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之三的祝福

关于长城之三的祝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长城之三的祝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长城之三的祝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长城之三的祝福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52) 语录(17) 说说(11) 名言(4) 诗词(66) 祝福(308k+) 心语(26k+)

  • 长城简介

  • 长城,五年级
  • 长城简介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城简介,欢迎大家分享。

      长城是中华民族攀登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绵延起伏于*辽阔的土地上。东西相距长达5000多公里,因此被称之为万里长城,是月球上“唯一能看得见的人工工程”,也是*第一名胜和*旅游点的代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燕国开始修长城起,长城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人们今天见到的是明长城,它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边。八达岭是代表性的一段,是长城的高峰,海拔1000多米,是旅游胜地之一。长城城墙高*均7.8米,顶宽7.8米,可以五马并骑,十列并行。

      访问*的旅游者,莫不想前往登临,一睹长城的雄姿。游览长城,公认最理想的地方是北京郊区的八达岭。出北京往西北方向,汽车行驶约1小时多,便到达海拔1000多米的八达岭。万里长城的居庸关雄扼八达岭的山口。

      万里长城是公元前7世纪开始修建的。当时,*北方诸侯割据,他们为了防御邻*诸侯的侵袭,在各自的领土上先后筑起了一段段防卫墙。与此同时,燕、赵、秦三个诸侯国的北方,又与少数民族中以游牧为主的匈奴族为邻,为了防御匈奴奴隶主的骚扰,三国各自都在他们的弱方修筑了长城。到了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了*,把一段段的长城连结起来,成了现在万里长城的基础。后来经过历代增建,及到明朝,就修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它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长约12000多华里,因而名为万里长城。

      在古代交通运输工具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特别是它不是一般的土墙,而是整齐的条石和结实的青砖砌筑的。有人计算,如果把明长城所用的'砖、石和土方,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围墙,可以绕地球一周。不用说烧制这些砖石,就是把它们通过崎岖的山间小路送达修建工地,已经是一项十分宠大的工程。因此,游览长城的人莫不为先民的伟大气魄和坚毅精神所感动。

      关隘、城墙、城台和烽火台

      长城由关隘、城墙、城台和烽火台四部分组成。关隘一般都建在形势险要之处,居庸关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居庸关和八达岭附*的长城,城墙*均高7.8米,最高达14米,城墙的外侧一般都选建在陡峭的山崖上,以增加攻城的困难。每隔不远,有一座拱门,称“券门”。守城士兵由此上下。城墙顶宽达5.8米,可容五马并骑。城台是每隔300至500米的一组高出墙顶的方形建筑,是巡逻放唢的地方。烽火台专门传递军情。规定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如此传递,千里之外的敌情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使朝廷了解。

      居庸关长城建筑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山谷中间,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色瑰丽,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居庸关是从北面进入北京的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居庸关的中心,现在还保存着一个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台,叫“云台”。在元朝时,这台上建有三座石塔,于元末明初被毁。三塔毁后,在此台上又建一院,名“泰安寺”,此寺于清康熙年间被火焚毁,只剩下这个基座------云台。云台的券门内,石壁上雕刻有四大天王像,刻工精巧,姿态传神;还有梵文、藏文、蒙文、*尔文、西夏文、汉文六种文字刻成的佛经。

      去八达岭长城游览一是从市内乘游览专车前往,费用高一些,但比较舒服,并可同时游览十三陵。从北京去八达岭的公路,经修整后,*坦宽阔。也可以坐火车前往,早7时40分发车,车行2小时多。八达岭游人鼎盛,*均一天游客约万余人。

      拓展阅读:长城的故事

      民间流传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庙中有楹联这样说:「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哭崩长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徭役对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痛苦。也有的认为该故事出自战国时期。

      【有关遗迹】

      据说庙东南4公里处两块露出海面的礁石便是孟姜女的坟与碑,而庙后巨石上的小坑,为孟姜女望夫所踏足迹。所以石上刻有“望夫石”3个大字。庙内殿门两侧还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朝”、“长”两字按汉字不同读音才能读出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夫范喜良(卫辉人)被魏王征召修筑长城(今卫辉与辉县交界的战国长城)劳累而死,埋于长城之下。孟姜女寻夫哭至卫辉池山段长城,感动天地,哭塌长城,露出丈夫尸骨。至今在卫辉池山乡歪脑村一带还流传其故事,山上能见到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泪滴石。新乡市区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桥等名称。

      定城砖的传说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嘉峪山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水,不断汇合成北大河,它穿过河西走廊中段的荒原,浇灌著那一带的良田,养育著那里的各族人民。有一天,一个牧童正在荒原上放羊,迎头碰上一个古怪老头儿,身上背一袋子石沙,问他去北大河如何走,并说:"这北大河原是我的家,后来被一群百姓抢去,我这次来要用石沙堵住北大河。"牧童听后非常气愤,立刻顶撞道:"别说你用一袋石沙,就是把北边大山搬来,也妄想使北大河改道。"那老头儿一听气炸了,立刻将这袋石沙向左右撤开,骤然间,荒原上突起许多丘陵和一座大山,这座大山就是现在的嘉峪山。原来这个怪老头儿是龟精变的,只见他口念咒语,企图推倒嘉峪山来封堵北大河,正在此时,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玉皇大帝派雷神把老头儿击死了。在他死的地方,立即隆起了个山包,形状如龟,这就是现在的"龟盖山"。

    [阅读全文]...

2022-01-25 05:59:56
  • *最长的长城

  • 长城,知识
  • *最长的长城

      长城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就建造一直延续到今天,它俨然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象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长的长城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新七大奇迹之一,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据2012年国家*发布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而国家*曾于2009年公布明长城调查数据,*明长城总长为8851.8千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修筑的历史悠久,工程雄伟浩大,是新七大奇迹之一,并在“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一。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现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两千多年来,*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

      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时期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关口要隘,二是表示长城。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在史书当中很常见。

      壕堑、界壕: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

      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

      历史沿革

      长城始建于周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最早的关于长城的典故。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代,楚国最早修筑了防御别国入侵的"楚方城"揭开了*历史上记载的长城修建的帷幕。战国时期,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秦统一后,废弃了隔离各国的长城,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展和修缮,第一次形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余华里的长城,万里长城由此出现。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汉朝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从汉文帝到汉宣帝,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一万公里的长城。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

      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北方有义渠和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有东胡。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至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置上谷、渔阳、右北*、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等民族的劫掠,杀伤。

      南长城

      以楚、齐、魏、韩、中山国为代表的南长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

      1.楚国长城

      楚长城筑于楚怀王三十年之前,当时称作“方城”。其位置当从今河南泌阳北到叶县,经内乡东北而达湖北竹山县境内,用于防御邻国的进攻。

      2.齐国长城

      齐长城是利用堤防连接山脉陆续扩建而成的,在齐国南部,西起今山东*阴县东北,至胶州市南的大朱山东入海,结构主要有土筑和石砌两种。

      3.中山国长城

      中山长城是为了防御西南赵、晋的侵扰修筑的。筑于赵成侯六年(前369)。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区。

      4.魏国长城

      魏长城有两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长城(河西长城),二是南长城(河南长城)。河西长城是魏惠王在位时,利用西部边境上洛水的堤防扩大而修筑的,南起今陕西华县华山北麓的相元洞,达内蒙古的固阳。魏惠王晚年,修筑了保护国都大梁的南长城,经今河南原阳县境转向东南,向西直达新密市。

      5.韩国长城

      长城先为郑国所筑,后韩灭郑,继续修筑使用。

      综上所述,楚、齐、魏、韩和中山国之所以在南边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其他诸侯国的进攻。

      汉朝

      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了。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

      明长城修复后的长城为明长城,又张居正部下戚继光所督筑,秦代长城已成为废墟

      然而戚继光修建的长城又有南山岭长城,八达岭长城

      (为实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所修建

      清康熙帝下令:永不筑长城,至此基本无有帝王大规模修筑长城。

      唐朝

      唐长城牡丹江边墙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正式把*长城遗址牡丹江边墙三段列入*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有着“唐长城”之称的牡丹江边墙,这也是牡丹江市乃至黑龙江省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

      牡丹江边墙是渤海时期为防御北方黑水靺鞨而修筑的一条防御体系,是和*长城具有同等性质的军事防御工程。经过调查发现的牡丹江边墙长约100公里,由三段构成。牡丹江边墙一段长50公里,位于三道关一线,东起江西村西沟北山主峰,蜿蜒起伏向西北伸展,终止于西大砬子北坡。牡丹江边墙二段长30公里,位于宁安江东段,起自宁安镇牡丹江向北转弯处右岸,向老虎洞沟转向东南继续发展,调查终止于宁安良种场东侧。牡丹江边墙三段长20公里,位于镜泊湖,起自城墙砬子对岸湖边,越过湖边山,穿过201国道,在江山娇林场东南侧山上向东南发展。

      据悉,牡丹江边墙于2006年被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2008年开始,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已开始组织文物保护专业队伍对牡丹江边墙三段进行更深入调查,从而进一步了解牡丹江边墙具体长度等概况。

      2011年11月6日,享有“唐长城”之誉的牡丹江边墙与秦长城一样已被正式列入*长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齐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而又保存段落或遗迹较多的古长城,原长度1000多公里。

      关于齐长城,最早的是公元前555年(灵公二十七年),《左传》上记载:“晋侯伐齐,……齐侯御诸*阴,堑防门而守之。”这是齐国在*阴修筑的一道防御工事,防门后来一直是齐长城的一道重要关口。《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修建的记录更清楚了。大概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到齐威王和稍后建筑完成的。齐长城是西起济南长清区,东至青岛市黄岛经济开发区,横穿山东半岛。

      春秋战国时期修筑的齐长城和楚长城,是*,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长城。其中的千里齐长城距今已2500多年。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千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

    [阅读全文]...

2022-02-27 07:30:36
  • 长城

  • 长城
  •   嘉峪关的城门打开了  我像一块青砖一样落地  那些和我一样的砖  布满了泪痕    这一块块的砖淘洗着生命  有的脉络清晰  有的像一朵浮云  那些背影*似残阳    越往东的方向  脉搏好像要跳出体内  我强忍着揪心的痛  倾听脚下那一连串摄魄的声音    那些声音来的太遥远  我用心倾听着每一个音符  有的随山海关而去了  有的贯穿了我的动脉    那些在腹腔内萌芽的种子  降落的有些分量  随着烟雾穿过了丛林  有一双眼什么也没看到    多少人举着力量  多少人摇旗呐喊  嘉峪关和山海关悄悄碰撞  这一股力量谁也无法丈量

      【编者按】:关于长城的思考,因人而异,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小感受表达宏愿,从而抒发豪情。

    [阅读全文]...

2022-02-26 12:59:17
  • 长城的诗句

  • 长城
  • 长城的诗句

      《清*乐·六盘山》

      年代:现代 作者: *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满庭芳·山抹微云》

      年代:宋 作者: 琴操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

      暂停征辔,聊共引离觞。

      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霭茫茫。

      孤村里,寒鸦万点,流水绕低墙。

      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狂。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

      伤心处,长城望断,灯火已昏黄。

      《水龙吟·水晶宫映长城》

      年代:宋 作者: 张元干

      水晶宫映长城,藕花万顷开浮蕊。红妆翠盖,生朝时候,湖山摇曳。珠露争圆,香风不断,普熏沈水。似瑶池侍女,霞裾缓步,寿烟光里。霖雨已沾千里。兆丰年、十分和气。星郎绿鬓,锦波春酿,碧筒宜醉。荷橐还朝,青毡奕世,除书将至。看巢龟戏叶,蟠桃著子,祝三千岁。

      《古意》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即事》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放翁老去未忘情,镜里森然白发生。

      一片常愁见花落,三声最怕听猿鸣。

      年年双双路傍堠,夜夜短长城上更。

      晚悟一条差似可,孤舟渔火看潮*。

    [阅读全文]...

2022-01-31 01:26:18
  • 长城的介绍

  • 长城
  • 长城的介绍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长城,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城的介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城的介绍:

      *长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之后联成万里长城。*长城在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堪称世界奇迹。

      长城位于*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建持续了两千多年,根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七世纪楚国筑“方城”开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5000公里。如果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度超过了50000公里;如果把修建长城的砖石土方筑一道1厚、5米高的大墙,这道墙能够环绕地球一周有余。

      长城的主体工程是绵延万里的高大城墙,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塑造出奔腾飞跃、气势磅礴的巨龙,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万里城墙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感。

      各地的长城景观中,北京八达岭长城建筑得个性坚固,保存也最完好,是观赏长城的最好地方。此外还有金山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古北口长城等。天津黄崖关长城、河北山海关、甘肃嘉峪关也都是著名的长城游览胜地。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我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这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用心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但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6700公里。)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好处。此刻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长城于1987年12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名称由来

      *历代长城两千多年来*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

      长城

      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方城

      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汉书·地理志》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

      堑、长堑、城堑、墙堑

      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史记·秦本纪》在记载秦简公六年(前409年)沿洛水修筑长城时,就只用了“堑洛”两字。《北史·契丹传》载:“契丹犯塞,文帝北讨至*州(今河北卢龙县)遂西趣长堑。”

      塞、塞垣、塞围

      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这些被称之为塞的关隘,有的就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如《史记·匈奴列传》载:“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后汉书·乌桓传》载:“秦筑长城,汉起塞垣。”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

      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示形式。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如: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中有:“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晋书·唐彬列传》载:“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条记载:“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一百十里。”

      壕堑、界壕

      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有深广各若干丈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除金之外,基本没有使用界壕一词来称长城的。

      边墙、边垣

      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带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如《明史·戚继光传》载:“蓟镇边垣,延袤两千里。”《明史·兵志》载:“请修宣、大边墙千余里。

      主要关隘

      长城关口有: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井陉关、娘子关、雁门关、偏头关、*型关、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黄崖关、瓦桥关、虎山长城、鸦鹘关、牛庄城、分水关、宁远城、阳关、*定堡城、清阳关、新安关、镇远关、锦州城、马水口、倒马关、九门口、老龙头、董家口、刘家口、马兰关、新开口、插箭岭关、金山岭、独石口、张家口、马市口、羊房堡关、水口关、紫荆关、宣化城、三屯营、三道关、大毛山关、义院口、界岭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关、白洋峪关、青山关、铁门关、潘家口、龙井关、洪山口、上关、常峪口、狼窝沟口、新河口、白石口关、浮图峪关、乌龙沟关、飞狐口、寡妇楼、司马台、慕田峪关、沿河城、将军关、白马关、鹿皮关、河防口、莲花池关、黄花城关、撞道口关、九孔楼、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鸡鹿塞、高阙塞、大同城、杀虎口、威鲁堡口、金锁关、黄泽关、黄榆关、北楼口、宁武关、利民堡口、得胜口、镇宏堡口、*远堡、新*堡口、保*堡口、桦门堡、瓦窑口堡、镇宁堡口、镇口堡、守口堡口、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口、镇羌堡口、拒墙堡口、拒门堡口、助马堡口、破鲁堡口、保安堡口、宁鲁堡口、破虎堡口、残虎堡口、马堡口、云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败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将军会堡、丫角山、老营堡、红门口、老牛湾堡、阳方口、白草关口、广武城、北楼口、狼牙口、龙泉关、固关、鹤度岭口、马岭关、支锅岭口、峻极关、吴旗秦长城等。

    [阅读全文]...

2022-04-10 20:51:20
  • 长城的诗句

  • 长城,经典
  • 关于长城的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长城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长城的诗句1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

      3、

      《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4、《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古筑城曲》【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10、《古意》【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11、《至广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2、《阮公体》【唐】徐晶

      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1、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周朴《秋深》

      2、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李益《登长城》

      3、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贺知章《送人之军》

      4、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刘方*《梅花落》

      5、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杨师道《咏饮马应诏》

      6、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7、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李端《度关山》

      8、犹恋长城外,青青寒草春。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疲马》

      9、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卢照邻《紫骝马》

      10、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陆畅《题悟公禅堂》

      11、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姚合《送邢郎中赴太原》

    [阅读全文]...

2022-03-11 18:34:04
  • 写长城的诗句

  • 长城
  • 写长城的诗句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唐·王昌龄)

      2.清晨控龙马,弄影出花林。躞蹀依春涧,联翩度碧浔。

      苔流染丝络,水洁写雕簪。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咏饮马应诏】(唐·杨师道)

      3.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紫骝马】(唐·卢照邻)

      4.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雨雪曲】(唐·卢照邻)

      5.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送人之军】(唐·贺知章)

      6.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塞下曲】(唐·王昌龄)

      7.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唐·王昌龄)

      8.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塞下曲】(唐·常建)

      9.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

      暮到河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骢马】(唐·万楚)

      10.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桃叶宜人诚可咏,

      柳花如雪若为看。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

      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唐·刘长卿)

      11.玉塞抵长城,金徽映高阙。遥心万馀里,直望三边月。

      霜静影逾悬,露晞光渐没。思君不可见,空叹将焉歇。【关山月】(唐·徐九皋)

      12.天下今无事,云中独未宁。忝驱更戍卒,方远送边庭。

      马饮长城水,军占太白星。国恩行可报,何必守经营。【送部四镇人往单于别知故】(唐·徐九皋)

      13.一门同秘省,万里作长城。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

      词锋偏却敌,草奏直论兵。何幸新诗赠,真输小谢名。【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唐·李嘉佑)

      14.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蓟门行】(唐·高适)

      15.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梅花落】(唐·刘方*)

      16.衔杯吹急管,满眼起风砂。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

      策行须耻战,虏在莫言家。余亦祈勋者,如何别左车。【送刘判官赴丰州】(唐·卢纶)

      17.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登长城】(唐·李益)

      18.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塞下曲】(唐·李益)

      19.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统汉峰下】(唐·李益)

      20.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

      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度关山】(唐·李端)

      21.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22.孤城笛满林,断续共霜砧。夜月降羌泪,秋风老将心。

      静过寒垒遍,暗入故关深。惆怅梅花落,山川不可寻。【长城闻笛】(唐·杨巨源)

      23.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24.独向长城北,黄云暗塞天。流名属边将,旧业作公田。

      拥雪添军垒,收冰当井泉。知君住应老,须记别乡年。【送流人】(唐·张籍)

      25.将家难立是威声,不见多传卫霍名。一自元和*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唐·李涉)

      26.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题悟公禅堂】(唐·陆畅)

      27.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28.日日风吹虏骑尘,年年饮马汉营人。千堆战骨那知主,

      万里枯沙不辨春。浴谷气寒愁坠指,断崖冰滑恐伤神。

    [阅读全文]...

2022-04-10 17:22:57
  • 长城导游词

  • 长城
  • 长城导游词(精选10篇)

      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城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敬的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是导游李晓华,欢迎来到美丽的北京长城。接下来就由我为大家参观吧!

      首先呢,我们现在正站在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上,长城的总长达到了一万多千米呢,八达岭上修建的长城突兀森郁,微风兀立,好看极了!天空的半空中仙气围绕,好像进入了森林的迷幻仙境一般。

      关于长城的名句和故事传说有很多。*曾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还有著名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下面就由我为大家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吧。

      传说古代有一夫妻,夫曰范喜良,妻名曰孟姜女。其实,孟姜女并不叫这个名,一般古代女孩子的闺名不可轻易外传“孟”是家中的姓氏,“姜女”是女孩儿最大的意思,所以名字的含义是孟家大女儿的称谓。新婚不久后,因为正在修建长城,所以家中凡有男子的都被抓壮丁去修长城了。不出所料,范喜良也是其一。据说他去的那天,孟姜女和女儿哭的那叫一个惨啊。范喜良哽咽着对她们俩说;“你们不必太过伤心,等俺回来后,送你们娘俩过上好日子,快别哭了,俺瞅着都心疼。”孟姜女点了点头,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范喜良虽然走了,但却一步三回头……

      事隔五年,恍若隔世,孟姜女再也等不下去了,她背起孩子,带上干粮就去找他的如意郎君。

      总算到了工地,孟姜女找到一个人就问;“俺丈夫范喜良呢?”那人只是摇头,不说话。

      原来,范喜良早在三年前,因过度劳累而死在长城。孟姜女知道了以后,嚎啕大哭,竟将一片长城哭倒下来,长城应声倒下,她挖到了丈夫的尸骨,说;“俺来陪你了,喜良!”她一头撞墙,和范喜良做了伴儿。

      听完这个故事,大家一定对他们的爱情而感到惋惜吧!

      好了,我们就说到这多,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活动一下,两小时后在这里会合。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徐,你们可以叫我徐导游。今天,我们即将观光旅游的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八达岭长城。

      现在,我们是在长城的脚下,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你们知道吗?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到了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长城的每一块条石都有两三千斤重,在古代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

      朋友们,长城的故事还有一个传说,就是孟姜女和丈夫在成亲的晚上,秦始皇派了几个官兵把丈夫抓去建长城。孟姜女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的等着她丈夫回家,可她的丈夫却迟迟不归,孟姜女不辞劳苦、翻山越岭万里寻夫,终于在长城边找到了,可是她的丈夫早已变成一具白骨,孟姜女号啕大哭,你们看这些条石上的坑坑洼洼,就是孟姜女哭成的,并且还把长城哭倒了几十里。这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

      游客朋友们,回头看那雄伟的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很快就要和你们分手了,我真有一点依依不舍,希望有机会你们再来北京玩,我一定给你们当导游,今天的旅游到此结束!可以随时联系我,再见!

    尊敬的旅客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来到著名的长城风景区,我是此行的导游,很高兴为大家服务,大家可以叫我“王导”。

      旅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长城脚下,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长的巨龙,在嵩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经过了15个城市呢!这一段路的旁边栽满了花草树木,有松树、柏树……一眼望不到头。

      旅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走到了上山口,我们即将开始登着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大家看,长城全部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建筑叫做垛子,垛子上面的方形的口子是望口和射口,是打仗用的,各位旅客,你们可以用手摸摸,多么坚固,这也是我们的祖先用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血和泪一块一块砌成的伟大的壮举。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坐车到达了长城最高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不到长城非好汉”几个大字,站在高处俯瞰下面,不得不佩服长城的雄壮威武,这样气魄宏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我今天给大家的导游服务到此暂告一个段落,其实长城的风景远远不止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些,还有更多迷人的风光等着大家细细发掘游览。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注意安全,请大家千万不要在景区里乱扔垃圾以及在石门上刻字,谢谢大家。

      最后,真诚祝福大家在长城上玩的开心,玩的快乐,再见!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世界遗产”之一的长城。我姓吴,大家可以叫我吴导,很荣幸陪大家一起观赏长城,希望大家能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大家请看,这就是著名的长城。它是古代的军队防御工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途径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号称万里长城。它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

      大家看,这就是长城的城墙,它是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原险阻之处,上面有眺望口和射击口,供眺望和射击用。

      大家看我右手边,这是烽火台,它也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为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既科学又迅速的传递信息的方法。

      各位游客,欢乐的时光就是短暂,不知不觉分手的时候到了。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三个小时后在车上见,请按规定上车,再见!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你们这次的导游,我叫蔡烁妮。大家可以叫我蔡导。今天又我带领大家游览长城。在游览时,请大家保持长城的清洁,谢谢大家的配合。

      我们的首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气魄雄伟的长城是*的一张名片,值得一去。长城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我们首先来到的就是长城最有名的一部分——八达岭。站在八达岭上看,自然只能看到一小部分,因为长城是明朝重新修建的,西起嘉峪关,足足有一万三千多里,这是万里长城得名由来。大家看!长城全部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主城的。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长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的。打仗用的。城墙顶上那一座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用的堡垒,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打仗时,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各位游客,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这一块块有两三千斤重的条石及建筑材料都靠无数的人力抬上去的,是现代人难以想象到的壮举,难怪世界上都公认它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看!站在烽火台上,看到的长城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山的怀抱里,是何其壮观!看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壮丽的画卷,再加上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奇故事,长城会使你感到不虚此行的。

      今天就参观到这里,欢迎下次再来!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位于北京的八达岭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外来入侵,各诸侯国纷纷修筑了自己国家的烽火台。到秦始皇需要统一*后,动用了大量的劳力和物力,连接起各国烽火台,形成了气势磅礴的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真不KUI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啊!

      那时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把重达几千斤的条石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其中,十分之六的修筑者在赶赴修长城的路途中累倒在地而死去,剩下的人们有些因为没按时到达而被斩首,还有些幸存了下来。

      因此,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凝结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

      这其中还流传着一个凄美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孟姜女的未婚夫也被抓去修长城,几年下来没有一点音信,孟姜长途跋涉来到长城打听她丈夫的消息。结果被告知她的未婚夫早就累死了。这睛天霹雳让她痛不欲生,她守在丈夫的'尸体旁痛哭了三天三夜,突然,长城“哗”的一声从中间断开了。

      人们便说,是孟姜女哭倒了长城。

      因此,我们所站立,所抚摸到的每一块砖石都浸透着劳动人民的血和泪。

      1987年,这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有句俗话: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请各位好汉们攀登长城、饱览长城的秀美风光吧。

    亲爱的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们今天来到北京,我是你们这次游览长城的导游,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导。这次的旅游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一、不可以在城墙上乱涂乱画;

      二、不可以攀爬城墙;

    [阅读全文]...

2022-01-26 06:24:43
  • 长城导游词

  • 长城
  • 长城导游词(通用5篇)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城导游词(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游客们好,我的名字叫樊芮媛,你们可以叫我小樊。现在我们在长城的脚下。

      从这里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的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当时,那里没有火车、汽车,就靠古代劳动人民的肩膀和手,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下面我给大家讲个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女人,她叫孟姜女,她和她的丈夫刚结了婚,她的丈夫就被官府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足足等了三年,她来到了长城脚下,才打听到她的丈夫已经死了。最后她一哭连把八百里长城给哭倒了。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尊敬的游客朋友:

      大家好!

      欢迎您到长城游玩。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长城。

      长城位于北京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个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将各诸侯国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在秦始皇筑长城时候,发动了百万之众,竟占全国人口的20%!想当初,人们艰苦得把千斤重的条石抬上山岭,多么不容易呀!因此,游客们要做到几点:

      1、不要乱涂乱画。

      2、不要丢垃圾。

      3、不要破坏建筑物。

      长城还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一对夫妻,丈夫叫范杞梁,妻子叫孟姜女。有一天,范杞梁被士兵抓去修长城了。一年后,孟姜女要见到丈夫去,于是上路了。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修长城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丈夫早都累死了。她很伤心,便大哭起来,哭倒了八百里长城。秦始皇紧忙问其原因,听后,便答应了她一个条件:把丈夫埋了。在埋葬丈夫后,孟姜女投海自尽了。

      说着说着,我们已来到海拔888米高的好汉坡了,诸位自己都是好汉了!今天的导游就到这里。再见!

      大家现在请看正前方,那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八达岭几个红字,大家可以在这里拍几张照,当作来长城旅游的纪念。大家跟紧我,请看远处,的山岭里的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13000多里。大家请看我的右手边,城墙外沿有方形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共了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有方形的城台,请大家往后看,每隔300多米就有一座堡垒,可以用来屯兵。大家累了吧?我们到城台休息一下。休息时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长城的故事。

      传说有一个人叫孟姜女,她的丈夫被秦始皇抓去造长城了。过来几年,期间她丈夫没有写信给他,孟姜女决定去找她的丈夫。她费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长城,她找啊找啊还是没找到丈夫。他就去问丈夫的工友,工友们遗憾的说你丈夫已经死了,他知道了就开始大哭。最后她把长城都哭倒了,被埋在长城里的尸体都露了出来。孟姜女看见了丈夫的尸体,伤心欲绝跳进大海淹死了。这就是关于长城的传说了。

      各位游客们,今天我带你们游玩的时间到。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在自由活动时不要在长城乱涂乱画,不要乱丢垃圾,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小时后在下车的地方集合。祝大家旅游愉快!

      各位亲爱的旅客们,大家好。我是北京导游社的导游吴兴宇。请大家随我到长城细细游玩。

      长城*均高度约7.5米,墙的下宽约6.5米,顶上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或士兵十人并行。城墙上每隔30~40米或100~200米,于险要处筑一堡垒式堡台。堡台建筑于山脊的高处、城墙的转角处或险要之地。说到长城,我会想起传说“孟江姜女哭倒长城”。

      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征用大量的百姓男丁。

      孟姜女的丈夫就是被征去建长城的一个。一去很多年,孟姜女的丈夫一直没有回来,孟姜女离开家乡去寻找丈夫。结果发现丈夫已经劳累过度而死。由于悲痛欲绝,在修筑一半的长城边哭了三天三夜,哭倒了长城。

      在长城,我提醒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不随地吐谈、不在墙上乱涂粘遗产乱画不要口香糖吐到长城的任何一处地方。

      时间过得可真快,长城已经游玩过了,希望下次我还能为大家介绍长城。

    各位旅客:

      我是大家在这次北京长城游的导游,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林导。

      首先,我要提醒一下大家,我们今天在游览长城时,请大家除了美丽的照片和美好的回忆什么也别带走。出去脚步声和赞叹声,大家什么都不要留下。好了,我也不多说,咱们开始游览我们北京的长城吧!

      下面我来跟大家介绍长城的资料,请大家看,我身后高大雄伟的建筑物就是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蛉之间蜿蜓盘旋。长城共长一万三千多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了长城脚下。咱们边往前走边听我说。我们到的这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好,现在我们来看,这两旁凹凸不*的东西叫垛子,垛上凹下去的叫瞭望口,凸出来的城墙上面有一个方形的口子,叫射口。游客们请看,每隔三百多米就会有一个城台,那是屯兵的堡垒,如有敌人来,也可以互相呼应,传达信息。散文吧原创大家现在就可以拍照了,五分钟后在这里集合,请大家注意安全。

      今天的长城一日有,到此结束。很高兴今天可以做大家的导游,和大家相处我也觉得很快乐。很期待下次还能再见面。

    [阅读全文]...

2022-01-15 04:03:30
  • 长城的谚语 描写长城的谚语

  • 谚语,长城,励志
  • 1、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2、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3、筑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4、长城内外皆故乡。()

    5、卢沟桥的长城数不清。

    6、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7、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8、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9、万里长城最长,学汉语最难

    10、要问长城在哪里,就在百姓心坎上。

    11、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

    12、长城上的砖未知经过多少风雨。

    13、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14、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15、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16、长城易到,好汉难为。

    17、筑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18、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19、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20、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

    21、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22、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23、长城上跑步大有奔头。

    24、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25、要问长城在哪里,就在百姓心坎上

    26、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27、长城上跑步-大有奔头

    28、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29、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30、长城易到,好汉难为。

    31、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32、卢沟桥的长城-数不清

    38、17、筑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34、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35、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36、万里长城最长,学汉语最难。

    37、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

    38、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阅读全文]...

2022-01-13 13:29:45
长城之三的祝福 - 句子
长城之三的祝福 - 语录
长城之三的祝福 - 说说
长城之三的祝福 - 名言
长城之三的祝福 - 诗词
长城之三的祝福 - 祝福
长城之三的祝福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