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色彩美的诗句

关于古诗中的色彩美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的色彩美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的色彩美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中的色彩美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56) 说说(225) 名言(2) 诗词(11k+) 祝福(56) 心语(4)

  • 古诗的色彩美研究

  • 古诗的色彩美研究

      提到色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画家。其实,用文字生动地表现事物形色,诗词作家的本领丝毫不亚于画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古诗的色彩美研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中英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摘要:

      *古典诗歌因其语言优美、画意隽永而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我国古代诗人往往将诗和画联系起来,构筑完美的艺术境界。诗人们以精湛的艺术画笔,铺陈色彩,借色传情,寄寓内心的情绪和审美意趣,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色彩瑰丽、意境深远的画卷,在*古典诗歌中,色彩意象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顶峰。

      一、古诗色彩的视觉认知

      色彩的运用和组合,能给诗歌带来浓郁的画意,创造优美的意境。例如:《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写一片翠竹,葱郁秀丽,生意盎然,呈现出一派清新繁茂的色调。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桃花一片,火样鲜红,色彩明艳,夺目耀眼。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经过清晨春雨的滋润、洗刷,柳叶柳枝更加清翠,颜色焕然一新。柳色青青,映照得客舍青青,呈现出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自然图景。

      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云销雾散,杲杲日出,显露出一片绿水青山,突出表现了大自然的幽静和纯净,令人悦目怡情。

      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一“白”色绘出一个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天下白”使诗人“迷魂”觉醒,心胸豁然,壮志勃发。

      这些诗所描绘的色彩,都给人留下了鲜明而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它们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大自然中人们常见的色彩美。

      以上所举诗例,其中的色彩均属单色。

      单色,给人以整体的印象,全面的感受。

      单色,描绘出自然环境、客观世界的纯净美。

      除了单色,诗歌中经常有双色的运用。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山水之美,简直是被这首小诗刻画得淋漓尽致了。“红”、“蓝”两种颜色的运用,巧妙地概括了江南水乡景色的特征,使景物鲜明怡目,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江南春景图。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红花、绿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如此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掉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绿蚁”、“红泥”一实一虚,相对列出,在红炉绿酒两种色彩的和谐搭配之下,在天寒欲雪的苍茫背景之下,诗人*和舒畅的心情和盘托出,令人自然地联想到杜甫的“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同样运用了极为浓重的色彩和强烈的对比手法,用大面积的绿陪衬高亮度的红,色调绚丽而调和,将夏日的湖光景色写得明丽如画。

      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写海棠花凋谢,绿红更替,用“绿”肥衬托“红”瘦,突出花的衰残。若单单绘出“红瘦”,深度、力度和意味都似乎不够了。

      双色,往往构成对比色。它起着两种色彩互相对比、对照,互相映衬、烘托,以及相互补充的作用,取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大千世界,五色斑斓,多姿多彩。诗人为了反映大自然的丰富色彩,描绘复杂的形象,展示色彩缤纷的世界,单色、双色都不足以表现时,遂使用多种色彩。

      骆宾王《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一只浑身长满雪白羽毛的鹅,轻轻拨动着红色的脚掌游在碧绿的湖水上。“白、红、绿”三种颜色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戏水图”。写作这首诗时作者正年少,阅历谈不上丰富,整首诗所表现的内容也算简单。但正因为色彩词的准确运用,使得原本如儿歌式的一首诗成了传诵不衰的千古名句。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在这里展现了一幅动人的春景图:新绿的柳枝上,成队的黄鹂在欢唱;蓝天上,一行白鹭渐飞渐远。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在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正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愉悦的心情。诗的前两行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鸣翠柳”、“上青天”,描绘了黄鹂欢唱、白鹭飞翔的景象,有声有色,令人赏心悦目。

      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出现了“夹江对峙的青山、回旋激荡的碧水、水天相接处的红光、从天际徐徐而来的白帆”等色彩景物。这些景物自然而巧妙的组合构成了一幅雄伟秀丽、意境深远的山水画。色彩间配合得十分和谐、优美且很有层次,令人赏心悦目。

      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死。”全诗用黑、金(黄)、燕脂(血红)、红、紫等多种鲜明而浓重的色彩,加强了悲壮情调,体现了奇峭瑰丽的风格。苍凉肃杀的环境气氛,紧张危机的形势,激烈的战斗场面,都借色彩而达到突出的表现。

      诗中不论运用单色、双色或多色,都须搭配适当,敷施得体,以免破坏色调的和谐,形象的完美,给人以杂、乱、怪的不悦目之感。在设色敷彩时都必须注意画面的和谐统一,求得形象完美,气韵生动,臻于自然完美。

      二、古诗色彩的情感感受

      从视觉上感知色彩,只是对色彩最浅层次的认知,对色彩更深层次的解读,应该来自情感的感受。“以色主情,以情观色”是古代诗人描绘颜色的总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诗人们对颜色的描绘具体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

      同一景,同一物,可以因为看景人不同而情异。如:同样是花,同样的红,无论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还是“一枝红杏出墙来”,都让人感觉如沐春光,生机盎然。而“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却令人惆怅满怀,徒添伤感;同样是红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对大自然,对秋色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而在宫廷内,“西宫墙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此时的红,却带着幽怨和落寞使人沉重。又如面对落红之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刻画的是暮春花落,佳人落泪之景,抒发的是迟暮伤感之情,而龚自珍唱出的是绝然不同的景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明亮开朗,乐观奋进。“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和“林花谢了又红,太匆匆”(李煜《相见欢》)描画的却是年华不再,盛世难返的深沉叹息。

      同一色,同一人,也可以因时空不同而情异。同是诗人李商隐的句子,“青袍白简风流极,碧沼红莲倾倒开”(《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中的颜色无半点悲情,渲染的是诗人意气风发的愉悦心情,气氛热烈而欢快;而“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春日寄怀》),从草色未变联想至官袍未换,反衬时光流逝,白发日增,无限伤感。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以至阶级对立的现状在忧国忧民的诗人笔下也出现了大量佳作。其中有不少诗句是通过色彩词的运用而达到同情或控诉的效果的。如:白居易《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及“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这两句诗就是如此。一边通过“苍苍、黑”等色彩词生动地勾画了卖炭翁的肖像,表现烧碳生活的艰辛、痛苦。同时也说明了他是一个受剥削、受宰割的下层劳动人民;一边通过“黄、白”这两个色彩词的运用使那宫使为虎作伥者的身份不言而喻。诗人没有直接发议论加以点破,但对劳动者的同情、对宫使罪恶的揭露、控诉都已蕴含在这两组词中了。

      又如:“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杜荀鹤《再经胡城县》)“朱绂”(深红色)本是唐代文武四品*的装束。“县宰”而“加朱绂”,表明他加官受赏。他凭什么“加朱绂”?诗人没有说,而是有意识地把“县宰”的“朱绂”和人民的鲜“血”这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联系起来,最后再用“血染成”来揭示二者的因果关系。句中色彩词准确而巧妙的运用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与民为敌的*本质,极大加深了诗的讽刺和控诉的效果。

      总之,色彩是某些事物存在的外在形式,唐人做诗,很善于运用色彩。他们用心设色,然后泼洒与诗行中,应物象形,使诗歌亮丽光彩,宛如一幅幅写意的图画,故后人的诗评中,常有“诗中有画”之语。

      三、古诗句中表现色彩美

      出现在诗词里的颜色词汇主要有:红、绿、黄、白、黑、紫、金、银等,而“红”又可与之相同或相*的朱、丹、绛、赤等互换,“绿”也可用翠、青、碧来代替。也可在这些颜色词前加上表示深浅、明暗、新旧等的形容词,如新绿、暗红、残红等。此外,诗中还有“春色”、“秋色”、“秀色”等词,虽不指某一种颜色,却概括性极强,构成五彩缤纷、色彩斑澜的艺术效果。

    [阅读全文]...

2021-12-23 22:23:49
  • 含有色彩的诗句有哪些(描写丰富色彩的古诗)

  • 苏轼曾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对于画来说,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亮丽的色彩,能够将目光马上吸引过来。

    想象一下,如果诗词中出现斑斓的色彩呢?又会是怎样的场景呢?

    九首色彩斑斓的诗词,句句都好看!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春天多么美好,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白居易从初日、江花、江水、火焰、蓝叶那里吸取颜料,兼用烘染、映衬手法而交替综错,又济之以贴切的比喻,从而构成了色彩绚丽的阔大图景,令人回味不绝。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春天的村庄里,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秦观以白描的手法、浅*的语言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菩萨蛮·大柏地》

    *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

    作者连用七种颜色铺叙,写出了彩虹的绚丽夺目。全词中彩虹的绚丽,斜阳的红,村庄墙壁的白,但以天宇的湛蓝和群山的苍翠为主色。真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整个画面丰富和谐,生机盎然。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桂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词人以“浅碧”、“深红”比喻其他花,与“轻黄”相对应,新颖别致。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唐·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诗人举目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艳夺目的柿林。柿叶经霜一打,都已变红,给秋日的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接着,抬头仰望,湛蓝湛蓝的天空,像水洗过一般明净,把巍峨的红楼衬托得更加清晰壮丽。

    诗人以瑰丽的色调、清新的语言,绘出绚烂秋色,创造出碧天、红楼“气势两相高”的寥廓境界,令人心旷神怡。

    [阅读全文]...

2022-02-08 11:56:44
  • 唐诗中是如何体现色彩的美?

  •   美学家黑格尔曾经这样说过:“颜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特有的掌握色调和就色调的一种能力,所以也是再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基本因素。”,是我国古典发展的高峰。唐诗,美在意境、美在情趣、美在节奏,然而,也美在色彩。

      诗人有时为了描绘一个全新的境界,便用单一色来渲染画面,从而加强了读者的视觉印象。“晴天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用碧色描绘整个长空,可谓清新之至,同时表现出了诗人无比激奋的壮阔胸怀。“碧玉妆成一树高,春风吹下绿丝绦。”杨柳婆娑,碧绿如染,春意十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玉树琼枝,漫天皆白,多么圣洁的世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海上明月共潮生”写起,接着是明月当空,朗照大地。皎洁的月光洒在江水、沙滩、芳甸上,一切景物都象是披上了一层乳白色的纱巾。一幅意境多么优美的春江花月夜的图画。

      为了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诗人们不满足于单一色而常用色彩对比的手法。如明暗色对比、冷暖色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背景是一片漆黑,江中的渔火虽然只是星星点点,但在整个黑色的底色衬托下,显得特别耀眼。这里明暗对比强烈,表现出诗人逢雨后的一片喜悦之情。“绿垂风折笱,红绽雨肥梅。”“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千里莺啼绿映红”这里是红与绿对比衬托。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扶持。”红色属于暖色,而绿色属于冷色,冷暖相比,给人以对比强烈,色彩鲜明的感觉,同时也加强了读者的视觉印象。“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旭日含青嶂,晴云洗绿潭。”“*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是青、绿与白的对比,由宁静的青、绿衬托,白色更显十分醒目,特别清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是红、白相映衬。岑参的《》一诗整个背景是漫天皆白的雪地,在临*结尾时忽然来了一句“风掣红旗冻不翻”,雪中红旗,特别耀眼,整个画面顿添活力。

      艺术家的视觉是非常敏锐的。他常常能捕捉到色调的细微区别以及色调间相互影响的微妙变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诗人韩愈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早春时节草色在远*不同的视觉所表现的色调变化。读来清新之至。也是这方面的能手。“柳暗百花明”,“红衣复深浅”,这里有明暗、深浅之别。“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色调间的影响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时,诗人在一首诗中运用多种色调来刻画意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四句用了黄、翠、白、青四种色调,由*及远,极富层次感。“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仅有两句十四字,却用了白、青、黄、黑四个颜色词,一方面加强了对仗的建筑美,另一方面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由于每个作家的生活经历不同,决定着每个作家的审美情趣也有差别。表现在对色调的选用上,也各具特色。王维喜欢用“青”、“翠”、“绿”等冷色表现其退隐之后的宁静的心情。性格倔强,心怀坦荡,他喜欢用纯洁的白色。“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短短四句二十字,一连用了五个“白”字,使整个诗境的意象纯净无暇,纤尘不染。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白鹇无比喜爱之情;另一方面则含蓄地表现出诗人向往光明的磊落胸怀。李贺的诗歌意象奇特,向来以“诗鬼”闻名。他对色调的选用也很不同一般。“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这里都是用冷色渲染气氛,给人以阴森、冷寂的感觉。为什么李贺喜欢用冷色呢!这恐怕要联系他的经历才能说清楚。李贺的一生仅仅度过了二十七个春秋,而且遭遇极为坎坷不*。他的一生是凄苦的、悲凉的。他常常通过奇特的意象和冷色来创造悲凉的意境,从而抒写出诗人惨切的情怀。

      拓展:

      李白赏析

      李白是盛唐人士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的代表,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诗的魅力,盛唐的魅力。

      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以气夺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上李邕》

      以奋飞以引起震的惊怪的大鹏自喻,在这不凡的浩大气势中,体现的是自信与进取的志向和傲世独立的人格魅力。抒写了自己理想化的人生,希望建立功业与个性自由圆满地结合。

      气质之美与其说是来自李白内心的修养,不如说它是来自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气魄宏大,想象力丰富: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一组阔大的意象,雄奇壮美,给人一种宏大,崇高的美感: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登临庐山高峰,只见长江浩浩荡荡,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何等雄伟,何等壮美!

      李白等诗人的奔放之美,给人带来一种冲击力,一种感染力,是盛唐人士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表现。

      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是向往大自然和大自然的神秘 。李白的人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他渴望任随自然,融入自然,在内心深处深藏着对人生自由的向往,所表现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通的人情极有情趣:

    [阅读全文]...

2021-12-22 00:38:39
  • 色彩的诗句收集

  • 色彩的诗句收集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薄暮——宋林逋《山园小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到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量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参军行》【唐】王昌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

      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青山绝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经典诗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带有颜色的诗句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阅读全文]...

2022-01-30 11:45:48
  • 带颜色的诗句有哪些(诗中带有颜色的古诗)

  • 颜色
  • 在诗词中,颜色不时出现,五彩的颜色给诗中场景增添意趣,给意境增加意蕴。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运》,“肃”在此应是衰落,萎缩之意。花絮,指桃柳。“晚”在此可能是“向晚”,将*晚上的时候。“菲菲”是香气浓郁之意。“红素”是指红的落花和白的飘絮。意思是:将晚时,花絮衰落,飘絮轻轻舞落,伴随浓郁香气。

    出自晚唐诗人杜牧的《叹花》,意思是:自然界的风雨变迁使得鲜花凋谢,春天已然过去,绿叶繁茂,果实累累,已经快到收获的季节了。

    出自唐代李白的《金门答苏秀才》,这两句大意是:山中的青草若有感情的话,大约还是绿油油的吧。

    出自宋代赵师秀的《约客》,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意思是: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出自米芾的《中秋登楼望月》,意思是: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阅读全文]...

2022-01-05 22:47:23
  • 古诗中带有颜色的诗句

  • 颜色,优美,诗歌
  •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古诗让我们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有民族自豪感。你知道有哪些色彩绚烂的古诗句子吗?以下是励志的句子小编收集整理的含有颜色的诗句大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古诗中带有颜色的诗句(篇一)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4.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 雍陶 《 题君山 》

    5.黑云鲸涨颇心掉,明月贝宫终色侮。 —— 吴莱 《 风雨渡扬子江 》

    6.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 王涯 《 游春曲二首·其一 》

    7.日日出西园,只望花柳色。 —— 孟郊 《 长安早春 》

    8.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 张旭 《 山中留客 》

    9.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10.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 李白 《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

    11.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 杜甫 《 狂夫 》

    12.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 杜牧 《 长安秋望 》

    13.色洒妆台粉,花飘绮*衣。 —— 李世民 《 咏雪 》

    1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5.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16.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罗隐《桃花》

    17.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严蕊《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18.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杜甫 《 腊日 》

    19.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吕温《青出蓝诗》

    20.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徐元杰《湖上》

    古诗中带有颜色的诗句(篇二)

    21.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范云《别诗》

    22.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 李白 《 西施 》

    23.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 李商隐 《 菊花 》

    24.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 朱淑真 《 卜算子(咏梅) 》

    25.晓帘串断蜻蜓翼,罗屏但有空青色。 —— 李商隐 《 河阳诗 》

    26.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 孟浩然 《 清明即事 》

    27.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28.*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29.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30.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 李白 《 寻雍尊师隐居 》

    3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 卢纶 《 长安春望 》

    32.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3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4.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35.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36.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 张又新 《 牡丹 》

    37.入晚天容糊水色,拂明云影帽山光。 —— 陈景沂 《 石榴花 》

    38.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39.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 秋瑾 《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

    40.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古诗中带有颜色的诗句(篇三)

    41.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4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3.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 杜甫 《 赠李白 》

    44.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偶题二首》

    45.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46.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杜甫《秋野五首》

    47.满载一船秋色,*铺十里湖光。 —— 张孝祥 《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

    [阅读全文]...

2022-05-31 05:06:55
  • 古诗-诗中夏的诗句

  • 古诗-诗中夏的诗句

      诗中夏: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梅子金黄杏子肥,麦子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四时田园杂兴》<其一>范成大)

      3、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

      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有约》)

    [阅读全文]...

2022-04-17 22:14:33
  • 古诗中雪的诗句

  • 古诗中雪的诗句

      雪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雪的'诗句,欢迎大家的阅读。

      1、《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梅花》

      王安石(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村雪夜坐》

      白居易(唐)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4、《独酌》

      杜牧(唐)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

      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5、《终南望余雪》

      祖咏(唐)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6、《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南秦雪》

      元稹(唐)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8、《雪梅》

      卢梅坡(宋)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送卢员外》

      薛涛(唐)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10、《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阅读全文]...

2022-01-01 10:52:41
  • 古诗中有夏的诗句

  • 古诗中有夏的诗句

      关于夏天的模样,在古人的诗词里,有急风骤雨的热烈奔放,有荷花云朵的温柔可爱,更有温柔缱绻的'情话。

      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3、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4、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5、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7、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8、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江村》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1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13、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1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5、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6、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19、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20、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2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3、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2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26、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27、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2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9、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30、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3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3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

      33、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3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3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36、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7、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晚晴》

      38、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39、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40、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41、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4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43、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夏昼偶作》

      4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4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46、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47、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48、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9、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三衢道中》

    [阅读全文]...

2021-12-17 20:15:32
  • 有关色彩的诗句收集

  • 文学
  • 有关色彩的诗句收集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色彩的诗句收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薄暮——宋林逋《山园小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到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量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参军行》【唐】王昌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

      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青山绝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经典诗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1、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2、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5、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李白《古风》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7、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王涯《春游曲》

      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9、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杜甫《春运》

      10、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朱庆馀《*试上张籍水部》

      11、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米芾《垂虹亭》

      12、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1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5、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李中《红花》

      16、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17、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1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阅读全文]...

2022-01-01 09:55:13
当前热门
古诗中的色彩美的诗句 - 句子
古诗中的色彩美的诗句 - 语录
古诗中的色彩美的诗句 - 说说
古诗中的色彩美的诗句 - 名言
古诗中的色彩美的诗句 - 诗词
古诗中的色彩美的诗句 - 祝福
古诗中的色彩美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