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之半的祝福

关于长城之半的祝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长城之半的祝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长城之半的祝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长城之半的祝福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52) 语录(17) 说说(11) 名言(4) 诗词(66) 祝福(308k+) 心语(26k+)

  • 长城简介

  • 长城,五年级
  • 长城简介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城简介,欢迎大家分享。

      长城是中华民族攀登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绵延起伏于*辽阔的土地上。东西相距长达5000多公里,因此被称之为万里长城,是月球上“唯一能看得见的人工工程”,也是*第一名胜和*旅游点的代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燕国开始修长城起,长城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人们今天见到的是明长城,它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边。八达岭是代表性的一段,是长城的高峰,海拔1000多米,是旅游胜地之一。长城城墙高*均7.8米,顶宽7.8米,可以五马并骑,十列并行。

      访问*的旅游者,莫不想前往登临,一睹长城的雄姿。游览长城,公认最理想的地方是北京郊区的八达岭。出北京往西北方向,汽车行驶约1小时多,便到达海拔1000多米的八达岭。万里长城的居庸关雄扼八达岭的山口。

      万里长城是公元前7世纪开始修建的。当时,*北方诸侯割据,他们为了防御邻*诸侯的侵袭,在各自的领土上先后筑起了一段段防卫墙。与此同时,燕、赵、秦三个诸侯国的北方,又与少数民族中以游牧为主的匈奴族为邻,为了防御匈奴奴隶主的骚扰,三国各自都在他们的弱方修筑了长城。到了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了*,把一段段的长城连结起来,成了现在万里长城的基础。后来经过历代增建,及到明朝,就修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它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长约12000多华里,因而名为万里长城。

      在古代交通运输工具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特别是它不是一般的土墙,而是整齐的条石和结实的青砖砌筑的。有人计算,如果把明长城所用的'砖、石和土方,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围墙,可以绕地球一周。不用说烧制这些砖石,就是把它们通过崎岖的山间小路送达修建工地,已经是一项十分宠大的工程。因此,游览长城的人莫不为先民的伟大气魄和坚毅精神所感动。

      关隘、城墙、城台和烽火台

      长城由关隘、城墙、城台和烽火台四部分组成。关隘一般都建在形势险要之处,居庸关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居庸关和八达岭附*的长城,城墙*均高7.8米,最高达14米,城墙的外侧一般都选建在陡峭的山崖上,以增加攻城的困难。每隔不远,有一座拱门,称“券门”。守城士兵由此上下。城墙顶宽达5.8米,可容五马并骑。城台是每隔300至500米的一组高出墙顶的方形建筑,是巡逻放唢的地方。烽火台专门传递军情。规定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如此传递,千里之外的敌情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使朝廷了解。

      居庸关长城建筑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山谷中间,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色瑰丽,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居庸关是从北面进入北京的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居庸关的中心,现在还保存着一个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台,叫“云台”。在元朝时,这台上建有三座石塔,于元末明初被毁。三塔毁后,在此台上又建一院,名“泰安寺”,此寺于清康熙年间被火焚毁,只剩下这个基座------云台。云台的券门内,石壁上雕刻有四大天王像,刻工精巧,姿态传神;还有梵文、藏文、蒙文、*尔文、西夏文、汉文六种文字刻成的佛经。

      去八达岭长城游览一是从市内乘游览专车前往,费用高一些,但比较舒服,并可同时游览十三陵。从北京去八达岭的公路,经修整后,*坦宽阔。也可以坐火车前往,早7时40分发车,车行2小时多。八达岭游人鼎盛,*均一天游客约万余人。

      拓展阅读:长城的故事

      民间流传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庙中有楹联这样说:「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哭崩长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徭役对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痛苦。也有的认为该故事出自战国时期。

      【有关遗迹】

      据说庙东南4公里处两块露出海面的礁石便是孟姜女的坟与碑,而庙后巨石上的小坑,为孟姜女望夫所踏足迹。所以石上刻有“望夫石”3个大字。庙内殿门两侧还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朝”、“长”两字按汉字不同读音才能读出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夫范喜良(卫辉人)被魏王征召修筑长城(今卫辉与辉县交界的战国长城)劳累而死,埋于长城之下。孟姜女寻夫哭至卫辉池山段长城,感动天地,哭塌长城,露出丈夫尸骨。至今在卫辉池山乡歪脑村一带还流传其故事,山上能见到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泪滴石。新乡市区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桥等名称。

      定城砖的传说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嘉峪山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水,不断汇合成北大河,它穿过河西走廊中段的荒原,浇灌著那一带的良田,养育著那里的各族人民。有一天,一个牧童正在荒原上放羊,迎头碰上一个古怪老头儿,身上背一袋子石沙,问他去北大河如何走,并说:"这北大河原是我的家,后来被一群百姓抢去,我这次来要用石沙堵住北大河。"牧童听后非常气愤,立刻顶撞道:"别说你用一袋石沙,就是把北边大山搬来,也妄想使北大河改道。"那老头儿一听气炸了,立刻将这袋石沙向左右撤开,骤然间,荒原上突起许多丘陵和一座大山,这座大山就是现在的嘉峪山。原来这个怪老头儿是龟精变的,只见他口念咒语,企图推倒嘉峪山来封堵北大河,正在此时,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玉皇大帝派雷神把老头儿击死了。在他死的地方,立即隆起了个山包,形状如龟,这就是现在的"龟盖山"。

    [阅读全文]...

2022-01-25 05:59:56
  • *最长的长城

  • 长城,知识
  • *最长的长城

      长城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就建造一直延续到今天,它俨然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象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长的长城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新七大奇迹之一,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据2012年国家*发布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而国家*曾于2009年公布明长城调查数据,*明长城总长为8851.8千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修筑的历史悠久,工程雄伟浩大,是新七大奇迹之一,并在“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一。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现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两千多年来,*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

      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时期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关口要隘,二是表示长城。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在史书当中很常见。

      壕堑、界壕: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

      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

      历史沿革

      长城始建于周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最早的关于长城的典故。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代,楚国最早修筑了防御别国入侵的"楚方城"揭开了*历史上记载的长城修建的帷幕。战国时期,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秦统一后,废弃了隔离各国的长城,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展和修缮,第一次形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余华里的长城,万里长城由此出现。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汉朝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从汉文帝到汉宣帝,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一万公里的长城。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

      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北方有义渠和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有东胡。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至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置上谷、渔阳、右北*、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等民族的劫掠,杀伤。

      南长城

      以楚、齐、魏、韩、中山国为代表的南长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

      1.楚国长城

      楚长城筑于楚怀王三十年之前,当时称作“方城”。其位置当从今河南泌阳北到叶县,经内乡东北而达湖北竹山县境内,用于防御邻国的进攻。

      2.齐国长城

      齐长城是利用堤防连接山脉陆续扩建而成的,在齐国南部,西起今山东*阴县东北,至胶州市南的大朱山东入海,结构主要有土筑和石砌两种。

      3.中山国长城

      中山长城是为了防御西南赵、晋的侵扰修筑的。筑于赵成侯六年(前369)。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区。

      4.魏国长城

      魏长城有两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长城(河西长城),二是南长城(河南长城)。河西长城是魏惠王在位时,利用西部边境上洛水的堤防扩大而修筑的,南起今陕西华县华山北麓的相元洞,达内蒙古的固阳。魏惠王晚年,修筑了保护国都大梁的南长城,经今河南原阳县境转向东南,向西直达新密市。

      5.韩国长城

      长城先为郑国所筑,后韩灭郑,继续修筑使用。

      综上所述,楚、齐、魏、韩和中山国之所以在南边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其他诸侯国的进攻。

      汉朝

      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了。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

      明长城修复后的长城为明长城,又张居正部下戚继光所督筑,秦代长城已成为废墟

      然而戚继光修建的长城又有南山岭长城,八达岭长城

      (为实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所修建

      清康熙帝下令:永不筑长城,至此基本无有帝王大规模修筑长城。

      唐朝

      唐长城牡丹江边墙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正式把*长城遗址牡丹江边墙三段列入*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有着“唐长城”之称的牡丹江边墙,这也是牡丹江市乃至黑龙江省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

      牡丹江边墙是渤海时期为防御北方黑水靺鞨而修筑的一条防御体系,是和*长城具有同等性质的军事防御工程。经过调查发现的牡丹江边墙长约100公里,由三段构成。牡丹江边墙一段长50公里,位于三道关一线,东起江西村西沟北山主峰,蜿蜒起伏向西北伸展,终止于西大砬子北坡。牡丹江边墙二段长30公里,位于宁安江东段,起自宁安镇牡丹江向北转弯处右岸,向老虎洞沟转向东南继续发展,调查终止于宁安良种场东侧。牡丹江边墙三段长20公里,位于镜泊湖,起自城墙砬子对岸湖边,越过湖边山,穿过201国道,在江山娇林场东南侧山上向东南发展。

      据悉,牡丹江边墙于2006年被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2008年开始,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已开始组织文物保护专业队伍对牡丹江边墙三段进行更深入调查,从而进一步了解牡丹江边墙具体长度等概况。

      2011年11月6日,享有“唐长城”之誉的牡丹江边墙与秦长城一样已被正式列入*长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齐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而又保存段落或遗迹较多的古长城,原长度1000多公里。

      关于齐长城,最早的是公元前555年(灵公二十七年),《左传》上记载:“晋侯伐齐,……齐侯御诸*阴,堑防门而守之。”这是齐国在*阴修筑的一道防御工事,防门后来一直是齐长城的一道重要关口。《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修建的记录更清楚了。大概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到齐威王和稍后建筑完成的。齐长城是西起济南长清区,东至青岛市黄岛经济开发区,横穿山东半岛。

      春秋战国时期修筑的齐长城和楚长城,是*,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长城。其中的千里齐长城距今已2500多年。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千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

    [阅读全文]...

2022-02-27 07:30:36
  • 长城

  • 长城
  •   嘉峪关的城门打开了  我像一块青砖一样落地  那些和我一样的砖  布满了泪痕    这一块块的砖淘洗着生命  有的脉络清晰  有的像一朵浮云  那些背影*似残阳    越往东的方向  脉搏好像要跳出体内  我强忍着揪心的痛  倾听脚下那一连串摄魄的声音    那些声音来的太遥远  我用心倾听着每一个音符  有的随山海关而去了  有的贯穿了我的动脉    那些在腹腔内萌芽的种子  降落的有些分量  随着烟雾穿过了丛林  有一双眼什么也没看到    多少人举着力量  多少人摇旗呐喊  嘉峪关和山海关悄悄碰撞  这一股力量谁也无法丈量

      【编者按】:关于长城的思考,因人而异,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小感受表达宏愿,从而抒发豪情。

    [阅读全文]...

2022-02-26 12:59:17
  • 长城的诗句

  • 长城
  • 长城的诗句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 汪遵 (唐) - 《长城》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 李益 (唐) - 《统汉烽下》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 刘禹锡 (唐) - 《经檀道济故垒》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王昌龄 (唐) - 《从军行》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 万楚 (唐) - 《骢马》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 汪遵 (唐) - 《杞梁墓》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 武元衡 (唐) -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始修于燕王,历史长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

      国家*2012年宣布*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

      两千多年来,*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塞、塞垣、塞围: 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关口要隘,二是表示长城。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在史书当中很常见。壕堑、界壕: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

    [阅读全文]...

2022-07-29 12:57:57
  • 长城的诗句

  • 长城
  •   1、《古筑城曲》

      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2、《登长城》

      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

      3、《饮马长城窟》

      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

      前访昌海驿,杂种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4、《统汉烽下》

      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

      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

      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

      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长城》

      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10、《度关山》

      唐·李端

      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

      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

      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

      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11、《至广州第七十七》

      宋·文天祥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2、《送邢郎中赴太原》

      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阅读全文]...

2022-03-05 02:10:10
  • 长城的诗句

  • 长城,经典
  • 关于长城的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长城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长城的诗句1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

      3、

      《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4、《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古筑城曲》【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10、《古意》【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11、《至广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2、《阮公体》【唐】徐晶

      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1、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周朴《秋深》

      2、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李益《登长城》

      3、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贺知章《送人之军》

      4、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刘方*《梅花落》

      5、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杨师道《咏饮马应诏》

      6、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7、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李端《度关山》

      8、犹恋长城外,青青寒草春。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疲马》

      9、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卢照邻《紫骝马》

      10、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陆畅《题悟公禅堂》

      11、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姚合《送邢郎中赴太原》

    [阅读全文]...

2022-03-11 18:34:04
  • 长城的诗句

  • 长城
  • 长城的诗句

      0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02.

      清晨控龙马,弄影出花林。躞蹀依春涧,联翩度碧浔。

      苔流染丝络,水洁写雕簪。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

      【咏饮马应诏】(唐·杨师道)

      03.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紫骝马】(唐·卢照邻)

      04.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雨雪曲】(唐·卢照邻)

      05.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送人之军】(唐·贺知章)

      06.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唐·王昌龄)

      07.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唐·王昌龄)

      08.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塞下曲】(唐·常建)

      09.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

      暮到河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骢马】(唐·万楚)

      10.

      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桃叶宜人诚可咏,

      柳花如雪若为看。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

      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唐·刘长卿)

      11.

      玉塞抵长城,金徽映高阙。遥心万馀里,直望三边月。

      霜静影逾悬,露晞光渐没。思君不可见,空叹将焉歇。

      【关山月】(唐·徐九皋)

      12.

      天下今无事,云中独未宁。忝驱更戍卒,方远送边庭。

      马饮长城水,军占太白星。国恩行可报,何必守经营。

      【送部四镇人往单于别知故】(唐·徐九皋)

      13.

      一门同秘省,万里作长城。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

    [阅读全文]...

2022-02-25 03:53:12
  • 关于长城的诗句

  • 长城
  • 关于长城的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长城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

      3、

      《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4、《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古筑城曲》【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10、《古意》【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11、《至广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2、《阮公体》【唐】徐晶

      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1、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周朴《秋深》

      2、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李益《登长城》

      3、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贺知章《送人之军》

      4、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刘方*《梅花落》

      5、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杨师道《咏饮马应诏》

      6、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7、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李端《度关山》

      8、犹恋长城外,青青寒草春。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疲马》

      9、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卢照邻《紫骝马》

      10、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陆畅《题悟公禅堂》

      11、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姚合《送邢郎中赴太原》

    [阅读全文]...

2022-06-13 02:46:25
  • 长城的诗句_赞美长城的七绝句

  • 长城,赞美,经典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长城的诗句》,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1、秦家无庙略,遮虏续长城。陈陶《续古二十九首》

    2、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李益《塞下曲》

    3、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汪遵《杞梁墓》

    4、独夜长城下,孤吟*北辰。许棠《失题》

    5、遥嶂侵归日,长城带晚霞。郑愔《塞外三首》

    6、若算防边久远名,新安岂更胜长城。罗邺《新安城》

    7、黔黎欲半空,长城舂未已。苏拯《长城》

    8、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9、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苏拯《古塞下》

    10、祸起萧墙不知戢,羽书催筑长城急。无名氏《秦家行》

    11、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贺知章《送人之军》

    12、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13、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子兰《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14、玉塞抵长城,金徽映高阙。徐九皋《关山月》

    15、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刘方*《梅花落》

    16、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万楚《骢马》

    17、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汪遵《长城》

    18、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19、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高适《蓟门行五首》

    20、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陆游《古筑城曲》

    21、独向长城北,黄云暗塞天。张籍《送流人》

    22、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卢纶《送刘判官赴丰州》

    23、危竿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李端《相和歌辞度关山》

    24、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25、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张祜《听筝》

    26、岭坂风回树郁盘,长城如带雾中看。丁澎《度岭见长城》

    27、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陆游《古意》

    28、秦筑长城在,连云碛气侵。周朴《塞上行》

    29、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30、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徐晶《阮公体》

    31、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王建《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32、中冀分两河,长城各万里。张说《送李侍郎迥秀薛长史季昶同赋得水字》

    33、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武元衡《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34、迹固长城垒,冤深太子陵。许棠《雕*中作》

    35、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徐晶《阮公体》

    36、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卢照邻《雨雪曲》

    37、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李端《度关山》

    38、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李益《登长城》

    39、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陆畅《题悟公禅堂》

    40、广德者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杜牧《关亭长句四韵》

    41、犹恋长城外,青青寒草春。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疲马》

    42、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贯休《杞梁妻》

    43、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李益《统汉峰下》

    44、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姚合《送邢郎中赴太原》

    45、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卢照邻《紫骝马》

    46、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袁朗《赋饮马长城窟》

    是不是觉得长城的诗句非常经典,非常有意蕴?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形容长城壮观的诗句,请您阅读。

    [阅读全文]...

2022-05-06 22:33:39
  • 写长城的诗句

  • 长城
  • 写长城的诗句

      1、至广州第七十七【宋】

      文天祥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2、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唐】

      李涉

      将家难立是威声,不见多传卫霍名。

      一自元和*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

      3、送邢郎中赴太原【唐】

      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4、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

      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5、经檀道济故垒【唐】

      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6、古意【宋】

      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7、登长城【唐】

      李益汉

      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

      8、长城下【唐】

      曹邺远

      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

      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

      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

      何当生燕羽,时得*雕梁。

      9、长城闻笛【唐】

      杨巨源

      孤城笛满林,断续共霜砧。

      夜月降羌泪,秋风老将心。

      静过寒垒遍,暗入故关深。

      惆怅梅花落,山川不可寻。

      10、长城【唐】

      朱庆馀

      秦帝防胡虏,关心倍可嗟。

      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

      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

      至今徒者骨,犹自哭风沙。

      11、长城【唐】

    [阅读全文]...

2022-03-20 15:36:56
长城之半的祝福 - 句子
长城之半的祝福 - 语录
长城之半的祝福 - 说说
长城之半的祝福 - 名言
长城之半的祝福 - 诗词
长城之半的祝福 - 祝福
长城之半的祝福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