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你的书房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你的书房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你的书房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你的书房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书房对*全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传统文化瑰宝。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书房对*全,欢迎阅读.
1、兰香盈素室,岳色染书窗
2、斗室何妨陋,奇书不厌多
3、书林含馥郁,艺海贮英华
4、书镜照千古,笔花开四时
5、风来书幌动,花落墨池香
6、风月畅怀抱,琴书悦性灵
7、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8、书画怡而乐,吉金寿且康
9、龙从书海跃,鹏自笔山飞
10、书香最有味,室陋本无惭
11、句得王维意,弦调居易情
12、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
13、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14、古法出新意,奇书源巧思
15、布白分朱艺,捉刀弄石人
16、有思书外得,无物眼前来
17、有书真富贵,无欲小神仙
18、有书藏满案,惟德自成邻
19、鸟鸣雨后竹,书枕雪中梅
20、吐言如溅玉,落笔若成风
21、壮怀书浩气,大胆写涛声
22、江山无墨画,花鸟有情诗
23、灯火云间月,书声雨外天
24、灯火五更灿,书声午夜清
25、竹影摇三径,书声溢一堂
26、花园成画谱,鸟语入诗章
27、芳图三月景,华佩十年书
28、几净云生砚,窗明月映书
29、文房藏四宝,书架列千秋
30、文章千古事,书画一帘香
上联:纸上得来终觉浅
下联:老夫聊发少年狂
横批:事书如师
上联:读书读书读读书
下联:写字写字写写字
横批:读书写字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横批:学无止境
上联:书到用时方恨少
下联:学知不足才是贤
横批:虚怀若谷
上联:读万卷书
下联:行万里路
横批:知行合一
上联:万卷古今消永日
下联:一窗昏晓话流年
横批:修身养性
上联:房半间,窗几扇,阁中乾坤数重
书房的对*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对联都不陌生吧,对联作为一种*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该怎么去写对联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房的对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联:芝兰气味
下联:湖海襟怀
上联:杯浮梅蕊
下联:诗凝雪花
上联:竹无俗韵
下联:梅有奇香
横联推荐: 诗题红叶 兰馨一室 青梅竹马
上联:风助飞雪舞
下联:诗伴落梅吟
上联:吟雪诗情热
下联:画松翠笔娇
上联:纵谈中外声
下联:洞澈古今情
上联:静与鱼读月
下联:笑对鸟谈天
上联:花月联知己
下联:诗书结静缘
上联:诗书得古趣
下联:风月畅真情
绝配横批: 情同如水 冰心结意 松柏常青 志同道合 清长意重 琴瑟友之 天作之合
上联:娱情笔墨写双喜
下联:含情诗书歌百福
上联:书到用时放恨少
下联:喜临心上更知甜
上联:满庭兰桂称心愿
下联: 几架诗书乐韶年
上联:雪案联吟诗有味
下联:冬窗伴读墨生香
上联:万卷诗书宜子弟
下联:一帘明月喜新人
一庭花发来知己;
万卷书开见古人。
人世百年看去鸟;
家山千里送飞鸿。
人品无瑕玉界尺;
文章有骨绣屏风。
山色苍茫书卷里;
溪光掩映画图中。
子美才名高画省;
右丞清兴满终南。
午眠书留深夜读;
晚吟诗待诘朝评。
从来名士皆耽酒;
未有佳人不读书。
风云诗句收将尽;
富贵书声唤出来。
文成蕉叶书犹绿;
吟到梅花句亦香。
文章最忌随人后;
书房的春*全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春联很是熟悉吧,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你知道春联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书房的春联,欢迎阅读与收藏。
心触清机亲翰墨;目游润景足精神。
为学深知书有味;观心澄觉室生光。
书田菽粟多真味;墨地芝兰有异香。
书有清香诗有味;花长艳丽月长圆。
玉府珠林罗典籍;瑶阶瑞石出芝兰。
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
两轮日月书中尽;一岁光阴物外回。
但将忠厚培元气;惟有诗书发异香。
坐观清趣临春水;入室贤人仰古风。
阶除晓入风云气;户牖春生翰墨香。
奇书满座风云气;良友一堂富贵春。
沽酒客归千嶂里;读书人在百花中。
炉中腊酒翻花熟;案上金联带草书。
诗草曾经廿四品;梅花初放两三枝。
春云夏雨秋夜月;唐诗晋字汉文章。
春风入梦花生笔;独坐论文酒满鸱。
春意犹融文明意;花香更带翰墨香。
挥笔应书民心愿;凝神当思国前程。
神传天外诗无草;春到人间笔有花。
和气致能一家祥瑞;书声足起万里风云。
玉树临风,冰壶映水;珊瑚架笔,玳瑁装书。
左壁观图,右壁观史;东牖养蕙,西牖养兰。
秋月春花,当前佳句;法书名画,宿世良朋。
读书便佳,开卷有益;为善最乐,著手成春。
得山水情,其人多寿;饶诗书气,有子必贤。
室有余香,谢草郑兰窦桂树;家无长物,唐诗晋字汉文章。
春意从来浓,墙角梅花新岁月;书卷何处是,案头经史旧乾坤。
海岳荡胸中,万里舆图同浩旷;蛟龙腾笔底,九霄风雨助飞腾。
淑气自迎人,兰室生香盈岁月;卿云方入户,槐庭祥瑞起图书。
霄汉路非遥,万丈文光耀华户;山居春独早,数声鸟语闹花枝。
金石乐;书画缘。
笔永健;艺常青。
诗书画;松竹梅。
雁外无书;诗内有天。
词*愈远;意浅偏深。
芝兰气味;湖海襟怀。
博通上下;雅集古今。
友天下士;读古今书。
胸中波澜;笔底风雷。
广撷众彩;博览群收。
砚磨雾起;笔染云生。
笔酣墨畅;心旷神怡。
斧藻其德;竹柏之怀。
杯浮梅蕊;诗凝雪花。
竹无俗韵;梅有奇香。
卧游五岳;坐拥百城。
砚生云海;笔舞龙蛇。
诗情画意;琴韵书声。
松风煮茗;竹雨谈诗。
书房对联七字以上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对联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对联是*传统文化瑰宝。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对联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书房对联七字以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庭花发来知己;
万卷书开见古人。
人世百年看去鸟;
家山千里送飞鸿。
人品无瑕玉界尺;
文章有骨绣屏风。
山色苍茫书卷里;
溪光掩映画图中。
子美才名高画省;
右丞清兴满终南。
午眠书留深夜读;
晚吟诗待诘朝评。
从来名士皆耽酒;
未有佳人不读书。
风云诗句收将尽;
富贵书声唤出来。
文成蕉叶书犹绿;
吟到梅花句亦香。
文章最忌随人后;
温饱从来与道先。
书从疑处翻成悟;
文到穷时自有神。
世界上无村学究;
山林中有老文殊。
东坡两游赤壁赋;
南容三复白圭诗。
四时墨稼无丰歉;
二顷书田自古今。
白屋几经诗礼至;
青山不见谤书来。
未解茶经评水味;
自修琴操辨桐音。
有奇书读无他好;
与古人游何所期。
托兴闲翻廿五史;
洗心常探十三经。
论史要翻前辈语;
观书如见古人心。
好书悟后三更月;
良友来时四座春。
红滴砚池花泻露;
绿藏书榻树围云。
杨柳半池春载酒;
蔷薇一砚雨催诗。
庐山真面几人识;
彭泽归心一日还。
闲庭遍产宜男草;
隙地都栽召伯棠。
雨余草色侵帘早;
书房七言对*全
书房是我们*常进行学*的地方,那么在书房应该贴上怎样的`对联会更合书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房七言对*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联:青春有志须勤学
下联:白发无情要着书
上联:少年不经勤学苦
下联:老来方悔读书迟
上联:每临大事有静气
下联:不信今时无古贤
上联:心中常贮千里志
下联:笔底能开倾刻花
上联:有三尺地身可坐
下联:到五更时心自轻
上联:穷达尽为身外事
下联:升沉不改故仁情
上联:坚忍何能易视事
下联:自尊不敢轻薄仁
上联:横眉冷对千夫指
下联:俯首甘为孺子牛
上联:光阴似箭催仁老
下联:日月如梭赶少年
上联:山高自有仁行路
下联:海阔不乏破浪舟
上联:宝剑锋从磨砺出
下联: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联:心头有德前程远
下联:眼底无私後路宽
上联:反观自己难全是
下联:细论仁家未尽非
上联:世事沧桑心事定
下联:胸中海岳梦中飞
上联:励志方显钢骨硬
下联:经霜更知秋水明
上联:无情未必真豪杰
下联:有度方为大丈夫
上联:世本无先觉之验
下联:仁贵有自知之明
上联:不因果报方行善
下联:岂为功名始读书
上联:利仁时出*情语
下联:修己常存改过心
上联:书有未曾经我读
下联:事无不可对仁言
上联:金温玉粹瞻仁品
下联:秋月春云见性情
上联:受欺貌誉宁知己
下联:获益讥弹赖雅仁
上联:春风大雅能容物
下联:秋水文章不染尘
上联:莫对青山谈世事
下联:休将文字占时名
上联:骑马莫轻*地上
书房画室对*全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对联吧,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那什么样的对联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书房画室对联,欢迎阅读与收藏。
山水幽深,襟怀妙远
诗书夙好,心气和*
山径摘花,春初酿酒
竹窗留月,夜半评茶
广交天下名人雅士
博览世间妙画奇书
四座春风,蔼如瑞玉
一樽秋月,淡比晴川
东庐书声,西园琴韵
南山竹雨,北岭松风
半榻茶烟,一帘明月
三间茅屋,四壁图书
杜甫草堂,清风瘦月
石涛画稿,响水奇峰
花鸟鱼虫,陶情养性
琴棋书画,益寿延年
花竹满庭,四时生趣
作画如痴,爱书如命
室中写意,野外写生
学士青莲,尚书红杏
中郎绿绮,太史黄庭
吃墨看茶,听香读画
吞花卧酒,喝月担风
好花四时,明月千古
远峰一角,奇书半床
闭门自精,开卷有益
垂露在手,清风入怀
有兴赋诗,无心酌酒
书山探宝,联海泛舟
研史鉴今,寒窗古月
观云听雨,奇石空潭
雪后寻梅,霜前访菊
风中听竹,雨际培兰
勇排学海千层浪=敢跃书山万仞峰
洗砚新添三尺水=藏书又布五重峰
珍藏今古书香久=独爱竹梅品格高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胸罗文史尽人见=腹有诗书旷世珍
读书心细丝抽茧=炼句功深石补天
爱看春山疑读画=静研古墨试听香
谈诗客至风生座=论画人归月透帘
笔墨纵横生雅趣=胸怀坦荡自逍遥
笔底一诗能撼世=砚池半面可容天
笔砚常存无限乐=书斋独坐有心人
笔老诗新疑有物=格高气俊好传人
笔花墨宝聚一榻=警句名篇阅万年
笔舞行云书赤壁=池研泼墨写黄山
笔带风云春不老=心怀日月韵独奇
座满春风书带翠=夜临光月剑浮青
读书的古诗
读书是一种幸福,让人增长知识,使人明白道理,令人憧憬未来,叫人品味生活,给人益处多多,这种幸福别无取代。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读书的古诗,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3、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裴说《句》
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7、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汪莹《示儿》
8、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9、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10、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1、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唐·姚合《别贾岛》
12、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13、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4、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15、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唐·许浑《寄殷尧藩》
16、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清·袁枚《遣怀杂诗》
17、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1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9、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20、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1、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22、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23、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清·袁枚《寒夜》
24、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5、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2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2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28、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29、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31、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32、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33、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34、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3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6、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唐·薛令之《草堂吟》
3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38、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39、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40、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41、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4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4、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4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4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7、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48、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49、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这时杜甫身处洛阳,正是其游齐赵、裘马轻狂的时期。杜甫自身善骑射,且爱马,对马有真感情,常在咏马诗中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就是作者通过描绘一匹神清骨峻、驰骋万里的“胡马”来表达对房兵曹立功万里之外的期望,以及自身锐于进取的精神。
兵曹:即兵曹参军,唐代官名,辅佐府的长官管理军事。
房兵曹,不详为何人。
胡:此指西域。
大宛(yuān):汉代西域国名,其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盛产良马。宛,读鸳,*声。大宛名是指著名的好马。
锋棱:骨头棱起,好似刀锋。形容骏马骨骼劲挺。
批,削,割。竹批:像斜削的竹筒一样尖锐。峻:尖锐。“双耳峻”是良马的特征之一。
无空阔:意指任何地方都能奔腾而过。
堪:可以,能够。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
骁(xiāo)腾:健步奔驰。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疾速轻盈。
所向无阻,不怕路途遥远,真可将生死托付于它。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房兵曹,其人不详。兵曹,也是官名,唐代在各卫府州都有兵曹参军事之官,前面提到有法曹之官,则兵曹之官与之类似,都是各地*中一个部门中的官员。此诗创作,据前人考察,应当是在唐开元二十八、九年间,距前几首的时间不远。
此诗的第一二句:
胡马大宛名,锋稜瘦骨成。
胡马,就是西域的马,《史记》中曾记载:天子得乌孙马,号曰天马。后来又得到了大宛的汗血马,比乌孙马还强壮,于是称乌孙马为西极马,大宛马称为天马。这一类的马,都属于胡马,比内地的马要强壮善跑。这里具体地说出“胡马大宛名”,可知就是西域最好的汗血马,据《史记》的记载,就是出于大宛的胡马。
乌孙位置所在,如下图所示。
乌孙的位置
乌孙,是汉代西域的国家,位于巴尔喀什湖东南、伊犁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初,乌孙人在今甘肃敦煌、祁连山之间游牧,北与匈奴为邻。乌孙人以游牧畜牧业为主,养马业特别繁盛。
大宛,古代中亚国,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汉代西域国家位置,注意其中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
大宛马如下图
汗血马如下图
根据《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宛国(今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地区),见过一种良马,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十分惊人,能日行千里,会从肩膀附*位置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故称汗血宝马。汗血马虽然速度快,但体形纤细,在古代大将骑马作战更愿选择粗壮的马匹,这是汗血马在古代中国消失的原因。
杜甫说的“胡马大宛名”,应当就是《史记》所说的这种马。对这种马,杜甫形容为:“锋稜瘦骨成”。前人注释说:马以神气清劲为佳,不在多肉,故云锋稜瘦骨成”。可知这一句是说此马瘦而骨锋显露。
第三四句: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这是继续描写胡马的形象。一是说双耳,一是说四蹄。双耳峻峭,如批开的竹子,表示坚挺有力的样子。四蹄快捷有力,奔腾起来如风一样轻。
古人认为马耳要小而锐,如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就说:“马耳欲小而锐,状如斩竹筒。”所谓的“批竹”,就是《马经》所说的“削筒”。批就是削,指把竹子批削开。古人曾记载,唐太宗的十骥(十匹骏马),其耳根都是尖锐的。对照上面的汗血马的照片,就可看出它的耳朵小,上竖而尖。
马跑得快,一是如风,二是蹄轻。如《拾遗记》中说:“曹洪乘白马,耳中生风,足不践地。”马蹄的轻快,就是马足如腾空,而不践地。这是从马蹄跑动时的动作,看出马跑起来非常轻快,有腾风的感觉。
第五六句: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所向,是说马所跑去的地方。无空阔,是说马跑起来能越过沟涧,奔上山坡。不论什么样的险阻,都挡不住马的奔腾向前。
托死生,是说骑着这样的马,可以把主人的生死托付出马,使主人摆脱危险,救出主人的性命。
此类情况,在古人的记载中,也是多见的。如《东观汉记》中记载,东汉大将吴汉伐蜀的时候,战败落水,靠抓住马尾得以逃出。又如《江表传》记载,孙权征合肥的时候,乘骏马冲上一座桥,不料桥已被拆毁,桥中间有一丈多长没有了木板,此时也不容后退,于是孙权策马一跃,跳过了没有木板的地方,没有落入水中。《蜀志》也记载,刘备的马的卢,能一跃三丈,跳过檀溪,让刘表的部队没有追上。《晋书》也记载,大将刘牢之的马曾跃过五丈宽的山涧,摆脱了慕容垂的追击。这都是人骑其马,可以托死生的例子。
这两句是说这种良马具有很强的跳跃力,在危险之时能帮主人摆脱生死困境。
第七八句: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骁腾,是说此马骁勇而能飞腾。横行万里,是说此马奔跑能力极强,一般所说的千里马也比它差得远。据《庄子》所说,周穆王曾驾八马之乘,一日行万里。五六两句是说马可以让主人托死生,七八两句是说马能让主人横行万里。都是形容马的能力极强,非一般马可比。
对于此诗,前人曾评价说:
此四十字中,其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而形容痛快。
又说,诗的上半部分描写马之状,下半部分赞扬马之才,最后却是结归到房兵曹其人身上,也就是说房兵曹也像他的马一样,英武有力,非同一般。
前人还赞扬此诗:前半几句是说胡马的骨相之异,后半几句是说马的骁腾无比,而诗的词语也是极为矫健豪纵,有飞行万里之势,让人读了,马之形象与能力,就像全在目中一样。这样的写法,远远超过只会描写马的形象的写法,所以可称为一首颂马的名诗。
总起来看,杜甫此诗把超绝的胡马写得极为生动有力,栩栩如生,又在暗中赞扬了马的主人房兵曹其人,起到了意在言外,画龙点睛的绝妙效果。
现在的骏马
中国著名的山丹马场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兵曹:即兵曹参军,唐代官名,辅佐府的长官管理军事。
胡马:古代泛称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为胡,胡马即产子该地区的马。大宛(yuān):西域国名,产良马著称。
锋棱(léng):骨头棱起,好似刀锋。形容骏马骨骼劲挺。
批:割,削。竹批:马的双耳象斜削的竹筒一样竖立着。古人认为这是千里马的标志。
无空阔:意指任何地方都能奔腾而过。
真堪:可以。托死生:把生命都交付给它。
骁(xiāo)腾:勇猛快捷。
鉴赏
此诗约做于741年,时杜甫在洛阳。正值诗人漫游齐赵,裘马轻狂的一段时间,诗的风格超迈遒劲,生气凛凛,反映了青年杜甫锐志进取的精神。杜甫本善骑马,也很爱马,写过不少咏马诗。此诗“前半论骨相,后半并及性情”,可谓传神写意,自寓报负,所以前人说是“为自己写照”。首联写其出身不凡,傲骨铮铮;次联写其俊健敏捷;第三联写其忠勇的品性;尾联期望骏马立功与万里之外,当是与房兵曹共勉之意。整首诗写得矫健豪放,沉雄隽永。“此十四字中,其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而形容痛快。”’
诗人以极为精炼的语言,对骁勇善战、义干青云的胡马进行了栩栩如生的刻画,使读者不仅欣赏到胡马俊健的体型,更为它所呈现的精神感奋不已。一二句写其骨相不凡,三四句写其体态雄齐,五六句写其气概品质,七八句总览全篇,揭示主旨,而重点在于胡马的“不凡”,以此为主脉,描克形容,不即不离。同时,句句写马,而又处处关人,以健马喻人、喻猛士,以马的形象来喻人的精神,喻杜甫的品格与志向——尽职尽忠、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豪迈之情溢于言表。体现了杜甫的“遗形取貌”的特点!
每日一篇诗词赏析,喜欢的点个关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