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有方寸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有方寸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有方寸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有方寸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方寸之地的意思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寸之地的意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方寸之地 [fāng cùn zhī dì]
解释:指人心。后用来指人心胸狭隘。
*义词:弹丸之地、立锥之地、一矢之地、
反义词:五湖四海
1、这里室内室外相通,开阔视野与私密生活浓缩于方寸之地。
2、方寸之地,文字小如粟粒,却字字清晰、苍劲有力。
3、虽然身处自由开明的方寸之地,这对伴侣仍然坚持她们和她们女儿的权利应该得到保障。
4、各派的不同特点在印章中方寸之地呈现出神采各异的风貌。
5、方寸之地,把生活安排得舒适方便有条理是小户型的设计、使用、家具摆设的奥秘所在。
6、即便是最漫不经心的游客,也能立即察觉到卢旺达这片方寸之地与非洲大陆其余地方的不同。
7、成年的他在自己的方寸之地独舞,万物不滞,怡然自得。
8、影片处处以小见大,以方寸之地显天地之宽。
9、它和邮票一样因以方寸之地融入大千世界,显现艺术之花而得名。
10、在方寸之地打出漂亮的拳招,幽默笔法必不可少。
11、虽只有这方寸之地,但也小中见大,寓意深刻。
12、这方寸之地记录着20名女工休息、欢聚时的多彩瞬间。
13、方寸之地,密集地展示着全国各省市区中草药的精华。
14、那块小小的方寸之地,却是他们可以不掩本性释放真实的归宿。
15、闹市区中有一块风景怡人的方寸之地,极为珍贵。
16、每位旅行者抚卷之时,即可于方寸之地博览天下美景。
17、我国关注这片方寸之地,而对她的了解却是那样少。
18、古典江南园林的妙趣,在于以方寸之地容纳亭台楼榭,山川湖泊,其建筑环境本身,就是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画卷。
19、该岛占地8亩,绿水环抱,翠杨拱卫,方寸之地,景色迷人。
20、小院里人群挤得水泄不通,只腾出一小片方寸之地。
21、方寸之地,玄关也是一道关隘。
22、但风险是,囿于方寸之地的阋墙之争将意味着这一机遇的错失。
23、画舫斋方寸之地,如同世外桃源,非有人指点才可以达到,否则也不易涉足。
24、小小细节造就个性空间,方寸之地是我自己的'舞台,有品质的生活源于惠达洁具。
25、鉴于目前的状况,笔者不能不借此方寸之地,作一点提醒。
26、方寸之地,一时此起彼伏着天南海北的乡音。
27、低着头,刘景出了门,一路无言回到了自己那方寸之地,一个脏兮兮的破烂小屋。
28、时间在她的思索中一点点流逝,我也因为无事可做为自己点上了一支烟,于是自己所在的方寸之地也变得迷离了起来,好似呼应着整条西塘街的孤独。
29、灼热的火气渐渐散去,整个院子里除了我和张雨欣落脚的方寸之地还算完好,其余的地方都已经化成了灰烬,青砖已经被烧得松脆,踩上去就碎成一摊。
30、张简易的木桌,几条长凳,便构成了老板这对年迈的夫妇赖以维持升级的方寸之地。
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杜荀鹤《感寓》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李清照《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柳永《采莲令·月华收》
赖遇南*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贺铸《石州引·薄雨收寒》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李白《箜篌谣》
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元稹《思归乐》
慵甚嵇康竟不回,何妨方寸似寒灰。——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不报父母恩,方寸底模样。——寒山《诗三百三首》
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处。——寒山《诗三百三首》
不知愁怨情若何,似有锋铓扰方寸。——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五拍》
君家三兄旧山侣,方寸久来常许与。——李涉《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
才见规模识方寸,知君立意象沧溟。——方干《于秀才小池》
我侯方寸澄止水,镇以寡欲抚以诚。——程公许《泸水清》
神明复还方寸静,万卷旧书仍次部。——蔡襄《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
偶得凶丑降,功劳愧方寸。——元结《忝官引》
是非斗方寸,荤血昏精魄。——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
载车必百两,独以方寸摄。——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
六尺安敢主,方寸由自调。——元稹《酬刘猛见送》
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吴筠《游仙二十四首》
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铜官窑瓷器题诗》
采真方寸成丘壑,五岳真形醉里藏。——王叔承《东海游仙歌简王学士元驭王中丞元美》
唯应方寸内,此地觅宽闲。——白居易《题新昌所居》
知艰行尤艰,方寸宜默识。——方回《题柯德阳埽尘斋》
大道不离方寸地,工夫细密有行持。——白玉蟾《大道歌》
默坐各无语,方寸究徘徊。——朱元璋《善世禅师游方归朝》
一雨果从方寸来,此念端诚本天与。——郑清之《客有诵袁蒙斋得雨酬倡之什辄赓元韵志喜也呈·雷伯四月瘖无声》
遂令边雁转怕人,绝域何由达方寸。——刘商《胡笳十八拍》
不知愁怨意若何,似有锋铓扰方寸。——刘商《胡笳十八拍》
肌肤虽瘦损,方寸任清虚。——白居易《仲夏斋居,偶题八韵,寄微之及崔湖州》
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白居易《闻雷》
敛之入方寸,可续千古弦。——方回《西斋秋感二十首·寂静无所为》
高明常鉴照,方寸欲何之。——赵光义《缘识·寂静人歌咏》
而于方寸内,未有是愁结。——皮日休《三羞诗三首》
江山一洗尘土空,使我方寸成恢廓。——朱诚泳《咏雪和欧阳公禁体韵》
三年读礼经,方寸恒戚戚。——凌云翰《南山纪事诗为杨复初赋》
共嗟含恨向衡阳,方寸花笺寄沈郎。——罗虬《比红儿诗(并序)》
童年献赋在皇州,方寸思量君与侯。——严维《馀姚祗役奉简鲍参军》
眼底胸中本荡*,那有五岳起方寸。——于成龙《忍字歌》
竹叶竹枝竹本根,方寸中藏竹天地。——方回《题罗观光所藏李仲宾墨竹》
吾侪古豪傑,方寸浴日月。——李覯《江亭醉后》
爱君方寸间,醇朴乃器师。——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
修短洪纤应赋定,好存方寸一由渠。——赵孟坚《及书六考喜效白体》
归去来兮归去来,渊明方寸焉在哉。——方回《题渊明采菊图》
汲汲淬事功,方寸俱缪悠。——方回《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
人心何危患多岐,方寸之铁贵自持。——元鼎《方寸铁歌赠伯盛朱隐君》
终古不磨方寸恨,深恩未有一分酬。——程公许《过万里桥辛已人仲二十五日送别先君於此挽仰》
未必方寸间,得如吾快活。——白居易《偶作二首》
方寸的诗词典故
本指一寸见方的心部,是心的别名,由“方寸之地”节略而来。古人以“方寸之地”指心,始于《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 方寸之地虚矣。”讲的是一个悟道体虚的故事: 龙叔称病,请文挚诊视。文挚让龙叔向阳站着,自己从他背后观看,说:“我看到你的心了。你的心已虚空无物,和圣人差不多了。”方寸是指“见方一寸”的大小。称心为“方寸之地”,是说心虽小而能至大的意思。至晋代陈寿撰《三国志》,略言为“方寸”。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说的是: 三国时,徐庶同诸葛亮是好朋友,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诸葛亮和徐庶一起跟随刘备,被曹兵追赶,不幸,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捉去。徐庶非常孝顺,母亲被俘,他不忍丢下母亲,就指着自己的心对刘备说:“我本来要同您一起共创雄伟的事业,我这方寸之地是这样想的。可现在我的老母被曹兵抓去,我的方寸已经乱了,不能安心,再留在您这里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我从此要同您分别了。”于是,徐庶便到曹操那里去了。徐庶虽到了曹营,但并没有救出自己的母亲,反而使母亲自缢而亡。且徐庶一生未为曹操献上一计。
此后,“方寸”便成了心的别名。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贺双卿〔清代〕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
厉鹗〔清代〕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一寸金·秋感
吴文英〔宋代〕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凉。绣幌金圆挂香玉。
顽老情怀,都无欢事,良宵爱幽独。叹画图难仿,橘村砧思,笠蓑有约,莼洲渔屋。心景凭谁语,商弦重、袖寒转轴。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一寸金(小石江路)
周邦彦〔宋代〕
州夹苍崖,下枕江山是城郭。望海霞接日,红翻水面,晴风吹草,青摇山脚。波暖凫鹥作。沙痕退、夜潮正落。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自叹劳生,经年何事,京华信漂泊。念渚蒲汀柳,空归闲梦,风轮雨楫,终辜前约。情景牵心眼,流连处、利名易薄。回头谢、冶叶倡条,便入渔钓乐。
一寸金·食饱伤心损气
佚名〔宋代〕
食饱伤心损气,睡多梦里迷真。眼观心动丧元神。耳听灵台昧尽。要见元初面目,慧刀割断红尘。无情应物本来真。此是修行捷径。
一寸金·富贵又争人我
佚名〔宋代〕
富贵又争人我,贫穷更待如何。有缘有分是非多。无福无灾无祸。教他一任奢侈,箪瓢也是存活。劝君休要苦张罗。大限临头怎躲。
一寸金·一不轻师慢法
佚名〔宋代〕
一不轻师慢法,二诵清净仙经。三存真气养神灵。四把尘劳拂尽。五断无明业火,六除俗里人情。七擒猿马永安宁。八味琼浆得饮。
一寸金(小石调)
柳永〔宋代〕
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
一寸金
陈允*〔宋代〕
吾爱吾庐,甬水东南半村郭。试倚楼极目,千山拱翠,舟横沙觜,江迷城脚。水满萍风作。阑干外、夕阳半落。荒烟瞑、几点昏鸦,野色青芜自空廓。浩叹飘蓬,春光几度,依依柳边泊。念水行云宿,栖迟羁旅,鸥盟鹭伴,归来重约。满室凝尘淡,无心处、宦情最薄。何时遂、钓笠耕蓑,静观天地乐。
甲午十一月十三夜梦右臂踊出一小剑长八九寸
陆游〔宋代〕
少年学剑白猿翁,曾破浮生十岁功。玉具拄颐谁复许,蒯缑弹铗老犹穷。床头忽觉蛟龙吼,天上方惊牛斗空。此梦怪奇君记取,佩刀犹得世三公。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 偶成》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春暮》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
一寸相思一寸灰。——苏轼《南乡子·集句》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上集》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史记·*原君虞卿列传》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纳兰性德《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刘子·卷一·崇学》
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文心雕龙·神思》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云山万重,寸心千里。——佚名《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适。——《吕氏春秋·览·离俗览》
理直千人必往,心亏寸步难移。——《醒世恒言·卷十六》
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淮南子·原道训》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石涛《荷花》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四首》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
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赵令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打蛇打七寸——《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薛昂夫《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战国策·秦三·范睢至秦》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欲理会*,先理会一腔。——《格言联璧·持躬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屈原《卜居》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李白《箜篌谣》
四寸之管无当,必不满也。授官、予爵、出禄不以功,是无当也。——《商君书·靳令》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马的古诗句
马虽然天性奔腾,然而在被人类驯服之后,它们忠心地留在人们的身边,成为不离不弃的伙伴,给予了人类很多帮助。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马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虽是如此,马依然在人们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让我们一起阅读关于马的古诗句,感受马的魅力吧!
1、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陈子昂《燕昭王》
2、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王维《归嵩山作》
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4、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张籍《没蕃故人》
5、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薛道衡《昔昔盐》
6、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白居易《买花》
7、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8、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李白《白马篇》
9、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李白《君马黄》
10、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高適《送魏八》
1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2、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李颀《古意》
13、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
14、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15、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李白《独不见》
16、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西鄙人《哥舒歌》
17、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18、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李白《战城南》
19、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0、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李白《春怨》
21、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戎昱《塞下曲·其六》
22、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汪遵《乌江》
23、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24、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李贺《梦天》
2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26、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万楚《骢马》
27、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杜甫《野望》
28、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29、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30、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31、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2、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3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34、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白居易《早冬》
35、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李贺《天上谣》
36、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郊。——李商隐《茂陵》
37、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马戴《出塞词》
38、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39、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怨》
40、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4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42、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关山月》
43、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李梦阳《秋望》
44、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梅尧臣《东溪》
45、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46、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4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岑参《逢入京使》
48、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49、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1、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2、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4、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李白《长歌行》
5、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6、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李白《南轩松》
7、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8、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9、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山花子》
10、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11、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1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13、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14、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5、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16、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7、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18、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19、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范云《别诗·其二》
20、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楼》
21、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2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3、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24、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25、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26、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孟浩然《初秋》
27、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范成大《秋芸有春绿》
28、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29、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30、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张仲素《秋夜曲》
31、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32、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33、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34、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陆游《秋雨益凉写兴》
3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36、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陶渊明《和郭主簿》
37、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3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39、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0、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41、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42、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杜甫《禹庙》
43、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温庭筠《苏武庙》
44、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45、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46、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47、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偶题二首》
48、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49、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赵嘏《长安晚秋》
50、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5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52、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夏季是非常炎热的,中午,太阳像一团火,炙烤着大地,连大树也低下了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过故人庄》
2、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的《即景》
3、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夏夜叹》
5、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6、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8、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9、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的《夏夜追凉》
10、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11、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1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的《纳凉》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15、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16、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17、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观刈麦》
18、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
19、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小雅·四月》
20、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的《客中初夏》
21、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2、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2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
24、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的《夏日杂诗》
25、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意》
26、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的《游赤石进帆海》
27、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的《初夏即事》
28、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的《晚晴》
29、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0、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的《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31、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32、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3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的《小池》
34、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3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的《江村》
36、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的《暑旱苦热》
37、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38、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的《夏昼偶作》
3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0、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41、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的《三衢道中》
42、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43、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44、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45、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4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47、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的《乡村四月》
4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49、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50、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的《夏日山中》
古诗答题方法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答题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答题基本方略
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
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语言方面:
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答题方向:清新淡雅、*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
三、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
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得住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四)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含有方寸的古诗句
有方寸这个词的古诗
带有方寸间的诗词
情意尽在方寸之间的古诗词
古诗寸心的诗句
动寸静的古诗句
寸草心的古诗句
有寸寸的古诗
甫子寸写友情的诗句古诗
有寸的古诗
鼠目寸光的诗句
肝肠寸断的诗句
有寸字的古诗
寸字的古诗
悠悠寸草心的诗句
以动寸静的古诗
寸草的古诗
分寸的古诗
关寸员的古诗
形容鼠目寸光的诗句
寸村居古诗的
含一寸的古诗
讽刺得寸进尺的诗句
甫子寸名句
寸肠欲断的古诗
描写分寸的古诗
关于分寸的古诗
关寸春天的古诗
以寸字开头的古诗
含寸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