这些诗词大多都是反映人民的艰难生活和陆游自己的一腔赤诚,而《示儿》这首陆游临终之前的作品更是其中的代表作。《示儿》言辞虽然简单,但是情感真挚,颇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这首诗感动了无数的人,尤其在国家没落遭受入侵的时候,更是激励了很多大好男儿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陆游示儿古诗及翻译
引导语:《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下文就是这首诗的古诗原文以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学*。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翻译]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简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 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 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 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 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 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名家评析
宋·梅尧臣《六一诗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明·徐伯龄《蟑精焦》:“较之宗泽三呼渡河之心。何以异哉!”
明·胡应麟《诗薮》:“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
清·贺贻孙《诗笺》:“率意直书,悲壮沉痛,孤忠至性,可泣鬼神。”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陈友冰、杨福生《宋代绝句赏析》:“诗的'三、四两句来了个大幅度的时空跳跃,由生前突然转为死后,由悲愤转为希望。”
姚奠中《唐宋绝句选注析》:“二句‘但’字一转,引出‘不见九州同’,突出一个‘悲’字。”
示儿对后世的影响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其他评述陆诗,特别提到《示儿》诗,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具有宗泽“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此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写:“放翁十余岁时,早已*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
历代爱国诗中,朱自清先生特别推崇《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这是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创作背景
《示儿》为陆游的绝笔诗,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父亲,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古诗示儿改写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示儿改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一个又破又旧的茅草屋里不时传来一阵阵咳嗽声和哭泣声。
屋内,一支快要燃尽的蜡烛正发出最后微弱的光亮,就如同躺在这快要散架床上的老人陆游一样。床上的陆游已经奄奄一息、面无血色了。他吃力的从床上坐起来,看着站在床边哭泣的妻子、儿女和孙子孙女,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他看着已经锈迹斑斑的战袍和宝剑,对儿子说道:“我不能报效国家了,我走后,你一定要忠心报国。”“好的,我一定会的。“儿子哽咽着说道。
接着,她把孙子孙女叫到身边,语重心长的说:“你们要好好读书,不要贪玩,将来才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啊!”“爷爷,我们一定会很听话,好好读书。”
最后,陆游看着一直站在床边的妻子说:“我还有最后一个心愿没有完成。”陆游停了一下,喘了口气,接着说:“哎——,我马上要走了,可我没有看到国家统一,这是我最大遗憾。我走之后如果哪一天国家统一了,你叫儿孙们一定要告诉我,这样的话,我在九泉之下也安心了。”“好的,我们一定会告诉你的。”儿孙们同声应道,这时妻子已经泣不成声了。
陆游还怕他们忘记,还叫儿子拿来纸和笔,由他口述,叫他的儿子记下了他的千古绝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天下着蒙蒙细雨,雨里面夹带着一些雪花,到处一片漆黑。一片寂静的村庄里,突然有两只乌鸦飞过,乌鸦的啼叫声在这个幽静的晚上显得格外的凄凉,让人不由得感到一丝害怕。
远远望去,村庄里的一栋小屋内闪着朦胧的微光,大门没有关,屋内不时传来一阵阵哭泣声。推开房门,里面只有一盏油灯,用那朦胧的微光照亮了床头。
床头躺着一位脸色苍白,满头白发的老人。走*一看,是大诗人陆游。他早已奄奄一息了,凭着最后一口气,缓缓地从床上爬起来,颤颤巍巍地走到离床不远的抽屉前,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遗书递给两个儿子。大儿子见状连忙接过信封,小儿子把陆游扶到床边。陆游催促着儿子快打开信封,儿子们连忙打开信封,里面写着四句诗词: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凭借着最后一口气说出了对儿子们的期望:“孩儿……们,我……死去后,别忘了……”可惜话还没有说完,就离去了。
孩子们伤心欲绝,他们知道父亲是想看到宋朝的军队*定中原的那一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父亲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坚定了统一祖国的信念,他们相信一定能完成父亲的遗愿。
天上一轮明月,静静地照在大地上,黑色的云在天上翻滚,如同两只怪兽在打架。秋风在夜间猛烈地吹着,将窗户吹得呼呼响,秋天的落叶慢慢地飘下来,飘飘洒洒的雪花一样,让这个季节更加地凄凉。
就在这个看似*静的夜晚,有人把窗户轻轻地打开,一张苍老的脸露了出来,脸上的皱纹让人一眼就明白他经历过世间的炎凉沧桑。一片浓密的胡子,让人感受他的博学。他,就是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站在窗前,一动不动,白色的胡须在风中飘拂。许久,两颗泪珠从他的双眼流出。接着,他双手向前一伸,用颤抖的声音念出了一句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时,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想到了过去的艰辛,眼前浮现一幅幅画面……
那是年轻的自己,他身着雪亮的盔甲,脚跨枣红的`战马,双眼直视前方,炯炯有神,眼神中透露着收服国家领土的决心。战鼓响起,他拔出宝剑,听风声在耳边呼啸,与将士们英勇杀敌。战场上,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儿,血腥味儿,让人几乎无法呼吸,但陆游又一次地胜利了。
他又看到自己,一身白袍,立于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中,那是自己第一次见到皇帝啊!皇帝见他战功卓著,于是给他升官,他当上了一个文官。哼哼,将军不拿剑却拿笔,这难道不是笑话吗?不能为国家收复故土,不能拯救铁蹄下的黎民百姓,再高的官位又有什么用?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终于发出了他悲愤的吼声。然后,他长叹了一声,如此无力,摇摇晃晃,倒了下去,像一座高山轰然坍塌。
父亲!陆游身后的儿孙们抱住了这位含恨的老人。
陆游再也没有站起来,他就像秋天里最后的一片枫叶,终于被风带走了。
又是一年春天,陆游的儿子身着盔甲,骑着战马,站在了父亲日夜思念的故土上,前方是金国的军队,列阵如云;身后,是大宋的军队,如火如荼。柳树的芽探了出来,阳光照在那片草地上,显得异常耀眼。一朵朵白云在天上飘着,默默地注视着一切。
陆游的儿子从刀鞘拔出宝刀,直指前方: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杀!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示儿:给儿子们看。
2.但:只。
3.九州同:祖国统一。
4.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乃翁:你的父亲。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家。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简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小学生古鉴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後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天下事有难易乎?——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六韬·文韬·兵道》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生。——王安石《示长安君》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辛弃疾《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 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张耒《示秬秸》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事?——贾岛《剑客 / 述剑》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礼记·儒行》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韩非子·喻老》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王维《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陈师道《春怀示邻里》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辛弃疾《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 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
宝器玩物,不可示于权豪;古剑名琴,常要藏之柜犊。
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辛弃疾《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 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陈师道《示三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表示友情的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表示友情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别董大》
【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1、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2、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王维《陇头吟》
3、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4、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游次公《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5、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6、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欧阳炯《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7、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8、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9、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10、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11、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二首》
12、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1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14、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张籍《蓟北旅思/送远人》
15、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
16、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17、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18、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慳会遇,同翦灯语。——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19、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20、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权德舆《月夜江行/旅次江亭》
21、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韦庄《金陵图》
22、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2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4、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25、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纳兰性德《蝶恋花》
26、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27、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28、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白居易《母别子》
29、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30、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赵嘏《长安晚秋/秋望/秋夕》
3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3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
33、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34、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纳兰性德《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35、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文廷式《蝶恋花》
36、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37、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
38、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王清惠《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39、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李白《月下独酌四首》
40、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李商隐《哭刘蕡》
41、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42、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
43、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张惠言《木兰花慢》
44、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秦观《望海潮》
45、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其二》
46、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48、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冯延巳《清*乐·雨晴烟晚》
49、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
50、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51、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曹组《蓦山溪·梅》
古诗示儿的词解
古诗的示儿全解
古诗示儿的理解
古诗示儿的解说
古诗示儿的讲解
全解示儿古诗的诗意
古诗示儿的分解意思
示儿古诗的题目详解
示儿古诗视频带讲解的
示儿古诗讲解动画兔妈讲的
示儿的古诗串词
示儿的古诗词
示儿古诗的词意
示儿古诗的*义词
表示迎刃而解的古诗词
示儿表演古诗的串词
示儿的古诗
古诗《示儿》的
古诗示儿的诗词大意
表示理解的古诗
示儿的古诗词的情感
示儿的古诗词名句
幼儿对古诗词的理解
古诗示儿的启示
仿示儿的古诗
示儿古诗的ppt
示儿古诗的么
示儿古诗唱的
示儿的古诗画
古诗示儿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