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求凰的台词

关于凤求凰的台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凤求凰的台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凤求凰的台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凤求凰的台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k+) 说说(64) 名言(1) 诗词(34) 祝福(2) 心语(39)

  • 李白凤求凰的所有台词

  • 台词,李白,语文
  • 李白凤求凰的所有台词

      现如今,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台词,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那些脍炙人口的台词都有哪些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凤求凰的所有台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白凤求凰的所有台词

      1.凤兮凤兮回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2.三尺长剑,斩不尽相思情缠。

      3.邂逅你,是生生世世的宿命。

      4.长歌当哭,为君仗剑弑天下。

      5.永生不过是场幻梦,唯吾所爱不朽。

      6.逆了苍天,踏破碧落黄泉。

      7.直至地老天荒,独剩你我。

      8.剑之所去,心之所往。

      9.有风来仪。

      10.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11.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如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12.何以缘起,何以缘灭,当以剑歌问之。

      13.我买醉或为你买醉。

      李白凤求凰攻略

      前期出装:追击刀锋+抵抗之靴+泣血之刃

      李白是一个伤害极高但是操作要求也非常高的英雄,他的技能使得他非常灵活,因此在出装上不太需要防御装备,更多的需要是伤害的叠加。李白的侠客行伤害较高,触发的同时能解除大招的限制,但侠客行需要由普攻触发,因此他会比较需要攻速。追击刀锋不仅能提高李白在打野时获得的经验,还能通过击杀野怪叠加攻速,层数上限时候恰好满足他对攻速的需求,因此推荐该打野刀。抵抗之靴对受控时间的缩短,让他在受到控制时候,有机会利用一技能与二技能逃跑。泣血之刃的选择是为了让李白在清野时候能回补血量,让他减少回城的次数,以免耽误了发育。同时,在团战时候,残血的李白还可以一边通过攻击野怪回血,一边等待技能刷新,等技能刷新后再突进人群中刷大。

      中后期出装:追击刀锋+抵抗之靴+泣血之刃+破甲弓+破军+贤者的庇护

      李白的`二技能虽然能够降低触碰到剑圈的敌人的护甲,但是效果还是远远不够的,他仍需一件破甲弓。破甲弓能够直接带来物理穿透的加成,让李白的大招直接无视掉一些物理防御,对脆皮的效果更是明显,所以我们常常能看见李白一个大招便将敌人脆皮消耗掉大半的生命值。此外,破甲弓还有冷却缩减加成,让李白的技能能更快刷新。李白大部分的伤害都是靠大招的攻击,因此在中后期时出件破军,能大幅度增强大招的伤害,让他在团战中对敌人带来更多的消耗!贤者的庇护主要是为了针对李白操作失误的时候,让他能够在战场上直接复活,继续战斗。

      逆风局出装:追击刀锋+抵抗之靴+破甲弓+泣血之刃+破军+贤者的庇护

      面对逆风局的时候,李白更需要快速发育来挑起翻盘的大任。与顺风局不同的是,李白应该先选择出破甲弓,破甲弓的总体加成会比泣血之刃要好,伤害加成也比较高。因此李白在前期双方经济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快速清野并多去游走,利用大招较高的伤害和灵活的技能来针对敌人,压制敌人的发育,让局势有挽回的机会。最后的装备也可以换成名刀·司命,因为能够挡掉致命的一击,让李白在关键时候能靠着技能撤退,还有重返战场的机会。

      李白除了选择正确的出装外,还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利用技能与装备的互相配合打出最高的伤害!

    [阅读全文]...

2022-06-12 15:17:28
  • 李白凤求凰全部台词

  • 台词,李白,语文
  • 李白凤求凰全部台词

      李白在王者荣耀里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英雄,不过那是男性玩家还是女性玩家都是非常偏爱这个英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凤求凰全部台词,欢迎阅读参考!

      李白凤求凰台词:

      1、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2、三尺长剑,斩不尽相思情缠

      3、邂逅你,是生生世世的宿命

      4、长歌当哭,为君仗剑试天下

      5、永生不过是场幻梦,唯吾所爱不朽

      6、觅得苍天,踏破碧落黄泉

      7、何以缘起,何以缘灭,当以剑歌问之

      8、直至地老天荒,独剩你我

      9、剑之所去,心之所往

      10、有凤来仪阵亡。我买醉或为你买醉

      11、单身又活的太久是最大的痛,我来替你解脱!

      12、长歌当哭,为君仗剑弑天下!

      13、何以缘起?何以缘灭?

      14、当以剑歌问之。为你,买醉。

      15、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英雄李白的玩法攻略:

      首先,李白是一个非常能秀的英雄,每次看到那些非常秀的操作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对这个英雄有很高的赞赏;第二,李白有非常高的伤害,一个玩儿的好的.李白玩家完全可以**于无形之中,真正的在众人之中取敌将首级;第三,李白有非常高的带节奏能力,一个高配的李白玩家足够可以带动全队的节奏,使得我方路路开花,掌控比赛的节奏,带领我方走向胜利。可是这样的英雄也不是谁都可以玩的起来的,相反这个英雄有很多的细节操作,由于李白是一个比较脆的英雄,所以如果你一个操作不当就会被直接被秒,导致团灭。那么到底该怎么玩好这个英雄呢?小编今天就来讲解讲解李白这个英雄到底该怎么玩,怎么才能成为一名高配的李白玩家,让越来越多的妹子汉子迷倒在你的李白手下。

      白简介:李白在王者荣耀中定位是一个突进收割的刺客,和其他刺客一样,李白有位移、有控制、有输出,当然也有着脆弱的小身板,李白对比其他刺客英雄,暴击不如花木兰,孙悟空,控制不如宫本,但李白有一个牛掰的大招,就足以傲视群雄,李白的大招有输出,是群攻,还能躲伤害,所以个人认为李白大招的施放是李白运用的关键。李白在对线虽然说没有非常强势,但是自保和清兵能力上还是非常不错,只要有一技能的二段突进加上回到过去的能力,就算碰到非常强势的对线英雄基本保命还是毫无问题的,但是李白还是主要活动于野区,然后进行三路抓人,带动队伍的节奏。

      前期:李白在对线上没什么优势所以还是活跃在野区发育更快,1级配合队友拿去红BUFF,增加打野速度,然后接着速度再清一波小怪迅速,升到2级,马上游走,转线上抓人,二技能的减速效果加上二段的突进,只要配合好,GANK成功率还是非常高的。

      中期:中期的李白有一定的装备基础,在输出上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同时2技能的伤害在带线清兵上也相当有优势,可以选择与队友进行分推带线,而且李白的带线非常恶心,基本没有两到三个人是杀不掉他,逃跑能力可以说制霸全场,所以非常适合带线。当然推完线,可以选择转入野区清野怪,或者偷个暴君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后期:到了后期装备成型后的李白就是战场杀神,抱团打架伤害输出非常高,面对脆皮输出减速到基本就是一套带走,当然生存能力虽然得到大幅提升,但是还是经不住刚正面,还是需要后手上,找机会秒后排。在没有团战的时候就负责带线分推,分散堆放注意力,帮助队友偷龙或者带线推塔,大大牵制对手的火力,直接把对手拖垮。

    [阅读全文]...

2022-06-18 08:14:03
  • 王者荣耀李白凤求凰大招台词

  • 台词,荣耀,李白
  • 王者荣耀李白凤求凰大招台词

      李白是王者荣耀中最受欢迎的超人气英雄,不仅仅是因为李白这两个字,是*文化的情怀集中体现,更因为李白在游戏内的帅气,炫酷技能,以及连招,最重要的是这个英雄很强,不管是职业大神,还是农药小白,一谈起李白,九游说不完的各种吐槽,凤求凰是李白的一款限定皮肤,其实还有一些隐藏台词,不知道小伙伴们知道吗?

      王者荣耀李白隐藏台词介绍:

      李白凤求凰台词大全:

      1、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2、三尺长剑,斩不尽相思情缠

      3、邂逅你,是生生世世的宿命

      4、长歌当哭,为君仗剑试天下

      5、永生不过是场幻梦,唯吾所爱不朽

      6、觅得苍天,踏破碧落黄泉

      7、何以缘起,何以缘灭,当以剑歌问之

      8、直至地老天荒,独剩你我

      9、剑之所去,心之所往

      10、有凤来仪阵亡、我买醉或为你买醉

      王者荣耀李白凤求凰皮肤故事背景:

      巍峨的长安城,数百年间屹立不倒。但长安的门户,守卫严密的朱雀门却镌刻着一道剑痕,那是一个青年醉后以长剑所书的诗句“欲上青天揽明月”,轰动整个京城。当治安官狄仁杰欲以破坏长安的罪名逮捕他时,爱才的女帝拒绝了。女帝甚至下令保留朱雀门上饱含剑意的诗痕。数日之间,这名一人一剑,直入长安的青年“剑仙”之名传遍大唐。他就是李白。

      彼时的李白,年少轻狂,拒绝了女帝入朝为官的邀请后,开始试剑天下的旅途。当他初次见到滔滔黄河时,心中的剑意迸发而出,奔流到海不复回。从那时起,没有机关的师承,没有魔道的秘法,没有魔种的血脉的李白,仅仅依靠自己和手中的剑,成为大唐强者中的第一人,乃真正的天纵之才。他会给每个败于己的对手赋诗,因此,诗名和剑名也一同流传开来。后来,甚至有人视之为荣耀,为得诗篇而求一败,令人哭笑不得。

      就在李白的剑意到达巅峰之后不久,旅途也来到了西域。很少有人知道,身为唐人的李白,出生西域的海市蜃楼之下。他怀着剑仙荣耀归来,却发现幼年记忆里充满异域风情的繁华城池已经不复存在。被贩为奴隶的楼兰公主,向他倾诉自己的遭遇:唐军的铁骑越过长城,踏*了整个西域。荒废的城池很快被黄沙掩埋。李白想要救出她,少女却选择了从屈辱中自我了断。

      鲜血激起了李白的`侠义之心。他第二次单剑闯入长安,质问女帝讨要征*西域的说法。一夜长安风云变色,大明宫也在剑仙之剑下黯然无光。有史以来从未曾被外力攻破的长安城,第一次因为一个普通人而动摇。

      没有人知道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李白自长安城中全身而退。他和女帝的密谈,被视为禁忌,不见于史官的笔下。

      只有李白自己清楚,他的骄傲被挫败了,在最强的巅峰。从那之后,他开始自我放逐,从寂寞的旅途中寻求新的意义,陪伴他的,除了剑,还多了酒。

      人人都以为剑仙就此一蹶不振。但长安的府衙中,狄仁杰查看着关于李白的行踪报告,露出难以捉摸的冷笑。

      “元芳,你怎么看?”

      不等密探回答,他立刻自言自语:“再次出鞘的时候,会更加惊天动地吧。这家伙,太过骄傲,又太过寂寞了。”

      而狄仁杰所预言的这一天,在数年之后到来。

      这是长安城*常的一天。晨钟回响在上空,自西域的旅人远途而来,正抬首打量朱雀门上的剑痕;热闹的长乐坊中,五陵少年们因前所未有的美妙琴声而骚动;感业寺的银杏树依旧枝繁叶茂。唯有狄仁杰手下的密探隐入黑暗,紧张注视着那个白衣潇洒,酒剑相伴的男子身影。

      剑仙李白,三入长安了。

      这次长安城又将怎样被动摇呢?

      “大河之剑天上来!”

    [阅读全文]...

2022-01-01 21:44:04
  • 《凤求凰》原文及赏析

  • 《凤求凰》原文及赏析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的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历代同名的诗歌、小说、歌曲、影视很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凤求凰》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凤求凰》原文

      其一: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其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凤求凰》翻译

      有位俊秀的女子啊,我见了她的容貌,就此难以忘怀。一日不见她,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飞的凤鸟,在天下各处寻觅著凰鸟。可惜那美人啊不在东墙邻*。我以琴声替代心中情语,姑且描写我内心的情意。希望我的德行可以与你相配,携手同在一起。何时能允诺婚事,慰藉我往返徘徊?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无法与你比翼偕飞,百年好合?这样的伤情结果,令我沦陷於情愁而欲丧亡,令我沦陷於情愁而欲丧亡。

      凤鸟啊凤鸟,回到了家乡。行踪无定,游览天下只为寻求心中的凰鸟。未遇凰鸟时啊,不知所往。怎能悟解今日登门后心中所感?有位美丽而娴雅贞静的'女子在她的居室,居处虽*,这美丽女子却离我很远?。思念之情,正残虐着我的心肠。如何能够得此良缘,结为夫妇,做那恩爱的交颈鸳鸯?但愿我这凤鸟,能与你这凰鸟一同双飞,天际游翔。凰鸟啊凰鸟愿你与我起居相依,形影不离,哺育生子,永远做我的配偶,情投意合,两心和睦谐顺。半夜里与我互相追随,又有谁会知晓?展开双翼远走高飞,徒然为你感念相思而使我悲伤。

      《凤求凰》赏析

      第一首表达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热烈追求。相如自喻为凤,比文君为皇(凰),在本诗的特定背景中有多重含义。其一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雄曰凤,雌曰凰。古人称麟、凤、龟、龙为天地间“四灵”,(《礼记·礼运》)凤凰则为鸟中之王。《大戴礼·易本名》云:“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长卿自幼慕蔺相如之为人才改名“相如”,又在当时文坛上已负盛名;文君亦才貌超绝非等闲女流。故此处比为凤凰,正有浩气凌云、自命非凡之意。“遨游四海”更加强了一层寓意,既紧扣凤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羽弱水,莫(暮)宿风穴”(郭璞注《尔雅》引天老云)的神话传说,又隐喻相如的宦游经历:此前他曾游京师,被景帝任为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相如志不获展,因借病辞官客游天梁。梁孝王广纳文士,相如在其门下“与诸生游士居数岁”。后因梁王卒,这才反“归故乡”。足见其“良禽择木而栖。”其二,古人常以“凤凰于飞”、“鸾凤和鸣”喻夫妻和谐美好。如《左传·庄公廿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铿锵。”此处则以凤求凰喻相如向文君求爱,而“遨游四海”,则意味着佳偶之难得。其三,凤凰又与音乐相关。如《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又《列仙传》载: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吹箫,凤凰皆来止其屋,穆公为作凤台,后弄玉夫妇皆乘凤而去。故李贺尝以“昆山玉碎凤凰叫”(《李凭箜篌引》)比音乐之美。文君雅好音乐,相如以琴声“求其凰”,正喻以琴心求知音之意,使人想起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的音乐交浪,从而发出芸芸人海,知音难觅之叹。

      第二首写得更为大胆炽烈,暗约文君半夜幽会,并一起私奔。“孳尾”,指鸟兽雌雄交媾。《尚书·尧典》:“厥民析,鸟兽孳尾。”《传》云:“乳化曰孳,交接曰尾。”“妃”,配偶。《说文》:“妃,匹也。”“交情通意”,交流沟通情意,即情投意合。“中夜”,即半夜。前两句呼唤文君前来幽媾结合,三四句暗示彼此情投意合连夜私奔,不会有人知道;五六句表明远走高飞,叮咛对方不要使我失望,徒然为你感念相思而悲伤。盖相如既已事前买通文君婢女暗通殷勤,对文君寡居心理状态和爱情理想亦早有了解,而今复以琴心挑之,故敢大胆无忌如此。

      这两首琴歌之所以赢得后人津津乐道,首先在于“凤求凰”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思想。相如文君大胆冲破了封建礼教的罗网和封建家长制的樊篱,什么“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什么“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仪礼·丧服》)什么“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班昭《女诫》)什么“男女……无币不相见,”(《礼记·坊记》)“门当户对”等等神圣礼法,统统被相如文君的大胆私奔行动崐踩在脚下,成为后代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一面旗帜。试看榜样的力量在后代文学中的影响吧:《西厢记》中张生亦隔墙弹唱《凤求凰》,说:“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面前更以文君私奔相如为自己私奔辩护;《玉簪记》中潘必正亦以琴心挑动陈妙常私下结合;《琴心记》更是直接把相如文君故事搬上舞台……足见《凤求凰》反封建之影响深远。

      其次,在艺术上,这两首琴歌,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

    [阅读全文]...

2022-06-27 06:24:47
  • 凤求凰琴歌原文及赏析

  • 学生
  • 凤求凰琴歌原文及赏析

      首《凤求凰》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热烈追求。相如自喻为凤,比文君为皇(凰),在本诗的特定背景中具有特殊的含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凤求凰琴歌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赏析: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她们是如何相识的呢?让我们沿着时空的隧道回到二千多年前…… 四川邛崃文君井有一联: 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弄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天崖知已本难逢;最堪怜,绿绮传情,白头兴怨。 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这一副对联赞美卓文君、司马相如的爱情。女人往往把爱情摆在首位,其次才轮到生命、财富、亲情,其他的一切更是十分遥远无暇多作计较,卓文君夜奔司马相 如,当垆沽酒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卓家祖居赵国,赵国的邯郸是当时著名的冶铁中心,卓家就以冶铁致富,等到秦始皇灭赵国进行统一之际。卓家辗转迁到蜀地的边僻小邑临邛定居,仍以冶铁为业。 到汉代文景之治,卓家传到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已成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 蜀中山明水秀,地灵人杰,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马相如便是其中的一位。 司

      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文学家,初名犬子,因慕战国时人蔺相如,改名为相如,立志要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 烈的大事。汉景帝即位不久,司马相如来到长安,遇到颇有书卷气息的梁王,当时名重一时的辞赋大家邹阳、枚乘、严忌等都追随左右。司马相如十分倾慕,便追随 梁王而去。在梁地作赋弹琴,生活过得十分得意。梁王盛赞其才情高华,赐给他一把名叫绿绮的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的字,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名贵乐器。这把 琴就是后来司马相如用来弹奏「凤求凰 」, 卓文君听后夜奔的那把琴,所谓「绿绮传情」使这把琴更富传奇色彩。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的故事,长期以来脍炙人口,传为佳话。 与卓文君私奔之时,司马相如的生活并非琴书雅集,诗酒逍遥,风月无边。由于梁王的短命去世,宾客星散,司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而家里已是父母双亡,家徒四 壁,在无以自立的情况下,他抱着迷茫的希望来到边陲小县临邛投靠担任县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篱下。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他人京师、梁国宦游归蜀, 应好友临邛(今四川邛崃)令王吉之邀,前往作客。 当地头号富翁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眉如远山,面如芙蓉,才貌双全,通晓琴棋书画。文君十七岁时曾许婚窦家,未聘夫死,成望门新寡。文君青年寡居,自然是面对 春花秋月,感物伤人,倍感凄凉。

      拓展知识:

      1、赏析:这首《凤求凰》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热烈追求。相如自喻为凤,比文君为皇(凰),在本诗的特定背景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畅明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合了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为后人所不能逾越。后来的人根据二人的爱情故事,谱成了经久不衰的琴谱“凤求凰”,千年以来吟唱不已。

      2、第一首表达相如对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热烈追求。相如自喻为凤,比文君为皇(凰),在本诗的特定背景中有多重含义。其一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雄曰凤,雌曰凰。古人称麟、凤、龟、龙为天地间“四灵”,(《礼记·礼运》)凤凰则为鸟中之王。《大戴礼·易本名》云:“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长卿自幼慕蔺相如之为人才改名“相如”,又在当时文坛上已负盛名;文君亦才貌超绝非等闲女流。故此处比为凤凰,正有浩气凌云、自命非凡之意。

      3、“遨游四海”更加强了一层寓意,既紧扣凤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羽弱水,莫(暮)宿风穴”(郭璞注《尔雅》引天老云)的'神话传说,又隐喻相如的宦游经历:此前他曾游京师,被景帝任为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相如志不获展,因借病辞官客游天梁。梁孝王广纳文士,相如在其门下“与诸生游士居数岁”。后因梁王卒,这才反“归故乡”。足见其“良禽择木而栖。”

      4、其二,古人常以“凤凰于飞”、“鸾凤和鸣”喻夫妻和谐美好。如《左传·庄公廿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铿锵。”此处则以凤求凰喻相如向文君求爱,而“遨游四海”,则意味着佳偶之难得。

      5、其三,凤凰又与音乐相关。如《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又《列仙传》载: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吹箫,凤凰皆来止其屋,穆公为作凤台,后弄玉夫妇皆乘凤而去。故李贺尝以“昆山玉碎凤凰叫”(《李凭箜篌引》)比音乐之美。文君雅好音乐,相如以琴声“求其凰”,正喻以琴心求知音之意,使人想起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的音乐交浪,从而发出芸芸人海,知音难觅之叹。第二首写得更为大胆炽烈,暗约文君半夜幽会,并一起私奔。

      6、“孳尾”,指鸟兽雌雄交媾。《尚书·尧典》:“厥民析,鸟兽孳尾。”《传》云:“乳化曰孳,交接曰尾。”“妃”,配偶。《说文》:“妃,匹也。”“交情通意”,交流沟通情意,即情投意合。“中夜”,即半夜。前两句呼唤文君前来幽媾结合,三四句暗示彼此情投意合连夜私奔,不会有人知道;五六句表明远走高飞,叮咛对方不要使我失望,徒然为你感念相思而悲伤。盖相如既已事前买通文君婢女暗通殷勤,对文君寡居心理状态和爱情理想亦早有了解,而今复以琴心挑之,故敢大胆无忌如此。

      7、这两首琴歌之所以赢得后人津津乐道,在于“凤求凰”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思想。相如文君大胆冲破了封建礼教的罗网和封建家长制的樊篱,什么“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什么“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仪礼·丧服》)什么“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班昭《女诫》)什么“男女……无币不相见,”(《礼记·坊记》)“门当户对”等等神圣礼法,统统被相如文君的大胆私奔行动崐踩在脚下,成为后代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一面旗帜。试看榜样的力量在后代文学中的影响吧:《西厢记》中张生亦隔墙弹唱《凤求凰》,说:“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面前更以文君私奔相如为自己私奔辩护;《玉簪记》中潘必正亦以琴心挑动陈妙常私下结合;《琴心记》更是直接把相如文君故事搬上舞台……足见《凤求凰》反封建之影响深远。

      8、在艺术上,这两首琴歌,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

    [阅读全文]...

2022-03-15 03:34:25
  • 司马相如凤求凰原文翻译及赏析

  • 文学
  • 司马相如凤求凰原文翻译及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司马相如凤求凰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凤求凰

      其一:【琴曲出自王实甫《西厢记》】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其二: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译文:

      有位俊秀的女子啊,我见了她的容貌,就此难以忘怀。

      一日不见她,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

      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飞的凤鸟,在天下各处寻觅著凰鸟。

      可惜那美人啊不在东墙邻*。

      我以琴声替代心中情语,姑且描写我内心的情意。

      何时能允诺婚事,慰藉我往返徘徊?

      希望我的德行可以与你相配,携手同在一起。

      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无法与你比翼偕飞、百年好合,这样的伤情结果,令我沦陷於情愁而欲丧亡。

      凤鸟啊凤鸟,回到了家乡,行踪无定,游览天下只为寻求心中的凰鸟。

      未遇凰鸟时啊,不知所往,怎能悟解今日登门后心中所感?

      有位美丽而娴雅贞静的女子在她的居室,居处虽*,这美丽女子却离我很远,思念之情,正残虐着我的心肠。

      如何能够得此良缘,结为夫妇,做那恩爱的交颈鸳鸯,但愿我这凤鸟,能与你这凰鸟一同双飞,天际游翔。

      凰鸟啊凰鸟愿你与我起居相依,形影不离,哺育生子,永远做我的配偶。

      情投意合,两心和睦谐顺。半夜里与我互相追随,又有谁会知晓?

      展开双翼远走高飞,徒然为你感念相思而使我悲伤。

      赏析: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自古至今,大多数男人总是令人失望。司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己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一首《白头吟》,“……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也为她们的故事增添了几分美丽的哀伤。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

      其诗曰: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飘零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此段疑为不是卓文君所作,“百无聊赖”一段在卓文君死后数百年才出现,且当时转世这一说法并未流入中原)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卓文君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终于苦尽甘来。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千转百回,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

      这首《凤求凰》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热烈追求。相如自喻为凤,比文君为皇(凰),在本诗的特定背景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畅明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合了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为后人所不能逾越。后来的人根据二人的爱情故事,谱成了经久不衰的琴谱“凤求凰”,千年以来吟唱不已。

      第一首表达相如对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热烈追求。相如自喻为凤,比文君为皇(凰),在本诗的特定背景中有多重含义。其一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雄曰凤,雌曰凰。古人称麟、凤、龟、龙为天地间“四灵”,(《礼记·礼运》)凤凰则为鸟中之王。《大戴礼·易本名》云:“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长卿自幼慕蔺相如之为人才改名“相如”,又在当时文坛上已负盛名;文君亦才貌超绝非等闲女流。故此处比为凤凰,正有浩气凌云、自命非凡之意。“遨游四海”更加强了一层寓意,既紧扣凤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羽弱水,莫(暮)宿风穴”(郭璞注《尔雅》引天老云)的神话传说,又隐喻相如的宦游经历:此前他曾游京师,被景帝任为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相如志不获展,因借病辞官客游天梁。梁孝王广纳文士,相如在其门下“与诸生游士居数岁”。后因梁王卒,这才反“归故乡”。足见其“良禽择木而栖。”其二,古人常以“凤凰于飞”、“鸾凤和鸣”喻夫妻和谐美好。如《左传·庄公廿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铿锵。”此处则以凤求凰喻相如向文君求爱,而“遨游四海”,则意味着佳偶之难得。其三,凤凰又与音乐相关。如《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又《列仙传》载: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吹箫,凤凰皆来止其屋,穆公为作凤台,后弄玉夫妇皆乘凤而去。故李贺尝以“昆山玉碎凤凰叫”(《李凭箜篌引》)比音乐之美。文君雅好音乐,相如以琴声“求其凰”,正喻以琴心求知音之意,使人想起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的音乐交浪,从而发出芸芸人海,知音难觅之叹。

      第二首写得更为大胆炽烈,暗约文君半夜幽会,并一起私奔。“孳尾”,指鸟兽雌雄交媾。《尚书·尧典》:“厥民析,鸟兽孳尾。”《传》云:“乳化曰孳,交接曰尾。”“妃”,配偶。《说文》:“妃,匹也。”“交情通意”,交流沟通情意,即情投意合。“中夜”,即半夜。前两句呼唤文君前来幽媾结合,三四句暗示彼此情投意合连夜私奔,不会有人知道;五六句表明远走高飞,叮咛对方不要使我失望,徒然为你感念相思而悲伤。盖相如既已事前买通文君婢女暗通殷勤,对文君寡居心理状态和爱情理想亦早有了解,而今复以琴心挑之,故敢大胆无忌如此。

      这两首琴歌之所以赢得后人津津乐道,首先在于“凤求凰”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思想。相如文君大胆冲破了封建礼教的罗网和封建家长制的樊篱,什么“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什么“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仪礼·丧服》)什么“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班昭《女诫》)什么“男女……无币不相见,”(《礼记·坊记》)“门当户对”等等神圣礼法,统统被相如文君的大胆私奔行动崐踩在脚下,成为后代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一面旗帜。试看榜样的力量在后代文学中的影响吧:《西厢记》中张生亦隔墙弹唱《凤求凰》,说:“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面前更以文君私奔相如为自己私奔辩护;《玉簪记》中潘必正亦以琴心挑动陈妙常私下结合;《琴心记》更是直接把相如文君故事搬上舞台……足见《凤求凰》反封建之影响深远。

      其次,在艺术上,这两首琴歌,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

    [阅读全文]...

2022-03-01 08:37:41
  • 凤九与东华初见台词

  • 台词,初见,语录
  • 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第九集,凤九东华初见时,背景音乐是段古风

    那就没有了...

    你看三生三世枕上书吧

    就是东华跟凤九的故事。

    孩子白滚滚是什么时候有的

    114集34 女主结婚时也出现过这首钢琴曲2:30集22分 白浅和夜华在龙宫相那就是白浅训完少辛,阿离出现,一会夜华也出现的那段钢琴背景音乐3:49集16分34秒 白浅说如若夜华在凡间惹下桃花便带回狐狸洞那个片段的背景音乐。

    如果哪位大侠有找到,联系我,或百度消息发我,非常感谢。

    QQ音乐搜索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配乐就会出现一个专辑,会有剧中背景音乐50首,但我都听过了,没有这首。

    01:玉清昆仑扇02:昆仑虚03:墨渊04:司音05:上仙么么哒06:修行07离镜08:情窦09:玄女10:决战若水河11:青丘一脉12:路漫漫13:封印擎苍14:东荒俊疾山15:小黑蛇的日常16:素素17:素锦18夜华19:夜华的爱20:凤九:21:东华帝君22:缪清之舞23:白浅24:四海八荒25:神识26:胭脂27:桃花醉28:糯米团子29:思念30:无妄海31:三世之爱32:三生情愫33:凡间134:凡间235:历劫36:伤情37:折颜38:白真39:鲛人族40:离怨41:连宋42:龙宫43:摇光上神44:天君45:少辛46:二殿下47:子阑48:叠风49:生祭东皇钟50:永世

    7.8.9.10.11.14.15.16.17.20.21.22.24.25.26.27.29.31.33.34.35.36.38.40.41.42.43.44.4***7.49.50.52.53.54.55.56.57

    [阅读全文]...

2022-07-04 20:51:08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赏析(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词)

  • 李白
  • 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

    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由眼前之景进一步生发,联想到六朝的繁华。三国时期的吴以及后来的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先后在金陵定都,故金陵有“六朝古都”之称。

    六朝时期,金陵达到空前的繁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绵长的秦淮河横贯城内,*汇聚六朝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及市民的居住中心,其繁华可见一斑。可是,六朝虽繁荣却也短命,每个王朝的寿命*均大约55年,轮转之速,令人恍惚。如今看来,吴国曾经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时代的风流人物也早已作古,六朝的繁华也如凤凰台一样消失在历史的淘浪中。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

    《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该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李白是天才诗人,并且是属于那种充满创造天才的大诗人。然而,惟独李白临黄鹤楼时,没能尽情尽意,“驰志”千里。原因也很简单,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因而,“谪仙诗人”难受、不甘心,要与崔颢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才肯罢休。

      这虽然是传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扬。其实,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其中所回荡着的那种充沛、浑厚之气。气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从先秦时代起就被广泛运用。随着魏晋时期的曹丕以气论文,气也就被当做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在许多的艺术门类里加以运用。虽然,论者对气的理解、认识不完全相同,但对所含蕴的思想性情、人格精神与艺术情调,又都一致认同。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明显地充溢着一股浑厚博大之气,它使李白观古阅今,统揽四海于一瞬之间,且超然物外,挥洒自如。浑厚博大之气使李白渊深的思想,高妙的见解,阔大的心胸,成为编织巨大艺术境界的核心与精神内含。就像透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巨大立体时空,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搏跳动与诗人的呼吸一样,通过李白的举重若轻,从容自在,以浩然雄大之气充塞整个诗歌境界的努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到他整个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点。

      李白此诗的艺术特点,又在于对时空观念的完美表达。这既体现在对历史与自然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他构造时空艺术境界的表达方法上。李白强调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传他的以自然为中心的“物我为一”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露历史上的统治神话。因为从古而来,几乎所有的统治者他们都宣扬自己的世代永存与精神不灭,并且还把这样一种模式灌输到人们的意识形态当中,使人深信不疑。

    但是,李白则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即或是极为强有力的统治者,就像秦始皇,他可以“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然而他终归也要“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风·秦王扫*》),烟消云散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在李白看来,宇宙万物之中,能够获得永恒存在的只有自然。一切的繁华与骄奢淫逸都会烟消云散;如果说它们还存在,似乎也只是作为自然的反衬而存在的。另外,李白在表现自然力量的雄大与变化的时空观时,则选取了最为典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与“二水中分”之辽阔,从而构造出阔大的境界,并且把历史的变迁,即时间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即空间的不改整体地表现出来,启发人们作更深的思考。

      《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在格律气势上不分上下。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阅读全文]...

2021-12-19 07:24:23
  • 凤凰台上忆吹箫贺双卿(贺双卿最有名的诗词)

  • 在浩瀚的诗海中,还有许多女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谱写了一曲曲不逊于男子的千古名作。

    她们或悲伤,或哀婉,或灵巧,或欢喜,从蔡文姬到上官婉儿,从李清照到朱淑真,那些灵巧的女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就随诗词君一起,认识这10位女诗人,读一读她们的惊世之作。

    01

    乱世才女:蔡文姬

    《悲愤诗》(节选)

    蔡琰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蔡琰,字文姬。

    在东汉末年那个天下大乱的时代里,蔡文姬是乱世中一朵坚强的花。

    和所有人一样,她被裹胁在战乱中,亲眼目睹了战争中的杀戮、死亡,那种刻骨、残忍的悲伤,都融在了她的《悲愤诗》中。

    蔡文姬的《悲愤诗》是一首叙事诗,记录了董卓之后天下大乱,普通人的悲惨命运,而这也是蔡文姬的命运。

    她用卓绝的才华、悲悯的情感记述了那一段历史,那是一个女子对世人最后的温柔。

    02

    女中尚书:上官婉儿

    《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在初唐的诗坛上,上官婉儿是一个越超男子的存在。

    她是宫中女官,备受武则天的信任,成为私人秘书。又因为才华高妙,经常主持宫中的诗会,宋之问、沈佺期等诗人多有应制之作,上官婉儿每每作为裁判,结果人人叹服。

    即使身处高位,对于爱情,对于情人,依然是深情缱绻。

    《彩书怨》是上官婉儿的代表作,作者以闺中思妇的口吻,塑造了一位秋天怀念离居已久的丈夫的妻子形象,全诗深沉开阔,自然真挚,清丽含蓄,对仗工整,富有情味。

    清代文人陆昶在《历朝名媛诗词》中称赞道“昭容才思鲜艳,笔气舒爽,有名士之风”。

    03

    大唐女校书:薛涛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在大唐,薛涛是一个倔强的存在。家道中落,沦为官妓;凭借才华,相交才子;脱藉为良,避居浣花溪。

    才华高妙的薛涛虽为官妓,长官却欣赏她的才华,奏请皇帝封她作“女校书”,从此“女校书”之名传播开来。

    她才华确实高,大唐才子元稹、王建都曾与她唱和。

    这首《送友人》是她的代表作。

    大唐才子如云,佳作如海。而有人却这样评价她的《送友人》:可与唐才子争雄。

    谁说女子不如男。薛涛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凭借才华,活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04

    蕙质兰心:鱼玄机

    《赠邻女》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作为大唐才女,鱼玄机是众多痴情女中的一种。

    自古红颜多薄命,鱼玄机是倡家女,长得貌美,才华也好,引得许多风流之士的青睐。

    [阅读全文]...

2022-07-30 17:44:24
  •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及译文

  •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及译文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

      李白〔唐代〕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奔流。

      吴国宫殿的鲜花芳草遮没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那些悠悠浮云总是遮蔽太阳的光辉,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让人内心沉痛忧郁。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由眼前之景进一步生发,联想到六朝的繁华。三国时期的吴以及后来的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先后在金陵定都,故金陵有“六朝古都”之称。六朝时期,金陵达到空前的繁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绵长的秦淮河横贯城内,*汇聚六朝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及市民的居住中心,其繁华可见一斑。可是,六朝虽繁荣却也短命,每个王朝的寿命*均大约55年,轮转之速,令人恍惚。如今看来,吴国曾经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时代的风流人物也早已作古,六朝的繁华也如凤凰台一样消失在历史的淘浪中。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由抒情转为写景。诗人并没有一直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而抽出思绪将目光投向了眼前的河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峰并列,矗立在缥缈的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好似落在了青天之外;秦淮河西入长江,被白鹭洲横截,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两条河流。此二句气象壮丽,境界阔大,为末联“不见长安”作铺垫。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该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李白是天才诗人,并且是属于那种充满创造天才的大诗人。然而,惟独李白临黄鹤楼时,没能尽情尽意,“驰志”千里。原因也很简单,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因而,“谪仙诗人”难受、不甘心,要与崔颢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才肯罢休。

      这虽然是传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扬。其实,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其中所回荡着的那种充沛、浑厚之气。气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从先秦时代起就被广泛运用。随着魏晋时期的曹丕以气论文,气也就被当做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在许多的艺术门类里加以运用。虽然,论者对气的理解、认识不完全相同,但对所含蕴的思想性情、人格精神与艺术情调,又都一致认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明显地充溢着一股浑厚博大之气,它使李白观古阅今,统揽四海于一瞬之间,且超然物外,挥洒自如。浑厚博大之气使李白渊深的思想,高妙的见解,阔大的心胸,成为编织巨大艺术境界的核心与精神内含。就像透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巨大立体时空,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搏跳动与诗人的呼吸一样,通过李白的举重若轻,从容自在,以浩然雄大之气充塞整个诗歌境界的努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到他整个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点。

      李白此诗的艺术特点,又在于对时空观念的完美表达。这既体现在对历史与自然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他构造时空艺术境界的表达方法上。李白强调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传他的以自然为中心的“物我为一”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露历史上的统治神话。因为从古而来,几乎所有的统治者他们都宣扬自己的世代永存与精神不灭,并且还把这样一种模式灌输到人们的意识形态当中,使人深信不疑。但是,李白则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即或是极为强有力的统治者,就像秦始皇,他可以“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然而他终归也要“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风·秦王扫*》),烟消云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李白看来,宇宙万物之中,能够获得永恒存在的只有自然。一切的繁华与骄奢淫逸都会烟消云散;如果说它们还存在,似乎也只是作为自然的反衬而存在的。另外,李白在表现自然力量的雄大与变化的时空观时,则选取了最为典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与“二水中分”之辽阔,从而构造出阔大的境界,并且把历史的变迁,即时间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即空间的不改整体地表现出来,启发人们作更深的思考。

      《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在格律气势上不分上下。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登金陵凤凰台》创作背景:

      《登金陵凤凰台》的创作背景说法不一。此诗一说是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也有人称是李白游览黄鹤楼,是想与崔颢的《黄鹤楼》争胜。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阅读全文]...

2021-12-27 01:20:43
凤求凰的台词 - 句子
凤求凰的台词 - 语录
凤求凰的台词 - 说说
凤求凰的台词 - 名言
凤求凰的台词 - 诗词
凤求凰的台词 - 祝福
凤求凰的台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