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中有关反抗胜利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有关反抗胜利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有关反抗胜利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中有关反抗胜利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纪念抗战胜利的诗歌大全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纪念抗战胜利的诗歌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盟军胜利日本投降二首 刘克生
八年边衅起卢沟,一夕争传靖寇仇。
战马狂嘶辽岭月,归鸿遥带秣陵秋。
雄关浩气连天拥,逝水欢声拍岸流。
斫地高歌情热烈,樽前含笑洗吴钩。
同仇竟扼虎狼骄,百万雄师夜渡辽。
塞月荒凉云漠漠,边风凄劲草萧萧。
樱花泪溅红羊劫,爆竹声喧白马潮。
还我河山人鼓舞,海天兵气一时销。
2、听水浒有客述事感赋 陈寅恪
谁缔宣和海上盟,燕云得失涕纵横。
花门久已留胡马,柳塞翻教拔汉旌。
妖乱豫么同有罪,战和飞桧两无成。
梦华一录难重读,莫遣遗民说汴京。
1945年7月
3、乙酉八月十一日起闻日本乞降喜赋 陈寅恪
降书夕到醒方知,何幸今生见此时。
闻讯杜陵欢至泣,还家贺监病弥衰。
国仇已雪南迁耻,家祭难忘北定时。
念往忧来无限感,喜心题句又成悲。
1945年8月
4、抗战前途 濮智诠
刘琨起舞闻鸡夜,李广弯弓射虎时。
要使强邻消悍戾,惟凭浩气与支持。
中原苦战玄黄血,一着先争黑白棋。
兵事无常哀者胜,犹龙遗训敌焉知。
5、敌军厌战多有自杀者 濮智诠
何处是三岛,浮云落日遮。
斗虽犹困兽,势已断长蛇。
骨掩春前草,樱飘梦里花。
海天归路阻,无敌不思家。
6、南苑之役赵登禹佟麟阁将军死之书以致悼 濮智诠
弹雨横飞战骨空,男儿报国仗孤忠。
生前气已吞胡虏,死云魂犹作鬼雄。
马革几个酬壮志,虎头终古想英风。
睢阳一例追张许,合传凭谁纪至公。
7、卫岗初战 *
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1938年6月21日
8、七.七 五周年感怀 *
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
九仞为山争一篑,同仇敢与亿民期。
1942年7月
马叙伦(1885—1970),辛亥革命前参加同盟会,民国后任上海《国粹学报》《大共和日报》,编辑、总编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北洋*和*派*教育部次长。
9、闻警 马叙伦
卢沟桥畔月沉西,蓦地轰雷旧梦迷。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中的`名胜古迹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蝉噪秋风满古堤,荻花寒渡思萋萋。潮声归海鸟初下,草色连江人自迷。碧落晴分*楚外,青山晚出穆陵西。此来一见垂纶者,却忆旧居明月溪。《浙江晚渡怀古》——唐-刘沧
2、暖景融融寒景清,越台风送晓钟声。四郊远火烧烟月,一道惊波撼郡城。夜雪未知东岸绿,春风犹放半江晴。谢公吟处依稀在,千古无人继盛名。《叙钱塘异胜》——唐-方干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唐·李白
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6、倒打钱塘郭,长驱白浪花。吞吴休得也,输却五千家。《杭州祝涛头》之二——唐-徐凝
7、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天。上路穿岩竹,分流入寺泉。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题杭州天竺寺》——唐-张祜
8、处处日驰销,凭轩夕似朝。渔翁闲鼓棹,沙鸟戏迎潮。树间津亭密,城连坞寺遥。因谁报隐者,向此得耕樵。《杭州江亭留题登眺》——唐-项斯
9、偶乘青帝出蓬莱,剑戟峥嵘遍九垓。我在目前人不识,为留一笠莫沉埋。《绍兴道会》——唐-吕岩
10、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题杭州灵隐寺》——唐-张祜
11、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12、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观浙江涛》——唐-徐凝
13、秋月斜明虚白堂,寒蛩唧唧树苍苍。江风彻晓不得睡,五声秋点长。《宿杭州虚白堂》——唐-李郢
14、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富春渚上潮未还,天姥岑边月初落。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洛阳城阙何时见,西北浮云朝暝深。《夜宿浙江》——唐-孙逖
15、古寺西边路,青山满目中。石龙从作雨,江鹊尚鸣风。市*僧难定,泉悭花不红。烛怜门外路,尘土暗江枫。《寒山寺》明·王犀登
16、前船后船未相及,五两头*北风急。飞沙卷地日色昏,一半征帆浪花湿。《渡浙江》——唐-卢纶
17、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九天日月移朝暮,万里山川换古今。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登杭州秦望山》——唐-马湘
18、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秋过钱塘江》——唐-贯休
19、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重别西湖》——唐-李绅
20、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21、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忆西湖》——明-张煌言
22、落日下林坂,抚襟睇前踪。轻澌流回浦,残雪明高峰。仰视天宇旷,俯登云树重。聊当问真界,昨夜西峦钟。《早春钱塘湖晚眺》——唐-张祜
23、郡郭绕江濆,人家*白云。晚涛临槛看,夜橹隔城闻。浦转山初尽,虹斜雨未分。有谁知我意,心绪逐鸥群。《经杭州》——唐-顾非熊
24、万古太**,中秋海上生。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似镜当楼晓,如珠出浦盈。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小槛循环看,长堤蹋阵行。殷勤未归客,烟水夜来情。《中秋夜杭州玩月》——唐-张祜
25、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仅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钱塘江潮》——唐-罗隐
26、天堑茫茫连沃焦,秦皇何事不安桥。钱塘渡口无钱纳,已失西兴两信潮。《钱塘渡口》——唐-施肩吾
27、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题杭州孤山寺》——唐-张祜
28、漠漠江天外,登临返照间。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登杭州城》——唐-郑谷
29、不道沙堤尽,犹欺石栈顽。寄言飞白雪,休去打青山。《杭州祝涛头》之一——唐-徐凝
30、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杭州春望》——唐-白居易
3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32、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杭州开元寺牡丹》——唐-张祜
3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沼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唐·崔颢
34、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乡。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唐-白居易
35、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绕郭荷花里,拂城松树一千株。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余杭形胜》——唐-白居易
3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唐·杜甫
日月山怀古
唐宗盛世枉称强,镇远安边赖粉妆。
宝镜纵然抛日月,泪丝常系旧时裳。
车行祁连山
青藏山分四季天,一沟练舞九重弯。
羊攀绿壁讥天矮,云绕疏林笑叶寒。
旷野杂花应有识,浊流乱石却无源。
不该天境生烽火,留下祁连好赋闲。
敦煌月牙泉
千里河西一抹山,朔风鸣号动清泉。
欲将此水浇荒漠,醉眼朦胧月半湾。
嘉峪关怀古
雄关落日对秋风,散乱残墙伴旧城。
自古豪杰驰马地,孤魂多少为长征。
古诗中的名胜古迹
*文学如一条清流在历史的峡谷中流淌,数千年来,成为传统民族文化的血脉和纽带,成为传统文化最美的组成部分。千百年之下读来仍余音袅袅,那此既深含哲理、又富有辞采声韵之美的'佳作,给人以强烈的精神上的享受,弦犹在耳。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前赤壁赋>
宋·苏轼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4、<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6、<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凉州词>
唐·王之涣
风,是东洋的风
是黑色蹄爪上的金属腾起的风
它*我的脊梁碾压我的手脚
锋刃上的光很直接地进入胸膛
我的城墙青砖破碎
止不住江河泛开的伤口
那些东洋的风是来吸血的
我的篱笆稀疏门板开裂
只有*的肉体抵挡
我千疮百孔
用鲜血堵塞风的通道
一棵棵小草竖起钉子
撑起家园的苦难
我不得不到古战场搜罗兵器
削尖竹子锻红铁刃
试图抽出旧时繁华与锋利
我依旧计算着一硝二磺三木炭
打碎石头与钢铁对决
梦想继续呆在老祖宗的庇荫里
东洋的风变换着方向吹
它不时拍拍满口袋的糖果
念着从唐书宋典里窃来的句子
糖化我的四合院与每一根神经
我无法从论语封面的尘土里抽刀
别人早已用它做成利器
作者:鲁午坡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组诗
*下
我要把地球倒转
用一个中国人的样子,再一次地
把日本鬼子赶走
我要让时间静止,肃穆地
用一个中国人的样子
站在*下
母亲,70年后的今天
是真的
我不敢随意地想起一些地名
不敢想起
那些带泪带血的词语
但一切
都在我心里痛
母亲啊,在*枪炮一样的*声里
我已开始头晕目眩
我的血液已在高度膨胀
黄河已在我心中呐喊,长江
已在我血管里流
沉重地,举起一些难忘的记忆
再一次地仰望
一朵游云,从远处飘过来
但愿
那不是黎明前的硝烟
一只鸽子
天气阴沉,一片灰霾的雾气
一只鸽子正在觅食
我走过去
一阵风,它却飞落一户人家的阳台上
冲天而起的鸽子
如一把
明亮的弯刀,在天空划一道闪电
割开阴沉
禁锢的阳光长出了翅膀
鸽子,从远处传来玄妙的哨音
令人想象
那带血的.深眸,能点燃
燎原之火
梅花
我喜欢梅花
更喜欢
梅花傲然于重重白雪之中的气魄
隆隆深冬,寒风一股一股地吹
白雪
却也跟着一群一群地下,完没了
气势逼人
而梅花毫无畏惧,按着心中的向往
一个劲一个劲地开着
一瓣,两瓣,千万瓣……
燃红了春天的曙光
中学生九三胜利大阅兵诗句
(一 ) 西江月,九三阅兵,文/白山黑水
礼炮准时鸣响,空中彩带飘飘 。
**高兴语调高,华夏阅兵报告。
飒爽英姿步调,问君何处能找?。
万中海选一人挑,来向*到!!
(二)踏莎行,九三阅兵 词林正韵,文/白山黑水
普照阳光,微风拂面,中华崛起人人见。
大江南北共欢颜,官兵飒爽英姿现。
震撼氛围,周边慨叹,尖端展示倭夷颤。
三军将士震妖魔,敌酋安倍无颜看。
(三)南乡子,九三阅兵 词林正韵,文/白山黑水
月落在西窗,深夜屏前有点凉,
难睡起床无所事,诗行,唯此时机作赋忙。
诗赋带来香,夜半三更荡满 房。
庆祝九时要进行,甭慌。政要难寻聚一堂。?
(四)九三阅兵 西江月 文/白山黑水
百万雄师似虎,铿锵豪迈如山。
振聋发聩响云间,弹试机飞舰伴。
不忘旧仇未雪,中华前恨难搬,
遗孤泪水尚无干,众志成城何难?
(五)卜算子,词林正韵,文/白山黑水
阅兵正当时,华夏民心振。
回顾驱倭七十年,难忘心中恨。
国贫受欺凌,看我民心愤。
早有如今虎狼军,岂有前天怨。
古诗中写雪的诗句
树上披上了一件白色的纱衣,地上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棉被,大地变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下面是有关古诗中写雪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1、《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2、《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3、《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6、《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8、《学刘公干体》
南北朝·鲍照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9、《村雪夜坐》
唐·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10、《子夜四时歌》
★1☆ 深切致敬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和殉难的同胞们!
★2☆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3☆ 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家人民致敬!
★4☆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战争中牺牲的英烈们永垂不朽!
★5☆ 大力弘扬抗战精神,积极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无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6☆ 矢志不渝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7☆ 紧密团结的以*同志为*的*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标志,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标志是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
纪念抗日战争的背景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标志是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正式结束了。
<<<返回目录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
20__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__年2月27日,第十二届*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0__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战争胜利70周年,20__年3月26日,*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20__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世界反*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在20__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阅兵式,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开创未来。
<<<返回目录
纪念抗日战争的背景
1945年,当时的*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第二年开始以每年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但战争结束后,中国很快陷入内战,所以这个日子的喜庆气氛被冲淡了许多。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每年都进行庆祝,只是在“逢十”的年份举办一些活动。1995年9月3日,适逢抗战胜利__周年纪念,*等*人到位于*广场的人民*敬献花圈,晚上还举行了一个有很多*人和抗战老兵参加的大型晚会。
而在某些学者和民间人士看来,“八一五”、“九一八”和“七七”更值得纪念。这使得本来没有争议的事情发生了分歧。究竟应该在哪一天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社科院日本所政治室研究人员赵刚接受采访时说:“9月3日是世界反*战争胜利的日子,但我认为8月15日更有意义,因为中国是对日作战的主要战场,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
8月8日,民间网站“*同盟网”发出倡议,号召纪念八一五抗战胜利日。该网站负责人王锦思透露,他们在*期间曾委托*、香港立法会议员朱幼麟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隆重纪念抗日战争,纪念“八一五”和“九一八”。议案提出,全国抗战纪念地免费开放,纪念日全国默哀,*出面讲话。王锦思说:“*给了答复,说议案是积极的,需要进一步研究。 ”
一直以来,沈阳市在9月18日都有纪念活动,汽笛长鸣;12月13日,南京也全市拉响警报。但这些都是地方性而不是全国性的活动。 20__年九一八纪念日前夕,中国各界人士联名发出呼吁:在每年的9月18日和8月15日,举行国家级纪念大会;每年的9月18日,全国大中城市鸣响警报3分钟,下半旗;每年8月15日,全国举行庆祝活动。参加联名呼吁的285名各界人士中,包括中国史学会原会长戴逸教授、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教授等知名学者,也包括冯锦华(中国大陆首次保钓行动总联络人)、李秀英(南京大屠杀受害者)、耿谆(日本花冈劳工暴动领导人),以及抗日烈士后代和普通百姓等。
在20__年和20__年的*和全国*会议上,也都有*和*委员提议在抗战纪念日举行全国规模的纪念活动。
那么,为什么法定的胜利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呢?汤重南教授认为,宣布9月3日这个日子为纪念日的是**,*战争时期对这个事情不愿意多说,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有多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承认抗日战争是*的一次抗战,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抗战,但不可忽视*起到的重要作用。“有个过程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个过程应该越短越好。”他说。
汤重南介绍说,在黑龙江有一个东宁要塞,在日本宣布投降后,这里的日本守军顽抗到9月23日才放下武器投降。但9月3日应该更有法律效力,更典型。*也认可这个日子,台湾在*统治时期,多是在9月3日庆祝抗战胜利。
<<<返回目录
古诗中有关反抗胜利的诗句
关于抗疫胜利的古诗
抗战胜利的古诗的诗
反映坚信胜利的古诗句
关于反抗的古诗句
胜利的诗句
要反抗的古诗
古诗中描写胜利的句子
对爱情反抗的古诗句
关于抗日胜利的古诗词
反抗命运的诗句
关于抗日胜利的古诗简短
关于抗战胜利的诗词
古诗中的精神胜利法句子
有关胜利的诗句
关于胜利的诗句
反抗压迫的诗句
反抗的句子
在困难中胜利的古诗
纪念抗战胜利70年的古诗
关于抗战胜利纪念的古诗
关于抗日胜利的名言和古诗
比赛胜利的诗句
庆祝胜利的诗句
关于抗战胜利的名言
关于抗战胜利的五句古诗词
抗战胜利72周年句子
胜利回乡的古诗句
反抗欺压的古诗
关于反抗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