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夜雨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夜雨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夜雨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夜雨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夜雨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夜雨的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夜雨的诗词
1、深院不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残醉却无聊。
2、井床听夜雨,出藓辘轳青。
3、春深多夜雨,倦卧得饱听。
4、僧窗夜雨。茶鼎熏炉宜小住。
5、归梦欲随明月去,高楼夜夜风兼雨。
6、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7、乌鹊成桥秋又到,梧桐滴雨夜初凉。
8、一夜雷轰雨滂霈,诸天亦为尀耐。
9、纵无夜雨何曾寐,不为秋风也自愁。
10、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
11、何时得,西风夜雨,枕簟共新凉。
12、雨昏连夜催炎暑。暑炎催夜连昏雨。
13、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
14、绮窗灯自语。一夜芭蕉雨。
15、绿绕群峰,红摇千柄,夜来暑雨初收。
16、夜雨连风壑,此意独凄凉。
17、麦陇如云,清风吹破,夜来疏雨才晴。
1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9、当年夜雨。头白相依无去住。
20、秋风萧萧,夜雨飘飘。
21、东风留不住。一夜檐前雨。
22、三杯桃李春风酒,一榻菰蒲夜雨船。
23、花间酒气春风暖,竹里棋声夜雨寒。
24、昔走都门终夜雨,明朝泥淖堪惊。
25、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
26、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27、麟洲清浅,鳌山流播,愁似汨罗夜雨。
28、对梅花、一夜苦相思,无消息。
29、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
30、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
31、船头触散双鸂鶒。夜雨染成天水碧。
32、春山重重,夜雨蒙蒙。
33、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
3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5、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3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37、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
38、夜雨凄凉客思迷,闻碪却是梦回时。
39、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倾盆。
40、梦破江亭山驿外,诗成灯影雨声中。
41、夜雨不随歌扇歇,浪浪。归去无心赋海棠。
42、四时雨皆佳,莫若初寒天。
43、夜雨如倾,满溪添涨桃花水。
44、喜知时、好雨夜来稠,秧青未。
45、倦枕忽闻中夜雨,疏砧又报一年寒。
46、绝国春风少,荒村夜雨多。
47、醉寻夜雨旗亭酒,梦断东风辇路尘。
48、更夜雨、匆匆别去,一杯南北。
关于夜雨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夜雨的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夜雨的诗词
1、深院不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残醉却无聊。
2、井床听夜雨,出藓辘轳青。
3、春深多夜雨,倦卧得饱听。
4、僧窗夜雨。茶鼎熏炉宜小住。
5、归梦欲随明月去,高楼夜夜风兼雨。
6、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7、乌鹊成桥秋又到,梧桐滴雨夜初凉。
8、一夜雷轰雨滂霈,诸天亦为尀耐。
9、纵无夜雨何曾寐,不为秋风也自愁。
10、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
11、何时得,西风夜雨,枕簟共新凉。
12、雨昏连夜催炎暑。暑炎催夜连昏雨。
13、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
14、绮窗灯自语。一夜芭蕉雨。
15、绿绕群峰,红摇千柄,夜来暑雨初收。
16、夜雨连风壑,此意独凄凉。
17、麦陇如云,清风吹破,夜来疏雨才晴。
1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9、当年夜雨。头白相依无去住。
20、秋风萧萧,夜雨飘飘。
21、东风留不住。一夜檐前雨。
22、三杯桃李春风酒,一榻菰蒲夜雨船。
23、花间酒气春风暖,竹里棋声夜雨寒。
24、昔走都门终夜雨,明朝泥淖堪惊。
25、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
26、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27、麟洲清浅,鳌山流播,愁似汨罗夜雨。
28、对梅花、一夜苦相思,无消息。
29、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
30、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
31、船头触散双鸂鶒。夜雨染成天水碧。
32、春山重重,夜雨蒙蒙。
33、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
3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5、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3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37、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
38、夜雨凄凉客思迷,闻碪却是梦回时。
39、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倾盆。
40、梦破江亭山驿外,诗成灯影雨声中。
41、夜雨不随歌扇歇,浪浪。归去无心赋海棠。
42、四时雨皆佳,莫若初寒天。
43、夜雨如倾,满溪添涨桃花水。
44、喜知时、好雨夜来稠,秧青未。
45、倦枕忽闻中夜雨,疏砧又报一年寒。
46、绝国春风少,荒村夜雨多。
47、醉寻夜雨旗亭酒,梦断东风辇路尘。
48、更夜雨、匆匆别去,一杯南北。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诗词鉴赏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上片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无奈的心境,下片写他对离人的深怀眷念,相思之情未曾断绝。词人通过拟人手法,将自己内心隐秘的情感宣泄出来,情真意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浪淘沙·夜雨做成秋诗词鉴赏,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原文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译文翻译
淅淅沥沥的夜雨,滴答出一个寒秋,也恰好将深深的思念,洒上我心头。你一定要珍重自己,保护好绰约的风姿。你究竟为谁才生了病?又是为谁才如此娇羞?
珍藏的心意不曾休止,心中的愿望难以实现。我卷起四周的珠帘,且让月光洒满小楼。回想起欢聚的日子,真像一场美梦,纵然是梦,我也要竭力挽留。
注释解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28字,前后片各四*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风流:指美好动人之风韵。前蜀花蕊失人《宫词》之三十:“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使上头。”
端的:究竟、到底。
密意:隐秘的情意。
珠帘四卷:谓楼阁四面的珠帘卷起。
创作背景
康熙年间,由于对亡妻的怀念,对友人的牵绊,还有对自身现状的不满以及无能为力的无奈,都让词人感到悲哀。于是词人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无边无际的愁绪,写下了这首《浪淘沙》。
诗文赏析
上片先写环境氛围,烘托无奈之心境,秋雨袭来,愁上心头,离别之时,互道珍重。究竟是为谁相思成疾,又是为谁害羞?下片写她对离人的深怀眷念,相思之情未曾断绝,只是想见的心愿难以实现。明月升起,将楼阁四面的珠帘卷起。
人世间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明知道无意义,却不得不去做,明明不愿意,又不得不强颜欢笑去做的事情。
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藐视,还有对他的仕途的不屑,令纳兰身上别具一番气质,他对轻而易举得到的一切荣华富贵都毫不珍惜,甚至抱着厌恶的心态,他想要抛弃身边的一切,包括他那个富贵的家庭,可是他无法做到,早在他出生的时候,上天就将这些沉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让他无法推卸。
秋风秋雨愁煞人。深秋时分,最是人心苦闷之时,看到万物凋零,一切都要归于沉寂,心内自然是不好受的。纳兰自幼体弱多病,他一直身患寒疾,总是会因为天气变幻无常。而卧病在床。这样的季节,孱弱的身体,无尽的人生,一切都让纳兰感到万念俱灰。“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一想到秋天,首先想到的便是连绵的细雨,还有早早就降临的夜晚,愁绪重回心头。
“教他珍重护风流。”看似对友人道珍重,希望朋友能够在今后的岁月中过得更好,但细读之下,似乎又不是。“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思念友人,也不至于会思念成疾,如果是思念恋人,那么这位恋人又会是哪位女子,纵观纳兰生*,似乎捕捉不到和这名女子相关的信息。
既然没有踪迹可寻,那便姑且当做是纳兰拟人的一种写法吧。在这首词中,纳兰隐秘的情感得以宣泄,他悄声诉说道:“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从未停止过想念,只是这想念无法得以相见,故而遗憾。词人不由追忆往事,回味欢聚的快乐,如梦如真。
明月当空,对夜色叹息,这就是一场虚无的梦幻,“珠帘四卷月当楼”。楼阁上的'珠帘卷起,明月照进来,光线黯淡,更加让这思念变得不真实起来,或许“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这一切都只是纳兰在病中,胡思乱想出来的吧,所谓对伊人的思念,也不过是他胡乱所想的。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
【拓展】浪淘沙简介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单调四句,为七言绝句体。五代南唐后主李煜衍小令《浪淘沙》(《浪淘沙令》),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浪淘沙慢》),均与原词《浪淘沙》不同。此调代表作有刘禹锡《浪淘沙九首》等。
词牌沿革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隋以前,社会流行清商乐,自晋代五胡乱华以后,由于战争、通商、婚姻等原因,域外的燕乐传入中土并与本土的清商乐结合,遂形成诗乐结合的大势。唐统治者更加注重吸收外来音乐以建成具有大唐特色的新乐,甚至将音乐的创造当成是民族的骄傲和国家强盛的象征。燕乐大兴,从根本上促进了唐“倚声填词”的发展,崔令钦的《教坊记》录曲名计324首,皆为开元、天宝时期社会流行歌曲。
《浪淘沙》是唐教坊曲之一,据统计,现存唐诗宋词(敦煌曲子词除外)含“浪淘沙”词意的有209首,大致分三类:杂曲歌辞19首,令词182首,慢曲8首。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二将19首《浪淘沙》列入“*代曲辞”中,《全宋词》共收录185阕。
《浪淘沙》的出现与南方水边民歌有关。任半塘于《唐声诗》下编曾提出“本调原属南方水边民歌”。俗语云“大浪淘沙”,“浪”字应属水部,而“淘”基本义是“用水冲洗以除去杂质”,与水有关。据《魏书·食货志》云“又汉中有金户千余家,常于汉水沙淘金”可知“淘”与“淘金”的活动是分不开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为民歌起源形态之一,而“淘金”或正是说淘金人借助水流淘去泥沙而最终拾得金子,淘金人将这一活动过程加以吟咏终得“浪淘沙”小调。调意或是歌咏浪涌沙移的壮观场面,或是感慨时间流逝而金未得的失落,或是由大浪淘沙而得的对人生和生命的考量与感慨等等。据考察,唐诗宋词中所涉及的“浪淘沙”,词意均合水边或水浪相关意象,或吟咏淘金本事,或借滔滔江水以寄情遥深,或由眼前景而联想人生浮沉,无论是创调新词还是衍此调为令词慢曲,均含水意。
据《魏书·食货志》中记载,淘金活动长于汉中流行。汉中郡始设于秦代,“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汉中”。今汉中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简称“汉”,北有秦岭山地,南有巴山山地,中有汉水,西接甘肃,南通四川。*南北方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汉中盆地位于秦岭以南,巴山以北,故属南方,若以汉中淘金活动为始源,则《浪淘沙》调出南方。
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全唐诗》在词部中说“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在诗乐结合的大时代氛围中,刘、白善*民歌并依当时流行歌谣曲调而创制七言绝句体唱和《浪淘沙》,被《乐府诗集》列入“*代曲辞”中。它本是一些散佚或残损的民间乐调的杂曲,由乐府机构加以整理而得以保存的诗歌,其内容多是诗人述志感怀之作。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衍小令《浪淘沙》,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亦称《浪淘沙令》。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亦称《浪淘沙慢》。均与刘、白原词不同。
考现存含“浪淘沙”调意的209首诗词,北宋《浪淘沙》词52首,大部分是作者流寓中南地区所作,仅小部分作于淮河以北黄河下游的河南地域,南宋《浪淘沙》所存134首均作于江浙皖赣地区,由此可看出,此调始源于南方歌调。
典范作品
唐·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
唐·刘禹锡《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
唐·刘禹锡《浪淘沙·汴水东流虎眼文》
唐·白居易《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
唐·白居易《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唐·白居易《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
唐·白居易《浪淘沙·随波逐浪到天涯》
唐·司空图《浪淘沙·不必长漂玉洞花》
唐·皇甫松《浪淘沙·蛮歌豆蔻北人愁》
唐·皇甫松《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
清·毛奇龄《浪淘沙·仙橘山前看橘花》
《夜雨寄北》的诗词评析及注释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重头谈起。
【韵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评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
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描写夜雨的古诗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夜雨的古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寄黄几复
作者: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2、沁园春·夜雨三更
作者:吴潜
夜雨三更,有人敧枕,晓檐报晴。算顽云痴雾,不难扫荡,*,元自分明。
权植油幢,聊张皂纛,坐听前驺鼓角鸣。君休诧,岂宣申南翰,成旦东征。鸿冥。哽噎秋声。
正万里榆关未罢兵。幸扬州上督,为吾石友,荆州元帅,是我梅兄。
约束鲸鲵,奠安鼪鼠,更使嵎夷海晏清。连宵看,怕天狼隐耀,太白沈枪。
3、满江红·千古东流
作者:范成大
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似当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
击楫誓,空惊俗。休拊髀,都生肉。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荻笋蒌芽新入馔,鹍弦凤吹能翻曲。笑人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
4、满庭芳·麦陇黄轻
作者:袁去华
麦陇黄轻,桑畴绿暗,野桥新碧泱泱。怕春归去,莺语燕飞忙。风定闲花自落,穿幽径、拾蕊寻香。
曾来处,孤云翠壁,依旧挂斜阳。客愁,知几许,唯思径醉,谁与持觞。料文君衣带,为我偷长。
苦忆新晴昼永,闲相伴、刺绣明窗。何时得,西风夜雨,枕簟共新凉。
5、水调歌头·琼树挂初日
作者:王之道
琼树挂初日,珠箔卷清霜。夜来溪上微雨,佳节过重阳。共庆当年此际,曾见天麟协梦,华阀挂蓬桑。
人作鲁侯祝,俾尔寿而臧。保疲瘵,旌德善,致吉祥。会看报政,朝夕芝检趣徵黄。
不藉灵丹九转,不用蟠桃三窃,源远自流长。愿借沧溟富,斟酌荐瑶觞。
6、夜雨
作者: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7、南乡子·雨暗初疑夜
作者:苏轼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
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8、清*乐·采芳人杳
作者: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9、秋思
作者:陆游
诗人本自易悲伤,何况身更忧患场。
乌鹊成桥秋又到,梧桐滴雨夜初凉。
江南江北堠双只,灯暗灯明更短长。
安得*生会心侣,一尊相属戏年光?
10、秋夜
作者:陆游
夜雨凄凉客思迷,闻碪却是梦回时。
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及注释】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重头谈起。
【赏析】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夜雨白居易古诗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夜雨白居易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夜雨 原文: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夜雨背景:
此诗写于元和六年,时年白居易四十岁。从“独宿在空堂”可以看出,此诗是为一个与作者相爱女子而写。且学者周相录考证,这个女子就是白居易几度在诗作中提到过“东邻婵娟子”湘灵。
夜雨赏析:
这首诗不是唐代所流行工整今体诗,它共有七句话,前四句大量重复用字,也并不合乎诗歌*惯。意像描写被放在了叙事之后,全诗没有比喻、没有用典,也没有大量兴、比之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格律羁绊,用最直白语言,抒发了最真挚情感。
开头开门见山写出了所要记叙事情,好像是憋闷了许久言语冲口而出,强烈感情色彩也在无需意像渲染情况下,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四句话形式上两两相同,但情感上却是层层深入,第一句提到了人思念和远,都是**概述,点到为止,并没有提及是一个什么样人,如何思念她。第二句则重点写到了思念,写到思念程度,也并没有深写。
行文至此,全诗中心已经点明框架,已经明晰,但是还只是一幅,如果用画画作比话,构图,或者说是工笔前白描图,线条简洁而有力。第三句是对第一句扩充和延伸,乡远远程度,对故乡,更准确说是对故乡生活,故乡人思念之深。第四句是对第二句扩充和延伸。一、三句是写实,故乡、人都是客观存在。二、四句是写虚,回忆中事和肝肠绞痛感觉是诗人主观感情。一实,一虚,把气氛渲染开来,行文至此,白描已经被染,出现了淡淡色彩,阴阳、冷暖色初步分明了。诗人付与“人”一个“隔”,付与“事”一个“结”字。
“隔”、“结”都是冰凉凉字眼,给人一种一对火热恋人被活生生分扯开来感觉。这两个字妙处就在于诗人用两个冰冷字写出了自己火热情感,而火热又败于冰冷,这时引出自己肝肠绞痛感觉显得自然,又打动了读者。在这里,诗人又用了一个打动人动词“瞻望”。乡远,岂是瞻望可以望见,可是还要望,纵是眼望不见那心也早已回到了那故乡恋人身畔。
前面,是对一个长时间一直以来状态写,从“况此”一句开始,诗人就开始描绘一个夜雨场景了。作者在描写本诗题目所写夜雨场景时候,却是惜字如金。他只用了两句话二十个字。但这二十个字确实称上是一字一珠。这两句话不写思,不写念,不写人,不写事,只是用简洁言语描绘了许多意像,灯、堂、天、风雨。一个况字说明这四句所描写这些是在前四句前提上进一步增加。
所以,在情感上也是在前四句思念上增加。一个“况”字就替代了千言万语心理描写,可谓大师之作。“夜”是时间,在“夜”之前诗人用了一个名词作形容词来形容“夜”,“残灯”。灯从晚上点,点到残,一定已是深夜。诗人夜不能寐,久久思念着心中恋人。残灯昏暗光下,长长灯芯使光闪烁着,诗人在这情景下怎能不伤心呢?没有言自然显得寂静,寂静使屋子显得“空”,显得寂寥。“空”不一定是真缺少家具,而是因为缺少“人”。夜雨同话五更人“空堂”不一定是堂“空”也写出诗人心中怅然若失。“秋天”“未晓”“风雨”更是融情于景。秋雨往往给人一种寒气袭人感觉,残灯是不会给诗人任何温度,“苍苍”二字既是对风雨描写,又是诗人此时心境。这两句,不着一字思念,而又字字句句把诗人思念之情着色,行文至此,分染过白描已经基本上上好了颜色。
最后一句话,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又是直抒胸意写法,把全诗像一首曲子一样,推向高潮,曾在一书里看到这样话,“忘字对于相爱又不能在一起男女来说,是最残酷汉字”。想忘,又不能忘,想忘,又不敢忘。诗人一段刻骨铭心爱情就在这无果结局中谢幕,无数思念,向何处倾诉。行文至此,一幅杰作完成了。整首词贯穿着白居易大、简、妙风格,虽是写爱情,写思念,但不像多数爱情诗一样婉约,它大气、又不失细腻,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情感之至,一种浑然天成。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慧学的王《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6分)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分析】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表现出对亲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另一说是写给友人)
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分析】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13.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 《夜雨寄北》中,“期”“巴山夜雨”两次出现,韵律回环往复,营造了时空交错的意境,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B. 《秋思》开头的“见”字*淡却富有意蕴。无形的秋风使城内花木凋落,游子满目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油然而生。
C. 《夜雨寄北》中的“寄”和《秋思》中的“书”都表明他们身在异乡,两首诗都是在书信中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D. 《夜雨寄北》前两句由一问一答,写到眼前景色,寓情于景;而《秋思》前两句则紧承“见秋风”叙事,寓情于事。(4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ACD.正确 B.有误,诗人没有大笔浓墨的渲染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凄惨景象。“无形的秋风使城内花木凋落,游子满目凄凉”错误。应选 B。
14. 两首诗最后两句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夜雨寄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何当共剪西窗烛”是作者的想象中的情景是虚写,“巴山夜雨”是眼前的实景,作者身在郁闷、孤寂的雨夜里憧憬着团聚的美好场面,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秋思》的后两句采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寓情于事的表现手法。“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写出诗人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又开封”的动作写出了诗人开封验看,写出了诗人对这封家书的无比珍视。诗人将对亲人的眷恋熔铸在了临行前因担心又开封的行为中。
【解析】此题考查诗句表现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的分析。《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实写当前景,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后两句那么是虚写未来情,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
《秋思》诗人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感到刚刚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行动,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非常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因此,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寄深情于浅淡,寓曲折于*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诵,却意味无穷。
【《夜雨寄北》参考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秋思》参考译文】
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安。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若有谬误之处,还请条友指正!
夜雨的诗词
写夜雨的诗词
关于夜雨的诗词
夜雨敲窗的诗词
秋夜雨的诗词
描写夜雨的诗词
古诗词中的夜雨
古诗词里的夜雨
夜雨寄北的古诗词
有关夜雨的古诗词
梦中夜雨的古诗词
描写夜雨的古诗词
夜雨剪春韭的古诗词
夜雨相关的古诗词
不能入眠的夜雨诗词
湖蟹和夜雨的古诗词
春天夜雨的古诗词
春夜雨的古诗词名句
寒冬夜雨的古诗词
夜雨诗句
夜雨把梦惊醒的古诗词
关于午夜雨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夜雨解读
夜雨街灯明的古诗词
夜雨的诗句
夜雨寄北夜雨寄北的古诗
古诗词的教案夜雨寄北
夜雨的句子
写夜雨的诗句
夜雨句子