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引发的古诗

关于寒气引发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寒气引发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寒气引发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寒气引发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4) 语录(1) 说说(8) 名言(1) 诗词(333) 祝福(12k+) 心语(1)

  •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注释:

      1、三五:农历十五日。

      2、四五:农历二十日。

      3、三岁:三年。灭:消失。

      4、区区:指相爱之情。

      译文:

      农历十月,寒气逼人,

      呼啸的北风多么凛冽。

      满怀愁思,夜晚更觉漫长,

      擡头仰望天上罗列的星星。

      十五月圆,二十月缺。

      有客人从远地来,带给我一封信函。

      信中先说他常常想念着我,

      后面又说已经分离很久了。

      把信收藏在怀袖里,

      至今已过三年字迹仍不曾磨灭。

      我一心一意爱着你,

      只怕你不懂得这一切。

      赏析:

      这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丈夫久别,凄然独处,对于季节的迁移和气候的变化异常敏感;因而先从季节、气候写起。孟冬,旧历冬季的第一月,即十月。就一年说,主人公已在思念丈夫的愁苦中熬过了春、夏、秋三季。冬天一来,她首先感到的是“寒”。“孟冬寒气至”,一个“至”字,把“寒气”拟人化,它在不受欢迎的情况下来“至”主人公的院中、屋里、乃至内心深处。主人公日思夜盼的是丈夫“至”、不是“寒气至”。“寒气”又“至”而无犹不“至”,怎能不加倍地感到“寒”!第二句以“北风”补充“寒气”;“何惨栗”三字,如闻主人公寒彻心髓的惊叹之声。时入孟冬,主人公与“寒气”同时感到的是“夜长”。对于无忧无虑的人来说,一觉睡到大天亮,根本不会觉察到夜已变长。“愁多知夜长”一句、看似*淡,实非身试者说不出;最先说出,便觉新警。主人公经年累月思念丈夫,夜不成寐;一到冬季,“寒”与“愁”并,更感到长夜难明。

      从“愁多知夜长”跳到“仰观众星列”,中间略去不少东西。“仰观”可见“众星”,暗示主人公由辗转反侧而揽衣起床,此时已徘徊室外。一个“列”字,押韵工稳,含意丰富。主人公大概先看牵牛星和织女星怎样排列”,然后才扩大范围,直至天边,反复观看其他星星怎样排列。其观星之久,已见言外。读诗至此,必须联系前两句。主人公出户看星,直至深夜,对“寒气”之“至”自然感受更深,能不发也“北风何惨栗”的惊叹!但她仍然不肯回屋而“仰观众星列”,是否在看哪些星是成双成对的,哪些星是分散的、孤零零的?是否在想她的丈夫如今究竟在哪颗星下?

      “三五”两句并非写月,而是展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观星之时自然会看见月,因而又激起愁思:夜夜看星星、看月亮,盼到“三五”(十五)月圆,丈夫没有回来;又挨到“四五”(二十)月缺,丈夫还是没有回来!如此循环往复,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丈夫始终没有回来啊!

      “客从”四句,不是叙述眼前发生的喜事,而是主人公在追想遥远的往事。读后面的“三岁”句,便知她在三年前曾收到丈夫托人从远方捎来的一封信,此后再无消息。而那封信的内容,也不过是“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不难设想:主人公在丈夫远别多年之后才接到他的信,急于人信中知道的,当然是他现在可处、情况如何、何时回家。然而这一切,信中都没有说。就是这么一封简之至的信,她却珍而重之。“置书怀袖中”,一是让它紧贴身心,二是便于随时取出观看。“三岁字不灭”,是说她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一切,都表明了她是多么的温柔敦厚!

      结尾两句,明白地说出她的心事:我“一心抱区区(衷爱)”,全心全意地忠于你、爱着你;所担心的是,我们已经分别了这么久,你是否还知道我一如既往地忠于你、爱着你呢?有此一结,前面所写的一切都得到解释,从而升华到新的境界;又馀音袅袅,馀意无穷。

      “遗我一书札”的“我”,乃诗中主人公自称,全诗都是以“我”自诉衷曲的形式写出的。诗中处处有“我”,“我”之所在,即情之所在、景之所在、事之所在。景与事,皆化入“我”的心态,融入“我”的情绪。前六句,“我”感到“寒气”已“至”、“北风惨栗”;“我”因“愁多”而“知夜长”;“我”徘徊室外,“仰观众星”之罗列,感叹从“月满”变月缺。而“我”是谁?“愁”什么?观星仰月,用意何在?读者都还不明底蕴,唯觉诗中有人,深宵独立,寒气彻骨,寒星伤目,愁思满怀,无可告语。及至读完全篇,随着“我”的心灵世界的逐渐坦露,才对前六句所写的一切恍然大悟,才越来越理解她的可悲遭遇和美好情操,对她产生无限同情。

    [阅读全文]...

2021-12-02 10:57:02
  • 引发思乡之情的古诗

  • 思乡
  •   思乡的梦绵延不绝,思乡的也很多,一起来重温一下吧。

      《静夜思》

      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月夜忆舍弟》

      唐·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示儿》

      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夜雨寄北》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人日思归》

      南北朝·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宿建德江》

      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阅读全文]...

2022-07-21 11:11:50
  • 孟冬寒气至古诗

  • 孟冬寒气至古诗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翻译」

      农历十月,寒气逼人,呼啸的北风多么凛冽.

      满怀愁思,夜晚更觉漫长,抬头仰望天上罗列的星星.

      十五月圆,二十月缺有客人从远地来,带给我一封信函.

      信中先说他常常想念着我,后面又说已经分离很久了.

      把信收藏在怀袖里,至今已过三年字迹仍不曾磨灭.

      我一心一意爱着你,只怕你不懂得这一切.

      「注释」

      三五:农历十五日

      四五:农历二十日

      三岁:三年灭:消失

      区区:指相爱之情

      「赏析」

      《孟冬寒气至》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丈夫久别,凄然独处,对于季节的迁移和气候的变化异常敏感;因而先从季节、气候写起。孟冬,旧历冬季的第一月,即十月。就一年说,主人公已在思念丈夫的愁苦中熬过了春、夏、秋三季。冬天一来,她首先感到的是“寒”。“孟冬寒气至”,一个“至”字,把“寒气”拟人化,它在不受欢迎的情况下来“至”主人公的院中、屋里、乃至内心深处。主人公日思夜盼的是丈夫“至”、不是“寒气至”。“寒气”又“至”而无犹不“至”,怎能不加倍地感到“寒”!第二句以“北风”补充“寒气”;“何惨栗”三字,如闻主人公寒彻心髓的惊叹之声。 时入孟冬,主人公与“寒气”同时感到的是“夜长”。对于无忧无虑的人来说,一觉睡到大天亮,根本不会觉察到夜已变长。“愁多知夜长”一句、看似*淡,实非身试者说不出;最先说出,便觉新警。主人公经年累月思念丈夫,夜不成寐;一到冬季,“寒”与“愁”并,更感到长夜难明。

      从“愁多知夜长”跳到“仰观众星列”,中间略去不少东西。“仰观”可见“众星”,暗示主人公由辗转反侧而揽衣起床,此时已徘徊室外。一个“列”字,押韵工稳,含意丰富。主人公大概先看牵牛星和织女星怎样排“列”,然后才扩

      大范围,直至天边,反复观看其他星星怎样排列。其观星之久,已见言外。读诗至此,必须联系前两句。主人公出户看星,直至深夜,对“寒气”之“至”自然感受更深,能不发也“北风何惨栗”的惊叹!但她仍然不肯回屋而“仰观众星列”,是否在看哪些星是成双成对的,哪些星是分散的、孤零零的?是否在想她的丈夫如今究竟在哪颗星下?

      “三五”两句并非写月,而是展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观星之时自然会看见月,因而又激起愁思:夜夜看星星、看月亮,盼到“三五”(十五)月圆,丈夫没有回来;又挨到“四五”(二十)月缺,丈夫还是没有回来!如此循环往复,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丈夫始终没有回来啊!

      “客从”四句,不是叙述眼前发生的喜事,而是主人公在追想遥远的往事。读后面的“三岁”句,便知她在三年前曾收到丈夫托人从远方捎来的一封信,此后再无消息。而那封信的内容,也不过是“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不难设想:主人公在丈夫远别多年之后才接到他的信,急于人信中知道的',当然是他现在可处、情况如何、何时回家。然而这一切,信中都没有说。就是这么一封简之至的信,她却珍而重之。“置书怀袖中”,一是让它紧贴身心,二是便于随时取出观看。“三岁字不灭”,是说她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一切,都表明了她是多么的温柔敦厚!

      结尾两句,明白地说出她的心事:我“一心抱区区(衷爱)”,全心全意地忠于你、爱着你;所担心的是,我们已经分别了这么久,你是否还知道我一如既往地忠于你、爱着你呢?有此一结,前面所写的一切都得到解释,从而升华到新的境界;又馀音袅袅,馀意无穷。

      “遗我一书札”的“我”,乃诗中主人公自称,全诗都是以“我”自诉衷曲的形式写出的。诗中处处有“我”,“我”之所在,即情之所在、景之所在、事之所在。景与事,皆化入“我”的心态,融入“我”的情绪。前六句,“我”感到“寒气”已“至”、“北风惨栗”;“我”因“愁多”而“知夜长”;“我”徘徊室外,“仰观众星”之罗列,感叹从“月满”变月缺。而“我”是谁?“愁”什么?观星仰月,用意何在?读者都还不明底蕴,唯觉诗中有人,深宵独立,寒气彻骨,寒星伤目,愁思满怀,无可告语。及至读完全篇,随着“我”的心灵世界的逐渐坦露,才对前六句所写的一切恍然大悟,才越来越理解她的可悲遭遇和美好情操,对她产生无限同情。

    [阅读全文]...

2021-11-30 00:11:02
  • 睡姿不对易引发噩梦

  • 睡姿不对易引发噩梦

      睡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睡眠质量好,早晨起床会感到精力充沛,做事情效率会很高,反之,则会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不佳,影响工作。而睡眠质量的好坏与睡眠姿势有着直接的联系。下面为大家带来了睡姿不对易引发噩梦,欢迎大家参考!

      睡姿不对易引发噩梦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睡觉时的睡姿会影响睡眠,睡姿不正确容易使人做恶梦。

      研究表明,左侧卧睡觉更容易做恶梦,而右侧卧睡眠质量相对较高。约有40%的人表示自己*惯左侧卧睡并且会做恶梦,相比之下,右侧睡觉做恶梦的人只占14.6%。更令人惊奇的是,右侧卧睡觉的人在睡梦中容易感觉到放松和安全感,梦境甜美。

      同时,俯卧睡觉的人更容易做美梦,因为俯卧睡觉会使人联想到性行为。支持一种说法的原因是,在俯卧睡觉时,人们接触到空气较少,思维容易受限,像被手脚被绑起来一样,所以脑海中会产生较多的性爱思想。另一种观点认为,当有一个默默爱慕自己的人,俯卧睡觉时更容易联想到“**狂”。

      这项研究为睡姿影响梦境提供了有力证据。我相信人的大脑在睡眠时并不是完全和外界分离的。人们在现实环境中接收到的.刺激在白天可能体会不深,但是会进入夜晚梦境中,大脑就会无意识的对这些刺激进行加工,形成各种梦境。

      姿势

      *卧

      生活中,选择*卧睡姿的人群占比较大的比重,也是经常被推荐的一种姿势。这种睡眠姿势不会压迫体内脏腑等器官,还可以让脊椎部位成一条线,能有效缓解颈部、背部酸痛的症状。但这种睡姿容易导致舌根下坠、阻塞呼吸,不适合经常打呼噜或是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

      仰卧

      *些年,随着昂首床垫即护脊床垫的出现,又增加了一种仰卧的睡姿。因为昂首床垫的头部是斜的,所以仰卧是不同于*卧的,它是能让你的脊柱更加后仰的睡姿,这能起到矫正脊柱的作用。当然,最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仰卧二至五个小时,然后再放上昂首床垫枕头采用*卧睡觉。当然,刚开始使用昂首床垫时可以时间短一些,如一个小时左右——还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吧。

      左侧卧

      左侧卧虽然看上去很舒服,有利于身体放松,消除疲劳,但因为心脏位于左胸腔,这种睡姿很容易压迫心脏,若想保证全身的血液循环,会加重心脏负担。所以,有心脏疾病的人或老年人不建议采用这种睡姿。

      右侧卧

      右侧卧的睡姿是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一种健康姿势,会使人的睡眠有稳定感,且有利于胃肠道的正常运行,可促进消化,还不会压迫心脏。但是,这种睡姿其实也有弊端,就是会影响右侧肺部运动,如果有肺气肿或是肺部不太好的人,最好不要选择右侧卧。

      俯卧

      很明显,俯卧是比较不健康的一种睡姿。因为人在趴着的时候,会使胸部受到压迫,导致出现心脏不适、呼吸困难的情况。而且,这种睡姿很难让脊柱保持中央位置,会给关节和肌肉带来压力,刺激神经,时间久了,腰背就会产生疼痛、麻木的感觉。而且,俯卧时颈部向侧面扭转,头部歪向一边,很容易导致颈肌受损。所以,一般不推荐采取这种睡姿。

    [阅读全文]...

2022-04-16 08:58:12
  • 孟冬寒气至翻译及注释(孟冬寒气至古诗赏析)

  • 今天我们来看《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孟冬寒气至》,大家一看就能知道是什么季节了,已经是冬天了。“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就是说冬天来了,北风刮得多厉害啊。“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为什么“愁多知夜长”呢?因为她很愁啊,所以晚上睡不着,失眠,因为失眠,才发现夜晚特别的长,所以呢,就起来数星星,看看今天晚上有没有流星雨,所以是“仰观众星列”。这个“愁多知夜长”很符合我的状况,我也是和女主人公一样,晚上睡不着失眠愁得一塌糊涂,越愁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愁,仿佛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系统中去了。这不,深更半夜我来刷头条,但我愁的对象不一样啊,不是儿女情长啊,我那是愁事业,压力大愁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啊,是和我一样的同感,还是跟女主人公一样的同感,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大家自个儿理会嘛。

    好,言归正传,接着又说了,“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三五”一十五嘛,“四五”二十嘛。“三五明月满”,十五的时候肯定是满月了。“兔”就是兔子,“蟾”就是蟾蜍、蛤蟆,据说月亮里面有玉兔,还有蛤蟆,所以这个“蟾”和“兔”都是比喻月亮。“四五蟾兔缺”,就是说二十的时候,月亮就缺了。这个很简单,但是问题就来了,那现在是“三五”还是“四五”呢?推理可得是四五,因为前面有一句话,“仰观众星列”,这天晚上有很多星星,有很多星星的时候肯定不会是满月,因为如果是满月的话,是看不到很多星星的。那么这里为什么要说到月亮缺呢?肯定是有喻意的嘛。因为月亮的缺,往往比喻人的离别,说到这大家是不是想到苏轼的两句词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的缺是比喻人的离别的,所以表面上是写月,其实是写人。

    再看“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这就是回想了,是回忆,说以前曾经有一个朋友从远方来,带了一封书信给我。这封书信当然就是这个男人写给这个女人的了,信上写的是什么呢?写的是“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就是说我们离别得太久了,我很想你。这里面注意一个结构,“上言什么,下言什么”,在古诗里面经常这样写,“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这样一个结构,其实《古诗十九首》里面很多诗歌都是这样一个结构,一方面说我们分别得太久了,一方面说我很想你,这是啥,说事抒情嘛。我们上章《行行重行行》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长相思”和“久离别”的结构。“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都是写“久离别”;后面“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都是写“长相思”。大家写情书也可以这样写的啊,特别当下异地恋的啊,先写“久离别”,再写“长相思”,这是写诗写文章的一个手法,先叙事,后抒情。不过现在互联网太发达了,都视频聊咯,想想还是十几年前那会,上中学那会好,大家都写过情书吧,反正我是没写过,不过倒是收过不少,但咱都不回的,为嘛?我那会要读书的嘛。

    ​好了,又扯远了呀,后面接着说,“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置书怀袖中”,“怀袖”在哪里出现过,在《庭中有奇树》里面出现过,“馨香盈怀袖”,相同的词语又出现了。这封书信很珍贵,我一直珍藏着,把它放在怀中。“三岁字不灭”,三年来这个字都没有磨灭,表面上是说字不灭,实际上是说情不灭,我对你的情感没有消减,还是那么深。你看,这写的多厉害,足以看出这份爱多刻骨铭心啊,太美好了太感人了!还有啊,从这里看得出来,这个男人是什么时候写的这封信,是三年前,写了这封信之后就一直没有音信,至少是三年都还没有回来。也就是说,这个女人等这个男人等了三年多了,这时间真是很长的。但是好像又不够长,为啥?杨过等小龙女,等了十六年嘛,所以我觉得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面,哪一部写情感写得最深最感人的?就是《神雕侠侣》。再看“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区区”指的就是诚挚之情,说我一心抱着爱你的诚挚之情,就是怕你不知道啊。

    说到这讲完了,这首诗歌里面的这个女主人公啊,这个思妇的形象,和《行行重行行》里面的是一样的,虽然你不回来,三年你都不回来,大概你是抛弃我了,但是我还是一直深爱着你。这两个思妇的形象是一样的,都是很忠贞的,而且情感也差不多,都带一点点绝望,而且季节都是冬天。

    这种情感,也只古时有咯,现在社会不一样了,​时代也在快速变化,少了,少了,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纯真一定要得以保留,不然是一遭多么可悲的人生啊。

    好了,回见!​

    [阅读全文]...

2022-04-02 11:36:49
  • 寒露节气的古诗

  • 寒露,节气
  • 寒露节气的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露节气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池上的景象。袅袅的凉风吹动,凄冷的寒露凝结。兰草衰零花越来越白,荷破叶子却更青了。沙鹤独自栖在沙滩上,两只水萤齐飞。如果说寥落孤寂的境地,那就是酒醒之时看着这些凄冷景色。

      张九龄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唐]钱起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

      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这个秋日的寒露时节,钱起漂泊千里,想家了。

      飘泊在外,很多时间没有再相宜,可秋天来了,思念也来了。飘泊千万里,离家的悲伤又增加了许多重。云彩跟着大雁去了,寒露滴着蟋蟀等鸣虫。伸着脖子遥看着天边,就像听到故园的钟声一样。

      [宋]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烟水茫茫。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柳永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词人凭阑远望,但见秋景萧疏,花老,梧叶黄,烟水茫茫,故人不见,悲秋伤离之感充盈心头。

      在下片中回忆昔日文期酒会、相聚之乐,慨叹今日相隔遥远,消息难通。最后“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回应开头“望处”。

      全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初到陆浑山庄

      宋之问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

      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唐]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这首诗写木芙蓉花。

      芙蓉,因其花皎若芙蓉出水,似莲花展瓣,故名“木莲花”,而莲似芙蓉,又名“水芙蓉”,两者名归一宗,所以词中才有“认同宗,莲与芙蓉”。又莲生于水,故曰“水间红”,芙蓉开于晚秋,可谓天生“寒露中”。

      芙蓉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又名“拒霜花”。芙蓉临水,波光花影,相映成趣,若芦枫为伴,则更相得益彰。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卢照邻

    [阅读全文]...

2022-07-28 02:29:46
  • 24节气中的寒露古诗

  • 寒露,节气
  • 24节气中的寒露古诗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寒露传统*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4节气中的寒露古诗(精选38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池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2、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韦应物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3、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张九龄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4、送十五舅

      王昌龄

      深林秋水*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5、黄雀行

      李频

      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

      6、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7、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8、败荷鹡鸰图

      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阅读全文]...

2022-05-23 00:40:33
  • 大寒节气的诗句古诗

  • 大寒,节气
  • 大寒节气的诗句古诗

      大寒节气的诗句古诗(精选30首)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寒节气的诗句古诗(精选30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

      唐代:元稹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2、和仲蒙夜坐

      宋 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3、题浮光丘家山寺

      宋王之道

      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

      曈曚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

      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乾。

      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怀亲眼欲酸。

      4、游慈云

      宋 陈著

      老怀不与世情更,才说閒行兴翼然。

      微湿易乾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寻梅山自妍。

      笑问松边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5、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宋 方回

      极目无穷*宽,仰天如以浑仪观。

      日躔箕斗逢长至,月宿奎娄届大寒。

      肘后方多难却老,杯中物到莫留残。

      来年七十身犹健,容膝归欤亦易安。

      6、永乐沽酒

      宋 方回

      大寒岂可无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

      楮币破悭捐一券,瓦壶绝少约三升。

      村沽太薄全如水,冻面微温尚带冰。

      爨仆篙工莫相讶,向来曾有肉如陵。

      7、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宋代:苏轼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

      东坡数间屋,巢子与谁邻。

      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

      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

      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

      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

      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

      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蛩呻。

      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

      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8、寒呈张太博

      宋代:郑獬

    [阅读全文]...

2022-02-14 11:24:00
  • 关于大寒节气的古诗

  • 大寒,节气
  • 关于大寒节气的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寒节气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寒吟》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元沙院》宋·曾巩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

      经台日永销香篆,谈*风生落麈毛。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回次妫川大寒》宋·郑獬

      地风如狂兕,来自黑山旁。坤维欲倾动,冷日青无光。

      飞沙击我面,积雪沾我裳。岂无玉壶酒,饮之冰满肠。

      鸟兽不留迹,我行安可当。云中本汉土,几年非我疆。

      元气遂隳裂,老阴独盛强。东日拂沧海,此地埋寒霜。

      况在穷腊后,堕指乃为常。安得天子泽,浩荡渐穷荒。

      扫去妖氛俗,沐以楚兰汤。东风十万家,画楼春日长。

      草踏锦靴缘,花入罗衣香。行人卷双袖,长歌归故乡。

      《村居苦寒》唐·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唐·耿湋

      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

      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岁寒知松柏》宋·黄庭坚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心藏後凋节,岁有大寒知。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大寒出江陵西门》宋·陆游

      *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冬行买酒炭自随》宋·曾丰

      大寒已过腊来时,万物那逃出入机。木叶随风无顾藉,溪流落石有依归。

      炎官后殿排霜气,玉友前驱挫雪威。寄与来鸿不须怨,离乡作客未为非。

      其一:题浮光丘家山寺

      年代:【宋】作者:王之道

      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

      曈曚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

      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烧晓霜乾。

      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怀亲眼欲酸。

      其二:和仲蒙夜坐

      年代:【宋】作者: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其三:游慈云

      年代:【宋】作者:陈着

      老怀不与世情更,才说闲行兴翼然。

    [阅读全文]...

2022-03-24 17:42:27
  • 大寒节气的古诗

  • 大寒,节气
  • 大寒是冬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在每年阳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开始。从农历上看,大寒一般是在十二月(腊月)中旬。所谓大寒,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此时天气冷到了极点。古书上说,“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不过,中国人常说,“否极泰来”,大寒是最冷的时候,却也包含了来年的勃勃生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寒节气的古诗,欢迎阅读!

    1、

    子夜四时歌•冬歌(二首)

    南朝民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

    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

    2、

    十二月十五夜

    清 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3、

    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4、

    村居苦寒

    唐 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5、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

    山园小梅

    宋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7、

    邵伯梵行寺山茶

    宋 苏轼

    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君君不会,灿红如火雪中开。

    8、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宋 黄庭坚

    [阅读全文]...

2022-02-23 14:56:21
寒气引发的古诗 - 句子
寒气引发的古诗 - 语录
寒气引发的古诗 - 说说
寒气引发的古诗 - 名言
寒气引发的古诗 - 诗词
寒气引发的古诗 - 祝福
寒气引发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