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关于一首描写春天的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一首描写春天的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一首描写春天的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28) 语录(11) 说说(7) 名言(3) 诗词(3k+) 祝福(4) 心语(966)

  • 春天的诗

  • 春天,古诗文
  • 春天的诗

      转瞬间严冬逝去,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十里杏花香。”春天是来之不易的,正如*同志的《咏梅》所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没有风雨,没有飞雪的洗礼,就不会有春天的到来。元代诗人刘因《探春》写出:“道边残雪护颓墙,城外柔丝弄浅黄。春色虽微已堪惜,轻寒休*柳梢旁。”冬春交接之际,严寒总是迟迟不肯退让,残雪拥守着颓墙负隅抵抗,然而春光还是顽强地来到柳丝之上。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又是充满诗情的时节。春光历来为诗人所钟爱。唐代诗人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中的“最是”说出了新春是一年中春色最美丽的时候。诗人喜爱新春,赞美春天,是因新春景色艳丽,处处皆可入诗入画,“春风春雨皆为诗”。

      你看春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来了,江里的水碧绿得就像蓝色一样,鸭子最先知道江水已暖,自由自在地在水面上嬉戏,江南水乡花草繁盛,桃花鲜红欲燃,竹林青翠欲滴,诗人用红花、绿水来描写江南早春的美景,形象生动,情趣无限。

      你看春风:“东风吹雨衣不湿,我在桃花深处行”(明·罗洪先《后园咏》);“风吹柳花满店香”(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五代·冯延巳《谒金门》)。春日风和日丽,微风吹在水面上,把一池的春水都给吹皱了,掀起一圈圈的涟漪。柳花随风飘着,却送来满店的芳香。我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游赏,东风夹着微雨飘来,却不会沾湿衣服。道出桃花伴细雨、杨柳送微风,描写春天可爱的美景,也道出春风是如此温柔多情,充满温馨。

      你看春花:“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新春那一枝桃花已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杨花点点是春心”。柳絮杨花,在春天里随风飞扬,描写春日繁花似锦,景致十分迷人。

      你看春日虫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黄鹂婉转地鸣唱于翠柳之上,白鹭翱翔于蓝天之中,其境界开阔,景色佳丽。“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中处处着眼于描绘春日喜人的明媚春光,正因为是“早莺”,才去“争暖树”,正因是“新燕”,才忙着“啄春泥”,这样准确而生动的描绘,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同时诗中“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画面的颜色多么新艳动人,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瑰丽多彩,惟妙惟肖,充满诗情画意。

      至于被前人誉为“孤篇压全唐”、闻一多先生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令无数读者倾倒。诗篇仅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心旌荡漾。全诗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人生动人的良辰美景。诗的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潮涌月生,月下花林的壮丽画面及其面对春江月夜的奇思遐想,情感纠葛,全篇给人们谱出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且诗篇用细腻的笔触,清辞丽句,色调上以淡寓浓,墨分五彩,黑白相辅,虚实相生,宛如给人们展现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它不愧为古代歌咏赞颂新春良辰美景的顶峰之作。

    [阅读全文]...

2021-12-15 15:22:49
  • 春天的诗

  • 春天
  •   1、《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3、《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9、《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0、《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1、《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2、《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

      13、《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阅读全文]...

2022-07-18 08:01:29
  • 春天的诗

  • 春天
  • 春天的诗

      转瞬间严冬逝去,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十里杏花香。”春天是来之不易的,正如*同志的《咏梅》所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没有风雨,没有飞雪的洗礼,就不会有春天的到来。元代诗人刘因《探春》写出:“道边残雪护颓墙,城外柔丝弄浅黄。春色虽微已堪惜,轻寒休*柳梢旁。”冬春交接之际,严寒总是迟迟不肯退让,残雪拥守着颓墙负隅抵抗,然而春光还是顽强地来到柳丝之上。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又是充满诗情的时节。春光历来为诗人所钟爱。唐代诗人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中的“最是”说出了新春是一年中春色最美丽的时候。诗人喜爱新春,赞美春天,是因新春景色艳丽,处处皆可入诗入画,“春风春雨皆为诗”。

      你看春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来了,江里的水碧绿得就像蓝色一样,鸭子最先知道江水已暖,自由自在地在水面上嬉戏,江南水乡花草繁盛,桃花鲜红欲燃,竹林青翠欲滴,诗人用红花、绿水来描写江南早春的美景,形象生动,情趣无限。

      你看春风:“东风吹雨衣不湿,我在桃花深处行”(明·罗洪先《后园咏》);“风吹柳花满店香”(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五代·冯延巳《谒金门》)。春日风和日丽,微风吹在水面上,把一池的春水都给吹皱了,掀起一圈圈的涟漪。柳花随风飘着,却送来满店的芳香。我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游赏,东风夹着微雨飘来,却不会沾湿衣服。道出桃花伴细雨、杨柳送微风,描写春天可爱的美景,也道出春风是如此温柔多情,充满温馨。

      你看春花:“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新春那一枝桃花已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杨花点点是春心”。柳絮杨花,在春天里随风飞扬,描写春日繁花似锦,景致十分迷人。

      你看春日虫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黄鹂婉转地鸣唱于翠柳之上,白鹭翱翔于蓝天之中,其境界开阔,景色佳丽。“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中处处着眼于描绘春日喜人的明媚春光,正因为是“早莺”,才去“争暖树”,正因是“新燕”,才忙着“啄春泥”,这样准确而生动的描绘,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同时诗中“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画面的颜色多么新艳动人,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瑰丽多彩,惟妙惟肖,充满诗情画意。

      至于被前人誉为“孤篇压全唐”、闻一多先生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令无数读者倾倒。诗篇仅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心旌荡漾。全诗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人生动人的良辰美景。诗的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潮涌月生,月下花林的壮丽画面及其面对春江月夜的奇思遐想,情感纠葛,全篇给人们谱出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且诗篇用细腻的笔触,清辞丽句,色调上以淡寓浓,墨分五彩,黑白相辅,虚实相生,宛如给人们展现出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它不愧为古代歌咏赞颂新春良辰美景的顶峰之作。

    [阅读全文]...

2022-02-27 02:27:07
  • 春天的古诗

  • 春天,文学
  • 春天的古诗(精选50首)

      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春天的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1 [唐] 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 [元] 白朴《天净沙·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3 [唐]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4 [唐]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 [宋]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 [宋] 程颢《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9 [唐]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1 [宋] 王安石《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12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3 [宋] 张轼《立春偶成》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14 [唐] 刘禹锡《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5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阅读全文]...

2022-01-16 01:04:46
  • 春天的诗句

  • 春天
  •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春”情有独钟,各种描写春天的古诗读来朗朗上口……今天,我们搜罗了20首关于春天的诗句,你和孩子都读过吗?

    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创作此诗时,诗人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景中寄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喜悦轻松地情绪,以及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同时也蕴含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4、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咏柳》是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5、夜月

    【唐】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杆南斗斜。

    今日偏知春气暖,虫声渐透绿纱窗。

    【赏析】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

    6、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偏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阅读全文]...

2022-01-16 15:28:35
  • 春天的诗词

  • 春天
  • 【推荐】春天的诗词

      诗词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感。诗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春天的诗词,欢迎大家参考。

      春天的诗词1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注释】

      (1)呈:恭敬地送给。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2)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3)最是:正是。处:时。

      (4)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春天的诗词2

      南湖早春

      唐代: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译文

      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黄鸸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

      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兴致也减少了。

      注释

      南湖:彭蠡湖,即鄱阳湖。《太*寰宇记·江州》:“彭蠡湖在(德化)县东南,与都昌县分界。”湛方生《帆入南湖诗》:“彭蠡纪三江,庐岳主众阜。"

      早春:初春。

      风回:春风返回大地。

      云断:云被风吹散。

      返照:阳光重新照射。

      乱:繁多。意为漫山遍野都闪现着。

      碎红:杏花花苞刚刚绽开露出点点红色。

      发:开花。

      水苹:水上浮苹。

      翅低:飞得很低。

      白雁:湖边的白鸥。

      舌涩:指言语不流利。涩,形容叫声艰涩,尚不连惯婉转。

      黄鹂:黄莺。

      不道:不是说。

      鉴赏

      白居易遭到贬谪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这也是作者在江州时留下的作品。

      《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最后两句显示出作者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阅读全文]...

2022-03-20 07:46:31
  • 春天诗句

  • 春天
  • 春天诗句

      1、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常建《春词二首》

      2、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3、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4、风柔日薄春犹早。——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5、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6、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7、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8、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9、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10、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1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2、笑渐不闻声渐悄。——苏轼《蝶恋花·春景》

      1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1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5、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王令《送春》

      16、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17、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18、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杜荀鹤《春宫怨》

      19、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20、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刘方*《春怨》

      2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2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2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24、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2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

      26、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27、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

      28、东城渐觉风光好。——宋祁《玉楼春·春景》

      2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3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32、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33、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3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5、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36、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梦中作》

      37、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3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9、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40、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41、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乐·春归何处》

      4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3、一片春愁待酒浇。——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44、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45、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6、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47、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

      48、绿净春深好染衣。——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49、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阅读全文]...

2022-01-08 02:20:25
2022-07-12 01:41:30
  • 春天的古诗

  • 春天,文学
  • 春天的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译文

      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叶翠之绿。

      当你怀念家园盼归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肠百结。

      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

      赏析

      李白有很多描写思妇心理的诗篇,《春思》是其中之一。*古典诗歌中的“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爱。此诗《春思》中的“春”就包含有这两方面的意思。此诗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春天景物起兴,别具一格。思妇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丈夫,颇为伤怀。她申斥春风,正是明志自警,恰到好处。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可以视作“兴”。诗中的兴句一般是就眼前所见,信手拈起,这两句却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的春天景物起兴,颇为别致。“燕草如碧丝”,当是出于思妇的悬想;“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把目力达不到的远景与眼前*景配置在一幅画面上,并且都从思妇一边写出,从逻辑上说,似乎有点乖碍,但从“写情”的角度来看,却是可通的。试想:仲春时节,桑叶繁茂,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盼望在燕地行役屯戍的丈夫早日归来;她根据自己*素与丈夫的恩爱相处与对丈夫的深切了解,料想远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见到碧丝般的春草,也必然会萌生思归的念头。见春草而思归,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首句化用《楚辞》语,浑成自然,不痕迹。诗人巧妙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真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所以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能起的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于丈夫的真挚感情与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传写出来了,这是一般的兴句所不易做到的。另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丝”谐“思”,“枝”谐“知”,这恰与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音乐美与含蓄美。

      三四两句直承兴句的理路而来,故仍从两地笔:“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丈夫及春怀归,足慰离人愁肠。按理说,诗中的女主人公应该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断肠”承之,这又似乎违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联系上面的兴句细细体会,就会发现,这样写对表现思妇的感情又进了一层。元代萧士赟对此诗评述揭示了兴句与所咏之词之间的微妙的关系。诗中看似于理不合之处,正是感情最为浓密所在。

      旧时俗话说:“见多情易厌,见少情易变。”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的可贵之处在于阔别而情愈深,迹疏而心不移。诗的最后两句是:“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捕捉了思妇在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帐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从艺术上说,这两句让多情的思妇对无情的春风发话,又仿佛是无理的,但用来表现独守春闺的特定环境中的思妇的情态,又令人感到真实可信。春风撩人,春思缠绵,申斥春风,正所以明志自警。以此作结,恰到好处。

      无理而妙是古典诗歌中一个常见的艺术特征。从李白的这首诗中不难看出,所谓无理而妙,就是指在看似违背常理、常情的描写中,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各种复杂的感情。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与“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与*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与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与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与*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译文

      左偏殿矮墙遮隐花丛,日已将暮,

      投宿的鸟儿,一群群鸣叫飞过。

      星临宫中,千门万户似乎在闪烁,

      靠*天廷,所得的月光应该更多。

      夜不敢寝,听到宫门开启的钥锁,

      晚风飒飒,想起上朝马铃的音波。

      明晨上朝,还有重要的大事要做,

      心里不安,多次地探问夜漏几何?

      赏析

      757年(至德二年)九月,唐军收复了被安史叛军所控制的京师长安;十月,唐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于是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左拾遗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诤,小事上封事。这首作于758年(乾元元年)的五律,描写作者上封事前在门下省值夜时的心情,表现了他居官勤勉,尽职尽忠,一心为国的精神。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起首两句描绘开始值夜时“左省”的景色。看起来好似信手拈来,即景而写,实则章法谨严,很有讲究。首先它写了眼前景:在傍晚越来越暗下来的光线中,“左省”里开放的花朵隐约可见,天空中投林栖息的鸟儿飞鸣而过,描写自然真切,历历如绘。其次它还衬了诗中题:写花、写鸟是点“春”;“花隐”的状态与“栖鸟”的鸣声是傍晚时的景致,是作者值宿开始时的所见所闻,与“宿”相关联;两句字字点题,一丝不漏,很能见出作者的匠心。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此联由暮至夜,写夜中之景。前句说在夜空群星的照耀下,宫殿中的千门万户也似乎在闪动;后句说宫殿高入云霄,靠*月亮,仿佛照到的月光也特别多。这两句是写得很精彩的警句,对仗工整妥帖,描绘生动传神,不仅把星月映照下宫殿巍峨清丽的夜景活画出来了,并且寓含帝居高远的颂圣味道,虚实结合,形神兼备,语意含蓄双关。其中“动”字与“多”字用得极好,被前人称为“句眼”,此联因之境界全出。这两句既写景,又含情,在结构上是由写景到写情的过渡。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这联描写夜中值宿时的情况。两句是说他值夜时睡不觉,仿佛听到了有人开宫门的锁钥声;风吹檐间铃铎,好像听到了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这些都是想象之辞,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勤于国事,唯恐次晨耽误上朝的心情。在写法上不仅刻画心情很细致,而且构思新巧。此联本来是进一步贴诗题中的“宿”字,可是作者反用“不寝”两字,描写他宿省时睡不觉时的.心理活动,另辟蹊径,独出机杼,显得词意深蕴,笔法空灵。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最后两句交待“不寝”的原因,继续写诗人宿省时的心情:第二天早朝要上封事,心绪不宁,所以好几次讯问宵夜到了什么时辰。“数问”二字,则更加重了诗人寝卧不安的程度。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便有一种悠悠不尽的韵味。结尾二句由题后绕出,从宿省申发到次日早朝上封事,语句矫健有力,词意含蓄隽永,忠爱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这首诗多少带有某些应制诗的色彩,写得*正妥贴,在杜甫五律中很有特色。全诗八句,前四句写宿省之景,后四句写宿省之情。自暮至夜,自夜至将晓,自将晓至明朝,叙述详明而富于变化,描写真切而生动传神,体现了杜甫律诗结构既严谨又灵动,诗意既明达又蕴藉的特点。

      4、《玉楼春》欧阳修

      玉楼春⑴

      别后不知君远*,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⑵,水阔鱼沉何处问⑶?

    [阅读全文]...

2022-01-15 10:04:03
  • 在春天的组诗

  • 春天
  • 在春天的组诗

      《阳光是春天的男佣》

      阳光是春天的男佣

      当你一脚踏进三月的客厅

      他就殷勤地帮你脱去

      烦琐的外衣

      简单真好。阳光和春天都这么想

      就像那只羊,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散步

      它的周围,看不见鞭的影子

      还有麦苗,那些刚刚拔节的青稞

      简单得,对漫长的冬夜没有一句怨言

      就把一座葳蕤的粮仓

      端了出来

      而我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

      人们大口大口地嚼着阳光、麦苗和嫩羊

      内心却总是一直感觉

      寒冷、饥饿和恐慌

      《春天是个多情的小女人》

      把体内最后一滴寒冷挤出

      春天,就变成一个多情的小女人

      有时面若桃花,有时泪眼婆娑

      有时,她还使点小性子

      悄悄地把冰床上的锁链解开

      让囚禁了一个冬天的'溪流

      沿着她的目光奔跑

      这样的小女人,很适合过日子

      她放羊牧马,培花酿蜜

      天不亮就在窗前释放鸟声

      驱赶我们丰衣足食

      她懂得生活的艰辛

      稔熟的幸福来之不易

      《沐着小南风的幸福》

      春天来临的时候

      我多么的渴望

      这沐浴着小南风的幸福

      再缓慢些,缓慢得

      让我一再放轻脚步

      这个*乎偏执的想象

      最好发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正午

      那时侯,恰巧有一群蝴蝶飞过

      她们身穿花衣裳

      如待字闺中的少女

      表面不露声色,内里春心荡漾

      《沿着春天的路径回家》

      沿着春天的路径回家

      一定会有什么东西碰疼触角

      我把自己装扮成一只羊的样子

      却始终不敢啃一口路旁的青稞

      我以一只羊的身份走进村子

      那些花白胡子的乡亲

      一遍遍地用眼光

    [阅读全文]...

2022-03-21 22:40:22
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 句子
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 语录
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 说说
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 名言
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 诗词
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 祝福
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