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名言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诸葛亮名言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诸葛亮名言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诸葛亮名言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诸葛亮名言名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名言吧,名言具有概括自然有力,言简意赅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诸葛亮名言名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思者,正谋也;虑者,思事之计也。非其位不谋其政,非其事不虑其计。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志当存高远。
5、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6、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
7、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8、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9、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10、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11、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12、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13、臣身在外,无别调度,随时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来增加些微财产。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4、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15、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16、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17、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就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1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9、天作时不作而人作,就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就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就是谓逆人。
20、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21、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22、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
23、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24、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25、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26、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
27、观日月之行,不足以为明;闻雷霆之声,不足以为听。此时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
28、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
29、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30、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功也,犹璧之不污。
31、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32、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
33、夫释己教人,就是谓逆政;正己教人,就是谓顺政。
34、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3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远。
36、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37、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
38、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39、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40、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之,此时不以宠而作威。
41、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42、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43、劝农业,无夺其时。
44、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此时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4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6、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
4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48、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49、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诸葛亮大概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一个特别有才学,有远见的政治家,对于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还有他设计的空城计这样故事也是很有名。诸葛亮名言我想应该会有很多人知道,那么你对诸葛亮的名言又了解多少呢。
1、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成学。
2、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又诫子书》
3、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4、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 图以于易,为大于细。--诸葛亮
7、 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
8、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9、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10、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诸葛亮
11、 劝农业,无夺其时。--诸葛亮
12、 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群下谤议,馋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和人》
13、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14、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5、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诸葛亮名言句句经典
17、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18、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诫外生书》
19、 有文事必有武备。--诸葛亮
20、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
21、 非宁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22、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23、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24、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25、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26、 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
27、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诸葛亮
28、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29、 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也。--《论诸子》
30、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31、 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
32、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
33、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3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不朽名言!美极了
36、 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诸葛亮
37、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38、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39、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40、 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
41、 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
42、 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 !
43、 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44、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45、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与兄瑾言子瞻书》
46、 图以于易,为大于细。--诸葛亮
47、 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诸葛亮
48、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49、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
1、志当存高远。
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3、有文事必有武备。
4、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6、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7、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8、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9、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10、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1、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1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3、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4、志当存高远。
15、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1.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图以于易,为大于细。——诸葛亮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4.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诸葛亮
5.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7.非宁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8.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9.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10.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诸葛亮
11.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12.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3.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4.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16.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17.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0.势利之交,难以经远。——诸葛亮
21.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2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23.有文事必有武备。——诸葛亮
24.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
2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26.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27.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
2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9.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30.劝农业,无夺其时。——诸葛亮
一、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二、 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三、 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五、 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
六、 有文事必有武备。——诸葛亮
七、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八、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九、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诸葛亮
十、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十一、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十二、 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
十三、 图以于易,为大于细。——诸葛亮
十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十五、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十六、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十七、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十八、 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诸葛亮
十九、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二十、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二十一、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二十二、 劝农业,无夺其时。——诸葛亮
二十三、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二十四、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二十五、 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二十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二十七、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二十八、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二十九、 刑罚知其所加,则*知其所畏。——诸葛亮
三十、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诸葛亮
关于诸葛亮名言大全
寄语: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逝世。今天励志故事网要分享的便是关于诸葛亮名言大全,欢迎阅读。
1. 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2.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3. 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
4.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5.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
6.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7. 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合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8. 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
9. 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10. 不爱尺璧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11.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12.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3. 劝农业,无夺其时。
14. 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15. 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16. 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17.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其之事而观其性。
18. 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於先君,布仁心於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19. 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20. 大梦谁先觉,*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21.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忍。
22.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将苑-知人性》
23. 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24. 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25.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26. 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27.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28. 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29.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30. 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
31. 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
32.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3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4. 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35. 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
36.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37.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38. 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
39.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0.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41. 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42. 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43. "夫为将之道, 有八弊焉, 一曰贪而无厌, 二曰妒贤嫉能, 三曰信谗好佞, 四曰料彼不自料, 五曰犹豫不自决, 六曰荒淫于酒色, 七曰奸诈而自怯, 八曰 狡言而不以礼。"
44.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45. 思者,正谋也;虑者,思事之计也。非其位不谋其政,非其事不虑其计。
46.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47. 怒不可以复悦,喜不可以复怒,故以文为先,以武为后。先胜则必后负,先怒则必后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
48. 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49.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后出师表》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食不甘味。——诸葛亮《后出师表》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诸葛亮《后出师表》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诸葛亮《后出师表》
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诸葛亮《后出师表》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诸葛亮《诫外甥书》
忍屈伸,去细碎,广咨询,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诸葛亮《诫外甥书》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诫外甥书》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诸葛亮《草庐对》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诸葛亮《草庐对》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诸葛亮《草庐对》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诸葛亮《草庐对》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草庐对》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诸葛亮《草庐对》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草庐对》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诸葛亮名人名言大全句子,希望大家喜欢!
1、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
2、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3、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4、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5、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6、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7、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8、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0、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11、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12、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
13、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14、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5、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关于诸葛亮的诗词名句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诸葛亮的.诗词名句,欢迎参考!
1、《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2、《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阁夜》
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5、《咏怀古迹》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6、《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7、《有感》
宋·文天祥
*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8、《卧龙》
明·佚名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诸葛亮名言名句
诸葛亮的名言名句
诸葛亮名句
诸葛亮名言
诸葛亮的名句
诸葛亮的名言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名句
诸葛亮名言名句大全
诸葛亮的名言名句大全
诸葛亮说的名言
经典的诸葛亮名言名句
与诸葛亮有关的名言
不是诸葛亮的名言
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诸葛亮的名言名诗
诸葛亮写的名言
诸葛亮说过的名言
关于诸葛亮的名句
诸葛亮名言警句
诸葛亮励志名言
诸葛亮名言大全
关于诸葛亮名言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
有关诸葛亮的名言
诸葛亮名言诗句
哪句不是诸葛亮的名言
评价诸葛亮的名言
描写诸葛亮的名言
关于诸葛亮名言警句
有关诸葛亮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