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诸葛亮写的古诗词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诸葛亮写的古诗词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诸葛亮写的古诗词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诸葛亮写的古诗词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诸葛亮的诗词名句
诸葛亮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三国中最令人崇拜的对象,而在史书上诸葛亮也留下了许多诗词名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诸葛亮的诗词名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戒子篇》
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5、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诸葛亮《将苑-知人性》
6、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7、勿与恶小而为之,勿与善小而不为。——诸葛亮《三国志》
8、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9、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诸葛亮
10、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
1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2、势利之交,难以经远。——诸葛亮
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15、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16、"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诸葛亮《将苑》"
17、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18、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9、恢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20、大梦谁先觉,*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诸葛亮《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大梦谁先觉》
21、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2、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扩展阅读:与诸葛亮有关的诗词
1、《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2、《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阁夜》
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咏诸葛亮的诗词名句
诸葛亮是历史中的名人,那么关于咏诸葛亮的`诗词名句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咏诸葛亮的诗词名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2、《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阁夜》
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5、《咏怀古迹》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6、《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7、《有感》
宋·文天祥
*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8、《卧龙》
明·佚名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写诸葛亮的诗词名句
许多诗人词人都写作关于诸葛亮的作品,其中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事迹甚为欣赏,作过数首诗关于诸葛亮,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写诸葛亮的诗词名句,欢迎查看。
一、《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三、《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阁夜》 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五、《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六《卧龙》 明·佚名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七、《咏怀古迹》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八、《有感》 宋·文天祥
*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戒子篇》
2、淫漫不能励精,险躁何以怡情
3、奉命于危难之际,受任于存亡之秋。
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5、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 《将苑-知人性》
6、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诸葛亮
7、 勿与恶小而为之,勿与善小而不为。 ——诸葛亮 《三国志》
8、 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
关于诸葛亮的诗词大全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诸葛亮的诗词大全,欢迎阅览。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阁夜》 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咏怀古迹》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有感》 宋·文天祥
*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卧龙》 明·佚名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有关诸葛亮的对联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
驽马并麒麟;
寒鸦配鸾凤。
——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经天纬地之才;
关于诸葛亮的诗词名句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诸葛亮的.诗词名句,欢迎参考!
1、《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2、《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阁夜》
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5、《咏怀古迹》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6、《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7、《有感》
宋·文天祥
*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8、《卧龙》
明·佚名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形容诸葛亮的诗词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形容诸葛亮的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3、《阁夜》
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4、《咏怀古迹》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5、《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6、《有感》
宋·文天祥
*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7、《卧龙》
明·佚名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8、《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此篇文章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科书。
诸葛亮出师表名句
一、叔本来是一个种地的,在南阳有一亩二分地,在这个人砍人的时代,叔不想砍人,只希望不被人砍。——诸葛亮《出师表》
二、“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三、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四、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五、臣叩于庭殿望君成全,北定中原攘凶除奸复我汉家天,一叩陛下听臣愿伐魏降吴续汉冕,二叩陛下开张圣听莫信偏言偏见,三叩老臣当去远难以谋事于殿前,陛下明思决断莫牵怀挂念。——安九《出师表》
六、尔若先帝在关张赵黄马归来。三分合一而苍生免灾。《出师表》
七、“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八、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九、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十、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十一、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诸葛亮《出师表》
十二、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不毛之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十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九库说说,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诸葛亮《出师表》
十四、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十五、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委屈)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îu)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十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十七、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诸葛亮《出师表》
十八、尔若远谗言亲臣贤咨民所愿,天下则无需诸葛苦谏。《出师表》
出师表作品原文:
臣亮言:先帝(1)创业(2)未半而中道(3)崩殂(4),今(5)天下三分(6),益州疲弊(7),此(8)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9)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10)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11),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13)先帝遗德,恢弘(15)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16),引喻失义(17),以塞忠谏之路也(18)。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19);陟罚臧否(20),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21)及为忠善者(22),宜付有司(23)论其刑赏(24),以昭陛下*明之理(25);不宜偏私(26),使内外异法也(27)。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9):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30),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31),有所广益(32)。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33),晓畅(34)军事,试用(35)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36):愚以为营(37)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38)和睦,优劣得所(39)。
亲贤臣,远小人(40),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41)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42)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43)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44),可计日(45)而待也。
臣本布衣(46),躬耕于(47)南阳(48),苟全(49)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50)。先帝不以臣卑鄙(51),猥(52)自枉屈,三顾(53)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54),遂许先帝以驱驰(55)。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56)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57)。受命以来,夙夜忧叹(58),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59),深入不毛(60)。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61),当奖率(62)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63),攘除奸凶(64),兴复汉室,还于旧都(6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66)。至于斟酌损益(67),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68),不效,则治臣之罪(69),以告(70)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7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72),以彰其咎(7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74),察纳雅言(75),深追先帝遗诏(76)。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77)远离,临表涕零(78),不知所言(79)。
1、思者,正谋也;虑者,思事之计也。非其位不谋其政,非其事不虑其计。
2、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3、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4、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5、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6、鞠躬尽瘁,(next88)死而后已。
7、取西蜀,定*,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8、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之,不以宠而作威。
9、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功也,犹璧之不污。
10、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1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12、劝农业,无夺其时。
13、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14、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15、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6、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17、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18、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
19、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20、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21、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2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3、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2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5、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26、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27、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28、刑罚知其所加,则*知其所畏。
29、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30、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3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2、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3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4、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
3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远。
36、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37、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38、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39、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40、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41、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42、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3、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44、志当存高远。
4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6、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47、非宁静无以成学。
48、有文事必有武备。
49、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5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二、 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三、 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五、 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
六、 有文事必有武备。——诸葛亮
七、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八、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九、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诸葛亮
十、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十一、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十二、 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
十三、 图以于易,为大于细。——诸葛亮
十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十五、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十六、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十七、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十八、 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诸葛亮
十九、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二十、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二十一、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二十二、 劝农业,无夺其时。——诸葛亮
二十三、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二十四、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二十五、 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二十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二十七、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二十八、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二十九、 刑罚知其所加,则*知其所畏。——诸葛亮
三十、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诸葛亮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4、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德,何患于不济(诸葛亮《戒外甥书》)。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6、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前《出师表》)。
7、帷坐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后《出师表》)。
8、寝不安*,食不甘味(诸葛亮后《出师表》)。
9、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0、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诸葛亮《自表后主》)。
11、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之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诸葛亮《答法正书》)。
12、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诸葛亮《答杜微书》)。
13、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诸葛亮《又与李严书》)。
14、粮谷,军之最要(诸葛亮《与陆逊书》)。
15、中益莫大于进人,进人者各务所尚(诸葛亮《称姚迪教》)。
16、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南征教》)。
17、知有所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诸葛亮《兵法》)。
18、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诸葛亮《兵法》)。
19、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诸葛亮《兵要》)。
20、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功也,犹璧之不污(诸葛亮《兵要》)。
21、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之,不自举,使法量功,不自度。故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饰,妄誉者不能进也(诸葛亮《兵要》)。
22、言行不同,竖私枉公,外相连诬,内相谤讪,有此不去,是谓败乱(诸葛亮《兵要》)。
23、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交,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论交》)。
24、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诸葛亮《兵要》)。
25、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诸葛亮《答惜赦》)。
26、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诸葛亮《杂言》)。
27、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诸葛亮《隆中对》)。
28、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诸葛亮《隆中对》)。
29、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诸葛亮《隆中对》)。
30、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诸葛亮《为刘琦谋自安术》)。
31、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诸葛亮《又称蒋琬》)》。
32、心大志广,难以保安(《三国志·蜀书·彭羕传》中诸葛亮密言先主刘备论彭羕之句)。
33、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诸葛亮《答法正书》)。
34、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诸葛亮《与群下教》)。
35、任重才轻,故多阙漏(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
36、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泣答皇帝托孤》)。
37、羊之乱群,犹能为害(诸葛亮《弹廖立表》)。
38、清浊太明,善恶太分(诸葛亮《论张温被废》)。
39、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40、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诸葛亮《兵要》)。
诸葛亮古诗词名句
诸葛亮名句
诸葛亮的名句
诸葛亮的诗词名句
诸葛亮的古诗词名句
关于诸葛亮的名句
诸葛亮名言名句
关于诸葛亮写的古诗词名句
诸葛亮做的古诗词
咏诸葛亮的古诗词
诸葛亮的诗词
诸葛亮的名言名句
诸葛亮的古诗词
为诸葛亮的古诗词
写诸葛亮的诗词
诸葛亮写的诗词
关于诸葛亮的诗词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名句
诸葛亮名言名句大全
诸葛亮诫子书名句
诸葛亮名言
描写诸葛亮的诗词
诸葛亮的名言名句大全
有关诸葛亮的诗词
诸葛亮的名言
经典的诸葛亮名言名句
诸葛亮的诗句
诸葛亮智慧的古诗词
关于诸葛亮的古诗词句
诸葛亮说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