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辛弃疾的爱国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辛弃疾的爱国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辛弃疾的爱国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辛弃疾的爱国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辛弃疾著名的爱国诗句
导读: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辛弃疾著名的爱国诗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①此为出守京口时所作。 与上篇作于同时同地,同一怀古情怀,但体制不一,手法各异。前者慢词,以叠层铺叙、纵横议论见长,后者小令,以简洁明快、自作问答、巧用古语取胜。此词上下两结,一借杜诗以眼前景结,一用操语以议论作收,俱水到渠成,浑然天成。尤其下片结拍三句化用曹操语意,一气而下,对答如流,倍见功力。
②“何处”两句: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但中原故国何在?按:此两句倒装句法。神州:指沦陷的北方。
③“千古”三句:感叹古今兴亡无尽无休,犹如眼前江水滚滚东流。悠悠:迢迢不断貌。不尽长江滚滚流: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年少”两句:赞美孙权少年英雄独霸江东,称雄一时。按:孙权十九岁即继承父兄基业,故言“年少”。兜鍪(dōumóu都谋):头盔,代指兵士。万兜鍪,犹言千军万马。坐断:占据。
⑤“天下”三句:谓当时能与孙权匹敌称雄者,惟曹操和刘备。英雄曹刘:《三国志·蜀先主传》载,曹操曾与刘备论天下英雄,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指刘备)与操耳,本初(指袁绍)之徒不足数也。”后《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即据此。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志·孙权传》注引《吴历》云:曹操尝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指刘琮)若豚犬(猪狗)耳。’”孙仲谋:孙权字仲谋。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176年。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内容评析]「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江水从郁孤台下流过,它在那里见到过多少痛苦流离,溶进了多少血泪!这血泪包括了隆裕太后事关民族生死存亡与尊严之泪,作者感时忧事之泪,更主要的是人民颠沛流离之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长安」「无数山」具有空间、时间,今昔抽象多重意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一体,含义深远,更以「望」「可怜」涂上浓烈的感情色彩,写出了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
这首词叙事、抒情含蓄而不直露,借水怨山,悲愤中有雄壮,笔势健举,含蕴丰厚。
[难词注释]①造口:即皂口,在江西安县西南60里。②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贺兰山上。③长安:诗词中常常借代京都。这首词里当然不是指偏安江左的临安,而是指北宋旧都开封,以至于北方广大地区。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1]英雄泪!
【注释】:
注一:音吻(wen3),擦拭的意思。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三十岁于建康任通判之时。词中舒发了他抗金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怀。同时,作者表示,既不作只为口腹而回乡的张季鹰,又不作只会「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要作如刘备那样的英雄。其词纵横豪迈,为辛词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2、莫避春阴上马迟。——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春来未有不阴时。——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4、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5、试听别语慰相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6、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7、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8、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11、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12、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辛弃疾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大家知道他的诗有哪些?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一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陽正在、烟柳断肠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一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陽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爱国主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所富有的高贵品质,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和祖国完全统一的纲领。著名南宋词人辛弃疾,一生历经沉浮,艰难坎坷,但仍一心向国,以收复失地,抗金复国为毕生志向。他这一颗爱国之心,应为当今所有中华儿女所敬仰,应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尽一份绵薄之心。辛弃疾词所表现的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应该继承的珍贵遗产。
辛弃疾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是南宋最伟大的词人。他毕生坚持抗战主张,积极投身于抗战救国的火热斗争中,他以”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的英姿崛起于南宋词坛之上,他和爱国诗人屈原、文天祥等人一样,尊受人民的爱戴。辛弃疾词就是他毕生情感经历的写照,辛弃疾词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革新精神,它内容丰富,感情深沉,境界宏大,风格沉雄,在词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稼轩长短句》中,处处强烈地表露着对”算整顿乾坤终有时”的执着追求,以及”却将万字*戎第,换取东家种树书(《鹧鸪天》”的壮志难酬的悲慨。辛弃疾在其著名的政论《九议》中说到:”论天下之事者主乎气”。”气”就是一种精神,就是慷慨英壮的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他的词作所表现的”写尽胸中磈磊未全*(《江神子》)”,正是”临卒大呼杀贼数声而止”的英雄气慨在词的艺术上的体现。”马革裹尸当自誓,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热枕的爱国之心可以从三大方面进行解读:
一、辛弃疾的生*及时代背景
辛弃疾(1140一一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他的一生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 从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到绍兴三十二年(1162)是第一阶段。辛弃疾出生在金人占领的北方地区,少年时代的辛弃疾目睹了北方人民在金人统治下遭受的苦难。他的祖父常带他考察山川地形,教导他要找机会为国家雪耻。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发动了大规模的南侵,中原地区人民纷纷趁机起义抗金。绍兴三十二年,辛弃疾南下与南宋朝迋取得联系,北归途中率领50轻骑,直奔金营,于5万军中生擒叛徒张安国,投奔南宋。这一壮举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洪迈《稼轩记》)”。早年起义抗金的经历和豪情成就了辛弃疾毕生创作最重要的情感来源和艺术底蕴。
(二) 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到淳熙八年(1181)是辛弃疾生活经历的第二个阶段。辛弃疾南归之后,始终坚持抗战主张,希望能够施展才干,完成恢复祖国故土的大业。但南宋朝廷只是让他担任一些地方官,并不真正重用他。后又遭免官弹劾,被罢免职务,从此他就开始了闲居的生活。
(三) 从淳熙九年(1182)到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是辛弃疾人生的第三阶段。辛弃疾曾认为”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并自号”稼轩居士”。绍熙三年(1192),53岁的辛弃疾曾被重新起用,但很快又遭弹劾而罢免。此后瓢泉闲居,最后饮恨而逝。
辛弃疾一生时时不忘收复中原。他以功业自许,以男儿自许,以英雄自许,在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交往中,也互以抗战恢复相勉励。在文学史上,他是第一流的大词人。不过,如果只把辛弃疾看做一位词人,那便不足以真正认识他的价值。从辛弃疾的生*经历和思想性格看,他首先是一位战士,是一位维护祖国统一,不怕牺牲的英雄战士;其次才是一位文学家。辛弃疾的门生范开曾在《稼轩词序》中说:”公一世之豪,以气自负,以功业自许……果何意于歌词哉,直陶写之具尔”。辛弃疾词的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但最为突出的则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的英雄气慨和”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兰陵王》)的英雄失志之悲。
二,辛弃疾的精神思想
辛弃疾词的内容丰富,感情深厚。比如,辛弃疾在一首《鹧鸪天》中写道:”如芳草春常在,人似浮云影不留”了,然而他的爱国精神则正如”芳草春常在”,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得到人民的珍惜。当然也值得今天的我们所发扬和光大。
《稼轩长短句》现存6000多首,这是辛弃疾毕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光辉一生的心迹写照,他痛恨外敌的入侵给人民带来的悲惨命运,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表达了自己一片报国之心而无人理解的复杂感情。
鲁迅说过: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辛弃疾词不是风花雪月的无病*,而是铁马金戈的战斗号角!他以此直抒胸意,作为刺向投降派的武器,这就是他最可贵的地方。
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他那整顿乾坤的强烈愿望和对祖国未能统一而所引起的愤慨上。这对当今部分*分子妄想*的不耻行为是一种强烈的批判和警告!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的这首词,写出了一位带兵打仗的将军的英武和雄心,挑灯看剑的战士,连营的号角,飞快的战马,雄壮的军乐,沙场点兵的场面都让人热血沸腾,是如自己亲临战场为祖国统一甘洒热血、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风貌。他所写之词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第一,直接歌颂抗金斗争,表现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现他壮志难酬的失意悲伤。这类作品,有的写沙场点兵,有的写月夜行军,还有的写战场上两军支锋的惨烈,更有的写火热的战斗生活的情景。如他所写的《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禳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写他率领万人的部队驰骋沙场,又率轻骑兵突入金营活捉叛徒,然后投奔南宋的情景。这样的战斗经历,以自己为之自豪,为之激动不已。
辛弃疾词中虽不乏在冷峻的现状面前表现为萧飒衰退的情绪,但从总貌来看,他的基调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即使是看来悲叹声声,内里实际跃动的仍是”白发自怜心似铁”(《定风波》)的满腔热血,一颗赤子之心。
“可怜白发生!”这一声”可怜”自是对朝廷当道的有力抨击,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深沉的悲哀,更是对祖国前途的无限担忧。但这悲哀不是消沉,因为这悲哀是来自于意气飞扬的境界的难以预见,但并没有由此弃去了对”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水调歌头》)的理想境界的向往。虽则悲慨,但依然执着,这就是辛弃疾词所表现的可贵之处,这也是他所以在难以排解的矛盾苦闷中仍是希冀、期待着实现理想的时日。”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体重说”(《满江红》),辛弃疾在痛苦的矛盾冲突中是以这样的誓言自勉的。现实令人悲慨,理想岂能轻弃?!这就是爱国词人在”戏为山园巷壁解嘲”的那首《临江仙》中借山石自喻的”稜层势欲摩空”之”气”吧!
第二, 借物喻志,抒写感时忧国的内心世界。如《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的”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这是对历史兴亡的反思,对人生悲欢的写照,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辛弃疾词中怀古之作极多,不是怀古的作品也常常借典引出一连串的古人来。他怀古喻今,缅怀上自大禹下至孙权、刘裕这些有志大一统的人物,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需要这样有雄才大略的明主英才。怀念古人是为了呼唤今人!是希翼有这样的英雄来”补天裂”。这里简略举例说明:一首是《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土。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辛弃疾所追念向往的世界,渴望、钦羡着如大禹这样的明主来重整山河,解民于倒悬之苦。爱国与爱民自古应是一致的,君主爱民就会爱国,同样,爱国也会自然热爱其子民。又如《生查子》的”思量禹”,从宋王朝内部而言,词人祈求能有个”鱼入渊,人居土”的治理局面,这样民心所归,人力汇聚,恢复中华,统一天下之势自是指日可待了!
再如他的另一著名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无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词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曾被词论家誉为辛弃疾词的第一佳作,是因为它典范地表现了辛弃疾词的悲慨清壮、雄劲健举的风格。这也是已有六十六岁的辛弃疾真实写照。他虽白发飘萧,但也*来到前线管理军备,以图开战来圆统一中华的心愿。
辛弃疾重临四十三年前曾经在这一带惩叛徒,抗顽敌的旧地,词人辛弃疾的心头是怎样的滋味?岁月流逝,人事几变,可是”佛狸祠”这个入侵者的”祠堂”依然香火鼎盛一一这是对乞和苟生者的一个重重的鞭挞。”英雄无觅”,怀古实乃伤今。词既有借古讽今,又有借古鉴今,更有以古喻今,以廉颇明己志。这是他想求得一个大一统中华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操的真实流露。
辛弃疾以英雄许人,亦以英雄自许,通过对历史上武功卓著的英雄人物的仰慕与歌颂,表达了自己欲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恢弘大志。其作品中仰慕和歌颂的英雄人物众多,如:诸葛亮、孙权、廉颇……这些英雄豪杰,从而表现了他坚持抗战的正确立场,表达了他渴望奔赴战场,杀敌救国的强烈愿望。他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战士,也是一个有远见有才能的政治家,但其”入仕五十年,在朝不过老从宦,在外不过江南一连帅”。这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第三,抒写救国理想,表现英雄失意之悲的遣兴抒怀之作。他的心胸怀抱,是为国家收复失地、整顿乾坤。如”算*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水龙吟》)这就是他追求的*戎功业。即使他在闲居农村的时候,仍然念念不忘。每为他想到中原故土,想到国家的命运前途,想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总是不能压抑内心的激动。辛弃疾以其社会活动和创作权威的魅力,把一批抗战爱国词人聚拢在自己的周围。通过酬答唱和、赠送留别、互相切磋、互相鼓励,追求着一种共同的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并引起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共振,给中国文化结构带来了一定的变化,被誉为”抗战爱国词派”,成为南宋词坛的主流。之所以说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是因为他词的精髓,在于他那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精神。辛弃疾的《稼轩词》中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操,也为后来对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战斗的人们起到过精神上的鼓舞作用。
三, 辛弃疾的人格魅力
辛弃疾的一生,大抵是坎坷多于坦途,挫折多于幸运。但无论在何种环境以及何种心境下,他都有一颗爱国之心。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尽管他也写了一些风月之作,但其基本方向还是很明晰的。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此间都得以发扬。无论通达,还是穷困,他始终将国事置于第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尽管仕途顺畅,仍愤慨于国无栋梁,尽管落官被贬,但仍是”布被秋霄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一生为抗金救国的大业奔走,至死不渝。是为”男儿到死心如铁”的爱国情操所折服。他的爱国词章忧思悲壮,气韵雄浑,他不只是真挚动人,而且热情澎湃,给我们的精神上以强烈的感染,它不但当时起到了鼓舞人们抗战热情的作用,而且每当后来中华民族到了危亡关头时,辛弃疾的爱国精神都能起到激励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他可谓是一位我国自古至今的伟大词人。他的精神思想将照耀着千万亿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而奋勇前行!
读过辛弃疾的几首词作后,我神不由己的从脑海中唤起了一首我国现代著名的作词家张藜先生作词的赞美祖国之歌一一《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
中国,我爱你!你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温暖之家!
辛弃疾的爱国诗词名句
说起辛弃疾的`爱国诗词名句,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一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陽正在、烟柳断肠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一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陽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破阵子》
菩萨丛中惠眼,硕人诗里娥眉。
天上人间真福相,画就描成好靥儿。
行时娇更迟。劝酒偏他最劣,
笑时犹有些痴。更着十年君看取,
两国夫人更是谁。殷勤秋水词。
2、《破阵子》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
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後歌。
可怜白发多。
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
我定思君拼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
天寒将息呵。
3、《减字木兰花》
僧窗夜雨。茶鼎熏炉宜小住。
却恨春风。勾引诗来恼杀翁。
狂歌未可。且把一尊料理我。
我到亡何。却听侬家陌上歌。
4、《减字木兰花》
盈盈泪眼。往日青楼天样远。
秋月春花。输与寻常姊妹家。
水村山驿。日暮行云无气力。
锦字偷裁。立尽西风雁不来。
5、《减字木兰花》
昨朝官告。一百五年村父老。
更莫惊疑。刚道人生七十稀。
使君喜见。恰限华堂开寿宴。
问寿如何。百代儿孙拥太婆。
6、《江城子》
留仙初试砑罗裙。小腰身。
可怜人。江国幽香,曾向雪中闻。
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
庾郎襟度最*。挹芳尘。便情亲。
南馆花深,清夜驻行云。
拼却日高呼不起,灯半灭,酒微醺。
7、《金菊对芙蓉》
远水生光,遥山耸翠,霁烟深锁梧桐。
正零瀼玉露,淡荡金风。
东篱菊有黄花吐,对映水、几簇芙蓉。
重阳佳致,可堪此景,酒酽花浓。
追念景物无穷。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
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
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
此时方称情怀,尽拼一饮千锺。
8、《锦帐春》
春色难留,酒杯常浅。
把旧恨、新愁相间。
五更风,千里梦,看飞红几片。
这般庭院。几许风流,几般娇懒。
问相见、何如不见。燕飞忙,莺语乱。
恨重帘不卷。翠屏*远。
1、《西江月》
八万四千偈後,更谁妙语披襟。
纫兰结佩有同心。唤取诗翁来饮。
镂玉栽冰着句,高山流水知音。
胸中不受一尘侵。却怕灵均独醒。
2、《江郎山和韵》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3、《送剑与傅岩叟》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4、《清*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5、《阮郎归》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6、《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7、《送剑与傅岩叟》
镆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子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8、《定风波暮春漫兴》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9、《蝶恋花·送佑之弟》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
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10、《临江仙》
窄样金杯教换了,房栊试听珊珊。
莫教秋扇雪团团。古今悲笑事,长付後人看。
记取桔槔春雨後,短畦菊艾相连。
拙於人处巧于天。君看流水地,难得正方园。
11、《卜算子·修竹翠罗寒》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
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12、《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辛弃疾的名句诗词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下面请欣赏辛弃疾的名句诗词!
1、 君如无我,问君怀抱向谁开。 ——辛弃疾 《水调歌头》
2、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 《丑奴儿》
3、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 《贺新郎》
4、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辛弃疾 《虞美人》
5、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6、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7、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纲,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娥眉曾有人 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 《摸鱼儿》
8、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辛弃疾 《永遇乐》
9、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 《青玉案 元夕》
10、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辛弃疾 《玉楼春》
11、 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辛弃疾 《沁园春》
12、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辛弃疾 《鹧鸪天·代人赋》
13、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
14、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 《破 阵子·为陈 同甫赋壮词以寄》
15、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 《贺新郎》
16、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青玉案》
17、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 《清*乐村居》
18、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辛弃疾 《水龙吟》
19、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
20、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辛弃疾 《摸鱼儿》
21、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辛弃疾 《 贺新郎·别 茂嘉十二弟》
22、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不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
23、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辛弃疾 《采桑子》
24、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辛弃疾
25、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弃疾 《西江月》
26、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辛弃疾 《鹧鸪天·代人赋》
27、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
28、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9、 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新凉好个秋。 ——辛弃疾
30、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 ——辛弃疾 《贺新郎》
31、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辛弃疾 《贺新郎》
32、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 山轻。 悲莫 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辛弃疾 《水调歌头》
33、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 田问舍,怕 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 《水龙吟》
34、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辛弃疾 《永遇乐》
35、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辛弃疾 《破阵子》
36、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辛弃疾 《阮郎归》
37、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辛弃疾
38、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 《西江月》
39、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方 ——辛弃疾
40、 *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 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廓。 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作真闲客。 此心闲处,不应长藉邱壑。 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 醉里不 知谁是我, 非月非云非鹤。 露冷风高,松梢桂子,醉了还醒却。 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着。 ——辛弃疾 《念奴娇·赋雨岩》
41、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
42、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 《菩萨蛮》
43、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辛弃疾
44、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辛弃疾 《贺新郎》
45、 甚矣吾衰矣。怅*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 明、停云诗就 ,此时风味。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辛弃疾
46、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 《南乡子》
47、 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 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 又樯燕留人相语。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 波似箭,催鸣橹。黄陵祠下山无数。 听湘娥、 泠泠曲罢,为 谁情苦? 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稳渡。 望金雀觚棱翔舞。 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 愁为倩,么弦诉。 ——辛弃疾 《贺新郎》
48、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9、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爱国的诗句
辛弃疾爱国诗句
关于辛弃疾的爱国诗句
辛弃疾的爱国诗句大全
辛弃疾的爱国诗词
表现辛弃疾爱国的诗句
辛弃疾的爱国名句
辛弃疾的爱国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辛弃疾的爱国古诗
辛弃疾有关爱国的诗句古诗
辛弃疾的爱国古诗菩萨蛮
辛弃疾最著名爱国的古诗
辛弃疾爱国的古诗醉里挑灯看剑
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辛弃疾
辛弃疾诗句
辛弃疾的诗句
辛弃疾有名的诗句
辛弃疾的诗句古诗
辛弃疾著名诗句
辛弃疾的名句
辛弃疾名句
报效国家的古诗句辛弃疾
辛弃疾小学的诗句
辛弃疾经典诗句
辛弃疾的诗词
关于辛弃疾的古诗句
辛弃疾名言
古诗辛弃疾的诗
是辛弃疾写的古诗
辛弃疾有花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