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竹石是明代作家谁写的

关于古诗竹石是明代作家谁写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竹石是明代作家谁写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竹石是明代作家谁写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竹石是明代作家谁写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09) 语录(88) 说说(12) 名言(18) 诗词(1k+) 祝福(2) 心语(181)

  • 郑燮古诗《竹石》

  • 郑燮古诗《竹石》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燮古诗《竹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一作:韧)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注释

      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来,原本,原来。

      ⑤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⑥磨: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打击。

      ⑧坚劲:坚强有力。

      ⑨任:任凭,无论,不管。

      ⑩尔:你。

      鉴赏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的情怀。

      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阅读全文]...

2022-07-28 03:12:22
  • 明代唐寅的诗有哪些(唐寅最出名的9首经典古诗)

  • 经典
  • ①《五十言怀诗》

    (明)唐寅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②《感怀》

    (明)唐寅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③《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地一在天。

    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④《把酒对月歌》

    (明)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⑤《花下酌酒歌》

    (明)唐寅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昨朝花胜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

    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人比今年老。

    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

    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谁得知?

    天时不测多风雨,人事难量多龃龉;

    天时人事两不齐,莫把春光付流水。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老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⑥《叹世》

    (明)唐寅

    坐对黄花举一殇,醒时还忆醉时狂。

    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

    身后碑铭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

    [阅读全文]...

2022-01-29 01:30:34
  • 竹石古诗_竹石郑燮

  •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注释:

      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人是着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3、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4、立根:扎根,生根。

      5、原:本来,原本。

      6、破岩:破裂的岩石。

      7、磨:折磨,挫折。

      8、击:打击。

      9、坚劲:坚韧、刚劲。

      10、任:任凭。

      11、尔:你。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

      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的情怀。

    [阅读全文]...

2022-06-14 14:11:45
  • 竹石郑板桥古诗

  • 古诗文
  • 竹石郑板桥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竹石郑板桥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词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诗句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劲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

      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阅读全文]...

2022-03-27 01:50:50
  • 作家江南谁知道?

  • 江南
  •   作家,泛指以文化创作为业,以写作为主的文学创作工作者,也指文学领域有盛名成就的人。因此,一般能被称为“作家”者,其作品大都能够获得出版发行,历史悠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家江南谁知道?欢迎大家阅读!

      作者简介

      江南,本名杨治,1977年7月13日出生于安徽舒城,*当代作家。

      2000年,创作出版校园小说《此间的少年》。2005年起,陆续出版小说《九州缥缈录》。2009年,出版小说《上海堡垒》;同年10月,在《漫客·小说绘》连载青春幻想小说《龙族》,后陆续出版单行本。2014年,开始创作幻想小说《天之炽》;同年,出版随笔集《龙与少年游》。201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九州缥缈录》系列小说。2020年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的《龙族》上市。

      中文名:杨治

      外文名:Richard

      别名:江南

      国籍:*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舒城县

      出生日期:1977年7月13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九州缥缈录、龙族、此间的少年

      主要成就:2013第八届*作家富豪榜榜首

      人物经历

      1977年7月13日,出生在安徽舒城的一个公务员家庭,高中就读于合肥八中。199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9年,考入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师从MichaelL.Gross攻读硕士。

      2000年,创作出版校园小说《此间的少年》,该书借用金庸小说角色的名字,讲述了在汴京大学里乔峰、郭靖、令狐冲等人的校园故事。

      2001年,开始创作《九州缥缈录》系列小说,小说以虚构的九州世界为背景,穿插九州世界中的北陆游牧部落与东陆王朝的争霸史,讲述了未来诸名将和帝王们少年时的故事。2004年,硕士毕业后归国创业。2005年,与今何在、潘海天、斩鞍、遥控、水泡、多事等人创设奇幻架空世界“九州”,并创办杂志《九州幻想》;同年,出版小说《九州缥缈录》。

      2006年,开始创作科幻爱情小说《上海堡垒》,该小说讲述了在末日来临之前,关于一群年轻人的爱情、生活以及希望的故事。2008年,纵横中文网成立,江南担任副总经理。

      2009年1月,出版小说《上海堡垒》;10月,开始在杂志《漫客·小说绘》上连载青春奇幻小说《龙族》。

      2010年4月,出版小说《龙族Ⅰ火之晨曦》;12月23日,与北京大学团委合作拍摄的校园公益电影《此间的`少年》上映;同年,与漫画家颜开合作推出《龙族》系列漫画。

      江南荣登第八届*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2011年,作为*青年作家代表出访埃及,在开罗书展上致《幻想与世界》专题报告;受邀出*“全球青年未来创意领袖论坛“并发表演讲《颠覆败局》;同年,出版小说《龙族Ⅱ悼亡者之瞳》。2013年,先后出版小说《龙族Ⅲ黑月之潮》上中下;12月,凭借《龙族Ⅲ黑月之潮》获得“2013年*作家富豪榜“第一名。

      2014年4月,出版幻想小说《天之炽1:红龙的归来》;同年,出版随笔集《龙与少年游》,披露了江南的成长轨迹及《龙族》的创作历程。2015年6月,出版《天之炽2:女武神》;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九州缥缈录》系列小说;12月,出版小说《龙族Ⅳ奥丁之渊》;同年,再次获得“*作家富豪榜”第一名。

      2016年2月,创办北京灵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11月,再版《上海堡垒》修订版。2018年5月,与阅文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在微信阅读、QQ阅读等*台连载《龙族Ⅴ:悼亡者的归来》。2019年7月,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九州缥缈录》在浙江卫视*蓝周播剧场首播,优酷视频、腾讯视频同步播出;8月,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海堡垒》上映。2020年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的《龙族Ⅰ火之晨曦》《龙族Ⅱ悼亡者之瞳》]上市。2021年8月31日,担任监制的军事动作枪战电影《漫画雄心》在腾讯视频播出。

    [阅读全文]...

2022-02-25 23:50:54
  • 陶渊明代表作

  •   陶渊明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代表作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桃花源记

      陶渊明〔魏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饮酒·其五

      陶渊明〔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魏晋〕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魏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魏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杂诗十二首·其一

      陶渊明〔魏晋〕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魏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四时

      陶渊明〔魏晋〕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阅读全文]...

2022-02-20 18:49:48
  • 现代作家的情话

  • 情话
  • 说: 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说: 鱼说,你看不到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

    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说: 每一次,当他伤害我时,我会用过去那些美好的回忆来原谅他,然而,再美好的回忆也有用完的一天,到了最后只剩下回忆的残骸,一切都变成了折磨,也许我的确是从来不认识他。

    村上春树 说: 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村上春树 说: 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这样我会好找你一点。

    有时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

    村上春树 说: 若什么都不舍弃,便什么都不能获取。

    村上春树 说: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村上春树 说: 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村上春树 说: 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

    村上春树 说: 当我们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放弃”时,我们将拥有“成长”这笔巨大的财富。

    村上春树 说: 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要伤害另一个人。

    村上春树 说: 于是我关闭我的语言,关闭我的心,深沈的悲哀是连眼泪这形式都无法采取的东西。

    村上春树 说: 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

    我相信有,你也最好相信。

    村上春树 说: 周围静得出奇,似乎整个世界都在向我的思考侧起耳朵. 村上春树 说: 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而时间经过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

    村上春树 说: 他是我在青春岁月里的初恋。

    村上春树 说: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 迷失的人迷失了 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村上春树 说: 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

    生活以从未有过的幸福和美丽诱惑着我深入其中。

    村上春树 说: 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 而容纳你的空间 ——虽然只需一点点 ——却无处可寻 村上春树 说: 迟早要失去的东西并没有太多意义. 必失之物的荣光并非真正的荣光. 村上春树 说: 那里的一切一切都如云遮雾绕一般迷离。

    但我可以感觉出那片风景中潜藏着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什么,而且我清楚:她也在看同样的风景 村上春树 说: 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并不存在一样。

    村上春树 说: 最喜欢的是描写与唯一朋友的永泽和女朋友分手后,和初美的那段相处,以及他多年后回忆起当初,一种迎面而来的夕阳的感觉。

    初美虽然不是命中的女人,但那应该是一个女人的最高境界。

    村上春树 说: 如果你想追求的是艺术或文学的话,只要去读希腊人写的东西就好了. 村上春树 说: 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时代,任何人都想活得冷静。

    村上春树 说: 他想把胸中的感念告诉对方:我们的心不是石头。

    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

    但心不会崩毁。

    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

    村上春树 说: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村上春树 说: 死并不是终结生的决定性要素。

    在那里死只不过是构成生的许多要素之一。

    村上春树 说: 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

    可惜人无身影,无记忆,无心。

    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

    爱须有心,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的独角兽头盖骨化为“古老的梦” 村上春树 说: 如果不了解而过得去,那再好不过了。

    村上春树 说: 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事实。

    村上春树 说: 纵令听其自然,世事的长河也还是要流往其应流的方向,而即使再竭尽人力,该受伤害的人也无由幸免。

    村上春树 说: 网无所不在,网外有网,无出可去。

    若扔石块,免不了转弯落回自家头上……时代如流沙,一般流动不止,我们所站立的位置又不是我们站立的位置。

    村上春树 说: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村上春树 说: 我的父母叫起来也就是一只小雨蛙那么大的想象力. 村上春树 说: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死潜伏在我们生之中 村上春树 说: 有时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

    当我们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放弃”时,我们将拥有“成长”这笔巨大的财富。

    村上春树 说: 有时候,不正确的选择可以带来正确的结果;而造成不正确结果的却是因为正确的选择。

    村上春树 说: 刚刚好,看到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

    村上春树 说: 一旦死去,就再也不会失去什么了,这就是死亡的起点。

    村上春树 说: 当我们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路时,所看到的仍似乎只是依稀莫辩的“或许”。

    我们所能明确认知的仅仅是现在这一瞬间,而这也只是与我们擦间而过。

    村上春树 说: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村上春树 说: 我们自以为知之甚多的的事情背后,无不潜伏着等量的未知因素。

    村上春树 说: 死不是生的对极,而是潜存在我们的生之中。

    [阅读全文]...

2022-03-17 03:47:45
  • 竹石古诗原文及赏析

  • 竹石古诗原文及赏析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竹石古诗原文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竹石》作者是清朝文学家郑板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前言】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翻译】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着有力。

      拓展

      阅读古诗,答题。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歌大意】竹子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紧紧地抱住青山不放松。任凭风吹雨打、电闪雷鸣,竹子历尽千次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依旧像铁一样坚硬,傲然挺立。

      1、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朝的( )。

      A、郑燮

      B、张继

      C、杜牧

      2、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1)这首诗中赞美竹子顽强不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说明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阅读全文]...

2022-04-30 20:52:28
  • 竹石翻译及赏析(竹石古诗大世界)

  • 竹 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词句注释】

    1.咬定:咬紧

    2.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3.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劲:坚强有力。

    4.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白话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南西北风。

    【创作背景】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题画咏竹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作品赏析】

    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劲竹的内在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咬”字开篇,突兀奇峭,入手不凡,令人拍案叫绝。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咬定青山不放松”,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石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在这首诗里,竹石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里的竹,分明是坚韧顽强的斗士!“千磨万击”指经受的各种磨难,“东西南北风”指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和压力,恶势力无处不在,准确地概括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特征。“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一个“任”字,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人格化的手法,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这首诗表面纯为写景,但绝不是对自然景物的白描,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破岩恶风,压制摧残着竹枝的生长,让人联想到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这正是当时腐朽黑暗社会环境的象征和写照。竹枝“咬”住青山,扎根岩石,挺立风中,虽经千磨万击,不管是在炎夏还是在残冬,仍然节节向上,傲然屹立,咬定青山,这不正是作者那种不屈不挠的高尚人格的映射吗?破岩恶风是凶残的,但在恶势力的催残中,竹枝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劲挺拔。竹子“立根破岩”不但不足虑,反倒磨练出坚韧的特质;人面对贫穷亦不足耻,反而正好磨砺自己的品格。从这强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对恶势力的强烈憎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竹所象征的那种刚强、坚毅的人格的崇高赞美。诗中的竹,实际上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关心百姓、嫉恶如仇、不畏*的岩竹。

    全诗短短四句,无僻字,不用典,通俗明白,却有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第一句写根坚,第二句写石基,第三句写磨难,第四句写骨气;句句推进,前后照应,作者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表面写竹,实际写人,不管经受多少打击,承受多少压力,多少磨难,依然心志坚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表达了作者刚烈、坚忍不拔的品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蓄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因得罪豪门而罢官,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篆隶杂合行楷,参错纵横。诗文也写得很好,抒情言志,痛快淋漓,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书法欣赏】

    【同步练*】

    一、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三、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四、全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

    六、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所展示的画面。

    八、请揣摩“咬”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九、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操?

    【参考答案】

    一、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答:写的是生长在高山破岩中的竹子。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答: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三、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答: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四、全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体现了作者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五、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

    答:托物言志的手法。

    这是一首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六、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答: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阅读全文]...

2022-01-27 01:09:41
  • 明代名诗介绍

  • 明代名诗介绍

      1.高启《梅花》

      2.王守仁《龙潭夜坐》

      3.谢榛《秋日怀弟》

      4.扬基《春草》

      5.高启《黄氏延绿轩》

      6.薛慧《泛舟》

      7.李梦阳《秋望》

      8.刘羽《一鹭图》

      9.杨一清《山丹题壁》

      10.屈大均《摄山秋夕》

      11.谢肇淛《钱塘逢康元龙》

      12.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13.于谦《上太行》

      14.李攀龙《*凉》

      15.孙承宗《二月闻雁》

      16.吴承恩《舟行》

      17.谢榛《苦雨后感怀》

      18.汤显祖《秋发庾岭注》

      19.袁中道《夜泉》

      20.沈周《栀子花诗》

      21.徐祯卿《济上作》

      22.张弼《渡江》

      23.高启《春暮西园》

      24.李攀龙《出郭》

      26.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27.袁中道《朝耕》

      28.贝琼《经故内》

      29.徐渭《题墨葡萄诗》

      30.粱辰鱼《屈原墓》

      31王世贞《九日风阻郑家口》

      32.扬基《闻邻船吹笛》

      33.于谦《咏煤炭》

      34.唐寅《菊花》李白《感遇》

      35.王世贞《登太白楼》

      36.吴嘉纪《落叶》

      37.刘基《过南旺守闸》

      38.徐贲《写意》

      39.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40.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

     

    [阅读全文]...

2022-03-05 14:36:59
古诗竹石是明代作家谁写的 - 句子
古诗竹石是明代作家谁写的 - 语录
古诗竹石是明代作家谁写的 - 说说
古诗竹石是明代作家谁写的 - 名言
古诗竹石是明代作家谁写的 - 诗词
古诗竹石是明代作家谁写的 - 祝福
古诗竹石是明代作家谁写的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