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肥的姜夔古诗

关于关于合肥的姜夔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合肥的姜夔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合肥的姜夔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合肥的姜夔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2) 语录(1) 说说(3) 名言(2) 诗词(32) 祝福(1) 心语(10k+)

  • 姜夔的离别诗句

  • 离别
  • 姜夔的离别诗句

      【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伤感,离别,离愁

      【名句】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出处】

      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译注】

      即使有并州制造的锋快剪刀也枉然,亦难以剪断万缕离愁别苦。

      ①率意:随便。

      ②韦郎:《云溪友议》卷中《玉箫记》条载,唐韦皋游江夏,与玉箫女有情,别时留玉指环,约以少则五载,多则七载来娶,后八载不至,玉箫绝食而死。

      ③红萼:红花,女子自指。

      【说明】

      《长亭怨慢?渐吹尽》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作品,是首惜别言情之作。词上阕先写暮春景象:百花与柳絮飘零,帆影在暮色中消失。树木见多了人间离别,也变得麻木起来,所以仍如此青青,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下阕写怀人愁绪,先写行者一直在痴望岸上送行者,再写绝不忘记盟约,最后是写岸上佳人的'临别叮嘱及离别后的愁绪。全词以主客变换和内心独白,表现出行人与送行人的双向感情交流,较有特色。

      【赏析】

      姜夔二十三岁时,曾游安徽合肥,与此地的一对姊妹相识,并与其中一位产生恋情。无奈姜夔生计无着,被迫离开合肥,致使二人无法厮守,抱憾终生。后来,作者再次来到合肥,不久就离去了,这首词大概作于离去之时。 更多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词的上片以飞絮写起,以杨柳收尾,咏柳的字里行间弥漫着离愁别绪。歇拍“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两句,暗用李长吉诗“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意,以柳之无情反衬人之深情。下片写别后的思念。词人在日暮时分,“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被孤独所包围。他想起了自己临行前的誓言:“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说自己不会像韦皋那样“忘得玉环分付”,自己定要回来的。她也叮咛几句:“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希望姜夔早早归来 ,怕无人为自己掌控命运。最后两句“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以离愁难剪作结,凄怆缠绵。“并刀”,古代并州所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但即使这样,也难以间断千丝万缕的离愁。这两句化用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句意,并翻出新意,强调离愁之难解,尤为生动形象。

      结合姜夔一生的感情经历,他最终违背了“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的誓言,而女子“怕红萼无人为主”的叮咛也竟一语成谶。他被这段情事牵绊了一生,缠绕了一生。

    [阅读全文]...

2021-12-20 12:12:41
  • 暗香姜夔译文及赏析(姜夔暗香古诗文)

  • 古诗文
  • 当这个名叫姜夔的二十三岁青年路过扬州时,所诉的沧桑不输与任何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他的诉说是清醒的,但也无可奈何。

    姜夔少年失怙,依傍姐姐度日。等到年长一些,逐渐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滋味儿,开始想通过科举改变命运。但不知是天命难违还是天妒英才,姜夔一生无论怎样在这条路上挣扎,最终都以失败结束。终于,他收拾行装,踏上了漫游之路。

    这段长期旅程是从扬州开始的。刚一到地儿,他便大笔一挥,成就了一首千古的《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自古写扬州的诗句就如黄河之水——东流不歇。姜夔没有选择李白等人,而是看上了杜牧。这多半与他在扬州的风流韵事有关。

    杜牧在扬州不干别的。无数青楼会馆成了他生活的最大追求。到最后认起错来,却也诚恳地说上一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此外别无所获。

    姜夔与杜牧不同,他一来看到的就是被金兵铁蹄践踏过的破败之象。他无法改变这一切,只能抒发感慨,满腹牢骚。所以此篇虽负名气,其主旨却也逃不过一个——悲罹难。

    等到绍熙二年见范成大后,姜夔开始隐居在弁山的白石洞天,取号“白石道人”。此时,《暗香》、《疏影》两首佳作也应运而生,成了他在词作上的顶峰。

    《暗香》是姜夔对曾经恋人的怀念。那些同在世间却无法再相见的爱情,最动人心悸。全词字字触碰,情真意切,既有梅残落雪之哀,也是对人的扣问。只是那人能不能听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往事不可追。对从前那些女子的爱情可以用词来祭奠,但在同一时间,他又因词而收获了新的爱情。几天过后,他写了一首《过垂虹》。垂虹是桥名。诗云: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原来,姜夔作完《暗香》、《疏影》新曲,便由歌女小红演唱。小红的歌喉配上作者的箫声,当真是世间最难忘的音乐与美景。石湖居士似乎也看出了两人暗生情愫,遂将小红许配给了姜夔。

    而《疏影》一词,就是告诉人们要珍惜世间之美好了。可是姜夔终究没能珍惜这段姻缘,最后与小红分道扬镳。分别之后,又是各种伤离含怨之作,其实无大新意。

    姜夔一辈子贫困潦倒,靠朋友接济为生。其中最大的两位慈善家是与杨万里并列的著名诗人萧德藻,及有钱人张鉴。张鉴是和岳飞并列“中兴四将”之一张俊的诸孙,想来也是继承了先辈揽财的手段。生活与姜白石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不过他不吝啬,一直为其提供住处,直到他去世。

    而萧德藻的作用就更不可忽视了。没有他,估计姜夔连媳妇也娶不到。德藻因为赏识姜夔的词作,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殊不知,写词是不能当饭吃的。德藻的侄女嫁给姜夔,便注定一生与贫贱打交道。

    嘉泰二年,好友张鉴去世。不久,杭州又突发火灾,火势巨大,姜夔的房子、藏书被烧得一干二净,差点没连人一块儿烧死。火熄之后,白石似笑似颠地写下一首《念奴娇》:

    昔游未远,记湘皋闻瑟,澧浦捐褋。

    因觅孤山林处士,来踏梅根残雪。

    獠女供花,伧儿行酒,卧看青门辙。

    一丘吾老,可怜情事空切。

    曾见海作桑田,仙人云表,笑汝真痴绝。

    说与依依王谢燕,应有凉风时节。

    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沈灭。

    绕枝三匝,白头歌尽明月。

    人生在世,万般因果,无非是一痴字。贾宝玉是痴,纳兰性德是痴,姜夔又何尝不是呢?所以,回顾往昔,似乎他从最初的扬州之行中就窥探了岁月流逝与人生苦短。于是,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波折后,他只想如林逋那样仰卧岩石,观残梅落雪。

    然而,等到离世之际,家人穷至无钱安葬。吴潜等人合资将其葬于杭州钱塘门外西马塍。墓旁便是他亲手种植的梅花。陪葬之物除了梅花之外,还有一琴、一谱、一剑和一本《兰亭序》。

    梅花一开一落,仿佛在深情地倾诉:看梅屏花盛,年年知为谁生?

    作者:黛珂,原名孔尧。热爱生命,热爱文学,热爱诗词。一个清纯朴素的文艺青年;一个难以自拔的红迷;一个性空灵的古诗词作者!

    [阅读全文]...

2022-06-17 09:04:13
  • 庆*姜夔全诗及译文

  • 庆*姜夔全诗及译文

      庆*姜夔

      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甫、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 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己也。*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采香径里春寒,老于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 素袜。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参考译文】

      绍熙辛亥年除夕,我告别了隐居在苏州石湖的范成大返回吴兴。在下雪后的夜晚,经过垂虹桥,我作了一首诗:“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五年后的冬天,我又和俞商卿、张*甫、 朴翁从封山、禺山一道乘船去梁溪。途中经过吴松,正天寒地冻的时候,四周一片空旷,云层有如天幕。半夜时我们结伴走过垂虹桥。点点下垂的星光,映照着湖上渔火,北风劲吹,寒意阵阵,喝几杯酒也无法抵挡趋走寒冷。朴翁把被子裹在身上,还一边走一边吟诗。我也趁兴写下这首词。朴翁怪我如此费心没什么好处,然而我兴趣难以控制。*甫、商卿、朴翁都擅长作诗,所创作的诗篇都奇丽诡异,我也勉强模仿他们。这次旅行回去,每人各创作五十多首作品。

      在莼菜飘香的湖面,我们荡着双桨。稀稀落落的雨点,落在岸边的松树上。暮霭渐渐笼罩,天高水阔令人惆怅。我呼唤着盟友沙鸥,它们仿佛就要飞*我的身旁。忽然又背我飞去,掠过岸边的垂杨。记得那年归去,荡着云层般的雪浪,我们共同乘坐一只小船独自启航。我似乎又看到了当年的景色,青黛色的远山依稀隐约,宛如秀眉低垂而含有泪痕的模样。采香径里春寒袭人,我久久地流连彷徨。也不管是否有人应和,竟独自放声吟唱。西望正是垂虹桥,我们的轻舟飘飘然向远处漂荡。那种兴致*生再也难以遇上。等我从酒醉中醒来,船已驶出很远,烟波茫茫。我还在怀念佳人足上的那双白袜,她耳轮上的那对耳环。如今这一切都在哪里啊,只有桥上的栏杆依旧,可以在我身边与我作伴。

      译文二

      双桨划破长满莼菜的水波,整个蓑衣淋着松林的密雨,暮霭生愁渐渐充满空阔的天地。呼唤鸥鸟我愿与它结盟隐逸,它翩翩飞舞似欲降下,却又背人转身掠过树梢远去。那次归返吴兴,荡开云雾寒雪,乘着孤舟连夜起程。伤心往事今又重见,依稀隐约的是秀眉一样连绵的山峰,像青色黛痕低压着双眸脉脉含情。

      小舟驶入采香小溪,那里正是早春寒冷,老夫我婆娑起舞,独自放歌谁来回应?在垂虹桥头向西遥望,孤舟御风引领我飘然远行,这真是*生难以遏止的豪情逸兴!待我酒醒顺波舟行已渐远,我正凝神思念,她耳戴明珠闪闪,足裹裹袜纤纤,如今美人何在?唯有倚眺的栏杆,伴人徘徊片刻间。

      赏析

      《庆*·双桨莼波》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记游怀人之词。词小序把写作背景、时地、缘由交代得较清楚。上片写泛舟垂虹忆旧,描写冬末春初寂寥景色,追忆与伊人泛舟夜归情景,抒写物是人非的惆怅。下片触景兴怀,表现泛舟远行、胸襟开阔、逸兴腾飞的风致和知音不在的.空落。全词意境空灵浑融,格调高雅清远,词采精工秀逸。

      从小序看,这首词是一首写景纪游之词,但从全词看,则兼有伤逝、怀古、怀人等多重内容。此词的妙处正在将多重主旨溶成一片,复杂含混,意蕴丰厚。

      上片从环境入手,开篇便描绘出一幅凌寒荡舟的广阔画面:飘浮着莼菜的水面,双桨划动;松风时送雨点,冷凝在蓑笠上;暮霭渐渐笼罩湖上,令人生愁。起三句“莼波”、“松雨”、“暮愁”,或语新意工,或情景交融,“渐”字写出时间的推移,“空阔”则展示出境界的深广,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清旷高远的基调。以下三句继写湖面景象:沙鸥在湖上盘旋飞翔,仿佛要为“我”落下,却又背人转向,远远掠过树梢。沙鸥亲切可爱之情态毕现。因为故地重游,所以称这些水鸟为“盟鸥”(和“我”有旧交的鸥鸟。)后三句忽尔转到五年前雪夜荡舟的情景:“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正是:“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眼前隐约出现的又是那重叠蜿蜒的远山,这是旧梦重温,然而当年的人去不知到何处去了。结句“伤心重见”三句,挽合今昔,感慨遥深。“依约眉山,黛痕低压”,将太湖远处的青山,比作女子的黛眉,不是无缘无故作形似之语,而显然有伤逝怀人的情绪。所谓伤逝怀人,则可能既有对友人范成大的追念,又有对范成大所赠歌妓小红的想念,而且还似有对合肥情侣的深深思念(正是是年正月,词人与合肥情侣惜别,已有*一年矣)。朦胧迷离,曲尽其妙。

      下片过拍写船过采香径。这是香山旁的小溪,据《吴郡志》:“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今自灵岩望之,一水直知矢,故俗又称箭径。”面对这历史古迹,最易引发人的思古之幽情,“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老子婆娑(犹徘徊),自歌谁答。”对照“那回归去”的情景——“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而今老夫对山川歌舞,有谁应答?仍与上片结句伤逝情绪一脉相承。西望是垂虹桥,它建于北宋庆历年间,东西长千余尺,前临太湖,横截吴江,河光海气,荡漾一色,称三吴绝景,以其上有垂虹亭,故名。船过垂虹,也就成为这一路兴致的*所在。从“此兴*生难遏”一句看,这里的“飘然引去”之乐,实兼今昔言之。这一夜船抵垂虹时,作者曾以“卮酒”袪寒助兴,在他“飘然引去”时,未尝不回想那回“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的难以忘怀的情景。从而,当其“酒醒波远”后,不免黯然神伤。“政(正)凝想、明珰(耳坠)素袜。”“明珰素袜”借指美人。曹植《洛神赋》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句。这里“明珰素袜”所代的美人,联系“采香径里春寒”句,似指吴宫西子,而联系“那回归去”,又似指小红。还可能是远隔千里,年初与自己依依惜别的合肥情侣。其妙正在于怀古与思念之情合一,又不说明,反令人神远。末三句即以“如今安在”四字提唱,“唯有阑干,伴人一霎”一叹作答,指出千古兴衰、今昔哀乐,犹如一梦,由怀想跌到眼前,收束有力。而伤怀幽怨,余味不尽。

      从小序看,这一夜同游共四人,且相呼步行于垂虹桥,观看星斗渔火,而词中却绝少征实描写。惟致力刻画在这云压青山、暮愁渐满的太湖之上、垂虹亭畔飘然不群,放歌抒怀的词人自我形象,颇有遗世独立之感。

    [阅读全文]...

2021-11-30 02:14:58
  • 姜夔:扬州慢

  •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余怀怆然,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注释:

      1、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韵。

      2、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3、维扬:即扬州。

      4、荠麦:荠菜和麦子。弥望:满眼。

      5、戍角:军中号角。

      6、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黍离》:《诗经·王风》篇名。周*7、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见“宗室宫庙,尽为禾黍”,遂赋《黍离》诗志哀。后世即用“黍离”来表示亡国之痛。

      8、淮左:淮东。扬州是宋代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

      9、竹西佳处: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宋人于此筑竹西亭。这里指扬州。

      10、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11、胡马窥江:指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攻破扬州,直抵长江边的瓜洲渡,到淳熙三年姜夔过扬州已十六年。

      12、废池: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13、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14、杜郎: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俊赏:俊逸清赏。钟嵘《诗品序》:“*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15、豆蔻:形容少女美艳。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6、青楼:妓院。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7、二十四桥: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有二说:一说唐时扬州城内有桥二18、十四座,皆为可纪之名胜。见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一说专指扬州西郊的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见《扬州画舫录》

      19、红药:芍药。

      翻译: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是淮河东边着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过去是十里春风一派繁荣景色,现在却长满及彩叶草一片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意很好,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赏析:

      扬州是古代的江南名城,素以繁华富丽而着称,是士大夫文人风流俊赏之地,唐代许多着名诗人都曾有过游历扬州的经历,曾写下了许多歌咏扬州城市风物人情的佳作。然而到了宋代,自金兵数次南侵之后,扬州城便遭到了极其惨重的破坏。此词凭吊扬州荒凉,寄托黍离哀思。开篇擒题,扬州是淮南的着名都城,竹西亭是扬州的风景名胜,初次到扬州,在此解鞍下马,稍作停留。经过昔日春风骀荡的十里繁华旧境,到处长了青青野麦,自从金兵窥犯长江之后,毁废的城池和高大的树木,厌恶说到战火刀兵。天色渐渐黄昏,凄清的号角吹送着寒冷,传遍了整座空城。下片写对扬州的感受。料想杜牧重到扬州也会愕然震惊,纵有赞美“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的绝妙才能,也没有兴致表达当年的情思。以小杜诗境与扬州现境对比,自然高妙,浑化无迹。末言二十四桥依然完好,而只有一弯冷月寂寞无声,那桥边红芍药,年年花叶繁茂,而无人欣赏,充满时移景迁,物是人非之感。

    [阅读全文]...

2022-06-25 02:59:52
  • 姜夔:翠楼吟

  •   《翠楼吟》

      姜夔

      淳熙丙午冬,

      武昌安远楼成,

      与刘去非诸友落之,

      度曲见志。

      余去武昌十年,

      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

      闻小姬歌此词,

      问之,

      颇能道其事;

      还吴,为余言之,

      兴怀昔游,

      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

      尘清虎落,

      今年汉酺初赐。

      新翻胡部曲,

      听毡幕元戎歌吹。

      层楼高峙,

      看槛曲萦红,

      檐牙飞翠。

      人姝丽,

      粉香吹下,

      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

      拥素云黄鹤,

      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

      但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

      仗酒祓清愁,

      花消英气。

      西山外,

      晚来还卷,

      一帘秋霁。

      赏析:

      此词为庆贺武昌安远楼落成之作。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姜夔离汉阳赴浙江湖州,途经武昌时作。上片一开始便将高楼暂搁一旁,而将战地风光描写了一番。明月的冷光映照着寒冷的边塞沙碛,围护城堡四周的竹篱战尘静寂,今年朝廷开始赏赐臣民饮酒欢聚。弹奏起塞北的乐曲,听到元帅的军帐歌吹荡激。有了前面的龙沙虎落、毡幕元戎,“层楼”六句,写红槛翠檐,丽人粉香,则不觉气格纤弱。安远楼层层耸立,看它那红色栏杆萦绕环曲,翠碧楼檐飞展。那位小姬容貌艳丽,从她身上吹下阵阵粉香,寒夜里风儿轻轻细细。上片先写楼外,次写楼内。下片有“玉梯凝望”,但见“芳草萋萋千里”,意境亦是深远阔大。登上高楼久久地凝神望远,可叹芳草萋萋,绵绵千里。“天涯”三句,漂泊天涯的游子情怀凄寂,仗着酒力减轻闲愁,借着赏花消磨志气。迷惘变为凄厉,清丽变为悲壮,末以景结情,西山之外,黄昏时又卷起,一帘秋雨过后的晴丽,与篇首冷寂的静景相应,突出了本词登高沉思的主调。

    [阅读全文]...

2022-04-14 20:37:23
2021-11-23 20:55:22
  • 合肥的特色美食

  • 美食
  • 合肥的特色美食

      合肥美食讲究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味道醇厚,香气四溢。到合肥旅游不能错过的合肥名小吃有哪些?合肥有哪些不可不尝的美食?今天就由小编带大家一起来领略最传统的合肥味道吧。

      周贵妃凉皮

      贵妃凉皮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其中含蛋白质、糖、必须脂肪酸、磷,钙,铁,胡萝卜素,另含有维生素B1、B2、维生素C与尼克酸、亚油酸等。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倍和3倍。特别是贵妃凉皮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但是很多发人却还没有意识到。吃贵妃凉皮不但不会使人发胖,相反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它的含热量非常低,比一般米饭低得多,所以吃了之后不必担心会发胖,反而可起到减肥作用。凉皮中还含有一种类似雌性激素的物质,对保护人体皮肤,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地址:合肥庐阳区安庆路城隍庙西

      老母鸡汤

      “肥东到肥西,买只老母鸡”,合肥肥西老母鸡全国闻名。炖煨的老母鸡是当地的“本鸡”也就是土鸡,选料隔年麻黄鸡,小火久炖,精华都融在了浓汤里,汤醇味厚。有机会可到肥西老母鸡基地品尝,从市中心自驾前往约40分钟,不枉此行。鸡汤被端上桌后揭盖,清香四溢,再配上最新鲜的蔬菜,原滋原味的体验最唯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补充蛋白质,选择老母鸡是对的,但喝鸡汤的.同时也要吃鸡肉,这样才易吸收营养。

      地址:合肥庐阳区步行街文昌阁101号

      推荐理由:作为合肥人,谁不知道肥西老么鸡呢~哈哈。鸡汤很香,很好喝,比起一般的快餐,虽然贵了点,但是味道很好,一小盘一小盘的也很精致。上次在南京的珠江路也看到了,看来肥西老母鸡已经走出合肥走向全国了啦~

      庐州烤鸭

      庐州烤鸭原系宫廷御膳美食,明时流入豪门至民间。该产品选料严谨,加工考究,香气浓郁、皮酥肉嫩、咸淡适宜、肥而不腻、味道鲜美,脍炙人口。 1987年分别荣获安徽省和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3年荣获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推荐理由:老字号,信得过。除了烤鸭,他们家的烧饼也很好吃。

      龙 虾

      目前合肥称的上龙虾一条街的有,宁国路、罍街、大通路、琥珀山庄、大学城等,这些地方聚集了大量专营龙虾烧烤的中小饭店、大排档。

      李鸿章大杂烩

      刚说到庐州烤鸭店在淮河路步行街,那就顺便说一下李鸿章大杂烩。但道菜是传说中的,我在合肥这么多年,没见过也没吃过。

      李鸿章的故居就位于淮河路步行街,离上面说的庐州烤鸭店100米不到。其实整条淮河路在清朝都是李鸿章他们家的。

      李鸿章大杂烩是合肥名菜。 相传李鸿章在访问美国期间,曾宴请美国宾客,因*菜可口美味,深受欢迎。李即命厨师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厨师只好将所剩海鲜等余料混合下锅,烧好上桌,外宾尝后赞不绝口,并询问菜名,李用合肥话说:“杂碎”(即杂烩谐音)。此后,“大杂烩”便在美国传开

      胖姐拌面

      老合肥的记忆中有这家面馆,多少人开着车也要来吃。经常有人坐在路边的小椅子上大快朵颐。最经典的是牛肉拌面。风干牛肉的口感比较干硬,但是很入味,所以吃起来很过瘾,面条也是十分劲道,混着酱料的面条,不知道多少人都爱这味道呢。

      泥鳅挂面

      合肥人出了名的爱吃泥鳅,泥鳅面也是徽菜的代表之一,也是很多家庭年夜饭的一道点心。安徽人口味偏重,泥鳅腥味大,所以通常在红汤中烹制,再加入当地顺滑劲道的挂面,口感鲜美、辣爽开胃,很多身处异乡的合肥人都馋这一口呢。

      三河土菜馆:合肥肥东县

      陈三光芙蓉蛋卷

      在当地也很有名,面皮薄而劲道,里面裹着鸡蛋、豆皮、烤肠、豆芽、香菜,不过不能吃辣的人要提醒店家少放辣酱,不然会变香肠嘴的。

      地址:庐阳区女人街

      三河米饺

      以籼米粉制成饺皮,猪五花肉及调料制成馅心,成饺后油炸而成。色泽金黄,外皮微酥脆、馅心味鲜美。已有*百年制作历史。

      吴山贡鹅

      为合肥长丰县盛产,该品种鹅原系朝廷贡品,其肉质较普通鹅细嫩味美。其卤制方法独特,传说秘方传自吴王夫人的后代,迄今已逾百年。

      *菜以鹅为主料的好像并不太多,最有名的应该是广东的深井烧鹅了。

      吴山是地名,这里盛产大白鹅,所以其实吴山贡鹅原是指吴山的特产鹅,这里产的鹅烧,卤,炖,烤都可以,但其中以卤鹅最好吃,所以一般说到吴山贡鹅,就是专指的卤鹅。

    [阅读全文]...

2021-12-07 05:20:39
  • 合肥桃花节诗句115句

  • 桃花,祝福
  •   1、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____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2、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____元稹《连昌宫词》

      3、*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____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4、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____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宴梅道士山房》

      5、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____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6、桃花水到报*渠,喜动新流见跃鱼。____*安《闲咏二绝》

      7、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____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8、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____李白《鹦鹉洲》

      9、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____吴涛《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

      10、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____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11、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____凌廷堪《点绛唇·春眺》

      12、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____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13、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____曾巩《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

      14、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____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15、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____元稹《离思五首》

      16、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____戴叔伦《兰溪棹歌》

      17、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____戴复古《淮村兵后》

      18、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____白居易《牡丹芳》

      19、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____王维《桃源行》

      20、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____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21、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____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22、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____徐俯《春游湖》

      23、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____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24、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____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25、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____李白《山中问答》

      26、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____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27、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____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28、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____周朴《桃花》

      29、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____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3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一

      樱花烂漫艳阳天,

      靓影清歌小镇前。

      楚韵汉风增媚态,

      彭城儿女尽翩跹。

      二

      彭城儿女尽翩跹,

      蝶乱蜂飞不等闲。

      疑是雪花临降处,

      拨云散雾现红嫣。

      三

      拨云散雾现红嫣,

      仙子衣衫沾粉棉。

      满树繁花迷醉客,

      唐诗宋韵赞春弦。

      四

      唐诗宋韵赞春弦,

      老少挥毫墨宝添。

      华厦居民齐祝贺。

      青春五载又一年。

      五

    [阅读全文]...

2022-05-30 02:49:20
  • 姜夔名言大全

  • 名言,名人名言
  • 1.鹧鸪天十六夜出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凄凄。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2.玉梅令(高*调)石湖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苑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3.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4.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5.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6.庆*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甫、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双浆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采香径里春寒,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生难遏。酒醒波远,政凝想、明素袜。如今安在,唯有栏杆,伴人一霎。

    7.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垒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倦游欢意少,俯仰悲今古。江淹又吟恨赋,记当时、送君南浦。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扬州柳垂官路,有轻盈换马,端正窥户。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教说与,春来要、寻花伴侣。

    8.刁刻伤气,敷衍露骨。

    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10.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位。田田多少,九回沙际归路。

    11.桥西一水曲通村,岸客浮萍绿有痕。

    12.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13.鹧鸪天丁巳元日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14.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15.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红乍笑,绿长颦,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16.鹧鸪天元夕不出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17.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阅读全文]...

2022-06-04 08:09:32
  • 姜夔:琵琶仙

  •   《琵琶仙》

      姜夔

      《吴都赋》云:

      “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惟吴兴为然,

      春游之盛,

      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

      余与萧时父载酒南郭,

      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

      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

      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

      汀洲自绿,

      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

      三生杜牧,

      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

      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

      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

      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

      故人初别。

      赏析:

      此词写游春感遇。词的开头写远处来了一只渔船,载一对丽人,乍看好像旧目坊曲相恋的两位歌女,渐*则见她拿歌扇接着飞落的花瓣,一双蛾眉秀目真是奇艳无比。因而触发起对昔日情人的绵绵怀思。“春渐远”,转笔写眼前景,春光渐渐远离,水边*展的沙洲一片浓绿,几声伯劳鸟的悲啼更增添了几分伤感。词人想起了许多往事。在“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那时候,曾有过多少生生死死的誓约,如今一切都不存在了。回到眼前的春景,正是清明禁火的寒食节气,宫廷里点燃了蜡烛给群臣分送薪火,一路轻烟散去。无奈在离愁里,时节已匆匆变换。满怀惜春的情思已落空,都付与飘落空阶的榆钱树,美缘难再,遗恨空留。眼前千万缕杨柳浓荫,浓荫里乌鸦藏掩,遂想起当年玉尊别筵,柳丝千缕舞翩翩,柳丝似雪漫天旋。由柳丝追忆初别情景,情致绵绵不尽。

    [阅读全文]...

2022-07-26 20:37:27
关于合肥的姜夔古诗 - 句子
关于合肥的姜夔古诗 - 语录
关于合肥的姜夔古诗 - 说说
关于合肥的姜夔古诗 - 名言
关于合肥的姜夔古诗 - 诗词
关于合肥的姜夔古诗 - 祝福
关于合肥的姜夔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