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鸟古诗的思想

关于画眉鸟古诗的思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画眉鸟古诗的思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画眉鸟古诗的思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画眉鸟古诗的思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11) 语录(23) 说说(23) 名言(22) 诗词(1k+) 祝福(1) 心语(148)

  • 画眉鸟古诗翻译简短(画眉鸟这首诗的翻译)

  •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鸟》

    【注释】

    金笼:装饰华美的鸟笼。

    自在啼:自由自在地鸣叫。

    【译文】

    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赏析】

    比喻说明自由的重要。现常用以表达渴望摆脱朿缚,恢复自由的强烈愿望。

    早安!2019/06/27

    [阅读全文]...

2022-01-10 04:51:07
  • 画眉鸟欧阳修古诗翻译(画眉鸟宋欧阳修的古诗翻译)

  • 庆历五年(1045年),革新失败后,三十九岁的欧阳修被放逐到滁州,任滁州太守。

    在此期间,他寄情山水,恣意江湖,以宽达洒脱的大手笔写下了《醉翁亭记》《丰乐亭游春》等传世之作,以及一些独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诗词佳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首颇具艺术性与哲理性的七言绝句一一《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是一首自由的颂歌!它通过一只画眉鸟在金贵的笼子里和山林间的不同感受,来表现诗人对自然,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之情。

    全诗采取的主要手法是对比。

    前两句写画眉鸟在自然环境中自由飞翔随意歌唱的情景,首句百啭千声,既是形容声音的婉转动听繁复多样,也是表现在它的自由自在,即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承接上句,仍是随意移的注脚。以景换景,就如电影镜头,这个画面无逢嵌入到另一个画面,通过自然景观,山花灿烂,鸟儿低可栖高可息,把随意移的描述推向更高的维度,充分展现自由的可贵。又如唱歌,先是低音,继而中音高音,高亢入云,把读者的胃口吊住,为后面的转合作足了铺垫。

    其实人鸟的意识并不能共道,诗人不过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借助外物画眉鸟来抒发一下而已。

    第三句在前两句柔和的画风下,急转直下,让读者以为本可以看个文艺片,却不料切换到了惊悚片,画眉鸟不知是自入还是误入,就到了金贵的笼子里了。

    上一秒还见它在自行车后座上笑,眨眼间就又坐在宝马豪门里哭了。

    就象一支股票,先是高开高走,你在洋洋得意之时,突然黑马杀至,崩盘在即,立刻呈断崖式下跌,到了第回句,大局已定,再也无法恢复至原有的盘面,令人扼吭拊背而叹。

    三四两句,写画眉鸟的另一种生活,华贵而不能自由的环境,锁入金笼,再也不能随意移的鸣出百啭千声了。

    末三字以自在啼作结,自然而不带痕迹的衬托出金笼听的无奈。

    全诗通过强烈的对比手法,把跌荡起伏玩得天衣无缝,若非诗人有着唐宋八大家的妙手生花,谁又能有此笔力?

    就好比你在桂林玩个漂流,前一段行程*群山如画,鸟语花香,伊人在侧,风和日丽。正心情大好之时,冷不防一个急流险滩河水呈瀑布式的下行,竹筏前端已沁入水中,就在你心惊胆战以为要去河神那比武招亲之时,竹筏后半部已是跌停在河面,溅起一片水花,竹筏又复*衡*稳,向前而行。把你一个脆弱的小心脏玩得扑楞扑楞的。你侧目身旁,伊人如玉,回望身后,群山如画。于惊魂甫定之后,左右顾盼之间,内心无比洒脱,半无半丝哀怨。

    在短短二十八个字之中,诗人用大手笔,超凡脱俗的表明了自由可贵的哲理。虽有郁闷,却并不忧伤,一种宁可寄情山水也不违背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同流的洒脱之风,透字而岀。

    任何文字,写景状物的目的,不外乎抒情言志,这首《画眉鸟》也不例外。

    庆历四年,以范仲淹为首的革新派失败,范仲淹,韩琦,富弼等相继罢官。

    诗人“不畏群邪切齿之祸,敢冒一人难犯之颜”,上书为革新派辦诬。终不为庙堂所容,次年即被外放滁州。

    对于革新的失败,诗人并不象柳宗元那样表现出过多的哀怨与愤懑。他似乎并不以放逐为意,反而在滁州的山水间享受着极大的愉悦。这从他在这期间所作的《丰乐亭游春》及《醉翁亭记》中,可窥一迹。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林间也”,若把这句名言,映照这首绝句的意境,最是合适。二者差不多都是作于放逐滁州的同一时期,都是作者当时心绪的真实写照。

    通过画眉鸟对山花红紫的赞美,对金笼生活的厌恶,以及对林间自在啼的向往,真实地流露出当时的思想和情感,复杂中透着矛盾,矛盾中有着一丝洒脱,洒脱中又有着若有若无的不甘,同时也展现了一种酸葡萄的心理,你不要格老子在庙堂呆,格老子就暂时在山林间快活快活。你以为格老子吃了亏,却怎知格老子正得了便宜在卖乖呢。

    这在深层次上倒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好还”相类似,只不过一个表达的明确,一个表达的隐晦罢了。

    若抛开这些时代背景,单就以诗论诗,这首《画眉鸟》,已不足是仅限于诗人所表露的那种不以放逐为意的宽达与洒脱胸怀,和陶醉于自然山水无拘束的快感,还有颇为广泛的哲理启示,ta告诉我们,自由是可贵的,在丧失之后体会更深。

    ta还告诉我们,禁锢压抑是不可取的,是会堙没才能的。

    画眉鸟在笼中,鸣不出百啭千声的原因,是它不能随意移。只有在自在啼的自由前提下,才能充分的发挥运用好才智。

    当然了,这都是*的臆想,至于是不是诗人这首诗的初衷,就不得而知了。

    欧阳修晚年好佛,自号六一居士,*对他诗文的评价,使其荣身唐宋八大家之一,身前身后,皆有誉名,为千百年来文人所仰视。我想并不单单是诗词文章的清丽脱俗所致,亦必与其长期身居庙堂高位是分不开的。

    如古诗十九首,虽说千古流传,却至今都不知道作者是谁。

    [阅读全文]...

2022-01-05 00:13:22
  • 画眉鸟的诗意

  • 诗意
  •   《画眉鸟》

      作者:欧阳修

      原文: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

      1、啭:鸟婉转地啼叫

      2、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3、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4、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5、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6、始知:现在才知道。

      7、不及:远远比不上。

      诗意:

      千百声的鸟的鸣叫声,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

      (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在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

      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赏析:

      本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诗题一作《郡斋闻百舌》。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多么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m.ju.51tietu.net)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看山花烂漫、叶木葱笼,管什么金带紫袍;无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间清流泻出,洗尽俗尘,只余下悦耳的音韵流转。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阅读全文]...

2021-12-06 06:30:51
  • 描写画眉鸟诗句

  • 描写画眉鸟诗句

      画眉鸟 (宋)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秋叶画眉 (清)  华喦

      眉约春娇,声流秋响。

      冷烟疏雨,晴晖涤荡。

      题宋徽庙画眉百合图 (明) 高 啟

      百合无残*尘 ,汴宫啼鸟怨无人。

      不知风云龙沙地 ,还有图中此样春 。

      竹枝画眉图 ( 明 )叶 盛 (为僧题)

      禅房潇洒一尘无,粉墨何人著此图 。

      我与频伽是知已,春禽那用竹间呼 。

      四禽图 (之一)( 明 ) 李 东 阳

      春山泼黛青淋漓 ,山际春禽双画眉。

      山光物色两浓淡 ,若欲问春春不知。

      古来尤物皆成怪 ,谁遣山禽入图画。

      西京京兆今不归 ,林郎为了风流债。

      杏 花 画 眉  ( 明 )  刘 泰

      粉红花开满枝春, 嫩色柔香过雨时 。

      啼鸟一声庭院晓 ,隔窗催起画眉人 。

      杏 花 画 眉  ( 明)  钱 逊

      红杏花开好鸟啼 ,章台走马未归时 。

      螺青钿合蛛丝满 ,谁画青山八字眉。

      栀子画眉图   (明)   李祯

      昔年曾伴董娇娆,长把春山笑倩描。今日梁园空见画,鸟啼花落鬓萧萧。

      白 画 眉 图  ( 元 ) 陈 旅

      隋家宫妓扫长娥 ,销尽波斯百斛螺 。

      化作雪禽春树顶 ,远山无数奈愁何 。

      画眉     ( 明 )  范 言

      宝髻蓬松锦帐垂,晓晴慵起斗花枝 。

      浓妆未必能承宠,何事幽禽唤画眉。

      画  眉    (宋)   文 同

      小鸟*分倒晕名, 淡黄杏子刷双翎。雕笼妒伴因争妩, 状阁催人欲扫青。

      嫩柳梢头怜自立, 远山楼上唤谁听。

      前身应记张京兆, 叫碎花阴月满庚 。

      画眉   佚名

      杨家姊妹斗新妆,虢国双娥独擅场。

      今日花前歌宛转,依稀还似奏霓裳。

      画眉   佚名

      儿女窗间仔细猜,几番对尔理妆台。

      可知生就长眉样,不是从人画得来。

      嘉陵江上忆家   ( 清 )   王士祯

      自入秦关岁月迟,栈云陇树苦相思。

      嘉陵驿路三千里,处处青山叫画眉。

      山  径    (宋)  范 成 大

      云根新径络山腰 ,暗绿交阴宿露飘 。

      行到竹深啼鸟闹 ,鹁鸠老怨画眉娇 。

    [阅读全文]...

2022-05-21 15:06:54
  • 《画眉鸟》原文及译文

  • 《画眉鸟》原文及译文

      《画眉鸟》情景结合,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画眉鸟》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画眉鸟》原文:

      欧阳修〔宋代〕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鸟》译文:

      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动,在那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

      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画眉鸟》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既不同于咏花赏鸟的消闲之作,又有别于一般咏物寄情的诗,它本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诗。诗中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拘系与禁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最后,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前二句,通过声音与色彩的对比,描绘出山林中一种自由无拘、生机勃勃的景象:画眉鸟自由自在,鸣声婉转动人,其生存环境又是那样美好。作者这种写法的真正用意,在于和后二句构成鲜明的对比。而后二句又通过“金笼”与“山间”的对比,说明了“锁向金笼听”远远不如“山间自在啼”的歌声优美,其原因就在它受到拘禁,失掉了自由。这样,“锁向金笼”四个字,与前二句描写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人由此抒发了深长的感慨,呼唤自由,歌唱自由,追求自由,使自由成为全诗的主旋律。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对照分明,反差强烈,有利于突出诗歌的主旨。

      这首诗情景结合,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画眉鸟》创作背景:

      这是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学术界流传三种说法: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至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间;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八月间;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六月至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七月二十三日,其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阅读全文]...

2022-07-14 04:13:34
2021-12-15 18:50:47
  • 关于画眉的诗句

  •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试上张水部》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纳兰容若《菩萨蛮·寄梁汾苕中》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杜牧《题木兰庙》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纳兰容若《浣溪沙·藕荡桥边埋钓筒》

    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李白《对酒·七古》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纳兰容若《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王沂孙《眉妩·新月》

    买笑树边花已老,画眉窗下月犹残。——刘禹锡《怀妓》

    拂镜浓画眉,临风高绾髻。——刘克庄《题汤柏纪程文》

    殿角星残声乍响,景阳楼上画眉时。——沈德潜《景阳钟歌》

    此婢娇饶恼*,凝脂为肤翡翠裙,唯解画眉朱点唇。——卢仝《与马异结交诗》

    又不如东家养画眉,雕笼彩画*帘帷。——孔武仲《大热息於官亭》

    腻于琼粉白于脂,京兆夫人未画眉。——皮日休《咏白莲》

    埋没远山知几许,且收螺子画眉尖。——徐渭《次苏长公雪诗·其一》

    丧夫未经二十日,画眉重嫁盐商君。——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李贺《追赋画江潭苑四首》

    晓向妆台与画眉,镜中长欲助娇姿。——罗虬《比红儿诗(并序)》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杜甫《北征》

    清阴不让章台下,懒向他家说画眉。——张萱《曾元陟铿然亭宴集同陈用休韩伯举舍弟仲蔚分韵赋·其二》

    流落如秋娘,无复画眉妒。——陈著《戴帅初九日无憀以满城风雨*重阳为韵七首袖·吾发白且老》

    张敞画眉,谢鲲折齿。——李瀚《蒙求》

    峨眉山头月如眉,画眉夬婿归不归。——陈允*《竹枝曲》

    中官奉旨时宣唤,立马门前催画眉。——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时至正己亥岁》

    不如寄与星郎去,想得朝回正画眉。——韩偓《以庭前海棠梨花一枝寄李十九员外》

    偶然涂抹为新句,画眉深浅乖时裁。——曾国藩《憩红诗课戏题一待于后》

    大虫舌上翻筋斗,却笑金刚学画眉。——白玉蟾《赠城西谢知堂》

    摇摇珂佩堤上归,朝回无事但画眉。——胡奎《张京兆》

    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吴融《御沟十六韵》

    [阅读全文]...

2022-02-10 10:27:14
  • 古诗嫦娥中心思想130句

  • 思想,经典
  • 嫦娥奔月课文主要内容

      神话中的嫦娥因服用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嫦娥奔月课文主要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嫦娥奔月课文主要内容

      后羿射日成功后娶了嫦娥,王母给了他一包成仙的药,但后羿只想和嫦娥在人间长相厮守。后来因为降蒙心怀不轨,嫦娥被迫把这包药吃了,飞落到月亮上成了仙,从此两人分离。此后百姓们开始向嫦娥祈求吉祥*安。

      嫦娥奔月课文原文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

      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

      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武艺。有个叫逢蒙的,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

      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他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他们在院子里摆上嫦娥*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扩展阅读:文献记载

      最早纪录嫦娥事迹的是商代的巫卜书

      秦代王家台秦简《归藏》,于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其中的《归妹》卦辞为:昔者恒我(姮娥)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将往,而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恒我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

      西汉初期的《淮南子》(公元前139年成书)。其中使用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作为典故引用:“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东汉高诱为《淮南子》作的注解中写道:“姮娥,羿妻也。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晋代干宝所著《*》中的记述并认为是引自《灵宪》。

      南朝齐国的刘勰在成书于公元501至502年的《文心雕龙·诸子》篇中记载:“《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姮娥奔月。”

      南朝梁国萧统在《文选》中选入了王僧达的《祭颜光禄文》,其中有“凉阴掩轩,娥月寝辉”的句子。

      南朝梁国刘昭编写的《后汉书·天文志上》补注引东汉张衡所著《灵宪》曰:“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

      唐朝的李善在注释时写道:“《周易》、《归藏》曰,昔日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同样提及《归藏》中嫦娥奔月的记录。

      唐代《初学记》引用古本的《淮南子》,其中的版本则是:“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唐代李商隐在《常娥》一诗中“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间接提及嫦娥奔月。

    [阅读全文]...

2022-05-08 08:59:26
  • 江南春古诗的中心思想

  •   《江南春》是我们都熟悉的一首,那么关于它的中心思想又是怎样的呢?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诗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

      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风飘动。

      南朝统治者笃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庙,

      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中心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表达了作者的情绪很中性,既无明显的憎 ,也无明显的恶.仅仅是在单纯的写景、咏春.

      赏析分歧

      关于《江南春》绝句的主旨,有没有借古讽今是分歧较大的地方。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处时代的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或认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达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认为主旨在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他们认为晚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有的研究者不以为然。他们只是认为这首诗只是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了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来源:中书省别名紫微省,因此人称其为“杜紫薇” )晚唐时期.唐代家,*称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ē)房宫赋》亦颇有名。

      杰出的诗人、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xiū zhuàn),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杜甫与合称“李杜”,为了跟杜甫与李白区别开来,诗人与杜牧即“小李杜”。

    [阅读全文]...

2021-12-27 04:26:23
  • 描写月亮的古诗思乡

  • 月亮,思乡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很多有关于月亮的描写带有思乡的意味,有一种奇妙的联系。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拓展阅读:描写月亮的诗

      1、《宿建德江》

    [阅读全文]...

2021-12-11 12:42:53
画眉鸟古诗的思想 - 句子
画眉鸟古诗的思想 - 语录
画眉鸟古诗的思想 - 说说
画眉鸟古诗的思想 - 名言
画眉鸟古诗的思想 - 诗词
画眉鸟古诗的思想 - 祝福
画眉鸟古诗的思想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